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淹没植被和河床吸收边界对湿地污染物输移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方浩泽 杨中华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6-133,共8页
湿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淹没植被和河床吸收边界联合作用下的湿地污染物迁移规律可为湿地设计与维护提供参考。采用基于拉格朗日观点的随机位移模型,设置不同的植被密度以及河床对污染物的吸收概率,模拟同时存在密集刚性淹... 湿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淹没植被和河床吸收边界联合作用下的湿地污染物迁移规律可为湿地设计与维护提供参考。采用基于拉格朗日观点的随机位移模型,设置不同的植被密度以及河床对污染物的吸收概率,模拟同时存在密集刚性淹没植被和河床吸收边界的湿地内瞬时释放污染物的输移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河床吸收概率的提升加快了污染物粒子团的平均移动速度并减弱其纵向离散强度,而植被密度的增加会抑制河床对污染物粒子的吸收,使污染物在湿地中的停留时间更长且分布更加分散,从而充分发挥湿地综合净化作用;当吸收概率超过10%后,河床吸收边界可视为完全吸收边界,因此,在湿地设计中不必采用吸收概率更高的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输移 湿地 随机位移模型 吸收边界 淹没植被
下载PDF
含淹没植被明渠水位及糙率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姬昌辉 洪大林 +1 位作者 丁瑞 申霞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5,共6页
采用概化水槽试验研究了在不同植物间距、水流条件下,含淹没植被明渠水位、曼宁糙率系数的变化特征,给出了含淹没植被明渠的糙率经验公式.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的流量、水深条件下,明渠的水位壅高值和水面比降均随植物间距的减小而逐渐增大... 采用概化水槽试验研究了在不同植物间距、水流条件下,含淹没植被明渠水位、曼宁糙率系数的变化特征,给出了含淹没植被明渠的糙率经验公式.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的流量、水深条件下,明渠的水位壅高值和水面比降均随植物间距的减小而逐渐增大,当植物枝叶相互间贴近或交叉时,植物对明渠水位、比降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水深基本相同、植物排列方式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流量的增加,水面比降基本呈线性增大趋势;水深相同的条件下,含淹没植被明渠糙率受水流流速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渠 淹没植被 水位 比降 曼宁糙率系数
下载PDF
淹没植被明渠边界切应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姬昌辉 谢瑞 +1 位作者 张幸农 申霞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1-73,79,共4页
生态河道中的植物在净化水质的同时增大了河道阻力,是抬高河道水位、影响河道行洪安全的原因之一。采用塑料草模拟植被,建立横断面为梯形的明渠水槽,研究植被淹没情况下明渠水深、流速以及植物间距对明渠切应力的影响。通过对研究水体... 生态河道中的植物在净化水质的同时增大了河道阻力,是抬高河道水位、影响河道行洪安全的原因之一。采用塑料草模拟植被,建立横断面为梯形的明渠水槽,研究植被淹没情况下明渠水深、流速以及植物间距对明渠切应力的影响。通过对研究水体的受力分析,推导出床面平均切应力计算公式;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得出不同条件下的边界平均切应力,分析不同水流条件、不同植物密度情况下明渠边界切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流流速以及植物布置间距对明渠边界切应力影响较大,水深对边界切应力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渠 淹没植被 切应力 流速
下载PDF
明渠水流淹没植被阻力系数计算公式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贾凤聪 王伟杰 +4 位作者 张晶 韩会玲 赵进勇 王宇飞 彭文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2-135,共4页
阻力系数是评估明渠水流过流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而对于含植被明渠水流运动,水流结构和流速分布特性较为复杂,传统的明渠水力学公式不再适用。采用经典Darcy-Weisbach方程,通过对含植被河道阻力系数理论分析,识别出影响阻力系数的关键... 阻力系数是评估明渠水流过流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而对于含植被明渠水流运动,水流结构和流速分布特性较为复杂,传统的明渠水力学公式不再适用。采用经典Darcy-Weisbach方程,通过对含植被河道阻力系数理论分析,识别出影响阻力系数的关键因子为植被淹没度和无量纲化阻力长度,进而基于广泛搜集的水槽试验数据,利用最大差异性算法和遗传算法确定了淹没植被环境下的阻力系数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基于数据驱动求解的阻力系数公式具有相对简洁的形式,预测能力相对于已有公式有较大提升,能应用于含植被河道阻力系数计算中,为植被生态修复后的防洪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力系数 淹没植被 明渠水流 遗传算法 最大差异性算法
原文传递
基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的淹没植被斑时均尾流结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柳梦阳 槐文信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24-1331,共8页
水生植被对维持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而绕有限尺寸淹没植被群落的流动又对物质输移和植被演化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将淹没植被群落概化为圆形刚性圆柱阵列,并基于实验室水槽实验,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不同密度植被群落的尾... 水生植被对维持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而绕有限尺寸淹没植被群落的流动又对物质输移和植被演化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将淹没植被群落概化为圆形刚性圆柱阵列,并基于实验室水槽实验,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不同密度植被群落的尾流时均流场进行测量,以探究植被密度变化对其尾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斑内的顺流向出流强度随植被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同时植被斑直径的大小也对出流强度有影响;当植被密度大于0.1时,植被斑的群体行为变得十分明显,在时均流场中植被斑下游会产生类似于淹没实心圆柱的三维“拱”形回流涡,其与植被斑之间的距离随植被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稳定尾流区长度与拱形涡到植被斑后缘的距离成近似正线性相关关系。研究成果对深入理解植被群落的绕流结构具有促进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尾流 PIV测量 植被密度 淹没植被
下载PDF
柔性淹没植被河道水流结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甜甜 赵明登 张颖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2-135,共4页
水生植物是天然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河道的修复管理、河流湖泊的整治、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3个方面,总结分析了柔性淹没植被水流流速分布特性、水流阻力特性及水流内部紊动结构的研究... 水生植物是天然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河道的修复管理、河流湖泊的整治、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3个方面,总结分析了柔性淹没植被水流流速分布特性、水流阻力特性及水流内部紊动结构的研究与进展,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对植被水流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河道水流生态功能的修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淹没植被 水流生态功能 水动力学特性
下载PDF
淹没植被浅水明渠流的非对数流速分布规律 被引量:1
7
作者 毛冉冉 程年生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共8页
随着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有关植被的水力学研究近年来进展迅速。对于淹没植被,现有的研究一般认为植被表层水流仍满足对数分布。但在浅水情况下,表层水流流速明显偏离对数规律。本文首先通过改变表层水深、植被杆径和密度,开展了淹没... 随着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有关植被的水力学研究近年来进展迅速。对于淹没植被,现有的研究一般认为植被表层水流仍满足对数分布。但在浅水情况下,表层水流流速明显偏离对数规律。本文首先通过改变表层水深、植被杆径和密度,开展了淹没植被浅水明渠流多工况水槽实验,并运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对垂线流速分布进行了测量;然后结合Prandtl紊流掺混理论,探讨了浅水情况下掺混长度沿水深的变化规律,并推导出非对数形式的流速分布公式。与实验资料的比较结果表明:理论公式能较好地描述淹没植被条件下浅水明渠流的流速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水力学 明渠 紊流 淹没植被 流速分布
下载PDF
淹没植被群周围泥沙冲淤特性研究
8
作者 顾继一 刘兴年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3-145,共3页
受自然条件影响和上下游来输沙限制,河道中被淹没植被群周围床面一般呈两侧冲刷、尾部淤积的状态。通过水槽试验模拟分析了河道中植被群周围地形变化特征,研究了不同淹没度下植被群周围泥沙冲淤机理。结果表明,植被群高度不影响其内部... 受自然条件影响和上下游来输沙限制,河道中被淹没植被群周围床面一般呈两侧冲刷、尾部淤积的状态。通过水槽试验模拟分析了河道中植被群周围地形变化特征,研究了不同淹没度下植被群周围泥沙冲淤机理。结果表明,植被群高度不影响其内部与两侧侵蚀变化过程,但较高植被群加速了冲刷速率,促使两侧侵蚀区域向植被群后方延伸;同时在上游无来沙条件下,植被群高度的增大有效抑制了尾流区泥沙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没植被 河床形态 冲淤变化 尾流区
原文传递
柔性淹没植被对生态河道洪水波影响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槐文信 唐雪 王伟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1-115,共5页
为了研究生态河道中的植被对河道水流产生的阻力问题,分析了糙率与平均流速、水深、植被密度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柔性淹没植被情况下的糙率公式,并通过数值计算求解一维圣维南方程,从流量、水位、流速三个方面来分析柔性植被对洪水波传播... 为了研究生态河道中的植被对河道水流产生的阻力问题,分析了糙率与平均流速、水深、植被密度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柔性淹没植被情况下的糙率公式,并通过数值计算求解一维圣维南方程,从流量、水位、流速三个方面来分析柔性植被对洪水波传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植被的存在虽然会增大河床糙率,但当水位和流速增大时,植被对糙率的影响会降低;从糙率对洪水波影响来看,若糙率越大,则流量、流速越小,水位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渠流动 柔性淹没植被 水流阻力 糙率 洪水波
原文传递
基于掺长模型非淹没刚性植被水流流速垂向分布的数值解 被引量:3
10
作者 槐文信 赵磊 +1 位作者 杨中华 李丹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7,共6页
对非淹没刚性植被的水流流速垂向分布进行了研究,基于恒定均匀流假定,通过单元体的受力分析得到考虑刚性、非淹没植被作用后水体单元流动的控制方程,充分考虑了植被群对混掺长度、植被拖曳力系数、达西—魏斯巴哈摩擦系数的影响,得到了... 对非淹没刚性植被的水流流速垂向分布进行了研究,基于恒定均匀流假定,通过单元体的受力分析得到考虑刚性、非淹没植被作用后水体单元流动的控制方程,充分考虑了植被群对混掺长度、植被拖曳力系数、达西—魏斯巴哈摩擦系数的影响,得到了基于混合长度概念的求解非淹没刚性植被水流流速垂向分布的新模型。该模型物理概念清晰,形式简单,可直接计算出摩阻流速。结合本文和Rowinski等的室内水槽实验资料,采用该模型对非淹没刚性植被流速垂向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本文给出新的掺长模型是合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速垂向分布 淹没植被 混掺长度 摩阻流速
下载PDF
淹没柔性植被明渠恒定水流水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5
11
作者 槐文信 韩杰 +1 位作者 曾玉红 杨中华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91-797,共7页
采用三维多普勒超声测速仪(ADV)对淹没柔性植被明渠恒定水流的水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羽毛来模拟天然河道的柔性植被,对不同的植被密度、不同淹没度和不同流量条件下柔性植被明渠恒定水流流速场进行了测量,得到了淹没植被情况下... 采用三维多普勒超声测速仪(ADV)对淹没柔性植被明渠恒定水流的水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羽毛来模拟天然河道的柔性植被,对不同的植被密度、不同淹没度和不同流量条件下柔性植被明渠恒定水流流速场进行了测量,得到了淹没植被情况下纵向流速和雷诺应力沿垂向的分布。结果表明,植被上层区域与植被区域水流表现出不同的水力特性,植被上层区域的雷诺应力近似为直线分布,纵向流速呈经典的对数律分布;而植被区域,纵向流速则呈"S"型分布。在分析植被上层水流雷诺应力与纵向流速的关系的基础上,利用普朗特混合长度理论推导了植被上层水流流速的理论表达式,该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没柔性植被 混合长度 超声测速仪 雷诺切应力 纵向流速
下载PDF
有植被明渠纵向流速垂向分布特性的PIV试验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槐文信 赵磊 +1 位作者 李丹 李琼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30,共5页
有植被河道水流的流速分布是确定植被河道阻力和过流能力的基础。在室内矩形断面水槽中模拟了有树桩存在的河流环境,采用粒子图像速度仪(PIV)测量了同一流量情况下,非淹没及淹没刚性植被稳恒流纵向流速垂向分布。试验结果表明矩形断面... 有植被河道水流的流速分布是确定植被河道阻力和过流能力的基础。在室内矩形断面水槽中模拟了有树桩存在的河流环境,采用粒子图像速度仪(PIV)测量了同一流量情况下,非淹没及淹没刚性植被稳恒流纵向流速垂向分布。试验结果表明矩形断面非淹没刚性植被水流时空平均纵向流速垂向分布符合'J'形分布,淹没刚性植被水流时空平均纵向流速垂向分布符合'S'形分布,植被中不同位置垂线的时均纵向流速分布不同。笔者给出的流速资料可作为植被水流数值模拟对比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流速分布 PIV 淹没植被 淹没植被
下载PDF
生态沟渠淹没刚性植被局部水头损失系数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昱 刘超 +1 位作者 吴文娟 黄嘉秋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3-87,共5页
在生态沟渠的过流能力和断面尺寸设计中,断面阻水特性以及平均流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以往的研究多基于力学平衡方程,但往往仅考虑了植被的阻水作用而忽略了沟渠边壁及底板的阻水作用。从能量方程角度,将植被引起的水头损失看作局部水... 在生态沟渠的过流能力和断面尺寸设计中,断面阻水特性以及平均流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以往的研究多基于力学平衡方程,但往往仅考虑了植被的阻水作用而忽略了沟渠边壁及底板的阻水作用。从能量方程角度,将植被引起的水头损失看作局部水头损失,把边壁和底板引起的水头损失看作沿程水头损失,对含刚性植被矩形水槽试验资料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了刚性植被局部水头损失系数ε的经验公式和断面平均流速v的计算公式,经试验资料验证,并与通过植被阻力系数Cd推求的流速相关公式对比,得出本文提出的刚性植被局部水头损失系数经验公式和含刚性植被矩形生态沟渠断面平均流速计算公式计算的精确度较高,可为生态沟渠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沟渠 淹没刚性植被 局部水头损失系数 平均流速
下载PDF
植被分布对地表糙率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升堂 梁博 张楷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5期45-48,54,共5页
[目的]分析在植被淹没或非淹没状态不同植被覆盖密度影响下,地表糙率的变化规律与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植被对地表糙率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试验以塑料棒模拟植被分布,模拟出不同密度,分别进行放水试验。[结果]在植被淹没与非淹没状态下... [目的]分析在植被淹没或非淹没状态不同植被覆盖密度影响下,地表糙率的变化规律与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植被对地表糙率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试验以塑料棒模拟植被分布,模拟出不同密度,分别进行放水试验。[结果]在植被淹没与非淹没状态下地表糙率的变化不同,在非淹没状态时,地表糙率随着平均水深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在淹没水深小时,地表糙率随着平均水深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而当淹没水深很大时,地表糙率趋向于一个稳定值。[结论]地表糙率取值随植被覆盖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同一下垫面情况下,不同的水流方向,地表糙率取值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糙率 植被密度 淹没植被 淹没植被
下载PDF
河道滞水区植被影响下的水流特性试验研究
15
作者 丁冉 杨中华 李琼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6-120,共5页
为模拟存在滞水区的河道内水流运动开展了水槽试验,采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测得不同雷诺数下无植被滞水区、不同密度刚性非淹没植被滞水区的流场,分析了滞水区内的环流结构及横断面上流速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植被对滞水区的水流结构有... 为模拟存在滞水区的河道内水流运动开展了水槽试验,采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测得不同雷诺数下无植被滞水区、不同密度刚性非淹没植被滞水区的流场,分析了滞水区内的环流结构及横断面上流速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植被对滞水区的水流结构有较大影响,植被密度较大时,滞水区中无环流结构,横断面上流速符合双曲正切函数分布;无植被及植被密度较小时,滞水区中有明显环流结构,横断面上仅剪切层部分区域流速符合双曲正切函数分布。对滞水区内部流速采用线性分布公式拟合,说明植被密度较大时,雷诺应力是主导切应力,滞水区横断面上力的平衡机理与充分发展的剪切层一致;无植被及植被密度较小时,空间脉动产生的分散应力及二次环流产生的影响增大,致使滞水区内部流速分布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V 环流结构 刚性非淹没植被 流速分布
原文传递
基于机器学习的含植被水流流速分布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宇 刘家备 +2 位作者 穆同 刘晓东 唐良川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共9页
引入机器学习的方法,对含植被渠道断面流速分布进行预测,分析水流与植被的相互作用机理。基于变量间的物理关系,得到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入、输出项,结合非淹没刚性植被模型试验数据,并利用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支持向量回归SVR和随... 引入机器学习的方法,对含植被渠道断面流速分布进行预测,分析水流与植被的相互作用机理。基于变量间的物理关系,得到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入、输出项,结合非淹没刚性植被模型试验数据,并利用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支持向量回归SVR和随机森林RF四种机器学习方法对预处理后的数据集进行学习和建模。最后,通过模糊意见集中决策方法中的Borda数,对四种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机器学习模型可以根据具体数据进行自适应建模,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机器学习模拟结果与试验测量结果吻合较好,说明机器学习方法可有效预测含植被水流流速分布结构;其中BP神经网络的整体性能最好,综合使用4种模型的计算值可提高结果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速分布 淹没刚性植被 模型试验 机器学习 Borda数
下载PDF
淹没刚性植物水流纵向流速垂向分布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郝文龙 朱长军 常向萍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64-67,共4页
根据室内水槽试验和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两层模型(植物层和植物层以上区域)来预测含淹没刚性植物水流纵向流速垂向分布。对于植物层以上区域,采用了与修改的混合长度理论相结合"新的植物边界层"的概念去分析,并提出了一个预... 根据室内水槽试验和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两层模型(植物层和植物层以上区域)来预测含淹没刚性植物水流纵向流速垂向分布。对于植物层以上区域,采用了与修改的混合长度理论相结合"新的植物边界层"的概念去分析,并提出了一个预测在这个区域水流的流速垂向分布模型。对于植物层,通过拟合试验数据给出了解析式。最后,通过试验结果分析,这种预测淹没刚性植物水流流速垂向分布的两层模型与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层模型 淹没刚性植被 流速垂向分布
下载PDF
植被条件下河相关系研究
18
作者 王承 袁素勤 +3 位作者 刘家富 杨克君 蒋北寒 郭志学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42-48,共7页
由于植物的影响,植被条件下河相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在窦国仁提出的最小活动性假说的基础上,根据水流连续方程、水流阻力方程和Meyer-Peter输沙率公式,同时考虑植被对边坡糙率、边坡稳定系数、泥沙输移强度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植被和非... 由于植物的影响,植被条件下河相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在窦国仁提出的最小活动性假说的基础上,根据水流连续方程、水流阻力方程和Meyer-Peter输沙率公式,同时考虑植被对边坡糙率、边坡稳定系数、泥沙输移强度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植被和非植被条件下推移质河床的河相关系。为了验证该河相关系,进行了植被条件和非植被条件下的河道几何形态变形试验。通过试验数据与计算结果的比较及植被条件和非植被条件下的河相关系差异的比较,验证了所建立的河相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面河相关系 最小活动性假说 淹没刚性植被 梯形断面
下载PDF
淹没树状植被水流速度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甜甜 赵明登 张颖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92-497,526,共7页
对淹没树状植被水流速度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建立了流速解析解模型,模型先将植被水流划分为树干层、树冠层和自由水层,然后将树干层再细分为近床面区和掺混区。研究结果表明,近床面区纵向速度垂向上接近定值;掺混区处于与树冠段交界处,水... 对淹没树状植被水流速度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建立了流速解析解模型,模型先将植被水流划分为树干层、树冠层和自由水层,然后将树干层再细分为近床面区和掺混区。研究结果表明,近床面区纵向速度垂向上接近定值;掺混区处于与树冠段交界处,水流紊动剧烈,纵向流速表现为随水深增加而降低。基于Boussinesq涡流粘度理论,采用二阶变系数线性微分方程求解方法,得到树冠层纵向流速垂向分布公式;该层流速与植被直径紧密相关,当植被直径增加时流速减少,当植被直径减少时流速增加。自由水层则直接引用经典对数律流速公式,流速与水深是对数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实验测量值吻合良好,表明模型是合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没植被 流速分布 分层水流 树状植被 圆柱绕流
原文传递
弯道局部非淹没刚性植被水流特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成光 槐文信 杨洪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9-53,共5页
对180°弯道局部长有非淹没刚性植被的水流特性进行了研究.用钢筋来模拟天然河道的刚性植被,采用三维多普勒超声流速仪(ADV)分别对无植被和局部有非淹没刚性植被2种情况下的弯道水流流速场进行了测量,得到了水流沿程各断面的三维流... 对180°弯道局部长有非淹没刚性植被的水流特性进行了研究.用钢筋来模拟天然河道的刚性植被,采用三维多普勒超声流速仪(ADV)分别对无植被和局部有非淹没刚性植被2种情况下的弯道水流流速场进行了测量,得到了水流沿程各断面的三维流速和紊动能分布,对2种情形的试验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植被的存在使得弯道流速重新分布,水流内部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基于等效阻力系数法,采用水深平均模型对局部非淹没刚性植被水流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基本一致,表明该数值格式能预测弯道植被水流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道 淹没刚性植被 三维流速 紊动能 等效阻力系数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