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CAV与公交车比的混合交通流特性
1
作者 张建华 贾东方 李阳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6期37-44,共8页
为探究网联环境下汽车和公交车组成的混合交通流特性,考虑驾驶员行为改进Gipps安全距离规则,结合美国path实验室提出的自适应巡航(Adaptive Cruise Control,ACC)、协同自适应巡航(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CACC)跟驰模型加... 为探究网联环境下汽车和公交车组成的混合交通流特性,考虑驾驶员行为改进Gipps安全距离规则,结合美国path实验室提出的自适应巡航(Adaptive Cruise Control,ACC)、协同自适应巡航(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CACC)跟驰模型加速度定义,构建异质流元胞自动机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实验,分析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onnected Autonomous Vehicles,CAV)与公交车辆混入比例对交通流通行能力、行驶速度、道路拥堵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AV比例的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增大,临界密度增大;当道路上车辆组成仅为CAV车辆时,通行能力提升2.45倍、临界密度提高2.84倍;当CAV比例为0.5,随着公交车比例的增加,道路随机多发的轻微拥堵明显减少,通行能力、平均行驶速度略微减小。网联车能有效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行驶速度、减少拥堵,且随着公交车比例的提高,网联公交车更易形成队列,使道路拥堵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 智能交通 混合交通流 跟驰模型 元胞自动机 交通特性
下载PDF
考虑编队意愿的CAV队列对混合交通流条件下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武慧荣 刘志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1-59,77,共10页
为研究考虑编队意愿的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AV)队列对混合交通流条件下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针对CAV、自动驾驶车辆(AV)、人工驾驶车辆(HDV)构成的混合交通流,考虑CAV的编队意愿,基于10种车辆跟随状态类型和4种车间时距类型,基于马尔可... 为研究考虑编队意愿的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AV)队列对混合交通流条件下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针对CAV、自动驾驶车辆(AV)、人工驾驶车辆(HDV)构成的混合交通流,考虑CAV的编队意愿,基于10种车辆跟随状态类型和4种车间时距类型,基于马尔可夫链理论,推导出车辆跟随状态类型的状态转移矩阵和状态概率分布,构建交叉口通行能力模型,分析队列时距、编队意愿、渗透率(P_(C))、最大队列规模对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并进行数值案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行能力随CAV队列时距的减小而增加;在给定P_(C)时,通行能力随编队意愿的增强而增加;P_(C)小于0.2时,编队意愿对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提高很小,P_(C)大于0.4时,编队意愿对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变得显著;更高的P_(C)是否会带来更大的通行能力,取决于编队意愿和异质的车间时距;对于控制队列规模不超过一个最大值k_(m′),在给定P_(C)时,通行能力随最大队列规模的增大而增加,但增幅逐渐减小;P_(C)小于0.2时,提高最大队列规模对通行能力的提高较小,P_(C)大于0.6时,最大队列规模对提高通行能力的影响变得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混合交通流 交叉口通行能力 马尔科夫链 编队意愿 冲突点 队列行驶
下载PDF
领域知识与数据驱动的混合交通流车辆轨迹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晗 孙剑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99-1108,共10页
自动驾驶车辆需具备预测周围车辆轨迹的能力。诸多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弱规则、强交互的混合交通流道路,高密度混合交通流的车辆轨迹预测是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为了兼顾混合交通流道路环境下轨迹预测的高精度和可解释性,设计一个融合领域... 自动驾驶车辆需具备预测周围车辆轨迹的能力。诸多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弱规则、强交互的混合交通流道路,高密度混合交通流的车辆轨迹预测是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为了兼顾混合交通流道路环境下轨迹预测的高精度和可解释性,设计一个融合领域知识和经验的深度学习模型(DKConv-LSTM)实现车辆的长、短时轨迹预测。该模型采用卷积结构(Conv)提取交互特征,并将融合车辆历史信息的特征向量送入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模型实现轨迹预测。知识经验通过嵌入损失函数的方式引导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与基础的LSTM相比,仅添加卷积层结构的Conv-LSTM模型可提升终点轨迹误差(FDE)约30.46%,提升平均轨迹误差(ADE)约34.78%;而DK-Conv-LSTM模型可分别提升FDE 46.81%和ADE 49.08%;同时DK-Conv-LSTM模型可还原多前车跟驰、超车行为的驾驶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轨迹预测 混合交通流 深度学习模型 知识
下载PDF
面向队列实际行为特性的混合交通流建模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曦 杨秀建 +1 位作者 贾晓寒 王申义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9-940,共12页
为探讨自主汽车队列实际行为特性对交通流的影响,针对混入前车跟驰(PF)汽车队列的混合交通流,考虑队列实际行为特性并按照其实际控制策略进行建模,基于元胞自动机方法建立了混合交通流模型。仿真分析表明:队列车头时距、队列渗透率、队... 为探讨自主汽车队列实际行为特性对交通流的影响,针对混入前车跟驰(PF)汽车队列的混合交通流,考虑队列实际行为特性并按照其实际控制策略进行建模,基于元胞自动机方法建立了混合交通流模型。仿真分析表明:队列车头时距、队列渗透率、队列规模、控制增益等队列特征对混合交通流呈现出耦合及非线性的影响特性,不同队列特征下的混合交通流时空特征差异显著;减小队列车头时距或增加队列渗透率对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总体是有利的;队列规模及控制增益对交通流量的一致性影响规律不明显,都需要结合其他队列特征进行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汽车队列 元胞自动机 混合交通流 前车跟驰
原文传递
考虑驾驶行为的小汽车-卡车混合交通流特性
5
作者 张怡雯 钱勇生 +1 位作者 曾俊伟 魏谞婷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为探讨考虑驾驶行为因素的小汽车与卡车混合系统的交通流特性,运用元胞自动机建立相应的跟车模型,通过MATLAB软件仿真分析不同条件下混合流的基本特性及拥堵情况。结果表明:若卡车混入率增大,车辆平均车速和相应交通流量都会降低;冒险... 为探讨考虑驾驶行为因素的小汽车与卡车混合系统的交通流特性,运用元胞自动机建立相应的跟车模型,通过MATLAB软件仿真分析不同条件下混合流的基本特性及拥堵情况。结果表明:若卡车混入率增大,车辆平均车速和相应交通流量都会降低;冒险系数β越大,即当驾驶员行为更激进时,道路交通流的平均车速和流量就越大,车辆的通行程度得到提升,此外,冒险型与保守型的驾驶员比例越高,平均速度也越大。关于交通拥堵状况,不同密度下是否加入卡车对拥堵的影响也不同,低密度下卡车的添加会减轻拥堵,而高密度下则会加重拥堵,并且在高密度条件时的纯小汽车和卡车加入两种情况下,冒险系数越大,越会加重道路拥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行为 混合交通流 元胞自动机 冒险系数 安全距离
下载PDF
新型混合交通流场景下交叉口信号控制和轨迹控制协同优化方法
6
作者 王方凯 杨晓光 +1 位作者 江泽浩 刘聪健 《交通信息与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3,123,共9页
针对人类驾驶车辆(human driven vehicle,HDV)和智能网联车辆(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CAV)组成的新型混合交通流场景,现有的交叉口协同控制方法中,集中控制和单车控制分别对中央控制器的算力和车载计算单元的算力要求较高。... 针对人类驾驶车辆(human driven vehicle,HDV)和智能网联车辆(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CAV)组成的新型混合交通流场景,现有的交叉口协同控制方法中,集中控制和单车控制分别对中央控制器的算力和车载计算单元的算力要求较高。本文研究了1种将元胞传输模型(cell transmission model,CTM)与双层规划模型相结合的协同优化方法,利用可调整的元胞长度平衡求解信号控制与CAV轨迹优化2个问题所需的算力,从而灵活地根据中央控制器和车载计算单元的算力分配计算资源;通过上层模型预测交通流状态并优化信号控制参数,引入动态调整元胞长度规则,降低中央控制器的计算负担;基于上层的交通状态预测结果,利用下层模型对CAV轨迹进行全局规划,进一步提升交叉口通行效率。同时,为了提升解的最优性和求解的实时性,采用结合随机梯度下降法和遗传算法的迭代优化算法,避免陷入局部最优的同时提升求解效率。最后以无锡市先锋中路与春风南路交叉口数据为例,验证了不同CAV渗透率下优化的效果,结果表明:①相较于基准方案,本文提出的协同优化方案最高可以降低交叉口8.09%的车均行程时间,降低了交叉口拥堵向上游的传播;②当CAV渗透率为30%、60%和90%时,优化比例为2.51%、5.08%和7.88%;③在进口道流量大于3000 pcu/h时,仍能在100s内获得最优信号控制方案,可支持实时优化。该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城市交通拥堵,提高新型混合交通流场景下交叉口的通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控制 新型混合交通流 信号控制与轨迹优化 双层规划模型
下载PDF
智能网联车和人驾车辆混合交通流排队长度估计模型
7
作者 曹宁博 陈家辉 赵利英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35-1944,共10页
为了解决智能网联车(ICVs)和人驾车辆(HDVs)混行交叉口的排队估计问题,提出基于概率统计和贝叶斯定理的排队长度估计模型.综合考虑队列中智能网联车位置、速度和渗透率等因素,分别构建可观测队列排队长度估计模型、不可观测队列排队长... 为了解决智能网联车(ICVs)和人驾车辆(HDVs)混行交叉口的排队估计问题,提出基于概率统计和贝叶斯定理的排队长度估计模型.综合考虑队列中智能网联车位置、速度和渗透率等因素,分别构建可观测队列排队长度估计模型、不可观测队列排队长度估计模型和渗透率估计模型,通过迭代实现排队长度和渗透率的实时估计.利用随机种子模拟不同渗透率条件下智能网联车在队列中的分布特征,分析不同交通条件下模型的估计精度.与已有模型的对比表明,在智能网联车低渗透率(10%)条件下,在非高峰时段,本研究模型、已有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为29.35%、59.68%;在高峰时段,本研究模型、已有模型的MAPE分别为26.50%、34.66%.在智能网联车高渗透率条件下(90%),在非高峰时段,本研究模型、已有模型的MAPE分别为6.90%、17.85%;在高峰时段,本研究模型、已有模型的MAPE分别为1.45%、1.05%,误差接近.本研究所提出的排队估计模型在低渗透率和高渗透率条件下均具有更好的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交通流 智能网联车 贝叶斯定理 轨迹数据 排队长度估计
下载PDF
考虑智能网联汽车通信延时的混合交通流稳定性分析
8
作者 张璐 张兆磊 +1 位作者 刘至真 唐峰 《交通信息与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104,共10页
针对交通系统中微小扰动所诱发的车流不稳定现象以及车辆频繁启停问题,充分考虑智能网联汽车(connected andautonomousvehicle,CAV)的通信延时,对适用于混合交通流环境的扰动抑制方法展开了深入探寻。通过对CAV信息传递延时、不同渗透率... 针对交通系统中微小扰动所诱发的车流不稳定现象以及车辆频繁启停问题,充分考虑智能网联汽车(connected andautonomousvehicle,CAV)的通信延时,对适用于混合交通流环境的扰动抑制方法展开了深入探寻。通过对CAV信息传递延时、不同渗透率、CAV编队强度等多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探索了通信对混合交通流稳定性的影响机制。考虑最大编队车辆数并基于马尔可夫链构建混合流稳定性分析模型,得到了不同车头时距类型的生成概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混合交通流的稳定性判别公式以分析不同条件下的车流速度稳定区域。为提高CAV通信效率借助了路侧单元传递信息。根据车路通信流向不同,将通信过程分为车端-路端的上行通信和路端-车端的下行通信,构建了低交通密度下的信息传递延时估计模型,得到不同CAV渗透率及编队强度下的延时估计值,以分析其对交通流稳定性影响。为验证分析结果开展了扰动演化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①CAV渗透率与编队强度有利于混合交通流稳定性,而通信延时对交通流稳定性有负影响;②通信延时随着CAV渗透率与编队强度、路侧单元与CAV通信半径的增大而减小;③当最大编队车辆数为6且混合流以25 m/s的稳态速度行驶时,只有CAV渗透率达到60%或编队强度大于0.5,延时才小于0.3 s且扰动得到有效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V2X 通信延时 混合交通流 稳定性
下载PDF
港湾式公交停靠站附近混合交通流交通冲突特性分析
9
作者 葛鹏 陈梅 《公路与汽运》 2024年第2期27-32,41,共7页
为了解港湾式公交停靠站附近混合交通流的交通冲突特性,通过视频录像采集典型公交停靠站数据,利用交通仿真技术输出车辆轨迹,使用交通冲突分析方法获取交通冲突指标,应用极值理论确定严重冲突(碰撞时间T TTC)的阈值为0.65 s,将公交停靠... 为了解港湾式公交停靠站附近混合交通流的交通冲突特性,通过视频录像采集典型公交停靠站数据,利用交通仿真技术输出车辆轨迹,使用交通冲突分析方法获取交通冲突指标,应用极值理论确定严重冲突(碰撞时间T TTC)的阈值为0.65 s,将公交停靠站区域划分为加速段下游、加速段、停车段、减速段、减速段上游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加速段交通冲突数量占38.07%、停车段占35.53%、减速段占11.68%、减速段上游占9.64%、加速段下游占5.08%;各段冲突类型均以追尾冲突为主,严重冲突主要发生在加速段,占该段所有冲突的45.33%;电动自行车参与的交通冲突发生在减速段的最多,占该段所有冲突的73.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交通冲突 港湾式公交停靠站 混合交通流
下载PDF
考虑燃油车和电动汽车动态混合交通流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 被引量:10
10
作者 卢慧 谢开贵 +3 位作者 邵常政 胡博 潘聪聪 黄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50-1160,共11页
充电站的规划对缓解用户里程焦虑和电动汽车的规模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电动汽车渗透率的提高,交通流的形态愈发复杂,导致充电站规划面临严峻挑战。针对已有研究忽略燃油车的路径选择对电动汽车出行以及充电站规划的影响,基于燃油... 充电站的规划对缓解用户里程焦虑和电动汽车的规模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电动汽车渗透率的提高,交通流的形态愈发复杂,导致充电站规划面临严峻挑战。针对已有研究忽略燃油车的路径选择对电动汽车出行以及充电站规划的影响,基于燃油车和电动汽车实时能耗的区别,提出了考虑燃油车和电动汽车动态混合交通流的交通分配模型,基于此进行了交通和配电网耦合网络的充电站规划,以满足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以耦合网络的规划和运行总成本最小为目标,考虑不同规划阶段燃油车和电动汽车的增长速度,结合耦合网络运行约束来确定电动汽车充电站的位置和容量。为得到全局最优解,应用Benders分解算法将模型分解成主–子问题进行迭代求解。以Sioux Falls交通网和IEEE 69节点配电网的耦合网络为测试系统,仿真算例表明考虑动态混合交通分配后可以减少车流量峰值,改善交通流分布,得到了最优的充电站规划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电站规划 电动汽车 燃油车 动态混合交通流 Benders
原文传递
混合交通流环境下基于改进强化学习的可变限速控制策略 被引量:7
11
作者 韩磊 张轮 郭为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0-122,共13页
现有的可变限速(VSL)控制策略灵活性较差,响应速度较慢,对驾驶人遵从度和交通流状态预测模型的依赖性较高,且单纯依靠可变限速标志(VMS)向驾驶人发布限速值,难以在智能网联车辆(CAVs)与人工驾驶车辆(HDVs)混行的交通环境中实现较好的控... 现有的可变限速(VSL)控制策略灵活性较差,响应速度较慢,对驾驶人遵从度和交通流状态预测模型的依赖性较高,且单纯依靠可变限速标志(VMS)向驾驶人发布限速值,难以在智能网联车辆(CAVs)与人工驾驶车辆(HDVs)混行的交通环境中实现较好的控制效果。对此,结合深度强化学习无需建立交通流预测模型,能自动适应复杂环境,以及CAVs可控性的优势,提出一种混合交通流环境下基于改进竞争双深度Q网络(IPD3QN)的VSL控制策略,即IPD3QN-VSL。首先,将优先经验回放机制引入深度强化学习的竞争双深度Q网络(D3QN)框架中,提升网络的收敛速度和参数更新效率;并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ε-贪婪算法克服深度强化学习过程中探索与利用难以平衡的问题,实现探索效率和稳定性的提高。其次,以最小化路段内车辆总出行时间(TTS)为控制目标,将实时交通数据和上个控制周期内的限速值作为IPD3QN算法的输入,构造奖励函数引导算法输出VSL控制区域内执行的动态限速值。该策略通过基础设施到车辆通信(I2V)向CAVs发布限速信息,HDVs则根据VMS上公布的限速值以及周围CAVs的行为变化做出决策。最后,在不同条件下验证IPD3QN-VSL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并与无控制情况、反馈式VSL控制和D3QN-VSL控制进行控制效果上的优劣对比。结果表明:在30%渗透率下,所提策略即可发挥显著控制性能,在稳定和波动交通需求情境中均能有效提升瓶颈区域的通行效率,缩小交通拥堵时空范围,与次优的D3QN-VSL控制相比,两种情境中的TTS分别改善了14.46%和10.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可变限速控制 改进竞争双深度Q网络 混合交通流 智能网联车辆 深度强化学习
下载PDF
混合交通流下计及储能型柔性开关影响的交通-配电网联合规划 被引量:2
12
作者 卢慧 谢开贵 +3 位作者 胡博 邵常政 王宇 胡胤哲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08-119,共12页
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的大规模发展,使得交通网转变为电动汽车和燃油车(gasoline vehicle,GV)随机混合出行的复杂网络;配电网也转变为供需双侧不确定、“源-网-站-储”高效互动的低碳型电网。在新型交通-配电网耦合系统下,亟... 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的大规模发展,使得交通网转变为电动汽车和燃油车(gasoline vehicle,GV)随机混合出行的复杂网络;配电网也转变为供需双侧不确定、“源-网-站-储”高效互动的低碳型电网。在新型交通-配电网耦合系统下,亟需研究交通和配电网的联合规划方法,以满足EV时空充电需求,保障交通和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为此,基于EV和GV的实时能耗特性差异,建立了混合交通流分配模型,以充分反映GV对EV出行和充电行为的影响,进而建立了混合交通流下的交通网多阶段规划模型。此外,考虑储能型柔性开关(energy storage integrated soft open points,E-SOP)的运行特性,协同“源-网-站-储”,建立了E-SOP影响的配电网多阶段规划模型。结合交通-配电网物理和“流量-功率”耦合约束,实现了交通-配电网的联合规划。根据Sioux Falls交通网和IEEE 69节点配电网组成的耦合系统算例测试,验证了所提联合规划模型比独立规划的总成本减少了7.21%,并且E-SOP的接入能减少系统无功出力和电压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交通流 储能型柔性开关 交通 配电网 联合规划
下载PDF
理想诱导环境下的网联车与网联自动驾驶车混合交通流建模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松 张开碧 +1 位作者 李永福 黄龙旺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23年第3期31-58,共28页
智能网联车辆通过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能够实现车辆间信息传递,然而通信环境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干扰信号,当干扰信号达到一定的强度时,车辆间的通信会被迫中断,等效于交通流中车辆的通信拓扑发生了切换,通信拓扑切换必然会对交通流造成影... 智能网联车辆通过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能够实现车辆间信息传递,然而通信环境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干扰信号,当干扰信号达到一定的强度时,车辆间的通信会被迫中断,等效于交通流中车辆的通信拓扑发生了切换,通信拓扑切换必然会对交通流造成影响。基于此,本文在由网联车(connected vehicle,CV)和网联自动驾驶车(connected autonomous vehicle,CAV)构成的混合交通流中,研究了理想诱导环境下通信拓扑结构切换和CAV不同空间分布对混合交通流动态性能的影响。首先提出一种结合图论和概率论的通信拓扑表征方法,对混合交通流中的通信拓扑进行表征。然后考虑CV与CAV在决策行为上的特点,结合通信拓扑提出一个通用车辆跟驰模型,并使用约化摄动法推导出通用车辆跟驰模型的稳定性条件。最后设计数值仿真实验,在不同的CAV渗透率下,研究理想诱导环境下通信拓扑结构切换和不同CAV空间分布对混合交通流动态性能的影响。通信拓扑结构切换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稳定的通信连接将有利于混合交通流动态性能的平滑性。不同CAV渗透率下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当理想诱导环境中不存在干扰信号时,CAV渗透率越高,混合交通流动态性能的平滑性越好;当理想诱导环境中存在干扰信号并导致通信拓扑切换时,CAV渗透率为40%且空间分布为集中分布时的抗干扰能力最强。不同CAV空间分布下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当理想诱导环境中不存在干扰信号时,CAV集中分布下混合交通流动态性能的平滑性最好;当理想诱导环境中存在干扰信号并导致通信拓扑切换时,CAV集中分布的抗干扰能力强于CAV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通信拓扑切换 通用车辆跟驰模型 混合交通流 空间分布
下载PDF
混合交通流环境下基于MSIF-DRL的网联自动驾驶车辆换道决策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磊 张轮 郭为安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8-161,共14页
现有的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s,CAV)换道决策模型鲁棒性较差,存在安全隐患,且单纯依赖自车信息、较小范围内的感知信息,难以在CAV与人工驾驶车辆(Human-Driven Vehicles,HDV)混行的环境中推断出最优动作.综... 现有的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s,CAV)换道决策模型鲁棒性较差,存在安全隐患,且单纯依赖自车信息、较小范围内的感知信息,难以在CAV与人工驾驶车辆(Human-Driven Vehicles,HDV)混行的环境中推断出最优动作.综合考虑感知信息、自车以及车-车通信(Vehicle-to-Vehicle,V2V)范围内上、下游CAV信息,提出一种混合交通流环境下集成多源信息融合的深度强化学习(Multi-Source Information Fusion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MSIF-DRL)端到端网联自动驾驶换道决策模型.首先,构建含有多源信息的状态空间,并为不同信息分配权重;其次,通过编码网络将各种动态信息编码到高维特征空间,进行信息融合得到特征图;然后,将其扁平化送入拥有优先经验回放机制的竞争双深度Q网络中,进行动作的选择和评估;最后,分别设计适用于主线、匝道CAV的奖励函数引导所提MSIF-DRL模型解决高速公路合流区驾驶场景中CAV的自由以及强制换道问题.基于SUMO软件在各种仿真条件下进行实验,将所提出的MSIF-DRL换道决策模型与现有换道模型进行比较,验证其有效性和优越性.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有模型,所提MSIF-DRL模型在各种仿真条件下均拥有最高的奖励值、换道成功率、合流成功率、平均行车速度、舒适性以及最低的碰撞风险,其中换道成功率、合流成功率、平均行车速度最大分别提升了29.17%、27.71%、17.43%;随着渗透率的提高,该模型在处理混合交通流环境下CAV的换道决策问题时拥有更强的性能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网联自动驾驶 深度强化学习 换道决策模型 多源信息融合 混合交通流
下载PDF
考虑网联辅助驾驶设备影响的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秦严严 唐鸿辉 +1 位作者 李淑庆 杨金滢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0-128,共9页
针对由传统人工车辆、安装网联辅助驾驶设备的人工车辆、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CACC)车辆以及由其跟驰人工车辆退化而来的自适应巡航控制(ACC)车辆构成的混合交通流,推导了数学解析表达,建立了混合交通流基本图模型,分析了不同网联车辆渗... 针对由传统人工车辆、安装网联辅助驾驶设备的人工车辆、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CACC)车辆以及由其跟驰人工车辆退化而来的自适应巡航控制(ACC)车辆构成的混合交通流,推导了数学解析表达,建立了混合交通流基本图模型,分析了不同网联车辆渗透率下,网联辅助驾驶设备安装率对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的影响,并对自适应巡航控制车辆期望车间时距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期望车间时距为2.2 s、网联车辆渗透率分别为0.1、0.2、0.3以及网联辅助驾驶设备安装率分别不低于0.4、0.3、0.2时,可有效改善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恶化现象,且当网联车辆渗透率不低于0.4、网联辅助驾驶设备安装率超过0.3时,最大通行能力提升大于5%;当期望车间时距为1.6 s、网联车辆渗透率分别取0.2、0.3、0.4、0.5,网联辅助驾驶设备安装率分别不低于0.6、0.5、0.4、0.3时,或期望车间时距为1.1 s、网联车辆渗透率分别为0.3、0.4、0.5,网联辅助驾驶设备安装率分别不低于0.8、0.6、0.5时,最大通行能力提升大于5%,此时提高网联辅助驾驶设备安装率有利于通行能力的快速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行能力 混合交通流 网联辅助驾驶设备 安装率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考虑时延的网联车混合交通流基本图模型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瑞发 郝慧君 +1 位作者 徐桃让 顾秋凡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6-113,共8页
由于智能网联车的不断发展,未来将出现智能网联车和人工驾驶车共同存在的混合交通流,因此,研究道路上的混合交通有助于解决交通拥堵等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探究这类混合交通流的流量、密度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文中综合考虑智能网... 由于智能网联车的不断发展,未来将出现智能网联车和人工驾驶车共同存在的混合交通流,因此,研究道路上的混合交通有助于解决交通拥堵等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探究这类混合交通流的流量、密度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文中综合考虑智能网联车辆退化和车辆时延,建立了自动驾驶环境下混合交通流的基本图模型。首先,确定交通流中的车辆类型和不同类型车辆的比例,并考虑联网智能车辆跟随人工车辆时发生的车辆功能退化;然后,确定3种车辆的延迟时间并改进每种车辆的跟驰模型;在此基础上,同时考虑车辆时延和车辆功能退化两种因素,推导出交通流平衡时的基本图模型,并对模型中的自由流速度参数进行敏感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智能网联车对混合交通流的最大流量和最佳密度有积极影响,车辆时延有消极影响,自由流速度则对混合交通流的最大流量有积极影响,对最佳密度有消极影响。SUMO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场景下仿真得到的流量–密度分布点符合理论曲线,验证了文中理论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车 混合交通流 基本图模型 车辆功能退化 车辆时延
下载PDF
混合交通流作用下大跨径桥梁车辆荷载效应分析
17
作者 魏祎 张太科 +1 位作者 阮欣 金泽人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59-1867,1909,共10页
卡车列队是一种通过自动控制、无线通讯等技术实现卡车成队近距离跟驰的交通模式,小间距行驶的车队直接导致桥面重车密度增加,且对于大跨径桥梁其可以容纳的卡车队数多,结构的整体和区段性能均可能受到影响。为研究卡车列队的荷载效应... 卡车列队是一种通过自动控制、无线通讯等技术实现卡车成队近距离跟驰的交通模式,小间距行驶的车队直接导致桥面重车密度增加,且对于大跨径桥梁其可以容纳的卡车队数多,结构的整体和区段性能均可能受到影响。为研究卡车列队的荷载效应水平及其与普通车辆形成的混合交通流对桥梁结构的影响,评估现行规范的适用性,调研了国内外关于卡车列队的实际测试和理论研究,基于在役大跨径桥梁的实测交通流数据,提出了卡车列队荷载模型和混合交通流模拟方法。以一座大跨径悬索桥为主要背景工程,考虑实际的桥梁运行情况,实现了混合交通流模拟,研究了代表性混合交通场景中结构的车辆荷载效应水平和安全性,分析了卡车列队模式以及混合交通流对于大跨径悬索桥汽车荷载效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混合交通流作用下的荷载效应水平较普通车辆车流有明显提高,但仍低于规范加载值。不同加载场景下的效应值约为规范值的35%~80%,现行规范对于卡车列队参与的混合交通流作用下结构的整体效应和区段效应均可提供较好的安全裕度,能够保证桥梁在未来相应运营状态下的安全服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径桥梁 车辆荷载 混合交通流 卡车列队 整体效应 区段效应
下载PDF
基于MFD的快速路新型混合交通流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路庆昌 秦汉 +1 位作者 刘鹏 崔欣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05-914,共10页
为探究智能网联车辆(CAV)与人工驾驶车辆混行情况下快速路的宏观交通流特性,研究了CAV渗透率对快速路宏观基本图(MFD)的影响规律.首先,利用MFD临界点和拥堵拐点的特征属性,构建考虑CAV渗透率的MFD分段拟合模型;其次,从拥堵持续时间、拥... 为探究智能网联车辆(CAV)与人工驾驶车辆混行情况下快速路的宏观交通流特性,研究了CAV渗透率对快速路宏观基本图(MFD)的影响规律.首先,利用MFD临界点和拥堵拐点的特征属性,构建考虑CAV渗透率的MFD分段拟合模型;其次,从拥堵持续时间、拥堵严重程度和MFD迟滞现象3个方面分析CAV渗透率对快速路拥堵过程的影响;最后,采用SUMO搭建仿真环境,对提出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分段拟合方法在拟合优度及跟踪MFD临界点上均优于三次拟合方法;CAV的引入并不会消除快速路MFD的迟滞现象,但其持续时间会随着CAV渗透率的增加而降低;快速路拥堵严重程度随CAV渗透的增大而降低,当CAV渗透率超过0.5时,拥堵的改善效果开始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混合交通流 宏观基本图(MFD) 分段拟合 CAV渗透率
下载PDF
考虑可变时距和多车信息的混合交通流跟驰模型
19
作者 巩丹阳 庞明宝 《物流科技》 2023年第19期66-71,77,共7页
考虑到未来智能网联小汽车和卡车的落地应用及可能出现的混行状态,文章提出一种智能网联环境下考虑可变时距和多前车信息的卡车-小汽车混合流跟驰模型。为提升道路利用率和安全性,将制动时间和制动时间差引入可变时距策略,在此基础上,... 考虑到未来智能网联小汽车和卡车的落地应用及可能出现的混行状态,文章提出一种智能网联环境下考虑可变时距和多前车信息的卡车-小汽车混合流跟驰模型。为提升道路利用率和安全性,将制动时间和制动时间差引入可变时距策略,在此基础上,基于车车通信建立考虑多车信息的改进智能驾驶员模型(Intelligent Driver Model,IDM)并推导其线性稳定性条件。最后,基于数值仿真分析混合交通流的稳定性、通行能力以及卡车编队对混合交通流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多车信息和可变时距的混合流模型相对于仅考虑时距策略的改进IDM模型、IDM模型非稳定域面积降低16.3%、20.0%以上,通行能力提升6.7%、10.3%以上;卡车编队车辆数量增加有助于提升混合流稳定性和通行能力,当编队数量达到4时提升幅度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运输 智能网联卡车 可变车头时距 混合交通流 跟驰模型
下载PDF
混合交通流中自动驾驶车辆比例对交通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林青 刘鑫宇 +1 位作者 崔飞 谭晰文 《河南科技》 2022年第9期14-18,共5页
在自动驾驶汽车实际行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手动驾驶汽车共同行驶,从而形成混合交通流。为了探究不同交通任务下自动驾驶汽车比例对混合交通流交通效率的影响,本研究在遵循右行左超车规则、两秒法则及交叉路口停车线理论的前提下,基... 在自动驾驶汽车实际行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手动驾驶汽车共同行驶,从而形成混合交通流。为了探究不同交通任务下自动驾驶汽车比例对混合交通流交通效率的影响,本研究在遵循右行左超车规则、两秒法则及交叉路口停车线理论的前提下,基于元胞自动机混合交通流模型,构建了单向三车道、城市双向T字形交叉口混合交通流模型,借助软件进行模拟分析。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简单路况下,交通效率与自动驾驶汽车的比例成正比,并且在安全车流密度范围内,影响程度与车流密度呈正相关;在复杂路况下,车流密度较小时,较大的自动驾驶汽车比例才能明显优化交通效率;车流密度较大时,自动驾驶汽车比例的增加反而会使交通效率劣化。因此,自动驾驶汽车的驾驶模式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汽车 元胞自动机混合交通流模型 单向三车道混合交通流模型 双向T字形交叉口混合交通流模型 交通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