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1篇文章
< 1 2 1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机金属混凝剂的应用与发展
1
作者 韩希雯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296-298,共3页
首先介绍了传统铝盐混凝剂和传统铁盐混凝剂的作用机理及优缺点,对二者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基于二者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无机高分子铝盐和铁盐混凝剂的应用及其优缺点;最后介绍了一些以聚合铝铁加入其他酸根混凝剂的优势和应用,还介绍了如钛... 首先介绍了传统铝盐混凝剂和传统铁盐混凝剂的作用机理及优缺点,对二者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基于二者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无机高分子铝盐和铁盐混凝剂的应用及其优缺点;最后介绍了一些以聚合铝铁加入其他酸根混凝剂的优势和应用,还介绍了如钛盐等新型的金属混凝剂,并对混凝剂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盐 铁盐 无机混凝剂 高分子混凝剂
下载PDF
新型聚镧混凝剂的制备及其在低温低浊水中的深度除磷性能
2
作者 吴兵党 潘莹露 +3 位作者 赵勤政 吴玮 许晓毅 黄天寅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5,共9页
针对铁铝盐混凝剂在低温低浊水中深度除磷性能欠佳的问题,基于镧和磷酸根具有特异性亲和力的特性,选用溶胶-凝胶法以不同镧源、有机配体和原料(酸、碱、醇、水)配比制备了一系列聚镧混凝剂(LXC),所得材料中镧的质量分数均为30%~33%,混... 针对铁铝盐混凝剂在低温低浊水中深度除磷性能欠佳的问题,基于镧和磷酸根具有特异性亲和力的特性,选用溶胶-凝胶法以不同镧源、有机配体和原料(酸、碱、醇、水)配比制备了一系列聚镧混凝剂(LXC),所得材料中镧的质量分数均为30%~33%,混凝絮体颗粒尺寸达1600μm,且在5 min内即可完成沉降过程。以LaCl_(3)和聚氯化铝(PAC)为对照样品,评估了LXC对学校河水[温度为4~6℃,磷质量浓度为(1.0±0.1)mg/L]、阳澄湖水[温度为4~6℃,磷质量浓度为(0.1±0.3)mg/L]和石湖水[温度为4~6℃,磷质量浓度为(0.8±0.2)mg/L]的深度除磷、除浊性能。结果表明,相同投加量下LXC对不同水样的除磷效果均优于LaCl_(3)和PAC,适宜条件下混凝出水中残余磷质量浓度低于0.02mg/L,均达到深度除磷效果。该研究为深度除磷、缓解水体富营养化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 聚镧混凝剂 低温低浊 除磷 溶胶-凝胶法
下载PDF
聚硅酸氯化铁锆混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
作者 艾孙阳 黄向阳 +1 位作者 吴小刚 王依晴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52,共5页
为解决微污染水体中无机、有机污染物问题,开发绿色安全的混凝剂,以硅酸钠、氯化铁、氯化锆为原料制备聚硅酸氯化铁锆。选取高岭土和黄腐酸(FA)分别模拟微污染水体中无机和有机污染物,采用单因素法探究混凝剂的最佳制备条件和混凝条件... 为解决微污染水体中无机、有机污染物问题,开发绿色安全的混凝剂,以硅酸钠、氯化铁、氯化锆为原料制备聚硅酸氯化铁锆。选取高岭土和黄腐酸(FA)分别模拟微污染水体中无机和有机污染物,采用单因素法探究混凝剂的最佳制备条件和混凝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n(Fe)/n(Zr)为0.3、n(Fe+Zr)/n(Si)为1.0、碱化度为0.3的条件下聚硅酸氯化铁锆性能最好;在水样pH为7~8、投加量为2.5 mL/L、水样温度为15~20℃的条件下聚硅酸氯化铁锆效率最高,浊度和UV_(254)去除率分别为98.81%和83.58%。采用SEM、FTIR、XRD进行结构表征,可知聚硅酸氯化铁锆是聚硅酸和Fe^(3+)、Zr^(4+)络合成一种无特征衍射峰的无定型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酸氯化铁锆 复合混凝剂 结构表征 吸附架桥
原文传递
复合混凝剂中Ca^(2+)对高溶解态磷坑塘水混凝效果的影响
4
作者 程紫微 王涛 +5 位作者 郭忠 马龙 张俊 王玉飞 黄晨慧 徐慧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87-95,147,共10页
文章以Ca^(2+)改性后的AlCl_(3)和PACl作为混凝剂进行混凝实验,通过出水浊度、余铝、总磷、絮体粒径及有机物组成等分析改性后混凝剂的作用机理,探讨混凝剂中存在的Ca^(2+)对高磷坑塘水混凝效果的影响机制。浊度去除方面,低投加量下Ca^(... 文章以Ca^(2+)改性后的AlCl_(3)和PACl作为混凝剂进行混凝实验,通过出水浊度、余铝、总磷、絮体粒径及有机物组成等分析改性后混凝剂的作用机理,探讨混凝剂中存在的Ca^(2+)对高磷坑塘水混凝效果的影响机制。浊度去除方面,低投加量下Ca^(2+)可明显降低出水浊度。当投加量为0.10 mmol/L时,PACl出水浊度下降了33.52 NTU,AlCl_(3)出水浊度下降了28.72 NTU。余铝去除方面,当AlCl_(3)作混凝剂时,Ca^(2+)可以通过增加混凝剂的电中和能力来降低出水余铝浓度。溶解态磷去除方面,Ca^(2+)与磷酸根反应或通过压缩双电层和吸附电中和作用来增加溶解态磷的去除率。当投加量为0.20 mmol/L时,Ca^(2+)浓度为0.9 mmol/L,PACl溶解态磷去除率较未改性前提高16.1%。絮体粒径方面,Ca^(2+)可以促进颗粒之间脱稳凝聚,增加絮体粒径和分形维数,AlCl_(3)在0.20 mmol/L投加量下絮体粒径增加79μm。并且Ca^(2+)的加入使AlCl_(3)生成的絮体抗剪切能力更强,但是絮体受到破坏后更不容易恢复,使PACl形成絮体强度因子和恢复因子变大。有机物去除方面,Ca^(2+)可以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对于0.20 mmol/L投加量,Ca^(2+)为0.06 mmol/L投加量条件下AlCl_(3)改性后混凝剂荧光响应值由1100降至8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 高磷 CA^(2+) 复合混凝剂
下载PDF
扩散控制条件下铝基混凝剂除低浓度磷的效果研究
5
作者 李能能 吴福雨 +6 位作者 张龙 樊小东 马彪 高磊 徐慧 黄晨慧 王希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96-103,共8页
该研究比较了不同浓度AlCl_(3)和Al_(13)铝基混凝剂在深度不同的情况下对不同磷形态的去除特征。结果表明:AlCl_(3)表现出优异的控磷能力,AlCl_(3)能够在2 h静沉后使总磷(TP)下降至9μg/L,并可在较短时间内降低溶解态磷,而Al_(13)对吸... 该研究比较了不同浓度AlCl_(3)和Al_(13)铝基混凝剂在深度不同的情况下对不同磷形态的去除特征。结果表明:AlCl_(3)表现出优异的控磷能力,AlCl_(3)能够在2 h静沉后使总磷(TP)下降至9μg/L,并可在较短时间内降低溶解态磷,而Al_(13)对吸附态磷的去除效果更好;AlCl_(3)和Al_(13)都有助于表层水中颗粒态磷的去除,在pH=7.5的条件下,磷以Al-P沉淀的形式得以去除;AlCl_(3)具有更优的有机物去除能力,能够在0.5 h时使DOC浓度快速降低。研究结果可为选择合适的控磷药剂和投药量提供参考,有助于制定原位磷污染控制策略及维护生态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控制 铝基混凝剂 磷形态 混凝 除磷
下载PDF
集成学习框架下的水厂混凝剂智慧投加预测模型构建
6
作者 张凯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4-169,共6页
为解决水厂混凝剂投加过量或不足的问题,同时兼顾并及时响应原水水质变化,构建集成学习框架下的混凝剂智慧投加预测模型。在数据预处理阶段,引入除浊率对原始数据集进行筛选,降低不合理投加数据在训练数据中的占比。特征工程中,以前馈... 为解决水厂混凝剂投加过量或不足的问题,同时兼顾并及时响应原水水质变化,构建集成学习框架下的混凝剂智慧投加预测模型。在数据预处理阶段,引入除浊率对原始数据集进行筛选,降低不合理投加数据在训练数据中的占比。特征工程中,以前馈控制理论建立进水水质、水量与混凝剂投加流量非线性关系,同时采用自相关、偏相关系数分析得出时序特征并作为模型输入。系统模型划分长期模型、中期模型、短期模型,各模型均采用Stacking集成学习框架,系统模型通过权重分配输出混凝剂投加预测值。结果表明,时序特征的引入使得模型预测性能得到显著提升,集成学习框架下的混合模型投加预测评估指标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R^(2)分别为3.78%、0.96,混凝剂预测投加流量与实际值相比节省约3.12%,可为水厂实现精准投加、降低水厂药耗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剂 除浊率 时序特征 STACKING 集成学习
下载PDF
高效多功能纳米混凝剂的分子设计,作用机理与产业化
7
作者 王东升 高宝玉 +11 位作者 郑怀礼 冯成洪 焦茹媛 徐慧 俞萍锋 朱亮 张伟军 杨鹏 徐绪筝 徐圣君 孟庆杰 谢玉霞 《建设科技》 2023年第11期93-97,共5页
项目组针对水处理领域,复杂源水水质及复合污染情况下,传统水处理混凝工艺对微细污染物去除效率低、处理处置综合成本高等问题,在揭示传统混凝药剂形态转化过程及其理化特征演变基础上,通过分子结构设计优化及功能性化学组分的引入,开... 项目组针对水处理领域,复杂源水水质及复合污染情况下,传统水处理混凝工艺对微细污染物去除效率低、处理处置综合成本高等问题,在揭示传统混凝药剂形态转化过程及其理化特征演变基础上,通过分子结构设计优化及功能性化学组分的引入,开发了强化电中和效应的高电荷纳米药剂,优化絮体形态的无机-有机复配药剂,提高有机物去除的吸附-混凝耦合药剂等一系列多功能强化混凝新型药剂,构建了针对不同水体的多级絮体的形成与调控、反应过程的优化与监控体系,实现对不同复合污染特征水体的优化混凝技术的个性化设计,形成优化混凝-深度过滤耦合技术体系,有效提升了微细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项目所研发的高效多功能纳米混凝药剂与技术成功应用于145个水处理项目,服务人口6685.5万人,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混凝 多功能纳米混凝剂 复杂水质 微界面调控
下载PDF
天然混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媛媛 付英 +2 位作者 罗述元 田西 杨艳亭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3年第2期5-9,共5页
混凝是水处理中常见的技术单元之一,混凝剂种类很多,其中天然混凝剂无二次污染,在水处理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应用潜力,近年来广受关注。综述了天然混凝剂的分类、常见的改性方法,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总结了天然混凝剂应用于水处理中... 混凝是水处理中常见的技术单元之一,混凝剂种类很多,其中天然混凝剂无二次污染,在水处理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应用潜力,近年来广受关注。综述了天然混凝剂的分类、常见的改性方法,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总结了天然混凝剂应用于水处理中所面临的问题,展望了天然混凝剂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改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混凝剂 改性方法 水处理 应用研究
下载PDF
基于矾花图像识别的混凝剂智能投加系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付元 雷智丰 +4 位作者 崔东锋 郭中权 蔡博涵 肖艳 周爱姣 《能源环境保护》 2023年第4期83-90,共8页
目前国内水厂大多采用经验法进行混凝剂投加控制,为实现水厂混凝剂投加智能化,本研究搭建了基于矾花图像识别的智能投药系统。该系统结合了YOLOv5矾花识别算法和Linear Regression加药决策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添加了一个7维的全连接BP神... 目前国内水厂大多采用经验法进行混凝剂投加控制,为实现水厂混凝剂投加智能化,本研究搭建了基于矾花图像识别的智能投药系统。该系统结合了YOLOv5矾花识别算法和Linear Regression加药决策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添加了一个7维的全连接BP神经网络,通过(563,7)的样本集(563条包含矾花数量、矾花平均等效直径、进水流量等7项参数的样本的集合)进行训练,计算确定每一层的最佳权重,得到最低损失值为0.018的线性回归模型。生产试验表明,矾花目标检测准确率为83.5%,预测投药量相比原有经验值降低11.0%。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该系统时延性更低,可靠性更强,药耗更低,有效降低了水厂加药生产和管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矾花 图像识别 混凝剂 智能投药
下载PDF
果皮混凝剂的无机改性及其性能研究
10
作者 郑杰文 付英 张媛媛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3年第6期55-60,共6页
为提升果皮混凝剂(HFP)的稳定性,采用硅铁元素对HFP进行改性,制备出无机改性果皮混凝剂(IMHFP)。以模拟生活污水为试验水样,通过混凝试验研究了IMHFP投加量、原水浊度、 pH值、沉降时间对其混凝性能的影响,对比研究了IMHFP与新鲜HFP的... 为提升果皮混凝剂(HFP)的稳定性,采用硅铁元素对HFP进行改性,制备出无机改性果皮混凝剂(IMHFP)。以模拟生活污水为试验水样,通过混凝试验研究了IMHFP投加量、原水浊度、 pH值、沉降时间对其混凝性能的影响,对比研究了IMHFP与新鲜HFP的混凝性能与稳定性情况,并对混凝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IMHFP对于浊度、色度与总磷的去除效果略优于HFP,二者对COD的去除效果基本相当;IMHFP具有更广的pH值适用范围(6~11)。储存一段时间后,IMHFP未出现变质现象,且其除浊和除色效果稳定;而HFP出现颜色加深和腐败现象,除浊率和除色率分别由新鲜HFP的91.21%和81.29%急剧下降至储存35 d后的78.33%和61.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改性 果皮混凝剂 稳定性 混凝机理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废水站水处理的复合混凝剂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松杰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4期55-57,共3页
对柳钢本部废水站的混凝药剂进行了试验分析,提出了一种在废水站适用的复合混凝剂,并提出了可行的混凝试验方案。对现有在废水站使用的药剂和复合混凝剂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为本部废水站药剂的选用提供了指导意见。
关键词 综合废水 复合混凝剂 混凝试验方案
下载PDF
复合聚硅酸铁混凝剂的制备、性能与混凝机理研究
12
作者 李立辉 丛忠奎 +3 位作者 陈建设 李斌川 刘奎仁 韩庆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8-274,共7页
为探明硅铁物质的量比对聚硅酸铁混凝效果的影响规律,以Na_(2)SiO_(3)·5H_(2)O、Fe_(2)(SO_(4))_(3)·7H_(2)O为原料制备6种聚硅酸铁,通过XRD、SEM及FTIR等分析手段对聚硅酸铁进行物相和微观形貌表征,并系统研究了聚硅酸铁用量... 为探明硅铁物质的量比对聚硅酸铁混凝效果的影响规律,以Na_(2)SiO_(3)·5H_(2)O、Fe_(2)(SO_(4))_(3)·7H_(2)O为原料制备6种聚硅酸铁,通过XRD、SEM及FTIR等分析手段对聚硅酸铁进行物相和微观形貌表征,并系统研究了聚硅酸铁用量、pH值、搅拌时间等工艺参数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聚硅酸铁具有多晶相结构,随硅铁物质的量比的增加,表面形貌由空心管状逐渐向片状结构转变。②随着硅铁物质的量比的增加,聚硅酸铁中Fe(Ⅲ)的自由离子、单核羟基络合物含量减少,聚硅酸铁的电中和能力减弱;相应硅酸多聚体含量升高,聚硅酸铁吸附架桥能力得到提升。③针对丁基钠黄药和二号油所制备水样,采用硅铁物质的量比为0.5的聚硅酸铁混凝剂净化处理,在聚硅酸铁用量为4 mmol/L、pH值为5.0、搅拌时间为20 min的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到48%。与Fe_(2)(SO_(4))_(3)·7H_(2)O、聚硅酸相比,聚硅酸铁混凝性能明显提升,混凝过程电中和与吸附架桥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混凝剂 Fe形态分布 Si形态分布 电中和 吸附架桥
下载PDF
谷壳天然混凝剂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李贤舟 王璐佳 +3 位作者 唐舟潮 邵佳杰 傅舟跃 张孝洪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8-173,共6页
以谷壳为原材料制备了一种天然混凝剂,并对其结构与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通过混凝实验考察了谷壳混凝剂的净水效果,并进一步探究了不同亲疏水性、不同分子质量有机物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制备的谷壳混凝剂能够有效去除大分子、疏水性... 以谷壳为原材料制备了一种天然混凝剂,并对其结构与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通过混凝实验考察了谷壳混凝剂的净水效果,并进一步探究了不同亲疏水性、不同分子质量有机物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制备的谷壳混凝剂能够有效去除大分子、疏水性有机物,对小分子、亲水性有机物的去除率也可达40%。与聚合氯化铝相比,谷壳混凝剂可更有效地控制后续消毒中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在痕量抗生素的去除能力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处理 天然混凝剂 有机物组分分离 消毒副产物 抗生素
下载PDF
碳中和背景下水厂混凝剂自动投加系统的应用
14
作者 李家耀 何嘉莉 +1 位作者 戴紫云 刘瑾科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6期192-198,共7页
水厂的药剂在运送和生产过程中会排放二氧化碳,过量的药剂投加会增加污泥的产量,同时会增加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合理控制加药量有利于水厂践行低碳路径。将优化的混凝剂自动投加系统应用于某中型水厂实际生产中,采用分阶段开... 水厂的药剂在运送和生产过程中会排放二氧化碳,过量的药剂投加会增加污泥的产量,同时会增加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合理控制加药量有利于水厂践行低碳路径。将优化的混凝剂自动投加系统应用于某中型水厂实际生产中,采用分阶段开展的方式进行了长达半年的混凝剂自动投加试验,对比了混凝剂自动投加系统与人工经验投加的运行情况。在实际运行当中,分阶段投入使用混凝剂自动投加系统能有效保障水厂的供水安全。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剂自动投加系统的投入节约了9%的混凝剂用量,在正常及汛期水质情况下均可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试验期间待滤水浑浊度平均值低于2 NTU,且出厂水中铝的含量低于手动投加方式,具有显著的水质提升效果以及经济效益,且污泥产量明显降低。研究结果为大中型水厂混凝剂自动投加系统的应用提供了示范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中型水厂 混凝剂 自动投加 分步推进 浑浊度
下载PDF
高效沉淀池混凝剂应用现状研究
15
作者 韩新盛 李永刚 +1 位作者 靳千千 郑世超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3年第11期110-114,共5页
高速发展的经济和愈发集中的人口,使我国不得不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效沉淀池以其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适用范围广、出水水质高等优点备受关注,而混凝剂的选用对高效沉淀池的处理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对... 高速发展的经济和愈发集中的人口,使我国不得不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效沉淀池以其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适用范围广、出水水质高等优点备受关注,而混凝剂的选用对高效沉淀池的处理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对高效沉淀池无机低分子、无机高分子和有机高分子混凝剂进行了详细的整理与分析,系统地分析了各种混凝剂的特点和原理,并针对高效沉淀池混凝剂未来的发展方向给予展望,以期待能为我国高效沉淀池混凝剂的发展与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沉淀池 混凝剂 工艺原理 提标改造
下载PDF
混凝剂的研究应用现状与开发动向(二) 被引量:13
16
作者 苏腾 陈中兴 陆柱 《净水技术》 CAS 2000年第4期8-12,共5页
关键词 混凝剂 无机混凝剂 高分子型絮凝剂
下载PDF
聚硅酸铁混凝剂处理含油废水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伟红 李明玉 +1 位作者 唐启红 李桂敏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4期42-44,共3页
用水玻璃对自制的聚合硫酸铁进行改性处理制得聚硅酸铁混凝剂 (PFSS) ,应用于油田含油废水的混凝处理 .考察了硅铁配比、熟化时间、水样pH值和温度对混凝性能的影响并与聚硅硫酸铝 (PASS)、聚合氯化铝 (PAC)和聚合硫酸铁 (PFS)进行比较 ... 用水玻璃对自制的聚合硫酸铁进行改性处理制得聚硅酸铁混凝剂 (PFSS) ,应用于油田含油废水的混凝处理 .考察了硅铁配比、熟化时间、水样pH值和温度对混凝性能的影响并与聚硅硫酸铝 (PASS)、聚合氯化铝 (PAC)和聚合硫酸铁 (PFS)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PFSS在降低SS ,增大矾花直径 ,提高沉降速度等方面均优于PAC和聚合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剂 PASS PFSS PFS 含油废水 聚硅酸铁混凝剂 油田废水
下载PDF
两种混凝剂智能投加系统在自来水厂中的应用
18
作者 魏琪 刘保超 《供水技术》 2023年第2期1-5,共5页
自来水厂投加混凝剂受负荷和水质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大部分为经验控制或半自动控制,导致水厂加药自动化程度低且浪费药剂。通过两种混凝剂智能投加系统在水厂中的建设和应用,考察其控制系统建设的难易程度及效果。结果表明,两套系统均... 自来水厂投加混凝剂受负荷和水质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大部分为经验控制或半自动控制,导致水厂加药自动化程度低且浪费药剂。通过两种混凝剂智能投加系统在水厂中的建设和应用,考察其控制系统建设的难易程度及效果。结果表明,两套系统均较易建立;A系统稳定性差,B系统稳定性较好;A系统使用效果不明显,B系统节约药耗5.68%,浊度降低5.65%;两系统面对超负荷和浊度突然增加时均不能及时做出应对。通过实践,为今后水厂少人化或无人化运行提供参考,也可以为其他进行加药系统优化升级的自来水厂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来水厂 混凝剂 自动投加 智能投加
下载PDF
金属聚硅酸复合混凝剂去除水中污染物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胡翔 孙治荣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5-47,共3页
用烧杯搅拌实验考察了金属聚硅酸复合混凝剂(MPS)去除水中污染物质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常见的混凝剂相比,MPS对水中的污染物质如腐殖质、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等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是一种新型多功能无机高分子混凝剂。
关键词 无机高分子混凝剂 金属聚硅酸复合混凝剂 天然有机物
下载PDF
混凝剂在耙吸式挖泥船疏浚作业中的应用探讨
20
作者 张新明 赵六亚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3年第7期64-66,共3页
基于珠江口流域某疏浚项目,为提高耙吸式挖泥船装舱率,研究不同种类、剂量混凝剂对泥浆混凝影响;试验表明,从添加效果及经济角度出发,可选择在5%含固率泥浆中添加0.3%PAC或者0.8%CPAM;同时开展上清液及下部沉降泥污染物检测,混凝剂CPAM... 基于珠江口流域某疏浚项目,为提高耙吸式挖泥船装舱率,研究不同种类、剂量混凝剂对泥浆混凝影响;试验表明,从添加效果及经济角度出发,可选择在5%含固率泥浆中添加0.3%PAC或者0.8%CPAM;同时开展上清液及下部沉降泥污染物检测,混凝剂CPAM、PAC表现出增加下部疏浚泥中的重金属向水体中解析的风险,需结合施工区域水质状况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剂 耙吸式挖泥船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