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肾颗粒对大鼠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miR-23b和PINK1/Parkin通路的影响
1
作者 金华 张叶青 +4 位作者 呼琴 张磊 陈诺 韩燕全 王亿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70,共9页
目的 探讨TGF-β1诱导大鼠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中miR-23b对PINK1/Parkin通路的靶向调节机制,并阐明清肾颗粒含药血清对NRK-52E细胞转分化的干预机理。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法对清肾颗粒进行全指纹图谱分析。构建TGF-... 目的 探讨TGF-β1诱导大鼠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中miR-23b对PINK1/Parkin通路的靶向调节机制,并阐明清肾颗粒含药血清对NRK-52E细胞转分化的干预机理。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法对清肾颗粒进行全指纹图谱分析。构建TGF-β1诱导大鼠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转染siRNA后分为模拟物空载对照组、miR-23b-5p模拟物组、抑制剂空载对照组、miR-23b-5p抑制剂组,观察miR-23b-5p对PINK1表达量的影响。再将NRK-52E细胞分组为正常组、TGF-β1组、清肾颗粒组、miR-23b-mimic-NC组、miR-23b-mimic组、miR-23b-mimic+清肾颗粒组,Western blot法检测NRK-52E细胞中Pink1、Parkin、LC3Ⅱ、Beclin-1、P62、α-SMA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NRK-52E细胞中miR-23b-5p、Pink1、Parkin、Beclin-1、α-SMA mRNA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3b-5p与PINK1的靶向关系。结果 UPLC指纹图谱法鉴定出清肾颗粒中11个活性成分。miR-23b-5p过表达后,PINK1 mRNA表达量也显著增加(P<0.05);而miR-23b-5p表达沉默后,PINK1 mRNA表达量也显著减少(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显示,Rno-miR-23b-5p能显著下调Rno-PINK1-WT荧光素酶活性(P<0.05),但未能下调突变Rno-PINK1-mut荧光素酶活性(P>0.05)。清肾颗粒含药血清干预实验发现,TGF-β1组的miR-23b-5p、Pink1、Parkin、Beclin-1、LC3Ⅱ表达及LC3Ⅱ/Ⅰ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62和α-SM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清肾颗粒组和miR-23b-mimic组的miR-23b-5p、Pink1、Parkin、Beclin-1、LC3Ⅱ表达及LC3Ⅱ/Ⅰ比值均明显高于TGF-β1组,P62和α-SMA表达明显低于TGF-β1组(P<0.05)。miR-23b-mimic+清肾颗粒组的表现更优于miR-23b-mimic组(P<0.05)。结论 清肾颗粒能够上调NRK-52E细胞内miR-23b-5p表达,并通过增强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活性,抑制NRK-52E细胞转分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3b-5p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线粒体自噬 NRK-52E细胞 清肾颗粒 上皮细胞转分化
下载PDF
清肾颗粒辅助治疗慢性肾脏病湿热证效果观察
2
作者 包娅琼 茅燕萍 +2 位作者 王亿平 万梦翔 张磊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清肾颗粒辅助治疗慢性肾脏病湿热证的效果及对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慢性肾脏病湿热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清肾颗粒治疗,疗程8周。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清肾颗粒辅助治疗慢性肾脏病湿热证的效果及对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慢性肾脏病湿热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清肾颗粒治疗,疗程8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和疾病疗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BUN、Scr、Hcy、hs-CRP、vWF、TM较治疗前下降,eGFR、SOD较治疗前升高(P均<0.01)。观察组治疗后BUN、Scr、Hcy、hs-CRP、vWF、TM低于对照组,eGFR、SOD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清肾颗粒辅助治疗慢性肾脏病湿热证可减轻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减轻中医证候,保护肾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肾颗粒 慢性脏病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清肾颗粒主要药物治疗慢性肾脏病作用机制
3
作者 孙璇君 金华 +1 位作者 张磊 王亿平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2期69-73,共5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清肾颗粒主要药物大黄、黄连、白花蛇舌草、丹参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及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分别检索4味中药活性成分及其靶点,运用OMIM、GeneCards、TTD数据库获取疾病靶点,通...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清肾颗粒主要药物大黄、黄连、白花蛇舌草、丹参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及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分别检索4味中药活性成分及其靶点,运用OMIM、GeneCards、TTD数据库获取疾病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筛选核心靶点,并进行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结果共筛选出中药活性成分99种,药物靶点873个,活性成分治疗CKD交集靶点102个,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木犀草素、丹参醇A等。核心靶点涉及VEGFA、EGFR、AKT1等。GO功能分析结果显示,VEGFA、EGFR、SRC等靶点参与CKD的治疗,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大黄、黄连、白花蛇舌草、丹参治疗CKD主要涉及HIF-1、PI3K-Akt、Rap1、MAPK等信号通路。结论大黄、黄连、白花蛇舌草、丹参可能通过HIF-1、PI3K-Akt等信号通路,调控VEGFA、EGFR、SRC等靶点治疗CK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肾颗粒 丹参 黄连 慢性脏病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清肾颗粒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线粒体自噬及肾小管上皮-间质细胞转化的影响
4
作者 张叶青 金华 +3 位作者 张磊 呼琴 王亿平 代明扬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305-311,共7页
目的:探讨清肾颗粒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线粒体自噬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EMT)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清肾颗粒组,每组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20只大鼠均制作5/6肾切除... 目的:探讨清肾颗粒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线粒体自噬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EMT)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清肾颗粒组,每组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20只大鼠均制作5/6肾切除模型。清肾颗粒各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清肾颗粒水溶液;假手术组、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药8周后,无菌采取腹主动脉血,代谢笼留取24h尿液,摘取左侧肾脏。检测血、尿肌酐浓度,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Pink1、Parkin、LC3-Ⅱ、α-SMA;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中LC3-Ⅱ和线粒体膜蛋白VDAC1共定位表达;HE和Masson染色光镜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透射电镜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ink1、Parkin、LC3Ⅱ表达量均显著下降,肾小管EMT标志蛋白α-SMA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清肾颗粒组大鼠的Pink1、LC3Ⅱ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α-SM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Parkin亦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肾颗粒能够上调NRK-52E细胞内miR-23b-5p表达,并通过增强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活性,抑制NRK-52E细胞转分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肾颗粒 5/6切除 线粒体自噬 PINK1/Parkin 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下载PDF
清肾颗粒含药血清通过miR-23b-5p靶向Nrf2通路减轻NRK-52E细胞转分化
5
作者 刘敏 金华 +3 位作者 呼琴 陈诺 张叶青 王亿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78-2085,共8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NRK-52E(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转分化模型中miR-23b-5p是否能对Nrf2通路靶向调节,并阐明清肾颗粒含药血清减轻NRK-52E细胞转分化的机制。方法构建TGF-β1诱导的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分别使用m...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NRK-52E(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转分化模型中miR-23b-5p是否能对Nrf2通路靶向调节,并阐明清肾颗粒含药血清减轻NRK-52E细胞转分化的机制。方法构建TGF-β1诱导的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分别使用miR-23b-5p mimic、inhibitor以及阴性对照(NC)siRNA转染细胞;采用清肾颗粒含药血清进行干预,分为正常组、TGF-β1组、清肾颗粒组、miR-23b-mimic-NC组、miR-23b-mimic组、miR-23b-mimic+清肾颗粒组。采用CCK8法测定NRK-52E细胞活性;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3b-5p与Nrf2间的靶向关系;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中Nrf2、Keap1、α-SMA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细胞中miR-23b、Keap1、Nrf2、α-SMA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ROS。结果根据CCK8结果筛选得出清肾颗粒含药血清的最佳浓度和时间分别为20%和24h,TGF-β1刺激的最佳浓度和时间分别为10ng/mL和24h。转染miR-23b-5p mimic和inhibitor发现,当miR-23b-5p过表达后,Nrf2 mRNA表达量也增加;而miR-23b-5p表达沉默后,Nrf2 mRNA表达量也减少。双荧光素酶报告显示,Rno-miR-23b-5p能显著下调Rno-Nrf2-wt荧光素酶活性(P<0.05),但未能下调突变Rno-Nrf2-mu荧光素酶活性(P>0.05)。清肾颗粒含药血清的干预实验发现,与正常组比较,TGF-β1组的miR-23b-5p、Nrf2表达降低,Keap1、α-SMA和ROS表达升高(P<0.05)。与TGF-β1组比较,清肾颗粒组的miR-23b-5p、Nrf2表达升高,Keap1、α-SMA和ROS表达降低(P<0.05);miR-23b-mimic组miR-23b-5p、Nrf2表达升高,Keap1、α-SMA和ROS降低(P<0.05)。与miR-23b-mimic-NC组比较,miR-23b-mimic组miR-23b-5p、Nrf2表达升高,Keap1、α-SMA和ROS降低(P<0.05)。与miR-23b-mimic组比较,miR-23b-mimic+清肾颗粒组的miR-23b-5p、Nrf2表达升高,Keap1、α-SMA和ROS降低(P<0.05)。结论清肾颗粒含药血清能通过miR-23b-5p靶向Nrf2通路机制减轻NRK-52E细胞转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3b-5p Nrf2信号通路 NRK-52E细胞 小管EMT 清肾颗粒
下载PDF
清肾颗粒对腺嘌呤致肾纤维化大鼠Nrf2/ARE信号通路及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
6
作者 陈诺 金华 +3 位作者 呼琴 王亿平 刘敏 张叶青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5期976-982,共7页
目的:观察清肾颗粒对腺嘌呤致肾纤维化大鼠的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原件(ARE)信号通路及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肾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腺嘌呤灌胃的方法制备肾纤维化大鼠模型。... 目的:观察清肾颗粒对腺嘌呤致肾纤维化大鼠的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原件(ARE)信号通路及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肾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腺嘌呤灌胃的方法制备肾纤维化大鼠模型。清肾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清肾颗粒水溶液按4.0g·kg^(-1)·d^(-1)、8.0g·kg^(-1)·d^(-1)和16.0g·kg^(-1)·d^(-1)灌胃,正常组、模型组大鼠用等量生理盐水(4ml)灌胃,持续8周。8周后腹主动脉无菌采血,并摘取肾脏组织。检测各组大鼠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尿酸(UA);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肾组织中活性氧(ROS)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BUN、Scr和UA浓度显著增加,ROS含量升高,肾组织Nrf2、HO-1显著降低,肾脏病理可见大量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炎症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清肾颗粒低、中、高剂量组BUN、Scr和UA浓度均显著降低,ROS含量降低,肾组织Nrf2、HO-1表达显著升高,肾脏病理损害和炎症细胞浸润减轻。其中清肾颗粒高剂量组的BUN、Scr和UA浓度显著低于中、低剂量组,而中剂量组显著低于低剂量组。肾脏病理损害程度以高剂量组最轻,其次分别为中、低剂量组。清肾颗粒高剂量组的ROS含量显著低于中、低剂量组,肾组织Nrf2、HO-1表达显著高于中、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肾颗粒可以通过上调腺嘌呤致肾纤维化大鼠的Nrf2/ARE活性,减轻氧化应激反应,进而减轻肾损伤,改善肾组织结构及功能,延缓肾纤维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肾颗粒 慢性衰竭 Nrf2/ARE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清肾颗粒对湿热型慢性肾衰竭急剧加重患者血浆P-选择素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亿平 王东 +4 位作者 程皖 胡顺金 吕勇 刘玲 赵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82-985,共4页
目的观察湿热型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急剧加重患者血浆P-选择素(CD62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及清肾颗粒的干预作用。方法60例湿热型CRF急剧加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并选取20名健康体检... 目的观察湿热型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急剧加重患者血浆P-选择素(CD62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及清肾颗粒的干预作用。方法60例湿热型CRF急剧加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并选取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在西药常规治疗同时使用中药解毒泄浊Ⅱ号保留灌肠,治疗组加用清肾颗粒,每次1袋(20g),每日3次口服,疗程1个月。检测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CD62P、ICAM-1水平变化情况,并与健康组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为90·0%(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18/30)和63·3%(19/3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CD62P、ICAM-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治疗后两组此二指标水平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湿热型CRF急剧加重患者血浆CD62P、ICAM-1水平较正常人组明显升高,清肾颗粒合用中药解毒泄浊Ⅱ号保留灌肠及常规西药较未使用清肾颗粒者可显著降低其水平,改善肾功能,减轻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功能衰竭 急剧加重 湿热型 血浆P-选择素 细胞间黏附分子-1 清肾颗粒
下载PDF
清肾颗粒对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亿平 陈芳 +7 位作者 王东 金华 茅燕萍 吕勇 胡顺金 魏玲 刘家生 章雪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血清中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探讨清肾颗粒(白花蛇舌草、丹参、茵陈等)对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70例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最终完成6...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血清中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探讨清肾颗粒(白花蛇舌草、丹参、茵陈等)对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70例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最终完成60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并设正常组2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及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清肾颗粒,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U-Pro/24 h)、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 GFR)以及血清中ROS、MDA、SOD水平,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疾病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为83.87%,优于对照组的51.72%和48.28%。治疗后治疗组U-Pro/24 h、Scr、BUN水平显著下降,e GFR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ROS、MD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SOD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治疗后治疗组ROS、MDA水平均有所降低,SOD水平有所升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清肾颗粒能改善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U-Pro/24 h、Scr、BUN,升高e GFR水平,抑制氧化应激,增强抗氧化能力,从而延缓肾纤维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衰竭 湿热证 氧化应激 清肾颗粒
下载PDF
清肾颗粒对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肾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亿平 章雪莲 +5 位作者 王东 吕勇 魏玲 茅燕萍 胡顺金 王立媛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1-564,共4页
目的:探讨清肾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CRF)湿热证患者的抗肾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将68例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CRF湿热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最终实际完成61例(对照组31例,观察组30例);... 目的:探讨清肾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CRF)湿热证患者的抗肾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将68例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CRF湿热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最终实际完成61例(对照组31例,观察组30例);并选取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及中药保留灌肠,观察组加服清肾颗粒,每次1袋(10 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估算值、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Ⅲ型胶原(Col-Ⅲ)和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水平,并与健康组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比58.06%和83.33%比45.16%,均P<0.01)。观察组治疗后SCr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eGFR水平显著升高,且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更为明显〔SCr(μmol/L)为250.62±164.97比393.72±183.64,eGFR(mL·min-1·1.73 m-2)为33.42±17.24比39.72±23.85,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17、Col-Ⅲ及PBMC中NF-κB p65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IL-17(ng/L)为17.47±8.87比25.51±16.69,Col-Ⅲ(μg/L)为17.06±8.76比23.77±10.44,NF-κB p65(μg/L)为0.58±0.34比0.83±0.30,均P<0.05〕。结论清肾颗粒可减轻CRF湿热证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降低血清IL-17、Col-Ⅲ及PBMC中的NF-κB p65水平,干预肾纤维化,最终延缓CRF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竭 慢性 湿热证 白细胞介素-17 Ⅲ型胶原 核转录因子-ΚB P65 清肾颗粒
下载PDF
清肾颗粒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肿瘤坏死因子及其受体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亿平 茅燕萍 +3 位作者 曹恩泽 方琦 胡顺金 张莉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35-138,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sTNFRⅠ)水平及清肾颗粒的干预作用。方法:60例CRF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并选取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sTNFRⅠ)水平及清肾颗粒的干预作用。方法:60例CRF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并选取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人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使用中药解毒泄浊Ⅱ号保留灌肠,治疗组加用清肾颗粒,每次2袋,每日3次。检测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TNFα、sTNFRⅠ水平变化情况,并与正常人组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80.00%和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和56.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CRF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sTNFRⅠ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均<0.01);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血清TNFα、sTNFRⅠ下降(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sTNFRⅠ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均<0.05),CRF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SC r、血清TNFα、sTNFRⅠ之间均呈明显正相关(P均<0.05)。结论:CRF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血清TNFα、sTNFRⅠ水平明显升高,清肾颗粒可降低其水平,改善肾功能,减轻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衰竭 慢性 急剧加重 湿证 热证 肿瘤坏死因子 可溶性受体 清肾颗粒
下载PDF
清肾颗粒对慢性肾衰竭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及胶原蛋白Ⅳ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亿平 魏玲 +4 位作者 吕勇 胡顺金 茅燕萍 刘玲 任克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710-712,共3页
目的:研究CRF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的层粘连蛋白(LN)、胶原蛋白Ⅳ(CV-IV)变化情况,并观察清肾颗粒对其干预作用。方法:68例CRF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西医对症处理和中药保留灌肠基础上,治疗组再给予清肾颗粒;疗... 目的:研究CRF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的层粘连蛋白(LN)、胶原蛋白Ⅳ(CV-IV)变化情况,并观察清肾颗粒对其干预作用。方法:68例CRF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西医对症处理和中药保留灌肠基础上,治疗组再给予清肾颗粒;疗程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观察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肌酐(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LN和CV-IV的变化。同时设正常组20例,检测其血清LN、CV-IV水平。结果:治疗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为90%和90%,均优于对照组63.4%和60%,经卡方检验,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CRF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的血清LN、CV-IV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而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LN、CV-IV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LN、CV-IV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LN、CV-IV是观察CRF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病情发展、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清肾颗粒治疗CRF急剧加重湿热证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其机理之一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清LN和CV-IV水平,延缓肾脏纤维化进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肾颗粒 衰竭 急剧加重 湿热证 层粘连蛋白 胶原蛋白Ⅳ
原文传递
清肾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急剧加重湿热证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天义 王亿平 +4 位作者 王东 程皖 胡顺金 吕勇 刘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8-81,共4页
目的 观察清肾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CRF)急剧加重湿热证营养不良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CRF急剧加重湿热证营养不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并设健康对照组2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患... 目的 观察清肾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CRF)急剧加重湿热证营养不良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CRF急剧加重湿热证营养不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并设健康对照组2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均在西药常规治疗时使用中药解毒泄浊Ⅱ号颗粒剂保留灌肠,治疗组加用清肾颗粒(组方:白花蛇舌草、丹参、茵陈蒿、益母草、薏苡仁、黄连、白豆蔻仁、猪苓、茯苓、扁豆、泽泻、车前草、白术、生大黄)10 g,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游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纤维连接蛋白(FN)、肾功能指标及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评分.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0.0%)及中医证候总有效率(86.7%)明显优于对照组(66.7%及63.3%,均P<0.05).对照组、治疗组CRF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治疗前血清游离IGF-1、FN水平及SGA评分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IGF-1(μg/L):2.14±0.47、2.07±0.26比4.77±0.62,FN(mg/L):148.37±11.59、151.90±14.12比321.58±12.39,SGA评分(分):2.90±1.20、2.80±1.32比7.21±1.16,均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游离IGF-1、FN水平及SGA评分均有所上升,血清肌酐(SCr)降低,肾小球滤过率(GFR)升高,且治疗组各指标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IGF-1(μg/L):2.95±0.45比2.42±0.42,FN(mg/L):182.10±18.95比151.77±11.40,SGA评分(分):4.60±1.58比3.50±1.25,SCr(μmol/L):281.51±121.96比368.67±202.34,GFR(ml/min):35.51±13.94比27.04±17.71,P<0.05或P<0.01].结论 清肾颗粒可以通过降低CRF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血清游离IGF-1、FN水平,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肾功能,减轻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竭 慢性 急剧加重 湿热证 游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纤维连接蛋白 营养不良 清肾颗粒 中医药
下载PDF
中药清肾颗粒对肾纤维化大鼠黏着斑激酶-Ras-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亿平 戴昭秋 +4 位作者 王东 唐锦囊 胡顺金 任克军 金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清肾颗粒对肾间质纤维化(RIF)大鼠肾组织黏着斑激酶-Ras-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FAK-Ras-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百令胶囊组和清肾颗粒组,每组10只。采用单... 目的:观察中药清肾颗粒对肾间质纤维化(RIF)大鼠肾组织黏着斑激酶-Ras-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FAK-Ras-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百令胶囊组和清肾颗粒组,每组10只。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法制备RIF大鼠模型。术后百令胶囊组将百令胶囊溶于4 mL温水按0.3 g·kg-1·d-1灌胃;清肾颗粒组将清肾颗粒溶于4 mL温水按6 g·kg-1·d-1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尿素氮(BUN)、肌酐(SCr)、纤维连接蛋白(FN)、α-肌动蛋白(α-SMA)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FAK、Ras、p38MAPK、FN、α-SMA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BUN、SCr、FN、α-SM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清肾颗粒组和百令胶囊组给药前血清BUN、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给药后两组BUN、SCr、FN、α-SMA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且以清肾颗粒组降低更显著〔BUN(mmol/L):13.18±4.91比18.56±5.59,SCr (μmol/L):104.80±12.04比119.02±12.47,FN(mg/L):29.72±16.75比46.38±8.63,α-SMA(kU/L):5.49±2.68比7.13±2.37,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中FAK、Ras、p38MAPK及FN、α-SMA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清肾颗粒组和百令胶囊组上述各指标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且以清肾颗粒组的下降程度更显著(FAK:3.00±1.41比5.28±2.21,FN:4.25±1.04比6.29±2.06,α-SMA:3.25±1.28比4.86±1.57, p38MAPK:2.50±1.31比4.71±2.50,Ras:3.50±1.41比4.29±1.38,均P<0.05)。结论清肾颗粒可以降低RIF大鼠血清BUN、SCr水平,抑制肾脏内FAK-Ras-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从而减少FN和α-SMA生成,发挥抗RIF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纤维化 纤维连接蛋白 Α-肌动蛋白 黏着斑激酶-Ras-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 中药清肾颗粒
下载PDF
清肾颗粒对湿热型慢性肾衰竭急剧加重患者肾功能及TGF-β_1和BMP-7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1
14
作者 王亿平 司燕燕 +4 位作者 吕勇 金华 王东 刘玲 茅燕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3期242-244,共3页
目的:观察湿热型慢性肾衰竭(CRF)急剧加重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水平及清肾颗粒的干预作用。方法:64例湿热型CRF急剧加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并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 目的:观察湿热型慢性肾衰竭(CRF)急剧加重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水平及清肾颗粒的干预作用。方法:64例湿热型CRF急剧加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并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在西药常规治疗同时使用黄苓解毒泄浊颗粒保留灌肠,治疗组加用清肾颗粒,每次1袋(10 g),每日3次口服,疗程8周。检测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尿TGF-β1及血BMP-7水平变化情况,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疾病总有效率为84.85%,优于对照组54.84%(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58.06%(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尿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BMP-7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尿TGF-β1水平均下降(P<0.01或P<0.05),血BMP-7水平均升高(P<0.01或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湿热型CRF急剧加重患者血、尿TGF-β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血BMP-7水平明显降低,清肾颗粒可显著降低血、尿TGF-β1水平,升高血BMP-7水平,改善肾功能,减轻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衰竭 急剧加重 湿热型 转化生长因子-Β1 骨形态发生蛋白-7 清肾颗粒
下载PDF
清肾颗粒对慢性肾脏病湿热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金华 王亿平 +3 位作者 吕勇 任克军 魏玲 王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26-30,共5页
目的观察清肾颗粒对慢性肾脏病(CKD)湿热证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将CKD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清肾颗粒口服,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肌酐(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目的观察清肾颗粒对慢性肾脏病(CKD)湿热证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将CKD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清肾颗粒口服,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肌酐(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变化,采用KDQOL-SFTM1.3量表进行生存质量评价。结果 156例患者完成观察(试验组77例,对照组79例)。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1.82%(63/77),对照组为63.29%(5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性别、受教育程度、中医证候积分、CKD分期、e GFR和血红蛋白等因素均可影响生存质量。治疗组治疗后KDQOL-SFTM1.3量表总分及SF-36量表评分和肾脏疾病相关领域(KDTA)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均无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SF-36量表下属的生理健康评分、KDTA量表的症状与不适、睡眠和患者满意度维度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稳定病例的治疗后SF-36评分、KDTA评分及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无效病例除SF-36量表下属的心理健康评分外,其SF-36评分、KDTA评分及量表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清肾颗粒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这种作用并不依赖于患者实验室指标(肾功能水平)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肾颗粒 慢性脏病 湿热证 生存质量
下载PDF
清肾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36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吕勇 王亿平 +1 位作者 刘玲 赵莉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8-30,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CRF)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血清白介素-10水平及清肾颗粒干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1例CRF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设正常组2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用解毒泄浊Ⅱ号保留灌肠,并根据导致CRF...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CRF)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血清白介素-10水平及清肾颗粒干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1例CRF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设正常组2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用解毒泄浊Ⅱ号保留灌肠,并根据导致CRF急剧加重的诱因,分别以相应西药抗感染、降压、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等治疗。治疗组服用清肾颗粒,对照组不服用清肾颗粒。2组疗程均为1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月后取静脉血检测血肌酐(Scr)、血清白介素-10(IL-10)水平并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值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89%,对照组为57.14%;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11%,对照组为60.00%,经Ridit分析,治疗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行后Scr、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Scr、GFR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血清IL-10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10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L-10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清IL-10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CKD各期患者GFR水平与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IL-10浓度均呈明显负相关,与血清IL-10浓度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CRF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血清IL-10水平升高,清肾颗粒可提高患者IL-10水平,改善肾功能,减轻临床症状,其机理之一可能与其提高患者IL-10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衰竭 湿热证 清肾颗粒 解毒泄浊Ⅱ号 Scr GFR IL-10
下载PDF
从氧化应激角度探讨清肾颗粒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亿平 陈芳 +3 位作者 王东 任克军 金华 王立媛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56-161,共6页
[目的]观察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大鼠肾组织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表达,探讨清肾颗粒对RIF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观察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大鼠肾组织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表达,探讨清肾颗粒对RIF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建立RIF模型,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清肾颗粒组(n=12)、坎地沙坦组(n=12)、模型组(n=13)、假手术组(n=12)和正常组(n=11)。因感染、麻醉药过量、手术损伤等原因死亡12只大鼠,最后进入数据分析有48只大鼠,即清肾颗粒组(n=10)、坎地沙坦组(n=10)、模型组(n=8)、假手术组(n=9)和正常组(n=11)。清肾颗粒组予清肾颗粒水溶液0.4g/(100g·d)灌胃,坎地沙坦组予坎地沙坦水溶液0.05g/(100g·d)灌胃,模型组、假手术组及正常组每日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疗程均为4周。检测各组大鼠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24h尿蛋白定量(24h urinary protein,U-Pro/24h),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ROS、MDA、SOD含量。[结果]清肾颗粒组、坎地沙坦组、模型组BUN、Scr、U-Pro/24h、ROS、MDA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1),SOD水平均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肾颗粒组和坎地沙坦组BUN、Scr、U-Pro/24h、ROS、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SOD水平明显升高(P<0.01),清肾颗粒组优于坎地沙坦组(P<0.05)。[结论]清肾颗粒可以降低UUO大鼠肾组织中ROS、MDA,升高SOD水平,减轻肾组织中氧化应激反应,提高抗氧化能力,进而发挥抗RIF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F 清肾颗粒 ROS MDA SOD 单侧输尿管梗阻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血清FGF23水平变化与钙磷代谢的相关性及清肾颗粒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亿平 丁仁华 +4 位作者 王东 茅燕萍 吕勇 刘玲 王立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年第8期687-690,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CRF)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血清FGF-23水平变化与钙磷代谢的相关性及清肾颗粒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60例CRF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并设正常对照组30例。均在西药常规治疗同时使用黄苓解...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CRF)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血清FGF-23水平变化与钙磷代谢的相关性及清肾颗粒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60例CRF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并设正常对照组30例。均在西药常规治疗同时使用黄苓解毒泄浊颗粒保留灌肠,治疗组加用清肾颗粒,每次1袋(10 g),每日3次口服,疗程8周。检测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Vit D3]、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血钙(Ca2+)和血磷(P3-)水平变化情况,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疾病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FGF-2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1,25(OH)2Vit D3水平明显低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FGF-23水平均下降,血清1,25(OH)2Vit D3水平均升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i PTH和P3-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血Ca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CRF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血清FGF-23、i PTH水平升高,1,25(OH)2Vit D3水平下降,清肾颗粒可降低患者血清FGF-23水平,升高1,25(OH)2Vit D3水平,能改善肾功能,减轻临床症状,其机制之一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清FGF-23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衰竭 急剧加重 湿热证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清肾颗粒
下载PDF
清肾颗粒含药血清通过抑制氧化应激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减轻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磊 金华 +3 位作者 王东 程梦 李卓娅 王亿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34-1245,共12页
目的:探讨清肾颗粒含药血清是否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从而减轻高糖诱导的HK-2细胞转分化。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清肾颗粒中的活性成分。选用同代HK-2细胞随机分为7组,包括空白对照组,渗透压对照组,高糖... 目的:探讨清肾颗粒含药血清是否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从而减轻高糖诱导的HK-2细胞转分化。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清肾颗粒中的活性成分。选用同代HK-2细胞随机分为7组,包括空白对照组,渗透压对照组,高糖组,低、中、高剂量清肾颗粒组,以及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DTC)组。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MTT法测定各组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HK-2细胞中活性氧(ROS)含量,ELISA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检测HK-2细胞中NF-κB p65的DNA结合活性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HK-2细胞中NF-κB p65、p-IκBα、IKKα、MCP-1和ICAM-1的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HK-2细胞中NF-κB p65和α-SMA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初步明确清肾颗粒中含有绿原酸、盐酸小檗碱、大车前苷、滨蒿内酯、6,7-二甲氧基香豆素、表小檗碱、黄连碱、丹酚酸B、巴马汀、益母草碱、大黄酸和丹参酮IIA。高糖诱导的HK-2细胞与空白对照组比较ROS和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NF-κB p65、p-IκBα、IKKα、MCP-1、ICAM-1和α-SMA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清肾颗粒含药血清干预后高糖诱导的HK-2细胞中ROS和MDA水平显著下降(P<0.05),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NF-κB p65、p-IκBα、IKKα、MCP-1、ICAM-1和α-SMA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清肾颗粒含药血清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介导的NF-κB信号通道的活化,减轻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肾颗粒 NF-ΚB信号通路 HK-2细胞 上皮-间充质转化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清肾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大鼠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亿平 程敏 +3 位作者 王东 章雪莲 金华 茅燕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8-631,共4页
目的 观察清肾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大鼠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转导通路中NF-κB p65、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p-IκBα)和IκB激酶(IκKα)表达的影响,探讨清肾颗粒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9只SD大鼠按随... 目的 观察清肾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大鼠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转导通路中NF-κB p65、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p-IκBα)和IκB激酶(IκKα)表达的影响,探讨清肾颗粒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9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11)、模型组(n=9)、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DTC)组(n=9)、清肾颗粒组(n=10).采用UUO法复制肾间质纤维化(RIF)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仅切开皮肤后缝合,但不结扎输尿管;清肾颗粒组按10 mL/kg的剂量灌胃清肾颗粒(溶于温水制成含药量为0.4 g/mL的混悬液);PDTC组按10 mL/kg的剂量灌胃PDTC(溶于温水制成含药量为0.015 g/mL的混悬液);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温水,疗程均为4周.检测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及肾脏组织中NF-κB p65、p-lκB α、IκK α的蛋白含量.结果 假手术组治疗前后BUN、SCr和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PDTC组、清肾颗粒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模型组BUN、SCr和U-Pro/24 h及肾组织NF-κB p65、p-IκBα和IκKα的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BUN(mmol/L):14.19±1.53比4.68±0.50,SCr(μmol/L):115.82±8.79比55.23±3.27,24h尿蛋白定量(mg/24 h):11.56±1.07比2.88±0.34,NF-κB p65(A值):0.81±0.16比0.20±0.04,p-IκBα(A值):3.64±0.32比2.21±0.66,IκK α(A值):1.48±0.27比0.53±0.08],清肾颗粒组、PDTC组上述指标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均P<0.01),且清肾颗粒组的降低程度较PDTC组更显著[BUN (mmol/L):8.01±0.95比9.78±0.93,SCr(μmol/L):84.48±5.58比92.45±7.47,U-Pro/24 h(mg/24 h):4.70±0.59比6.05±0.52,NF-κB p65(A值):0.47±0.10比0.64±0.13,p-IκB α(A值):2.82±0.47比3.03±0.55,IκKα(A值):0.83±0.06比0.93±0.18,均P<0.01].结论 清肾颗粒可以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改善UUO模型大鼠肾脏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纤维化 清肾颗粒 核转录因子-ΚB P65 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 p65抑制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