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深度针刺足三里穴对健康大鼠外周血细胞形态数量及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胸腺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田阳春 郑玲 +1 位作者 袁英 石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5687-5690,共4页
目的:有研究表明,针刺足三里穴能够提高衰老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关于足三里穴适宜的针刺深度及对健康机体影响的研究较少。实验观察不同深度针刺足三里穴对健康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9/10在北京联合大学生物活性物质与... 目的:有研究表明,针刺足三里穴能够提高衰老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关于足三里穴适宜的针刺深度及对健康机体影响的研究较少。实验观察不同深度针刺足三里穴对健康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9/10在北京联合大学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完成。实验选用健康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空白组、皮下组、肌肉组,每组8只。皮下组将毫针沿15°角斜向上平刺入足三里穴皮下,肌肉组将毫针直刺入足三里穴肌肉层,留针20min,1次/d,共14次,空白组不做针刺处理。测定针刺前后各组大鼠体质量的变化、大鼠胸腺指数、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外周血细胞计数等变化。结果:针刺作用后,肌肉组大鼠胸腺指数及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均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皮下组和空白组大鼠胸腺指数及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肌肉组与皮下组大鼠白细胞总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及血小板总数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针刺一二周后,肌肉组与皮下组大鼠体重质量均明显低于空白组(P<0.01)。结论:肌肉层深层针刺足三里穴可提高健康大鼠胸腺指数及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大鼠机体免疫能力,同时对于机体外周血细胞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三里 胸腺指数 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针刺深度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对Ⅲ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及CD4^(+)、CD8^(+)T淋巴细胞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潘平 许禹 朱征全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3期2851-2853,共3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Ⅲ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及CD4^(+)、CD8^(+)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Ⅲ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Ⅲ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及CD4^(+)、CD8^(+)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Ⅲ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细胞增殖指数及T淋巴细胞(CD4^(+)、CD8^(+)、CD4^(+)/CD8^(+))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3,P>0.05);观察组患者保肛率、术后病理学完全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4.94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细胞增殖指数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6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CD8^(+)T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29、13.717、10.256,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对Ⅲ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抑制其肿瘤细胞增殖,提高其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Ⅲ期中低位直肠癌 肿瘤细胞增殖能力 CD4^(+)、CD8^(+)T淋巴细胞
下载PDF
麻黄加术汤对寒湿环境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艳彦 李俊莲 +4 位作者 高鹏 郭彩云 郭晓峰 马彦平 陶功定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第2期184-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寒湿环境因素对正常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以及麻黄加术汤的治疗作用。方法借助人工气候箱模拟寒湿外邪环境,通过体外细胞培养、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分析寒湿外邪及麻黄加术汤对病... 目的探讨寒湿环境因素对正常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以及麻黄加术汤的治疗作用。方法借助人工气候箱模拟寒湿外邪环境,通过体外细胞培养、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分析寒湿外邪及麻黄加术汤对病毒感染小鼠免疫状态产生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病毒组和寒湿组均使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01)。与病毒模型组和寒湿病毒模型组分别比较,麻黄加术汤和利巴韦林均使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升高(P<0.001);与病毒+麻黄加术汤组比较,寒湿病毒+麻黄加术汤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寒湿环境对上呼吸道感染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较呼吸道合胞病毒滴鼻更加显著。麻黄加术汤可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而其对寒湿病毒所致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的改善不及病毒所致,可能是由于寒湿病毒较病毒使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更显著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候箱 上呼吸道感染 寒湿邪气 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下载PDF
体质的实验研究(V)——饮食对常体、热体、寒体大鼠淋巴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丁镛发 钱汝红 +5 位作者 匡调元 张伟荣 李伯勤 应馨萍 肖颐 沈雁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94年第1期53-55,共3页
实验比较观察了常体、热体和寒体大鼠体外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SLPI).经紫外线损伤后外周淋巴细胞DNA的复制合成指数(PLDRI).同时观察了五香粉、冰淇淋、冰水等饮食对不同体质大鼠SLPI、PLDRI值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体质有一定的... 实验比较观察了常体、热体和寒体大鼠体外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SLPI).经紫外线损伤后外周淋巴细胞DNA的复制合成指数(PLDRI).同时观察了五香粉、冰淇淋、冰水等饮食对不同体质大鼠SLPI、PLDRI值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体质有一定的细胞学基础.不同饮食可改变大鼠原有的体质状况;并提出,在用纯系动物做实验研究时.最好先作动物的体质分型.选常体动物为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饮食 实验研究 淋巴细胞 体外增殖 观察 体质状况 能力 复制合成 研究对象
下载PDF
MTT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6
5
作者 赵洁 王曦鸣 李继祥 《畜禽业》 2008年第2期28-30,共3页
机体免疫系统中淋巴细胞增殖是机体对非己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应答过程中的重要事件。淋巴细胞增殖结果表现为产生效应淋巴细胞。清除非己抗原,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淋巴细胞增殖效果决定了效应淋巴细胞的数量,决定了机体免疫应答反应的... 机体免疫系统中淋巴细胞增殖是机体对非己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应答过程中的重要事件。淋巴细胞增殖结果表现为产生效应淋巴细胞。清除非己抗原,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淋巴细胞增殖效果决定了效应淋巴细胞的数量,决定了机体免疫应答反应的强度,反映了机体的细胞免疫状态。因此,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的结果是细胞免疫的一个测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增殖 细胞增殖能力 影响因素 MTT法 机体免疫系统 免疫应答反应 检测 结果表现
下载PDF
抗β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在心衰患者血清中的分布及其对不同亚型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沈晓棠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605-608,共4页
目的探讨抗β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β1-AA)在心衰(HF)患者血清中的分布,及其对不同亚型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HF患者70例,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时间段我院无HF、... 目的探讨抗β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β1-AA)在心衰(HF)患者血清中的分布,及其对不同亚型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HF患者70例,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时间段我院无HF、无肝肾功能异常的其他疾病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并选择若干只健康、β1-AA阴性的雄性c型小鼠,体质量约20g。对照组和试验组均应用ELISA检测β1-AA滴度;将检测β1-AA呈阳性的患者的β1-AA提纯,按照不同质量浓度梯度注入到雄性c型小鼠淋巴细胞中,并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亚型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应用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不同亚型T淋巴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β1-AA滴度较高(t=15.216,P<0.001),β1-AA阳性检出率高(x^2=53.178,P<0.001)。β1-AA按照不同质量浓度梯度注射到c型小鼠淋巴细胞后,未激活小鼠淋巴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08,P=0.161);CD3/CD28激活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61,P<0.001;t=18.084,P<0.001;t=20.187,P<0.001;t=27.525,P<0.001);β1-AA促进了不同亚型T淋巴细胞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t=18.891,P<0.001;t=15.162,P<0.001;t=16.192,P<0.001;t=17.991,P<0.001)。结论β1-AA可以损害不同亚型T淋巴细胞,加重HF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 心衰 不同亚型T淋巴细胞 凋亡 增殖能力
下载PDF
毒害艾美耳球虫感染对雏鸡免疫器官IL-2表达及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7
作者 赵伟 郑世民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9-312,共4页
为了探讨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感染雏鸡后,其免疫器官白细胞介素(IL-2)和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本研究应用组织匀浆涂片和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染色及细胞培养技术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测定法对E.necatrix感染雏鸡免疫... 为了探讨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感染雏鸡后,其免疫器官白细胞介素(IL-2)和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本研究应用组织匀浆涂片和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染色及细胞培养技术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测定法对E.necatrix感染雏鸡免疫器官的T淋巴细胞百分数、IL-2诱生活性、T和B淋巴细胞对ConA或PMA的增殖能力动态变化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发现,E.necatrix感染雏鸡后,其胸腺和脾脏T淋巴细胞百分数分别于感染后7d~21d和7d~24d明显高于对照雏鸡;IL-2诱生活性分别于16d~18d和18d~21d较对照雏鸡显著升高;T淋巴细胞对ConA的增殖能力分别在14d~16d和10d~18d明显增强。法氏囊和脾脏B淋巴细胞对PMA的增殖能力分别于14d~24d和14d~21d显著高于对照雏鸡。表明E.necatrix感染雏鸡免疫器官的IL-2调节及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害艾美耳球虫 免疫器官 细胞介素-2 T、B淋巴细胞数量及增殖能力
下载PDF
益生菌对新城疫疫苗免疫雏鸡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兴赫 刘超男 郑世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7-181,共5页
本试验以1日龄雏鸡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培养和MTT检测技术,通过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测定,研究了益生菌对新城疫疫苗免疫雏鸡外周血液和免疫器官T、B淋巴细胞对ConA或PMA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雏鸡ND疫苗免疫后,益生菌应用雏鸡和N... 本试验以1日龄雏鸡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培养和MTT检测技术,通过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测定,研究了益生菌对新城疫疫苗免疫雏鸡外周血液和免疫器官T、B淋巴细胞对ConA或PMA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雏鸡ND疫苗免疫后,益生菌应用雏鸡和ND疫苗免疫雏鸡外周血液和免疫器官中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雏鸡,且益生菌联合ND疫苗免疫雏鸡较ND疫苗单独免疫雏鸡,其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强。NDV强毒攻击后,无论是益生菌联合ND疫苗免疫雏鸡还是ND疫苗单独免疫雏鸡外周血液和免疫器官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雏鸡,而益生菌联合ND疫苗免疫雏鸡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又强于ND疫苗单独免疫雏鸡。且益生菌联合ND疫苗免疫雏鸡保护率为100%,ND疫苗单独免疫雏鸡为80%,对照雏鸡发生典型新城疫病全部死亡,表明益生菌可增强ND疫苗的免疫效应,提高ND疫苗免疫雏鸡对NDV强毒攻击的免疫保护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新城疫疫苗 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下载PDF
MTT法检测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性反应的最佳条件探讨 被引量:39
9
作者 杨发龙 岳华 +1 位作者 罗薇 杨晓燕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2期214-215,共2页
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MTT比色法的四个主要因素,即培养时间、ConA浓度、细胞浓度及培养液小牛血清等应用L16(45)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对最佳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增殖反应的主次顺序为ConA、细胞浓度、培养时间... 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MTT比色法的四个主要因素,即培养时间、ConA浓度、细胞浓度及培养液小牛血清等应用L16(45)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对最佳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增殖反应的主次顺序为ConA、细胞浓度、培养时间及血清浓度;最佳反应条件为:15μg/ml的ConA、1×107/ml细胞、10%小牛血清及48小时的培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条件 外周血淋巴细胞 增殖反应 MTT比色法 培养时间 免疫能力 ConA浓度 细胞浓度
下载PDF
牛乳铁蛋白及其酶解产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东送 庞广昌 +1 位作者 刘萍 王彦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8-260,共3页
关键词 淋巴细胞增殖 酶解产物 小鼠 白及 牛乳 免疫调节作用 嗜中性白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体液免疫反应 生物学功能 抗氧化作用 单核白细胞 乳铁蛋白 功能因子 肠道菌群 生长因子 细胞结合 杀伤能力 免疫系统 细胞成熟 抗菌性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感染SPF雏鸡血液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其细胞周期相关因子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晓燕 刘文超 +4 位作者 付礼胜 高雪丽 刘超男 吕晓萍 郑世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7-163,共7页
为探索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感染对SPF雏鸡外周血液的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其细胞周期素D1、p27表达的影响。将80只1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REV感染组和对照组,应用CCK-8、RT-qPCR、Western Blot等方法对雏鸡外周血液上述被检指标... 为探索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感染对SPF雏鸡外周血液的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其细胞周期素D1、p27表达的影响。将80只1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REV感染组和对照组,应用CCK-8、RT-qPCR、Western Blot等方法对雏鸡外周血液上述被检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REV感染SPF雏鸡后,其外周血液中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雏鸡,且p27mRNA水平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雏鸡;病毒感染后期Cyclin D1mRNA表达及其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P<0.05)对照组雏鸡,然而p27转录显著低于对照组雏鸡(P<0.05)。REV感染SPF雏鸡导致的血液T、B细胞增殖能力下降、Cyclin D1mRNA转录及其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p27mRNA转录下降与REV感染所致的雏鸡免疫机能下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F雏鸡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细胞周期素D1 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外周血液
下载PDF
毒害艾美耳球虫二次感染对雏鸡免疫器官IL-2诱生活性及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孟繁思 胡京友 郑世民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8-23,共6页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结合MTT检测法,通过白细胞介素-2(IL-2)诱生活性和T、B淋巴细胞对ConA或PMA增殖能力的检测,研究雏鸡二次攻击性感染毒害艾关耳球虫后,其胸腺、脾脏和法氏囊上述被检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雏鸡二次攻击性感染...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结合MTT检测法,通过白细胞介素-2(IL-2)诱生活性和T、B淋巴细胞对ConA或PMA增殖能力的检测,研究雏鸡二次攻击性感染毒害艾关耳球虫后,其胸腺、脾脏和法氏囊上述被检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雏鸡二次攻击性感染毒害艾美耳球虫后,其胸腺、脾脏T淋巴细胞IL-2诱生活性在感染后4~7d较对照和一次感染雏鸡显著降低,7d后迅速回升,且幅度较大。T、B淋巴细胞对ConA或PMA的增殖功能在二次感染后的早期下降,随后也迅速回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害艾美耳球虫 雏鸡 细胞介素-2诱生活性 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原文传递
补充中药多糖对耐力训练大鼠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丽丽 王启荣 +4 位作者 伊木清 毕秋芸 许葆华 高红 杨则宜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2种中药多糖对耐力训练大鼠淋巴细胞数量和免疫功能低下的预防作用,为改善耐力训练引起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耐力训练+黄芪多糖组、耐力训练+牛膝多糖组、单纯耐力训... 目的:探讨2种中药多糖对耐力训练大鼠淋巴细胞数量和免疫功能低下的预防作用,为改善耐力训练引起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耐力训练+黄芪多糖组、耐力训练+牛膝多糖组、单纯耐力训练组、安静+黄芪多糖组、安静+牛膝多糖组、安静对照组,每个组中均分为4周组(7只大鼠)和6周组(13只大鼠)。大鼠进行6周递增负荷游泳训练后,观察大鼠运动能力、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的改变。结果(:1)6周耐力训练后可造成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T细胞数量下降,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降低(;2)6周耐力训练同时补充黄芪多糖和牛膝多糖有防止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T细胞数量下降,以及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降低的作用;(3)长时间耐力训练同时补充牛膝多糖可延长大鼠游泳至力竭时间。结论:2种中药多糖有预防耐力训练大鼠淋巴细胞免疫明显下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力训练 中药多糖 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
下载PDF
肠道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发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卫红 胡森 +5 位作者 李少华 柴家科 孙丹 吕艺 黎君友 盛志勇 《感染.炎症.修复》 2006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观察肠道部分缺血再灌注(I/R)损伤过程中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其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增殖能力的变化。方法:大耳白兔55只,分为肠部分I/R组、假手术对照组、正常对照组,用自行设计的血流阻断器阻断SMA血流50%,维持4h,制作肠... 目的:观察肠道部分缺血再灌注(I/R)损伤过程中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其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增殖能力的变化。方法:大耳白兔55只,分为肠部分I/R组、假手术对照组、正常对照组,用自行设计的血流阻断器阻断SMA血流50%,维持4h,制作肠道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V/PI双染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肠道缺血期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肠道再灌注期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比例骤然减少;外周血淋巴细胞caspase-3表达与凋亡改变呈相同趋势;肠部分I/R损伤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结论:肠道部分I/R损伤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明显受抑,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变化与细胞内caspase-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 缺血再灌注损伤 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 reperfusion injury 增殖能力 损伤动物模型 免疫组织化学 对照组 植物血凝素 细胞凋亡率 流式细胞 比色法测定 自行设计 增殖功能 血流阻断 损伤过程 方法观 大耳白兔 细胞 缺血期
下载PDF
REV感染对SPF雏鸡外周血液B淋巴细胞功能和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崔新华 边洋 +4 位作者 高海婷 高雪丽 刘超男 吕晓萍 郑世民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69-73,共5页
为了探索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感染对SPF雏鸡外周血液B淋巴细胞功能和免疫球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试验将100只1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REV感染组和对照组,REV感染组(50只)雏鸡通过腹腔注射REV稀释液(0... 为了探索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感染对SPF雏鸡外周血液B淋巴细胞功能和免疫球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试验将100只1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REV感染组和对照组,REV感染组(50只)雏鸡通过腹腔注射REV稀释液(0.5 mL/只),对照组(50只)雏鸡相同途径给予等量灭菌生理盐水,于REV感染后第1,7,14,21,28,42天,每组随机抽取5只,心脏无菌采血,应用细胞培养技术结合MTT和免疫学等检测方法,检测REV感染对SPF雏鸡外周血液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IgG、IgA、IgM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PF雏鸡感染REV后1~42 d,外周血液中无论是B淋巴细胞对脂多糖(LPS)的增殖能力还是血清IgG、IgA、IgM含量均不同程度低于对照组雏鸡,其中REV感染组B淋巴细胞对LPS的增殖能力在REV感染后第7,14天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雏鸡(P<0.05或P<0.01);IgG含量在REV感染后第14,28天显著低于对照组雏鸡(P<0.05);IgA含量在REV感染后第21,28,42天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IgM含量在REV感染后第42天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REV感染可导致SPF雏鸡外周血液的B淋巴细胞功能下降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含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SPF雏鸡 外周血液 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免疫球蛋白
原文传递
葛根素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2
16
作者 张芙荣 陈君柱 +6 位作者 朱军慧 王兴祥 朱建华 尚云鹏 郭晓纲 戴禾敏 孙坚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77-781,共5页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 ,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 ,培养 7d后 ,收集贴壁细胞 ,加入不同浓度葛根素 (分别为 0 .1,0 .5 ,1,3mmol·L-1)培养一定的...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 ,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 ,培养 7d后 ,收集贴壁细胞 ,加入不同浓度葛根素 (分别为 0 .1,0 .5 ,1,3mmol·L-1)培养一定的时间 (6 ,12 ,2 4 ,4 8h)。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 UEA Ⅰ和DiI acLDL双染色阳性细胞被认为是正在分化的EPC ,并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计数。然后分别采用MTT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黏附能力测定实验和体外血管生成试剂盒观察EPC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和体外血管生成能力。结果 :葛根素显著增加外周血EPC数量 ,并且EPC数量随葛根素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 ,3mmol·L-1浓度葛根素作用 2 4h对EPC数量的影响最为显著 (较对照组增加了 1倍 ,P <0 .0 1)。葛根素也显著改善了外周血EPC的黏附能力、迁移能力、增殖能力和体外血管生成能力。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外周血 体外 内皮祖细胞 血管生成 黏附 增殖能力 EPC 增加 数量
下载PDF
不同外邪对正常及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彦平 郭彩云 +5 位作者 李俊莲 李艳彦 杨琬芳 李孝波 王平 陶功定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839-2842,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在风寒、寒湿和湿热环境下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探讨不同外邪因素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刀豆蛋白(ConA)诱导脾淋巴细胞增殖,采用MTT法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①各外邪因素处理组小鼠脾淋巴细胞... 目的:通过检测在风寒、寒湿和湿热环境下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探讨不同外邪因素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刀豆蛋白(ConA)诱导脾淋巴细胞增殖,采用MTT法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①各外邪因素处理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皆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②各外邪低免组与低免组相比,风寒低免组、寒湿低免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1);湿热低免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也有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③风寒低免组与风寒组相比、寒湿低免组与寒湿组相比、湿热低免组与湿热组相比,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与正常组相比,各外邪因素处理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都发生降低,低免模型组小鼠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程度尤其显著。实验表明风寒、寒湿、湿热3种外邪因素可使小鼠免疫功能降低,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邪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 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MTT法
原文传递
八珍汤对小鼠造血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江南 罗霞 +2 位作者 陈东辉 胡月 杨志荣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9-162,共4页
运用细胞学和免疫学实验方法,并采用动态时间点取样实验和对同一时间点取样进行生物统计学处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八珍汤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以及相关造血细胞因子产生能力的调节恢复作用.结果表明:八珍汤可明显地促进小鼠脾淋... 运用细胞学和免疫学实验方法,并采用动态时间点取样实验和对同一时间点取样进行生物统计学处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八珍汤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以及相关造血细胞因子产生能力的调节恢复作用.结果表明:八珍汤可明显地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可增强SCM(脾条件培养液)和LCM(肺条件培养液)中的CSFs活性,亦可提高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 1和脾细胞分泌IL 2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珍汤 小鼠 造血细胞因子 淋巴细胞 增殖能力 CSFs IL-1 IL-2 调节作用 中药 药理学
下载PDF
鬼毛针多糖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惠国 关洪全 +1 位作者 赵依娜 李忻红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52-153,共2页
关键词 鬼毛针多糖 淋巴细胞转化率 T细胞增殖能力 IL-2
下载PDF
重视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启发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77-978,共2页
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TL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和实体器官移植(SOT)后的一种少见的致命性并发症。随着接受移植患者数量的增加及其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TLD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经检索近2年来相关文献报道约有200篇,国... 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TL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和实体器官移植(SOT)后的一种少见的致命性并发症。随着接受移植患者数量的增加及其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TLD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经检索近2年来相关文献报道约有200篇,国内最近才引起注意。大多数PTLD是B细胞起源,因此PTLD通常是指移植后一系列B细胞性的PTLD,偶尔有T细胞起源胛LD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移植后 造血干细胞移植 实体器官移植 细胞起源 生存时间 患者数量 B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