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1篇文章
< 1 2 1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江山市公益林地涵养水源功能和价值评估
1
作者 刘基霞 姚任图 +2 位作者 邵华亮 吴家森 曾小翠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3年第1期66-72,共7页
以浙江省江山市公益林地为研究对象,依据公益林固定样地和小班等实测数据,对不同林分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涵养水源能力和价值进行定量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江山市公益林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的效拦蓄量表现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杉木林... 以浙江省江山市公益林地为研究对象,依据公益林固定样地和小班等实测数据,对不同林分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涵养水源能力和价值进行定量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江山市公益林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的效拦蓄量表现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杉木林>松木林>毛竹林;在相同深度土层中,土壤的物理性质和持水量差异不太明显;土壤层贡献了超99%的林地涵养水源量;涵养水源能力强弱表现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毛竹林>杉木林>针叶混交林>松木林>灌木林。全市公益林年涵养水源总量为18778.69万t,年涵养水源价值量为19.79亿元,单位面积涵养水源量约2813 t·hm^(-2),单位面积价值量约2.97万元·hm^(-2)。江山市公益林涵养水源能力较强的区域为东部,北部的涵养水源能力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林 涵养水源功能 枯落物 土壤 江山市
下载PDF
西安果园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及经济价值估算
2
作者 李俊 宋喜芳 +4 位作者 贺喻 杨露露 李强 郭璞 侯隽 《西北园艺(果树)》 2023年第5期46-49,共4页
调查统计了西安市2012—2021年果园面积、年降雨量等数据,采用水量平衡法分析该地区果园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估算出果园生态系统平均每年涵养水源总量为58 607 729.9 m^(3),年单位面积涵养水源物质量为1 665.87 m^(3)/hm^(2);年涵养... 调查统计了西安市2012—2021年果园面积、年降雨量等数据,采用水量平衡法分析该地区果园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估算出果园生态系统平均每年涵养水源总量为58 607 729.9 m^(3),年单位面积涵养水源物质量为1 665.87 m^(3)/hm^(2);年涵养水源经济价值为5 860.77万元,年单位面积涵养水源经济价值为1 116.13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生态系统 涵养水源功能 经济价值 水量平衡法
下载PDF
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晶 任志远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0-244,共5页
在GIS支持下,采用水量平衡法、容量折算法等计算了生态系统涵养水源的物质量,采用成本核算、市场价格法等计算了涵养水源的价值量。结果表明: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涵养水源量及其价值在1978—2000年总体呈先增加再减少的趋势,其中,1978... 在GIS支持下,采用水量平衡法、容量折算法等计算了生态系统涵养水源的物质量,采用成本核算、市场价格法等计算了涵养水源的价值量。结果表明: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涵养水源量及其价值在1978—2000年总体呈先增加再减少的趋势,其中,1978—1990年生态系统总涵养水源数量从15.98×109t.a-1增加到19.19×109t.a-1,总涵养水源价值从10.71×109元.a-1增加到12.86×109元.a-1,年均递增率为1.39%;1990—2000年生态系统总涵养水源数量从19.19×109t.a-1减少到17.96×109t.a-1,总涵养水源价值从12.86×109元.a-1减少到12.03×109元.a-1,年均递减率为0.68%。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涵养水源量及涵养水源价值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呈现南北高、中部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涵养水源价值 涵养水源 时空变化 陕北黄土高原
下载PDF
关中-天水经济区农田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量时空变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晶 张微微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2-57,共6页
【目的】科学、准确地量化农田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服务,有助于其更好地发挥调节水源、稳定水源供应的作用,以缓解水源短缺的危机.【方法】在3S技术支持下,采用土壤蓄水法估算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农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并采用影子工程法... 【目的】科学、准确地量化农田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服务,有助于其更好地发挥调节水源、稳定水源供应的作用,以缓解水源短缺的危机.【方法】在3S技术支持下,采用土壤蓄水法估算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农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并采用影子工程法、成本估算法等计算了其涵养水源的价值量.【结果和结论】关中-天水经济区农田生态系统涵养水源量及其价值在1980—2010年的30年间呈先减少后增加的总体变化趋势,其中,1980—2005年农田生态系统涵养水源总量从32.219亿m3·年-1减少至19.691亿m3·年-1,涵养水源总价值从21.587亿元·年-1减少至13.193亿元·年-1,年均减少1.56%;2005—2010年生态系统总涵养水源数量从19.691亿m3·年-1增加到31.638亿m3·年-1,总涵养水源价值从13.193亿元·年-1增加到32.219亿元·年-1,年均增长为7.42%.由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正向引导,在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农田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量及涵养水源价值量依然呈增长趋势,并具有一定的时空变化:在时间上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加;在空间上表现为东南平原高,西北山地、丘陵低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天水经济区 农田生态系统 涵养水源 涵养水源价值 时空变化
下载PDF
四川省耕地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评估及其空间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马伟龙 任平 陶晓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99-403,共5页
为更好地发挥耕地生态系统调节水源的作用,科学量化耕地涵养水源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收集整理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借助GIS技术分析了四川省耕地涵养水源总量及空间特征,并且运用影子工程法、替代市场法估算了耕地涵养水源功能价值。结... 为更好地发挥耕地生态系统调节水源的作用,科学量化耕地涵养水源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收集整理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借助GIS技术分析了四川省耕地涵养水源总量及空间特征,并且运用影子工程法、替代市场法估算了耕地涵养水源功能价值。结果表明,2011年四川省耕地生态系统涵养水源总量为309.70×108m3,涵养水源的总价值为596.17亿元,其中水田涵养水源总量为159.76×108m3,价值为307.54亿元;旱地涵养水源总量为149.94×108m3,价值为288.63亿元;农作物的枝叶层、耕地土壤层是耕地涵养水源的主要作用层,其涵养水源的总量分别为1.48×108、308.22×108m3,价值分别为2.84亿、593.33亿元。四川省耕地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较大,为当年农业总产值的24.29%;水田、旱地涵养水源能力分别占总价值的51.59%、48.41%,土层蓄水能力远高于农作物枝叶涵养水源能力;耕地涵养水源空间分布特征为川东部盆地、平原地区涵养水源能力高于川西南山地、川西北高原。四川省耕地涵养水源功能及生态经济效益不容忽视,研究结果对四川省耕地资源保护有着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养水源 涵养水源价值 耕地生态系统 空间分析 四川省
下载PDF
辽西半干旱区几种人工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研究 被引量:42
6
作者 罗跃初 韩单恒 +3 位作者 王宏昌 刘建民 魏晶 吴钢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919-923,共5页
从森林生态系统树冠截留降雨、枯落物持水及土壤蓄水 3个层次对辽西半干旱区 5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功能进行了定量研究 .结果表明 ,各人工林生态系统树冠对降雨的平均截留率为1 4 5 8%~ 37 1 9% ,依次为沙棘林 >油松沙棘混... 从森林生态系统树冠截留降雨、枯落物持水及土壤蓄水 3个层次对辽西半干旱区 5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功能进行了定量研究 .结果表明 ,各人工林生态系统树冠对降雨的平均截留率为1 4 5 8%~ 37 1 9% ,依次为沙棘林 >油松沙棘混交林 >杨树沙棘混交林 >油松纯林 >杨树纯林 ;枯落物层厚度为 1 6~ 4 1cm ,枯落物贮量为 1 890 4~ 6 4 2 5 2kg·hm-2 ,枯落物层厚度和贮量均为沙棘林 >油松沙棘混交林 >杨树沙棘混交林 >油松纯林 >杨树纯林 ,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取决于枯落物贮量及其最大持水率 ,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 5 95 7 7~ 1 9332 9kg·hm-2 ,依次为沙棘林 >油松沙棘混交林 >杨树沙棘混交林 >油松纯林 >杨树纯林 ;各人工林生态系统 0~ 4 0cm土壤层非毛管蓄水量为 2 3 70~ 37 85mm ,依次为沙棘林 >杨树沙棘混交林 >油松沙棘混交林 >杨树纯林 >油松纯林 .在 5种人工林生态系统中 ,沙棘林的涵养水源功能最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半干旱区 人工林 涵养水源 树冠截留 枯落物持水 土壤蓄水
下载PDF
广州城市森林涵养水源、固土保肥的功能及价值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康文星 郭清和 +3 位作者 何介南 申初联 邓湘雯 赵仲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25,共7页
对广州城市森林涵养水源、固土、保肥的功能及其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广州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每年贮水量比无林地多6.429亿m3,调节径流防洪能力大2.609亿m3;每年植物组织净积累N元素4.949万t,P元素0.428万t,K元素4.400万t;每年凋落物归... 对广州城市森林涵养水源、固土、保肥的功能及其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广州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每年贮水量比无林地多6.429亿m3,调节径流防洪能力大2.609亿m3;每年植物组织净积累N元素4.949万t,P元素0.428万t,K元素4.400万t;每年凋落物归还林地N元素3.524万t,P元素0.216万t,K元素1.539万t;每年土壤流失减少123万t,有机质流失减少3.905万t,N元素流失减少0.218万t,P元素流失减少0.066万t,K元素流失减少2.368万t;森林贮水效益1.286亿元,防洪效益0.522亿元,储存在植物组织中养分效益3.497亿元,保持土壤效益1.145亿元,改良土壤效益1.872亿元,广州城市森林每年涵养水源、固土保肥的功能价值共8.322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涵养水源 固土 保肥 经济评价
下载PDF
济南市南部山区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的价值评价 被引量:34
8
作者 李红云 杨吉华 +2 位作者 夏江宝 吕爱霞 鲍玉海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92,共4页
在研究济南市南部山区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的基础上,利用替代工程法对森林的涵养水源总量进行了价值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林地枯落物层的蓄水价值为57.83万元,林地土壤层的蓄水价值为5938.74万元,林地土壤增加枯水期水量的价值为4463... 在研究济南市南部山区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的基础上,利用替代工程法对森林的涵养水源总量进行了价值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林地枯落物层的蓄水价值为57.83万元,林地土壤层的蓄水价值为5938.74万元,林地土壤增加枯水期水量的价值为4463.02万元,森林净化水质的价值为8950.10万元,森林涵养水源的总价值为19409.69万元。研究为该区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的经济价值评估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济南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市 南部山区 森林 涵养水源功能 价值评价
下载PDF
中条山森林植被涵养水源功能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棣 李林英 +2 位作者 李永生 史敏华 李新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1-27,共7页
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对中条山9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涵养水源功能的强弱进行了排序。结果为:林型Ⅰ>林型Ⅱ>林型Ⅲ>林型Ⅴ>林型Ⅶ>林型Ⅵ>林型Ⅸ>林型Ⅷ,结... 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对中条山9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涵养水源功能的强弱进行了排序。结果为:林型Ⅰ>林型Ⅱ>林型Ⅲ>林型Ⅴ>林型Ⅶ>林型Ⅵ>林型Ⅸ>林型Ⅷ,结论与已取得的定性研究结果相吻合。事实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中条山 森林植被 涵养水源功能
下载PDF
晋西黄土区退耕还林地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功能评价 被引量:15
10
作者 田宁宁 张建军 +2 位作者 李玉婷 赵荣玮 张艳婷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4-129,共6页
以晋西黄土区退耕还林地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质、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并对其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退耕还林地0—50cm土层平均容重为1.23g/cm3,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孔... 以晋西黄土区退耕还林地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质、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并对其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退耕还林地0—50cm土层平均容重为1.23g/cm3,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孔隙度呈下降趋势,刺槐侧柏混交林地土壤结构最好,荒草地最差;(2)0—30cm土层平均有机质含量为29.33g/kg,全氮含量为1.54g/kg,全磷含量为0.46g/kg,全钾含量为18.85g/kg,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全量养分呈现递减的趋势;(3)不同植被恢复措施涵养水源能力依次为刺槐侧柏混交林>刺槐林>侧柏林>苹果林>山杏林>油松林;(4)不同植被恢复措施保育土壤能力依次为刺槐侧柏混交林>油松林>刺槐林>侧柏林>山杏林>苹果林>荒草地;(5)不同植被恢复措施下土壤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功能存在很大的差异,以刺槐侧柏混交林模式最佳,荒草地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区 退耕还林 涵养水源 保育土壤 功能评价
下载PDF
公别拉河流域主要森林类型的土壤肥力与涵养水源功能 被引量:21
11
作者 肖洋 满秀玲 范金凤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8-30,共3页
对公别拉河流域5种主要森林类型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活性酸(pH)、有效钾、容重、持水状况和孔隙状况进行了分析,并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较大,天然... 对公别拉河流域5种主要森林类型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活性酸(pH)、有效钾、容重、持水状况和孔隙状况进行了分析,并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较大,天然阔叶混交林>天然针阔混交林>天然白桦林>落叶松人工林>樟子松人工林;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持水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天然针阔混交林>天然白桦林>落叶松人工林>樟子松人工林>天然阔叶混交林;林地最大蓄水量和有效蓄水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天然针阔混交林>天然白桦林>落叶松人工林>天然阔叶混交林>樟子松人工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类型 土壤肥力 涵养水源
下载PDF
森林地表枯枝落叶层涵养水源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0
12
作者 耿玉清 王保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9-52,共4页
采用室内模拟法 ,研究了 11个树种的不同L ,F层组合对地表径流、截持降雨量和水分蒸发强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①在不同L ,F层组合涵养水源作用中 ,以厚LF最佳 ,其次为厚F ;②不同树种间以落叶松最佳 ,其次为油松、侧柏 ,阔叶树种较差 ;... 采用室内模拟法 ,研究了 11个树种的不同L ,F层组合对地表径流、截持降雨量和水分蒸发强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①在不同L ,F层组合涵养水源作用中 ,以厚LF最佳 ,其次为厚F ;②不同树种间以落叶松最佳 ,其次为油松、侧柏 ,阔叶树种较差 ;③枯枝落叶层持水后的水分蒸发过程 ,可用指数函数型表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地表 枯枝落叶层 涵养水源作用 水源涵养
下载PDF
九万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涵养水源效益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蒋运生 宁世江 唐润琴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96-401,共6页
研究与分析了广西九万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在涵养水源方面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森林通过林地土壤根际层、枯落物层和林冠层等三个水文层次,贮蓄的雨量为18 368.07×104m3/a,直接或间接带来的生态社会效益价值为2.44亿元... 研究与分析了广西九万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在涵养水源方面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森林通过林地土壤根际层、枯落物层和林冠层等三个水文层次,贮蓄的雨量为18 368.07×104m3/a,直接或间接带来的生态社会效益价值为2.44亿元;水源涵养效益显著,对维护地方生态安全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植被 涵养水源 林冠层 水源涵养效益 枯落物层 林地土壤 自然保护区 生态安全 根际 生态效益
下载PDF
北京市4种城市功能区森林植被涵养水源功能评价及价值估算 被引量:8
14
作者 毛军 田赟 +3 位作者 谢军平 赵菁 马莉 查天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9020-9028,共9页
本研究对北京市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进行林分涵养水源功能评价及价值估算,旨在探究提升城市功能区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较优林分配置模式。结果表明:(1)北京市森林植被面积2009年为4.00×10^(... 本研究对北京市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进行林分涵养水源功能评价及价值估算,旨在探究提升城市功能区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较优林分配置模式。结果表明:(1)北京市森林植被面积2009年为4.00×10^(5) hm^(2),2014年为4.59×10^(5) hm^(2),北京市NDVI平均值2009年为0.331,2014年为0.708,北京市森林植被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北京市2014年林地绿化调节水量较2009年降低了近1/3,2014年水源涵养功能价值量较2009年分别减少了22.08%和8.24%。(2)生态涵养发展区水源涵养功能年平均能力最强(2.88×10^(8) m^(3)/a),城市发展新区水源涵养功能年平均能力次之(1.72×10^(8) m^(3)/a),而首都功能核心区水源涵养功能年平均能力相对最弱,仅1.05×10^(6) m^(3)/a。在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三种林分类型中,2014年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价值量较2009年增加5.13%,而阔叶林和针叶林分别减少34.93%和55.55%。(3)培育纯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对于调节水土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意义,而从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实物量和价值量考虑,认为混交林比纯林具有更强的水源涵养功能和较优的经济价值。在城市特定的条件下,建立生态与景观相协调的人工植物群落使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达到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最佳结合,是提高城市绿地质量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养水源功能 调节水量 实物量 价值估算 森林经营
下载PDF
长江三峡库区6种退耕还林模式涵养水源与保育土壤效益及其价值估算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勇 王玉杰 +4 位作者 王红霞 王云琦 孙素琪 覃芳华 刘李紫渊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4年第6期50-58,共9页
通过收集长江三峡库区22个区(县)30个退耕还林样地的调查数据,参考LY/T 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规范》,对其中6种主要退耕还林模式涵养水源与保育土壤效益及其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6种主要退耕模式总调节水量(... 通过收集长江三峡库区22个区(县)30个退耕还林样地的调查数据,参考LY/T 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规范》,对其中6种主要退耕还林模式涵养水源与保育土壤效益及其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6种主要退耕模式总调节水量(即涵养水源量)达到11.679 1亿t/a;调节水量的价值为68.37亿元/a,净化水质价值约为24.42亿元/a,涵养水源总价值约为92.79亿元/a;2)保育土壤总价值为0.903 6亿元/a,其中马尾松林、落叶阔叶林、竹林、板栗林、柑橘林和茶林保育土壤的价值分别为1 531万、2 251万、1 031万、2 815万、1 157万和251万元/a;3)三峡库区不同退耕模式取得的涵养水源效益和保育土壤效益都存在很大差别,因此,对三峡库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不能只从总体上进行评价,还应该考虑不同退耕模式的生态效益,以便更好地评价和指导三峡库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4)评价一种退耕模式的好坏,还要综合考虑多种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养水源 保育土壤 退耕还林工程 价值评估 三峡库区
下载PDF
用灰色关联度法评价森林涵养水源生态效益——以辽东山区主要森林类型为例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德成 殷鸣放 魏进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4期96-99,104,共5页
阐述了用灰色关联度法评价森林涵养水源生态效益的理由和步骤,以辽东山区主要森林类型的评价为例,选取的指标包括:平均树冠截留量、枯落物含水量、土壤非毛管孔隙最大含水量、蒸发散量、渗透速率,根据关联度大小,对各森林类型的涵养水... 阐述了用灰色关联度法评价森林涵养水源生态效益的理由和步骤,以辽东山区主要森林类型的评价为例,选取的指标包括:平均树冠截留量、枯落物含水量、土壤非毛管孔隙最大含水量、蒸发散量、渗透速率,根据关联度大小,对各森林类型的涵养水源生态效益和各个指标重要程度进行对比,在辽东山区的森林中,落叶松中龄林的涵养水源生态效益最佳,其次为杂木林、红松中龄林、红松幼龄林、落叶松幼龄林和柞树林;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由大至小依次为土壤非毛管孔隙最大含水量、蒸发散量、平均树冠截留量、枯落物含水量和土壤渗透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养水源 森林水文学 灰色关联度 评价 辽东山区
下载PDF
成都平原经济区耕地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11
17
作者 马伟龙 任平 曾雨晴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5-94,共10页
研究目的:全面认识耕地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时空演变过程和演变特征。研究方法:采用影子工程法、替代市场法测算了1998—2012年成都平原经济区各县(区、市)耕地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并借助Geo Da和Arc GIS软件,分析了耕地涵养水源价... 研究目的:全面认识耕地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时空演变过程和演变特征。研究方法:采用影子工程法、替代市场法测算了1998—2012年成都平原经济区各县(区、市)耕地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并借助Geo Da和Arc GIS软件,分析了耕地涵养水源价值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1)1998—2012年间,成都平原经济区耕地涵养水源价值总体呈现急剧减少向缓慢减少的变化趋势,其中,1998—2003年耕地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从276.49×108元/a,减少到234.95×108元/a,年变化率为3.31%;2003—2012年耕地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从234.95×108元/a,减少到223.77×108元/a,年变化率为0.54%。(2)成都平原经济区各县(区、市)的耕地涵养水源价值在空间关联上呈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4775,说明耕地涵养水源价值减少率大(小)的县(区、市)趋于和减少率大(小)的县(区、市)相邻接。(3)对耕地涵养水源价值的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布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得到耕地涵养水源价值时空变化5种模型,该模型实现了时间和空间两个抽象的事物可视化,最大程度反映了成都平原经济区耕地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时序变化和空间关联性。研究结论:借助Geo Da和Arc GIS进行耕地涵养水源价值变化空间关联性分析,准确表现出耕地涵养水源价值变化的时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耕地生态系统 涵养水源价值 空间自相关 时空变化 成都平原经济区
下载PDF
长江上游森林涵养水源效益及其经济价值评估 被引量:35
18
作者 程根伟 石培礼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4年第4期17-20,共4页
为丰富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价值量化研究 ,客观评价我国西南地区生态建设所取得的效益 ,以长江上游为对象 ,根据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的差别 ,将其划分为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经济林、竹林、灌木林 6个自然地理类型区。利用区... 为丰富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价值量化研究 ,客观评价我国西南地区生态建设所取得的效益 ,以长江上游为对象 ,根据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的差别 ,将其划分为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经济林、竹林、灌木林 6个自然地理类型区。利用区域降水量和产流特征参数 ,计算了长江上游森林涵养水源能力。采用水源调节“替代工程的影子价格”原理 ,计算了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经济价值。结果表明 ,长江上游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年水资源涵养量为 12 88 5亿m3 ,主要集中在高山峡谷森林区 ,涵养水源的年经济价值为 4 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养水源 森林生态系统 经济价值 长江上游 针阔混交林 水源涵养 暗针叶林 效益 代工 影子价格
下载PDF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沙棘涵养水源功能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安宝利 张征 +1 位作者 王举位 丰满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9-43,共5页
采用专家咨询、现场调查和文献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并参考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规范,构建了沙棘涵养水源功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参照其他植被涵养水源功能参数及经验公式计算等对指标体系进行等级划分。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相结... 采用专家咨询、现场调查和文献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并参考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规范,构建了沙棘涵养水源功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参照其他植被涵养水源功能参数及经验公式计算等对指标体系进行等级划分。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相结合,对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涵养水源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沙棘在砒砂岩区涵养水源方面发挥了良好的生态服务功能,其大面积种植对于改善砒砂岩区的生态环境起到了显著作用,具有良好的开发潜质和前景。研究显示,该评价方法可操作性较好,结果客观可信,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养水源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沙棘 砒砂岩
下载PDF
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及其价值 被引量:7
20
作者 唐佳 方江平 +3 位作者 李萍 郭健斌 卢杰 袁庆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5406-15407,15423,共3页
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林芝地区境内,是迄今为止国家批复投资最大的林业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采用影子工程法,并根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对工布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进行了估算,结果... 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林芝地区境内,是迄今为止国家批复投资最大的林业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采用影子工程法,并根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对工布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工布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总价值为84.85亿元,而涵养水源功能仅仅是生态服务功能的一小部分,可见工布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态价值非常大,也就是说,工布自然保护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养水源 价值估算 工布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