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0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次髎穴埋线治疗对混合痔病人术后疼痛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1
作者 宋晓慧 肖海洋 +5 位作者 巩发才 成向廷 巩玮 傅庆杰 金鹤 曲牟文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次髎穴埋线用于混合痔术后镇痛治疗的效果以及对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2019年9月至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混合痔手术病人90例,随机分为3组:埋线组、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术后不同时间对病人进行疼痛评分,检测病人血清... 目的:探讨次髎穴埋线用于混合痔术后镇痛治疗的效果以及对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2019年9月至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混合痔手术病人90例,随机分为3组:埋线组、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术后不同时间对病人进行疼痛评分,检测病人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水平,记录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镇痛治疗费用。结果:术后12 h、24 h、3 d、5 d及7 d,次髎穴埋线组病人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针刺组和药物组(P<0.05)。术后7 d,埋线组病人血清总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针刺组(P<0.05)。埋线组病人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针刺组和药物组(P<0.01)。结论:次髎穴埋线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有助于改善病人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加快病人术后康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疼痛 次髎穴 营养
原文传递
腕踝针联合商调音乐在混合痔术后病人中的应用
2
作者 谢莉萍 洪燕秋 何之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腕踝针联合商调音乐对混合痔术后疼痛和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2年7月在我院肛肠科诊断为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拟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114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1组及干预2组各38例。对照组进... 目的:探讨腕踝针联合商调音乐对混合痔术后疼痛和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2年7月在我院肛肠科诊断为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拟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114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1组及干预2组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镇痛和中药换药、熏洗等常规护理;干预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腕踝针治疗法;干预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腕踝针与商调音乐疗法的联合治疗。于术后第3天、术后第5天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Wexner便秘评分、便后出血评分、肛缘水肿评分评估病人的肛门疼痛、便秘、便后出血、肛缘水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1组及干预2组的术后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首次排尿用时和尿流状况等排尿功能评分、Wexner便秘评分、术后便时出血评分及肛缘水肿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干预2组术日、术后第3天、术后第5天VAS评分的改善优于干预1组(P<0.05),术后首次排尿时长、小腹状况评分及术后第3天Wexner便秘评分的改善优于干预1组(P<0.05)。结论:腕踝针联合商调音乐应用于混合痔术后病人,可减轻病人疼痛,改善术后便秘、便血、肛缘水肿等并发症,提高排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腕踝针 商调音乐 术后疼痛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环状混合痔术后水肿的预防与处理
3
作者 智从从 黄子宸 郑丽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10-11,共2页
环状混合痔属于痔疮的严重阶段,多个痔核的脱出使肛缘局部痔体完全相连,分界不明,其临床症状也相对明显,可表现为反复出血、痔核脱出、肛门直肠坠胀疼痛、肛周潮湿瘙痒不适等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明显,治疗手段通常以手术治疗为主^([... 环状混合痔属于痔疮的严重阶段,多个痔核的脱出使肛缘局部痔体完全相连,分界不明,其临床症状也相对明显,可表现为反复出血、痔核脱出、肛门直肠坠胀疼痛、肛周潮湿瘙痒不适等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明显,治疗手段通常以手术治疗为主^([1])。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方式不断创新发展,在经典的外剥内扎术基础上,不断改良、精细化。但手术操作不当等原因,易造成术后恢复不理想,除了出血、疼痛、愈合缓慢等问题,术后肛缘水肿问题直接影响患者的感受及满意度,水肿本身又会刺激产生疼痛、影响创面愈合及残留结缔组织增生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混合痔 手术 水肿
下载PDF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治疗Ⅲ度混合痔的5-HT、PGE2及IL-6水平变化及疗效
4
作者 张智航 陈昊 赵德余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3期498-502,共5页
目的 分析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TST)治疗Ⅲ度混合痔的神经递质及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及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3年1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8... 目的 分析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TST)治疗Ⅲ度混合痔的神经递质及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及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3年1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8例Ⅲ度混合痔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53,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和观察组(n=55,予TST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卧床时间)、5-HT、PGE2、炎性因子[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肛肠动力学指标[直肠感知阈值(RSTV)、肛管静息压(RASP)、直肠最大容量阈值(RMTV)]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55%)比对照组(81.1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手术时长、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5-HT、PGE2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CRP、TNF-α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RSTV、RMTV比对照组高,RASP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28%)比对照组(20.7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TST治疗Ⅲ度混合痔患者疗效更显著,明显改善了患者围术期指标,降低了患者5-HT、PGE2及IL-6、TNF-α、CRP炎性因子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上黏膜切除吻合术 混合痔 神经递质及5-羟色胺 前列腺素E2 白介素-6
下载PDF
穴位贴敷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的效果
5
作者 张金花 王文宝 辛星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3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2例混合痔术后便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46例)与观察组(46例)。常规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2例混合痔术后便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46例)与观察组(46例)。常规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予穴位贴敷联合运动疗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大便性状评分、排便时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常规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大便性状评分、排便时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大便性状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排便时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便性状评分高于常规组,排便时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7.39%)高于观察组(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运动疗法对混合痔术后便秘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改善大便性状、减轻患者排便时的疼痛感,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穴位贴敷 运动疗法 便秘 效果
下载PDF
黄芪槐花散颗粒剂+肠内营养(EN)治疗方案在环状混合痔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研究
6
作者 冷明敏 徐征 +1 位作者 欧阳暂 曾锐 《智慧健康》 2024年第4期107-109,113,共4页
目的 探究黄芪槐花散颗粒剂+肠内营养(EN)治疗方案在环状混合痔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自2021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24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进行临床实践研究,采用双色球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120例/组,对照组... 目的 探究黄芪槐花散颗粒剂+肠内营养(EN)治疗方案在环状混合痔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自2021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24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进行临床实践研究,采用双色球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120例/组,对照组术前及术后正常饮食,实验组术前口服EN,术后口服黄芪槐花散颗粒剂+EN,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水平、切口疼痛程度评分及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水平、切口疼痛程度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第2~6d切口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长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槐花散颗粒剂+EN治疗方案在环状混合痔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槐花散颗粒剂 肠内营养 环状混合痔 围手术期
下载PDF
小茴香溻渍联合温灸盒灸防治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屈玉华 刘藤 +1 位作者 陈凤鸣 范润平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5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小茴香溻渍联合温灸盒灸防治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3例拟行外剥内扎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A、B、C组。3组患者术前、术后均给予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A组采用温灸盒灸治疗,B组采用小茴香溻渍治... 目的:探讨小茴香溻渍联合温灸盒灸防治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3例拟行外剥内扎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A、B、C组。3组患者术前、术后均给予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A组采用温灸盒灸治疗,B组采用小茴香溻渍治疗,C组采用小茴香溻渍联合温灸盒灸治疗。评估3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及首次排尿难易程度。结果:A、B组各脱落1例,最终121例完成研究。C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首次排尿时间均短于A组和B组,B组首次排尿时间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排尿后,3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较排尿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首次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均少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首次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首次排尿难易程度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首次排尿难易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茴香溻渍联合温灸盒灸能有效防治混合痔术后尿潴留,减轻术后尿潴留带来的不适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外剥内扎术 尿潴留 癃闭 小茴香溻渍 温灸盒灸
下载PDF
中药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疗效分析
8
作者 陈刚 汤翔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评估加味止痛如神汤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其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48例)实施加味止痛如神汤治疗,对... 目的:评估加味止痛如神汤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其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48例)实施加味止痛如神汤治疗,对比疗效。结果:创面愈合及症状消失时间分析:研究组短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对比显示,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水肿体积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止痛如神汤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有效缩短创面愈合及症状消失时间,降低术后水肿体积,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止痛如神汤 混合痔 创面愈合时间 疼痛评分 水肿体积 有效率
下载PDF
混合痔术后应用金玄痔科熏洗散效果观察
9
作者 李艳艳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2期198-199,共2页
目的:观察混合痔术后应用金玄痔科熏洗散的效果。方法:95例分为两组,两组术后均常规抗感染治疗,对照组45例术后加用高猛酸钾液熏洗,观察组50例术后加用金玄痔科熏洗散。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水... 目的:观察混合痔术后应用金玄痔科熏洗散的效果。方法:95例分为两组,两组术后均常规抗感染治疗,对照组45例术后加用高猛酸钾液熏洗,观察组50例术后加用金玄痔科熏洗散。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IL-6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7.78%)(P<0.05)。结论:金玄痔科熏洗散可更好缓解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降低炎性反应,促进创面愈合及术后恢复,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混合痔外剥手术 上黏膜套扎手术 金玄科熏洗散
下载PDF
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结合消痔灵硬化治疗环状混合痔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10
作者 黄恒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44-0147,共4页
探究选择性痔上黏膜切换粗结合消痔灵硬化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为2022年10月至2024年10月,以我院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共选出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科学地分为观察组、对照组,50例/组。对照组行... 探究选择性痔上黏膜切换粗结合消痔灵硬化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为2022年10月至2024年10月,以我院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共选出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科学地分为观察组、对照组,50例/组。对照组行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消痔灵硬化治疗。先比较分析两组肛肠动力学指标水平,再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探究。结果 两组术前肛管高压区长度(HPZ)水平(t=0.327)、肛门静息压(ARP)水平(t=0.082)、肛门最大收缩压(MSP)水平(t=0.051)对比(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HPZ水平(t=3.466)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MSP水平(t=2.399)、ARP水平(t=3.446)低于对照组(P<0.05)。就两组并发症发生率SPSS 22.0分析,观察组2.00%低于对照组16.00%(P<0.05)。就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SPSS 22.0分析,观察组96.00%高于对照组82.00%(P<0.05)。结论 行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治疗环状混合痔的基础上结合消痔灵硬化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其肛肠动力学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混合痔 选择性上黏膜切除 肛门静息压 肛管高压区长度
下载PDF
观察内扎外切弧形缝合加肛门切扩术治疗嵌顿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11
作者 沈洪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37-0039,共3页
探讨嵌顿环状混合痔患者以内扎外切弧形缝合+肛门切扩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择我院嵌顿环状混合痔者120例进行分组研究。结果 研究组手术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11.54±2.11)min、术后排尿时间(2.46±1.03)d、... 探讨嵌顿环状混合痔患者以内扎外切弧形缝合+肛门切扩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择我院嵌顿环状混合痔者120例进行分组研究。结果 研究组手术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11.54±2.11)min、术后排尿时间(2.46±1.03)d、恢复时间(12.16±1.33)d、住院时间(3.56±1.18)d,较对照组短,且出血量(157.72±20.80)ml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d、5d、7d、14d研究组VAS评分(5.68±1.33)、(4.41±1.16)、(3.16±0.88)、(2.04±0.62)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是,研究组肛管静息压(9.54±1.07)kPa较对照组高,而肛管最大收缩压(14.04±0.38)kPa、肛管舒张压(6.36±0.33)kPa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在术后1个月、3个月时肛门切口水肿评分(1.04±0.15)、(0.85±0.11)分、肛门Wexner评分(1.73±0.56)、(1.12±0.39)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扎外切弧形缝合加肛门切扩术治疗嵌顿环状混合痔的效果明显,患者的疼痛轻、术后恢复快、术后肛门水肿程度更轻,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扎外切弧形缝合 肛门切扩术 嵌顿环状混合痔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痔切除术伴肛门成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
12
作者 李艳莉 罗平 段国维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01-0104,共4页
对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痔切除术和肛门成形术的比较研究。方法 我们选择了320名环状脱垂性混合痔III期的患者,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中的160名患者接受了痔切除和肛门成形手术的治疗,而对于较大的痔核,我们则采用了... 对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痔切除术和肛门成形术的比较研究。方法 我们选择了320名环状脱垂性混合痔III期的患者,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中的160名患者接受了痔切除和肛门成形手术的治疗,而对于较大的痔核,我们则采用了混合痔外剥内扎手术,对于较小痔核点位我们进行肛门成形术治疗。160名患者接受了传统的外剥内扎手术。我们将比较两组病人在手术后的伤口疼痛、伤口肿胀以及肛门的收缩状态。结果 治疗组术后伤口疼痛程度、水肿率与肛门狭窄率相较于对照组更低,两组数据实施对比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P < 0.05)。结论 对环状混合痔进行痔切除和肛门成形手术,能够有效地减少手术后创口疼痛、水肿、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对于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环状混合痔患者中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脱垂混合痔III期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切除术伴肛门成形术
原文传递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管理对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后混合痔患者疼痛、心理和康复质量的影响
13
作者 孙蕾 王在标 +1 位作者 陈文莉 陈长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166-170,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管理对混合痔患者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后疼痛、心理及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采用PPH进行治疗的混合痔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 目的 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管理对混合痔患者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后疼痛、心理及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采用PPH进行治疗的混合痔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应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术后12、24 h和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7 d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康复质量(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和持续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持续时间、肛门创缘水肿和便血评分及便秘发生率)。结果 整体分析发现:两组VAS评分组间、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术后24、48 h的VAS评分低于术后12 h,术后48 h的VAS评分低于术后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术后12、24、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发现:两组SAS、SDS评分组间、时间点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术后3、7 d的SAS、SDS评分低于术前,术后7 d的SAS、SDS评分低于术后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术后3、7 d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和持续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水肿和便血评分低于对照组,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管理能够进一步减轻混合痔患者PPH术后的疼痛体验,降低焦虑和抑郁风险,改善康复质量,是一种新型优质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吻合器上黏膜环切术 跨理论模型 护理 疼痛 焦虑 抑郁 康复
下载PDF
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混合痔术后患者便秘预防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4
作者 李配瑶 王琳 +1 位作者 李丹 于美娜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91-95,共5页
目的:分析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混合痔术后患者的便秘预防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23年1—3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4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2023年4—6月收治的4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 目的:分析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混合痔术后患者的便秘预防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23年1—3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4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2023年4—6月收治的4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展开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健康行为、便秘发生情况、术后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评分为(67.38±9.10)分,高于对照组的(57.60±8.21)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评分为(167.84±22.55)分,高于对照组的(149.65±21.73)分(P<0.05);观察组患者中便秘的发生率是37.50%,低于对照组的67.50%(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尿、疼痛消失、出血消失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Neugarten生活满意度量表中各分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在混合痔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其疾病认知水平,改善健康行为,预防便秘发生,促进术后康复,而且还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患者为中心 健康教育 混合痔 便秘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混合痔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廖欢欢 林世强 +3 位作者 林威 陈磊 吴许雄 石荣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混合痔术后并发尿潴留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加以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315例混合痔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术后尿潴留将患者分为尿潴留组(72例)及排尿正常组(243例)... 目的探讨混合痔术后并发尿潴留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加以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315例混合痔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术后尿潴留将患者分为尿潴留组(72例)及排尿正常组(243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混合痔术后并发尿潴留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患者术后并发尿潴留的发生率为2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良性前列腺增生病史(OR=8.028,95%CI=2.564~17.328,P=0.007)、椎管内麻醉方式(OR=1.487,95%CI=0.369~4.681,P=0.021)、术后疼痛(OR=2.659,95%CI=1.014~6.811,P=0.017)为混合痔术后并发尿潴留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应用针刺治疗(OR=0.469,95%CI=0.089~0.957,P=0.010)为混合痔术后并发尿潴留的保护性因素。结论通过识别具有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可为临床混合痔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并发症的有效干预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术后尿潴留 LOGISTIC回归分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洗剂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用药规律分析
16
作者 李昌盛 畅立强 +1 位作者 李仲云 宋杰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1期71-74,80,共5页
目的:对中药洗剂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所有中药洗剂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文献,建立数据库后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进行用药频次统计... 目的:对中药洗剂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所有中药洗剂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文献,建立数据库后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进行用药频次统计,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2.4进行性味、归经及功效分析,导入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应用IBM SPSS 2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收集处方173首、中药171味,其中使用频次居前5位的中药为苦参、黄柏、芒硝、五倍子和大黄。药性多寒、温,药味以苦、辛、甘为主,主归肝、胃、心经,功效以清热燥湿、清热解毒为主。在关联规则分析中,苦参-蒲公英、黄柏-地榆为核心药对,使用频率最高,3味中药药组多为2个核心药对的加减配伍。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6个新的药物组合。结论:中药洗剂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以清热燥湿、解毒消肿为主,兼有凉血止血、泻下通便类药物,其核心药物组合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理论研究及临床施治和新药的研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术后 创面愈合 熏洗坐浴 数据挖掘
下载PDF
苦黄洗剂坐浴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混合痔术后的临床疗效
17
作者 王雯 陈禧 曾斌芳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4期124-127,共4页
目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苦黄洗剂坐浴联合龙胆泻肝汤对混合痔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使用SPSS 22.0进行倾向得分匹配法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给予苦黄洗剂坐浴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对... 目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苦黄洗剂坐浴联合龙胆泻肝汤对混合痔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使用SPSS 22.0进行倾向得分匹配法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给予苦黄洗剂坐浴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共治疗14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康复情况、肛门功能恢复指标及血清炎症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9%(47/49)]高于对照组[81.6%(40/49)](P<0.05)。观察组术后各项康复项目评分及血清炎性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黄洗剂坐浴联合龙胆泻肝汤可提升混合痔患者术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快速缓解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减轻临床症状,降低术后混合痔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苦黄洗剂 龙胆泻肝汤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下载PDF
腕踝针联合揿针预防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18
作者 于明珠 赵丹娜 +4 位作者 杨艾影 詹艳艳 张丽 朱宇 张玉玲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腕踝针联合揿针预防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6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揿针疗法,观察组在揿针治疗基础上给予腕踝针疗法。观察2组患者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及排尿量、排尿通畅情... 目的:探讨腕踝针联合揿针预防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6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揿针疗法,观察组在揿针治疗基础上给予腕踝针疗法。观察2组患者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及排尿量、排尿通畅情况、腹部症状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337.58±58.74) min]短于对照组[(380.61±62.75) min](P<0.05),首次排尿量[(241.52±65.25) mL]多于对照组[(175.45±60.42) mL](P<0.05);首次排尿通畅情况及腹部症状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75.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弯针、晕针等不良反应。结论:腕踝针联合揿针疗法预防混合痔术后尿潴留,可明显缩短患者首次排尿时间、促进排尿通畅、改善腹部症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尿潴留 针刺疗法 腕踝针 揿针
下载PDF
止痛如神汤加减联合痔瘘洗剂治疗混合痔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王树杰 王建民 +5 位作者 李明 李子龙 李惠珠 陈红 刘凡 李敏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7期93-96,共4页
目的:观察止痛如神汤加减联合痔瘘洗剂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选取符合混合痔诊断的患者70例,患者均使用混合痔剥扎术,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痔瘘洗剂熏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目的:观察止痛如神汤加减联合痔瘘洗剂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选取符合混合痔诊断的患者70例,患者均使用混合痔剥扎术,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痔瘘洗剂熏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止痛如神汤加减,每日2次。对比两组术后创面症状评分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两组均痊愈,但观察组混合痔术后创面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05)。结论:止痛如神汤加减痔瘘洗剂熏洗用于改善混合痔术后创面症状评分,加速创面愈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水肿 创面 中药熏洗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熏洗对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用药规律
20
作者 杨新玉 杨会举(指导) +3 位作者 卢玉阳 赵允阳 张苗 孙浩格 《光明中医》 2024年第6期1043-1045,共3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中药熏洗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02年1月—2022年6月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药熏洗加速创面愈合的文献,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3.0进行药物的频数、四气五味、归经功效统计;使用SPSS Model...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中药熏洗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02年1月—2022年6月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药熏洗加速创面愈合的文献,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3.0进行药物的频数、四气五味、归经功效统计;使用SPSS Modeler 18.0和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结果符合标准文献共125篇,涉及处方102首,中药152味,高频中药28味,高频药主要为黄柏、苦参、五倍子、芒硝等,以苦味、寒性的清热除湿类药物为主;归经以肝、胃、大肠经为主;二阶药对关联规则较高的组合为黄柏-苦参,三阶关联规则为黄柏-芒硝-苦参;聚类分析共获取5个处方。结论中药熏洗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用药以清热燥湿为主要治则,辅以活血化瘀、收涩补虚、凉血止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中药熏洗疗法 创面愈合 数据挖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