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5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钒液流电池建模及SOC在线估计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爱芳 魏邦达 +8 位作者 李卓昊 杨洋 杨添强 姚俊 张杰 刘飞 李浩秒 王康丽 蒋凯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6-1049,共14页
全钒液流电池(VRFB)具有高安全、长寿命的优势,在大规模电力储能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高精度的电池模型及准确的电池荷电状态(SOC)估计是全钒液流电池实际应用的重要技术基础,也是其规模应用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对全钒液流电池... 全钒液流电池(VRFB)具有高安全、长寿命的优势,在大规模电力储能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高精度的电池模型及准确的电池荷电状态(SOC)估计是全钒液流电池实际应用的重要技术基础,也是其规模应用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对全钒液流电池仿真模型、模型参数辨识、SOC监测与在线估计,以及全钒液流电池特有的SOC估计影响因素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电化学模型和等效电路模型2类仿真模型,分析比较了几种用于VRFB的等效电路模型的原理及优缺点。重点综述了全钒液流电池荷电状态监测方法,包括:安时积分法、开路电压法、电位滴定法、电导率法和光学分析法,以及更具工程应用前景的荷电状态在线估计方法。总结了全钒液流电池模型参数离线与在线辨识技术,介绍了基于滤波算法与数据驱动算法的荷电状态在线估计方法。在全钒液流电池SOC估计特异性影响因素方面,讨论了包括钒离子的跨膜迁移、负极氧化副反应、负极析氢反应和温度对参数辨识与荷电状态估计的影响规律,总结展望了全钒液流电池建模及SOC在线估计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仿真模型 模型参数辨识 荷电状态 在线估算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用磺化聚芴醚酮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
2
作者 叶洲麟 熊雷 +1 位作者 林起浪 陈栋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8-357,380,共11页
首先,将9,9-二(3,5-二甲基-4-羟基苯基)芴(DMBHF)、9,9-双(4-羟苯基)芴(BHF)和4,4’-二氟二苯甲酮(DFB)在高温下缩聚,得到聚芴醚酮(PFEK-x)(x=30、40、50,x为DMBHF含量,以DFB的物质的量计,下同);接着,利用溴代反应将PFEK-x的甲基功能化... 首先,将9,9-二(3,5-二甲基-4-羟基苯基)芴(DMBHF)、9,9-双(4-羟苯基)芴(BHF)和4,4’-二氟二苯甲酮(DFB)在高温下缩聚,得到聚芴醚酮(PFEK-x)(x=30、40、50,x为DMBHF含量,以DFB的物质的量计,下同);接着,利用溴代反应将PFEK-x的甲基功能化为溴甲基;然后,通过4-羟基苯磺酸钠的SN2亲核取代制得具有不同离子交换容量的磺化聚芴醚酮(SPFEK-x);最后,通过溶液浇铸法成膜并酸化,制得新型低成本质子交换膜(PEMs)。采用^(1)HNMR、FTIR、TGA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SPFEK-40膜具有较高的质子传导率及离子选择性、较低的钒离子渗透率及面电阻,综合性能优异。以SPFEK-40膜组装的全钒液流电池(VRFB)在电流密度为80 m A/cm^(2)时的能量效率为88.2%,高于以Nafion 212膜组装的VRFB的84.8%。此外,以SPFEK-40膜组装的VRFB在3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保持率为84.3%,远高于以Nafion 212膜组装的VRFB(66.1%)。该合成路线的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不涉及危险的磺化反应,易于工业放大。制得的SPFEK-x均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氧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质子交换膜 聚芴醚酮 质子传导率 能量效率 功能材料
原文传递
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C-Bi/CC电极制备及其在铁铬液流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
3
作者 周洋 韩培玉 +2 位作者 牛迎春 徐春明 徐泉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1-389,共9页
电极是铁铬液流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解液中活性组分发生电化学反应的场所。理想的电极材料应具备高电导率、大比表面积、高电化学活性、低成本等特性,而目前的电极材料往往不能兼顾。金属有机框架(MOF)兼具高导电性、高催化性能的优... 电极是铁铬液流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解液中活性组分发生电化学反应的场所。理想的电极材料应具备高电导率、大比表面积、高电化学活性、低成本等特性,而目前的电极材料往往不能兼顾。金属有机框架(MOF)兼具高导电性、高催化性能的优点,能够为电化学反应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在电极材料中。此项工作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以碳布负载Bi-MOF为前驱体(Bi-MOF/CC)的铋基碳布(CC)电极(C-Bi/CC)。通过探究金属盐的添加量与电极性能的耦合关系,提升了电极的性能,结果显示,使用90 mg金属盐的电极样品极化电阻仅1.069Ω,相较于原始碳布降低了8.5%、Cr3+还原过电位为0.25 V,使用普通碳布作为正极,改性过的电极作为铁铬液流电池负极进行电池循环性能测试,在电流密度为80 mA/cm2时能量效率达89.7%,库仑效率达97.2%,电压效率达92.3%;在电流密度为140 mA/cm2时能量效率达到83.8%,库仑效率达98.1%,电压效率达8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铬液流电池 电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能量效率
下载PDF
基于事件驱动的液流电池控制系统实现方式
4
作者 练润哲 董树锋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0,共9页
液流电池具有充放电循环次数大、容量高及寿命长等优点,是长时大规模储能的理想选择,但是其复杂的结构对电池控制系统的要求较高,传统开发方式难以满足其多样的控制需求,因此提出精准度更高、实时性更好的基于事件驱动技术的液流电池控... 液流电池具有充放电循环次数大、容量高及寿命长等优点,是长时大规模储能的理想选择,但是其复杂的结构对电池控制系统的要求较高,传统开发方式难以满足其多样的控制需求,因此提出精准度更高、实时性更好的基于事件驱动技术的液流电池控制系统开发方法。首先针对液流电池稳定性需求高、内部损耗大等问题,提出了主/辅助电堆协同架构,并对该架构系统进行建模分析;然后基于事件驱动技术对控制系统进行模块化设计,包括柔性充放电控制、辅助电堆参与的黑启动控制、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估计等;最后搭建半实物仿真平台,对所提架构和策略进行验证,证明了该架构和策略能提高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流电池 事件驱动 储能 柔性充放电控制 卡尔曼滤波 电池荷电状态(SOC)估计 黑启动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双极板材料研究进展
5
作者 戴纹硕 郭骞远 +2 位作者 陈向南 张华民 马相坤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0-1325,共16页
全钒液流电池是目前技术成熟度最高的一种液流电池,作为大规模长时储能的首选技术之一,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平滑输出,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应用提供保障。其中,双极板是全钒液流电池的关键部件之一。本文从三种全钒液流电池双极板材料... 全钒液流电池是目前技术成熟度最高的一种液流电池,作为大规模长时储能的首选技术之一,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平滑输出,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应用提供保障。其中,双极板是全钒液流电池的关键部件之一。本文从三种全钒液流电池双极板材料耐腐蚀性、导电性、力学性能及电池特性等角度,首先综述了金属、石墨以及碳塑复合双极板材料的优缺点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并根据加工工艺和制造成本两方面,展望了三种双极板材料在全钒液流电池领域的应用前景。然后,结合新型液流电池双极板的结构优化研究,从双极板平板结构扩展到双极板流道和电极-双极板一体化结构,分析介绍了不同新型双极板流道结构设计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适用性,并从制备工艺和电池性能等方面分析了电极-双极板一体化结构在全钒液流电池领域中的应用前景。最后,针对全钒液流电池双极板的研究现状,总结展望了相应双极板材料及新型双极板结构设计的技术突破要点,为全钒液流电池双极板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双极板 碳塑复合双极板 双极板流道结构
下载PDF
铋纳米颗粒负载的氮掺杂石墨毡用于稳定高效的铁铬液流电池
6
作者 车航欣 高宇飞 +6 位作者 杨家辉 洪崧 郝磊端 徐亮 Sana Taimoor Alex WRobertson 孙振宇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41,共11页
铁铬氧化还原液流电池(ICRFB)是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可规模化储能系统,其利用资源丰富、低成本的铬和铁作为电解液的活性物质。然而,ICRFB存在Cr^(3+)/Cr^(2+)电化学活性低、负极易产生严重的析氢反应(HER)等问题。本文报道了一种简单的... 铁铬氧化还原液流电池(ICRFB)是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可规模化储能系统,其利用资源丰富、低成本的铬和铁作为电解液的活性物质。然而,ICRFB存在Cr^(3+)/Cr^(2+)电化学活性低、负极易产生严重的析氢反应(HER)等问题。本文报道了一种简单的合成策略,即通过自聚合和湿化学还原方法结合煅烧处理,在氮掺杂石墨毡(GF)表面沉积了非晶态铋(Bi)纳米颗粒(NPs),其作为ICRFB的负极材料时可展示出高效的电化学性能。生成的BiNPs与H+形成中间体,极大地抑制了HER副反应。此外,Bi的引入和GF表面的N掺杂通过协同作用显著提高了Fe^(2+)/Fe^(3+)和Cr^(3+)/Cr^(2+)的电化学活性,降低了电荷传递电阻,提高了反应传质速率。在不同的电流密度下,经25次循环,库仑效率仍高达97.7%。在60.0 mA cm^(-2)电流密度下,能量效率达到85.8%,超过了许多其他报道的材料。循环100次后容量达到862.7 mAh/L,约为GF的5.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铬液流电池 BI 负极 氮掺杂 石墨毡
原文传递
液流电池堆分析与计算程序
7
作者 李昂 李晓蒙 +1 位作者 李京浩 张谨奕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892,共14页
液流电池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GUI)整合了电池堆内部电流分布、流体阻力、稳态自然对流散热、结构封装压力和螺柱选型。基本满足研发人员独立进行多学科计算的要求,能初步评估一款电池堆的性能。多分堆构型液流电池堆... 液流电池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GUI)整合了电池堆内部电流分布、流体阻力、稳态自然对流散热、结构封装压力和螺柱选型。基本满足研发人员独立进行多学科计算的要求,能初步评估一款电池堆的性能。多分堆构型液流电池堆的等效电路图采用网格法进行简化,并结合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求解恒流运行时的循环电流,并进一步计算出堆内逐节电池的实际通过电流、板框流道内的旁路电流,以及堆内主通道内汇总的旁路电流。电池堆流体阻力受板框流道设计、外接管路、电极参数和液位落差影响。矩形流道的达西摩擦系数采用经验方程计算,可将湍流阻力计算误差控制到10%,层流阻力计算误差极低,局部阻力系数采用达西3K参数式估算。电极流阻受电解液流经长度、电极渗透率和电解液黏度的影响。由于渗透率公式的计算结果偏离实验测量值较大,所以界面设定为实测值输入。电池堆按照有保温和无保温考虑在集装箱内的自然对流稳态散热,需要的输入参数包括电池堆的几何尺寸、保温层厚度、环境温度和堆内温度。封装力计算所用的单电池结构是板框配合内嵌盖板的形式。力主要用于找平板材翘曲、将密封垫压入密封槽、抵消内部液体压力和材料热膨胀,再以此进行螺柱选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流电池 仿真 电流 流体
下载PDF
整体化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堆的开发
8
作者 张建 张晔 +2 位作者 徐熙林 李青春 李爱魁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04,共5页
为提高全钒液流电池电堆充放电电流密度,开发大功率电堆,通过热熔焊、激光焊接等方式,将双极板、电极和液流框焊接为整体,组装成整体化液流电池电堆。与传统电堆相比,整体化液流电池电堆欧姆内阻由20.2 mΩ降为12.1 mΩ,这主要是由于整... 为提高全钒液流电池电堆充放电电流密度,开发大功率电堆,通过热熔焊、激光焊接等方式,将双极板、电极和液流框焊接为整体,组装成整体化液流电池电堆。与传统电堆相比,整体化液流电池电堆欧姆内阻由20.2 mΩ降为12.1 mΩ,这主要是由于整体化液流电池电堆采用焊接方式,降低了电极与双极板的接触内阻。在125 mA/cm^(2)电流密度下,整体化液流电池电堆的电压效率为82.8%,比传统电堆电压效率高2.5个百分点;当电流密度为200 mA/cm^(2)时,整体化液流电池电堆的能量效率仍大于75%。当电解液流速超过0.95 m^(3)/h时,电堆能量效率基本不再变化,但放电容量即电解液利用率会进一步提高;当放电截止电压由10.0 V优化为10.5 V时,在20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整体化电堆的电压效率由78.4%提高到80.0%,电解液利用率基本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化电堆 充放电 电压效率 放电容量 液流电池
下载PDF
无机水系液流电池中纳米粒子改性石墨毡电极研究
9
作者 聂昌通 韩红静 +3 位作者 李永浩 安梦乾 徐俊辉 陈留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3,共5页
简单介绍了典型液流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石墨毡本身的结构特征与物化性质,重点阐述了近年来纳米粒子修饰改性电极在液流电池中的应用,对比分析了不同修饰改性工艺及不同类型纳米粒子对电极材料性能的优化效果,并进一步总结了纳米粒子提高... 简单介绍了典型液流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石墨毡本身的结构特征与物化性质,重点阐述了近年来纳米粒子修饰改性电极在液流电池中的应用,对比分析了不同修饰改性工艺及不同类型纳米粒子对电极材料性能的优化效果,并进一步总结了纳米粒子提高电极材料电化学活性机制机理。最后针对电极性能优化研究提出了未来有助于提高电池效率、降低电池成本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流电池 纳米粒子 石墨毡电极 改性
原文传递
全钒液流电池的容量恢复与保持
10
作者 王晓颖 杨霖霖 +1 位作者 李林德 魏冬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5,共4页
电解液的性能和充放电期间的行为会影响全钒液流电池的性能和系统成本。电池运行时,正负极电解液穿过离子交换膜的迁移会导致电解液体积失衡,引起电解液容量损失,限制放电容量、削弱循环稳定性、减少寿命。通过实验探索电解液在充放电... 电解液的性能和充放电期间的行为会影响全钒液流电池的性能和系统成本。电池运行时,正负极电解液穿过离子交换膜的迁移会导致电解液体积失衡,引起电解液容量损失,限制放电容量、削弱循环稳定性、减少寿命。通过实验探索电解液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迁移规律,使用二水合草酸作为还原剂还原正极侧过量的VO_(2)^(+),将衰减失效电解液的容量恢复至初始容量的94.33%。改善储液罐设计,当电解液体积向正极侧偏移5%时,进行手动溢流操作,以100 mA/cm~2在1.0~1.7 V循环100次后,电池的放电容量保持率为88.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电解液迁移 二水合草酸 容量恢复 溢流设计
下载PDF
基于高面容量锌溴液流电池的电堆结构及负极材料设计与优化
11
作者 孙晓云 王德仁 +2 位作者 孟琳 任忠山 李森森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0-380,共11页
双碳目标下,大规模长时储能对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至关重要。锌溴液流电池兼具低成本和高能量密度优势,在能源存储领域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作为半沉积型电池,锌沉积面容量的大小对电池储能时长和经济性均有重要影响。本研... 双碳目标下,大规模长时储能对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至关重要。锌溴液流电池兼具低成本和高能量密度优势,在能源存储领域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作为半沉积型电池,锌沉积面容量的大小对电池储能时长和经济性均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高导电性的双极板,并在负极表面构建缺陷工程,成功对锌溴液流电池电堆结构和负极电极进行优化,并实现了电池在高面容量条件下的出色性能。此外,通过SEM、XPS、Raman光谱、CV、EIS以及GCD测试等方法进行表征对比,选取了中度氧化的石墨毡为最佳电极材料。优化的电堆结构与中度氧化的石墨毡相结合,在电流密度为20 mA/cm^(2)、面容量为120 mA·h/cm^(2)的条件下,电池实现了94.26%的库仑效率和82.12%的能量效率。最后,本文揭示了这一优化策略的作用机制,优化的电堆结构可以改善电池内部电流分布,且在低面容量条件下效果显著。而随着面容量的提升,只有结合负极表面的亲锌缺陷工程方可实现平坦且致密的锌沉积,并避免锌枝晶形成。结合优化后的电堆结构与负极材料,最终实现电池在高面容量条件下实现优异性能。本研究为锌溴液流电池作为长时储能设备的未来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溴液流电池 高面容量 均匀电流分布 电堆结构 缺陷工程
下载PDF
高能量密度液流电池关键材料与先进表征
12
作者 闫苏 钟芳芳 +2 位作者 刘俊伟 丁美 贾传坤 《储能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56,共14页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具有安全性能高、可深度充放电、设计灵活等优势,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一种重要储能技术。然而,较低的能量密度限制了液流电池的应用前景,因此亟需开发高能量密度的液流电池体系。液流...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具有安全性能高、可深度充放电、设计灵活等优势,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一种重要储能技术。然而,较低的能量密度限制了液流电池的应用前景,因此亟需开发高能量密度的液流电池体系。液流电池的能量密度取决于电池关键材料的性能,尤其是正、负极电解液中活性物质的溶解性和电解液的电化学活性。因此,液流电池关键材料的开发和性能表征是液流电池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高能量密度液流电池的主要构建策略,着重讨论了多电子转移体系、提高活性物质溶解度、半固态流体电池和氧化还原靶向反应液流电池四种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方法,并介绍了当前液流电池领域中的先进原位表征技术,包括原位拉曼光谱、原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原位红外光谱和原位核磁共振技术。本文总结了高能量密度液流电池关键材料的研究进展,明确了原位表征技术在揭示复杂电化学反应机理中的重要作用,并对高能量密度液流电池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储能技术 液流电池 能量密度 原位表征
下载PDF
铁-铬液流电池电解液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晓蒙 项俊帆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10,共5页
铁-铬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种低成本、长寿命、适用于大规模长时储能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其电解液反应活性物质为Fe^(2+)/Fe^(3+)和Cr^(2+)/Cr^(3+)电对,通常采用盐酸作为支持电解质。电解液作为反应物质的载体,是整个储能系统的容量单... 铁-铬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种低成本、长寿命、适用于大规模长时储能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其电解液反应活性物质为Fe^(2+)/Fe^(3+)和Cr^(2+)/Cr^(3+)电对,通常采用盐酸作为支持电解质。电解液作为反应物质的载体,是整个储能系统的容量单元和重要组成部分,电解液的性能决定了储能系统运行的寿命、稳定性以及成本。从铁-铬液流电池电解液的理化性能研究与优化、析氢的缓解技术和容量恢复技术等方面对铁-铬液流电池电解液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对后续研究方向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铬液流电池 电解液优化 析氢缓解 容量恢复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肖伟 孟昭函 宋云东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6-23,共8页
作为高效率的大型储能系统,全钒液流电池(VFB)系统可满足新能源领域的大规模储能需求,显示出优越的发展前景.质子交换膜(PEMs)是VFB系统的关键组成材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VFB的充放电性能、使用寿命及成本.开发兼具良好质子传导性、... 作为高效率的大型储能系统,全钒液流电池(VFB)系统可满足新能源领域的大规模储能需求,显示出优越的发展前景.质子交换膜(PEMs)是VFB系统的关键组成材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VFB的充放电性能、使用寿命及成本.开发兼具良好质子传导性、阻钒性和价格低廉的质子交换膜材料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质子交换膜的组成材料和制备方法,本文对近年国内外VFB用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类总结,并进一步阐述了未来质子交换膜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质子交换膜 组成材料 制备方法 电池性能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最新研究进展
15
作者 张欢欢 江炜 《化工生产与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1-15,I0003,共6页
阐述了全钒液流电池结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综述了学术圈及产业界针对全钒液流电池的电堆、电解液和电池管理系统等关键系统所开展的技术研究最新进展,指出通过提高电堆电密和电解液短流程制备技术,可有效降低液流电池成本。电解液制... 阐述了全钒液流电池结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综述了学术圈及产业界针对全钒液流电池的电堆、电解液和电池管理系统等关键系统所开展的技术研究最新进展,指出通过提高电堆电密和电解液短流程制备技术,可有效降低液流电池成本。电解液制备流程的改进和降本将是下一步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储能系统 电堆 电解液 电池管理系统
下载PDF
一种全矾液流电池均衡控制方法
16
作者 孙逊 王昊 《中国科技信息》 2024年第8期116-120,共5页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新能源规模的日益扩大,发展大规模长时储能已成为解决新能源利用问题的关键技术。其中,全矾液流电池(Vanadium Redox Battery,VRB)以其循环寿命长、本质安全特性、较小容量衰减、全生命周期成本低等特性,受...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新能源规模的日益扩大,发展大规模长时储能已成为解决新能源利用问题的关键技术。其中,全矾液流电池(Vanadium Redox Battery,VRB)以其循环寿命长、本质安全特性、较小容量衰减、全生命周期成本低等特性,受到了广泛关注。全矾液流电池是由多片单体电池串联而成。受电堆绝缘和工艺要求的影响,单体电池串联数量有限,单组电堆运行电压范围不会太高。通常为提高液流电池装置的输出电压和供电容量,需要将单组电堆经过拆分形成若干子电堆进行串联使用。但是,受电堆制造工艺(包括隔膜阻抗、双极板阻抗、电极阻抗以及管路面积等)、电解液浓度和流量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流电池 供电容量 运行电压 循环寿命 电堆 全生命周期成本 双极板 单体电池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隔膜Nafion与SPEEK改性研究进展
17
作者 白恩瑞 谢小银 +3 位作者 朱昊天 刘冠辰 徐重阳 吴晟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4年第1期60-68,共9页
Nafion是全钒液流电池(VRFB)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隔膜,其具有较高的质子电导率,但对金属钒离子的选择性较差且价格较高。作为Nafion隔膜的有力替代品,磺化聚醚醚酮膜(SPEEK)对金属钒离子的选择性较强,但其稳定性与质子电导率仍需改善,目前... Nafion是全钒液流电池(VRFB)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隔膜,其具有较高的质子电导率,但对金属钒离子的选择性较差且价格较高。作为Nafion隔膜的有力替代品,磺化聚醚醚酮膜(SPEEK)对金属钒离子的选择性较强,但其稳定性与质子电导率仍需改善,目前常通过改性的方式来提升电池隔膜的性能。Nafion隔膜改性方法主要包括有机物改性、无机物改性和表面改性,SPEEK隔膜改性方法主要包括有机物改性、无机物改性和交联改性。对各种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他常见的非氟类隔膜如磺化聚酰亚胺(SPI)、磺化聚醚砜(SPES)、磺化聚芳醚酮(SPAEK)等的改性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未来,隔膜研究可从成本、性能、技术可行性3个方面寻求突破,为我国全钒液流电池的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Nafion隔膜 SPEEK隔膜 改性方法 非氟类隔膜 选择性 质子电导率
下载PDF
基于双色注塑工艺的液流电池流道框-密封垫一体化设计
18
作者 李晓蒙 罗文龙 +2 位作者 李京浩 李昂 何鑫 《电池工业》 CAS 2024年第1期7-12,30,共7页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种适用于大规模应用、安全稳定、绿色环保的长时储能技术。流道框是液流电池中的关键部件,具有提供电解液流道、支撑其他零部件和密封的重要作用,通常采用注塑成型。本文基于双色注塑工艺,设计了一款流道框与密封...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种适用于大规模应用、安全稳定、绿色环保的长时储能技术。流道框是液流电池中的关键部件,具有提供电解液流道、支撑其他零部件和密封的重要作用,通常采用注塑成型。本文基于双色注塑工艺,设计了一款流道框与密封垫的一体化结构,该结构可以采用改性聚丙烯作为流道框本体材料,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作为密封垫材料,通过双色注塑工艺加工成型。本文还通过仿真分析确定了材料选型及注塑工艺的可行性,并进行了注塑试验,得到了翘曲度小于1 mm的理想流道框-密封垫一体化制品。最后,将该制品组装成单电池,经过40圈的充放电性能测试,结果显示电化学性能无衰减,且没有泄漏或变形现象。本文为储能液流电池流道框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新的设计与生产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色注塑 液流电池 流道框 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 改性聚丙烯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的制备及性能优化进展
19
作者 严雪阳春 《四川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28-31,共4页
全钒液流电池以其本质安全等优点成为大规模长时储能的优选,电解液作为全钒液流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对电池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产业化制备方法以及钒电解液性能优化之电解液支持体系与添加剂对电解液性能的影... 全钒液流电池以其本质安全等优点成为大规模长时储能的优选,电解液作为全钒液流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对电池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产业化制备方法以及钒电解液性能优化之电解液支持体系与添加剂对电解液性能的影响进行综述。并指出,目前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产业化制备方法以化学还原法和化学还原联合电解法为主,在钒电解液性能优化方面,混酸支持电解质体系优化,以及电解液添加剂的理论研究和经济分析,是今后产业研究者应重点关注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 产业化 化学还原法 电解法 化学还原联合电解法 热稳定性 化学活性 添加剂
下载PDF
碱性锌铁液流电池
20
《上海节能》 2024年第3期539-540,共2页
1基本信息产品名称:碱性锌铁液流电池规格型号:GS200产品类型:新能源储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类生产企业: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2企业介绍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公司总部与研发中心位于上海市,是一家高科技驱动的储能电池智能... 1基本信息产品名称:碱性锌铁液流电池规格型号:GS200产品类型:新能源储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类生产企业: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2企业介绍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公司总部与研发中心位于上海市,是一家高科技驱动的储能电池智能制造公司,储能产业的独角兽企业。公司汇集了一批包括电化学、电力系统和机械工程等领域的科学家,以及来自智能制造等相关行业的精英,长期致力于新型储能电池的研发与智能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储能电池 可再生能源利用 液流电池 锌铁 机械工程 新能源 电力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