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有圆孔平板电极结构的双凸液体透镜的设计与分析
1
作者 孔梅梅 薛银燕 +4 位作者 徐春生 董媛 刘悦 潘世成 赵瑞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1-217,共7页
基于平行平板电极的变焦液体透镜的有关研究,通过应用介电泳效应,提出了一种含有圆孔平板电极结构的双凸液体透镜模型,是一种新型的三层液体透镜结构.利用Comsol,Matlab和Zemax软件仿真分析了该模型在不同电压下的面型变化与成像光路,... 基于平行平板电极的变焦液体透镜的有关研究,通过应用介电泳效应,提出了一种含有圆孔平板电极结构的双凸液体透镜模型,是一种新型的三层液体透镜结构.利用Comsol,Matlab和Zemax软件仿真分析了该模型在不同电压下的面型变化与成像光路,得出其变焦范围为22.6—15.9 mm,并对制备的器件进行具体的实验分析,获得了不同电压下双凸液体透镜的液滴上下界面面型和该透镜的变焦范围23.8—17.5 mm,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而且其成像分辨率可达到45.255 lp/mm.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这种新型三层液体结构的双凸液体透镜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特点,而且具备良好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凸液体透镜 介电泳效应 变焦 成像质量
下载PDF
基于平面电极的非球面双液体透镜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孔梅梅 刘悦 +3 位作者 董媛 薛银燕 潘世成 赵瑞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92-98,共7页
为了研究易于实现、结构简单的非球面液体透镜结构,应用介电泳效应,设计了一款基于平面电极的非球面双液体透镜.利用Comsol,Matlab和Zemax软件,建立了所提出的非球面双液体透镜模型,分析了其在不同电压下的面型变化与成像特点,并与球面... 为了研究易于实现、结构简单的非球面液体透镜结构,应用介电泳效应,设计了一款基于平面电极的非球面双液体透镜.利用Comsol,Matlab和Zemax软件,建立了所提出的非球面双液体透镜模型,分析了其在不同电压下的面型变化与成像特点,并与球面的双液体透镜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非球面双液体透镜的变焦范围大于球面的,前者的成像质量亦优于后者.而且,通过该非球面双液体透镜的器件制备与初步实验分析,获得了其成像分辨率可达40.318 lp/mm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透镜 非球面 平面电极 介电泳效应
下载PDF
基于平行平板电极的非球面双液体透镜的仿真与实验分析
3
作者 孔梅梅 董媛 +4 位作者 徐春生 刘悦 薛银燕 潘世成 赵瑞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71-178,共8页
应用介电泳原理,设计了一种基于平行平板电极的非球面双液体透镜,具有结构简单和易于实现的优点.利用Comsol,Matlab和Zemax软件,建立了相应的非球面双液体透镜光学模型,仿真分析了其在不同电压下的焦距变化及成像特性,并与球面双液体透... 应用介电泳原理,设计了一种基于平行平板电极的非球面双液体透镜,具有结构简单和易于实现的优点.利用Comsol,Matlab和Zemax软件,建立了相应的非球面双液体透镜光学模型,仿真分析了其在不同电压下的焦距变化及成像特性,并与球面双液体透镜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非球面双液体透镜的变焦范围大于球面的,前者的成像质量亦优于后者.而且,实验制备了该非球面双液体透镜器件,结果表明,在工作电压为0—280 V时,焦距变化为54.2391—34.5855 mm,与仿真结果基本相符,而且该器件的成像分辨率最大可达45.255 lp/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泳原理 液体透镜 非球面 平行平板电极
下载PDF
可调偶次非球面液体透镜和变焦距光学系统的仿真研究
4
作者 潘国彬 于涛 +1 位作者 张广翔 刘永辉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4-581,共8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电润湿效应和静电力共同作用的可调偶次非球面液体透镜,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非球面液体透镜进行仿真研究,四圆环电极产生的静电力可以灵活地调整液体透镜的面型。利用该液体透镜设计了变焦光学系统,采用Ze... 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电润湿效应和静电力共同作用的可调偶次非球面液体透镜,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非球面液体透镜进行仿真研究,四圆环电极产生的静电力可以灵活地调整液体透镜的面型。利用该液体透镜设计了变焦光学系统,采用Zemax软件获得优化校正像差的非球面方程。作为可调偶次非球面液体透镜的目标面型,调整电润湿电极和四圆环电极上的电压,仿真得到的非球面与目标非球面间的光程均方根误差小于λ14,满足Marechal判据。在26~30 mm焦距范围内,与环形电极电压为0 V的液体透镜系统相比,环形电极施加调节电压的可调偶次非球面液体透镜变焦距系统有良好的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次非球面液体透镜 电润湿 静电力 变焦光学系统
下载PDF
液体透镜在变焦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鹰 张新 +2 位作者 史广维 王超 王钰 《中国光学》 EI CAS 2013年第1期46-56,共11页
利用液体透镜进行变焦系统设计可以大幅降低系统的复杂程度,本文介绍和讨论了该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首先,基于液体透镜的分类即渐变折射率透镜和变曲率透镜介绍了几种主要液体透镜的原理和特点,给出了具有代表性的ARCTIC透镜系列和... 利用液体透镜进行变焦系统设计可以大幅降低系统的复杂程度,本文介绍和讨论了该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首先,基于液体透镜的分类即渐变折射率透镜和变曲率透镜介绍了几种主要液体透镜的原理和特点,给出了具有代表性的ARCTIC透镜系列和Optotune透镜系列的设计参数和优点。然后,对液体透镜技术在变焦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描述了其在变焦眼镜、手机相机、内窥镜和显微镜等诸多领域中应用的现状和优势。最后,利用液体透镜设计了一种长焦距变焦系统,该系统可实现2.5倍的可见光变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液体透镜 变焦系统 焦距可调透镜
下载PDF
基于介电润湿三液体透镜的变焦光学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赵瑞 马建权 +2 位作者 党智勇 孔梅梅 梁忠诚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8-206,共9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介电润湿效应的三液体透镜与传统固定透镜组合的三组元结构变焦光学系统.在一、三组元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移动中间三液体透镜组改变系统焦距,并通过三液体透镜的自变焦特性,确保系统在变焦的同时保持像面位置不变.采... 提出了一种基于介电润湿效应的三液体透镜与传统固定透镜组合的三组元结构变焦光学系统.在一、三组元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移动中间三液体透镜组改变系统焦距,并通过三液体透镜的自变焦特性,确保系统在变焦的同时保持像面位置不变.采用光焦度高斯括号法求解系统的初始结构参量,利用Zemax光学软件进行系统设计与优化,最后对系统的成像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总长22mm,可实现2.7~20.3mm范围内的连续变焦,系统变倍比接近8,在空间频率180lp/mm处调制传递函数值均大于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焦光学系统 介电润湿效应 液体透镜 像质评价 ZEMAX
下载PDF
大变倍比液体透镜变焦系统设计 被引量:9
7
作者 王鸿鹤 李湘宁 +1 位作者 潘文强 黄浩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8-54,共7页
分析了电润湿液体变焦透镜的光学特性和变焦系统设计理论,将各组元焦距作为变量,列出了该液体透镜变焦系统的变焦方程.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求解变焦方程,得到符合条件的初始结构;再利用优化设计软件进行像差平衡,设计了一个具有4片液体透... 分析了电润湿液体变焦透镜的光学特性和变焦系统设计理论,将各组元焦距作为变量,列出了该液体透镜变焦系统的变焦方程.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求解变焦方程,得到符合条件的初始结构;再利用优化设计软件进行像差平衡,设计了一个具有4片液体透镜,焦距为20~120mm的大变倍比液体透镜变焦系统.系统各焦距处光学传递函数在66lp/mm处均大于0.3,畸变小于2%,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变焦系统 初始结构 光焦度分配 液体透镜
下载PDF
高速变焦液体透镜的发展动态综述 被引量:10
8
作者 石广丰 杨彬 +1 位作者 史国权 徐远哲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77-781,786,共6页
高速变焦液体透镜是光学成像领域内新兴的一个研发热点。首先从微流控方法和机理的角度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高速变焦液体透镜技术,阐述了相关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最后,对高速变焦液体透镜技术在军、民若干领域的具体应用进行... 高速变焦液体透镜是光学成像领域内新兴的一个研发热点。首先从微流控方法和机理的角度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高速变焦液体透镜技术,阐述了相关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最后,对高速变焦液体透镜技术在军、民若干领域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对该技术的前景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变焦 液体透镜 微流控
下载PDF
采用变焦液体透镜的共焦检测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运波 侯文玫 郑继红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18,43,共6页
共焦显微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微机电系统和半导体器件的三维轮廓测量。设计一种新型采用变焦透镜作为轴向扫描方式的共焦显微系统,利用变焦透镜的焦距变化来代替传统的轴向位移扫描。系统实现了无机械运动的轴向扫描,消除了传统共焦... 共焦显微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微机电系统和半导体器件的三维轮廓测量。设计一种新型采用变焦透镜作为轴向扫描方式的共焦显微系统,利用变焦透镜的焦距变化来代替传统的轴向位移扫描。系统实现了无机械运动的轴向扫描,消除了传统共焦系统中由位移台移动带来的振动,不仅减小了系统的复杂度,而且降低了成本。进一步设计了基于位移台和变焦透镜的两种共焦检测系统,并且对其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位移台和基于变焦透镜的共焦系统的聚焦成像和离焦成像结果类似,并且光强的轴向分布曲线也基本相同,表明此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轮廓测量 共焦显微镜 轴向扫描 变焦液体透镜
下载PDF
基于液体透镜的仿生视觉光学成像系统 被引量:3
10
作者 孟晓辰 樊凡 +1 位作者 祝连庆 娄小平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5-599,共5页
随着机器视觉技术在先进制造系统、机器人系统、智能监控、航天军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仿生视觉系统的小型化、灵巧化成为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针对传统机器视觉系统变焦结构复杂、易磨损、寿命低等缺点,在分析液体透镜原理和成像特点的... 随着机器视觉技术在先进制造系统、机器人系统、智能监控、航天军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仿生视觉系统的小型化、灵巧化成为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针对传统机器视觉系统变焦结构复杂、易磨损、寿命低等缺点,在分析液体透镜原理和成像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并搭建了一种基于液体透镜的仿人眼光学系统,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为:焦距范围18.5mm~22.5mm,镜头变倍比为1.22,视场角为38°×24°。设计结果符合各项指标,像质在不同焦距处均满足使用要求,可实现实时对焦。整个光学系统尺寸为36mm×55mm×30mm,结构紧凑,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仿生视觉 液体透镜 调制传递函数
下载PDF
介电润湿液体透镜仿生复眼的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瑞 彭超 +4 位作者 张凯 孔梅梅 陈陶 关建飞 梁忠诚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56,共8页
为解决仿生复眼系统不能自适应变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介电润湿液体透镜曲面阵列的可变焦仿生复眼系统。分析系统结构对成像性能的影响,计算系统的自适应变焦能力及相应像平面可移动范围。结果表明:系统成像的视场角随着基底曲率的... 为解决仿生复眼系统不能自适应变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介电润湿液体透镜曲面阵列的可变焦仿生复眼系统。分析系统结构对成像性能的影响,计算系统的自适应变焦能力及相应像平面可移动范围。结果表明:系统成像的视场角随着基底曲率的增大而增大。相比于非均匀透镜阵列,均匀透镜阵列可明显降低系统的离焦像差。适当减小子透镜单元尺寸,也可以达到降低边缘透镜离焦像差的目的。当物距或者接收器位置发生改变时,通过调整子透镜单元焦距降低系统的离焦像差。系统接收器可移动范围为1.9 mm~1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介电润湿 复眼 液体透镜阵列 可变焦
下载PDF
液体透镜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
12
作者 崔建国 王润诗 +2 位作者 袁伟 彭俊 陈余燕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6年第11期105-110,共6页
液体透镜在图像采集、目标追踪、生物识别和其他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液体透镜与机械变焦透镜相比具有易于加工、结构紧凑、电压直接驱动和功耗低等突出优点,已成为当今微纳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国内外现有... 液体透镜在图像采集、目标追踪、生物识别和其他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液体透镜与机械变焦透镜相比具有易于加工、结构紧凑、电压直接驱动和功耗低等突出优点,已成为当今微纳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国内外现有液体透镜技术的发展现况,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方法,展望了未来液体透镜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透镜 介质上电润湿效应 光学变焦 介电电泳效应
下载PDF
基于电润湿液体透镜的显微成像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琼华 袁荣英 刘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74-1781,共8页
电润湿液体透镜因其焦距可调、响应速度快、操作方便和功耗低等特点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可以解决显微成像系统中诸如机械抖动、离散变焦等技术问题,推进显微成像系统向智能化、轻量化发展。阐述了电润湿液体透镜的基本概念和国内外... 电润湿液体透镜因其焦距可调、响应速度快、操作方便和功耗低等特点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可以解决显微成像系统中诸如机械抖动、离散变焦等技术问题,推进显微成像系统向智能化、轻量化发展。阐述了电润湿液体透镜的基本概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综述了基于电润湿液体透镜的显微成像技术的最新研究,详细介绍了连续光学变焦和轴向扫描2类显微成像技术;总结和展望了基于电润湿液体透镜的显微成像技术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透镜 电润湿液体透镜 显微成像 连续光学变焦 轴向扫描
原文传递
基于介电润湿效应的叠加式液体透镜波前校正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瑞 何懿嘉 +4 位作者 陈露楠 孔梅梅 陈陶 关建飞 梁忠诚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5-32,共8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介电润湿效应的叠加式液体透镜,分析其对含有曲率误差、倾斜误差和活塞误差的畸变波前的校正能力。采用COMSOL软件构建叠加式液体透镜模型,仿真模拟了不同电压组合下液体界面面型的变化情况,获得该叠加式液体透镜内双液... 设计了一种基于介电润湿效应的叠加式液体透镜,分析其对含有曲率误差、倾斜误差和活塞误差的畸变波前的校正能力。采用COMSOL软件构建叠加式液体透镜模型,仿真模拟了不同电压组合下液体界面面型的变化情况,获得该叠加式液体透镜内双液体界面的变化范围;采用ZEMAX软件,借助点扩散函数变化,分析该透镜对波前任意点处曲率误差、倾斜误差和活塞误差的校正能力。结果表明:该叠加式液体透镜可以实现同时对不同类型畸变波前的校正,相应的峰谷值(PV)由校正前19.7853λ下降到校正后0.18λ,均方根值(RMS)由校正前5.6638λ减小到校正后0.0355λ,斯特列尔比(SR)由校正前的接近0值提高到0.962的较理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透镜 介电润湿 波前校正 斯特列尔比值
下载PDF
基于液体透镜自动聚焦显微成像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子辉 王淑荣 黄煜 《光电子》 2018年第3期131-139,共9页
设计一种新型自动聚焦显微成像系统,该设计在不移动显微镜或像面情况下,利用液体透镜调节显微成像系统筒镜焦距,对物距离焦进行补偿。本文介绍了微流体透镜调焦方法,理论推导出物距与筒镜焦距的关系曲线。通过ZEMAX优化,设计出一套自动... 设计一种新型自动聚焦显微成像系统,该设计在不移动显微镜或像面情况下,利用液体透镜调节显微成像系统筒镜焦距,对物距离焦进行补偿。本文介绍了微流体透镜调焦方法,理论推导出物距与筒镜焦距的关系曲线。通过ZEMAX优化,设计出一套自动聚焦显微成像系统。该系统以数值孔径为0.25的10×无穷远平常消色差显微为物镜,以液体透镜和4片球面透镜为筒镜,空间分辨率达到1.22微米,物距可离焦范围为±0.5 mm。在不同物距离焦情况下,系统光学传递函数在72 lp/mm处均大于0.2。该设计具有结构紧凑、无机械运动部件、反应速度快等特点,大幅降低了光机系统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液体透镜 微调焦系统 无运动部件 显微成像
下载PDF
液体透镜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2
16
作者 辛企明 《光学仪器》 2010年第6期70-78,共9页
由于光电仪器日益小型化和轻量化,从而在系统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一些像非球面和自由曲面光学零件、折射—衍射混合光学零件等新型的光学零件。但是,随着镜头的变小,在很小的空间内已无法使用原有的机械方法实现对焦和变焦的功能。这就... 由于光电仪器日益小型化和轻量化,从而在系统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一些像非球面和自由曲面光学零件、折射—衍射混合光学零件等新型的光学零件。但是,随着镜头的变小,在很小的空间内已无法使用原有的机械方法实现对焦和变焦的功能。这就是研发小尺寸、可变焦距的液体透镜的目的。文中系统地介绍了通过调整电压或其他物理量的方法,改变介质的折射率(液晶透镜)或面型(液体透镜),从而可以改变其焦距的透镜。目前基于电湿润法原理的液体透镜已经商品化,并已经开始大量的用于手机的照相光学模组中,实现了对不同距离的物体进行对焦。但由于液体透镜的研发仅仅是开始,还有很多的性能要改善、还有很多的关键课题等待去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透镜 液晶透镜 关键课题 发展趋势
下载PDF
电润湿双液体透镜的界面面型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凌峰 孔梅梅 +3 位作者 宋驰 陈丹 梁忠诚 赵瑞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5-71,共7页
运用拉普拉斯方程,分析了液体界面面型与密度差以及界面张力之间的关系。采用新兴的离子液体作为导电液体,选取常见的四种绝缘液体,得到了存在密度差的导电液体和绝缘液体的四种组合形式。基于这四种组合形式的双液体透镜系统模型,分别... 运用拉普拉斯方程,分析了液体界面面型与密度差以及界面张力之间的关系。采用新兴的离子液体作为导电液体,选取常见的四种绝缘液体,得到了存在密度差的导电液体和绝缘液体的四种组合形式。基于这四种组合形式的双液体透镜系统模型,分别仿真计算了相应的非球面界面面型方程,并对含有非球面界面的液体透镜进行了成像分析。得出结论,相比于界面为球面的液体透镜,使用非球面界面的液体透镜时,成像质量得到很好的改善,但其非球面度和成像质量没有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润湿 液体透镜 离子液体 非球面 像质
下载PDF
三维激光雷达共光路液体透镜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晶 车英 +3 位作者 宋暖 翟艳男 陈大川 李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4-192,共9页
针对动车组空间三维坐标的测量需求,设计了三维激光雷达共光路变焦光学系统。系统采用发射/接收共光路的结构形式,以高斯光学为理论基础,对能量传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到扩束透镜链的严格限制关系。为简化系统结构,利用液体透镜代替传... 针对动车组空间三维坐标的测量需求,设计了三维激光雷达共光路变焦光学系统。系统采用发射/接收共光路的结构形式,以高斯光学为理论基础,对能量传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到扩束透镜链的严格限制关系。为简化系统结构,利用液体透镜代替传统的机械变焦机构,以几何光学为理论基础,计算出光学系统初始结构,并采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进行仿真,设计出三维激光雷达发射/接收共光路光学系统。该结构形式不仅提高了系统同轴度、减小外部干扰,还简化了结构、缩小了仪器体积。采用液体透镜调焦代替机械调焦,避免了调焦引起的机械振动,有效提高了激光雷达的定位精度。通过改变液体透镜的光焦度,实现了在2~30 m测量范围内,发射光学系统在被测物体表面的光斑半径小于20μm/m,接收光学系统超过90%的聚焦能量集中在半径小于1.6μm的圆内,满足用户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高斯光学 发射/接收共光路 液体透镜
原文传递
交流作用下电润湿液体透镜动态过程的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谢娜 张宁 +3 位作者 赵瑞 陈陶 郝丽丽 徐荣青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27-232,共6页
基于高斯光束传输理论,研制了一种透镜焦距动态变化的测试装置,给出了测试机理.并采用该测试装置测试了自制的基于电润湿技术的液体透镜焦距随交流信号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液体透镜的焦距随着工作电压幅值和极性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 基于高斯光束传输理论,研制了一种透镜焦距动态变化的测试装置,给出了测试机理.并采用该测试装置测试了自制的基于电润湿技术的液体透镜焦距随交流信号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液体透镜的焦距随着工作电压幅值和极性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在一个周期内,依次出现了4个频率为50 Hz的峰值信号1,2,3和4,峰值1和2分别是由工作电压极性引起的,峰值3和4是由振荡模态引起的,且峰值的幅度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这是由于在低压时液体透镜液面的形状随时间按球形变化,高压时液面的形状不再按球形变化,而是会产生新的振荡模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润湿 液体透镜 焦距 动态过程
下载PDF
双液体透镜变焦系统的高斯光学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潘逸君 李湘宁 +1 位作者 李强 黄浩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8-202,共5页
液体透镜是一种新的光学元件,它实现了无机械变焦,给变焦系统的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概念。使用一种比较少见的口径较大的液体透镜组成变焦系统。对液体透镜的原理进行了介绍,对液体透镜变焦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可行性分析,给出了各种设计... 液体透镜是一种新的光学元件,它实现了无机械变焦,给变焦系统的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概念。使用一种比较少见的口径较大的液体透镜组成变焦系统。对液体透镜的原理进行了介绍,对液体透镜变焦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可行性分析,给出了各种设计方案,使用Zemax对变焦系统进行仿真。针对大视场给出使用了前置透镜组的方案,得到了一个视场60°,变倍比6.2倍的变焦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透镜 变焦系统 成像光学 光学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