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_∞混合灵敏度控制在液压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慧 姜洪洲 +1 位作者 韩俊伟 曾祥荣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5-197,共3页
运用 H∞ 混合灵敏度控制理论 ,针对液压伺服系统的特点 ,通过仿真 ,总结了一般加权阵的选取规律和方法 ,提出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设计典型电液位置伺服系统 H∞ 控制器的计算方法 ,并设计了控制器 ,使系统在保证鲁棒稳定性的同时可以确... 运用 H∞ 混合灵敏度控制理论 ,针对液压伺服系统的特点 ,通过仿真 ,总结了一般加权阵的选取规律和方法 ,提出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设计典型电液位置伺服系统 H∞ 控制器的计算方法 ,并设计了控制器 ,使系统在保证鲁棒稳定性的同时可以确保系统的瞬态性能指标。通过设计举例说明了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并通过与原系统参数摄动时系统特性的比较 ,验证了 H∞控制器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频宽 ,改善系统的响应速度 ,而且可以改善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从而说明了 H∞ 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伺服系统 H∞混合灵敏度 加权阵 鲁棒稳定性 控制理论
下载PDF
基于混合灵敏度方法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 被引量:25
2
作者 刘照 杨家军 廖道训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74-876,共3页
通过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 ,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为减少模型中的不确定性与抑制路面干扰和传感器噪声对控制误差的影响 ,采用控制理论中的混合灵敏度设计方法 ,并利用 MATL AB中的鲁棒控制工具箱得到了满足干扰抑制和鲁... 通过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 ,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为减少模型中的不确定性与抑制路面干扰和传感器噪声对控制误差的影响 ,采用控制理论中的混合灵敏度设计方法 ,并利用 MATL AB中的鲁棒控制工具箱得到了满足干扰抑制和鲁棒稳定性要求的控制器。通过仿真验证了用混合灵敏度方法设计的控制器符合系统性能要求 ,与基于经典控制理论设计的超前—滞后控制器对输出干扰的单位阶跃响应进行比较后 ,证明用混合灵敏度方法设计的控制器具有更好的鲁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控制 混合灵敏度 鲁棒性能
下载PDF
基于混合灵敏度的交直流混合微网交直流断面电压H_∞鲁棒控制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鹏 于晓蒙 赵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8-75,共8页
交直流混合微网具备交流微网与直流微网各自的特点,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各种不同类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满足不同负荷的需要。交直流断面是交直流混合微网中直流区域与交流区域的互联部分。该文提出的基于混合灵敏度的交直流混合微网交直... 交直流混合微网具备交流微网与直流微网各自的特点,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各种不同类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满足不同负荷的需要。交直流断面是交直流混合微网中直流区域与交流区域的互联部分。该文提出的基于混合灵敏度的交直流混合微网交直流断面电压H_∞鲁棒控制,主要控制断面两侧电压并使之稳定。通过构建S/R/T混合灵敏度函数,提高交直流断面抗击交流扰动和直流扰动的标称性能,增强其应对参数摄动的鲁棒性能。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验证了交直流断面电压H_∞控制器的抗干扰能力与在换流器参数发生变化时该控制器仍可保持良好的控制性能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网 混合灵敏度 交直流断面 H_∞鲁棒控制 电压稳定
原文传递
基于H_∞混合灵敏度方法的超声波电机调速控制 被引量:9
4
作者 潘鹏 徐志科 +4 位作者 金浩 金龙 陈爽 黄帆 冷静雯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81-885,共5页
为提高行波型超声波电机转速跟踪的准确性和平稳性,改善因调频调速非线性带来的调速性能变化,将H∞混合灵敏度方法应用于转速控制器的设计.采用参数辨识法建立电机的频率转速模型,线性化得到电机的标称模型,将静态模型的非线性转化为标... 为提高行波型超声波电机转速跟踪的准确性和平稳性,改善因调频调速非线性带来的调速性能变化,将H∞混合灵敏度方法应用于转速控制器的设计.采用参数辨识法建立电机的频率转速模型,线性化得到电机的标称模型,将静态模型的非线性转化为标称模型的增益摄动,将动态模型的参数变化转化为标称模型的高阶未建模误差,把电机的转速模型表示为标称模型与误差模型和.根据模型误差界和调速性能指标,求取混合灵敏度加权函数,将控制器设计转化为标准的H∞优化问题,通过Matlab工具求解鲁棒控制器.仿真验证了转速闭环的稳定鲁棒性,使用数字信号处理芯片TMS320F28335在实际控制回路中实现该控制器,并测试电机调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鲁棒控制器应用于超声波电机调速系统可以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电机 H∞鲁棒控制 混合灵敏度 转速控制
下载PDF
冷连轧机张力系统H_∞混合灵敏度鲁棒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8
5
作者 方一鸣 陆金波 +1 位作者 刘仙 王益群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8期1812-1815,共4页
针对2030五机架冷连轧机四五机架间张力系统被控对象,利用H混合灵敏度鲁棒控制方法设计了其张力鲁棒控制器。仿真研究结果及与常规PI控制效果的比较表明,所设计的张力鲁棒控制器对前后滑和外界干扰等不确定性具有更好的抑制作用,从而证... 针对2030五机架冷连轧机四五机架间张力系统被控对象,利用H混合灵敏度鲁棒控制方法设计了其张力鲁棒控制器。仿真研究结果及与常规PI控制效果的比较表明,所设计的张力鲁棒控制器对前后滑和外界干扰等不确定性具有更好的抑制作用,从而证明了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连轧机 张力控制 混合灵敏度 H∞鲁棒控制器 前后滑
下载PDF
机翼颤振的混合灵敏度H_∞鲁棒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子健 徐敏 陈士橹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1-666,共6页
主动颤振抑制技术是未来弹性飞行器设计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但传统的LQG方法鲁棒性很差,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本文采用混合灵敏度H∞控制方法,并结合回路成型技术设计了机翼颤振抑制的鲁棒控制器。此方法直接针对回... 主动颤振抑制技术是未来弹性飞行器设计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但传统的LQG方法鲁棒性很差,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本文采用混合灵敏度H∞控制方法,并结合回路成型技术设计了机翼颤振抑制的鲁棒控制器。此方法直接针对回路的灵敏度函数和补灵敏度函数性质,根据颤振抑制系统期望的回路频域特性要求,通过选择合适的加权函数形状获得了满意的闭环系统性能,从而实现对颤振的鲁棒抑制。其特点是能够方便直观的获得系统所期望的频域性能,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抑噪能力,非常有利于工程实用。最后利用典型的二维机翼俯仰沉浮气动弹性系统模型,分别采用混合灵敏度H∞控制器和LQG控制器对机翼颤振进行抑制。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控制器将颤振速度提高了12.2%,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机翼颤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颤振抑制 H∞控制 混合灵敏度 回路成型 鲁棒性
下载PDF
基于约束多目标免疫算法的H_∞混合灵敏度加权阵选择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杰 王栓 +1 位作者 朱晓东 连进灿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40,共4页
在H_∞鲁棒控制中,混合灵敏度加权函数直接反映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要求。若将加权阵当作设计参数,则控制系统的设计可以表示为一个满足一组不等式约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采用人工免疫算法,利用免疫原理中抗体的多样性产生及保持机理... 在H_∞鲁棒控制中,混合灵敏度加权函数直接反映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要求。若将加权阵当作设计参数,则控制系统的设计可以表示为一个满足一组不等式约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采用人工免疫算法,利用免疫原理中抗体的多样性产生及保持机理来求解该优化问题,即利用免疫算法在预先设定的搜索域内,找到最满意的解来组成加权阵。在此加权阵基础上,利用Matlab鲁棒控制工具箱得到H_∞最优控制器。以调速系统为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搜索到满意的加权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算法 多目标优化 H∞混合灵敏度 加权阵
下载PDF
基于混合灵敏度方法的负载模拟器的控制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袁锐波 赵克定 +1 位作者 李阁强 罗璟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7-541,共5页
将电液负载模拟器(EHLS)系统中的多余力矩视为外干扰,考虑各种不确定性的影响,采用基于H∞鲁棒控制理论的混合灵敏度方法设计了鲁棒控制器,同时针对系统存在参数变动、高阶未建模动态及外干扰等不同工况时的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 将电液负载模拟器(EHLS)系统中的多余力矩视为外干扰,考虑各种不确定性的影响,采用基于H∞鲁棒控制理论的混合灵敏度方法设计了鲁棒控制器,同时针对系统存在参数变动、高阶未建模动态及外干扰等不同工况时的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该控制器的作用下,电液负载模拟器系统实现了动态跟踪性能,表现出对系统不确定性及多余力矩干扰不敏感的良好鲁棒性。系统的性能指标达到幅值误差在±10%以内、相位滞后小于10°时,闭环频宽为10 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负载模拟器 鲁棒控制器 混合灵敏度 系统不确定性 系统实现 鲁棒控制理论 多余力矩 仿真结果
下载PDF
基于混合灵敏度函数的H_∞控制器参数模糊优化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大中 金洪亮 刘淑平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4-138,共5页
给出了SISO系统H∞控制器参数优化过程,提出了一种系统性能模糊评价优化设计方法,根据系统动态特性通过模糊优化控制策略动态校正控制器结构参数.结果表明,本方法对模型不确定性具有良好的鲁棒性适应性和动态特性,控制品质优于一般H∞... 给出了SISO系统H∞控制器参数优化过程,提出了一种系统性能模糊评价优化设计方法,根据系统动态特性通过模糊优化控制策略动态校正控制器结构参数.结果表明,本方法对模型不确定性具有良好的鲁棒性适应性和动态特性,控制品质优于一般H∞控制和常规PID,Smith预估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控制器 混合灵敏度 函数 参数优化 模糊评价 鲁棒性能 模糊控制
下载PDF
SISO系统混合灵敏度的鲁棒性能设计 被引量:15
10
作者 恒庆海 王广雄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9-271,275,共4页
讨论SISO系统鲁棒性能设计问题,指出只要适当修改不确定性权函数和性能权函数,就可以用混合灵敏度进行鲁棒性能设计。示例说明此设计所得系统的鲁棒性能较好。
关键词 鲁棒性能 H∞控制 混合灵敏度 SISO系统
下载PDF
一种简化的H_∞控制混合灵敏度算法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显库 贾欣乐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07-309,313,共4页
受到回路成形思想的启发 ,通过对H∞ 控制的S T混合灵敏度奇异值曲线的观察及基于S和T具有相关性的考虑给出一种简化的H∞ 控制混合灵敏度算法 .该算法避免了权函数的选择而对系统进行闭环增益成形 ,其核心是确定闭环系统传递函数即T的... 受到回路成形思想的启发 ,通过对H∞ 控制的S T混合灵敏度奇异值曲线的观察及基于S和T具有相关性的考虑给出一种简化的H∞ 控制混合灵敏度算法 .该算法避免了权函数的选择而对系统进行闭环增益成形 ,其核心是确定闭环系统传递函数即T的最终希望的形状 ,不加任何权函数 ,直接设计出K .由于T和S的相关性 ,T的形状确定 ,S 的形状也就确定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控制 混合灵敏度算法 传递函数 鲁棒控制器
下载PDF
H_∞混合灵敏度控制在主汽压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云霞 田沛 李沁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2-95,共4页
主蒸汽压力是电厂热工过程控制中的重要参数,由于锅炉燃烧工况变化较大,主汽压对象模型具有不确定性,常规控制方法很难得到预期的控制效果。为提高系统控制品质,提出了主汽压系统的H∞混合灵敏度设计方法,给出了选择加权函数的具体方法... 主蒸汽压力是电厂热工过程控制中的重要参数,由于锅炉燃烧工况变化较大,主汽压对象模型具有不确定性,常规控制方法很难得到预期的控制效果。为提高系统控制品质,提出了主汽压系统的H∞混合灵敏度设计方法,给出了选择加权函数的具体方法,采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计算,得到H∞最优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在对象模型参数发生较大变化时,与常规PID调节方法相比,H∞最优控制器能使主汽压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鲁棒稳定性和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蒸汽压力 混合灵敏度 加权函数 仿真
下载PDF
频域不确定性系统加权混合灵敏度函数频域整形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曦 曾庆福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58-361,共4页
针对输出端乘性不确定性系统如何决定加权混合灵敏度函数的问题,将来源于经典控制理论的频域回路成形法推广到多变量混合灵敏度H∞控制设计中,提出了带宽可调的加权函数频域整形的公式化构造法,使频域H∞控制设计中可同时兼顾和折... 针对输出端乘性不确定性系统如何决定加权混合灵敏度函数的问题,将来源于经典控制理论的频域回路成形法推广到多变量混合灵敏度H∞控制设计中,提出了带宽可调的加权函数频域整形的公式化构造法,使频域H∞控制设计中可同时兼顾和折衷时域和频域性能指标,并通过调整带宽可改善控制系统的性能。所述方法在某型双转子涡喷发动机气动热力学非线性模型上对抗干扰性和目标跟踪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调整 不确定性系统 混合灵敏度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基于H_∞混合灵敏度控制的EPS操纵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臧怀泉 耿佳 赵保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52-1257,共6页
针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存在的传感器噪声、路面干扰、参数摄动等不确定性,以及转向系统的多控制目标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H_∞混合灵敏度控制方法的EPS系统电流控制器.建立了能够体现装配EPS系统汽车助力特性和整车操纵稳定性能的综合模型... 针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存在的传感器噪声、路面干扰、参数摄动等不确定性,以及转向系统的多控制目标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H_∞混合灵敏度控制方法的EPS系统电流控制器.建立了能够体现装配EPS系统汽车助力特性和整车操纵稳定性能的综合模型,从而使评价EPS汽车综合操纵性能的指标更加全面和符合实际.仿真与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不仅能够保证满意的路感、良好的操纵稳定性能,而且可以有效抑制传感器噪声和路面干扰的影响,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性能鲁棒性和稳定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 路感 操纵稳定性 H∞混合灵敏度控制
下载PDF
基于混合灵敏度优化的鲁棒特征结构配置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一敏 高正 王永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11-414,共4页
将H_∞理论的混合灵敏度指标融入到特征结构配置中,将混合灵敏度指标转换为特征结构设计参数的函数关系,建立了特征结构配置的频率域指标约束。这两种方法的结合各自利用了其在时域和频率域的设计优势。通过优化算法所获得的鲁棒特征结... 将H_∞理论的混合灵敏度指标融入到特征结构配置中,将混合灵敏度指标转换为特征结构设计参数的函数关系,建立了特征结构配置的频率域指标约束。这两种方法的结合各自利用了其在时域和频率域的设计优势。通过优化算法所获得的鲁棒特征结构配置,既保证了闭环特征值/特征向量,又使反馈回路具有一定的频率域特性。计算实例表明这种综合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控制理论 鲁棒特征结构配置 混合灵敏度 优化 鲁棒性
下载PDF
基于H_∞混合灵敏度的主汽温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云霞 田沛 +1 位作者 李沁 宿喜峰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6-79,共4页
火电厂主汽温控制系统具有大惯性、大迟延以及扰动因素多的特点,被控对象在工况发生大范围变化时,数学模型会随之发生很大变化(包括时间常数,增益和阶次)。对此制定了新的控制方案,提出了主汽温控制系统的H∞混合灵敏度设计方法。通过... 火电厂主汽温控制系统具有大惯性、大迟延以及扰动因素多的特点,被控对象在工况发生大范围变化时,数学模型会随之发生很大变化(包括时间常数,增益和阶次)。对此制定了新的控制方案,提出了主汽温控制系统的H∞混合灵敏度设计方法。通过选择合适加权函数,利用MATLAB鲁棒控制工具箱得到H∞最优控制器,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设计的主汽温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鲁棒稳定性和动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汽温控制系统 H∞混合灵敏度 加权函数 仿真
下载PDF
基于H_∞混合灵敏度的CMG框架谐振抑制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邦成 杨莲慧 李海涛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37-942,1089-1090,共6页
针对由谐波减速器的柔性、低阻尼引起控制力矩陀螺(control moment gyro,简称CMG)框架伺服系统产生机械谐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混合灵敏度的振动抑制方法。结合框架伺服系统动力学模型阐明了系统产生谐振的原理,分析了系统的谐振... 针对由谐波减速器的柔性、低阻尼引起控制力矩陀螺(control moment gyro,简称CMG)框架伺服系统产生机械谐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混合灵敏度的振动抑制方法。结合框架伺服系统动力学模型阐明了系统产生谐振的原理,分析了系统的谐振频率点,并将由于谐波减速器引起的谐波扭转力矩作为系统输出端的扰动,在速度环中设计了基于混合灵敏度的H∞控制器来抑制该扰动,从而抑制框架伺服系统的谐振。以1 000N·m·s的控制力矩陀螺框架伺服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有效地抑制了框架伺服系统的机械谐振,提高了框架伺服系统的速率输出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力矩陀螺 框架伺服系统 振动抑制 混合灵敏度 H∞控制器
下载PDF
大范围模型参数变化系统的H_∞/加权混合灵敏度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郑建华 张立荣 +1 位作者 杨涤 李乃宏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07-710,共4页
大范围模型参数变化系统的H∞/加权混合灵敏度设计方法研究郑建华张立荣(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北京100080)杨涤(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150001)李乃宏(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北京100080)关键词鲁棒稳定性,标准H∞... 大范围模型参数变化系统的H∞/加权混合灵敏度设计方法研究郑建华张立荣(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北京100080)杨涤(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150001)李乃宏(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北京100080)关键词鲁棒稳定性,标准H∞控制问题,混合灵敏度问题,自动驾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稳定性 H∞控制问题 混合灵敏度
下载PDF
柔性结构振动跟踪控制H_∞混合灵敏度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游伟倩 陈怀海 +1 位作者 贺旭东 姜双燕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2-565,661-662,共4页
基于H∞混合灵敏度控制算法,提出了一种将H∞混合灵敏度控制应用于高阶柔性结构振动跟踪控制的加权函数选择方法。该方法能够快速地使输出信号跟踪到参考信号。首先,建立了振动系统的多输入多输出跟踪控制模型;然后选择合适的性能加权... 基于H∞混合灵敏度控制算法,提出了一种将H∞混合灵敏度控制应用于高阶柔性结构振动跟踪控制的加权函数选择方法。该方法能够快速地使输出信号跟踪到参考信号。首先,建立了振动系统的多输入多输出跟踪控制模型;然后选择合适的性能加权函数和限幅加权函数,引入了模型的不确定性扰动,给出了一种针对高阶柔性控制系统的加权函数选择方法,利用混合灵敏度H∞控制设计方法,将鲁棒反馈控制器设计转化为标准H∞控制问题求解;最后,以一悬臂梁为研究对象,完成了两输入两输出结构振动控制的控制器设计和算法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针对高阶柔性结构系统设计的控制器,在保证稳定性的前提下,输出信号对参考信号的跟踪结果满足了预定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踪控制 振动控制 H∞控制 混合灵敏度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H_∞混合灵敏度导弹解耦控制器设计及加权函数选择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玉玺 周军 周凤岐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32,共5页
导弹在大攻角再入飞行过程中,偏航通道和滚动通道存在着气动交连耦合,当耦合影响较大时,采用传统的把耦合项当作随机干扰的办法来处理,容易造成系统失稳。因此采用基于H∞混合灵敏度解耦控制的方法对通道间进行解耦,对于H∞混合灵敏度... 导弹在大攻角再入飞行过程中,偏航通道和滚动通道存在着气动交连耦合,当耦合影响较大时,采用传统的把耦合项当作随机干扰的办法来处理,容易造成系统失稳。因此采用基于H∞混合灵敏度解耦控制的方法对通道间进行解耦,对于H∞混合灵敏度加权函数,通过遗传算法优化获得,并推导了H∞混合灵敏度标准型的建立过程和遗传算法优化加权函数的步骤。应用该方法,对导弹大攻角飞行过程中通道间的解耦控制进行设计。仿真表明,对参数不确定性的耦合系统,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解耦性和鲁棒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攻角再入 H∞混合灵敏度 解耦 遗传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