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80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隔板构型对超声速混合层流动及混合特性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李春雷 李映坤 +3 位作者 杨水锋 朱亮 陈雄 李唯暄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9,共13页
为进一步揭示超声速来流下混合层流场演化过程物理机制,采用高精度计算方法对超声速来流下混合层流动及生长特性开展数值研究。首先,采用经典算例深入验证了本文所发展计算程序在复杂流场预示方面的精度和可靠性。然后,对四种不同构型... 为进一步揭示超声速来流下混合层流场演化过程物理机制,采用高精度计算方法对超声速来流下混合层流动及生长特性开展数值研究。首先,采用经典算例深入验证了本文所发展计算程序在复杂流场预示方面的精度和可靠性。然后,对四种不同构型隔板下混合层流动及生长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典型隔板构型中引入凹腔、楔形角及凸台结构后,整体流场结构变得更为复杂,且诱发了更为剧烈的混合层的涡卷起、配对、合并、旋转等流体物理现象。在典型隔板工况中混合层出现了再层流化现象,而引入凹腔、楔形角及凸台结构后能够有效抑制混合层出现再层流化现象。此外,所有隔板构型工况下湍流转捩区雷诺应力均出现了“多峰值”现象,但典型隔板工况的混合层附近的湍动能明显小于其余工况,同时,典型隔板工况的雷诺应力峰值与分布范围明显小于其余工况。就本文研究工况而言,在出口处楔形角隔板工况的混合效率最高,为0.050;同时其混合层厚度也最大,达到27.9 mm;但楔形角隔板工况的总压损失也最大,为0.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板构型 超声速混合 混合层生长 涡量分析 混合效率
原文传递
京广高铁联络线160m四线混合连续梁桥设计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余艳霞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6,共7页
京广高铁联络线流溪河特大桥主桥采用(70+160+70)m四线混合连续梁方案跨越流溪河。该桥为四线铁路钢混混合梁式桥,文中介绍了该桥工程概况、结构构造及主要计算结果。为确定四线铁路混合连续梁桥的关键技术,采用结构分析软件对该桥等效... 京广高铁联络线流溪河特大桥主桥采用(70+160+70)m四线混合连续梁方案跨越流溪河。该桥为四线铁路钢混混合梁式桥,文中介绍了该桥工程概况、结构构造及主要计算结果。为确定四线铁路混合连续梁桥的关键技术,采用结构分析软件对该桥等效跨度、边中跨比、钢梁长跨比等结构参数进行对比研究,得出0.875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度为等效跨度、0.45~0.5的合理边中跨比、0.35~0.4的合理钢梁长跨比等结论。该桥中跨跨中设63 m钢梁,截面采用易于运输、施工方案更灵活的分离双箱钢梁截面,提高了结构适应性;中跨钢梁的设置减小了结构自重和梁高,提高了桥梁的跨越能力,减少工后徐变;中跨中钢梁替换常规混凝土梁,大大减小了主跨自重,边跨长度可进一步减小,有利于满足高速铁路刚度要求;钢梁采用整体吊装施工方案,减少了悬灌节段数,缩短了施工工期,为铁路高速发展提供了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四线铁路 铁路桥 钢混混合 梁式桥 混合
下载PDF
含R1234yf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的混合规则评估与预测研究
3
作者 王林 江荣鼎 +2 位作者 张春晓 李修真 谈莹莹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483,共9页
含R1234yf混合工质具有系统性能优良且对环境友好的特点,在当前制冷剂迭代中受到了广泛关注。汽液相平衡性质是混合工质的基础热物理性质,其理论计算至关重要。为提高含R1234yf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数据的计算精度,选取PR状态方程结合vdW... 含R1234yf混合工质具有系统性能优良且对环境友好的特点,在当前制冷剂迭代中受到了广泛关注。汽液相平衡性质是混合工质的基础热物理性质,其理论计算至关重要。为提高含R1234yf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数据的计算精度,选取PR状态方程结合vdW、WS、MHV1三种混合规则和NRTL活度系数模型评估了16种含R1234yf二元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性质。结果表明,WS混合规则和MHV1混合规则计算性能优于vdW混合规则;vdW混合规则对大多数混合工质计算性能较好。最后提出一种预测模型预测含R1234yf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性质,预测的相对压力偏差值为0.49%,气相摩尔分数绝对偏差值为0.0031,预测偏差满足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1234yf 混合 汽液相平衡 混合规则 模型 预测
下载PDF
混合动力推进系统与飞机数字化设计现状与展望
4
作者 康乐 冉千禧 +2 位作者 毛军逵 余之圳 韩枫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100,共17页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针对混合动力推进系统及飞机发展专门开发的数字化设计工具,归纳了其相应设计方法及特点。综合来看,为了满足混合动力飞机的设计需求,集成高精度电系统和热能管理系统模型,建立针对性的性能评估体系、飞机与发动机设计...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针对混合动力推进系统及飞机发展专门开发的数字化设计工具,归纳了其相应设计方法及特点。综合来看,为了满足混合动力飞机的设计需求,集成高精度电系统和热能管理系统模型,建立针对性的性能评估体系、飞机与发动机设计的数据耦合交互、研究设计与安全性分析相统一的建模方法、基于人工智能方法提高优化设计管理能力是目前面向其特点的关键发展方向,并为其后续的实验验证、适航条例制定等工程应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和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推进系统设计 混合动力飞机设计 多学科优化设计 混合动力评价体系 综述
原文传递
声共振混合器高黏度流体混合的功耗特性研究
5
作者 詹小斌 王会彬 +1 位作者 蒋亚龙 史铁林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1-542,共12页
声共振混合利用机械共振产生高加速度振动,从而促进流体流动,其功耗特性对于其设计及应用具有重要作用。为研究声共振混合器的功耗特性,基于CFD建立了声共振混合过程仿真模型,分析了高黏度流体声共振混合过程壁面对物料的作用力和做功功... 声共振混合利用机械共振产生高加速度振动,从而促进流体流动,其功耗特性对于其设计及应用具有重要作用。为研究声共振混合器的功耗特性,基于CFD建立了声共振混合过程仿真模型,分析了高黏度流体声共振混合过程壁面对物料的作用力和做功功率,探究了黏度和振动参数改变对混合器功耗特性的影响,并建立了声共振混合器混合功率的预测函数。研究结果表明,在混合过程中,壁面对液相做功的瞬时功率呈现先减少后稳定波动的趋势,而有效功率呈现先增加后稳定波动的趋势,这种不同的变化趋势是由于两者的相位差发生变化所导致的。增加振幅、频率或等加速度下低频大振幅都能够增加瞬时功率和有效功率,并减少液相进入稳定流动阶段所需吸收的外界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共振混合 高黏度流体 气液两相流 混合 功耗特性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NH_(4)H_(2)PO_(4)-KHCO_(3)混合粉体对管网甲烷爆炸的抑制特性
6
作者 贾进章 张先如 王枫潇 《爆破器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0,共8页
在自行搭建的管网实验系统中,将常用于抑制甲烷爆炸的碳酸氢钾KHCO_(3)与磷酸二氢铵NH_(4)H_(2)PO_(4)进行不同比例的混合。选取5种不同的粉体配比,对比单一粉体以及各抑爆工况下各测点的爆炸峰值压力、火焰峰值速度和火焰峰值温度等爆... 在自行搭建的管网实验系统中,将常用于抑制甲烷爆炸的碳酸氢钾KHCO_(3)与磷酸二氢铵NH_(4)H_(2)PO_(4)进行不同比例的混合。选取5种不同的粉体配比,对比单一粉体以及各抑爆工况下各测点的爆炸峰值压力、火焰峰值速度和火焰峰值温度等爆炸特征参数,获得抑制管网甲烷爆炸的最佳工况,并阐述了抑爆机理。结果表明:混合粉体对管网甲烷爆炸的抑制性能优于单一粉体;KHCO_(3)与NH_(4)H_(2)PO_(4)都易受热分解;其中,KHCO_(3)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迅速完成热解过程,从而吸收更多的反应热,抑爆性能优于NH_(4)H_(2)PO_(4)粉体;混合粉体中,抑爆效果随着KHCO3含量的增加显著提高。在5种混合比例中,当KHCO_(3)与NH_(4)H_(2)PO_(4)质量比为2.0:1.0时,抑爆效果最佳。KHCO_(3)与NH_(4)H_(2)PO_(4)表现出良好的爆炸抑制效果,研究所得结论可为抑制甲烷爆炸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爆炸 混合粉体 抑爆性能 混合比例 实验管网
下载PDF
概率计算及混合概率计算
7
作者 李洪革 陈宇昊 +2 位作者 吴俊毅 宋印杰 朱新宇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8-440,共13页
非位置概率数的计算机制已经成为边缘计算片上系统的新范式.本文介绍了概率计算(stochastic computing)的起源、发展和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针对传统概率计算存在诸如计算时延长、脉冲串信息携带效率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二进制数-概率... 非位置概率数的计算机制已经成为边缘计算片上系统的新范式.本文介绍了概率计算(stochastic computing)的起源、发展和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针对传统概率计算存在诸如计算时延长、脉冲串信息携带效率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二进制数-概率脉冲串混合编码的混合概率数概念,并从数的表示机理上阐释了二进制数、概率数和混合概率数的数理关系,进而揭示了混合概率计算所具备的低时延、高算力和高能效比的计算特点.本文基于40 nm CMOS工艺设计混合概率深度神经网络,该神经网络芯片在内核面积仅0.73 mm×0.73 mm的条件下,设计4544个乘累加(MAC)单元.在时钟频率400 MHz条件下,总功率为102.3 mW,其中动态功耗仅97μW.通过ASIC芯片的实验测试表明,混合概率计算作为一种全新的颠覆性计算范式,与其他确定性、可扩展和全并行等概率计算方案相比,其能效比分别提高了50倍、2.5倍和3.2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数 概率计算 混合概率数 混合概率计算 深度神经网络 能效 算力
下载PDF
高校混合式教学与管理模式实施问题探讨与对策分析
8
作者 邓伟刚 孙杨 《高教学刊》 2024年第9期89-92,共4页
混合式教学与管理模式是高校教学与管理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混合式教学已经在我国各大高校广泛应用,而混合式管理目前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该文从混合式教学与管理的对象和因素入手,分析当前高校混合式教学与... 混合式教学与管理模式是高校教学与管理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混合式教学已经在我国各大高校广泛应用,而混合式管理目前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该文从混合式教学与管理的对象和因素入手,分析当前高校混合式教学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将来进一步开展和实施混合式教学与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管理 高校管理 问题 解决对策
下载PDF
2020款北京现代领动混合动力汽车行驶中抖动
9
作者 郭锐 《汽车维修与保养》 2024年第2期90-90,共1页
一、故障现象一辆2020款北京现代领动混合动力轿车,行驶中偶发抖动,发动机故障灯点亮,仪表提示“请检查混合动力系统”。二、故障诊断使用专业诊断仪GDS读取故障码,MCU模块报故障:P0A41-驱动电机A位置传感器电压信号低。读取MCU模块的... 一、故障现象一辆2020款北京现代领动混合动力轿车,行驶中偶发抖动,发动机故障灯点亮,仪表提示“请检查混合动力系统”。二、故障诊断使用专业诊断仪GDS读取故障码,MCU模块报故障:P0A41-驱动电机A位置传感器电压信号低。读取MCU模块的数据流,电机位置传感器计数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传感器 混合动力系统 数据流 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轿车 故障码 驱动电机 诊断仪
下载PDF
供应链管理课程混合式学习绩效提升策略研究
10
作者 刘宇 黄玉桂 张思宇 《中国储运》 2024年第4期99-100,共2页
混合式教学成为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混合式教学的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绩效。这一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混合式学习设计,为了进一步探索混合式学习设计影响学习绩效的机理,以供应链管理课程为例进行研究。通过对学习供应链管理... 混合式教学成为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混合式教学的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绩效。这一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混合式学习设计,为了进一步探索混合式学习设计影响学习绩效的机理,以供应链管理课程为例进行研究。通过对学习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学习 混合式教学 供应链管理课程 学习绩效 高校课程教学改革 绩效提升策略 问卷调查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结构与检修》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11
作者 丛晓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3期0031-0034,共4页
教育信息化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有助于教师运用信息化技术,完善并改进教学模式,拓展和延伸传统的教学理念。信息化技术的融入到《混合动力汽车结构与检修》等职业技术课程教学中,成为提高学生实操技能,培养学生专业解决... 教育信息化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有助于教师运用信息化技术,完善并改进教学模式,拓展和延伸传统的教学理念。信息化技术的融入到《混合动力汽车结构与检修》等职业技术课程教学中,成为提高学生实操技能,培养学生专业解决问题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途径。这一教学改革可以更好地适应技术发展的需求,培养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汽车行业新能源发展方向的高技能人才。因此,深入探究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内涵、挖掘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混合动力汽车结构与检修》课程中的功能和作用,能够助力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结构与检修
下载PDF
关于固体制剂混合工艺的研究
12
作者 黄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1期0121-0124,共4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人们生病时,药物是首要的选择,在药物制剂中,固体制剂是主要的形式之一。混合工艺是制药工业固体制剂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艺环节。其对产品的最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人们生病时,药物是首要的选择,在药物制剂中,固体制剂是主要的形式之一。混合工艺是制药工业固体制剂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艺环节。其对产品的最终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是保证产品质量均一性和稳定性的关键。结合不同的混合设备和工作原理,提出混合工艺的优化策略。并对常见混合工艺做出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工艺 混合均匀度 混合设备 固体制剂
下载PDF
含竞争指标的广义可加混合效应树高-胸径模型
13
作者 黄宏超 庞丽峰 +2 位作者 符利勇 卢军 雷渊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78,共9页
广义可加混合效应模型(GAMM)兼具参数模型与非参数模型的优点,同时适于处理多层次分组数据。通过运用广义可加混合效应模型模拟胸径及树高之间关系,加入竞争因子作为辅助变量,并与传统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进行比较,能够为建立树高曲线及... 广义可加混合效应模型(GAMM)兼具参数模型与非参数模型的优点,同时适于处理多层次分组数据。通过运用广义可加混合效应模型模拟胸径及树高之间关系,加入竞争因子作为辅助变量,并与传统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进行比较,能够为建立树高曲线及提高模型精度提供新方法。根据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2块100 m×100 m次生混交林样地中的实测单木数据,按照7∶3比例随机划分建模与验证数据。随机效应设定为林木分级,辅助变量选择大于对象木胸高断面积之和(B_(AL))或简单竞争指数(Hegyi指数,H_(EG)),根据随机效应的设定位置共构建15个广义可加混合效应模型,对照模型以Logistic及Richard方程为基础模型,共构建6个非线性混合效应树高-胸径模型。结果表明:所有广义可加混合效应模型均能较好地描述自变量与树高之间的关系,决定系数(R^(2))为0.8897~0.8998,相对均方根误差(R_(RMSE))为17.87%~18.74%,平均绝对误差(M_(AE))为1.7881~1.8745 m,赤池信息量(A_(IC))为4120.42~4162.23,均优于相同自变量下的非线性混合模型,R^(2)平均提高0.005,相对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赤池信息量分别平均降低0.46%、0.0587 m、41.49。对于验证数据的预测可以看出,模型5具有最小的预测相对均方根误差,为20.28%,同时具有最小的预测平均绝对误差,为2.1038 m。但部分广义可加混合效应模型的预测表现略差于非线性混合模型。综合考虑参数与非参数估计显著性、模型估计精度及预测能力,所有模型中的最优模型为模型5,即以B_(AL)为辅助变量,考虑唯一全局平滑函数并以具有相同扭曲程度的分组水平平滑函数为基础添加随机效应。竞争因子选择B AL作为辅助变量能够提升树高模型的精度,而选择Hegyi指数为辅助变量的促进效果不明显。研究建立的广义可加混合效应树高胸径模型相较于传统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及预测效果,B AL适宜作为树高模型的辅助变量来反映林木竞争状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可加混合效应模型 竞争因子 树高曲线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下载PDF
多元混合式教学在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中的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京 李琰 +3 位作者 南晶 李一峻 邱晓航 丁飞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1期7-14,共8页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是化学相关专业实践性与应用性极强的核心实验课程之一。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针对目前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方面进行改革,打造了线上线下相结合,常规实验、虚拟仿真实...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是化学相关专业实践性与应用性极强的核心实验课程之一。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针对目前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方面进行改革,打造了线上线下相结合,常规实验、虚拟仿真实验和自主创新设计实验相结合,翻转课堂和问题导向学习法相结合的多元混合式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新型的教学课程体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引导学生内化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高阶思维与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分析实验 多元混合式教学 实验教学改革
下载PDF
植物油微胶囊沥青混合料的微观力学性能及自愈合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汤文 旷强 +1 位作者 张宇翔 吕悦晶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4-260,共7页
为了研究植物油微胶囊沥青混合料的微观力学性能及自愈合机制,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基于12分子沥青模型构建沥青微裂缝模型,采用植物油提取物油酸、亚油酸以及石油基再生剂乙基四氢化萘作为芯材,探究三种芯材释放后沥青微裂缝的自愈合进程... 为了研究植物油微胶囊沥青混合料的微观力学性能及自愈合机制,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基于12分子沥青模型构建沥青微裂缝模型,采用植物油提取物油酸、亚油酸以及石油基再生剂乙基四氢化萘作为芯材,探究三种芯材释放后沥青微裂缝的自愈合进程,计算沥青分子的自扩散系数并分析不同芯材的作用机制,同时构建沥青-集料模型,采用粘聚能、粘附能、粘附强度等指标分析融入不同芯材后沥青-集料界面的微观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芯材的释放加速了沥青分子的自扩散,提高了微裂缝的自愈合能力,且微裂缝自愈合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与芯材融合后老化沥青的粘聚能和粘附能分别提高了37.2%和36.8%以上,并且老化沥青-集料界面的粘附强度增加;与石油基再生剂相比,植物油能更好地促进微裂缝的愈合。通过分子动力学技术可以更深入地探查微胶囊沥青路面的自愈合机制,从而为微胶囊芯材的设计与选择提供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 微胶囊 自愈合 分子动力学 粘聚能 粘附能 粘附强度
下载PDF
混合颗粒系蒙特卡罗消光模型及反演方法
16
作者 黄茜 苏格毅 +4 位作者 孙存金 邓飞 陈军 杨荟楠 苏明旭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6-962,共7页
在单一颗粒系中,消光光谱法颗粒粒径测量模型通常基于Mie散射理论和Lambert-Beer(LB)定律。但多种颗粒物构成的混合颗粒系的消光特性更为复杂,颗粒粒径与混合比均会影响消光谱,需要发展新的理论模型。作者设计一种蒙特卡罗(Monte Carlo,... 在单一颗粒系中,消光光谱法颗粒粒径测量模型通常基于Mie散射理论和Lambert-Beer(LB)定律。但多种颗粒物构成的混合颗粒系的消光特性更为复杂,颗粒粒径与混合比均会影响消光谱,需要发展新的理论模型。作者设计一种蒙特卡罗(Monte Carlo,MC)原理的混合颗粒系消光模型,将入射光束离散化成光子,通过追踪其从发射至接收/逃逸过程中所有事件,统计光子去向并研究混合颗粒系的消光特性。为了验证蒙特卡罗模型的准确性,分别对聚苯乙烯和玻璃微珠单一颗粒系中消光谱进行数值计算,结果与Lambert-Beer定律预测误差小于2%。进一步将模型扩展至由聚苯乙烯和玻璃微珠构成的混合颗粒系,其消光谱随玻璃微珠占比(混合比)增大而依次递增,直至混合比为1时退化为单一颗粒系,而波长减小时,消光随混合比变化趋势由线性向非线性转变,两种颗粒自身消光特性差异越大则非线性趋势越明显,说明混合系消光值由颗粒类型、混合比、颗粒粒径和光波长共同决定且相互耦合。根据预测消光谱,采用三种全局最优算法对混合颗粒粒径和混合比参数反演。结果表明:混合比单参数反演结果的误差最小,均在1.5%以内;对两种颗粒粒径进行双参数反演时,误差均在3%以内;对两种粒径和混合比进行三参数同步反演时,误差增大,但均在10%以内。综合分析三种反演算法,PSO算法耗费时间最长,是其他算法的数倍,IGA算法效果较好且更加稳定。初步验证了设计的蒙特卡罗模型可应用于混合颗粒系的消光谱预测,实现了两种颗粒粒径与颗粒系混合比的同步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颗粒系 蒙特卡罗 消光谱 混合 反演
下载PDF
基于“雨课堂”的植物生理学混合式教学设计与探索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继坪 杜晓翠 +2 位作者 陈疏影 董陈文华 李俊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期103-106,共4页
随着多媒体工具和网络覆盖普及,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教育愈加便捷,但其优势并未在高校的课程教学中得到体现和充分应用。该文针对植物生理学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现状,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 随着多媒体工具和网络覆盖普及,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教育愈加便捷,但其优势并未在高校的课程教学中得到体现和充分应用。该文针对植物生理学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现状,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基于“雨课堂”等教学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初探,以期利用有限的学时和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整合线上和线下教学的优势,通过有效的管理方式组织实施,为深化信息化教学改革、提高植物生理学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理学 “雨课堂” 混合式教学 课程设计 组织实施
下载PDF
混合远近场太赫兹通信中波束色散分析及预编码设计
18
作者 赵笑洁 郝万明 +2 位作者 王芳 杨守义 黄崇文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51,共9页
为解决宽带太赫兹通信中传统混合预编码架构中的波束色散问题,将时延器引入到该架构中,并研究基于时延器的混合预编码架构性能。讨论了混合远近场太赫兹通信中的波束色散问题,分析了引入时延器后的混合预编码架构及其性能,提出了一种基... 为解决宽带太赫兹通信中传统混合预编码架构中的波束色散问题,将时延器引入到该架构中,并研究基于时延器的混合预编码架构性能。讨论了混合远近场太赫兹通信中的波束色散问题,分析了引入时延器后的混合预编码架构及其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远近场的混合预编码算法,对所提算法和传统的混合预编码算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性能上优于传统算法,可以有效缓解混合远近场中的波束色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场 近场 混合远近场 混合预编码 波束色散
下载PDF
薄板式静态混合器混合性能数值模拟
19
作者 谷雨 安申法 +4 位作者 陈家庆 姬宜朋 栾智勇 丁国栋 肖建洪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82,88,共6页
薄板式静态混合器内构件简单、通量高、压降低,可以有效降低稀释水掺混能耗。文中以不均匀系数ψ和管路压降Δp作为评价指标,利用CFD(计算流体动力学),对比分析单直管、单顺流羽状管、单逆流羽状管和双顺流羽状管等4种注水方式的混合效... 薄板式静态混合器内构件简单、通量高、压降低,可以有效降低稀释水掺混能耗。文中以不均匀系数ψ和管路压降Δp作为评价指标,利用CFD(计算流体动力学),对比分析单直管、单顺流羽状管、单逆流羽状管和双顺流羽状管等4种注水方式的混合效果和压降。研究发现,在注水管安装在L/D=5.3处,单管注入时,注水两侧形成的径向二次流强度Se变化缓慢,稳定的涡旋流在混合器内产生混合“死区”,降低了静态混合器的油水混合速度;当ψ降至0.05时,混合距离超过18D。此混合死区解释了单管注入时分散相注入点附近易出现局部高浓度区。双顺流羽状管注入时,对撞水相产生较高径向二次流强度Se,且迅速降低。快速变化的流场显著减少混合距离,与单管注入相比,ψ降至0.05时混合距离减少76.9%,Δp增加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混合 数值模拟 薄板式静态混合 注水方式
下载PDF
同质区共享端元变异性的高光谱混合像元分解
20
作者 王宁 保文星 +1 位作者 屈克文 冯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8-594,共17页
由于不同的照明条件、复杂的大气环境等因素,相同端元的光谱特征在图像的不同位置呈现出可见的差异,这种现象被称为端元的光谱变异性。在相当大的场景中,端元的变异性可能很大,但在适度的局部同质区内,变异性往往很小。扰动线性混合模型... 由于不同的照明条件、复杂的大气环境等因素,相同端元的光谱特征在图像的不同位置呈现出可见的差异,这种现象被称为端元的光谱变异性。在相当大的场景中,端元的变异性可能很大,但在适度的局部同质区内,变异性往往很小。扰动线性混合模型(Perturbed Linear Mixing Model,PLMM)在解混的过程中可以减轻端元变异性造成的不利影响,但是对缩放效应造成的变异性的处理能力较弱。为此,本文改进了扰动线性混合模型,引入了尺度因子以处理缩放效应造成的变异性,并结合超像素分割算法划分局部同质区,然后设计出基于局部同质区共享端元变异性的解混算法(Shared Endmember Variability in Unmixing,SEVU)。与扰动线性混合模型,扩展线性混合模型(Extended Linear Mixing Model,ELMM)等算法相比,所提SEVU算法在合成数据集上平均端元光谱角距离(mean Spectral Angle Distance,mSAD)和丰度均方根误差(abundance Root Mean Square Error,aRMSE)最优,分别为0.0855和0.0562;在Jasper Ridge和Cuprite真实数据集上mSAD是最优的,分别为0.0603和0.1003。在合成数据集和两个实测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SEVU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混合像元分解 光谱变异性 扰动线性混合模型 局部同质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