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苯中芳烃组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白翎 曹建华 +2 位作者 牟明仁 于孝展 徐宏伟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3-55,共3页
利用 GC/ MS和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混合苯进行了分析。从至少 1 30种组分中准确鉴定出 2 9种芳烃。并对各芳烃组分进行了定量分析。本法适用于出口混合苯品质检验 ,也可用于炼油厂同类产品质量控制分析。
关键词 混合苯 气相色谱 质谱 芳香烃 组分 裂解汽油
下载PDF
混合苯二甲酸共聚酯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向进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15年第2期12-14,共3页
使用300 L通用聚合反应器,以对苯二甲酸(PTA)和间苯二甲酸(PIA)为原料,按照一定混合比例与乙二醇进行酯化和缩聚反应,制得聚混合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I);探讨了PETI的热性能及加工性能,并以PETI为原料,分别使用小釜反应器和Mucel... 使用300 L通用聚合反应器,以对苯二甲酸(PTA)和间苯二甲酸(PIA)为原料,按照一定混合比例与乙二醇进行酯化和缩聚反应,制得聚混合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I);探讨了PETI的热性能及加工性能,并以PETI为原料,分别使用小釜反应器和Mucell发泡仪进行发泡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IA含量的增加,PETI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均为60~70℃),吸水率降低;PIA质量分数为28%时,PETI有少量结晶,同时具有较好的微孔发泡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苯二甲酸 聚酯 发泡 技术开发
下载PDF
急性混合苯中毒并发癔症4例报告
3
作者 杨晨芸 袁春红 伦晓勤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27,共1页
报道 4例因短期接触混苯后出现癔症的临床资料 ,并对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关键词 急性混合苯中毒 并发症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混合苯对作业工人唾液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4
作者 杨建勋 刘华莲 《化工劳动保护(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分册)》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249-250,共2页
采用比浊法测定了混合苯(苯、甲苯、二甲苯)作业组及非接苯人群唾液溶菌酶含量。结果为:混合苯作业组唾液溶菌酶测定值的几何均数82.82μ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5.15μg/ml。提示混合苯可降低作业人群唾液溶菌酶活性。
关键词 混合苯 溶菌酶 免疫功能 唾液
下载PDF
混合苯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研究
5
作者 王秋艳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24期3532-3532,共1页
在印刷行业的生产环境中,虽已告别了铅的污染,但现在却存在着以混合苯为主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作业接触者的职业危害,工人在制版、塑印、上光等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混合苯等有机溶剂,混合苯是否可诱发染色体畸变目前尚无一致结论。
关键词 混合苯 淋巴细胞微核率 染色体畸变 细胞遗传学效应
下载PDF
短期混合苯染毒对小鼠骨髓细胞DNA合成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丁丽华 董家惠 《化工劳动保护(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分册)》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03-204,共2页
关键词 混合苯 骨髓细胞 染毒 小鼠 DNA
下载PDF
混合苯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报道
7
作者 吴菊娣 许敏 +1 位作者 张琪瑛 周仲衡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1992年第4期32-32,共1页
苯可引发多种类型的白血病,但大多以急性白血病为主。一般常见继发于全血细胞减少或再障之后,而突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较少见。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长期接触混合苯而突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报告如下:
关键词 混合苯 急性白血病 全血细胞减少 苯接触 再障 船舱内 国家卫生标准 中性分叶核 早幼粒 晚幼粒
下载PDF
混合苯中微量砷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渭萍 任雪冬 +1 位作者 赵延华 张素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5期77-79,共3页
讨论了混合苯试样的消解前处理过程,提出了消解时间短、反应温和、重现性好的前处理方法。采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砷含量,并与原子吸收法和砷斑法进行对照,证明方法可靠。砷含量的平均值为(134±00... 讨论了混合苯试样的消解前处理过程,提出了消解时间短、反应温和、重现性好的前处理方法。采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砷含量,并与原子吸收法和砷斑法进行对照,证明方法可靠。砷含量的平均值为(134±008)×10-6,相对标准偏差为597%,平均回收率为(930±30)%。该法最低检测限为05μg,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25μ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混合苯 酸消解
下载PDF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2^#混合苯中C6—C10苯系芳烃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瑞峰 王雅婧 曹磊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813-815,共3页
介绍一种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200℃以前加氢汽油馏分2 ̄#混合苯中C_6-C_(10)苯系芳烃的新方法。该法以氮气为载气,样品经交联甲基硅橡胶特效熔硅毛细柱分离,采用内标法定量,简便、快速、准确,适于2 ̄#混合苯出口质... 介绍一种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200℃以前加氢汽油馏分2 ̄#混合苯中C_6-C_(10)苯系芳烃的新方法。该法以氮气为载气,样品经交联甲基硅橡胶特效熔硅毛细柱分离,采用内标法定量,简便、快速、准确,适于2 ̄#混合苯出口质量控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苯 苯系芳烃 毛细管 气相色谱 汽油 馏分
下载PDF
接触混合苯从业人员血红蛋白变化的调查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武中 杨锦霞 姚正富 《职业与健康》 CAS 2002年第11期18-18,共1页
诊断苯中毒的血液学指标包括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等,而血红蛋白(Hb)含量未引入其中,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可发现,接触混合苯的职业人群存着发生Hb变异的现象。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莆田市城厢区各鞋厂内接触混合苯的从业人员共3189... 诊断苯中毒的血液学指标包括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等,而血红蛋白(Hb)含量未引入其中,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可发现,接触混合苯的职业人群存着发生Hb变异的现象。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莆田市城厢区各鞋厂内接触混合苯的从业人员共3189人,其中男性从业人员397人,女性从业人员2792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 混合苯 从业人员 血红蛋白 苯中毒
下载PDF
接触混合苯作业人员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新俤 王文勇 +5 位作者 罗颖 吴安生 龚斌 柳曦 程俊星 杨文举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1-2,共2页
[目的 ]探讨从事混合苯作业人员血红蛋白 (Hb)含量变化。 [方法 ]分析男女从业人员的 Hb含量与接毒浓度、接毒工龄、接毒年龄的关系。 [结果 ]作业人员 Hb含量较正常的下限低 (P<0 .0 0 1) ,男性从业人员的 Hb含量与接毒浓度间存在... [目的 ]探讨从事混合苯作业人员血红蛋白 (Hb)含量变化。 [方法 ]分析男女从业人员的 Hb含量与接毒浓度、接毒工龄、接毒年龄的关系。 [结果 ]作业人员 Hb含量较正常的下限低 (P<0 .0 0 1) ,男性从业人员的 Hb含量与接毒浓度间存在负相关 (P=0 .0 39) ,女性的 Hb含量与接毒工龄间存在正相关。 [结论 ]从事混苯作业人员 Hb含量有明显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苯 血红蛋白 职业卫生
下载PDF
碳五和混合苯收率低原因分析及优化措施
12
作者 王宇 《乙烯工业》 CAS 2015年第4期33-36,共4页
裂解汽油加氢装置C5、混合苯和C9/C10产品收率,通常与上游裂解原料和裂解深度有关。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得出粗裂解汽油在分离过程中,低碳不饱和烃在高温下易发生聚合反应生成C9以上重组分,并且产品控制指标范围较宽,造成C5、混合苯收率... 裂解汽油加氢装置C5、混合苯和C9/C10产品收率,通常与上游裂解原料和裂解深度有关。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得出粗裂解汽油在分离过程中,低碳不饱和烃在高温下易发生聚合反应生成C9以上重组分,并且产品控制指标范围较宽,造成C5、混合苯收率低。通过采取粗裂解汽油直供以缩短停留时间、降低塔的操作温度,产品指标"卡边"操作、稳定各系统助剂注入的措施,提高了C5、混合苯收率,降低了低价值C9/C10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裂解汽油 碳五 混合苯 聚合反应 直供 助剂
下载PDF
职业接触混合苯对女工月经影响的调查
13
作者 王志勇 林玲 +1 位作者 薛文元 林清荣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5期305-306,共2页
职业接触混合苯对女工月经影响的调查王志勇,林玲,薛文元,林清荣为探讨职业接触混合苯对作业女工月经的影响,我们于1989~1993年间对某县十余家规模较大的鞋厂的女工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 职业接触混合苯对女工月经影响的调查王志勇,林玲,薛文元,林清荣为探讨职业接触混合苯对作业女工月经的影响,我们于1989~1993年间对某县十余家规模较大的鞋厂的女工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选择十余家接触混合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接触混合苯 女工 月经
下载PDF
10万吨/年混合苯加氢装置运行总结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辉 周雄 +4 位作者 陶果 王海洋 李兴建 王利勇 张先茂 《广州化工》 CAS 2017年第12期165-167,共3页
介绍了重苯、洗油和轻质煤焦油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压力8.5 MPa、氢油比1000∶1的情况下进行加氢反应。工业运行结果表明,经过加氢后的精制油品中的总硫在10 mg/kg以下,总氮在5 mg/kg以下。装置加氢产品经过脱轻、分馏后的的油品可以... 介绍了重苯、洗油和轻质煤焦油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压力8.5 MPa、氢油比1000∶1的情况下进行加氢反应。工业运行结果表明,经过加氢后的精制油品中的总硫在10 mg/kg以下,总氮在5 mg/kg以下。装置加氢产品经过脱轻、分馏后的的油品可以作为溶剂或者汽柴油调和原料,增加了原料附加值。该装置工艺流程简单,操作运行平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苯 煤焦油 洗油 混合苯 加氢
下载PDF
接触混合苯从业人员献血前后血液学指标的变化
15
作者 黄永梅 陈显堂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年第15期2297-2298,共2页
目的探讨接触混合苯从业人员参加献血后血液学指标的变化。方法用Sysmex—XT-18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接触混合苯从业人员(1组1~5年、2组〉5年)和正常人群(对照组)献血前后的血液样本进行测定血液血指标(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 目的探讨接触混合苯从业人员参加献血后血液学指标的变化。方法用Sysmex—XT-18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接触混合苯从业人员(1组1~5年、2组〉5年)和正常人群(对照组)献血前后的血液样本进行测定血液血指标(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对各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组人群献血前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随着接触时间延长各指标跟着下降;1组与对照组在献血前后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在献血后第5天各指标均下降,其中自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与献血前、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15天各指标与献血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对照组比较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30天各指标与献血前或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各组男女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短时间接触混合苯(〈5年)的人群与正常人在献血前后血液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类人群可以正常参加无偿献血;长时间接触混合苯(〉5年)的人群在献血后血液学指标较正常人恢复慢,在献血初期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应关注这类人群的献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混合苯从业人员 献血 安全
下载PDF
江苏无锡一混合苯槽罐车发生泄漏事故
16
《化工安全与环境》 2007年第41期20-20,共1页
2007年10月16日5时10分时许,一辆装有30t混合苯的浙江牌照槽罐车在宁杭高速宜兴往杭州方向2km处翻车,造成槽罐内混合苯发生泄漏,所幸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关键词 泄漏事故 槽罐车 混合苯 无锡 江苏 人员伤亡 宜兴
下载PDF
出口混合苯芳烃组分定量方法的研究
17
作者 白翎 曹建华 牟明仁 《检验检疫科学》 2001年第2期1-3,共3页
关键词 出口混合苯 芳烃 定量方法 测定 校正因子 内标法
下载PDF
混合苯对作业工人唾液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18
作者 侯国云 赵晓来 《桂林医学杂志》 1997年第1期9-10,共2页
采用比浊法测定混合苯(苯、甲苯、二甲苯)作业组及非接触苯各30例之唾液溶菌酶含量。结果:混合苯作业组唾液溶菌酶测定值的几何均数82.82μ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5.15μg/ml。提示混合苯可降低作业人群唾液... 采用比浊法测定混合苯(苯、甲苯、二甲苯)作业组及非接触苯各30例之唾液溶菌酶含量。结果:混合苯作业组唾液溶菌酶测定值的几何均数82.82μ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5.15μg/ml。提示混合苯可降低作业人群唾液溶菌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工人 唾液 溶菌酶 苯中毒 混合苯
下载PDF
混合苯生产工艺及安全对策措施浅析
19
作者 孙净涛 《科技风》 2013年第10期88-88,共1页
本文主要讲述了混合苯的生产工艺的流程和安全管理、防火和防爆安全、防止中毒和窒息安全技术、其他安全技术等方面的安全措施。
关键词 混合苯 生产工艺 安全措施
下载PDF
间、对混合苯二甲腈氯化产物的含氯量测定
20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6年第Z1期47-50,共4页
前言农药四氯间苯二甲腈(又名“百菌清”)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毒广谱杀菌剂。它的合成和生产对我省农作物病害的进一步防治,促进农业学大寨的运动向前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为了配合我组“百菌清”合成的研究,我们对以混合苯二甲腈... 前言农药四氯间苯二甲腈(又名“百菌清”)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毒广谱杀菌剂。它的合成和生产对我省农作物病害的进一步防治,促进农业学大寨的运动向前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为了配合我组“百菌清”合成的研究,我们对以混合苯二甲腈为原料合成“百菌清”过程中,有关氯化产物的含氯量测定,进行了一定的摸索和探讨。对“百菌清”的合成起到了一定的监督和促进作用。现将有关工作分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二甲腈 含氯量 农作物病害 农业学大寨 广谱杀菌剂 促进作用 硫氰酸盐 滴定终点 混合苯 有机氯杀菌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