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CA-SDCA双循环管理法对手术间清洁质量与质量控制指标的影响
1
作者 刘佳 朱维培 《循证护理》 2024年第3期480-483,共4页
目的:探讨PDCA-SDCA双循环管理法用于手术间清洁质量管理的效果。方法:应用PDCA-SDCA双循环管理模式,对地面湿式清洁、拖地、擦拭物体表面、医疗废物处置等手术室清洁各项操作和检测进行标准化质量控制,维持实施效果。结果:实施1个月后... 目的:探讨PDCA-SDCA双循环管理法用于手术间清洁质量管理的效果。方法:应用PDCA-SDCA双循环管理模式,对地面湿式清洁、拖地、擦拭物体表面、医疗废物处置等手术室清洁各项操作和检测进行标准化质量控制,维持实施效果。结果:实施1个月后,手术室空气菌落合格率为90.00%,手表面菌落合格率为88.33%,物体表面菌落合格率为88.33%,与实施前比较,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6个月后,手术室空气菌落合格率为95.00%,手表面菌落合格率为98.33%,物体表面菌落合格率为100.00%,环境卫生检测合格率较实施后仍有所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1个月后保洁员拖地、物体表面擦拭、医疗废物处置、含氯消毒液配制各项作业考核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且实施6个月后,保洁员各项作业考核评分与实施1个月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6个月后清洁环节缺陷发生率(4.65%)与实施前(27.78%)、实施1个月后(1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SDCA双循环管理法用于手术室管理中,能改善手术室环境卫生质量,提高保洁员清洁作业质量,减少手术室清洁环节缺陷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法 SDCA循环法 PDCA-SDCA双循环管理法 手术室 清洁质量 护理
下载PDF
物体表面清洁质量对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邹晓妮 李静静 +3 位作者 刘妙玲 吴菲 周日文 邱亿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971-3973,共3页
目的:探讨环境物体表面清洁质量干预对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的作用。方法:利用荧光标记法监测新生儿科内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质量,通过监测-反馈培训-改进与提高的PDCA循环管理模式提高病区的环境保洁质量,并比较评价其在预防和控... 目的:探讨环境物体表面清洁质量干预对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的作用。方法:利用荧光标记法监测新生儿科内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质量,通过监测-反馈培训-改进与提高的PDCA循环管理模式提高病区的环境保洁质量,并比较评价其在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效果。结果:通过实施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培训教育及反馈沟通等干预后,医院环境的有效清洁率由73.3%上升至88.4%(P<0.05),各"高频"接触物品的清洁率均有显著提高。新生儿科内多重耐药菌检出率由7.24%降低至3.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新生儿科内多重耐药检出率与环境物表的清洁率呈线性负相关,回归系数为-0.145(P=0.01)。结论:通过加强对新生儿科内环境清洁的监测与干预,有效改进环境卫生清洁质量,可有效防控多重耐药菌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清洁质量 防控 荧光标记 新生儿
下载PDF
不同时间口服乳果糖肠道准备对糖尿病病人肠道清洁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燕 魏建红 +2 位作者 邹小兰 王玲玲 占强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61-1263,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时间口服乳果糖肠道准备对糖尿病病人肠道清洁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40例。A组行常规准备,B组检查前1 d口服乳果糖,C组检查前... [目的]探究不同时间口服乳果糖肠道准备对糖尿病病人肠道清洁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40例。A组行常规准备,B组检查前1 d口服乳果糖,C组检查前2 d口服乳果糖。对比各组肠道准备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排便至清水样时所用时间、大便解至清水样时泻药用量及肠道准备质量。[结果]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低于A组(32.50%)、B组(17.50%),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排便至清水样时所用时间[(4.89±0.48)h]短于A组[(6.15±0.43)h]、B组[(5.47±0.52)h],大便解至清水样时泻药用量少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排便至清水样时所用时间短于A组,大便解至清水样时泻药用量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波士顿量表(BBPS)评分高于A组、B组,B组BBPS评分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果糖提前缓泻能有效降低糖尿病病人肠道准备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可缩短准备时间,减少泻药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肠道准备 乳果糖 清洁质量
下载PDF
医院外来手术器械清洁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赵筠 易江陵 张兵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2213-2215,共3页
目的探讨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洁质量管理方法,促进清洁质量提高。方法对重庆市部分医院和我院所使用外来手术器械及其灭菌包装材料的清洁质量进行统计,分3组对比分析其清洁质量的差异性及原因。结果我院从2007年将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和灭... 目的探讨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洁质量管理方法,促进清洁质量提高。方法对重庆市部分医院和我院所使用外来手术器械及其灭菌包装材料的清洁质量进行统计,分3组对比分析其清洁质量的差异性及原因。结果我院从2007年将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和灭菌质量归口中心供应室管理后,外来手术器械及其灭菌包装材料的清洁质量明显优于所调查的医院和我院2007年前的质量。结论医院应该对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洁质量进行全程控制,确保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手术器械 清洁质量 清洗 医院感染
下载PDF
荧光标记法在提高医院环境清洁质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韩艳萍 阳世伟 +2 位作者 廖映玲 严冰 刘琰 《齐鲁护理杂志》 2019年第5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荧光标记法在提高医院环境清洁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荧光标记法,对医院病区床单元、诊疗设备及医疗办公场所的高频率接触物表面进行标记,监测标记的清除率,针对监测结果采取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清洁效果。结果:干预... 目的:探讨荧光标记法在提高医院环境清洁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荧光标记法,对医院病区床单元、诊疗设备及医疗办公场所的高频率接触物表面进行标记,监测标记的清除率,针对监测结果采取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清洁效果。结果:干预后普通科室与感染高风险科室的高频接触表面的荧光标记清除率均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采用荧光标记法,可以对医院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质量进行及时有效地评价,进而提高医院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标记法 物体表面 清洁质量 医院感染
下载PDF
判断末次大便性状对胶囊内镜肠道清洁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文华 农兵 +4 位作者 黄春玲 易楠 郭先文 刘鑫 梁运啸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1期48-54,共7页
目的探讨由专业医务人员通过照片评估末次大便性状并指导泻药使用对胶囊内镜肠道清洁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3月该院行胶囊内镜的患者64例,分为实验组(医务人员判断组,n=21)和对照组(患者自我判断组,n=43),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由专业医务人员通过照片评估末次大便性状并指导泻药使用对胶囊内镜肠道清洁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3月该院行胶囊内镜的患者64例,分为实验组(医务人员判断组,n=21)和对照组(患者自我判断组,n=43),比较两组患者肠道清洁质量和小肠病变诊断阳性率。结果实验组追加泻药人数多于对照组(23.81%和4.65%,P=0.005)。定量评价中,实验组全小肠清洁度和远端小肠清洁度均优于对照组[(9.52±0.68)和(8.49±1.41)分,P=0.001;(8.19±1.21)和(6.84±1.83)分,P=0.002]。定性评价中,实验组全小肠清洁度优3例,良11例,一般7例,差0例;对照组优4例,良20例,一般10例,差9例,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03);实验组远端小肠清洁度优2例,良1例,一般16例,差2例;对照组优2例,良14例,一般6例,差21例,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8)。总体充分度评估中,实验组充分17例,不充分4例;对照组充分20例,不充分23例,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05)。R/G比值积分(R/G红色强度与绿色强度的比值)中,实验组全小肠清洁度和远端小肠清洁度均优于对照组[(6.08±0.80)和(5.52±0.94),P=0.014;(5.67±0.79)和(5.11±1.04),P=0.021]。实验组全小肠疾病诊断阳性率为81.00%,对照组为74.41%,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1);实验组远端小肠病变诊断阳性率高于对照组(47.62%和23.26%,P=0.026)。结论由专业医务人员通过照片评估末次大便性状并指导泻药使用,可提高胶囊内镜的肠道清洁质量,方法简单,临床实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肠道清洁质量 照片 末次大便性状 肠道准备
下载PDF
医院清洁工管理模式在清洁质量目标实现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建梅 李翠平 罗云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2期280-281,共2页
目的探讨医院清洁工的管理模式对清洁质量目标的影响因素。方法用医院清洁工的社会化管理模式下的清洁质量目标实现情况与医院直接管理下的清洁质量目标实现情况作对比。结果医院对清洁工直接管理模式下的清洁质量目标实现比社会化管理... 目的探讨医院清洁工的管理模式对清洁质量目标的影响因素。方法用医院清洁工的社会化管理模式下的清洁质量目标实现情况与医院直接管理下的清洁质量目标实现情况作对比。结果医院对清洁工直接管理模式下的清洁质量目标实现比社会化管理模式的清洁质量目标效果较好。结论对医院清洁工实行医院直接的科学的人性化的管理,是确保清洁质量目标实现,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管理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清洁 管理模式 清洁质量 目标 分析
下载PDF
骨科外来器械质控管理措施对清洁质量及灭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郑艳芬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93-195,共3页
外来器械主要指不作为医院常规配备,由厂家带到医院手术室中临时所使用的器械,包括特殊器械、动力工具、植入物等[1-2].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诊疗新技术的引进,医疗器械也逐渐趋于复杂化,尤其是在骨科中各种植入物和手术内固定器械... 外来器械主要指不作为医院常规配备,由厂家带到医院手术室中临时所使用的器械,包括特殊器械、动力工具、植入物等[1-2].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诊疗新技术的引进,医疗器械也逐渐趋于复杂化,尤其是在骨科中各种植入物和手术内固定器械的更新快,价格高,在多数医院一般不做常规配备,多数是通过临时租赁的方式予以使用[3-4].而由于在外来器械在各个医院的传递频繁,在消毒、灭菌、保存等问题上无法得到较好的保证,稍有不慎则很容易致使患者出现不良情况,增加手术危险性,成为发生医疗纠纷的潜在原因之一[5].本院消毒供应中心从2010年开始全部集中处理骨科外来器械,但由于骨科外来器械在清洗、包装、灭菌监测以及追述管理上的特殊性,在此过程中存在着较多不足,通过进一步的探索、总结、改进,从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逐步实施规范化管理模式,取得的效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外来器械 清洁质量 灭菌效果
下载PDF
复用手术器械清洁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洋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22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复用手术器械清洁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拟定相应应对措施。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回收需要清洁的224件复用手术器械作为抽查目标,其中有19件清洗不合格,统计所有回收手术器械清洁、消毒、... 目的探讨复用手术器械清洁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拟定相应应对措施。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回收需要清洁的224件复用手术器械作为抽查目标,其中有19件清洗不合格,统计所有回收手术器械清洁、消毒、包装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录入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清洗剂选择、预处理不规范、二次污染是影响复用手术器械清洁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复用手术器械应选择合适清洁剂、规范清洁操作标准以及使用后预处理,延长使用寿命,避免因重复使用清洁不合格器械而增加医源性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用手术器械 清洁质量 影响因素 应对措施
下载PDF
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对提高ICU环境清洁质量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艳萍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3期189-190,共2页
目的:研究三磷酸腺苷(ATP)荧光检测法在提高ICU环境清洁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8年1月至2018年3月对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进行基线调查并进行评估,第二阶段进行持续检测并进行干预,提出改进措施,评价干预后环境... 目的:研究三磷酸腺苷(ATP)荧光检测法在提高ICU环境清洁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8年1月至2018年3月对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进行基线调查并进行评估,第二阶段进行持续检测并进行干预,提出改进措施,评价干预后环境质量。结果:基线调查检测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共采样409份,合格253份,合格率61.86%。床头桌、电开关、病历夹、工作人员手机、电脑键盘、电脑鼠标、听诊器探头相对光单位(RLU)中位数> 500。干预前中后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检测比较,干预前、中、后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合格率分别为61.86%、76.60%、91.20%(P <0.001)。结论:ATP荧光检测法ATP荧光检测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反馈及时的优势,可作为ICU日常检测环境物表清洁质量的监测方法,有助于提高ICU的环境清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检测法 医院感染 环境清洁质量 重症监护室
下载PDF
手卫生与清洗后医疗器械清洁质量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珊 黄妙兰 张可宁 《基层医学论坛》 2014年第16期2049-2051,共3页
目的探讨清洗后医疗器械包装过程中不同时间段进行手卫生,对减少对医疗器械的污染,提高医疗器械高压灭菌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清洗质量合格的手术器械,分别由16人按卫生洗手法洗手后进行常规包装,包装过程中,分别于即刻、30 min、1 h、... 目的探讨清洗后医疗器械包装过程中不同时间段进行手卫生,对减少对医疗器械的污染,提高医疗器械高压灭菌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清洗质量合格的手术器械,分别由16人按卫生洗手法洗手后进行常规包装,包装过程中,分别于即刻、30 min、1 h、2 h、3 h对包装好的器械及包装人员的手进行采样,采样监测器械及包装人员手表细菌菌落数。结果 30 min抽样器械和包装人员手表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0.25±0.36)cfu和(0.17±0.24)cfu,与即刻组的(0.14±0.29)cfu和(0.1±0.03)cf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 h^2 h组的器械与包装人员手表细菌菌落数分别为(3.38±2.05)cfu、(7.76±4.11)cfu和(2.7±2.1)cfu、(3.44±1.86)cfu,高于即刻组的(0.14±0.29)cfu和(0.1±0.03)cfu,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h组的器械与包装人员手表细菌菌落数分别为(10.33±5.58)cfu和(9.82±3.4)cfu,与即刻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器械清洗合格后包装过程中器械的细菌菌落数与包装人员手表污染呈正相关,以1 h后明显,建议包装人员在包装过程中每小时洗手1次或用速干手消毒液消毒手1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卫生 医疗器械 清洁质量 相关性
下载PDF
物体表面清洁质量对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的价值体会
12
作者 唐一鸣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CAS 2020年第2期28-28,共1页
目的探讨物体表面清洁质量对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的价值体会。方法以43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选自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将其纳入观察组,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清洁计划对病区物体进行表面清洁消毒,另将2017年1月-2017... 目的探讨物体表面清洁质量对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的价值体会。方法以43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选自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将其纳入观察组,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清洁计划对病区物体进行表面清洁消毒,另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的49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流程进行病区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两组采用荧光标记方法进行数据研究,对比两组的荧光标记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暖箱、听诊器、各种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设备带、键盘等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新生儿科内环境的清洁管理,能提高物体表面清洁质量,对多重耐药菌感染起到良好的防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体表面清洁质量 新生儿科 多重耐药菌感染
下载PDF
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检测法在ICU清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劲华 孔旭辉 +1 位作者 丁滢 叶军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在监测ICU清洁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ICU医务人员接触频次较高的物体表面,共101份标本。同时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棉拭子涂抹培养法进行采样检测,计算两种方法清洁质量的监测合格率及对...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在监测ICU清洁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ICU医务人员接触频次较高的物体表面,共101份标本。同时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棉拭子涂抹培养法进行采样检测,计算两种方法清洁质量的监测合格率及对物体表面污染情况检测的阳性率;以棉拭子涂抹培养法为金标准,评价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对物体表面污染情况的监测效能。结果 ATP荧光检测法对物体表面清洁质量的检测合格率为66.3%,稍低于棉拭子涂抹培养法的71.3%,对物体表面污染情况检测的阳性率为33.7%,稍高于经典棉拭子涂抹培养法的28.7%,但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对物体表面污染情况的监测结果呈正相关(P<0.05)。ATP生物荧光检测法监测物体表面污染情况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达100%、93.06%、95.05%。结论将ATP荧光检测法作为对ICU环境清洁质量监测的方法,具有较好地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能快速、直接反映ICU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程度,可应用于ICU清洁质量的管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 清洁质量 重症监护室 细菌培养 棉拭子
下载PDF
环境物体表面清洁质量干预对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银玲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6期1054-1055,共2页
新生儿科极易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从而影响患儿的康复进程,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病死率^[1-2]。为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来加以防控^([3])。本研究进一步分析环境物体表面清洁质量干预对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防... 新生儿科极易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从而影响患儿的康复进程,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病死率^[1-2]。为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来加以防控^([3])。本研究进一步分析环境物体表面清洁质量干预对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的作用,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感染 新生儿科 干预措施 清洁质量 防控 体表 环境 感染发生率
下载PDF
视频宣教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清洁质量及肠道准备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苗卉 《基层医学论坛》 2022年第15期97-99,共3页
目的分析视频宣教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清洁质量及肠道准备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200例消化内科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根据患者检查前宣教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采取常规宣教联合视频宣教,共计100例)与对照组... 目的分析视频宣教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清洁质量及肠道准备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200例消化内科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根据患者检查前宣教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采取常规宣教联合视频宣教,共计100例)与对照组(采取常规宣教方式,共计100例)。比较2组患者肠道清洁质量及肠道准备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进镜时间与退镜时间,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道清洁合格率以及肠道准备知识掌握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进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退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达92.00%,高于对照组的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频宣教的应用能够提高结肠镜检查患者的肠道准备知识掌握水平,从而提高肠道清洁效果,有助于提高结肠镜检查效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视频宣教 肠道清洁质量 知识掌握
下载PDF
浙江省泰顺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器械清洁质量现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毛振兴 黄旭礼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13年第4期344-346,共3页
目的为加强对泰顺县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重复使用医疗器械清洁质量的技术督导,以提高消毒灭菌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方法采用联苯胺-双氧水法隐血试验对该县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待用期间,重复使用医疗器械清洁质量进行检测调查。结果共调查... 目的为加强对泰顺县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重复使用医疗器械清洁质量的技术督导,以提高消毒灭菌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方法采用联苯胺-双氧水法隐血试验对该县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待用期间,重复使用医疗器械清洁质量进行检测调查。结果共调查9个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检测387个样品,阳性227个,阳性率58.66%。结论调查提示该县基层医疗单位重复使用医械的清洁质量问题突出,令人担忧;建议相关主管部门按照感管和消毒相关技术规范加强督导,提高其清洁质量,确保医械消毒灭菌效果,减少或消除医疗隐患,保障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械 清洁质量 检测分析
下载PDF
浅谈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清洁质量的规范化管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景霞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12期337-338,共2页
外来医疗器械是指由器械供应商提供给医院手术室临时使用的手术器械,包括植入物,以满足各种新型手术的需要。外来器械在各大中型医院的广泛应用使其清洁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一旦清洁质量得不到保证,将会大大增加医院感染的风险。本研究... 外来医疗器械是指由器械供应商提供给医院手术室临时使用的手术器械,包括植入物,以满足各种新型手术的需要。外来器械在各大中型医院的广泛应用使其清洁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一旦清洁质量得不到保证,将会大大增加医院感染的风险。本研究就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如何控制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清洁质量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器械 植入物 清洁质量 控制 管理
下载PDF
物体表面清洁质量对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瑞兰 《系统医学》 2018年第8期116-117,123,共3页
目的研究物体表面清洁质量对新生儿科multiple resistant bacteria(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作用。方法将该院的2016年1—12月的新生儿科作为研究对象,选取351例参与该次研究,并且将2016年1—6月作为防控前的阶段,采用正常流程进行物体表... 目的研究物体表面清洁质量对新生儿科multiple resistant bacteria(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作用。方法将该院的2016年1—12月的新生儿科作为研究对象,选取351例参与该次研究,并且将2016年1—6月作为防控前的阶段,采用正常流程进行物体表面清洁,2016年7—12月作为防控后的阶段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流程、时间以及清洁次数,并采用荧光标记的方法研究数据。将两组实验得出的数据进行比较,随后对两个阶段的效果进行追踪研究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接受了荧光标记方法的防控阶段所显示的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感染率为3.21%与2.82%低于采用正常流程的感染率7.23%,两组数据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荧光标记的方法能够直观地显示出物体表面清洁质量提升对于新生儿科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控制作用非常明显,环境与感染率有很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体表面清洁质量 新生儿科 多重耐药菌 防控
下载PDF
提高作业入井液清洁质量对策研究
19
作者 孙玉龙 郎立术 +1 位作者 鄂敬天 王颖异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3年第4期34-35,共2页
胜利采油厂修井作业一直使用油田净化水作为入井液进行施工。每年修井作业约2 800井次,有95%的作业井需要用到入井液。针对作业施工中因入井液存在固相颗粒严重超标,参杂废液造成严重影响施工质量,污染油层,工序返工等问题,通过对施工... 胜利采油厂修井作业一直使用油田净化水作为入井液进行施工。每年修井作业约2 800井次,有95%的作业井需要用到入井液。针对作业施工中因入井液存在固相颗粒严重超标,参杂废液造成严重影响施工质量,污染油层,工序返工等问题,通过对施工现场储液罐进行技术配套、现场实施技术检验,以及对施工车辆进行废液回收流程控制等措施,逐步实现入井液的清洁入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入井液清洁施工质量
下载PDF
FOCUS-PDCA在提高新生儿科环境清洁消毒质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聪 张翔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3年第5期633-637,共5页
目的:探讨FOCUS-PDCA在提高新生儿科环境清洁消毒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7月-9月环境清洁消毒质量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10月-12月、2022年1月-3月、2022年4月-6月环境清洁消毒质量作为观察组,运用FOCUS-PDCA进行修订相关制度流... 目的:探讨FOCUS-PDCA在提高新生儿科环境清洁消毒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7月-9月环境清洁消毒质量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10月-12月、2022年1月-3月、2022年4月-6月环境清洁消毒质量作为观察组,运用FOCUS-PDCA进行修订相关制度流程、开展针对性培训、加强督查与干预等循环管理。比较2组环境清洁消毒质量和医院感染发生率情况。结果:FOCUS-PDCA实施后有效的荧光标记清除率由2021年三季度的55.56%升高至2022年二季度的94.55%,χ^(2)趋势值=48.664,P<0.001;物表消毒合格率由80.95%上升至100%,达到计划目标的合格率(100%),χ^(2)趋势值=14.715,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2021年四季度、2022年一季度、二季度医院感染发病率呈下降趋势,χ^(2)趋势值=1255.92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FOCUS-PDCA进行循环管理,实施培训、督查与干预,提高了新生儿科环境清洁消毒质量,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CUS-PDCA 环境清洁消毒质量 医院感染 头脑风暴 鱼骨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