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醇制烯烃工艺副产混合碳五的综合利用技术分析
1
作者 许锐 袁德林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72,共10页
甲醇制烯烃(MTO)副产混合碳五的利用途径较少,影响MTO产业整体经济效益。MTO副产混合碳五以单烯烃为主,而石油化工领域乙烯裂解混合碳五以二烯烃为主,因此前者不能简单沿用后者的利用技术。综述了MTO副产混合碳五利用的现有成熟技术,主... 甲醇制烯烃(MTO)副产混合碳五的利用途径较少,影响MTO产业整体经济效益。MTO副产混合碳五以单烯烃为主,而石油化工领域乙烯裂解混合碳五以二烯烃为主,因此前者不能简单沿用后者的利用技术。综述了MTO副产混合碳五利用的现有成熟技术,主要为裂解增产丙烯和乙烯技术,包括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的烯烃催化裂解(OCC)技术,法国道达尔石化公司和美国UOP公司合作开发的烯烃裂解工艺(OCP)技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DMTO-II技术,以及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混合碳五回炼+预积炭技术。总结了MTO副产混合碳五增值利用的潜在途径,包括混合碳五醚化制汽油调和剂、混合碳五分离高纯异戊烯、甲醇与混合碳五芳构化制芳烃,以及甲醇与混合碳五共裂解制低碳烯烃。阐述了MTO副产混合碳五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认为开发与MTO装置高效耦合的混合碳五利用技术,以及开拓煤基混合碳五的下游终端市场是提升混合碳五价值的主要关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制烯烃 混合碳五 异戊烯 综合利用
下载PDF
优化混合碳五组分色谱分析
2
作者 张青香 赵蒙蒙 +2 位作者 李淑霞 汤友梅 程丽敏 《化工管理》 2015年第7期211-211,共1页
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化工总厂的5万吨/年的轻烃装置是生产混合碳五、混合丙丁烷等产品的特色装置,以中原油田轻烃为原料,主要产品为混合碳五,其主要质量指标是烃类组成,而烃类组成的分析是利用现有分析石脑油的气相色谱仪,对分析条件进... 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化工总厂的5万吨/年的轻烃装置是生产混合碳五、混合丙丁烷等产品的特色装置,以中原油田轻烃为原料,主要产品为混合碳五,其主要质量指标是烃类组成,而烃类组成的分析是利用现有分析石脑油的气相色谱仪,对分析条件进行优化,保证混合碳五的分析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碳五 毛细管柱 保留时间
下载PDF
煤制烯烃副产混合碳五的综合利用探讨
3
作者 贺国荣 《中国化工贸易》 2013年第12期250-251,394,共3页
煤制烯烃技术是替代石油生产低烯烃的新型工艺路线,混合碳五是煤制烯烃重要的副产品,和石油化工副产混合碳五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本文借鉴石油化工副产碳五馏分的综合利用技术,同时针对煤基甲醇制烯烃副产混合碳五馏分的特点,... 煤制烯烃技术是替代石油生产低烯烃的新型工艺路线,混合碳五是煤制烯烃重要的副产品,和石油化工副产混合碳五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本文借鉴石油化工副产碳五馏分的综合利用技术,同时针对煤基甲醇制烯烃副产混合碳五馏分的特点,就甲醇制烯烃副产混合碳五馏分的综合利用进行探讨。指出了甲醇制烯烃副产混合碳五馏分利用的关键是其单烯烃组分的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碳五 加氢 TAME MTO
下载PDF
热泵精馏技术在碳五混合烷烃分离过程中运用分析
4
作者 乔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4期0009-0012,共4页
本文将围绕碳五混合烷烃分离原理与存在的不足开展分析,阐述热泵精馏技术的工作方式,并提出热泵精馏技术在碳五混合烷烃分离过程中的运用路径,通过对比常规精馏以及热泵精馏技术能耗情况,可提出以下结论,烷烃纯度超过99%时,热泵精馏技... 本文将围绕碳五混合烷烃分离原理与存在的不足开展分析,阐述热泵精馏技术的工作方式,并提出热泵精馏技术在碳五混合烷烃分离过程中的运用路径,通过对比常规精馏以及热泵精馏技术能耗情况,可提出以下结论,烷烃纯度超过99%时,热泵精馏技术的节省冷能效果达到43%,节省热能效果达到53%,总能耗可减少近48%,证明节能效果明显,能够满足预期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软件 热泵精馏技术 能源供应 混合烷烃分离
下载PDF
热泵精馏技术在碳五混合烷烃分离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汪文健 孟园 +4 位作者 孙国江 唐小淋 邹琳玲 安良 晋梅 《辽宁化工》 CAS 2022年第1期89-91,95,共4页
采用Aspen Plus V11软件,对异戊烯生产过程中的碳五混合烷烃分离工段分别采用常规精馏技术和热泵精馏技术进行稳态模拟,并对两种不同技术的能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满足各烷烃纯度>99.00%(质量分数)的条件下,相比于常规精馏技... 采用Aspen Plus V11软件,对异戊烯生产过程中的碳五混合烷烃分离工段分别采用常规精馏技术和热泵精馏技术进行稳态模拟,并对两种不同技术的能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满足各烷烃纯度>99.00%(质量分数)的条件下,相比于常规精馏技术,采用塔顶汽相直接压缩式热泵精馏技术可节省冷能耗42.47%,热能耗53.21%,总能耗降低47.91%,节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en Plus软件 混合烷烃 热泵精馏技术 模拟与优化 节能
下载PDF
反应条件对混合C_5催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由宏君 《辽宁化工》 CAS 2003年第7期280-281,312,共3页
以混合C5气体为原料 ,利用D0 0 5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 ,对混合C5气体进行催化反应 ,考察了温度、分子比和空速对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温度 6 5℃、压力 0 .5MPa ,甲醇和叔戊烯的分子比为 1∶1、叔戊烯空速 0 .5h- 1 (... 以混合C5气体为原料 ,利用D0 0 5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 ,对混合C5气体进行催化反应 ,考察了温度、分子比和空速对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温度 6 5℃、压力 0 .5MPa ,甲醇和叔戊烯的分子比为 1∶1、叔戊烯空速 0 .5h- 1 (体 )的条件下 ,2MC=4 - 1 转化率为 92 .5 4 % ,2MC=4 - 1 和2MC=4 - 2 转化率为 6 2 .4 8% ,TAME选择性为 72 .4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条件 混合碳五气体 催化反应 转化率 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 催化剂
下载PDF
降冰片烯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7
作者 孙敏青 马欣 +3 位作者 屈凤波 杨振强 陈辉 张银龙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18年第1期48-50,共3页
选取叔丁基邻苯二酚和[Cu_2(dppm)_2(C_7H_7N)(μ-NO_3)](NO_3)为催化剂,丙烯类化合物和混合碳五为原料合成降冰片烯衍生物。研究表明,在-15℃~5℃温度下,混合碳五中的环戊二烯和丙烯类化合物经Diels-Alder反应得到目标产物,收率可达74.... 选取叔丁基邻苯二酚和[Cu_2(dppm)_2(C_7H_7N)(μ-NO_3)](NO_3)为催化剂,丙烯类化合物和混合碳五为原料合成降冰片烯衍生物。研究表明,在-15℃~5℃温度下,混合碳五中的环戊二烯和丙烯类化合物经Diels-Alder反应得到目标产物,收率可达74.1%~8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碳五 叔丁基邻苯二酚 降冰片烯
下载PDF
三步法合成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允攀 《广州化工》 CAS 2018年第18期47-48,共2页
双环戊二烯(DCPD)主要来自石油裂解制乙烯副产物的C5馏分和煤炭焦化副产物。以DCPD为主要原料,采用三步法进行热聚合反应,得到了高品质的DCPD石油树脂。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等对DCPD石油树脂的影响,确定了热聚合最佳工... 双环戊二烯(DCPD)主要来自石油裂解制乙烯副产物的C5馏分和煤炭焦化副产物。以DCPD为主要原料,采用三步法进行热聚合反应,得到了高品质的DCPD石油树脂。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等对DCPD石油树脂的影响,确定了热聚合最佳工艺条件:m(双环戊二烯)∶m(溶剂)∶m(混合碳五)∶m(间戊二烯)=5∶3∶1∶1,第一阶段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1 h,第二阶段反应温度260℃,反应时间5 h,第三阶段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12 h,成品树脂色度(Gardner)小于4~#,软化点90~110℃,产品收率大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戊二烯 石油树脂 混合碳五 热聚合 三步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