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醇燃料对润滑油添加剂的影响
1
作者 刘玉峰 董红霞 +1 位作者 马涛 刘雨花 《石油化工应用》 2025年第2期14-18,共5页
为积极推进“双碳”战略目标的落实,清洁能源逐步取代传统的化石能源是降低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甲醇燃料具有燃烧高效和清洁排放的特点,结合我国富煤少油的能源结构特点,适宜推广甲醇燃料,降低化石能源的依赖。因此,本文对甲醇燃料... 为积极推进“双碳”战略目标的落实,清洁能源逐步取代传统的化石能源是降低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甲醇燃料具有燃烧高效和清洁排放的特点,结合我国富煤少油的能源结构特点,适宜推广甲醇燃料,降低化石能源的依赖。因此,本文对甲醇燃料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甲醇汽车和甲醇燃料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甲醇燃料的应用给润滑油带来的变化,重点关注甲醇燃料对润滑油添加剂的影响,提出了润滑油配方优化方向,为后续甲醇燃料专用润滑油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燃料 润滑油 添加剂
下载PDF
探究润滑油行业大客户关系建立与维护策略
2
作者 汤雪栋 《中国经贸》 2025年第3期248-250,共3页
润滑油企业做好大客户关系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究润滑油行业大客户关系的建立与维护策略,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概述润滑油行业的市场特点和大客户关系的重要性,并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客户服务质量、持续创新和... 润滑油企业做好大客户关系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究润滑油行业大客户关系的建立与维护策略,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概述润滑油行业的市场特点和大客户关系的重要性,并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客户服务质量、持续创新和高效沟通等方面,提出润滑油企业建立与维护大客户关系的策略。最后,本文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加强团队合作、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调研客户需求和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行业 大客户关系 持续创新 企业的发展 润滑油企业 建立与维护 团队合作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下载PDF
2025上海国际润滑油展预登记已开启
3
作者 本刊 《上海电气技术》 2025年第1期79-79,共1页
全球润滑油行业年度盛会——2025润滑油聚焦产业周将于6月2日至6日在上海隆重举行,涵盖6月2日至3日的第15届中国国际润滑油品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以及6月4日至6日的第24届上海国际润滑油品及应用技术展览会、上海国际金属加工液及表面清... 全球润滑油行业年度盛会——2025润滑油聚焦产业周将于6月2日至6日在上海隆重举行,涵盖6月2日至3日的第15届中国国际润滑油品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以及6月4日至6日的第24届上海国际润滑油品及应用技术展览会、上海国际金属加工液及表面清洗技术展览会,配套同期精彩纷呈的行业热点活动,全方位探索润滑油及相关领域的前沿趋势、技术创新与市场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际润滑油品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2025润滑油聚焦产业周
下载PDF
温度、载荷以及转速对4108航空润滑油摩擦学行为的影响
4
作者 朴正镇 岳骆 +6 位作者 白鹏鹏 马楷 刘晨昊 温相丽 赵辉 孟永钢 田煜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2,共11页
为满足航空发动机高温、高负荷工况需求,开展4108航空润滑油在M50钢球/M50钢球以及Si_(3)N_(4)陶瓷球/M50钢球摩擦副的四球摩擦磨损试验,研究温度、载荷、转速等环境工况对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通过光镜、三维白光干涉仪、扫描电子显微镜... 为满足航空发动机高温、高负荷工况需求,开展4108航空润滑油在M50钢球/M50钢球以及Si_(3)N_(4)陶瓷球/M50钢球摩擦副的四球摩擦磨损试验,研究温度、载荷、转速等环境工况对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通过光镜、三维白光干涉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EDS)对M50钢球进行分析表征,探究4108航空润滑油在不同摩擦副体系的磨损机制行为。结果表明:4108航空润滑油在M50/M50摩擦副体系中的摩擦学性能对于载荷、温度环境因子敏感性较小,而转速直接影响摩擦因数和磨损率,且随转速增大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呈增大的趋势;4108航空润滑油在Si_(3)N_(4)/M50摩擦副体系中展现良好的润滑性能,高载荷、高温和高转速下条件下M50钢球摩擦因数和磨损率与常温、低载以及低速条件下相差不大。对比分析4108航空润滑油在不同摩擦配副体系中M50球的磨损率可以发现,高温、高转速条件下Si_(3)N_(4)/M50体系中M50球的磨损率明显低于M50/M50体系中M50球的磨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润滑油 润滑性能 摩擦磨损性能 摩擦配副体系 四球摩擦试验机
下载PDF
极寒条件下重型柴油机润滑油箱加热管路传热性能试验研究
5
作者 乔增鑫 孙晓霞 +2 位作者 沈丽丽 郑思宇 魏名山 《工程设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31,共11页
为了探究极寒条件下某款重型柴油机润滑油箱加热管路在预热阶段的传热性能,搭建了润滑油箱加热管路传热性能试验平台。研究了在润滑油预热过程中油箱内润滑油的温度变化规律,并调整冷却液进口温度、体积流量和润滑油初始温度等工况参数... 为了探究极寒条件下某款重型柴油机润滑油箱加热管路在预热阶段的传热性能,搭建了润滑油箱加热管路传热性能试验平台。研究了在润滑油预热过程中油箱内润滑油的温度变化规律,并调整冷却液进口温度、体积流量和润滑油初始温度等工况参数,分析不同工况对润滑油温度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润滑油初始温度为-50℃时,其高黏度特性使得在预热过程中油箱内的温度分布十分不均匀,只有较少测温点的温度上升明显;提高冷却液进口温度和体积流量都会增大平均换热功率,特别是冷却液进口温度的提高对增大平均换热功率具有更加显著的作用;提高润滑油初始温度分别至-40、-30、-20℃,则平均换热功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润滑油初始温度为-40℃时,平均换热功率最大。研究结果为优化润滑油预热策略、改进润滑油箱加热管路的结构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寒条件 冷起动 润滑油预热 黏度
下载PDF
润滑油对电驱桥功率损失影响的试验研究
6
作者 刘宏威 孔卓 +3 位作者 闫书法 郝丽娜 魏江龙 施茜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17,共7页
【目的】电驱桥的典型输入转速为12 000~22 000 r/min,但现有研究工作基本以传统内燃机使用的变速箱、驱动桥等齿轮传动装置为研究对象,运行工况的差异将导致功率损失影响规律的差异,同时现有研究也未对搅油损失、不同传动级损失进行分... 【目的】电驱桥的典型输入转速为12 000~22 000 r/min,但现有研究工作基本以传统内燃机使用的变速箱、驱动桥等齿轮传动装置为研究对象,运行工况的差异将导致功率损失影响规律的差异,同时现有研究也未对搅油损失、不同传动级损失进行分类分析。基于以上问题,针对某轻型商用车用高速电驱桥,开展不同油品、油温、油位等条件下的功率损失试验。【方法】基于台架试验,研究了润滑油对某电驱桥功率损失的影响规律,分析润滑油配方、油温及油量因素对驱动系统传动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结果表明,工作条件、润滑油配方、油温和油位对电驱桥的功率损失影响显着;在电驱桥常用工作条件下,空载功率损失占总功率损失的比例超过80%,其中,输入高速级功率损失占比超过80%;使用合适的润滑油配方、降低润滑油加油量和维持合适的润滑油温度,是降低电驱桥功率损失的有效措施,效率提升潜力分别达到1.04%、3.90%和1.60%。研究结果可为电驱桥传动效率的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损失 润滑油 电驱桥 台架试验 搅油损失
下载PDF
基于反射光谱的润滑油磨粒含量检测实验研究
7
作者 刘雪婧 崔洪帅 +5 位作者 殷雄 马世一 周延 种道彤 熊兵 李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6-835,共10页
当发动机内部传动部件间发生磨损时,细微金属磨粒会脱落在设备内部构件之间,严重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行,甚至会引发严重事故,因此在线监测润滑油内磨粒信息是十分必要的。采用反射光谱定量分析,开展了润滑油磨粒含量检测实验,通过搭建反... 当发动机内部传动部件间发生磨损时,细微金属磨粒会脱落在设备内部构件之间,严重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行,甚至会引发严重事故,因此在线监测润滑油内磨粒信息是十分必要的。采用反射光谱定量分析,开展了润滑油磨粒含量检测实验,通过搭建反射光谱润滑油磨粒含量检测实验台,选用300目(50μm)疲劳磨损颗粒和80目(175μm)严重磨损颗粒共2种粒径大小的Fe粒和Cu粒,分别在可见光波段(450~760 nm)和紫外波段(200~435 nm),获取了润滑油磨粒浓度在6~15μg·mL^(-1)范围内,以0.3μg·mL^(-1)为间隔的31组反射光谱数据。针对反射光谱数据建立了偏最小二乘(PLS)线性模型,而该模型预测效果较差。又采用数据预处理校正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筛选校正,削减建模数据中的干扰因素,建立了PLS优化模型,却发现PLS优化模型虽然提高了预测效果,部分工况下的预测效果仍然较差,为进一步优化模型预测效果,建立了遗传规划模型和遗传规划-偏最小二乘(遗传规划-PLS)模型。最终得出以下结论:在PLS线性模型中,模型决定系数R^(2)处于0.71~0.80范围内;在PLS优化模型中,模型决定系数R^(2)处于0.80~0.94范围内;在遗传规划模型中,模型决定系数R^(2)处于0.72~0.96范围内;在遗传规划-PLS模型中,模型决定系数R^(2)处于0.84~0.98范围内。结果表明遗传规划-PLS模型预测效果最好。通过对润滑油磨粒含量反射光谱的研究,有望为发动机油液监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磨粒含量 反射光谱 光谱分析 模型优化
下载PDF
基底材料对润滑油中金属元素LIBS检测的影响
8
作者 赵静怡 段皓 +2 位作者 蔡明洋 李倩 李业秋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78-84,共7页
润滑油中金属元素的含量和成分的变化能反映发动机的使用状态。通过对比四种基底(Al、Ni、Zn、Cu)增强下润滑油中金属元素BaⅡ455.4 nm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特性,对不同基底材料的激发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了B... 润滑油中金属元素的含量和成分的变化能反映发动机的使用状态。通过对比四种基底(Al、Ni、Zn、Cu)增强下润滑油中金属元素BaⅡ455.4 nm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特性,对不同基底材料的激发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了Ba元素激发效果与基底元素物理特性的联系。结果表明:第一电离能、蒸发潜热、热传导率对润滑油中金属元素的激发效果影响较小,且呈正相关;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熔化潜热、密度对润滑油中金属元素的激发效果影响较大,且呈负相关。该结果为润滑油金属元素LIBS检测过程中基底材料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并为提高金属元素检测准确率和检出限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案,对发动机故障检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润滑油 基底材料 多元线性回归
下载PDF
航空活塞式发动机润滑油全尺寸台架试验研究
9
作者 张磊 赵勇 +4 位作者 李静 王将兵 常虎山 刘翔 邓志彬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4-153,共10页
发动机全尺寸台架试验是航空润滑油适航验证的关键环节。通过调研国内外民航局、航空工业组织以及发动机和润滑油生产商提供的资料进行全尺寸活塞发动机润滑油台架方案设计,包括试验前准备、150 h耐久试验及试验后评价等内容。按照制定... 发动机全尺寸台架试验是航空润滑油适航验证的关键环节。通过调研国内外民航局、航空工业组织以及发动机和润滑油生产商提供的资料进行全尺寸活塞发动机润滑油台架方案设计,包括试验前准备、150 h耐久试验及试验后评价等内容。按照制定的方案,对自研油品成功实施了全尺寸发动机润滑油台架试验,并通过试验前后油品黏度、酸值、元素含量以及发动机部件磨损等的分析,对自研油品性能进行了评价。通过试验前准备发现,发动机气密性良好、油耗表现正常,因此发动机装配符合试验要求;耐久试验结果表明,润滑油黏度、酸值衰变较小,曲轴、凸轮轴、连杆等关键部位磨损情况不严重,活塞积炭和油底壳油泥较少。因此,自研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抗磨减摩性、抗剪切性等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活塞式发动机 润滑油 台架试验 适航验证 性能评价
下载PDF
改性石墨烯润滑油在轴承腔中的流动特性
10
作者 杨铮鑫 郭军辉 +2 位作者 刘轩彤 党鹏飞 龚斌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5,共5页
基于多相流理论,对改性石墨烯润滑油在轴承腔中的流动特性进行分析。以B7003型角接触球轴承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二维轴承腔多相流模型,分析不同石墨烯含量和不同轴承转速下石墨烯在轴承腔中的分布状态,并分析不同石墨烯含量下石墨烯的运... 基于多相流理论,对改性石墨烯润滑油在轴承腔中的流动特性进行分析。以B7003型角接触球轴承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二维轴承腔多相流模型,分析不同石墨烯含量和不同轴承转速下石墨烯在轴承腔中的分布状态,并分析不同石墨烯含量下石墨烯的运动轨迹。仿真结果表明:当石墨烯质量分数较低时,石墨烯大都聚集在轴承腔前端和滚子附近,随着石墨烯质量分数的增加,石墨烯颗粒开始逐渐向轴承腔后端和滚子与下壁面间隙中扩散,从而更均匀地分散在轴承腔中;轴承转速的增加使石墨烯更加分散于轴承腔前端;轴承腔中的空气涡流会阻碍改性石墨烯润滑油进入滚子与轴承腔上壁端间隙中,从而改变改性石墨烯润滑油的流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石墨烯润滑油 角接触球轴承 流动特性分析 多相流
下载PDF
汽轮机润滑油在线监测与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11
作者 郭寿斌 赵志龙 +2 位作者 贾鹏玉 杨小军 高欢欢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25年第1期20-23,共4页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汽轮机润滑油在线监测与预警系统,以解决传统润滑油质量检测方法存在的不足。该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润滑油的黏度、密度、温度、介电常数、颗粒度和水分等关键参数,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预防设备故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汽轮机润滑油在线监测与预警系统,以解决传统润滑油质量检测方法存在的不足。该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润滑油的黏度、密度、温度、介电常数、颗粒度和水分等关键参数,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预防设备故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系统采用了多种传感器并结合STM32F4系列微控制器实现了数据采集与处理,同时设计了上位机系统用于数据展示和预警。该系统为电厂的安全、经济和绿色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润滑油在线监测 STM32F4微控制器 传感器 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
下载PDF
国有润滑油企业基层党支部“党建+业务”融合互促的探讨
12
作者 王玉国 《石油商技》 2025年第1期54-55,共2页
本文介绍了某国有润滑油企业基层党支部“党建+业务”融合互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原因,提出了打造“党建+业务”融合模式的思路和措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企业基层党支部 融合模式 党建 思路和措施 润滑油 互促 国有 业务
下载PDF
轴承润滑油碳化引发燃气轮机不稳定振动分析
13
作者 冯坤 张洋 +1 位作者 张全付 杨建刚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5年第6期175-179,共5页
对某台F级燃气轮机带负荷运行中发生的不稳定振动现象进行测试,总结机组不稳定振动特征。定速带负荷初期和长期带负荷运行两种状态下均会发生不稳定振动,前者是由于瞬态过程中转轴热变形引起的,后者是由于润滑油碳化引起的。结合实例给... 对某台F级燃气轮机带负荷运行中发生的不稳定振动现象进行测试,总结机组不稳定振动特征。定速带负荷初期和长期带负荷运行两种状态下均会发生不稳定振动,前者是由于瞬态过程中转轴热变形引起的,后者是由于润滑油碳化引起的。结合实例给出油挡积碳这类故障的振动特征,分析油挡积碳摩擦和轴封摩擦故障特征差异。从运行调整和轴承改造角度提出油挡积碳防范措施,通过加装气密油挡等方法解决不稳定振动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轴承振动 润滑油 碳化
下载PDF
润滑油在高温高剪切条件下表观黏度测量的不确定度评估
14
作者 宋静平 陈昀聪 +2 位作者 邹小芸 揭斌华 王雪梅 《润滑油》 2025年第2期36-42,64,共8页
为了评估润滑油高温高剪切表观黏度测量的不确定度,文章依据A、B类不确定度法,以标准油HT39为例分析了高温高剪切表观黏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来源,并根据试验数据及相关参数进行属性演算,最终获得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13mPa·s。依... 为了评估润滑油高温高剪切表观黏度测量的不确定度,文章依据A、B类不确定度法,以标准油HT39为例分析了高温高剪切表观黏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来源,并根据试验数据及相关参数进行属性演算,最终获得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13mPa·s。依据重复性、再现性和正确度的估计值法,以SPOW-20汽油机油为例分析了该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计算得到的重复性标准差和再现性标准差分别为0.024mPa·s和0.040mPa·S。经过验证,检测实验室内的偏倚和精密度已得到较好的控制,且协同试验外的操作不会产生影响。故利用其再现性标准差对该方法测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获得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80mPa·s。对比可知,2种方法下得到的测量不确定度具有一定差异,但均可作为研究人员合理分析和应用试验结果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 高温高剪切 表观黏度 不确定度
下载PDF
润滑油企业库存管理存在问题及优化
15
作者 李进 《石油商技》 2025年第1期82-85,共4页
库存,即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所储备的库存物资。库存管理,即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库存保持在合理水平,加快库存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收益率[1~2]。随着顾客对产品和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订货周期时间的缩短,对润滑油企业... 库存,即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所储备的库存物资。库存管理,即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库存保持在合理水平,加快库存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收益率[1~2]。随着顾客对产品和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订货周期时间的缩短,对润滑油企业的库存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库存管理水平,加快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已成为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中保持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存管理 生产经营活动 库存物资 订货周期 润滑油企业 响应速度 市场需求 收益率
下载PDF
高耐润滑油红外与激光兼容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6
作者 吕丹丹 杨聪 +2 位作者 张伟钢 乔智 孔祥兵 《中国胶粘剂》 2025年第3期28-33,共6页
具有突出耐润滑油性能的红外与激光兼容涂层广泛应用在各类飞行器多频谱兼容隐身领域,且应用前景广阔,是隐身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绢云母改性方法,制备得到了一种具有突出耐润滑油性能的复合涂层[(PU)/Al-Sm_(2)O_(3)],并系统... 具有突出耐润滑油性能的红外与激光兼容涂层广泛应用在各类飞行器多频谱兼容隐身领域,且应用前景广阔,是隐身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绢云母改性方法,制备得到了一种具有突出耐润滑油性能的复合涂层[(PU)/Al-Sm_(2)O_(3)],并系统地研究了涂层的理化性能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绢云母改性后的涂层表面微观结构依然十分规整,PU树脂对涂层中颜/填料的包覆依然紧密,微观结构保持稳定。绢云母改性可明显改善涂层的规整度、致密度和片状铝粉的排布状态,促使涂层发射率显著降低,涂层对润滑油腐蚀的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绢云母改性可明显提高涂层的耐冲击强度,可使涂层在长时间的润滑油腐蚀过程中仍然保持在最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 绢云母 红外与激光兼容 润滑油性能
原文传递
基于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的食用油中润滑油挥发性组分快速筛查方法研究
17
作者 顾显显 方燕 刘华良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9期99-105,共7页
目的 建立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用油中混入的润滑油挥发性组分的方法。方法 直接取1.0 g油样于10 mL顶空瓶中加盖密封,在90℃平衡20 min的条件下顶空进样进行气相色谱-质谱仪检测,以4-甲基-2-戊醇、异辛醇、壬烷、十一烷和十二烷... 目的 建立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用油中混入的润滑油挥发性组分的方法。方法 直接取1.0 g油样于10 mL顶空瓶中加盖密封,在90℃平衡20 min的条件下顶空进样进行气相色谱-质谱仪检测,以4-甲基-2-戊醇、异辛醇、壬烷、十一烷和十二烷5种化合物定性,以异辛醇、壬烷、十一烷和十二烷4种化合物定量。结果 4种定量化合物在0.5~8.0m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0。以大豆油为加标实验样品,壬烷、异辛醇、十一烷和十二烷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1.5%~98.2%、81.9%~92.7%、92.8%~94.6%、89.3%~93.7%,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在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5种食用油中壬烷、异辛醇、十一烷和十二烷的检出限分别为0.006~0.013 mg/kg、0.016~0.045 mg/kg、0.011~0.020 mg/kg和0.020~0.036mg/kg。结论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检测快速等优势,对仪器要求不高,一般实验室均能开展,适用于食用油中微量润滑油污染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食用油 润滑油 挥发性组分
原文传递
润湿梯度表面限量润滑油挤压铺展与回流特性仿真研究
18
作者 刘明海 李书义 +2 位作者 郭峰 梁鹏 安钰坤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1-190,共10页
目的机械运动副中普遍存在着限量润滑油受挤压铺展与回流现象,其直接关系接触副供油状态,而表面润湿性是影响润滑油流动的关键因素,进而对接触副润滑性能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十分有必要研究润湿性梯度表面润滑油流动特性,并揭示其运... 目的机械运动副中普遍存在着限量润滑油受挤压铺展与回流现象,其直接关系接触副供油状态,而表面润湿性是影响润滑油流动的关键因素,进而对接触副润滑性能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十分有必要研究润湿性梯度表面润滑油流动特性,并揭示其运行机制。方法基于VOF模型结合动网格技术,建立微量润滑油在润湿梯度表面挤压铺展与回流动态模型,运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索亲油轨道两侧疏油区接触角、轨道宽度、润滑油黏度对油滴铺展与回流过程的影响。结果润湿性梯度表面的润滑油在受挤压后快速铺展,而一旦挤压作用消失润滑油就会自动回流,并且在回流阶段发现润滑油内部存在较大的压力梯度与速度漩涡。通过调整疏油区接触角(从67°至130°)改变轨道两侧疏油程度,发现润滑油最大铺展系数β与最大润湿面积A_(n)分别减小23.6%和14.3%,液膜中心高度系数h_(n)增长时间点提前57.2%,完全回流时间减小76.9%。通过增加轨道宽度,发现无量纲轨道宽度wn从0.8增至1.4时,最大β与h_(n)增长时间点保持稳定,但最大A_(n)增大64.2%,完全回流时间减小39.4%。在润滑油物性参数方面,增大润滑油黏度(从0.032 Pa·s至0.108 Pa·s)时,最大β与最大A_(n)分别减小13.5%和12.9%,但h_(n)增长时间点延后72.2%,完全回流时间延长58.3%。此外,低黏度区间内,虽然相邻黏度值增幅最小(0.032 Pa·s至0.046 Pa·s),但润滑油回流速度与A_(n)减小速度降幅最大。结论润湿性梯度表面可以抑制润滑油铺展,促进回流,其中内部压力梯度是回流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轨道两侧疏油程度增加,抑制铺展和促进回流的效果进一步增强,回流速度增大,完全回流时间减小。增大亲油轨道宽度可提升稳定后的润湿面积,缩短完全回流时间,但轨道宽度过大导致油液分布过于分散,过小则使回流时间延长。此外,在低黏度区间,润湿性梯度表面对润滑油回流影响更显著,润滑油黏度增大导致最大铺展系数与最大无量纲润湿面积均减小,回流距离缩短,液膜中心高度系数增长点相对延后,完全回流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湿性梯度 挤压铺展 回流 限量润滑油 数值模拟 动网格
下载PDF
YJ112型卷烟机润滑油恒温控制系统的设计
19
作者 王翔 胡林松 +4 位作者 周波 陈思萧 冯亚婕 吴凯阳 周文罡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2,共7页
【目的】改善设备高速运行时产生的润滑油温度高、密封件老化快、零部件磨损严重等问题,设计一套卷烟机润滑油恒温控制系统。【方法】该系统采用PLC作为主控制器,通过Profibus总线模式控制电机转速,实现润滑油恒温控制。【结果】以YJ11... 【目的】改善设备高速运行时产生的润滑油温度高、密封件老化快、零部件磨损严重等问题,设计一套卷烟机润滑油恒温控制系统。【方法】该系统采用PLC作为主控制器,通过Profibus总线模式控制电机转速,实现润滑油恒温控制。【结果】以YJ112机组为对象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情况良好,故障率低,显著降低设备各润滑部位的温度,并保持在40℃以下。同时减少设备维修频次,降低烟支质量事故的发生。【结论】该技术可以为提升卷烟机组生产适应性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 PLC控制 循环制冷 恒温控制
下载PDF
一种新的润滑油黏温方程及试验研究
20
作者 刘忠鑫 王怀光 +2 位作者 吴定海 宋立强 杨宝健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1,共6页
黏度是润滑油的重要性质,黏温特性对开展润滑油在线监测具有重要意义,选用了6种车辆动力和传动系统常用润滑油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润滑油的黏温特性研究。首先,通过试验方法测定了选用油品的黏温数据,并分析了润滑油黏度随温度变化的特点... 黏度是润滑油的重要性质,黏温特性对开展润滑油在线监测具有重要意义,选用了6种车辆动力和传动系统常用润滑油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润滑油的黏温特性研究。首先,通过试验方法测定了选用油品的黏温数据,并分析了润滑油黏度随温度变化的特点。然后,利用回归分析方法,评估了现有黏温方程对选用油品黏温数据的拟合精度和预测误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黏温方程。试验结果表明,与现有黏温方程相比,改进的黏温方程在描述选用油品10~120℃温度区间的黏温特性时更加准确,同时也为润滑油在线监测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 黏度 黏温特性 黏温方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