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美低剂量药物混合均匀度和中控剂量单位均匀度技术要求对比
1
作者 徐云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5期29-34,共6页
目的为我国上市许可持有人进行药品国内注册申报、美国注册申报或中美双报时提供研究思路。方法调研中美制药行业关于低剂量口服固体药物全生命周期中混合均匀度和中控剂量单位均匀度研究背景及技术指南要求,对比分析中美技术指南的优... 目的为我国上市许可持有人进行药品国内注册申报、美国注册申报或中美双报时提供研究思路。方法调研中美制药行业关于低剂量口服固体药物全生命周期中混合均匀度和中控剂量单位均匀度研究背景及技术指南要求,对比分析中美技术指南的优势与不足,以阿哌沙班片为例,探讨中美技术指南中混合均匀度、中控剂量单位含量均匀度的研究和评估策略,并提出一地研发、中美双报时的研究建议。结果混合均匀度方面,中美技术指南取样方案基本一致,但评价标准中国技术指南要求更严格。中控剂量单位均匀度方面,取样方案中国技术要求采用分层取样,而美国技术要求采用系统取样,取样方案有差异但不显著,均可接受;评价标准方面,中国技术要求采用单纯的相对标准偏差值、单值及均值控制,而美国技术要求单值和统计学检验(90%置信区间/95%覆盖率),便于进行趋势检查分析(如位置内/位置间变异)。结论建议国内上市许可持有人在进行一地研发、中美双报时,需结合中美技术指南要求,在混合阶段和压片阶段应选择要求更高的技术指南进行均匀度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药物 混合均匀度 含量均匀 中美双报 技术指南
下载PDF
处方工艺对阿普唑仑片混合均匀度及含量均匀度的影响
2
作者 郭金秀 曾令高 +3 位作者 高梓真 许向阳 陈醒 王家辉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23期18-23,共6页
目的探讨处方中的辅料及工艺对阿普唑仑片混合均匀度及含量均匀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低剂量阿普唑仑片,以总混物料的混合均匀度及含量均匀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处方中辅料型号与用量、工艺中原料药粒度及... 目的探讨处方中的辅料及工艺对阿普唑仑片混合均匀度及含量均匀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低剂量阿普唑仑片,以总混物料的混合均匀度及含量均匀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处方中辅料型号与用量、工艺中原料药粒度及混合工艺、压片工艺对混合均匀度及含量均匀度的影响。结果采用圆形形貌和粗糙表面的喷雾干燥型乳糖(11SD,F100),微晶纤维素型号(PH102,PH200,TLF935),玉米淀粉用量(3%,5%,7%),胶态二氧化硅用量(0.8%,1.2%)的处方混合均匀度的RSD远低于5%,含量均匀度(A+2.2 S)远低于15.0;采用原料药粒径D90不大于35μm,阿普唑仑与乳糖先通过湿法制粒机以600 r/min预混10 min,之后转移至三维运动混合机中,并加入微晶纤维素、玉米淀粉、胶态二氧化硅,在混合频率12 Hz下混合15~25 min的工艺的混合均匀度的RSD低于2.5%;采用压机转速10~20 r/min的含量均匀度(A+2.2 S)低于7.2。结论优选的处方工艺适用于阿普唑仑片的含量均匀度和质量控制,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普唑仑片 直接压片法 混合均匀度 含量均匀
下载PDF
全混合日粮混合均匀度检测方法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于克强 何勋 +3 位作者 李利桥 王德福 张全超 那明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0-448,共9页
为了研究全混合日粮混合均匀度的检测方法,并揭示全混合日粮混合机相关的结构及运行参数对其影响,采用自行研制的小型转轮式全混合日粮混合机,以转子转速(5-100r·min-1)、混合时间(2-20min)、充满系数(10%-90%)和混合叶板角... 为了研究全混合日粮混合均匀度的检测方法,并揭示全混合日粮混合机相关的结构及运行参数对其影响,采用自行研制的小型转轮式全混合日粮混合机,以转子转速(5-100r·min-1)、混合时间(2-20min)、充满系数(10%-90%)和混合叶板角度(0-45°)为试验因素,以变异系数作为混合均匀度考核指标,分别对物理法、筛分法和化学法(甲基紫法和摩尔法)3种检测方法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满足混合均匀度要求的条件下,物理法中的小颗粒法(如小豆和稻粒)、筛分法中的φ5孔筛和底层筛法及化学法(甲基紫法和摩尔法)用来检测全混合日粮混合均匀度更可行,其变异系数最小值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小豆(13.9%)〉稻粒(12.7%)〉底层筛(12.5%)〉φ5孔筛(10.1%)〉甲基紫法(9.1%)〉摩尔法(3.7%)。且随着转子转速、混合时间、充满系数和混合叶板角度的增大,其变异系数的变化趋势均是先减小后增大,并且各试验因素对于物理法中的芸豆、黑豆、黄豆和筛分法中第一层、第二层、第四层筛上物质量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而对化学法影响程度很小。以上研究可为全混合日粮混合均匀度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同时为全混合日粮混合机的结构设计和运行参数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日粮 混合均匀度 物理法 筛分法 化学法
下载PDF
近红外在线监测改性双基吸收药混合均匀度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邹权 邓国栋 +2 位作者 郭效德 姜炜 李凤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77-981,共5页
为了解决吸收药混合均匀度的传统检测方法耗时费力、阻碍固体推进剂生产工艺自动化和连续化实现的问题,提出采用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对处于持续搅拌动态的吸收药采集光谱、结合移动窗口标准偏差法对光谱差异进行定量分析来监测均匀度实时... 为了解决吸收药混合均匀度的传统检测方法耗时费力、阻碍固体推进剂生产工艺自动化和连续化实现的问题,提出采用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对处于持续搅拌动态的吸收药采集光谱、结合移动窗口标准偏差法对光谱差异进行定量分析来监测均匀度实时变化的方法。通过采用人工取样结合液相色谱的传统方法对混合过程各阶段样品体系的均匀度进行验证,其结果与采用近红外方法监测结果一致。实验表明近红外方法高效、环保、安全,具备在线监测吸收药混合均匀度并实时判断混合终点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近红外 在线监测 吸收药 混合均匀度 固体推进剂
下载PDF
高黏度流体混合机混合均匀度试验(英文) 被引量:6
5
作者 杨明金 李锡文 +1 位作者 史铁林 杨叔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7-142,共6页
为提高行星式双螺旋混合机性能并优化其参数,该文试验研究了混合工艺参数对高粘度料浆混合均匀度的影响。给出了基于密度的分离强度的定义,用以评价高粘度料浆混合均匀度。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技术,以及极差和方差分析方法,获得了混合工艺... 为提高行星式双螺旋混合机性能并优化其参数,该文试验研究了混合工艺参数对高粘度料浆混合均匀度的影响。给出了基于密度的分离强度的定义,用以评价高粘度料浆混合均匀度。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技术,以及极差和方差分析方法,获得了混合工艺参数对料浆混合均匀度的影响及影响的显著性程度。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料浆组分因子的平均分离强度变化值为138.275,远大于其它组分因子变化值;在显著性水平为0.10的条件下,料浆组分对混合均匀度影响显著;料浆中固相组分的颗粒尺寸越大,越不利于料浆混合均匀度的提高。为了使取样更具代表性,提出了一种三维取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旋混合 混合均匀度 分离强 试验设计 方差分析
下载PDF
农药在线混合均匀度高速摄影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徐幼林 郭敬坤 郑加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5-79,共5页
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对农药混药装置在线混合均匀度进行了试验分析。选用聚苯乙烯颗粒作为示踪粒子跟随混合液流动,根据获得的粒子图像提取了粒子的质心坐标,对不同工况下混药装置的混合均匀度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得到泵工作条件对混合效果... 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对农药混药装置在线混合均匀度进行了试验分析。选用聚苯乙烯颗粒作为示踪粒子跟随混合液流动,根据获得的粒子图像提取了粒子的质心坐标,对不同工况下混药装置的混合均匀度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得到泵工作条件对混合效果的影响以及粒子分布与混合效果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示踪粒子质心纵坐标分布与正态分布越接近,混合效果越好;当泵转速较低时,随着泵工作压力增大,混合均匀度增大;当泵的工作压力不变时,随着泵工作转速提高,混合均匀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机械 混药器 在线混合 混合均匀度 高速摄影
下载PDF
食品粉粒体混合:混合机理与混合均匀度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2
7
作者 解立斌 霍军生 黄建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67,共5页
将单体营养强化剂或预混的多种营养强化剂按要求加入到某种食物载体中即为食物强化。食物强化是营养干预的主要手段。粉粒体状食物的强化要求营养强化剂在食物载体中应均匀分布。粉粒体状强化食品的生产是一个基于多种不同物性颗粒粉体... 将单体营养强化剂或预混的多种营养强化剂按要求加入到某种食物载体中即为食物强化。食物强化是营养干预的主要手段。粉粒体状食物的强化要求营养强化剂在食物载体中应均匀分布。粉粒体状强化食品的生产是一个基于多种不同物性颗粒粉体混合的复杂过程,明晰粉粒体混合的基本原理及易造成粉粒体混合物分级的主要原因,能够为生产合格的粉粒体状强化食品奠定重要技术基础。本文综述了对流混合、扩散混合、剪切混合等粉体混合理论,并分析了三种混合机理在混合过程中的作用,探讨了粉体颗粒个体的粒径、形状、密度及水分含量等因素对粉体混合均匀度的影响,经比较分析后认为粉体颗粒粒径差异造成的影响最为显著,这可能是因为粉体颗粒粒径指标的差异倍数远远大于颗粒个体在形状、密度等其它指标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强化 粉体混合 混合均匀度 预混料
下载PDF
一种高粘度两相流静态混合器混合均匀度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郑勐 雷鹏 董永亨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36-1539,共4页
在常见类型混合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高粘度两相流静态混合器。基于Fluent软件分析了预混单元对整体混合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混合单元数量和流体入口速度对混合均匀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带预混单元混合器的混合效果好于不带混... 在常见类型混合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高粘度两相流静态混合器。基于Fluent软件分析了预混单元对整体混合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混合单元数量和流体入口速度对混合均匀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带预混单元混合器的混合效果好于不带混合单元的,还表明当混合单元数量为3时能在不同的入口速度下获得理想的混合效果。在此基础上,根据质点的速度场和流场分布状态,分析并说明了杂乱的速度和流线分布是获得良好混合效果的根本原因。同时,通过仿真分析了粘度对混合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混合器的混合均匀度随着液体粘度的增大而提高,还表明该混合器对中、低粘度的液体也有良好的混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混合 混合均匀度 预混 混合单元数目 入口速
下载PDF
烟草混合均匀度衡量指标的构建 被引量:3
9
作者 严志景 丁乃红 +2 位作者 张超 瞿先中 江文斌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25-833,共9页
为从众多衡量烟草混合均匀度的化学指标中构建一个相对最优指标,本试验设计了不同卷烟类型、不同叶组配方比例组合的烟丝,检测试验样品的常规化学指标,从叶组差异性、检测误差、灵敏度三个方面对各指标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 为从众多衡量烟草混合均匀度的化学指标中构建一个相对最优指标,本试验设计了不同卷烟类型、不同叶组配方比例组合的烟丝,检测试验样品的常规化学指标,从叶组差异性、检测误差、灵敏度三个方面对各指标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叶组差异性方面,相对较优的前3个指标是:(糖碱比)/碱、糖碱比×钾、糖碱比碱×钾氯比;(2)在检测误差方面,相对较优的前3个指标是:糖碱比、糖碱比×钾、(糖碱比)/碱;(3)在灵敏度方面,相对较优的前2个指标是:糖碱比×钾、(糖碱比)/碱。综合三方面因素考虑,相对最优的指标是糖碱比×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混合均匀度 化学指标 灵敏
下载PDF
提高营养强化剂在粉粒体食品中混合均匀度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解立斌 霍军生 黄建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53,共5页
将单体营养强化剂或预混的多种营养强化剂按要求加入到某种食物载体中即为食物强化。食物强化是营养干预的主要手段之一。粉粒体状食物的强化要求营养强化剂在食物载体中应均匀分布。本文回顾了粉粒体状强化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影响强化... 将单体营养强化剂或预混的多种营养强化剂按要求加入到某种食物载体中即为食物强化。食物强化是营养干预的主要手段之一。粉粒体状食物的强化要求营养强化剂在食物载体中应均匀分布。本文回顾了粉粒体状强化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影响强化营养素混合均匀度的主要因素,综述了湿法制粒、干法压片制粒、真空冷冻干燥、喷雾干燥、微胶囊等技术方法的基本原理与主要工艺路线,探讨了这些技术方法在提高营养素预混料混匀度方面的可能性和局限性,并针对这些工艺技术的自身特点,在工艺过程、混匀度改善效果、工艺成本等方面对这些技术进行了综述比较。通过比较发现,最经济的方式是干法压片制粒,最有效的方式是微胶囊,生产效率最高的是喷雾干燥,微生物控制最好的是真空冷冻干燥,湿法制粒则是最能平衡兼顾各因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强化 预混料 粉体混合 提高混合均匀度
下载PDF
立式全混合日粮搅拌机混合均匀度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郑会超 黄新 +6 位作者 杨金勇 洪巍 李文珍 顾春梅 严羽 郑开之 蒋永清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8年第6期28-30,共3页
混合均匀度是衡量全混合日粮(TMR)搅拌机的重要技术参数,也是实现TMR饲喂优势的前提。采用立式TMR饲料搅拌机,以变异系数作为混合均匀度评价指标,通过比较物理法、化学法和筛分法检测全混合日粮混合均匀度,并分析不同检测方法的回收率,... 混合均匀度是衡量全混合日粮(TMR)搅拌机的重要技术参数,也是实现TMR饲喂优势的前提。采用立式TMR饲料搅拌机,以变异系数作为混合均匀度评价指标,通过比较物理法、化学法和筛分法检测全混合日粮混合均匀度,并分析不同检测方法的回收率,研究确定全混合日粮混合均匀度检测的适宜方法。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可用于检测全混合日粮混合均匀度,且结果一致。混合时间在12min时TMR样本变异系数≤10%,达到较理想混匀效果。随筛层孔径减小,其筛上物变异系数呈下降趋势,19mm孔径筛适宜用来检测TMR混合均匀度。物理法的示踪物绿豆在TMR中的回收率较低(71.7%),化学法和筛分法的回收率较高,分别为90.7%和100.5%。考虑到挑拣绿豆较费工费时,化学法需配套专业检测设备和实验员,筛分法可以同时检测全混合日粮粒度分布和混合均匀度,更适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日粮 混合均匀度 物理法 化学法 筛分法
下载PDF
不同装载系数和混合时间对添加剂预混料混合均匀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田科雄 曹春桃 +1 位作者 沈维军 高凤仙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5,共2页
混合是配合饲料生产的重要工序,为了研究不同装载系数和混合时间对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影响,探求悬臂非对称双螺锥形混合机在添加剂预混料生产中合理的装载系数和最佳的混合时间。采用甲基紫示踪法、以添加剂预混料为物料对象,采用两... 混合是配合饲料生产的重要工序,为了研究不同装载系数和混合时间对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影响,探求悬臂非对称双螺锥形混合机在添加剂预混料生产中合理的装载系数和最佳的混合时间。采用甲基紫示踪法、以添加剂预混料为物料对象,采用两因素交叉设计就2个装载系数(500kg和250kg料位)和4个不同混合时间(16、18、20、22min)对饲料混合均匀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机的料位为250kg(装载系数为0.3)时的混合均匀度显著低于500kg料位(装载系数0.6)的(P<0.05),但在低料位时通过选择合适的混合时间也能取得较满意的混合效果(CV为3.21%);4个不同的混合时间中以20min为最佳,混合时间过短或过长均降低饲料产品的混合均匀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载系数 混合时间 添加剂预混料 混合均匀度 配合饲料 悬臂非对称双螺锥形混合 甲基紫示踪法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监测固肠止泻丸生产过程中混合均匀度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媚 史亚军 +3 位作者 刘力 王兴海 年娟娟 吴建华 《陕西中医》 2016年第1期109-110,共2页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法检测固肠止泻丸药粉的混合均匀度,确定混合终点。方法:使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药粉混合过程谱图,对其谱图趋势进行分析;采集不同混合时间不同取样点的样品,以盐酸小檗碱和吗啡的含量变化为指标,监控生产过程中不同...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法检测固肠止泻丸药粉的混合均匀度,确定混合终点。方法:使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药粉混合过程谱图,对其谱图趋势进行分析;采集不同混合时间不同取样点的样品,以盐酸小檗碱和吗啡的含量变化为指标,监控生产过程中不同混合时间,不同取样点样品成分的含量变化情况,以验证混合终点。结果:经统计分析和验证,固肠止泻丸药粉在混合30min时已均匀和稳定,与近红外光谱的趋势一致。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固肠止泻丸生产中混合均匀度的趋势分析,确定混合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法 混合均匀度 @固肠止泻丸
下载PDF
不同搅拌机和搅拌时间对复合预混料混合均匀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映才 刘炎和 +1 位作者 肖静英 杨晓建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3-4,共2页
试验以4%猪用复合预混料为预混材料,研究双轴高效卧式搅拌机搅拌60s、90s、120s,“V”型搅拌机搅拌20min、25min、30min,卧式桨叶式搅拌机搅拌5min、10min、15min、20min对复合预混料混合均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采用双轴高效卧式搅拌... 试验以4%猪用复合预混料为预混材料,研究双轴高效卧式搅拌机搅拌60s、90s、120s,“V”型搅拌机搅拌20min、25min、30min,卧式桨叶式搅拌机搅拌5min、10min、15min、20min对复合预混料混合均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采用双轴高效卧式搅拌机搅拌60~120s,复合预混料的均匀度都较高,搅拌90s的均匀度优于60s,但与120s较接近,说明双轴高效卧式搅拌机搅拌90s已足够(CV<4.5%);②当“V”型搅拌机搅拌时间从20min增加到25min,复合预混料的混合均匀度明显提高,但继续增加搅拌时间,均匀度反而下降,“V”型搅拌机搅拌25min效果为佳(CV<2.5%);③卧式搅拌机搅拌时间从5min增加到10min,复合预混料的混合均匀度明显提高,之后,随搅拌时间增加,均匀度趋于降低,卧式桨叶式搅拌机搅拌10min为宜(CV<2.5%);④除卧式桨叶式搅拌机搅拌5min外,其它各机型的各搅拌时间处理,复合预混料的均匀度都基本可满足变异系数小于5%的要求,确保良好的均匀度。根据本试验结果,建议用量较大、均匀度要求略低些的4%~5%预混料可选用效率高的双轴高效卧式搅拌机,而用量小、均匀度要求较高0.5%~1%预混料,建议选用“V”型搅拌机或卧式桨叶式搅拌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机 搅拌时间 复合预混料 混合均匀度 饲料
下载PDF
添加量、采食量和粒径与混合均匀度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永昌 范文海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5,共5页
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是评定饲料混合机性能和饲料成品质量最为重要的指标,而饲料混合均匀度测定方法,是按GB/T5918—2008国家标准执行,是通过氯离子选择电极法或甲基紫法测得其混合均匀度的水平,由此评定混合机的质量或饲料成品的质量... 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是评定饲料混合机性能和饲料成品质量最为重要的指标,而饲料混合均匀度测定方法,是按GB/T5918—2008国家标准执行,是通过氯离子选择电极法或甲基紫法测得其混合均匀度的水平,由此评定混合机的质量或饲料成品的质量。其中氯离子选择电极法是以饲料成品中含氯离子为依据,进行单位体积(单位质量)内对所含氯离子变异程度CV%来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混合均匀度 离子选择电极法 添加量 采食量 饲料混合 成品质量 粒径 测定方法
下载PDF
饲料混合均匀度测量准确度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庄建桥 朱章 庞声海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38-39,81,共3页
提出了饲料混合均匀度测量准确度的概念 。
关键词 饲料 混合均匀度测量 准确 产品质量检测
下载PDF
小麦为示踪物研究奶牛日粮混合均匀度和颗粒度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凯军 郑梦莉 +5 位作者 张佩华 张仁富 段洪峰 刘海林 唐恋超 易称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128-133,共6页
全价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的制作是奶牛饲养技术的关键,而混合均匀度是全价混合日粮重要的评价指标。本试验通过示踪物小麦不同的添加量水平、不同的搅拌时间、不同的采样点对奶牛的日粮进行混合均匀度和颗粒度测定。结果表... 全价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的制作是奶牛饲养技术的关键,而混合均匀度是全价混合日粮重要的评价指标。本试验通过示踪物小麦不同的添加量水平、不同的搅拌时间、不同的采样点对奶牛的日粮进行混合均匀度和颗粒度测定。结果表明:搅拌机不同搅拌时间8 min、12 min和16 min对奶牛TMR混合均匀度差异不显著(P>0.05),但8 min组的整齐度要优于12 min和16 min组,平均的混合均匀度8 min组也要高于12 min和16 min组;1%小麦添加量传送带和料车奶牛TMR的混合均匀度差异不显著(P>0.05),但4%小麦添加量组中8 min传送带样本与料车差异显著(P<0.05)。而1%和4%小麦添加量组饲槽TMR的混合均匀度均显著低于搅拌8 min时传送带上TMR的混合均匀度(P<0.05)。本研究首次以小麦为奶牛全价混合日粮的示踪物,为奶牛全价混合日粮混合均匀度检测方法、考察搅拌机的混合性能和确定最佳混合时间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小麦 全价混合日粮 混合均匀度 颗粒
下载PDF
饲料混合均匀度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周岩民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15-16,共2页
通过比较饲喂不同混合均匀度的饲料时动物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的差异,讨论了饲料混合均匀度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饲料的混合均匀程度对幼小动物影响更大。为确保动物摄取均衡的营养,饲料必须进行充分混合,达到一定的混合均匀度,... 通过比较饲喂不同混合均匀度的饲料时动物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的差异,讨论了饲料混合均匀度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饲料的混合均匀程度对幼小动物影响更大。为确保动物摄取均衡的营养,饲料必须进行充分混合,达到一定的混合均匀度,并提出了提高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混合均匀度 肉鸡 生产性能
下载PDF
混合均匀度测量的不确定度 被引量:3
19
作者 庞声海 朱舒平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10,共2页
该文阐明了饲料混合均匀度测量按用途的分类、测量技术及其数理基础,提出了混合均匀度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并推导出了预估计算式。
关键词 混合均匀度 测量 不确定 饲料
下载PDF
饲料混合及混合均匀度 被引量:13
20
作者 武书庚 Keith C Behnke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9-52,共4页
合理的饲料配方能否真正在实际中发挥效用需要恰当的加工技术得以实现。混合是饲料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工艺环节之一,但在实际生产中,混合往往没有得到大家足够的重视。混合的理想状态是要使最终饲料产品达到完全均一,使每一份样品的营... 合理的饲料配方能否真正在实际中发挥效用需要恰当的加工技术得以实现。混合是饲料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工艺环节之一,但在实际生产中,混合往往没有得到大家足够的重视。混合的理想状态是要使最终饲料产品达到完全均一,使每一份样品的营养素含量均应相同。当然,在实际牛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均匀度 饲料混合 饲料生产过程 营养素含量 加工技术 饲料配方 饲料产品 理想状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