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3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联合分析法的内蒙古液态奶产品销售策略分析
1
作者 刘逸萱 贾玮娜 《老字号品牌营销》 2024年第2期96-98,共3页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日益重视,以及消费升级和人口增长,消费者对高品质、营养丰富的液态奶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为内蒙古液态奶市场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本文通过对液态奶消费者的网上问卷调查结合实地调查收集数据,并通过联合分析法...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日益重视,以及消费升级和人口增长,消费者对高品质、营养丰富的液态奶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为内蒙古液态奶市场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本文通过对液态奶消费者的网上问卷调查结合实地调查收集数据,并通过联合分析法对消费者偏好进行了较为科学的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在此基础上,对液态奶产品的细分市场进一步研究,从而为液态奶产品的整体销售策略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奶 销售策略 联合分析法 K-means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中国液态奶经济形势分析及对策研究
2
作者 刘秀娟 刘妍琳 《中国乳业》 2023年第10期2-5,共4页
2000年以来,液态奶生产快速发展,产量经过快速增长后进入低速增长,目前处于徘徊期。由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国内外乳制品价格存在差距,促使液态奶进口大幅增加,2021年达到129.59万吨,贸易来源国集中度较高。液态奶市场销售价格增速放缓... 2000年以来,液态奶生产快速发展,产量经过快速增长后进入低速增长,目前处于徘徊期。由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国内外乳制品价格存在差距,促使液态奶进口大幅增加,2021年达到129.59万吨,贸易来源国集中度较高。液态奶市场销售价格增速放缓,利润空间加大,液态奶是乳品企业盈利的主要来源。中国居民的液态奶消费水平已与亚洲发达地区持平,消费量趋于稳定。当前中国液态奶市场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为促进液态奶持续健康发展,建议加强技术创新,寻求乳制品差异化新方向;注重绿色发展,拓展特色乳制品;利用国际市场,降低乳制品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奶 贸易 价格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液态奶中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屠大伟 张清平 +2 位作者 刘美艳 张巨凤 翁盈秋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5-21,共7页
目的为探究不同液态奶样品中微生物的菌群组成和其多样性。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液态奶中细菌16S rRNA的V 3-V 4区进行测序,研究了四组液态奶样品在门水平和属水平的菌群结构。结果四组样品中共有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 目的为探究不同液态奶样品中微生物的菌群组成和其多样性。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液态奶中细菌16S rRNA的V 3-V 4区进行测序,研究了四组液态奶样品在门水平和属水平的菌群结构。结果四组样品中共有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数目为119个,独有的OTU数分别占15.0%、6.85%、8.86%和12.35%。在门水平,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是四组液态奶的共有菌门,其中4组样品中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分别为38.9%、73.8%、20.9%、29.6%,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分别为46.9%、10.0%、28.0%、17.2%;在属水平,4组液态奶中的优势菌属分别是芽孢杆菌属、短波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Cloacibacterium和寡养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微杆菌属和异常球菌属。结论四组样品在门水平的菌群组成基本相似。属水平上,液态奶中含有的不动杆菌属、芽孢杆菌属和克雷伯氏菌属属于嗜冷菌,这些菌属可以导致液态奶发生腐败变质等现象。这为今后探索液态奶中腐败菌防治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技术 液态奶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液态奶中6种增香剂
4
作者 何海彤 周铭林 王邱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51,共6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液态奶中的6种增香剂,包括麦芽酚、乙基麦芽酚、香兰素、乙基香兰素、甲基香兰素、香豆素含量的分析方法。1.00 g液态奶样品经4%乙酸-乙腈溶液进行2次超声提取(5 mL+5 mL),上清液在30℃下进行氮吹浓缩后,经过C18...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液态奶中的6种增香剂,包括麦芽酚、乙基麦芽酚、香兰素、乙基香兰素、甲基香兰素、香豆素含量的分析方法。1.00 g液态奶样品经4%乙酸-乙腈溶液进行2次超声提取(5 mL+5 mL),上清液在30℃下进行氮吹浓缩后,经过C18柱分离,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检测,在检测波长为275 nm下进行扫描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液态奶中6种增香剂的方法检出限为0.05~2 mg/kg,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当麦芽酚的添加水平为5、10、20μg/mL,乙基麦芽酚的添加水平为10、20、40μg/mL,香兰素、乙基香兰素、甲基香兰素和香豆素的添加水平为1、5、10μg/mL时,方法回收率为72.5%~93.9%,RSD在1.07%~3.50%(n=6)。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测定液态奶中的6种增香剂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奶 增香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夏进乳业:争做常温液态奶前三
5
《今日畜牧兽医(奶牛)》 2023年第10期40-41,共2页
在宁夏贺兰山高端牛奶产业发展论坛上,夏进乳业提出“向2025年30亿营收迈进,争做中国常温液态奶行业前三”的目标。夏进乳业总经理黄学重提“走出去”策略,将主打宁夏贺兰山产区概念的高端白奶作为产品结构调整的第一张牌。
关键词 产业发展论坛 宁夏贺兰山 乳业 液态奶 第一张 “走出去”策略 产品结构调整 营收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结合CARS变量筛选方法用于液态奶中蛋白质与脂肪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51
6
作者 张华秀 李晓宁 +2 位作者 范伟 梁逸曾 唐玉莲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0-434,共5页
采用CARS(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变量筛选方法建模,显著提高了液态奶中蛋白质与脂肪近红外模型的预测精度。用蒙特卡罗采样(Monte-Carlo sampling)方法先剔除奇异样本,再对光谱进行中心化与Karl Norris滤波降噪处理... 采用CARS(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变量筛选方法建模,显著提高了液态奶中蛋白质与脂肪近红外模型的预测精度。用蒙特卡罗采样(Monte-Carlo sampling)方法先剔除奇异样本,再对光谱进行中心化与Karl Norris滤波降噪处理,通过CARS方法筛选出与样本性质密切相关的变量,建立预测蛋白质与脂肪含量的偏最小二乘法(PLS)校正模型,并与未选变量的PLS模型进行比较。以定标集相关系数(r2)及交互验证均方残差(RMSECV)和预测误差均方根(RMSEP)作为判定依据,确定了蛋白质与脂肪的最佳建模条件。蛋白质与脂肪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5 0、0.995 1,RMSECV分别为0.194 8、0.136 3,RMSEP分别为0.113 3、0.140 1,预测结果优于未选变量的PLS模型及其他选变量方法,有效简化了模型,适于液态奶中脂肪和蛋白质的快速、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液态奶 偏最小二乘法 CARS变量筛选法
下载PDF
超声波对液态奶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杀菌作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闫坤 吕加平 +4 位作者 刘鹭 胡鲜宝 谢跃杰 孙洁 张书文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6,共3页
利用超声波协同热处理对液态奶中的枯草芽孢杆菌进行杀菌实验,并与传统方法做比较。研究了经不同功率、时间、温度的超声波处理后液态奶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经1400 W,180 s,60℃条件下杀菌率达到了97.96%,经1400 W,60 s,60℃条件下杀... 利用超声波协同热处理对液态奶中的枯草芽孢杆菌进行杀菌实验,并与传统方法做比较。研究了经不同功率、时间、温度的超声波处理后液态奶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经1400 W,180 s,60℃条件下杀菌率达到了97.96%,经1400 W,60 s,60℃条件下杀菌率达到了96.77%,达到了巴氏杀菌的效果。同时,该条件下超声作用后再经巴氏处理,杀菌率达到98.71%,对比于巴氏杀菌,其菌落数降低了60.24%。与热杀菌相比,超声波杀菌温度低,时间短,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杀菌 液态奶 枯草芽孢杆菌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粉及液态奶中牛磺酸含量 被引量:10
8
作者 赵超敏 蒋颖婕 +6 位作者 曾静 古淑青 邓晓军 房克艳 岳振峰 赖富饶 闵甜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2-256,205,共6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粉和液态奶中牛磺酸含量。样品用水溶解,超声提取10 min,提取液经亚铁氰化钾和乙酸锌沉淀蛋白后,离心,上清液用异硫氰酸苯酯和三乙胺衍生化,室温衍生1 h,加入正己烷为衍生化终止剂,静置分层,下层溶液用水定容后...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粉和液态奶中牛磺酸含量。样品用水溶解,超声提取10 min,提取液经亚铁氰化钾和乙酸锌沉淀蛋白后,离心,上清液用异硫氰酸苯酯和三乙胺衍生化,室温衍生1 h,加入正己烷为衍生化终止剂,静置分层,下层溶液用水定容后过0.22μm微孔滤膜,过滤液经Diamonsil AAA氨基酸分析柱(4.6×250 mm,5μm)分离,以0.05 mol/L乙酸钠水溶液(pH值=6.50)和甲醇/乙腈(1/1,V:V)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外标法定量,在5.0~40μg/mL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大于0.999,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为5 mg/100 g(S/N≥10),添加水平为5、10、25 mg/100 g时,回收率范围在90%~10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1.16%~2.24%。结果显示,本方法准确、可靠,满足乳粉和液态奶中牛磺酸含量的有效确定,特别对于特膳奶粉比GB方法更适合样品中牛磺酸含量的有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高效液相色谱 乳粉 液态奶
下载PDF
三氯乙酸沉淀法与硫酸铜沉淀法在液态奶蛋白质检测中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牛巍 侯彩云 +1 位作者 祝晓芳 刘莹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9-61,共3页
分别利用三氯乙酸沉淀蛋白法和硫酸铜沉淀蛋白法与凯氏定氮法相结合,对液态奶蛋白质进行测定。比较研究了亚硝酸钠、硝酸铵、尿素、甘氨酸、水解蛋白等几种非蛋白氮对这两种蛋白沉淀法的影响,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液... 分别利用三氯乙酸沉淀蛋白法和硫酸铜沉淀蛋白法与凯氏定氮法相结合,对液态奶蛋白质进行测定。比较研究了亚硝酸钠、硝酸铵、尿素、甘氨酸、水解蛋白等几种非蛋白氮对这两种蛋白沉淀法的影响,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液态奶蛋白氮的测定,三氯乙酸沉淀法与硫酸铜沉淀法在数值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三氯乙酸沉淀法能更有效地排除非蛋白氮对液态奶蛋白氮测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奶 三氯乙酸 硫酸铜 凯氏定氮
下载PDF
漂浮固化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液态奶中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 被引量:16
10
作者 孙鹏 高玉玲 +1 位作者 王金梅 刘秀娟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7-502,共6页
建立了漂浮固化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SFO)-气相色谱配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同时测定液态奶中甲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分析方法。样品经预处理后,加入25μL十六烷(萃取剂)... 建立了漂浮固化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SFO)-气相色谱配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同时测定液态奶中甲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分析方法。样品经预处理后,加入25μL十六烷(萃取剂)、600μL丙酮(分散剂)及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涡旋3 min,于–5℃、10 000 r/min下离心3 min后,去除水相,融化后经气相色谱测定。结果表明:在5.0~250.0μg/kg范围内,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峰面积与相应的质量浓度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0;在5~20μg/kg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90%~104%,日内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5.9%(n=6),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7.8%(n=3);5种农药在液态奶中的检出限为0.75~2.17μg/kg,定量限为2.52~7.22μg/kg。该方法操作简便、溶剂用量少、定量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液态奶样品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固化分散液-液微萃取 气相色谱 液态奶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残留
下载PDF
亲水作用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测定液态奶中舒巴坦 被引量:13
11
作者 薛霞 王骏 +3 位作者 刘桂亮 宿书芳 张卉 祝建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0-704,共5页
建立了亲水作用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测定液态奶中微量舒巴坦的分析方法。样品经0.2%乙酸水溶液提取,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以甲酸铵-乙腈为流动相,经Acquity UPLC BEH HILIC色谱柱分离后采用电喷雾质谱多反应监测方式(MRM)扫描,外标... 建立了亲水作用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测定液态奶中微量舒巴坦的分析方法。样品经0.2%乙酸水溶液提取,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以甲酸铵-乙腈为流动相,经Acquity UPLC BEH HILIC色谱柱分离后采用电喷雾质谱多反应监测方式(MRM)扫描,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舒巴坦的质量浓度在1~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大于0.99,定量下限为1.0μg/kg。加标水平在1.0~50.0μg/kg范围时,回收率为82%~10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4.7%。该方法前处理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回收率和重现性良好,适用于液态奶中舒巴坦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巴坦 亲水作用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 液态奶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检测奶粉和液态奶中的硫氰酸根 被引量:12
12
作者 史乃捷 王茜 李海峰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150-153,共4页
建立了离子色谱测定奶粉中硫氰根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的仪器紫外分光检测器检出限为0.008mg/L,电导检出限为0.02mg/L。在范围内,线性可达0.999。通过该方法对市场随机抽取多种奶粉和液态奶的样品进行测定,平均含量在0.3~19mg/kg。
关键词 硫氰酸根 离子色谱 液态奶
下载PDF
乳清蛋白基质脂肪替代物的制备及其在低脂液态奶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铁华 姜楠 +3 位作者 刘迪茹 郝锦峰 毛春玲 郭明若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24-1028,共5页
研究了脂肪替代物(WPC 7.00、WPC 8.50、WPI)的粒径分布和粒径分布稳定性,并分析其对低脂液态奶黏度、流变性、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肪替代物WPC 7.00有72.4%的粒径分布在(647.9±291.7)nm范围内,能够模拟脂肪产生类似的稠... 研究了脂肪替代物(WPC 7.00、WPC 8.50、WPI)的粒径分布和粒径分布稳定性,并分析其对低脂液态奶黏度、流变性、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肪替代物WPC 7.00有72.4%的粒径分布在(647.9±291.7)nm范围内,能够模拟脂肪产生类似的稠度和滑腻感,平均Zeta电位为(-45.5±9.71)m V,粒径分布稳定。用其替代75%的脂肪制作的低脂液态奶在黏度、流变性、感官性质等方面与全脂液态奶无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加工技术 乳清蛋白 脂肪替代物 粒径 液态奶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液态奶中的叶酸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雯玮 陈祥贵 +3 位作者 杨潇 郝吉生 饶夙 刘振平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1-53,共3页
建立了HPLC二级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液态奶中叶酸的方法。该法相关系数为0.9996,平均回收率在81.8%~88.77%之间,最低检测限为1.5μg/L。本方法简单、快捷、灵敏,可用于液态奶中叶酸的日常分析。
关键词 叶酸 液态奶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对液态奶中三聚氰胺的快速测定 被引量:13
15
作者 乔勇升 李兴根 +2 位作者 韩芷玲 黄银波 胡慧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02-1205,1209,共5页
建立了有机溶剂提取和离子对色谱相结合的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方法。样品中加入有机溶剂振荡提取,取上清液过滤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对丙酮、乙腈、乙醇和异丙醇的提取物分别在甲醇-离子对试剂流动相体系和乙腈-离子对试剂流动... 建立了有机溶剂提取和离子对色谱相结合的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方法。样品中加入有机溶剂振荡提取,取上清液过滤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对丙酮、乙腈、乙醇和异丙醇的提取物分别在甲醇-离子对试剂流动相体系和乙腈-离子对试剂流动相体系中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显示,选择合适的流动相,使用丙酮、乙醇或异丙醇为提取剂可以获得较好的提取效果。在甲醇-离子对试剂流动相体系中,三聚氰胺的质量浓度在1.0-100.0 m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8),检出限为0.1 mg/kg,采用丙酮为提取剂,加标回收率为97%-103%,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 高效液相色谱(HPLC) 离子对色谱法 液态奶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液态奶包装材料方案评价 被引量:12
16
作者 丁毅 陈艳 萧亚琴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2-133,145,共3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原理构建面向液态奶包装材料选择的层次模型,依据模型构建成对比较矩阵,确定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用数学方法解决复杂的决策方案,为液态奶的生产提供决策方案。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成对比较矩阵 液态奶 包装材料
下载PDF
液态奶加工过程中反映工艺条件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聂雪梅 董旭阳 +1 位作者 许秀丽 张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84-1089,共6页
随着我国乳制品人均消费量的逐年增长,乳制品进口贸易量也与日俱增,因此对进口乳制品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调查发现,进口超高温瞬时灭菌(UHT)奶(俗称常温奶)的糠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国产UHT奶,存在加热过度、添加复原乳的问题。虽然目... 随着我国乳制品人均消费量的逐年增长,乳制品进口贸易量也与日俱增,因此对进口乳制品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调查发现,进口超高温瞬时灭菌(UHT)奶(俗称常温奶)的糠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国产UHT奶,存在加热过度、添加复原乳的问题。虽然目前无法对进口乳制品企业进行源头和加工工艺的监管,但可在乳制品热处理工艺控制领域中采用监测乳品中某种反映工艺条件的标志物来控制乳品的质量,其中糠氨酸就是乳制品加工过程中反映工艺条件的标志物。该文简述了目前国内外对乳制品加工过程中9种标志物的研究概况,以期能为完善我国乳制品加工过程中的监管制度提供理论依据,保障消费者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过程 液态奶 标志物 综述
下载PDF
发光弧菌快速检测液态奶中的三聚氰胺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国辉 赵吉 +2 位作者 邵玉琴 于景丽 刘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5-147,共3页
以发光的费氏弧菌为检测菌种,应用SKALAR TOXTRACER毒素分析仪测定液态奶中三聚氰胺对费氏弧菌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发光强度的抑制率与三聚氰胺溶液质量浓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83~0.99之间;发光强度的抑制率与液态奶中的三聚氰胺... 以发光的费氏弧菌为检测菌种,应用SKALAR TOXTRACER毒素分析仪测定液态奶中三聚氰胺对费氏弧菌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发光强度的抑制率与三聚氰胺溶液质量浓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83~0.99之间;发光强度的抑制率与液态奶中的三聚氰胺质量浓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79~0.94之间。发光菌对液态食品中三聚氰胺等毒性物质的检测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和低廉的特点,发光菌的生物毒性检测法有望在食品安全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氏弧菌 三聚氰胺 液态奶
下载PDF
液态奶营养调整对北京居民消费意向影响力的调查 被引量:9
19
作者 吴佳 范志红 杨振霖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6-59,共4页
对北京市1301名消费者的液态奶消费行为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以了解消费者对维生素、矿物质强化和蛋白质、脂肪成分调整液态奶产品的态度,及产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示对购买意向的影响力。结果表明,消费者对营养宣称产品总体上有积极的购买意... 对北京市1301名消费者的液态奶消费行为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以了解消费者对维生素、矿物质强化和蛋白质、脂肪成分调整液态奶产品的态度,及产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示对购买意向的影响力。结果表明,消费者对营养宣称产品总体上有积极的购买意向,但对营养强化的认知不足,对营养标示关注不够。建议乳品企业在开发相关产品时更加重视产品的人群针对性,注重健康宣称的告知途径,增大对消费者乳品营养教育投入的力度和系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奶 营养强化 营养标示 消费选择
下载PDF
HPLC-ELSD法检测液态奶中的低聚半乳糖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志国 王硕 生庆海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8-70,75,共4页
建立一种检测液态奶中低聚半乳糖的方法。样品通过β-半乳糖苷酶、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水解溶液中的半乳糖含量,计算出样品中低聚半乳糖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10mg/mL,回收率为8... 建立一种检测液态奶中低聚半乳糖的方法。样品通过β-半乳糖苷酶、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水解溶液中的半乳糖含量,计算出样品中低聚半乳糖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10mg/mL,回收率为87.5%~108.3%。该方法适合于分析液态奶中低聚半乳糖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半乳糖 高效液相色谱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液态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