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结果分析
1
作者 李玲 李佐祥 +1 位作者 陈友虹 施倩倩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0期127-129,共3页
目的:了解贵州省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结果,为加强放射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贵州省第三人民医院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14745名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体检资料进行... 目的:了解贵州省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结果,为加强放射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贵州省第三人民医院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14745名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了解不同工种、性别、地区、医疗机构等级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情况。结果:淋巴细胞微核率、微核细胞率女性大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率、微核细胞率高于其他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甲医院、三乙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率、微核细胞率高于其他医疗机构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出增高,尤其是女性、三级以上医疗机构,应加强该类人员放射防护管理,保障职业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微核 放射工作人员 电离辐射 医疗机构
下载PDF
新疆地方性砷中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及染色体畸变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康玲 姚华 +1 位作者 肖碧玉 王国荃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5-217,共3页
目的 探讨地方性砷中毒对患者远期致突变、致癌效应。方法 采用常规微量全血培养法对 112名地方性砷中毒患者及对照区 88名居民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畸变检测。结果 病例组染色体畸变率 (1.0 770‰±0 .195 3% )高于... 目的 探讨地方性砷中毒对患者远期致突变、致癌效应。方法 采用常规微量全血培养法对 112名地方性砷中毒患者及对照区 88名居民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畸变检测。结果 病例组染色体畸变率 (1.0 770‰±0 .195 3% )高于对照组 (0 .42 86‰± 0 .12 41% ) ,P<0 .0 1。病例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 (0 .85 47‰± 0 .0 5 6 7‰ )高于对照组 (0 .392 8‰± 0 .0 36 8‰ ) ,P<0 .0 1) ;病例组轻度及中度患者的微核率 (0 .6 6 6 7‰± 0 .0 44 2‰ ,1.5 333‰± 0 .0 2 5 5‰ )均高于对照组 (0 .392 8‰± 0 .0 36 8‰ ,P<0 .0 5 ;P<0 .0 0 1;轻度组的微核率低于中度组 (P<0 .0 1)。结论 地方性砷中毒可引起人类染色体的损伤 ,存在远期致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中毒 染色体畸变 新疆 地方性砷中毒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 地方病
下载PDF
白介素-2治疗前后恶性胸腹水白细胞抗原DR、淋巴细胞微核含量及T细胞亚型改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蒋建龙 盛友华 +4 位作者 何忠惠 顾春荣 顾燕慧 李洪涛 沈赞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1-264,共4页
背景与目的:恶性胸腹水多为中晚期症状,控制恶性积液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探讨白介素-2治疗恶性积液前后积液中的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淋巴细胞微核率(PFLMNF)以及T细胞亚型的改变,以预测... 背景与目的:恶性胸腹水多为中晚期症状,控制恶性积液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探讨白介素-2治疗恶性积液前后积液中的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淋巴细胞微核率(PFLMNF)以及T细胞亚型的改变,以预测治疗的效果及疾病的转归。方法:胸腹腔注射白介素-2(200万国际单位,每周2次,共2周)治疗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7例。采用液基细胞薄层制片术(TCT),采用免疫标记EnVison二步法观察T细胞免疫表型、HLA-DR及癌细胞免疫表型HLA-DR的表达。采用Giemsa-Wright染色观察PFLMNF。结果:A组胸腹水患者白介素-2治疗后,T细胞CD3、CD4、HLA-DR免疫表达信号增强,PFLMNF在治疗后患者中明显减低。结论:白介素-2可以上调人恶性胸腹水癌细胞HLA-DR抗原的表达,提示IL-2对癌性胸腹水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2 恶性胸腹水 HLA-DR 淋巴细胞微核
下载PDF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变化值与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灶放射敏感度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捷 何玲 +4 位作者 郎锦义 卢铀 王冀川 王琼 王静波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7-138,共2页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变化值与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灶放射敏感度的关系王捷1何玲2郎锦义1卢铀1王冀川1王琼2王静波关键词鼻咽肿瘤淋巴细胞微核放射敏感度中图号R739.63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Micronucleiofper...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变化值与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灶放射敏感度的关系王捷1何玲2郎锦义1卢铀1王冀川1王琼2王静波关键词鼻咽肿瘤淋巴细胞微核放射敏感度中图号R739.63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MicronucleiofperipheralBloodLy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细胞微核 放射敏感度
下载PDF
胸水淋巴细胞微核率检测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冯恩志 戚好文 薛军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49-551,共3页
目的 探讨胸水中淋巴细胞微核率 (PFL MNF)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意义 .方法 对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及健康人各 2 0例采用细胞分裂阻滞微核 (CB- MN)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 (PBL MNF)及用丝裂霉素 C(MMC)诱发 PBL MNF,... 目的 探讨胸水中淋巴细胞微核率 (PFL MNF)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意义 .方法 对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及健康人各 2 0例采用细胞分裂阻滞微核 (CB- MN)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 (PBL MNF)及用丝裂霉素 C(MMC)诱发 PBL MNF,直接用光镜观察 PFL MNF.结果 PFL MNF与 PBL MNF有良好的相关性 (r=0 .935 ,P<0 .0 1)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自发 PBL MNF及诱发 PBL MN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良性胸腔积液组 (P<0 .0 1) .良性胸腔积液组 PBL MNF与对照组无统计差异 (P>0 .0 5 ) .恶性胸腔积液组 PFL MNF较良性胸腔积液组明显升高 (P<0 .0 1) .结论  PFL MNF检测方法简单、快速、实用 ,并可以代替PBL MNF检测 ,PFL MNF检测可成为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淋巴细胞微核 染色体畸变 鉴别诊断 良恶性胸腔积液
下载PDF
淋巴细胞微核培养方法及其在生物剂量估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秀芹 赵进沛 +2 位作者 任庆余 杨睿峰 魏刚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5年第5期1249-1250,共2页
关键词 生物剂量估算 淋巴细胞微核 BLOCKING 中华人民共和国 培养 电离辐射技术 职业受照人群 胞质分裂阻断 甲基纤维素法
下载PDF
甘肃省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动态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刚 郭桂枝 +2 位作者 李烨 张荣 牛丽梅 《中国辐射卫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3-433,共1页
目的观察放射性工作人员外周血,探讨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机体遗传系统的生物效应。方法依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结果放射性从业人员淋巴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省级和县级、市级和县级... 目的观察放射性工作人员外周血,探讨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机体遗传系统的生物效应。方法依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结果放射性从业人员淋巴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省级和县级、市级和县级放射性工作单位的放射工作者淋巴细胞微核率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淋巴细胞微核率逐年下降。结论长期接触小剂量照射对放射性从业人员健康在细胞遗传学上有一定的损害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从业人员 电离辐射 淋巴细胞微核
下载PDF
CYP1A1,GSTT1基因多态性与电子垃圾处理区居民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兰 郭欢 +7 位作者 石吉彬 白云 汪倩 江琦 李丽萍 袁晶 邬堂春 陈学敏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51-455,共5页
背景与目的:探讨代谢酶CYP1A1MspⅠ位点和GSTT1基因多态性与电子垃圾处理区居民外周血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在中国南方某地有10余年电子垃圾拆解史的地区选择54名居民为暴露组;从距该暴露区50公里无明显工业污染的农... 背景与目的:探讨代谢酶CYP1A1MspⅠ位点和GSTT1基因多态性与电子垃圾处理区居民外周血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在中国南方某地有10余年电子垃圾拆解史的地区选择54名居民为暴露组;从距该暴露区50公里无明显工业污染的农业区选取73名居民为对照人群。采用胞质阻滞微核实验测定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率。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检测CYP1A1MspⅠ位点多态性,多重PCR方法检测GSTT1基因多态性。结果:暴露组人群微核率为4.81‰±4.14‰,是对照组微核率1.15‰±1.42‰的近4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校正年龄、性别、吸烟量和饮酒等因素后,仅发现对照组人群中携带CYP1A1MspⅠ位点变异纯合基因型(aa)个体的微核率为1.69‰±1.28‰,高于携带杂合型或野生型基因型(AA/Aa)个体的微核率1.06‰±1.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见GSTT1基因型单独及其与CYP1A1基因型联合作用可增加微核率的危险性。结论:本研究对照组人群外周血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率升高可能与电子垃圾拆解地环境污染物的暴露有关,对照人群中CYP1A1MspⅠ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机体双核淋巴细胞微核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垃圾 CYP1A1 MSP GSTT1 基因多态性 淋巴细胞微核
下载PDF
人淋巴细胞微核率辐射剂量效应曲线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梁丽燕 郑巧玲 +4 位作者 黄建勋 陈润涛 越飞 吴增汉 李来玉 《中国职业医学》 CAS 2000年第4期4-6,共3页
目的 用60 Coγ射线照射人离体血 ,建立人淋巴细胞微核剂量效应曲线。方法  4名健康男性外周血样以60 Coγ射线 (0 1、0 2 5、0 5、1 0、2 0、3 0、4 0、5 0Gy ,剂量率 0 5Gy/min)照射后 ,用胞质阻断微核法 (CB)和常规微核法建... 目的 用60 Coγ射线照射人离体血 ,建立人淋巴细胞微核剂量效应曲线。方法  4名健康男性外周血样以60 Coγ射线 (0 1、0 2 5、0 5、1 0、2 0、3 0、4 0、5 0Gy ,剂量率 0 5Gy/min)照射后 ,用胞质阻断微核法 (CB)和常规微核法建立剂量效应曲线。结果 在 0~ 5 0Gy剂量范围内 ,两种方法微核率随剂量增加而增加 ,呈明确的剂量效应关系。曲线拟合表明 ,回归方程式成立 ,拟合度良好 (R2 接近 1,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效应曲线 离体血照射 淋巴细胞微核
下载PDF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分析用于估算离体模拟局部照射剂量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雪 田雪蕾 +3 位作者 赵骅 蔡恬静 田梅 刘青杰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1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分析估算局部照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例人外周血样本,每例血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不照射,另一部分再分成两组分别于1和5 Gy的60Coγ射线下离体照射,剂量率为1 Gy/min。将来自同一样本的照射血与... 目的:探讨利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分析估算局部照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例人外周血样本,每例血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不照射,另一部分再分成两组分别于1和5 Gy的60Coγ射线下离体照射,剂量率为1 Gy/min。将来自同一样本的照射血与未照射血按1∶3或3∶1比例混合以模拟局部照射,共分析8组混合血样中双核淋巴细胞微核(MN)率,利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推荐的Dolphin's模型推算混合血中受照血的微核率,并采用卫生行业标准(WS/T 178—1999)推荐的剂量效应曲线估算局部照射剂量。结果:各组混合血样MN分布均不符合泊松分布。1 Gy照射组估算的局部剂量与实际照射剂量偏差较大,5 Gy照射组估算的局部剂量与实际照射剂量较接近。结论:离体情况下,MN能较好的用于估算局部照射剂量,且MN可能更适用于较高剂量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照射 淋巴细胞微核 离体模拟 Dolphin’s模型 电离辐射
下载PDF
甲亢女性患者突眼症状与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珏龙 王鲁华 +2 位作者 刘鸿禧 方琳莉 李玫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1998年第1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甲亢患者突眼症状与遗传、环境因素的关系。方法对甲亢突眼病例组、无突眼病例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女性)的淋巴细胞微核进行检测。结果各组的微核率依次为4.23±2.25%、2.05±1.5%和0.97±... 目的探讨甲亢患者突眼症状与遗传、环境因素的关系。方法对甲亢突眼病例组、无突眼病例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女性)的淋巴细胞微核进行检测。结果各组的微核率依次为4.23±2.25%、2.05±1.5%和0.97±0.74%。甲亢突眼组的微核率与无突眼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同时,两组的微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甲亢患者有疾病易感倾向,而且,患者的病情与微核率均表现出多因素的累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眼 甲状腺功能亢进 淋巴细胞微核
下载PDF
检测癌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核仁组成区的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邹亚超 李国亮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28-329,共2页
目的 寻找一种简便的癌症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 对 58例各种癌症患者和4 5例正常人及 37例良性肿瘤患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及银染核仁组成区 (AgNORs)的观察。结果 癌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比良性肿瘤组和正常人组... 目的 寻找一种简便的癌症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 对 58例各种癌症患者和4 5例正常人及 37例良性肿瘤患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及银染核仁组成区 (AgNORs)的观察。结果 癌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比良性肿瘤组和正常人组显著增高 (P <0 0 0 1) ,而银染核仁组成区 (AgNORs)的颗粒数则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核仁组成区的测定可作为一种简便的癌症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外周血 淋巴细胞微核 AGNORS
下载PDF
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及白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杰 赖关朝 +3 位作者 张宗军 彭颖仪 刘志芳 张碧珠 《中国处方药》 2019年第5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对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及白细胞的影响情况。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来院健康体检的1 743例放射工作人员、1 000例正常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工作性质不同分为对照组(正常... 目的探讨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对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及白细胞的影响情况。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来院健康体检的1 743例放射工作人员、1 000例正常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工作性质不同分为对照组(正常工作人员)和观察组(放射工作人员)。对比每个组别的双加环畸变率、微核率及白细胞异常率等指标。结果对比分析后,观察组的双加环畸变率、微核率、细胞率及白细胞的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相关指标;对比分析后,工龄年限越长,观察组的工作人员双加环畸变率、微核率、细胞率及白细胞的异常率有升高趋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长期小剂量的电离辐射,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白细胞的异常情况均有损伤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 淋巴细胞微核 染色体畸变 细胞
下载PDF
二甲基甲酰胺对接触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砚朦 黄勇 莫曦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5年第11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DMF)对接触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影响。方法气相色谱法(GC-FID法)测定车间空气中的二甲基甲酰胺的浓度;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法)测定接触者班后尿样中甲基甲酰胺(NMF)的含量;外... 目的探讨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DMF)对接触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影响。方法气相色谱法(GC-FID法)测定车间空气中的二甲基甲酰胺的浓度;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法)测定接触者班后尿样中甲基甲酰胺(NMF)的含量;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法检测接触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结果接触DMF的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方差分析,p<0.01).接触的作业工人的2~3年组、4~5年组与6~7年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2~3年组与4~5年组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长期接触DMF可引起遗传物质的损伤,且损伤程度随着接触年限的延长有加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 二甲基甲酰胺 接触工人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作业工人 气相色谱法 试验法 显著性差异 统计学差异 车间空气 方差分析 遗传物质 长期接触 损伤程度 DMF 接触者 MS法 对照组 测定 相比
下载PDF
河北省沧州市1043名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率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霞 张从容 周文茹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558-559,共2页
淋巴细胞微核检测是评价电离辐射危害程度的重要指标,是机体染色体损伤的常用检测方法[1]。为更好地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及为放射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2013年对1043名放射工作人员的微核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 淋巴细胞微核检测是评价电离辐射危害程度的重要指标,是机体染色体损伤的常用检测方法[1]。为更好地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及为放射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2013年对1043名放射工作人员的微核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微核 放射工作人员 沧州市 河北省 卫生防护工作 检测 染色体损伤 危害程度
下载PDF
毛细管法检测淋巴细胞微核的结果分析及质量控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襄 袁天明 《职业与健康》 CAS 2003年第7期50-51,共2页
微核检测方法是在染色体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于19世纪70年代初才开始建立和日益受到重视的细胞遗传学检测方法.由于微核率与染色体畸变率有着良好的相关性,而微核检测比染色体分析具有简便快速和易于掌握的特点,所以目前得到了较为广泛的... 微核检测方法是在染色体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于19世纪70年代初才开始建立和日益受到重视的细胞遗传学检测方法.由于微核率与染色体畸变率有着良好的相关性,而微核检测比染色体分析具有简便快速和易于掌握的特点,所以目前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法 淋巴细胞微核 检测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几味中药复方提取液对正常的和丝裂霉素C诱发的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维兰 史天良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7年第6期371-372,共2页
关键词 中药复方提取液 丝裂霉素C 淋巴细胞微核
下载PDF
327例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检测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于梅 楼丽波 +1 位作者 胡逢蛟 林辉 《宁波医学》 2000年第12期587-588,共2页
关键词 放射工作人员 淋巴细胞微核 体检
下载PDF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制片方法的改良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丽梅 张文 +4 位作者 刘征宇 高朝贤 陈钰婷 杨学琴 惠长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43-144,共2页
淋巴细胞微核试验,具有快速、简便、易于掌握和操作的优点,微核率与受照剂量在一定范围内呈线形正比关系,是目前常用的辐射损伤生物学诊断指标,并被列入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常规监测项目。本文介绍了改良的淋巴细胞微核制片法,方法如下。
关键词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 制片方法 改良 淋巴细胞微核试验 生物学诊断指标 放射性工作人员 受照剂量 辐射损伤
下载PDF
蒙药嘎木珠尔对辐射诱发体外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柒柱 白旭华 +1 位作者 雷桂芳 张丽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5年第3期161-162,共2页
目的:通过蒙药嘎木珠尔对辐射诱发体外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弄清蒙药嘎木珠尔药理作用。方法:按常规微量血培养方法体外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实验分为7组即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加药组等。结果:阴性对照组与... 目的:通过蒙药嘎木珠尔对辐射诱发体外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弄清蒙药嘎木珠尔药理作用。方法:按常规微量血培养方法体外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实验分为7组即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加药组等。结果:阴性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微核率有显著差异(P<0·001),同一放射剂量下,培养液中加入蒙药嘎木珠尔和不加蒙药嘎木珠尔相比,微核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紫外线照射增加微核率,蒙药嘎木珠尔抑制微核率,这可能与预防DNA损伤和DNA修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 嘎木珠尔 体外培养 抑制作用 辐射诱发 蒙药 阳性对照组 血培养方法 紫外线照射 DNA修复 DNA损伤 药理作用 放射剂量 培养液 治疗组 阴性 相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