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48nm深紫外光刻胶 被引量:9
1
作者 郑金红 黄志齐 侯宏森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6-356,共11页
本文从化学增幅技术的产生,深紫外248nm胶主体树脂及PAG发展历程、溶解抑制剂、存在的工艺问题及解决途径多个方面综述了深紫外248nm胶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 化学增幅 KRF激光 深紫外光刻 248 nm光 主体树脂 酸催化 光致产酸剂
下载PDF
深紫外光刻照明系统光束整形单元的设计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阳 巩岩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9-34,共6页
为了使曝光波长为193 nm的深紫外光刻系统能够制备曝光线宽为90 nm及以下节点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了采用环形照明模式且部分相干因子σ连续可调,能满足不同曝光线宽要求的光刻照明系统光束整形单元。首先,用几何光学定律和三角函数推导... 为了使曝光波长为193 nm的深紫外光刻系统能够制备曝光线宽为90 nm及以下节点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了采用环形照明模式且部分相干因子σ连续可调,能满足不同曝光线宽要求的光刻照明系统光束整形单元。首先,用几何光学定律和三角函数推导了轴锥镜移动距离与光束放大倍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对变倍凸轮的合理性和装调公差灵敏度的分析,确定了轴锥镜组参数的变化范围,完成了变倍镜组与轴锥镜组合的光束整形单元的设计。最后,在组合系统后面加入了可连续变倍的缩束系统,实现了σ的连续可调。设计结果显示,在环形照明模式下,归一化的环宽Δσ和外环直径σouter分别在[0.25,1]和[0.4,1]内连续可调,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紫外光刻 环形照明 轴锥镜 部分相干因子 无焦变倍镜组
下载PDF
深紫外光刻光学薄膜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立超 才玺坤 时光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69-181,共13页
深紫外波段是目前常规光学技术的短波极限,随着波长的缩短,深紫外光学薄膜开发面临一系列特殊的问题;而对于深紫外光刻系统这样的典型超精密光学系统来说,对薄膜光学元件提出的要求则更加苛刻。本文主要介绍了适用于深紫外光刻系统的薄... 深紫外波段是目前常规光学技术的短波极限,随着波长的缩短,深紫外光学薄膜开发面临一系列特殊的问题;而对于深紫外光刻系统这样的典型超精密光学系统来说,对薄膜光学元件提出的要求则更加苛刻。本文主要介绍了适用于深紫外光刻系统的薄膜材料及膜系设计;对薄膜沉积工艺、元件面形保障、大口径曲面均匀性等超精密光学元件的指标保障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对环境污染与激光辐照特性等光刻系统中薄膜元件环境适应性的重要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上分析为突破高性能深紫外光刻光学薄膜开发瓶颈,更好地满足深紫外光刻等极高精度光学系统的应用需求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紫外光刻 超精密光学 膜系设计 光学性能保障 环境适应性
下载PDF
深紫外光刻照明系统的微反射镜阵列公差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尹超 李艳秋 +2 位作者 闫旭 刘克 刘丽辉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4-150,共7页
为满足45 nm及其以下节点光刻技术对照明系统的需求,将深紫外光刻照明系统的光束整形单元所采用的微反射镜阵列(MMA)作为关键器件,以实现满足光源-掩模联合优化(SMO)技术需求的任意照明光源。根据MMA结构参数和加工制造调整特性,分析MM... 为满足45 nm及其以下节点光刻技术对照明系统的需求,将深紫外光刻照明系统的光束整形单元所采用的微反射镜阵列(MMA)作为关键器件,以实现满足光源-掩模联合优化(SMO)技术需求的任意照明光源。根据MMA结构参数和加工制造调整特性,分析MMA角度误差类型。在此基础上,利用蒙特卡罗公差分析法模拟实际加工制造调整的过程,通过分析微反射镜角度误差对曝光结果的影响,制定了满足曝光要求的角度公差。结果显示,当MMA在正交方向上的角度调整公差和加工角度公差分别在(±0.04°,±0.06°)、(±0.04°,±0.04°)范围内时,系统曝光得到的特征尺寸误差(CDE)在98.1%的置信概率下小于0.33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公差分析 微反射镜阵列 深紫外光刻
原文传递
光刻胶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巧云 祁秀秀 +2 位作者 杨怡 朱翔宇 周勇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8-384,共7页
简单介绍了光刻胶的组成部分,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光刻胶成膜树脂合成、开发的研究进展,并根据不同曝光波长所需的不同光刻胶(包括紫外(UV)光刻胶、深紫外光刻胶、极紫外光刻胶等)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各光源下分子量和分子量分散指数... 简单介绍了光刻胶的组成部分,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光刻胶成膜树脂合成、开发的研究进展,并根据不同曝光波长所需的不同光刻胶(包括紫外(UV)光刻胶、深紫外光刻胶、极紫外光刻胶等)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各光源下分子量和分子量分散指数对光致抗蚀剂的影响,并对国内外研究中通过不同聚合工艺制备的不同分子量光致抗蚀剂性能进行了评述,总结了近年来含有特定化学结构的光致抗蚀剂以及其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国内外光刻胶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展望,指出进一步提高光刻胶的分辨率、改善其综合性能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UV)光 深紫外光刻 紫外光 成膜树脂 分辨率
原文传递
杂环类锌基光刻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6
作者 吴蓉 赵炜珍 王公应 《合成化学》 CAS 2023年第8期610-616,共7页
随着微电子行业的高速发展,光刻胶在IC制造行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金属氧簇光刻胶以高吸收性、尺寸小且易于调控的优势受到青睐。在常温下设计合成了以二水乙酸锌为金属源,2-巯基-1-甲基咪唑为配体的含杂环的锌氧团簇化合物Zn-2-MMI... 随着微电子行业的高速发展,光刻胶在IC制造行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金属氧簇光刻胶以高吸收性、尺寸小且易于调控的优势受到青睐。在常温下设计合成了以二水乙酸锌为金属源,2-巯基-1-甲基咪唑为配体的含杂环的锌氧团簇化合物Zn-2-MMI,其结构由X-射线单晶衍射和热重分析确证。结果表明:该材料尺度较小(1~2 nm),有助于得到高分辨图案;热稳定性能满足一般光刻的技术要求。通过高斯计算可知,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值较低(-6.64 eV),表明Zn-2-MMI具有一定的光化学反应潜力。在深紫外波长下进行曝光后,Zn-2-MMI光刻胶能在四甲基氢氧化铵水溶液和异丙醇中得到正负显影特征的图案;该光刻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45.5 mJ·cm^(-2)),表明了Zn-2-MMI具备作为新一代候选光刻材料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基光 深紫外光刻 灵敏度 杂环 HOMO-LUMO带隙 正负显影特征
下载PDF
以光为刀 浅谈直写式光刻技术
7
作者 张平(文/图) 《微型计算机》 2023年第15期98-102,共5页
提到光刻技术,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深紫外光刻(DU V)和极紫外光刻(EU V)这两种在光刻机上常见的名词。实际上,光刻技术在行业内的应用远不止光刻机,技术类型也很多样。在Chiplet技术出现之后,由于封装技术的需要,直写式光刻开始成为行... 提到光刻技术,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深紫外光刻(DU V)和极紫外光刻(EU V)这两种在光刻机上常见的名词。实际上,光刻技术在行业内的应用远不止光刻机,技术类型也很多样。在Chiplet技术出现之后,由于封装技术的需要,直写式光刻开始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那么,究竟什么是直写式光刻?它能应用在什么领域和我们熟悉的DUV、EUV这些应用在光刻机中的光刻技术相比,它的优势和劣势又是什么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紫外光 深紫外光刻 封装技术 直写 优势和劣势
下载PDF
晶圆级薄膜铌酸锂波导制备工艺与性能表征
8
作者 叶志霖 李世凤 +5 位作者 崔国新 尹志军 王学斌 赵刚 胡小鹏 祝世宁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6-433,共8页
随着光子集成和光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低损耗波导是实现高效光子传输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集成芯片的性能。因此,低损耗波导的制备技术是当前铌酸锂集成光子技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研究针对晶圆级低损耗薄膜铌酸锂波导的制... 随着光子集成和光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低损耗波导是实现高效光子传输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集成芯片的性能。因此,低损耗波导的制备技术是当前铌酸锂集成光子技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研究针对晶圆级低损耗薄膜铌酸锂波导的制备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在4英寸的薄膜铌酸锂晶圆上,基于深紫外光刻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技术,成功制备出了传输损耗低于0.15 dB/cm的波导,同时刻蚀深度误差控制在10%以内,极大地提高了波导结构的精确度。此外,本研究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环谐振腔的晶圆上波导损耗的表征方案,能更精确地评估波导性能。通过测试,发现所制备的波导合格率超过85%,显示出良好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本文中发展的晶圆级薄膜铌酸锂加工工艺,对推进铌酸锂波导的大规模制备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铌酸锂 晶圆级加工 波导损耗测量 深紫外光刻 ICP 集成光子技术
下载PDF
迈向21世纪的光刻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姚汉民 周明宝 田宏 《光电工程》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8,共8页
介绍了深紫外光刻技术、电子束光刻技术、X射线光刻技术以及与这些技术相关的一些单元技术的最新进展,概要介绍了这些技术最热门的研究课题,阐述了这些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深紫外光刻 电子束光 X射线光
下载PDF
采用移相掩模技术制作深亚微米“T”型栅
10
作者 杨中月 付兴昌 +1 位作者 宋洁晶 孙希国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72-375,共4页
介绍了在GaAs器件制作中,如何提高光刻细线条加工能力、制作深亚微米"T"型栅的工艺技术。该技术采用投影光刻和负性化学放大光刻胶,制作出0.18μm的"T"型栅GaAs PHEMT器件,栅光刻工艺采用了分辨率增强移相掩模技术... 介绍了在GaAs器件制作中,如何提高光刻细线条加工能力、制作深亚微米"T"型栅的工艺技术。该技术采用投影光刻和负性化学放大光刻胶,制作出0.18μm的"T"型栅GaAs PHEMT器件,栅光刻工艺采用了分辨率增强移相掩模技术。根据曝光工具简单介绍了当前GaAs器件中"T"型栅主要制作方法,讨论了"T"型栅制作中所使用的移相掩模原理以及该技术应用于GaAs器件制作的优势,并介绍了工艺制作过程。给出了所制作的"T"型栅扫描电镜剖面照片,并进一步试验、讨论和分析了采用该种移相掩模版进行光刻时所遇到的主要困难及解决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紫外光刻 负性化学放大胶 “T”型栅 移相掩模技术 分辨率增强技术 砷化镓PHEMT
原文传递
21世纪的光刻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姚汉民 《世界产品与技术》 2000年第1期15-17,共3页
当前世界半导体工业按照摩尔定律,以快速发展的势头向21世纪,光刻特征线宽越来越小,硅片直径越来越大,制造成本越来越高。到2000年0.18μm工艺、300mm硅片的技术将完全进入规模化大生产阶段。在不远的将来,微电子设备的发展将达到传统... 当前世界半导体工业按照摩尔定律,以快速发展的势头向21世纪,光刻特征线宽越来越小,硅片直径越来越大,制造成本越来越高。到2000年0.18μm工艺、300mm硅片的技术将完全进入规模化大生产阶段。在不远的将来,微电子设备的发展将达到传统光学方法的分辨率极限,光学光刻曝光波长将由i线向深紫q外迈进。现在在0.25μm—0.35μm生产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紫外光刻 电子束投影光 X线光
下载PDF
基于101.6mm(4英寸)砷化镓晶圆的130nm光刻工艺研究
12
作者 蔡利康 彭劲松 高建峰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4-187,共4页
首次采用扫描式光刻机开展基于101.6mm(4英寸)砷化镓晶圆的130nm光刻工艺研究,通过研究Si片与GaAs片表面状态的差异,确认基于扫描式光刻机实现GaAs晶圆130nm光刻工艺需以GaAs片为基础调整设备状态,较好地实现了GaAs晶圆130nm光刻图形。... 首次采用扫描式光刻机开展基于101.6mm(4英寸)砷化镓晶圆的130nm光刻工艺研究,通过研究Si片与GaAs片表面状态的差异,确认基于扫描式光刻机实现GaAs晶圆130nm光刻工艺需以GaAs片为基础调整设备状态,较好地实现了GaAs晶圆130nm光刻图形。同时尝试采用不同工艺方法(蒸发Ti金属薄膜、涂覆PMGI光刻胶以及生长SiN薄膜)处理GaAs晶圆表面,有效提高了圆片焦平面参数稳定性。进一步研究了图像倾斜参数对曝光图形形貌以及线宽均匀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式光 焦平面参数 深紫外光刻 图像倾斜参数
下载PDF
光刻胶成膜剂:发展与未来 被引量:7
13
作者 朋小康 黄兴文 +4 位作者 刘荣涛 张永文 张诗洋 刘屹东 闵永刚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79-1090,共12页
随着集成电路制程向着3 nm乃至1 nm推进,光刻胶作为集成电路制造中最为繁杂的光刻工艺所需的重要耗材,愈发显示其重要性及挑战性。光刻胶随曝光光源的进步经历了从紫外到深紫外再到极紫外的发展,本文从成膜剂角度首先综述了紫外光刻胶... 随着集成电路制程向着3 nm乃至1 nm推进,光刻胶作为集成电路制造中最为繁杂的光刻工艺所需的重要耗材,愈发显示其重要性及挑战性。光刻胶随曝光光源的进步经历了从紫外到深紫外再到极紫外的发展,本文从成膜剂角度首先综述了紫外光刻胶及深紫外光刻胶的发展应用情况,接着对极紫外光刻胶的性能需求作了简述,最后重点针对极紫外光刻胶中的分子玻璃体系作了介绍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 深紫外光刻 紫外光 化学增幅 分子玻璃
下载PDF
工件台振动低敏感光刻系统协同优化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盛乃援 李艳秋 +1 位作者 韦鹏志 刘丽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8-184,共7页
计算光刻是提高光刻成像性能的有效方法。但是,大多数计算光刻技术建立在理想光刻系统下而忽略了系统误差的影响。系统误差中的工件台振动会导致光刻图形误差增大和工艺窗口下降。因此,必须要降低工件台振动对光刻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一... 计算光刻是提高光刻成像性能的有效方法。但是,大多数计算光刻技术建立在理想光刻系统下而忽略了系统误差的影响。系统误差中的工件台振动会导致光刻图形误差增大和工艺窗口下降。因此,必须要降低工件台振动对光刻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一种对工件台振动低敏感的光刻系统协同优化方法。首先利用Zernike多项式表征光源来降低算法计算量并提高光源优化自由度。然后创建一项涵盖工件台振动影响的综合评价函数。最后采用基于梯度的统计优化算法建立优化流程。14 nm节点一维掩模图形仿真表明极端工件台振动下,该方法的特征尺寸误差降低28.7%,工艺窗口增大67.3%。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工件台振动敏感度并提高光刻工艺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紫外光刻 分辨率增强技术 协同优化 计算光
原文传递
SUSS MicroTec公司进一步巩固其光刻设备在技术和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15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5-95,共1页
2010年11月30日,SUSSMicroTecAG的全资子公司HamaTechAPE GmbH&Co.KG宣布,已接到几十份MaskTrackPro设备订单。MaskTrackPro于2009年投产,是用于下一代光刻领域的完整掩膜流程平台。对于亚22nm 193nm浸没式光刻、EUVL深紫外光刻、... 2010年11月30日,SUSSMicroTecAG的全资子公司HamaTechAPE GmbH&Co.KG宣布,已接到几十份MaskTrackPro设备订单。MaskTrackPro于2009年投产,是用于下一代光刻领域的完整掩膜流程平台。对于亚22nm 193nm浸没式光刻、EUVL深紫外光刻、NIL接触式纳米压印技术等先进光刻工艺的掩膜版,MaskTrack Pro是目前已知唯一可以实现清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压印技术 设备 市场 下一代光 深紫外光刻 EUVL 工艺 掩膜版
原文传递
深紫外计算光刻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国栋 张子南 +1 位作者 李思坤 王向朝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3-111,共19页
光刻机是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核心装备,深紫外光刻机是用于先进技术节点芯片制造的主流光刻设备。光刻机的成像质量直接影响光刻机性能指标,是光刻机正常工作的前提。作为提高光刻成像质量的重要手段,计算光刻技术在光刻机软硬件不... 光刻机是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核心装备,深紫外光刻机是用于先进技术节点芯片制造的主流光刻设备。光刻机的成像质量直接影响光刻机性能指标,是光刻机正常工作的前提。作为提高光刻成像质量的重要手段,计算光刻技术在光刻机软硬件不变的条件下,采用数学模型和软件算法对照明光源、掩模图形和工艺参数等进行优化,使目标图形高保真度地成像到硅片上。光刻成像模型是计算光刻技术的基础,成像模型仿真精度和速度的不断提高支撑了计算光刻技术的发展。结合本团队的研究工作,介绍了光刻成像模型的发展,总结了光学邻近效应修正技术、光源掩模优化技术和逆向光刻技术这三种主要计算光刻技术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紫外光刻 计算光 光源掩模优化 光学邻近效应修正 逆向光技术
原文传递
亚十纳米导向自组装与深紫外混合光刻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自力 胡晓华 熊诗圣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38-453,共16页
光刻图形化工艺对芯片制造乃至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微电子器件关键尺寸的持续微缩,芯片制造工艺日益演进,迫切需要立足国内产业现状,开发用于先进工艺节点的下一代光刻工艺。导向自组装(DSA)光刻技术是一种基... 光刻图形化工艺对芯片制造乃至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微电子器件关键尺寸的持续微缩,芯片制造工艺日益演进,迫切需要立足国内产业现状,开发用于先进工艺节点的下一代光刻工艺。导向自组装(DSA)光刻技术是一种基于热力学微相分离的图形化工艺,具有高通量、高分辨、低成本的特点。本文提出结合深紫外(DUV)光刻技术在引导图形的基础上开发应用于高端芯片制造,与产线兼容的亚十纳米DSA光刻技术,致力解决制约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卡脖子”工艺难题。基于此,从DSA机理、材料种类、图形设计、工艺兼容性(涂胶、退火、刻蚀)、成本、缺陷率、应用等方面系统讨论了该技术的发展潜力,并介绍了DSA光刻在300 mm先导线上实施所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充分论证了DSA与DUV相结合的混合光刻技术应用于先进工艺节点的可操作性。最后,对该技术当前存在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向自组装光 深紫外光刻 亚十纳米制造 微电子器件 先进工艺节点
原文传递
Crosstalk analysis of silicon-on-insulator nanowire-arrayed waveguide grating
18
作者 李凯丽 安俊明 +6 位作者 张家顺 王玥 王亮亮 李建光 吴远大 尹小杰 胡雄伟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294-299,共6页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rosstalk of silicon-on-insulator(SOI) nanowire arrayed waveguide grating(AWG) are analyzed using the transfer function method.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wider and thicker arrayed waveguid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rosstalk of silicon-on-insulator(SOI) nanowire arrayed waveguide grating(AWG) are analyzed using the transfer function method.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wider and thicker arrayed waveguides, outsider fracture of arrayed waveguide, and larger channel space, could mitigate the deterioration of crosstalk. The SOI nanowire AWGs with different arrayed waveguide widths are fabricated by using deep ultraviolet lithography(DUV) an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etching(ICP) technology.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osstalk performance is improved by about 7 d B through adopting 800 nm arrayed waveguide wid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波导光栅 绝缘体上硅 串扰分析 硅纳米线 等离子体 传递函数法 深紫外光刻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业界要闻
19
《中国集成电路》 2008年第2期1-9,共9页
意法半导体进军45nmCMOS工艺;盛美突破CMP瓶颈,引领无应力抛光新潮流;测试大厂京元电与Amkor重新合作搭上“中国市场直通车”;Analog Devices开发出新型封装技术面向MEMS组件晶圆级低成本封装;IMEC、CNSE。
关键词 DEVICES CMOS工艺 ANALOG 封装技术 意法半导体 深紫外光刻 中国市场 MEMS
下载PDF
光刻曝光系统中新型光可变衰减器的研制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美萱 王丽 董连和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9-134,共6页
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为满足数值孔径为1.35、波长为193nm的光刻曝光系统45nm的成像分辨率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光可变衰减器,用于控制系统的光能透射率,调整曝光能量。该衰减器在光入射角为20°~40°时,衰减面的平均透射率呈... 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为满足数值孔径为1.35、波长为193nm的光刻曝光系统45nm的成像分辨率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光可变衰减器,用于控制系统的光能透射率,调整曝光能量。该衰减器在光入射角为20°~40°时,衰减面的平均透射率呈线性变化并从95%降低至8%,同时保证其余三个表面的光能损失均低于1%。设计和制作了光可变衰减器的光学薄膜,其基底材料选择熔融石英,膜层材料采用LaF_3和AlF_3。实验测试了光可变衰减器系统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该系统的光能透射率在8%~90%范围内连续可调,实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与传统光可变衰减器相比,该系统可调制衰减范围更大,衰减量更稳定,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深紫外光刻 光可变衰减器 截止滤光膜 光学镀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