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凋亡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袁媛 赵毅 刘毅 《西部医学》 2017年第7期1018-1022,共5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临床表现复杂、发病率较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基本特征是自身抗原耐受性降低及自身抗体的产生。由于中性粒细胞死亡途径的改变,包括凋亡、继发坏死(SNECs)、中性粒细胞胞外捕获网(NETs)形成,凋亡细胞清除受损、含核...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临床表现复杂、发病率较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基本特征是自身抗原耐受性降低及自身抗体的产生。由于中性粒细胞死亡途径的改变,包括凋亡、继发坏死(SNECs)、中性粒细胞胞外捕获网(NETs)形成,凋亡细胞清除受损、含核DNA的NETs降解不全,继发坏死细胞(SNECs)释放出自身抗原。而修饰后的自身抗原经由滤泡树突状细胞(FDC)提呈给自身反应性B细胞,导致自身免疫耐受突破和自身抗体产生。自身抗体和未被清除的细胞碎片形成的免疫复合物(IC)沉积在循环组织,合并机体清除IC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促炎因子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持续不断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本文就中性粒细胞凋亡形成、凋亡清除及清除受损在SLE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中性粒细胞凋亡 中性粒细胞胞外捕获网(NETs) 清除受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