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2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道夫受体⁃A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马玲萍 张媛媛 +2 位作者 许亚丽 王嘉 王钢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1-446,共6页
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s,SR)是表达于髓样细胞上功能多样的蛋白质,不仅具有清除修饰脂蛋白、识别并结合配体的能力,而且作为先天模式识别受体之一,在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SR不仅对于维持宿主体内平衡起着关键作用... 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s,SR)是表达于髓样细胞上功能多样的蛋白质,不仅具有清除修饰脂蛋白、识别并结合配体的能力,而且作为先天模式识别受体之一,在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SR不仅对于维持宿主体内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而且还参与了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特征是炎性细胞浸润和关节滑膜炎的发生,滑膜炎中最显著的细胞是巨噬细胞,活化的巨噬细胞能够产生多种细胞因子,最终导致软骨和骨的严重破坏。近期研究发现,SR⁃A作为SR的分类之一,在RA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就SR⁃A在RA中的作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能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RA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道夫受体⁃A 类风湿关节炎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清道夫受体B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冠心病的关联分析
2
作者 李伟 王振华 +1 位作者 施鹏 薛松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5-409,共5页
目的 探讨清道夫受体B1(SCARB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与冠心病发病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就诊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并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中性别和年龄匹配的140名健... 目的 探讨清道夫受体B1(SCARB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与冠心病发病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就诊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并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中性别和年龄匹配的140名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亚硫酸盐转化,扩增目标区域后采用高通量测序对基因组进行甲基化检测,分析两组SCARB1基因启动子区域CpG位点的甲基化差异。结果 病例组SCARB1+67基因的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SCARB1+134基因的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且在男性(P均<0.001)、女性(P均<0.001)冠心病患者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SCARB1基因的平均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80.27±2.14)%比(81.11±1.27)%;P=0.006],且只在男性冠心病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SCARB1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存在关联,可能参与其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清道夫受体B1 启动子 DNA甲基化
下载PDF
小菜蛾清道夫受体基因家族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3
作者 谭建彬 徐进 +1 位作者 师沛琼 周鸿凯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5期94-102,共9页
【目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对化学杀虫性抗药性逐年上升,使RNAi(RNA interference)农药广受关注。小菜蛾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SR)在细胞免疫中表现出吞噬和清除病原体的能力,使其成为RNAi农药的备选靶标基因。为确... 【目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对化学杀虫性抗药性逐年上升,使RNAi(RNA interference)农药广受关注。小菜蛾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SR)在细胞免疫中表现出吞噬和清除病原体的能力,使其成为RNAi农药的备选靶标基因。为确定小菜蛾SR基因相关靶标,鉴定分析了小菜蛾SR基因家族成员信息。【方法】基于全基因组数据,对小菜蛾SR基因家族的理化性质、跨膜结构、系统发育进化、蛋白质二三级结构预测、蛋白保守基序、磷酸化位点预测等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小菜蛾SR基因家族有12个CD36蛋白序列,具有相似的理化性质和功能结构,均含有多个亲水性和疏水性区域及2个跨膜螺旋区,蛋白质二、三级结构的主要特征为无规则卷曲,磷酸化位点中丝氨酸含量最高。小菜蛾与家蚕(Bombyx mori)、冈比亚按蚊(Anopheles gambiae)、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烟草天蛾(Manduca sexta)、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等6个物种共包含117条CD36蛋白序列,这些序列在进化树上分成5个分支,具有相似结构的基因聚为同一支,进化保守性强。小菜蛾CD36px4、CD36px5具有更复杂的三级结构,且motif19、motif20两个基序只存在于CD36px4,推测其在物种进化中发挥某些特异功能,CD36px4磷酸化位点数量多达143个,可能与凋亡细胞的吞噬和清除功能表达有关。【结论】鉴定分析到12个小菜蛾SR蛋白均为跨膜型蛋白,且含有丰富的磷酸化位点,预测其可参与细胞内外物质传输、信号传递及能量代谢等机体活动,具有介导细胞凋亡、吞噬和清除凋亡细胞的功能,可作为RNAi农药的备选靶标,为小菜蛾RNAi农药靶标的筛选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清道夫受体 基因家族 CD36 RNAI 功能结构
下载PDF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趋化因子配体19、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水平及其诊断价值
4
作者 罗红玉 陈柳青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12期1474-1476,共3页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配体19(chemokine ligand19,CCL19)、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oluble hemoglobin scavenger receptor,sCD163)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对该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武汉市第一医院...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配体19(chemokine ligand19,CCL19)、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oluble hemoglobin scavenger receptor,sCD163)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对该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86例到武汉市第一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中CCL19、sCD163水平,采用皮损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将研究组患者分为轻度组29例,中度组38例,重度组19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CCL19、sCD163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诊断价值,Spearman法分析CCL19、sCD163水平与PASI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常型银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组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CL19、s CD16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CL19、sCD163水平在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中依次上升,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Spearman分析显示,CCL19、sCD163分别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经ROC分析,CCL19对寻常型银屑病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2,sCD163为0.704,两者联合诊断为0.8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CL19、sCD163、PCT、CRP、TNF-α是影响寻常型银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CCL19、sCD163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表达上调,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二者联合对该疾病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趋化因子配体19 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
下载PDF
A1类清道夫受体通过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增加脂肪组织产热能力
5
作者 张天天 李金杰 +3 位作者 柏雪雅 柏惠 陈琪 朱旭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33-1341,共9页
目的:探讨A1类清道夫受体(macrophage scavenger receptor 1,MSR1)在低温刺激诱导白色脂肪产热进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正常饮食(common diet,CD)的野生型小鼠(MSR1^(+/+))和MSR1缺失表达小鼠(MSR1^(-/-))分别给予低温刺激1 d或者1... 目的:探讨A1类清道夫受体(macrophage scavenger receptor 1,MSR1)在低温刺激诱导白色脂肪产热进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正常饮食(common diet,CD)的野生型小鼠(MSR1^(+/+))和MSR1缺失表达小鼠(MSR1^(-/-))分别给予低温刺激1 d或者14 d后,通过q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皮下白色脂肪组织(subcutaneous white adipose tissue,scWAT)和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中脂肪产热能力标志物(UCP1、Cidea和Cox8b)的表达。q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正常饮食的MSR1^(+/+)和MSR1^(-/-)小鼠给予低温刺激14 d后,小鼠scWAT中巨噬细胞极化情况。建立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诱导的小鼠肥胖模型,监测CD和HFD 12周的MSR1^(+/+)和MSR1^(-/-)小鼠体重变化,并使用代谢笼监测小鼠耗氧量和产热量变化;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HFD 12周的小鼠给予低温刺激7 d后,小鼠scWAT和BAT中产热基因表达。体外实验应用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刺激小鼠前脂肪细胞分化,待分化成熟后应用qRT-PCR检测产热基因表达。结果:慢性低温刺激下,与MSR1^(+/+)小鼠相比,MSR1^(-/-)小鼠脂肪组织产热基因表达明显降低。进一步,MSR1^(-/-)小鼠scWAT中M2型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减少。HFD喂养12周后,MSR1^(-/-)小鼠体重增加更为明显,并且耗氧量和产热量明显降低。低温刺激下,与MSR1^(+/+)HFD小鼠相比,MSR1^(-/-)HFD小鼠脂肪产热能力明显降低。体外细胞研究发现,与MSR1^(+/+)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诱导的成熟脂肪细胞相比,MSR1^(-/-)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诱导的成熟脂肪细胞产热基因表达明显降低。结论:低温刺激下,MSR1通过增加M2型巨噬细胞极化促进小鼠脂肪组织产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1类清道夫受体 低温刺激 脂肪产热 巨噬细胞M2型极化
原文传递
下调清道夫受体B类成员1表达对胃癌细胞AGS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6
作者 胡鑫 杨秀兰 +6 位作者 兰冰雪 袁婷 金泳 杜洪 程树强 韦四喜 黄海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429-1437,1482,共10页
目的探讨清道夫受体B类成员1(SCARB1)对胃癌细胞(AGS)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CARB1在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和人胃癌细胞AGS中的表达水平;将AGS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 目的探讨清道夫受体B类成员1(SCARB1)对胃癌细胞(AGS)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CARB1在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和人胃癌细胞AGS中的表达水平;将AGS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实验组中使用RNA干扰技术下调SCARB1表达,阴性对照组使用siRNA阴性序列进行转染,空白对照组不转染siRNA;克隆形成实验和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评估各组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析各组细胞横向迁移、纵向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GES1细胞比较,SCARB1在AGS中表达升高(P<0.05),AGS细胞SCARB1干扰效率为(68.06±2.04)%;实验组细胞克隆形成率下降,在转染24 h、48 h及72 h时细胞活力均低于阴性对照组,实验组细胞凋亡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在24 h和48 h的平均划痕宽度大于阴性对照组,48 h时细胞迁移和侵袭数量少于阴性对照组(P<0.05),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MMP2、MMP9、AKT、p-AKT(ser473)、PI3K(p110)表达下降,p-AKT/AKT减少(P<0.05),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CARB1在AGS中高表达,下调SCARB1表达作用于PI3K/AKT信号通路和MMP2、MMP9蛋白而抑制胃癌细胞AGS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道夫受体B类成员1 胃肿瘤 人胃腺癌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磷脂酰肌醇3激酶
下载PDF
B类1型清道夫受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7
作者 李许霞 徐明国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67-572,共6页
B类1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1,SR-B1)是一种广泛表达于多种组织和细胞表面的膜蛋白受体,为清道夫受体家族的重要一员。SR-B1具备丰富的生物学活性,集中体现在胆固醇运转、炎症反应、免疫调节、氧化应激等多种病... B类1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1,SR-B1)是一种广泛表达于多种组织和细胞表面的膜蛋白受体,为清道夫受体家族的重要一员。SR-B1具备丰富的生物学活性,集中体现在胆固醇运转、炎症反应、免疫调节、氧化应激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中,在肝脏、巨噬细胞、内皮细胞、血小板等细胞组织含量丰富,以重要身份参与多种心血管疾病过程,如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和糖尿病相关心血管并发症等。近来,SR-B1在该领域的研究已得到国内、外学者们广泛关注,也为心血管疾病的致病机理及诊治提供新思路。本文就SR-B1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关系等进行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类1型清道夫受体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梗死 糖尿病相关心血管并发症
下载PDF
B类清道夫受体与胆囊结石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谢金昆 李炯 +3 位作者 梁晓强 梅丹 鲍雪东 张静喆 《医学综述》 2016年第3期417-420,共4页
B类清道夫受体作为机体内广泛分布的一类高密度胆固醇受体,主要参与调节脂质代谢、介导胆固醇和其他脂质体在高密度脂蛋白和细胞之间转换、促进胆固醇从外周组织流出,并促进肝脏对胆固醇的选择性摄取,通过肝内胆管将胆固醇分泌入胆汁。... B类清道夫受体作为机体内广泛分布的一类高密度胆固醇受体,主要参与调节脂质代谢、介导胆固醇和其他脂质体在高密度脂蛋白和细胞之间转换、促进胆固醇从外周组织流出,并促进肝脏对胆固醇的选择性摄取,通过肝内胆管将胆固醇分泌入胆汁。因此,作为参与调节脂质代谢的B类清道夫受体能够影响胆汁胆固醇的水平,而胆汁胆固醇过饱和作为胆囊胆固醇结石发生的必要条件,其所介导的胆固醇代谢在胆囊结石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已经逐步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清道夫受体 B类清道夫受体I CD36
下载PDF
蛋白激酶C抑制剂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春蕾 陈琪 +2 位作者 金艳 陈秀英 王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33-536,共4页
目的观察细胞内蛋白磷酸化水平对清道夫受体功能的影响。方法用蛋白激酶C抑制剂星形孢菌素处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利用蛋白质印迹试验和放射自显影方法观察药物对细胞表面受体表达的影响,并分别测定对照组和处理组细胞对碘标记的氧化型... 目的观察细胞内蛋白磷酸化水平对清道夫受体功能的影响。方法用蛋白激酶C抑制剂星形孢菌素处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利用蛋白质印迹试验和放射自显影方法观察药物对细胞表面受体表达的影响,并分别测定对照组和处理组细胞对碘标记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结合、降解以及细胞内脂质蓄积的程度。结果0.4μmol/L蛋白激酶C抑制剂星形孢菌素可以促进细胞结合碘标记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增加细胞表面受体的表达,但抑制细胞降解碘标记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同时抑制细胞内胆固醇酯的蓄积。结论以上表明清道夫受体功能与细胞内蛋白质磷酸化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蛋白激酶C抑制剂对清道夫受体功能的影响 蛋白质印迹试验 清道夫受体 巨噬细胞 蛋白激酶C抑制剂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下载PDF
凉膈散对内毒素血症小鼠的肝脏库普弗细胞CD14和清道夫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余林中 江爱达 +3 位作者 陈育尧 林慧 秦清和 马晓冬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目的:探讨凉膈散对内毒素血症小鼠的肝脏库普弗细胞CD14和清道夫受体(SR)的表达的影响以及肝脏(LPS)引起损伤的影响,从细胞信号转导途径阐明中药解毒机制。方法:建立内毒素血症小鼠动物模型,同时灌服凉膈散,在内毒素给药后不同时间点(2,... 目的:探讨凉膈散对内毒素血症小鼠的肝脏库普弗细胞CD14和清道夫受体(SR)的表达的影响以及肝脏(LPS)引起损伤的影响,从细胞信号转导途径阐明中药解毒机制。方法:建立内毒素血症小鼠动物模型,同时灌服凉膈散,在内毒素给药后不同时间点(2,4,8 h)杀动物取肝组织,免疫组化法观察肝脏库普弗细胞CD14及SR表达的变化,并进行图像分析和肝组织的病理检测。结果:注射LPS 2,4,8 h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损伤组肝脏库普弗细胞CD14的表达均呈显著升高,SR表达均呈显著降低(P<0.01)。不同剂量凉膈散组及地塞米松组均介于正常对照组与LPS损伤组之间。与LPS损伤组比较,不同剂量凉膈散组及地塞米松组在两者的表达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高剂量凉膈散最为明显,呈剂量相关性。肝脏损伤主要表现为空泡变性,肝脏库普弗细胞SR,CD14的表达变化与小鼠肝损伤程度呈平行关系。结论:凉膈散对内毒素血症小鼠的肝脏库普弗细胞表面CD14表达上调以及SR表达下调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减轻内毒素所致的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膈散 库普弗细胞 内毒素 肝损伤 CD14 清道夫受体
下载PDF
内毒素血症时小鼠肺泡巨噬细胞CD14和清道夫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永华 蒋建新 +3 位作者 谢国旗 刘大维 周继红 朱佩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15-618,共4页
目的 探讨内毒素肺损伤时 ,肺泡巨噬细胞逐步由免疫防御型转变为效应型的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内毒素肺损伤动物模型 ,免疫组化法观察肺泡巨噬细胞CD14及清道夫受体 (SR)表达的变化 ,并辅以计算机图像分析 ;同时检测肺体指数 ,肺组织... 目的 探讨内毒素肺损伤时 ,肺泡巨噬细胞逐步由免疫防御型转变为效应型的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内毒素肺损伤动物模型 ,免疫组化法观察肺泡巨噬细胞CD14及清道夫受体 (SR)表达的变化 ,并辅以计算机图像分析 ;同时检测肺体指数 ,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及动物存活率。结果 内毒素对CD14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升高 ,但加大剂量并未使其进一步增加 ;SR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降低。肺泡巨噬细胞SR、CD14的表达变化与小鼠肺损伤程度及存活率呈平行关系。结论 内毒素致小鼠肺损伤过程中 ,肺泡巨噬细胞表面SR表达下调以及CD14表达上调可能是肺泡巨噬细胞由免疫防御细胞转化为致炎效应细胞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巨噬细胞 CD14 清道夫受体 内毒素血症 小鼠
下载PDF
血竭提取物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清道夫受体CD3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周明学 徐浩 +4 位作者 潘琳 文川 温见燕 刘剑刚 陈可冀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825-1829,共5页
目的观察血竭提取物对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血脂及清道夫受体CD36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血竭提取物稳定斑块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3只6~8周龄ApoE-/-小鼠予高脂饮食喂养13周后,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血... 目的观察血竭提取物对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血脂及清道夫受体CD36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血竭提取物稳定斑块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3只6~8周龄ApoE-/-小鼠予高脂饮食喂养13周后,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血竭提取物(450.5 mg/kg)组、辛伐他汀(9.01 mg/kg)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1只。继续高脂喂养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13周后,检测血脂,取主动脉根部4个切面,分别行HE染色和Movat染色,采用易损指数[(细胞外脂质成分+泡沫细胞)/(平滑肌细胞+胶原成分)]综合评价药物对小鼠主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主动脉内CD36 mRNA的表达。结果给药13周后,血竭提取物组和辛伐他汀组的斑块易损指数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血竭提取物组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0.01),而主动脉内CD36 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亦显著降低(P<0.01)。结论血竭提取物可通过改善斑块内部成分来稳定易损斑块,其机制与调节血脂、抑制清道夫受体CD36 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竭提取物 斑块稳定性 清道夫受体CD36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川芎嗪对爪蟾卵母细胞外源清道夫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范春雷 高丽萍 +2 位作者 沃兴德 严瑾 宋家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6-751,共6页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SRAI基因表达的影响,从基因调控水平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机制。方法将人SRAI基因构建在γ干扰素活性位点(GAS)调控元件的下游,并导入爪蟾卵母细胞,建立人类清道夫受体SRAI基因表达调控系统。分别用经oxLDL刺激...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SRAI基因表达的影响,从基因调控水平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机制。方法将人SRAI基因构建在γ干扰素活性位点(GAS)调控元件的下游,并导入爪蟾卵母细胞,建立人类清道夫受体SRAI基因表达调控系统。分别用经oxLDL刺激培养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后制备的平滑肌细胞条件培养液(SCM)以及含有川芎嗪的SCM培养卵母细胞。3d后,对卵母细胞膜上的SRA1表达量检测。结果结果显示川芎嗪可抑制SCM诱导的SRAI表达,且有量效关系。结论说明川芎嗪和γ干扰素有类似的作用,可以通过干预GAS调控途经,阻止oxLDL诱导引起的SRA1过量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爪蟾卵母细胞 清道夫受体 γ-干扰素活性位点元件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川芎嗪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活性变化及银杏叶提取物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朱贵月 朱兴雷 +2 位作者 耿庆信 张兴华 邵建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69-1072,共4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 (peripheralbloodmonocyte ,PBMs)转化为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活性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及银杏叶提取物 (Gingkobilobaextract,GBE)对清道夫受体活性的影响 ,探讨炎性因子水平与清道夫受体活性关系及GB...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 (peripheralbloodmonocyte ,PBMs)转化为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活性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及银杏叶提取物 (Gingkobilobaextract,GBE)对清道夫受体活性的影响 ,探讨炎性因子水平与清道夫受体活性关系及GBE稳定粥样硬化斑块的可能机制。方法 97例血脂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 ,2 9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观察对象血清C反应蛋白 (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oluble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1sICAM 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solublevascularcelladhesionmolecule 1,sVCAM 1)水平 ;并在体外分离培养PBMs转化为巨噬细胞 ,观察GBE对其表达清道夫受体的影响。结果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活性及血清CRP、sICAM 1、sVCAM 1水平 ,急性心肌梗死组 >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稳定性心绞痛组 >对照组。GBE能下调冠心病患者PBMs源性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活性。结论冠心病患者PBMs源性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活性与CRP、sICAM 1、sVCAM 1呈正相关 ,PBMs源性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活性可作为易损斑块活动程度的监测指标 ;GBE可抑制冠心病患者血PBMs源性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道夫受体 巨噬细胞 冠心病患者 SVCAM-1 外周血单核细胞 CRP 活性 目的观 水平 结论
下载PDF
丹参酮对爪蟾卵母细胞外源清道夫受体-AⅠ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高丽萍 沃兴德 +3 位作者 范春雷 宋家梁 严瑾 李东成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44-747,共4页
目的从基因调控水平探讨丹参酮对清道夫受体AⅠ(SR-AⅠ)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SR-AⅠ基因构建在其调控元件SRad-SRap的下游,并经显微核注射导入爪蟾卵母细胞,建立SRad-SRap元件调控的SR- AⅠ表达系统;... 目的从基因调控水平探讨丹参酮对清道夫受体AⅠ(SR-AⅠ)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SR-AⅠ基因构建在其调控元件SRad-SRap的下游,并经显微核注射导入爪蟾卵母细胞,建立SRad-SRap元件调控的SR- AⅠ表达系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培养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制备平滑肌细胞条件培养液(SCM);分别用SCM和含有丹参酮的SCM培养注射后的卵母细胞,用荧光标记配体法和ABC-Elisa法定性、定量检测卵母细胞膜上SR-AⅠ的表达。结果丹参酮可以抑制卵母细胞膜SR-AⅠ表达,且有量效关系。结论OXLDL可通过诱导平滑肌细胞产生相关因子,经SRad-SRap调控途径的作用上调SR-AⅠ的表达;丹参酮可以阻止SR-AⅠ的过量表达,可能是治疗As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爪蟾卵母细胞 清道夫受体AⅠ 调控元件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丹参酮
下载PDF
清道夫受体AI转基因小鼠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易感性 被引量:11
16
作者 万腊香 陈修 +5 位作者 Sookja Kim Chung 吴孟津 万载阳 危当恒 王建 杨永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85-189,共5页
通过本室已建立的人清道夫受体AI转基因小鼠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感性的研究 ,以阐明人清道夫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为此 ,用人清道夫受体转基因小鼠 (F3)的纯合子 (TghSR AI+ +)、杂合子 (TghSR AI+ )、聚合酶链反应阴性 (TghSR ... 通过本室已建立的人清道夫受体AI转基因小鼠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感性的研究 ,以阐明人清道夫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为此 ,用人清道夫受体转基因小鼠 (F3)的纯合子 (TghSR AI+ +)、杂合子 (TghSR AI+ )、聚合酶链反应阴性 (TghSR AI )和C57BL 6小鼠各 1 2只 ,喂高脂高胆固醇饲料 1 4周后 ,取动物心脏和主动脉 ,作连续石蜡切片或冰冻切片 ,HE染色或油红O染色 ,用图象分析系统测量和计算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面积。结果发现 ,喂高脂高胆固醇饲料 1 4周后 ,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主要位于主动脉窦至主动脉弓的区域内 ,但纯合子鼠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除在整个主动脉根部外 ,病变已扩展到胸主动脉、冠状动脉和肾动脉。C57BL 6鼠和阴性小鼠的主动脉窦区瓣膜附着处仅有轻微损伤。计算机图象分析发现 ,纯合子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平均面积为 1 4 4 864± 1 71 0 3μm2 ,与杂合子组 (1 1 1 32 2± 1 0 71 3μm2 )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与聚合酶链反应阴性 ( )小鼠或C57BL 6小鼠相比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 <0 .0 1 )。提示纯合子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最严重 ,其次是杂合子鼠 ,而非转基因小鼠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较轻。转基因小鼠肝、肾也可见明显的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道夫受体 转基因 基因表达 动脉粥样硬化 病理
下载PDF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和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17
作者 邓文龙 邵义明 +1 位作者 王俊 范银强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057-3061,共5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CD163)等指标对诊断脓毒症及评估脓毒症严重程度的价值,为临床脓毒症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70例入住ICU时疑似脓毒症的患者,按2001年脓毒症诊断标准... 目的探讨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CD163)等指标对诊断脓毒症及评估脓毒症严重程度的价值,为临床脓毒症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70例入住ICU时疑似脓毒症的患者,按2001年脓毒症诊断标准分为脓毒症组(A组,n=51)和非脓毒症组(B组,n=19)。脓毒症组(A组)再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脓毒症组(A1组,n=19)、严重脓毒症组(A2组,n=19)和脓毒症休克组(A3组,n=13)3个亚组。另收集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C组)。A组患者分别于入住ICU第1、3、7天(B组仅在第1天,C组在体检时)采集外周血,ELISA方法检测sTREM-1和sCD163表达水平,并送检验科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结果 A组患者第1天sTREM-1、sCD163、PCT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P<0.01),但两组间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6)。亚组相同时间点比较,A2组第1、3天sTREM-1和第1、3、7天sCD163水平均显著高于A1组(P<0.05);A3组第1、3、7天sTREM-1、sCD163、PCT水平均显著高于A1组(P<0.05);A2组第1、3、7天PCT水平与A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REM-1与sCD163呈显著正相关(r=0.632)。sTREM-1、sCD163s、sTREM-1+sCD163(串联)诊断脓毒症的AUC分别为0.911、0.913、0.934,均显著高于PCT、CRP和WBC。结论 sTREM-1、sCD163、PCT等指标均能敏感反映机体脓毒症状态,sTREM-1和sCD163显著优于PCT、CRP、WBC等指标,且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sTREM-1+sCD163(串联)可作为诊断脓毒症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诊断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对单核细胞分化为泡沫细胞过程中清道夫受体A表达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高玉琪 吴宗贵 +3 位作者 梁春 陈英剑 张红明 李晓燕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2期69-70,共2页
使用佛波醇酯(PMA)诱导THP-1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组、ox-LDL+丹参多酚酸盐组(低、中、高浓度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巨噬细胞SR-A表达水平。结果镜下观察到单核细胞株THP-1在PMA诱导下转变为... 使用佛波醇酯(PMA)诱导THP-1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组、ox-LDL+丹参多酚酸盐组(低、中、高浓度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巨噬细胞SR-A表达水平。结果镜下观察到单核细胞株THP-1在PMA诱导下转变为泡沫细胞;ox-LDL处理组SR-A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丹参多酚酸盐组较其他两组均明显减弱(P均<0.01),且随浓度增加SR-A表达明显减弱(P均<0.01)。认为ox-LDL能够明显刺激巨噬细胞表达SR-A,丹参多酚酸盐能够下调ox-LDL刺激的巨噬细胞表达SR-A,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盐 巨噬细胞 清道夫受体A 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
下载PDF
清道夫受体AⅠ/Ⅱ对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文健 余学清 +3 位作者 李晓艳 郑勋华 夏敏 凌文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90-1093,共4页
目的 :鉴定清道夫受体AⅠ /Ⅱ (SR -AⅠ /Ⅱ )基因敲除小鼠 ,观察SR -AⅠ /Ⅱ基因敲除对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应用SR -AⅠ /ⅡcDNA基因部分序列作探针 ,用Southernblot方法检测SR -AⅠ /Ⅱ基因敲除小鼠及其同系对照小鼠靶基因敲... 目的 :鉴定清道夫受体AⅠ /Ⅱ (SR -AⅠ /Ⅱ )基因敲除小鼠 ,观察SR -AⅠ /Ⅱ基因敲除对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应用SR -AⅠ /ⅡcDNA基因部分序列作探针 ,用Southernblot方法检测SR -AⅠ /Ⅱ基因敲除小鼠及其同系对照小鼠靶基因敲除结果 ,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载脂蛋白和血肌酐 ,观察SR -AⅠ /Ⅱ基因敲除和未敲除小鼠分别在普通饮食和高脂饮食情况下脂质代谢的改变情况。结果 :SR -AⅠ /Ⅱ基因敲除后小鼠的低密度脂蛋白 (LDL)、体重较正常对照小鼠明显增高 (P <0 0 5 ) ,出现了脂质代谢严重失衡 ,在高脂饮食情况下这种失衡更为明显 ,体重、LDL的升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SR -AⅠ /Ⅱ参与对组织和循环中的LDL的摄取和清除 ,有利于保持机体脂质代谢的正常调节。小鼠SR -AⅠ /Ⅱ基因敲除后脂质代谢发生了明显紊乱 ,机体对脂质代谢的调节功能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道夫受体AⅠ/Ⅱ 脂质代谢 基因 小鼠
下载PDF
马氏珠母贝B型清道夫受体PmSR-B基因克隆与表达性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雷超 贝伟烈 +3 位作者 郑哲 罗少杰 王庆恒 邓岳文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7-14,共8页
采用c 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获得马氏珠母贝清道夫受体基因c DNA全长序列(Pm SR-B);利用荧光定量技术检测Pm SR-B基因在各个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表明,Pm SR-B基因c DNA序列全长1 857 bp,开放阅读框(ORF)长1 443 bp,编码480个氨基酸,... 采用c 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获得马氏珠母贝清道夫受体基因c DNA全长序列(Pm SR-B);利用荧光定量技术检测Pm SR-B基因在各个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表明,Pm SR-B基因c DNA序列全长1 857 bp,开放阅读框(ORF)长1 443 bp,编码480个氨基酸,5′非翻译区(5′UTR)长89 bp,3′UTR长325 bp。预测其分子质量为54.77 ku,等电点为7.94,脂溶性系数92.94,总平均亲水性-0.120,属于疏水性蛋白;不稳定指数26.37,属于稳定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比对结果,Pm SR-B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与华贵类栉孔扇贝(Mimachlamys nobilis)SR-B的序列的相似度高达47%。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Pm SR-B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其后依次是鳃、闭壳肌、中央膜,各组织的表达量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清道夫受体B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