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遥感资料估算深层土壤水分的方法和模型 被引量:25
1
作者 陈怀亮 冯定原 +1 位作者 邹春辉 关文雅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32-237,共6页
该文以热惯量法为基础,在EPPL7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考虑土壤质地的影响,探讨了利用NOAA/AVHRR遥感资料估算深层土壤水分的方法和模型.结果表明:表层土壤水分与深层土壤水分之间有较好的非线性关系,可... 该文以热惯量法为基础,在EPPL7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考虑土壤质地的影响,探讨了利用NOAA/AVHRR遥感资料估算深层土壤水分的方法和模型.结果表明:表层土壤水分与深层土壤水分之间有较好的非线性关系,可以用遥感得到的表层土壤水分去估算深层土壤水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资料 热惯量法 深层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深层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被引量:28
2
作者 缪凌 董建国 +1 位作者 汪有科 蒋观滔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18,共6页
人工林草地土壤干化问题正在日益严重的威胁着黄土高原人工植被建设成效。利用2013年5月—2014年11月的定位监测0—900cm深层土壤水分资料分析得出:(1)研究区四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剖面土壤水分均表现出上层波动剧烈,下层变化较小的特征... 人工林草地土壤干化问题正在日益严重的威胁着黄土高原人工植被建设成效。利用2013年5月—2014年11月的定位监测0—900cm深层土壤水分资料分析得出:(1)研究区四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剖面土壤水分均表现出上层波动剧烈,下层变化较小的特征。上层土壤含水量具有与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变化特征,代表当年降水的入渗深度,枣林、苜蓿草地、杏林和农地降水入渗深度范围分别为0—240,0—180,0—200和0—120cm。(2)深层土壤含水量年内变化较小,枣林、苜蓿草地和杏林土壤水分在根系吸水作用下有微弱减少,农地作物对深层土壤水分利用有限,得到降水补给土壤水分有所增加。土地利用方式对深层土壤水环境的影响大小依次为苜蓿草地>杏林>枣林>农地。(3)枣林、苜蓿草地和杏林深层土壤水分均存在一定的亏缺,苜蓿草地亏缺最为严重,平均亏缺度为67.7%,杏林和枣林平均亏缺度为55.4%和48.7%。深层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能够反映长时段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水分生态环境的深刻影响,对黄土高原植被的恢复、建设及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地利用 深层土壤水分 水分亏缺
下载PDF
腾格里沙漠人工植被区固沙灌木影响深层土壤水分的动态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定海 李新荣 陈永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273-3279,共7页
灌木是我国沙漠地区主要的优势植物类型,固沙灌木的存在有益于沙丘的固定进而有利于退化沙漠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基于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50多年的人工植被区长期观测研究,建立生态-水文模型模拟了该地区固沙灌木盖度和深层土壤水分... 灌木是我国沙漠地区主要的优势植物类型,固沙灌木的存在有益于沙丘的固定进而有利于退化沙漠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基于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50多年的人工植被区长期观测研究,建立生态-水文模型模拟了该地区固沙灌木盖度和深层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固沙灌木的建立改变了沙区原有的生态-水文过程,在固沙灌木建立40多年后,固沙灌木的盖度和深层土壤水分达到了新的平衡状态。灌木盖度逐渐稳定在(10±0.9)%左右,而深层土壤水分稳定在(2.58±0.2)%左右。因此,在年均降雨量为186mm的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土壤水分的最大植被承载力为:灌木和生物土壤结皮的盖度分别维持在10%和60%,深层土壤水分维持在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沙灌木 灌木盖度 深层土壤水分 生态-水文模型 腾格里沙漠
下载PDF
京郊平原区粮田深层土壤水分的预测 被引量:9
4
作者 李红 周连第 +1 位作者 侯旭峰 张有山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23,共4页
通过对北京市通州区徐辛庄镇粮田土壤剖面土壤水分的研究 ,得到了京郊平原区粮田的土壤水分垂直变异特征———各层间的变异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 ;土壤水分随深度的变化呈曲线的形式 ,但是随表层土壤水分的减少 ,其随着深度的变化近乎于... 通过对北京市通州区徐辛庄镇粮田土壤剖面土壤水分的研究 ,得到了京郊平原区粮田的土壤水分垂直变异特征———各层间的变异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 ;土壤水分随深度的变化呈曲线的形式 ,但是随表层土壤水分的减少 ,其随着深度的变化近乎于直线。在研究土壤水分垂直规律的基础上对不同土层的土壤水分进行了模拟预测 ,三个层次的预测平均误差均小于 10 % ,其中以 0~ 60cm土层的预测结果最好 ;在这些预测之中相对误差小于 10 %的均占 80 %左右 ,相对误差小于 5 %的占 5 0 %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郊平原区 粮田 深层土壤水分 预测
下载PDF
苹果园表层与深层土壤水分的转换关系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刘继龙 张振华 谢恒星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4-306,共3页
2005年4—10月期间利用Trime土壤水分速测系统,测定苹果园内0—18c0m范围内的土壤水分,建立了土壤水分随深度变化曲线及利用表层水分进行深层水分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0—50cm范围内土壤水分变化剧烈为强变异,50cm以下土壤水分变化随... 2005年4—10月期间利用Trime土壤水分速测系统,测定苹果园内0—18c0m范围内的土壤水分,建立了土壤水分随深度变化曲线及利用表层水分进行深层水分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0—50cm范围内土壤水分变化剧烈为强变异,50cm以下土壤水分变化随深度增加逐渐变弱呈中等强度变异。0—10cm和0—30cm土层与深层水分的拟合效果较差,预测结果相对误差大于10%的占55.56%和50.00%。利用0—50cm土层水分进行深层水分预测时精度较高,预测结果中相对误差小于10%的占88.89%,最大相对误差为12.98%,且以经验关系的预测效果最为理想。故本地区进行深层水分预测的最佳表层土壤深度为0—50cm土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园 表层土壤水分 深层土壤水分 转换函数
下载PDF
表层土壤水分反演深层土壤水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许小燕 汪志农 张智韬 《陕西农业科学》 2005年第3期81-84,共4页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由遥感资料得出大面积范围土壤水分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目前由遥感数据反演土壤水分一般以2 0 cm左右深度土壤水分与遥感资料相关较好,故国内外学者进行了由表层土壤水分反演深层土壤水分的研究,主要有经验公式法、...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由遥感资料得出大面积范围土壤水分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目前由遥感数据反演土壤水分一般以2 0 cm左右深度土壤水分与遥感资料相关较好,故国内外学者进行了由表层土壤水分反演深层土壤水分的研究,主要有经验公式法、线性回归法等。但目前模型中部分未分类考虑降雨和灌溉的影响,在无降雨和灌溉条件下模型精度较好,但有降雨和灌溉时,模型精度将大大降低;部分对于降雨和灌溉以及不同地表状况有分类模拟,但每一土壤分层太大,不太实用。其中,文中的S=A(d-d0 ) +S0 [1 +B(d-d0 ) 2 ]+Sc式,除了在降雨和灌溉时精度较低外,因其应用方便,精度较高而被采用较多。因而在其基础上,可以收集和处理降雨和灌溉时的数据,对这一时期的模型加以修改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土壤水分 深层土壤水分 遥感技术 模型
下载PDF
黄土高原人工林深层土壤水分利用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杨敏 赵西宁 +1 位作者 高晓东 杨世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0-106,共7页
探讨黄土高原人工林的深层土壤水分利用状况,对该区植被恢复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土高原半干旱偏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的刺槐林和柠条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分析了不同气候区人工林0—80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 探讨黄土高原人工林的深层土壤水分利用状况,对该区植被恢复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土高原半干旱偏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的刺槐林和柠条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分析了不同气候区人工林0—80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深层(200—800 cm)土壤水分消耗量及土壤耗水速率,探究了不同气候区人工林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 3个气候区农地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刺槐林和柠条林。刺槐林、柠条林在2个气候区0—80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6.64%~11.01%,6.38%~11.41%,均在半干旱偏旱区平均土壤含水量最低。(2)刺槐林和柠条林的深层土壤耗水量、深层土壤耗水速率均以半干旱偏旱区最高,分别为:808 mm,698 mm,32.33 mm/a,31.76 mm/a。(3)人工林在半干旱偏旱区和半干旱区的植物根系较半湿润区活跃,特别是在0—300 cm土层,对土壤水分影响较大。(4)土壤质地是人工林深层土壤水分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黏粒含量与土壤水分呈正相关,砂粒含量与土壤水分呈负相关。半干旱偏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的黏粒含量依次增加,砂粒含量则相反。不同气候区人工林对深层土壤水分影响不同,同时受根系和土壤质地影响较大,因此选择合理的人工植被配置模式对深层土壤水的保护和持续利用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人工林 深层土壤水分 根系 土壤质地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对深层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孟婷婷 王欢元 +2 位作者 刘金宝 杨亮彦 石磊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8-84,共7页
【目的】量化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植被恢复下深层土壤储水量和耗水量,弄清植被恢复类型对深层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为优化该区植被管理和土壤水资源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室外调查和室内检测的方法,研究了黄土丘陵区园则沟小... 【目的】量化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植被恢复下深层土壤储水量和耗水量,弄清植被恢复类型对深层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为优化该区植被管理和土壤水资源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室外调查和室内检测的方法,研究了黄土丘陵区园则沟小流域坡耕地,草地和枣林0~1000 cm剖面土壤含水率和深层(200~1000 cm)耗水量。【结果】(1)0~100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为枣林<草地<坡耕地。0~200 cm土层,坡耕地、草地和枣林土壤含水率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均值分别为11.91%、11.23%和9.99%;200~100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缓慢下降趋于稳定,均值分别为11.77%、11.62%和9.96%。(2)200~1000 cm土层,土壤储水量坡耕地>草地>枣林,均值分别为148.78、145.28和121.11 mm;各土层坡耕地和草地土壤储水量显著大于枣林(p<0.05),但坡耕地储水量和草地土壤储水量无显著差异。(3)200~1000cm土层,枣林存在明显的深层土壤耗水量并显著高于草地(p<0.05),枣林耗水量范围为21.67~32.97 mm,均值为27.67 mm,草地耗水量范围为-4.47~10.32 mm,均值为3.50 mm。(4)各样地土壤深层含水率与黏粒呈显著正相关,与砂粒呈显著负相关,与有机碳质量分数呈负相关。【结论】枣林存在明显的深层土壤水分消耗量,且显著高于草地;草地在深层土壤虽然也出现土壤水分消耗,但消耗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草 深层土壤水分 草地 枣林
下载PDF
降水增加对黄土高原深层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岩晓莹 马理辉 +4 位作者 刘铮 柯增鸣 李娟娟 杨金贵 胡宇美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4-620,共7页
为了解降水增加情况下,黄土高原土壤储水量是否增加以及深层土壤水分的变化趋势,2018年对陕西省绥德境内的油松林和柠条林土壤水分进行了测定,并将其与2001年和2006年的同一样地土壤水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近20年降水量... 为了解降水增加情况下,黄土高原土壤储水量是否增加以及深层土壤水分的变化趋势,2018年对陕西省绥德境内的油松林和柠条林土壤水分进行了测定,并将其与2001年和2006年的同一样地土壤水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近20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2009~2018年该区域年平均降水量比1999~2008年的平均降水量增加了156 mm。油松和柠条林地深层土壤水分呈波浪形变化,且深层土壤总储水量呈现2018年>2001年>2006年,这种变化与1999~2018年降水变化趋势相一致。深层土壤储水量年际变化与植被类型有关,即油松林地深层土壤水分年际变化显著,柠条林则不显著。短时间尺度内(<6年)的降水对深层土壤储水量有影响,影响深度大约为0~5.0 m,长时间尺度(>5年)的降水对深层土壤储水量的影响深度会随时间加深,并且长时间尺度的降水可能会导致土壤水分"高湿层"下移现象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变化 黄土高原 深层土壤水分 土壤储水量 年际变化
原文传递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小流域土壤水分季节变化特征与主控因素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澜 王云强 +3 位作者 孙慧 贺美娜 童永平 张萍萍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2-129,共8页
土壤水分是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生态环境恢复的关键因子,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以水蚀风蚀交错带的代表性流域—老爷满渠小流域为对象,采用网格法(50 m×50 m)共布设了73个样点,原位观测0—5 m土壤含水率,共测定23次(2013年6月... 土壤水分是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生态环境恢复的关键因子,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以水蚀风蚀交错带的代表性流域—老爷满渠小流域为对象,采用网格法(50 m×50 m)共布设了73个样点,原位观测0—5 m土壤含水率,共测定23次(2013年6月至2019年10月),通过获取每个样点的环境因子,结合经典统计、地统计、随机森林等方法,分析了小流域尺度不同土层深度(每层1 m,共5层)土壤含水率的季节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土层土壤含水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季节性变化规律不同;对于0—1 m土层,土壤含水率在夏季和冬季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于1 m以下土层,春季平均土壤含水率高于其他季节,但不显著;无论在何种季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壤土与砂土间的土壤含水率在3 m以上土层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阴、阳坡的土壤含水率在所有土层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不同季节,土壤含水率与容重和砂粒呈负相关,与其他环境因子(有机碳含量、黏粒、粉粒、有机碳密度、土地利用、坡向、土壤质地和pH)呈正相关;除有机碳密度和黏粒较为稳定外,土壤含水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减少趋势;环境因子对土壤含水率空间变异的整体相对贡献表现为土壤性质>地形>土地利用。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深层土壤水资源管理、土壤水文观测与模拟、植被优化布局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土壤水分 时空变异性 土地利用 随机森林 黄土高原
下载PDF
黄土高原人工林对区域深层土壤水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03
11
作者 穆兴民 徐学选 +2 位作者 王文龙 温仲明 杜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0-217,共8页
通过对典型黄土区 1 0m土层土壤水分的分析表明 :黄土高原土壤深层具有丰富的土壤水资源 ,3~ 1 0m土层内土壤水资源从南部的 1 0 86.8mm逐渐降低到北部的 5 2 4.1mm ,各地土壤水资源量约相当于当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的 2倍。在 1 0m土壤... 通过对典型黄土区 1 0m土层土壤水分的分析表明 :黄土高原土壤深层具有丰富的土壤水资源 ,3~ 1 0m土层内土壤水资源从南部的 1 0 86.8mm逐渐降低到北部的 5 2 4.1mm ,各地土壤水资源量约相当于当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的 2倍。在 1 0m土壤水分剖面内 ,随土层深度的变化土壤含水量具有波动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征。以荒坡地或低产农田为对照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 ,黄土高原目前主要的造林树种可利用 9~ 1 0m以下土层的土壤水资源。在黄土高原半干旱气候背景下 ,人工林植被的耗水主要使黄土区中北部地区 3~ 8m土层土壤含水量降低到长期接近或低于凋萎湿度 ,形成难以恢复的深厚土壤干层。人工林大量耗水形成的难以恢复的土壤干层是黄土高原特殊的生态水文现象 ,是目前区域人工植被生态系统不稳定性的体现。同时表明 ,黄土高原营造的人工林尚不能达到涵养水源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人工林 水环境 深层土壤水分 区域土壤
下载PDF
采煤沉陷区深层土壤物理性质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云飞 张凯 +2 位作者 邓旭 王顺洁 吴凤箫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1-135,共5页
为了研究深层土壤容重、孔隙度以及含水率时空变化,基于榆神府矿区纳林河二号矿采煤沉陷区实测数据,研究了0~10m深度的土壤含水率及土壤容重、孔隙度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采煤沉陷区形成时间的推移,土壤容重逐渐减小,孔隙度逐... 为了研究深层土壤容重、孔隙度以及含水率时空变化,基于榆神府矿区纳林河二号矿采煤沉陷区实测数据,研究了0~10m深度的土壤含水率及土壤容重、孔隙度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采煤沉陷区形成时间的推移,土壤容重逐渐减小,孔隙度逐渐增加,土壤含水率有所恢复。在空间分布上,拉伸区土壤容重低于盆底区,土壤孔隙度高于盆底区,说明采煤沉陷对拉伸区地表结构的影响更为明显且持久;拉伸区土壤含水率变化小于盆底区,纵深方向上0~2m土壤含水率主要受采煤地裂缝影响,6~10m主要受地下水变化影响,中间为过渡地带,土壤含水率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土壤水分 土壤容重 孔隙度 采煤沉陷 时空变化
下载PDF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措施对深层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焦瑞 赵英 +2 位作者 司炳成 兰志龙 张建国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9-135,共7页
深层土壤水分分布状况对于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对陕北黄土区不同退耕还林措施(1979年种植的侧柏林、油松林和苹果林)及农地(对照)20 m深土壤剖面的土壤水分、根系分布状况及土壤粘粒含量进行了取样分析。结果表... 深层土壤水分分布状况对于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对陕北黄土区不同退耕还林措施(1979年种植的侧柏林、油松林和苹果林)及农地(对照)20 m深土壤剖面的土壤水分、根系分布状况及土壤粘粒含量进行了取样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措施显著降低了土壤含水率,总体表现为农地(11.30%)>苹果林(6.66%)≈油松林(6.48%)≈侧柏林(5.92%)。深层土壤含水率同时受植物根系和土壤质地的影响,植物根系是影响4~10 m土壤含水率的主要因素,根系通过吸水作用降低了土壤含水率,但随着深度的增加,根系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逐渐减弱,土壤质地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逐渐增强,土壤含水率与土壤粘粒含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侧柏人工林根系影响土壤水分深度可达18 m,油松林的影响深度为16 m,35 a树龄的苹果林耗水深度为19 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土壤水分 退耕还林 土壤质地 植物根系 黄土高原
下载PDF
美国:加州核桃产量小幅增长
14
作者 童彤(摘译) 《中国果业信息》 2023年第11期43-43,共1页
目前正值美国加州核桃采收季,今年加州核桃产量预计将小幅增长,较2022年增产1%,且有利的气候条件提升了核桃品质,预计今年加州核桃(带壳)产量为15.2亿磅(1磅约合0.454 kg。编者注)。2022年加州核桃种植区在冬季时遇持续大雨,有助于恢复... 目前正值美国加州核桃采收季,今年加州核桃产量预计将小幅增长,较2022年增产1%,且有利的气候条件提升了核桃品质,预计今年加州核桃(带壳)产量为15.2亿磅(1磅约合0.454 kg。编者注)。2022年加州核桃种植区在冬季时遇持续大雨,有助于恢复深层土壤水分,并促进核桃树根系的健康生长,使树能更好地忍受夏季高温。该州去年冬季还有大范围积雪,为所有种植区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保障了坚果生长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州核桃 深层土壤水分 核桃树 种植区 夏季高温 核桃品质 健康生长 水资源
下载PDF
土地利用类型对黄土塬区深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以长武塬区为例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锐 刘文兆 李丽霞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7-132,共6页
对长武塬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条件下深层土壤水分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土地利用类型测定范围内土壤平均含水量总体上呈涝池>裸地>小麦地>12年生果园>20年生果园的趋势,其值分别为:21.41、19.71、18.5... 对长武塬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条件下深层土壤水分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土地利用类型测定范围内土壤平均含水量总体上呈涝池>裸地>小麦地>12年生果园>20年生果园的趋势,其值分别为:21.41、19.71、18.55、17.92和17.84%、15.42和14.07%。在相同树龄条件下,12龄果园不同样点之间土壤剖面水分存在较大差异,耗水深度可达10-13m,耗水深度因果树生长差异而有所差别;而20龄果园不同样点间土壤含水量的差异较小,耗水影响深度可达19m,形成了深厚的生物利用型干层,限制了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裸地和涝池土壤含水量总体上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含水量。裸地在丰水年或者较大规模集中连续降水情况下,降水有可能通过1360cm的深厚土层继续向下补给;涝池在积水后快速入渗补给地下水,之后经过近一年的较长时间再分布后,在土体内水势梯度作用下重新趋于相对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土壤水分 土地利用类型 耗水深度 生态环境效应 长武塬区
原文传递
淮北地区小麦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被引量:1
16
作者 孔令聪 汪芝寿 +2 位作者 曹承富 张存岭 王敏 《安徽农学通报》 1996年第1期51-52,共2页
淮北地区小麦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孔令聪,汪芝寿,曹承富,张存岭,王敏(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合肥230031)(濉溪县科委,濉溪235100)(蒙城县种子公司)我省淮北地区处黄淮平原的南端,包括阜阳、宿县的地区和蚌埠... 淮北地区小麦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孔令聪,汪芝寿,曹承富,张存岭,王敏(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合肥230031)(濉溪县科委,濉溪235100)(蒙城县种子公司)我省淮北地区处黄淮平原的南端,包括阜阳、宿县的地区和蚌埠、淮南、淮北三市,共二十五个县(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北地区 关键技术措施 小麦高产 小麦生产 深层土壤水分 培肥地力 土壤有机质 土壤肥力 田间持水量 抽穗开花
下载PDF
中耕——重要的抗旱辅助措施
17
作者 熊飞 《科学种养》 2011年第9期62-63,共2页
谈到抗旱,很多人都想到浇水。其实,中耕也是一项重要的抗旱辅助措施。 中耕之所以能够起到一定的抗旱作用,主要是因为中耕能够弥合开裂的土缝,切断土壤毛细管,阻断深层土壤水分上升通道,减少水分蒸发,保住土壤墒情。在浇水或雨... 谈到抗旱,很多人都想到浇水。其实,中耕也是一项重要的抗旱辅助措施。 中耕之所以能够起到一定的抗旱作用,主要是因为中耕能够弥合开裂的土缝,切断土壤毛细管,阻断深层土壤水分上升通道,减少水分蒸发,保住土壤墒情。在浇水或雨后及时进行浅耕,保墒效果尤为显著。中耕还有利于土壤蓄水纳墒,促进作物根系下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旱作用 辅助措施 中耕 深层土壤水分 水分蒸发 土壤墒情 保墒效果 土壤蓄水
下载PDF
The Limiting Effect of Deep Soil Water on Evapotranspiration of a Subtropical Coniferous Plantation Subjected to Seasonal Drought 被引量:11
18
作者 TANG Yakun WEN Xuefa +2 位作者 SUN Xiaomin ZHANG Xinyu WANG Huimin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2期385-395,共11页
Seasonal drought is a common occurrence in humid climates. The year 2003 was the driest year during the period 1985– 2011 in southeastern China.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lucidate the impact of the exceptio... Seasonal drought is a common occurrence in humid climates. The year 2003 was the driest year during the period 1985– 2011 in southeastern China.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lucidate the impact of the exceptional drought in 2003, compared with eddy flux measurements during 2004–11, on the dynamics of evapotranspiration(ET) and related factors, as well as their underlying mechanisms, in a subtropical coniferous plant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 It was found that daily ET decreased from 5.34 to 1.84 mm during the intensive drought period and recovered to 4.80 mm during the subsquent recovering drought period. Path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ET was mainly determined by canopy conductance and deep soil water content(50 cm) during the intensive drought and recovering drought periods, respectively. The canopy conductance offset the positive effect of air vapor pressure deficit on ET when suffering drought stress, while the canopy conductance enhanced the positive effect of air temperature on ET during the late growing season. Because the fine roots of this plantation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shallow soil, and the soil water in the upper 40 cm did not satisfy the demand for ET, stomatal closure and defoliation were evident as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drought st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干旱 深层土壤水分 蒸散量 亚热带 限制作用 针叶 人工林 中国东南部
下载PDF
多功能碎土镇压器的设计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伟光 张印生 郭春雨 《现代化农业》 2011年第2期38-38,共1页
农田在播种前,土壤墒情的好坏对种子的发芽、作物的产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镇压器就是通过在播种前对土壤表层土块压碎、压实来消除土块的空隙,防止水分蒸发损失(保墒)的作业农具,同时还有利于深层土壤水分通过毛细管上升,聚集在播种... 农田在播种前,土壤墒情的好坏对种子的发芽、作物的产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镇压器就是通过在播种前对土壤表层土块压碎、压实来消除土块的空隙,防止水分蒸发损失(保墒)的作业农具,同时还有利于深层土壤水分通过毛细管上升,聚集在播种土层,促进种子发芽(提墒)等作用。现将一款多功能碎土镇压器简介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压器 多功能 碎土 深层土壤水分 设计 种子发芽 播种前 土壤墒情
下载PDF
A Multimodel Ensemble-based Kalman Filter for the Retrieval of Soil Moisture Profiles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述文 李得勤 邱崇践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95-206,共12页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ree land surface models (LSMs) and the ensemble Kalman filter (EnKF), a multimodel EnKF is proposed in which the multimodel background superensemble error covariance matrix is estimated by tw...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ree land surface models (LSMs) and the ensemble Kalman filter (EnKF), a multimodel EnKF is proposed in which the multimodel background superensemble error covariance matrix is estimated by two different algorithms: the Simple Model Average (SMA) and the Weighted Average Method (WAM). The two algorithms are tested and compared in terms of their abilities to retrieve the true soil moisture profile by respectively assimilating both synthetically-generated and actual near-surface soil moisture measurements. The results from the synthetic experiment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SMA and WAM algorithms were quite different. The SMA algorithm did not help to improve the estimates of soil moisture at the deep layers, although its performance was not the worst when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from the single-model EnKF. On the contrary, the results from the WAM algorithm were better than those from any single-model EnKF. The tested results from assimilating the field measurement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wo multimodel EnKF algorithms was very stable compared with the single-model EnKF. Although comparisons could only be made at three shallow layers, on averag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AM algorithm was still sligh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SMA algorithm. As a result, the WAM algorithm should be adopted to approximate the multimodel background superensemble error covariance and hence used to estimate soil moisture states at the relatively deep lay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曼滤波算法 深层土壤水分 资料检索 模式集成 加权平均法 算法性能 误差协方差 基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