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时期小说中清遗民的身份认同
1
作者 林昕悦 《新乡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0-33,共4页
在易代之际,“遗逸传统”为清遗民提供了出仕新朝之外的另一种人生选择,但是这种选择也让他们遭遇了尴尬的身份认同困境。不同于真实遗民的身份认同行为,新时期小说中清遗民的身份认同有两个层面:在自我认同的层级中,他们通过重视规矩... 在易代之际,“遗逸传统”为清遗民提供了出仕新朝之外的另一种人生选择,但是这种选择也让他们遭遇了尴尬的身份认同困境。不同于真实遗民的身份认同行为,新时期小说中清遗民的身份认同有两个层面:在自我认同的层级中,他们通过重视规矩礼仪、怀念旧朝象征物等方式构筑遗民的共同想象,通过对遗民历史经验的寻求烘托遗民身份;在社会认同的层面,清遗民不仕新朝,表现出对清朝的孤忠劲节,他们十分重视节义行为所表现出的道德力量,这关乎清遗民在他人眼中的身份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小说 清遗民 身份认同
下载PDF
清遗民眼中的辛亥革命 被引量:2
2
作者 彭雷霆 谷秀青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4-108,共5页
对于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辛亥革命,不同时空的不同群体曾表达过不同的认识与评价。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的清遗民,因其利益受损、与革命党人相异的政治立场及持守旧的政治伦理,故对清王朝的灭亡抱终天之憾,而对革命党的主张和作... 对于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辛亥革命,不同时空的不同群体曾表达过不同的认识与评价。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的清遗民,因其利益受损、与革命党人相异的政治立场及持守旧的政治伦理,故对清王朝的灭亡抱终天之憾,而对革命党的主张和作为,以及民国初年的社会变迁,则坚持否定意见。但他们对清廷覆灭的反思,及对民初"乱象"的分析,仍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构成了辛亥革命记忆的一个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遗民 辛亥革命 认识
下载PDF
清遗民关怀中的治统与道统——以沈曾植、曹廷杰为个案 被引量:7
3
作者 孙明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35,共6页
治统和道统是士大夫社会角色和思想世界中的核心范畴 ,也为清遗民的关怀所在。沈曾植采取坚决的遗民立场 ,将旧治统与旧道统对应 ,参与丁巳复辟 ;曹廷杰则接受共和政治 ,但认为新治统在旧治统与旧道统之内 ,对前朝仍怀留恋之情 ,立场也... 治统和道统是士大夫社会角色和思想世界中的核心范畴 ,也为清遗民的关怀所在。沈曾植采取坚决的遗民立场 ,将旧治统与旧道统对应 ,参与丁巳复辟 ;曹廷杰则接受共和政治 ,但认为新治统在旧治统与旧道统之内 ,对前朝仍怀留恋之情 ,立场也居于遗民与国士之间。他们的道统言说中表达了对新治统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遗民 治统 道统 沈曾植 曹廷杰
下载PDF
《晚晴簃诗汇》编纂史发覆——兼论清遗民与徐世昌等北洋旧人的离合 被引量:4
4
作者 潘静如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1-157,共7页
《晚晴簃诗汇》在性质上居于官修、私修之间,其征诗、选诗的过程与旨趣都与此相关。当时,除各地省政府统一呈书与个人主动献诗之外,《诗汇》的编纂主要倚赖编纂者的私人交际网络,因而入选的不少诗篇是通过辗转钞、借、辑而得的,也就带... 《晚晴簃诗汇》在性质上居于官修、私修之间,其征诗、选诗的过程与旨趣都与此相关。当时,除各地省政府统一呈书与个人主动献诗之外,《诗汇》的编纂主要倚赖编纂者的私人交际网络,因而入选的不少诗篇是通过辗转钞、借、辑而得的,也就带有一定偶然性。由于一些编纂者是清遗民,因而其清代诗学史叙事难免带有自身的意识形态。在《诗汇》付刻之际,《清史稿》风波促成了他们对这种清遗民视角叙事的调整。徐世昌、北洋政客身上同样有着"清遗民情调",故而得以与清遗民桴鼓相应。但在关涉"遗民"的名、实之辨时,部分清遗民亦与徐世昌等北洋旧人稍有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晴簃诗汇 清遗民 北洋旧人 徐世昌
下载PDF
清遗民词社——须社 被引量:3
5
作者 杨传庆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40,共7页
须社是19世纪20年代末流寓天津的清朝遗民结成的著名词社,由郭则沄主持。须社词侣将须社与宋遗民诗社"汐社"联系,借填词抒发故国之思,其成为民国之"汐社"的直接原因是北洋政府的灭亡。须社在词学旨趣上推尊南宋词,... 须社是19世纪20年代末流寓天津的清朝遗民结成的著名词社,由郭则沄主持。须社词侣将须社与宋遗民诗社"汐社"联系,借填词抒发故国之思,其成为民国之"汐社"的直接原因是北洋政府的灭亡。须社在词学旨趣上推尊南宋词,以朱祖谋与郑文焯为导师,其创作典型体现了遗民文人的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社 汐社 郭则沄 清遗民
下载PDF
民初“清遗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笑川 《兰州学刊》 CSSCI 2012年第9期60-69,共10页
与此前历代遗民相比,清遗民研究蕴涵更丰富的内涵,但却一直受到史学界的忽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新思潮的出现,清遗民研究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目前的清遗民群体研究,主要围绕着"空间"、"心态&qu... 与此前历代遗民相比,清遗民研究蕴涵更丰富的内涵,但却一直受到史学界的忽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新思潮的出现,清遗民研究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目前的清遗民群体研究,主要围绕着"空间"、"心态"、"政治"与"文化"等主题展开,而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文章提出应加强整体分析、实态研究和探讨清遗民群体的文化和社会意义等三个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遗民 民初 研究回顾 展望
下载PDF
空间的想像和经验——民初上海租界中的逊清遗民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标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33-42,共10页
历史上的遗民,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是明遗民,而相比之下,清遗民显得过于平淡。清遗民在民初上海租界中的聚集空间可以视为一种福柯所谓的异质空间。遗民圈是存在于租界和民国两个主流社会中的反空间,遗民们在上海租界中建构的地理空间和心... 历史上的遗民,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是明遗民,而相比之下,清遗民显得过于平淡。清遗民在民初上海租界中的聚集空间可以视为一种福柯所谓的异质空间。遗民圈是存在于租界和民国两个主流社会中的反空间,遗民们在上海租界中建构的地理空间和心理认知空间,如镜像般反映出作为生产对抗话语的“第三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初 清遗民 上海租界 异质空间
下载PDF
民初清遗民的身份认同和文化想像——何维朴《登岱图》及其题咏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姚达兑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6-139,共14页
文章以林葆恒所辑《林文直公登岱图》一书讨论民初的清遗民如何借助图像和诗词以表达他们的身份认同和文化想像。第一部分讨论遗民诗社超社的第四次雅集,是集为送林绍年登岱而设。《登岱图》一书中所收的图像和诗词也源于此集。第二部... 文章以林葆恒所辑《林文直公登岱图》一书讨论民初的清遗民如何借助图像和诗词以表达他们的身份认同和文化想像。第一部分讨论遗民诗社超社的第四次雅集,是集为送林绍年登岱而设。《登岱图》一书中所收的图像和诗词也源于此集。第二部分讨论《登岱图》的三层意义空间,并指出该画收藏者林葆恒将图像作为镜像,以追忆其父并自塑其遗民形象。第三部分借用《登岱图》的题咏,讨论遗民的群体形象和集体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遗民 登岱图 身份认同 文化想像
下载PDF
清遗民话语系统与清遗民现象——以“贞元朝士”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潘静如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2-110,共9页
清遗民的诗学和诗歌文本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有助于重新认识清遗民现象。中国古典诗学的成规对诗人的自我表达有着牵引或制约作用,因而要了解清遗民的自我书写,首先必须注意到这种成规带来的影响。清遗民用典故或意象来代替正面的表达,从... 清遗民的诗学和诗歌文本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有助于重新认识清遗民现象。中国古典诗学的成规对诗人的自我表达有着牵引或制约作用,因而要了解清遗民的自我书写,首先必须注意到这种成规带来的影响。清遗民用典故或意象来代替正面的表达,从而形成了一个"清遗民话语系统"。正是这一环节,使清遗民的文学文本富于包蕴性。清遗民的常用典故"贞元朝士",主要流露出对逝去的时间、变迁的人事的感喟,和对作为"文治符号"的同光的想慕。相比于忠清而言,恰恰是这些意蕴或感情才构成了清遗民日常精神世界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遗民 贞元朝士 话语系统 同光想象
下载PDF
试论清遗民对共和民国认知的复杂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爱霞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460-465,共6页
清遗民是民初社会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政治观念表现出复杂性。就对共和民国的认知而言,大致有两种:一是易代前后,对共和民国的认知处于矛盾、变化之中。这种矛盾变化性表现在:对共和民国先充满期待,失望后转向忠于前清;对共和民国的... 清遗民是民初社会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政治观念表现出复杂性。就对共和民国的认知而言,大致有两种:一是易代前后,对共和民国的认知处于矛盾、变化之中。这种矛盾变化性表现在:对共和民国先充满期待,失望后转向忠于前清;对共和民国的认识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二是易代前后,对共和民国的认知具有始终如一的特点,表现在:反对共和,仇视民国;对共和民国持一种平和态度。清遗民对共和民国的认知情况折射出民初士人复杂的心态,昭示出这一社会群体复杂多样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遗民 共和 民国 认知
下载PDF
从山林到城市:民初清遗民之心态与上海书写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丹丹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5年第1期8-13,共6页
本文聚焦于沈曾植、王国维、罗振玉、陈三立、郑孝胥等清遗民对自身心态与民国上海的文学书写。清遗民对遗逸传统的继承以及此传统在现代都市语境中的回响与变形,皆凝结在"独上高楼"这个意象之中。随着"终年高卧"与... 本文聚焦于沈曾植、王国维、罗振玉、陈三立、郑孝胥等清遗民对自身心态与民国上海的文学书写。清遗民对遗逸传统的继承以及此传统在现代都市语境中的回响与变形,皆凝结在"独上高楼"这个意象之中。随着"终年高卧"与"常不下楼"成为遗老自述中富有典型意味的表达,上海也被划为"楼内"与"楼外"两个迥异的空间,而"楼"与"人"亦同时被象征化。如是,以"高卧"与"楼居"为其典型意象的整个群体的生存,也被仪式化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遗民 民初上海 山林 城市
下载PDF
清遗民诗词结社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潘静如 《中国韵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5-111,共7页
辛亥革命以后,清遗老遍布各地,以月泉吟社、复社、几社为效法对象,结社吟咏,以寓其故国之思。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区往往成为清遗民的麇集之地,因而这些地区的遗民诗社和词社也较多。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民国时期行世的各... 辛亥革命以后,清遗老遍布各地,以月泉吟社、复社、几社为效法对象,结社吟咏,以寓其故国之思。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区往往成为清遗民的麇集之地,因而这些地区的遗民诗社和词社也较多。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民国时期行世的各类杂志、别集以及若干稿本,可考证出清遗民诗词社58个。其中,上海13个,北京26个,天津5个,其他省市13个。这也反映了相比于古代社会,民国时的租界城市、政治中心成为了遗民群体新的避居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遗民 遗老 诗社 词社 上海 北京
下载PDF
民初上海清遗民之生计与交接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丹丹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4年第3期31-39,共9页
本文考察沈曾植、王国维、罗振玉、郑孝胥等一批避居上海的清遗民在民国之后的日常生活与文化活动。通过对遗老"生计"与"交接"的考察,本文探讨了洋场及以洋场为代表的现代都市、现代社会如何改写了遗民的生存方式... 本文考察沈曾植、王国维、罗振玉、郑孝胥等一批避居上海的清遗民在民国之后的日常生活与文化活动。通过对遗老"生计"与"交接"的考察,本文探讨了洋场及以洋场为代表的现代都市、现代社会如何改写了遗民的生存方式与思想观念,但新的不适亦随洋场、或者说随着整个现代情境的展开而到来。洋场一面提供了新的遗民生存形式,但新式生存本身亦带来了与遗老之"孑遗想象"尖锐冲突的因素。遗民既依赖洋场生存,依赖在洋场中界定、言说并呈现自家的遗民性,但作为与此种"遗民性"本身异质的"言说场",洋场亦在同时不断质疑、吞噬着遗老们的各种"遗民想象"及其实施。由此,在日常生活与文学/文化/学术这两个层面之间苦苦挣扎的"遗民生存",就成为洋场与遗民、亦与整个"士文化"及"遗逸传统"不断对话、冲撞、磨合、相互销蚀与滋生、解构与重构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初上海 清遗民 洋场 生计 交接 遗民想象 遗逸传统
下载PDF
高不绝俗 和不同流——陈三立与清遗民的心态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虎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0年第3期51-59,共9页
辛亥鼎革以后,士大夫们面临着人生出处的艰难选择。在"忠清"与"出仕民国"的立场背后,体现为"清遗民"出处选择的多元性,也透露出清遗民历史境遇的特殊性和心态的复杂性。面对王纲解纽、政局翻覆、文化失... 辛亥鼎革以后,士大夫们面临着人生出处的艰难选择。在"忠清"与"出仕民国"的立场背后,体现为"清遗民"出处选择的多元性,也透露出清遗民历史境遇的特殊性和心态的复杂性。面对王纲解纽、政局翻覆、文化失语的时代环境,陈三立坚守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道统"精神,通过个人的自爱、自重来彰显道义,扶树道教,承传儒素,呼唤出独立自主精神的文化人。同时,在处理"前清"与"民国"关系上树立典范,为传统知识分子辟出一片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遗民 陈三立 忠清 民国立场 遗民心态
下载PDF
“辟世欲何往,飘然海上逃”:民初清遗民的上海生活与现代遗民实践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丹丹 《现代中文学刊》 2014年第6期50-53,59,共5页
本文聚焦于沈曾植、王国维、罗振玉、郑孝胥等一批避居上海的清遗民在民国之后的现代遗民实践。通过对遗老们生活与心态的检视,本文考察清遗民在辛亥后的避世选择:遗老们如何栖居"海上",又如何在日常与文学世界中上接遗逸传统... 本文聚焦于沈曾植、王国维、罗振玉、郑孝胥等一批避居上海的清遗民在民国之后的现代遗民实践。通过对遗老们生活与心态的检视,本文考察清遗民在辛亥后的避世选择:遗老们如何栖居"海上",又如何在日常与文学世界中上接遗逸传统,在现代都市中展开自己的"海滨"生活。在遗老的笔下,整个城市被架空,本当蒸蒸腾腾的都市景象,亦被转化为云海缭绕的"山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遗民 现代遗民实践 避居海上 海滨生活 都市
下载PDF
日落余晖尽,西山觅幽情——清遗民行迹考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爱霞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79-84,共6页
民国取代满清之后,隐居不仕是大部分清遗民采取的一种生存方式。然而这些隐居不仕之清遗民的生存状态又不尽相同:他们或以著述修纂为事,通过汇编前朝遗民资料,达至对自身价值的肯定;或结社唱和以自遣,在气类相投中寻求慰藉,坚定遁隐之志... 民国取代满清之后,隐居不仕是大部分清遗民采取的一种生存方式。然而这些隐居不仕之清遗民的生存状态又不尽相同:他们或以著述修纂为事,通过汇编前朝遗民资料,达至对自身价值的肯定;或结社唱和以自遣,在气类相投中寻求慰藉,坚定遁隐之志;或托身释道以应世变,借缁衣道冠寓其"高洁"之志。这些不尽相同的生存状态背后隐藏着清遗民不同的心态,反映出社会历史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遗民 著述 结社
下载PDF
清遗民社会公益活动行迹考察
17
作者 陈晶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5-90,共6页
清遗民虽然退出了政治生活的核心地带,但并非绝对游离于社会之外。在其传统绅士人格作用下,清遗民关心民众生计,积极参与民初各地社会公益活动,通过捐助地方教育及修葺乡祠庙宇、赈济灾害及救济贫民、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及维护地方安定等... 清遗民虽然退出了政治生活的核心地带,但并非绝对游离于社会之外。在其传统绅士人格作用下,清遗民关心民众生计,积极参与民初各地社会公益活动,通过捐助地方教育及修葺乡祠庙宇、赈济灾害及救济贫民、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及维护地方安定等方式,其公益活动惠及众多民众,对解决民初社会民生问题、缓解社会矛盾、维系社会秩序贡献良多。清遗民的社会公益活动因受社会环境影响而颇具近代色彩,体现了这一传统士人群体在近代社会变迁过程中自身的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遗民 绅士 公益活动
下载PDF
清遗民翁斌孙行迹考论
18
作者 宋永林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5-21,共7页
翁斌孙是常熟翁氏家族在晚清的最后一位大吏,在辛亥后避居天津,以遗老自命。在翁斌孙的遗老生活中,他一方面守旧,秉持着传统士人的操守和价值理念,眷恋旧朝,不仕民国;另一方面又能适时趋新,顺应新兴的时代潮流,融入近代社会。这种亦旧... 翁斌孙是常熟翁氏家族在晚清的最后一位大吏,在辛亥后避居天津,以遗老自命。在翁斌孙的遗老生活中,他一方面守旧,秉持着传统士人的操守和价值理念,眷恋旧朝,不仕民国;另一方面又能适时趋新,顺应新兴的时代潮流,融入近代社会。这种亦旧亦新的特征在众多的清遗民中算是"另类"。从更深层次分析,入民国后翁斌孙亦旧亦新的遗老生活,恰恰映射了当时中国新旧杂陈的社会现实,值得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遗民 翁斌孙 新旧之间 民国社会
下载PDF
伦理共同体的建构与创伤性书写:江西清遗民及其创作研究
19
作者 廖太燕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73-78,共6页
在中国文化史上,被视为独特群体的各朝遗民以共同的心理诉求构筑了一个个伦理共同体。作为此类存在且极富典型性的江西清遗民,凭借同向的政治活动或文化交流投身于近现代社会的建构,他们在形塑自我身份时通过创伤性书写,或缅念已逝的王... 在中国文化史上,被视为独特群体的各朝遗民以共同的心理诉求构筑了一个个伦理共同体。作为此类存在且极富典型性的江西清遗民,凭借同向的政治活动或文化交流投身于近现代社会的建构,他们在形塑自我身份时通过创伤性书写,或缅念已逝的王朝,或凭吊渐远的传统,或显露复国的迷思。无疑,在多元价值体系观照下重新认识、评骘作为“过渡人”的清遗民至为重要,充分揭示这个文化样本的生成过程、基本特征及其形象的游移有助于回到历史现场,以及分析、反思这批知识分子的理性与非理性,消极影响与有效价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共同体 创伤性书写 江西清遗民
下载PDF
论清遗民书法取向——以《鼎脔》周刊为中心
20
作者 祝童 刘松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4-119,共6页
清遗民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书法取向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清代书法道统。《鼎脔》乃中国第一份研究金石书画之报刊,其编者、作者多有着浓厚之遗民情结。考察该刊所载书法文献,书风上受到碑学流波影响较深,然帖学面貌依旧成熟,并占据主要优势... 清遗民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书法取向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清代书法道统。《鼎脔》乃中国第一份研究金石书画之报刊,其编者、作者多有着浓厚之遗民情结。考察该刊所载书法文献,书风上受到碑学流波影响较深,然帖学面貌依旧成熟,并占据主要优势;书学上,虽难以避免"碑眼看帖"之思维局限,然尊六朝而不卑唐,持中秉正,维护帖学传统。要之,以《鼎脔》为纽带之遗民书法,从书风与书学方面,皆反映出"帖学为体,碑学为用"之书法取向,一定层面上,再次打破了学术界长期以来关于清末碑学一家独大之论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遗民 书法 《鼎脔》 王修 碑学 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