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氯化铝铁的混凝性能 被引量:27
1
作者 胡勇有 宁寻安 +2 位作者 周勤 梁开文 崔岸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11,共3页
通过聚合氯化铝铁 (PAFC)对不同 p H值原水的混凝实验结果的比较 ,得出原水 p H值不同时 ,发挥最佳混凝效果的 PAFC的 Al/ Fe摩尔比也不同。实验室制聚合氯化铝 (PA C)、聚合氯化铁 (PFC)、PAFC混凝实验结果表明 :p H 6 .5时 ,PAFC(Al/... 通过聚合氯化铝铁 (PAFC)对不同 p H值原水的混凝实验结果的比较 ,得出原水 p H值不同时 ,发挥最佳混凝效果的 PAFC的 Al/ Fe摩尔比也不同。实验室制聚合氯化铝 (PA C)、聚合氯化铁 (PFC)、PAFC混凝实验结果表明 :p H 6 .5时 ,PAFC(Al/ Fe=5 / 5 ,B=1.5 )的混凝效果最好 ,p H>6 .5时 ,则 PA FC(Al/ Fe=9/ 1,B=2 .0 )的混凝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氯化铝铁 混凝 混凝性能 实验 水处理
下载PDF
聚合硅酸硫酸铁铝混凝剂的制备表征与混凝性能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开仕 曾凤春 +1 位作者 谭超 朱登磊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070-3075,共6页
引言聚合硅酸硫酸铁铝(PAFSS)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它不但综合了聚铝、聚铁和聚硅酸混凝剂的多重优点,还克服了聚铝处理后水样残余铝浓度高、聚铁残余色度大和聚硅酸稳定性差的缺点,在废水的处理过程中可同... 引言聚合硅酸硫酸铁铝(PAFSS)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它不但综合了聚铝、聚铁和聚硅酸混凝剂的多重优点,还克服了聚铝处理后水样残余铝浓度高、聚铁残余色度大和聚硅酸稳定性差的缺点,在废水的处理过程中可同时发生电中和、吸附架桥和网捕等多种功能,产生比单一聚铁、聚铝和聚硅酸更好的混凝效果,因而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如文献[1-4]以硅酸钠、硫酸铝和硫酸铁为原料,通过硅酸钠的酸化得到聚硅酸(P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废硫酸 聚合硅酸硫酸铁铝 混凝性能
下载PDF
聚合硫酸铝的制备及其混凝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汪琳 李明玉 +1 位作者 方刚 冯兆敏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7-281,共5页
本实验以硫酸铝和活性氢氧化铝为主要原材料制备了高稳定性的聚合硫酸铝(PAS),并对其混凝性能进行了研究.对PAS的稀释稳定性和触水后快速水解特性进行了分析探讨,考察了PAS的盐基度、投加量、水温和水的pH等因素对其混凝性能的影响.结... 本实验以硫酸铝和活性氢氧化铝为主要原材料制备了高稳定性的聚合硫酸铝(PAS),并对其混凝性能进行了研究.对PAS的稀释稳定性和触水后快速水解特性进行了分析探讨,考察了PAS的盐基度、投加量、水温和水的pH等因素对其混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AS的盐基度为50%时,其混凝除浊和对化学耗氧量(CODC r)的去除率最高;与聚合氯化铝(PAC)和硫酸铝相比,PAS不仅具有水解速度快、絮体大、沉降快、除浊效果好的特点,而且在低温和低pH条件下,仍具有优良的混凝沉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硫酸铝 硫酸铝 混凝 混凝性能
下载PDF
高密度电荷阳离子聚电解质对油污泥的混凝性能 被引量:11
4
作者 黎钢 张松梅 刘海同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1-54,共4页
采用酯交换反应合成高密度电荷阳离子聚电解质(粘均分子量260×104和电荷密度45%),通过对油污泥的混凝处理试验,实现油、水与泥渣三相分层,油品回收率达到85%,分离出的水达到工业排放要求.机理研究表明,高密度... 采用酯交换反应合成高密度电荷阳离子聚电解质(粘均分子量260×104和电荷密度45%),通过对油污泥的混凝处理试验,实现油、水与泥渣三相分层,油品回收率达到85%,分离出的水达到工业排放要求.机理研究表明,高密度电荷阳离子聚电解质不仅可以使粘土颗粒表面Zeta电位中和到0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荷 阳离子聚电解质 油污泥 混凝性能
下载PDF
聚合铝基复合混凝剂残余铝及混凝性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王燕 高宝玉 +2 位作者 岳钦艳 刘玉真 初永宝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4-477,共4页
以不同碱化度 (B)的聚合氯化铝 (PAC)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PDMDAAC)制备聚合氯化铝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复合混凝剂 (PAC PDMDAAC) ,试验了其处理模拟水的除浊效果及水体的残余铝量 .结果表明 :PAC PDMDAAC较PAC具有... 以不同碱化度 (B)的聚合氯化铝 (PAC)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PDMDAAC)制备聚合氯化铝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复合混凝剂 (PAC PDMDAAC) ,试验了其处理模拟水的除浊效果及水体的残余铝量 .结果表明 :PAC PDMDAAC较PAC具有更低的投加量 ,更好的除浊效果 ,处理后水体具有更低的残余铝量 .B和PDMDAAC质量百分含量 (P % )对P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铝基复合混凝 混凝性能 碱化度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 水处理 饮用水
下载PDF
聚硅硫酸铝的混凝性能与其对水中残留铝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明玉 陈伟红 +3 位作者 杜海宽 张新舜 唐启红 李桂敏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6-18,共3页
对聚硅硫酸铝 (PASS)的混凝性能及其对处理后水中的残留铝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另外 ,对处理后水中残留铝的来源及降低残留铝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混凝 聚硅硫酸铝 残留铝 饮用水 混凝性能
下载PDF
高Al_b聚氯化铝的混凝性能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赵华章 王红宇 栾兆坤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30-34,共5页
通过烧杯试验并结合流动光学监测技术研究了高A lb聚氯化铝的混凝性能,探讨了其混凝机理。结果表明,高A lb聚氯化铝仍然具有PAC的本质特征。和普通PAC相比,高A lb聚氯化铝具有更强的电中和能力,可明显降低最佳投药量,并能改善低投药区... 通过烧杯试验并结合流动光学监测技术研究了高A lb聚氯化铝的混凝性能,探讨了其混凝机理。结果表明,高A lb聚氯化铝仍然具有PAC的本质特征。和普通PAC相比,高A lb聚氯化铝具有更强的电中和能力,可明显降低最佳投药量,并能改善低投药区的混凝效果。A lb含量越高,上述优势越明显。高A lb聚氯化铝的混凝机理主要为电中和与网捕卷扫作用,其混凝性能受体系pH值的影响较大。高A lb聚氯化铝在弱酸性体系中的电中和能力较强,在弱碱性体系中则较弱。提高混凝体系的pH值可使高A lb聚氯化铝的最佳投量范围变宽,并有利于提高混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 高Alb聚氯化铝 混凝性能 机理
下载PDF
从铝形态转化角度分析AlCl_3的混凝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敏 湛含辉 戴玉春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24-1230,共7页
应用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从铝形态转化角度对AlCl3混凝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Cl3的混凝性能与其发生二次水解反应后水解产物形态中的Alb所占比例成正比,而影响AlCl3水解产物中Alb所占比例的主要因素是体系中的pH.混凝过程中的水... 应用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从铝形态转化角度对AlCl3混凝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Cl3的混凝性能与其发生二次水解反应后水解产物形态中的Alb所占比例成正比,而影响AlCl3水解产物中Alb所占比例的主要因素是体系中的pH.混凝过程中的水系组成及浓度和AlCl3投加量的不同均会引起体系pH变化,从而影响AlCl3水解产物中Alb所占比例,最终影响AlCl3的混凝效果.AlCl3在混凝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水解程度大、产生H+多的特征,使其在高碱度体系和高浓度有机酸体系的污水处理中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L3 混凝性能 水处理 水解产物形态
下载PDF
聚合硫酸铁铝硅的制备及混凝性能 被引量:7
9
作者 蓝伟 邱慧琴 高鹏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研究了以硫铁矿烧渣、硫酸、铝酸钙粉和水玻璃为原料制备新型无机高分子复合混凝剂聚合硫酸铁铝硅(PFASS)的方法,采用微电泳技术研究了不同n(SiO2)∶n(Fe)的PFASS的水解聚合产物的电动特性,应用超滤法对PFASS、聚合硫酸铁铝(PFAS)和聚... 研究了以硫铁矿烧渣、硫酸、铝酸钙粉和水玻璃为原料制备新型无机高分子复合混凝剂聚合硫酸铁铝硅(PFASS)的方法,采用微电泳技术研究了不同n(SiO2)∶n(Fe)的PFASS的水解聚合产物的电动特性,应用超滤法对PFASS、聚合硫酸铁铝(PFAS)和聚合硫酸铁(PFS)的表观相对分子质量了进行测定,并对PFASS混凝性能及其混凝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对高岭土悬浊液的混凝处理中,PFASS比PFAS和PFS具有更优的去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铁矿烧渣 聚合硫酸铁铝硅 电动特性 混凝性能
下载PDF
聚合氯化铁的制备及其混凝性能 被引量:10
10
作者 方应森 韩瑞瑞 孙根行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9-92,共4页
以钢管厂盐酸酸洗废液为原料制备聚合氯化铁(PFC)。实验结果表明,当n(Fe)为2.5mol/L、碱化度为1.0、反应温度为35℃、PFC加入量为100mg/L时,对高岭土模拟水样的浊度去除率为93.0%,色度为4倍。采用纳米激光粒度仪测得PFC在稀溶液中的粒... 以钢管厂盐酸酸洗废液为原料制备聚合氯化铁(PFC)。实验结果表明,当n(Fe)为2.5mol/L、碱化度为1.0、反应温度为35℃、PFC加入量为100mg/L时,对高岭土模拟水样的浊度去除率为93.0%,色度为4倍。采用纳米激光粒度仪测得PFC在稀溶液中的粒径呈正态分布,表明其为非聚集形态。当混凝剂加入量为75mg/L时,与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三氯化铁相比,PFC的处理效果最好,对高岭土模拟水样的浊度去除率为80.2%。皮革涂饰废水实验表明,PFC加入量为500mg/L时,废水COD去除率为79.6%,色度去除率为92.4%,SS去除率为9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氯化铁 混凝 混凝性能 废水处理
下载PDF
聚合硫酸铁混凝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蒋晓芬 潘克华 史成武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3期85-87,共3页
研究聚合硫酸铁的混凝性能和评价聚合硫酸铁混凝剂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聚合硫酸铁 混凝性能 混凝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煤矸石制备聚合氯化铝铁钙的形态表征与混凝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何丽莉 徐新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2-215,共4页
为了探讨从煤矸石中酸溶制备得到的聚合氯化铝铁钙(PAFCC)的形态与混凝性能,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对聚合氯化铝铁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比研究了PAFCC与PAC(工业聚合氯化铝)处理高岭土废水的混凝性能。结果表明,... 为了探讨从煤矸石中酸溶制备得到的聚合氯化铝铁钙(PAFCC)的形态与混凝性能,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对聚合氯化铝铁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比研究了PAFCC与PAC(工业聚合氯化铝)处理高岭土废水的混凝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PAFCC具有类空心管柱状结晶体的形貌,是一种含氯的铝、铁多羟基聚合物,推测其分子通式为[Al13-x Fex Ca2NaO22(OH)y]m Cl(24-y)·nH2O,0≤x≤5,0≤y≤24。用PAFCC与PAC做高岭土废水处理对比试验,PAFCC的混凝效果及污泥过滤脱水性能均优于P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聚合氯化铝铁钙 形态表征 混凝性能 污泥脱水
原文传递
粉煤灰制备聚氯化铝铁混凝剂及其混凝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根行 连培聪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2-94,共3页
研究了以粉煤灰和盐酸酸洗废液为原料制备混凝剂的方法,确定酸浸反应的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温度80℃,反应时间2h,盐酸浓度4mol/L。聚合氯化铝铁混凝剂最佳优化条件为在碱化度为2,n(Fe)/n(Al)为1:1。混凝剂在投加量为30mg/L(... 研究了以粉煤灰和盐酸酸洗废液为原料制备混凝剂的方法,确定酸浸反应的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温度80℃,反应时间2h,盐酸浓度4mol/L。聚合氯化铝铁混凝剂最佳优化条件为在碱化度为2,n(Fe)/n(Al)为1:1。混凝剂在投加量为30mg/L(有效含量),pH为6.5~8.0之间时,浊度去除率达91.86%,在同等条件下PAFC明显优于PFC、P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盐酸酸洗废液 聚合氯化铝铁 混凝性能
下载PDF
羧甲基壳聚糖季铵盐的制备及混凝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焦淑芳 李瑾 马启敏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2-76,共5页
采用氯乙酸为羧甲基化试剂、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季铵阳离子化试剂,制备了羧甲基取代度为64.4%,季铵化取代度为98.4%的羧甲基壳聚糖季铵盐。采用zeta电位和烧杯混凝实验研究了羧甲基壳聚糖季铵盐对高岭土模拟水样的混凝特性,考... 采用氯乙酸为羧甲基化试剂、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季铵阳离子化试剂,制备了羧甲基取代度为64.4%,季铵化取代度为98.4%的羧甲基壳聚糖季铵盐。采用zeta电位和烧杯混凝实验研究了羧甲基壳聚糖季铵盐对高岭土模拟水样的混凝特性,考察了pH值、混凝剂投加量和原水浊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羧甲基壳聚糖季铵盐可以明显改善高岭土悬浊液的混凝效果;达到最佳混凝效果时所需羧甲基壳聚糖季铵盐的投加量随高岭土悬浊液pH值和原水浊度的增加而增加。浊度去除率随pH值的增加而减小,随原水浊度的增加而增加;原水浊度为50NTU时,浊度去除率均小于80%;羧甲基壳聚糖季铵盐具有两性混凝剂的典型特性,吸附架桥和电性中和是羧甲基壳聚糖季铵盐的主要混凝作用机理,混凝过程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羧甲基壳聚糖季铵盐 高岭土 混凝性能
下载PDF
酸化剂对聚硅铁混凝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霞 于水利 +1 位作者 姜忠群 吴超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92-95,共4页
采用盐酸、硫酸、磷酸和乙酸等4种不同的酸化剂制备了具有相同Fe/Si(物质的量之比)的聚硅铁(PSF)混凝剂,考察了四种混凝剂的稳定性、形态及其混凝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由乙酸制备的聚硅酸的胶凝时间较其他三种无机酸的长,... 采用盐酸、硫酸、磷酸和乙酸等4种不同的酸化剂制备了具有相同Fe/Si(物质的量之比)的聚硅铁(PSF)混凝剂,考察了四种混凝剂的稳定性、形态及其混凝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由乙酸制备的聚硅酸的胶凝时间较其他三种无机酸的长,相应制备的药剂以PSF乙酸的混凝性能最佳(投药量在6mgFe/L时,除浊率达95%左右,对UV254的去除率达80%左右),PSF盐酸和PSF硫酸次之,PSF磷酸的最差(投药量>2mgFe/L时会增大水样的浊度,投药量为8mgFe/L时对UV254的去除率达到55%的最高值)。这表明乙酸作为弱酸,与硅酸的聚合速度较为缓慢,有利于提高聚硅酸的稳定性,并能改善聚硅铁的混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铁 酸化剂 混凝性能
下载PDF
以DMCS为硅源的新型聚硅氯化铁铝的形态分布与混凝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叶蔚君 魏在山 胡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5-47,共3页
采用二甲基二氯硅烷(DMCS)为硅源,与氯化铁、氯化铝聚合制备新型聚硅氯化铁铝絮凝剂(PAFSC)。其形态分布和处理含藻水的混凝性能结果表明,该混凝剂的最优技术指标为n_(Fe)/n_(Al)=0.4,n_(Si)/n_((Al+Fe))=0.1,碱化度B=1.5,C_((Al+Fe))=0... 采用二甲基二氯硅烷(DMCS)为硅源,与氯化铁、氯化铝聚合制备新型聚硅氯化铁铝絮凝剂(PAFSC)。其形态分布和处理含藻水的混凝性能结果表明,该混凝剂的最优技术指标为n_(Fe)/n_(Al)=0.4,n_(Si)/n_((Al+Fe))=0.1,碱化度B=1.5,C_((Al+Fe))=0.1 mol/L,pH=2.898,熟化时间为24h的条件下,有效成分Fe_b、Al_b的含量最高,絮凝效果最好,PAFSC对浊度的净化效率可达98.6%。研究表明,二甲基二氯硅烷会产生很强的协同效应,使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AFSC有效成分高,絮凝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聚硅氯化铁铝 二甲基二氯硅烷(DMCS) 制备 形态分布 混凝性能
下载PDF
新型聚硅铁锌的混凝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霞 严雪琦 王利平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17-22,共6页
以水玻璃、硫酸亚铁、硫酸锌及氯酸钠为原料,用共聚法制备聚硅铁锌混凝剂(PSFZn),观察PSFZn的形态、结构、Zeta电位及混凝性能,并对其混凝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n(Fe)/n(Zn)=4的PSFZn(PSFZn4)所呈现的团簇及片层结构能增大其比表... 以水玻璃、硫酸亚铁、硫酸锌及氯酸钠为原料,用共聚法制备聚硅铁锌混凝剂(PSFZn),观察PSFZn的形态、结构、Zeta电位及混凝性能,并对其混凝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n(Fe)/n(Zn)=4的PSFZn(PSFZn4)所呈现的团簇及片层结构能增大其比表面积,从而增强其混凝性能;同时聚硅铁锌中的Si和Fe、Zn打破了铁盐、锌盐和聚硅酸本身的聚合成键模式,Si-O-Si、Fe-O-Fe、Zn-O-Zn形成了Si-O-Fe、Si-O-Zn键;此外,PSFZn4在p H<3.14时ζ>0,该阶段PSFZn4以电中和、脱稳为主要混凝作用;当p H>3.14时ζ<0,且随p H的进一步增大其负电性就越强,此时PSFZn4主要以吸附架桥及网捕作用为主。通过对实际水样的去除效果对比,发现PSFZn4要远优于聚硅铁(PSF)、聚合硫酸铁(PFS)和聚合硫酸铁铝(PF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铁锌(PSFZn) 混凝性能 无机高分子
下载PDF
酸性介质对于聚硅酸铁混凝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姜忠群 于水利 +1 位作者 许霞 王冬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8-30,45,共4页
对新型混凝剂聚硅酸铁(PSF)中合成原料聚硅酸(PS)进行改性,制备出盐酸,硫酸,硝酸,醋酸以及磷酸为主体酸化剂的改性聚硅酸铁混凝剂(n(Si/Fe)=1),进行混凝实验研究并对PSF的混凝机理进行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PSF中的PS性质改变并未降低... 对新型混凝剂聚硅酸铁(PSF)中合成原料聚硅酸(PS)进行改性,制备出盐酸,硫酸,硝酸,醋酸以及磷酸为主体酸化剂的改性聚硅酸铁混凝剂(n(Si/Fe)=1),进行混凝实验研究并对PSF的混凝机理进行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PSF中的PS性质改变并未降低其混凝性能,在投药量为0.18mmol/L时,取得良好的净水效果。PSF主要依靠电中和/脱稳及吸附架桥综合作用产生净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酸铁 酸化剂改性 混凝性能 混凝机理
下载PDF
聚硅硫酸铝混凝性能
19
作者 李明玉 陈伟红 《硅铝化合物》 2003年第1期24-27,共4页
本文应用分光光度计和函数记录仪联用系统对聚硅硫酸铝(PASS)的混凝效果进行了在线考察,直观地反映了铝硅酯比,熟化时间,慢搅时间等因素对PASS混凝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聚硅硫酸铝 混凝性能 混凝 PASS 紫外光谱 水处理 混凝沉降
下载PDF
聚硅硫酸铝混凝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韦晓燕 《安徽化工》 CAS 2011年第1期48-50,共3页
分别配制了Si/Al为0.5、0.75、1.0、1.25、1.5的聚硅硫酸铝混凝剂样品,采用Al-Ferron络合比色法和烧杯混凝试验研究不同硅铝比的聚硅硫酸铝的混凝性能及盐基度、铝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PSAS的最佳配比为Si/Al=1.0,最佳投料量为20mg... 分别配制了Si/Al为0.5、0.75、1.0、1.25、1.5的聚硅硫酸铝混凝剂样品,采用Al-Ferron络合比色法和烧杯混凝试验研究不同硅铝比的聚硅硫酸铝的混凝性能及盐基度、铝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PSAS的最佳配比为Si/Al=1.0,最佳投料量为20mg/L;盐基度越高,PSAS的混凝性能越好;混凝效果与Alb及Alc含量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不宜直接用Alb及Alc含量表征PSAS的混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硫酸铝 混凝性能 铝形态分布 盐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