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种致病菌流式液相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1
1
作者 邱杨 肖性龙 +3 位作者 吴晖 赵丽 刘建丽 余以刚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10年第8期889-893,909,共6页
用DNAStar软件对GenBank中沙门氏菌的侵袭蛋白invA基因、单增李斯特菌的Hly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sa442基因、霍乱弧菌的hlyA基因、副溶血弧菌toxR基因进行序列分析,设计针对这些基因的特异性探针和引物,并标记生物素、探针,分别与不... 用DNAStar软件对GenBank中沙门氏菌的侵袭蛋白invA基因、单增李斯特菌的Hly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sa442基因、霍乱弧菌的hlyA基因、副溶血弧菌toxR基因进行序列分析,设计针对这些基因的特异性探针和引物,并标记生物素、探针,分别与不同编号的荧光编码微球偶联后再与相应的PCR产物杂交反应,用液相芯片检测仪(Liquichip 200)检测荧光信号,建立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的快速液相芯片检测方法。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偶联特异性探针的微球只与相应的病菌基因的PCR产物反应,检测灵敏度达到50~100copies/mL。该方法的建立为其它致病细菌和病毒的快速高通量检测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单增李斯特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霍乱弧菌 副溶血弧菌 液相芯片检测技术
下载PDF
应用液相芯片检测空肠弯曲菌 被引量:2
2
作者 赵丽 蔡阳 +4 位作者 黄伟 邱杨 刘建丽 陈进会 王振国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5年第4期79-83,共5页
[目的 ]建立空肠弯曲菌液相芯片检测方法。[方法 ]本研究将空肠弯曲菌HIP蛋白单克隆抗体与聚苯乙烯微球偶联,结合双抗体夹心技术建立空肠弯曲菌液相芯片检测方法,测定不同浓度的抗体与微球偶联率。通过L9(34)正交设计试验优化方法的反... [目的 ]建立空肠弯曲菌液相芯片检测方法。[方法 ]本研究将空肠弯曲菌HIP蛋白单克隆抗体与聚苯乙烯微球偶联,结合双抗体夹心技术建立空肠弯曲菌液相芯片检测方法,测定不同浓度的抗体与微球偶联率。通过L9(34)正交设计试验优化方法的反应条件,并进行灵敏度和特异性试验。[结果 ]较优实验条件即多克隆抗体工作浓度为1:100、生物素标记的羊抗兔IgG工作浓度为1:500、SA-PE的工作浓度为10ug/mL、生物素标记的抗体与SA-PE反应时间为90min。该方法灵敏度可达103CFU/mL,与其他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无交叉反应。[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快速检测食品中的空肠弯曲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弯曲菌 双抗体夹心免疫学检测 液相芯片检测
下载PDF
4种重要虫媒病的核酸液相芯片高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3
作者 詹爱军 王新卫 +5 位作者 卢体康 陈书琨 孙洁 陈兵 曾少灵 花群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0-245,共6页
为建立可检测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DV)、阿卡斑病毒(AKV)、蓝舌病病毒(BTV)和水泡性口炎病毒(VSV)的液相芯片快速检测技术,用DNAStar软件对GenBank中BTV的VP7基因、EHDV的VP7基因、AKV的N基因和VSV的NP基因序列进行序列分析,... 为建立可检测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DV)、阿卡斑病毒(AKV)、蓝舌病病毒(BTV)和水泡性口炎病毒(VSV)的液相芯片快速检测技术,用DNAStar软件对GenBank中BTV的VP7基因、EHDV的VP7基因、AKV的N基因和VSV的NP基因序列进行序列分析,设计针对这些基因的特异性探针并标记生物素,分别与不同编号的荧光编码微球偶联后再与这些病毒相应基因的PCR产物杂交反应,用液相芯片检测仪(Liquichip 200)检测荧光信号建立了以上4种虫媒病的快速液相芯片检测方法。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偶联特异性探针的微球只与相应的病毒基因的PCR产物反应,而不与其他虫媒病病毒反应;检测灵敏度达到50~100个TCID50。本研究建立了可以同时检测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阿卡斑病毒、蓝舌病病毒和水泡性口炎病毒的快速高通量液相芯片技术,为其他类似病毒的快速高通量检测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阿卡斑病毒 蓝舌病病毒 水泡性口炎病毒 液相芯片检测技术
下载PDF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液相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4
作者 赵丽 蔡阳 +1 位作者 黄伟 邱杨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6-300,267,共6页
建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液相芯片检测方法。本研究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单克隆抗体(mAb930)与聚苯乙烯微球偶联,结合双抗体夹心技术建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液相芯片检测方法。测定不同浓度的抗体与微球偶联率。通过L25(56)正交设... 建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液相芯片检测方法。本研究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单克隆抗体(mAb930)与聚苯乙烯微球偶联,结合双抗体夹心技术建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液相芯片检测方法。测定不同浓度的抗体与微球偶联率。通过L25(56)正交设计试验优化方法的反应条件,并进行灵敏度和特异性试验。应用建立的方法及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同时检测200份食品样品,比较检测结果。结果显示,较优实验条件即多抗工作浓度为1:100、生物素标记的羊抗兔IgG工作浓度为1:500、SA-PE的工作浓度为10μg/mL、生物素标记的抗体与SA-PE反应时间为30 min。该方法灵敏度可达103 CFU/mL;与其他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无交叉反应。与国家标准方法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结果基本相符,液相芯片法检测各种样品的假阳性率低于0.77%。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快速检测食品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能够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双抗体夹心免疫学检测 液相芯片检测
原文传递
三种血小板抗体检测方法的方法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冬民 李京 +2 位作者 师丽佳 刘涛 丁月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164-1166,共3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抗体不同方法学检测差异。方法 83份经临床评估血小板输血无效标本进行不同方法检测比较,包含: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液相芯片检测、固相凝集捕获检测,评估不同检测方法的敏感度、重复性与一致性。结果 83份标本中3种... 目的 探讨血小板抗体不同方法学检测差异。方法 83份经临床评估血小板输血无效标本进行不同方法检测比较,包含: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液相芯片检测、固相凝集捕获检测,评估不同检测方法的敏感度、重复性与一致性。结果 83份标本中3种方法一致性结果为71份(62份阳性,9份阴性),液相芯片检测与酶联免疫吸附检测一致性为95.2%(Kapp值:0.829,P<0.05);酶联免疫吸附检测与固相凝集捕获检测一致性为85.5%(Kapp值:0.512,P<0.05);液相芯片检测与与固相凝集捕获检测一致性为90.3%(Kappa值:0.636,P<0.05)。12份检测不一致标本中,3份仅有固相凝集捕获检测阳性,其他方法阴性,与6位随机献血者交叉配血结果呈现部份交叉配血结果不相合;5份为仅有固相凝集捕获检测阴性,皆为HLA抗体所致;其余4份的固相凝集捕获检测与液相芯片检测皆为阳性,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检测为阴性。结论 3种检测方法一致性为85.5%,不同方法有各自局限性。固相凝集捕获检测具备快速、中国注册与经济优势可作为初步筛选;液相芯片检测具备最佳诊断力但是用于高通量与HPA/HLA抗体分析;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检测具备方便操作的优势。联合多种检测方法使用可有效诊断血小板抗体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抗体检测 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液相芯片检测 固相凝集捕获检测
原文传递
新型液相芯片系统在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子良 王颖 +3 位作者 彭少杰 韩伟 盛越颖 王慧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462-463,524,共3页
目的:评估一种新型液相芯片系统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快速检测的可行性。方法:使用荧光多重PCR技术以及液相芯片检测系统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快速检测。结果:荧光多重PCR技术结合液相芯片检测系统能够对多种食源性致病菌在8 h内实现定... 目的:评估一种新型液相芯片系统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快速检测的可行性。方法:使用荧光多重PCR技术以及液相芯片检测系统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快速检测。结果:荧光多重PCR技术结合液相芯片检测系统能够对多种食源性致病菌在8 h内实现定性和半定量检测,其灵敏度、特异性、抗干扰能力明显优于传统方法。结论:基于荧光多重PCR技术的液相芯片系统操作简便、干扰少、检测结果准确可靠,能够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芯片检测系统 荧光多重PCR 食源性致病菌 快速检测技术 单增李斯特菌 芯片系统 沙门菌 志贺菌 应用研究 检测灵敏度
原文传递
不同牙周炎症状态下龈沟液细胞因子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诣 胡竹林 李茵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龈沟液内细胞因子在不同牙周炎症状态下的表达水平及作用。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特需科牙周炎患者39人,健康对照17人,共64颗牙,其中活动期牙周炎24颗,静止期牙周炎20颗,健康对照牙20颗。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技... 目的探讨龈沟液内细胞因子在不同牙周炎症状态下的表达水平及作用。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特需科牙周炎患者39人,健康对照17人,共64颗牙,其中活动期牙周炎24颗,静止期牙周炎20颗,健康对照牙20颗。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对天然牙周围龈沟液中的IL-1β、IL-21、IL-8、MCP-1、HGF、VEGF-A等进行检测,比较各组间细胞因子之间的差异。结果牙周炎组龈沟液内IL-1β,IL-21,IL-8,MCP-1,HGF,VEGF-A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期牙周炎组龈沟液内IL-1β、IL-21、IL-8、MCP-1、HGF、VEGF-A水平高于静止期牙周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炎组龈沟液的量大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β,HGF,VEGF-A在活动期牙周炎龈沟液内的表达呈现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IL-1β,IL-21,IL-8,MCP-1,HGF,VEGF-A在活动期牙周炎时含量升高明显。IL-1β,HGF,VEGF-A呈明显相关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期牙周炎 龈沟液 细胞因子 液相芯片检测
下载PDF
H1与H3亚型猪流感病毒IgG抗体双重荧光微球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8
作者 冀池海 朱婉君 +7 位作者 盛金良 韦应芳 曾梦 韩晓亮 朱棣华 麦湛卓 王衡 张桂红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9-168,共10页
有效防治猪流感需要借助于准确而快速的检测方法,为了建立一种高效、快速的多重检测方法,本研究应用H1和H3亚型猪流感病毒(SIV)的血凝素(HA)蛋白抗原偶联不同编码的荧光微球,应用间接法检测模式,建立了H1、H3亚型猪流感病毒IgG抗体荧光... 有效防治猪流感需要借助于准确而快速的检测方法,为了建立一种高效、快速的多重检测方法,本研究应用H1和H3亚型猪流感病毒(SIV)的血凝素(HA)蛋白抗原偶联不同编码的荧光微球,应用间接法检测模式,建立了H1、H3亚型猪流感病毒IgG抗体荧光微球免疫学检测方法,并将该方法与血凝抑制试验(HI)、病毒中和试验(VN)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抗体检测灵敏度比ELISA方法高100~1 000倍;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及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的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且两种亚型血清之间也不存在交叉反应。重复性试验表明,批内和批间精密度测试结果分别为10.2%和12.8%。与HI、VN和ELISA方法比较,总符合率分别为97.82%、98.27%和97.83%。综上,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双重检测特性,特异性好、灵敏性高、重复性强,可用于H1、H3亚型SIV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感病毒 H1亚型 H3亚型 HA蛋白 IGG抗体 液相芯片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