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9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渍水胁迫对华北冬小麦籽粒灌浆及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1
作者 赵花荣 张玲 +2 位作者 任三学 齐月 田晓丽 《气象科技》 2024年第2期277-287,共11页
利用少雨旱区华北冬麦主产区河北固城站的电动防雨棚,遮去自然降水,通过人工控制灌水形成土壤渍水、高湿、干旱和对照,冬小麦花后通过测定籽粒灌浆进程和地上生物量以及产量构成要素,解析不受阴雨和低温胁迫影响下土壤渍水对冬小麦籽粒... 利用少雨旱区华北冬麦主产区河北固城站的电动防雨棚,遮去自然降水,通过人工控制灌水形成土壤渍水、高湿、干旱和对照,冬小麦花后通过测定籽粒灌浆进程和地上生物量以及产量构成要素,解析不受阴雨和低温胁迫影响下土壤渍水对冬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及产量形成的胁迫效应。结果表明,随土壤水分的减少,冬小麦灌浆速率降低,灌浆持续日数缩短;灌浆期土壤高湿有增产效应,理论产量增产5.87%,土壤渍水出现减产,理论产量减产1.50%;高湿和渍水的收获指数比对照略有提高,并均高于0.5000;干旱胁迫下,收获指数比对照低0.1130~0.1633。北方旱区灌溉解除了气候干旱对作物需水胁迫,晴好天气光照充足,日较差大,作物产量提高,土壤水分是影响北方冬小麦挖掘光温生产潜力和提高单产的关键限制因素。研究结果为应对气候变化引起极端降水事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尤其是科学评估旱、涝灾害对北方旱区农作物的影响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灌浆速率 产量 渍水 干旱
下载PDF
拔节期和花后渍水对不同品种小麦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
2
作者 蒋文月 葛雨洋 +5 位作者 李亦辰 李春燕 朱敏 朱新开 郭文善 丁锦峰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4-625,共12页
为给小麦抗逆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以22个小麦品种为材料,于2018—2019和2019—2020年度分别开展拔节期和花后渍水处理,以自然生长条件为对照,分析渍水对籽粒产量及其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筛选耐渍高产品种并明确其耐渍高产机制。结果表明,... 为给小麦抗逆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以22个小麦品种为材料,于2018—2019和2019—2020年度分别开展拔节期和花后渍水处理,以自然生长条件为对照,分析渍水对籽粒产量及其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筛选耐渍高产品种并明确其耐渍高产机制。结果表明,拔节期和花后渍水处理造成小麦籽粒产量分别下降29.6%~59.1%和7.9%~49.1%,均显著降低穗粒数、千粒重、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乳熟期LAI。根据两年度不同水分处理下平均籽粒产量和渍后产量的降幅,筛选出相对高产耐渍品种扬麦25及耐渍性较突出品种宁麦22和生选6号。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水分处理下穗粒数、乳熟期LAI、旗叶RuBPCase活性以及花后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与籽粒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渍水处理下穗粒数降幅、千粒重降幅、花后干物质积累量降幅、乳熟期LAI降幅与产量降幅均呈显著正相关。花后光合面积大、光合速率高的品种,通过多生产光合物质以供应籽粒灌浆,促进产量形成;渍水导致的光合面积减少和物质生产能力降低是制约高产稳产的关键因素。因此,渍水胁迫下改善小麦生育中后期叶片光合生产能力,尤其是绿叶面积,有助于降低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渍后降幅;渍水条件下高叶片光合生产能力和穗产量可作为高效筛选高产耐渍品种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渍水胁迫 小麦品种 籽粒产量 农艺性状
下载PDF
二氢卟吩铁对小麦渍水胁迫耐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楚燕蒙 毛颖超 +4 位作者 蔡剑 周琴 戴廷波 王笑 姜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48-1858,共11页
【目的】渍水胁迫是影响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产量提高的主要逆境因子之一。提高小麦耐渍性是实现该区域小麦稳产和增产的重要目标。本研究从植株光合色素含量、光合机构稳定、植株抗氧化能力等角度,明确二氢卟吩铁提高小麦对开花期渍水... 【目的】渍水胁迫是影响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产量提高的主要逆境因子之一。提高小麦耐渍性是实现该区域小麦稳产和增产的重要目标。本研究从植株光合色素含量、光合机构稳定、植株抗氧化能力等角度,明确二氢卟吩铁提高小麦对开花期渍水胁迫耐性的生理机制,为小麦抗渍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以扬麦16为材料,通过设置开花期、灌浆期喷施3个浓度(0.0875、0.126、0.194 mmol·L^(-1))的二氢卟吩铁,筛选能够显著提高小麦产量的二氢卟吩铁适宜使用时期和浓度,在此基础上研究二氢卟吩铁施用对开花期渍水胁迫下小麦耐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二氢卟吩铁在开花期喷施对小麦的增产幅度高于灌浆期喷施处理。研究发现开花期喷施浓度为0.126mmol·L^(-1)二氢卟吩铁处理(A2)可显著提高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量,通过提高千粒重,增加籽粒产量。基于此探究二氢卟吩铁对小麦耐渍性的影响。开花期渍水胁迫显著降低了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与转运率,导致籽粒产量下降。但在渍水胁迫下与未喷施处理相比,开花期喷施浓度为0.126 mmol·L^(-1)二氢卟吩铁(AW2)处理表现出较高的光合色素含量、光系统Ⅱ稳定性、净光合速率,并且提高了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O_(2)~-产生速率、H_(2)O_(2)含量,降低了丙二醛含量积累,减轻了渍水胁迫导致的细胞膜脂过氧化伤害,有效缓解了渍水胁迫导致的小麦减产。【结论】开花期喷施0.126 mmol·L^(-1)二氢卟吩铁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并通过减缓开花期渍水胁迫下植株衰老进程,减轻对光合机构损伤、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轻细胞膜脂过氧化伤害,提高小麦叶片光合能力,降低了减产幅度,增强小麦对渍水胁迫的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渍水胁迫 二氢卟吩铁 产量 叶绿素 光合速率
下载PDF
花后渍水对小麦根系抗氧化酶活性、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4
作者 王孟昌 侯君佑 +5 位作者 盖盼盼 耿兵婕 黄正来 张文静 樊永惠 马尚宇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1期8-15,共8页
为探究渍水胁迫对小麦根系和旗叶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宁麦13和淮麦40为试验材料,采用管栽试验方法,在小麦开花期设置0 d(AW0)、3 d(AW3)、6 d(AW6)和9 d(AW9) 4个渍水强度,研究花后不同渍水强度对小麦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和旗叶光合特性的作... 为探究渍水胁迫对小麦根系和旗叶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宁麦13和淮麦40为试验材料,采用管栽试验方法,在小麦开花期设置0 d(AW0)、3 d(AW3)、6 d(AW6)和9 d(AW9) 4个渍水强度,研究花后不同渍水强度对小麦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和旗叶光合特性的作用。花后7 d,两品种AW6和AW9的旗叶叶绿素含量相对值(SPAD)、净光合速率(Pn)均显著低于AW0和AW3处理,而根系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AW0和AW3处理;淮麦40 AW9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AW0、AW3和AW6处理,宁麦13各处理的SOD活性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AW6和AW9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高于AW0和AW3处理;花后14 d的旗叶SPAD值、Pn、Fv/Fm和Y(Ⅱ)均显著低于AW0、AW3和AW6处理,两品种AW9处理根系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低于AW0和AW的,根系POD活性和MDA含量则显著高于AW0处理。成熟期两品种AW3处理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AW0无显著差异,AW6和AW9处理的穗数与AW0无显著差异。其中,宁麦13 AW6和AW9处理的每穗粒数显著低于AW0和AW3处理,淮麦40AW9的穗粒数显著低于AW0、AW3和AW6处理,两品种AW6和AW9处理的千粒重和最终产量显著低于AW0和AW3处理。相关性研究发现:千粒重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R^(2)=0.983);Y(Ⅱ)是对千粒重促进程度最大的因素(R^(2)=0.890);POD是对Y(Ⅱ)最敏感的指标(R^(2)=0.831)。结果表明本研究条件下,花后渍水显著降低了灌浆中期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和旗叶光合能力,导致成熟期千粒重降低,最终籽粒产量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渍水时长 抗氧化酶 光合特性 产量
原文传递
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叶片响应渍水胁迫的代谢组学分析
5
作者 宋佳阳 胡瑜 +2 位作者 徐倩 卢蕊 胡龙兴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355-3363,共9页
为明确渍水胁迫对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叶片代谢的影响,本研究以两个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SK 3010’(秋眠级2.5)和‘WL 525HQ’(秋眠级8.0)为材料,通过液相色谱-质谱(LC-MS)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测定分析了渍水胁... 为明确渍水胁迫对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叶片代谢的影响,本研究以两个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SK 3010’(秋眠级2.5)和‘WL 525HQ’(秋眠级8.0)为材料,通过液相色谱-质谱(LC-MS)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测定分析了渍水胁迫下叶片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渍水胁迫下,‘SK 3010’的代谢途径主要富集在苯丙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以及生物碱合成等;‘WL 525HQ’主要富集在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D-氨基酸代谢,氨酰生物合成等代谢路径,其中谷氨酸、丝氨酸、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等代谢产物含量显著上调。因此,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D-氨基酸代谢,氨酰生物合成等代谢路径提高了紫花苜蓿的耐渍性,为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耐渍性差异机制研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秋眠级 渍水胁迫 代谢组学
下载PDF
孕穗期渍水对不同小麦品种根系生长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6
作者 葛雨洋 王美玲 +6 位作者 蒋文月 董金鑫 朱新开 李春燕 朱敏 郭文善 丁锦峰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87-1196,共10页
为给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高产耐渍品种选用提供参考,以小麦品种扬麦25、扬麦24、宁麦13和宁麦9号为材料,分析了孕穗期连续10 d渍水处理对小麦叶面积和光合速率、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籽粒产量及其结构和不同土层(0~100 cm)根系干重的影响... 为给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高产耐渍品种选用提供参考,以小麦品种扬麦25、扬麦24、宁麦13和宁麦9号为材料,分析了孕穗期连续10 d渍水处理对小麦叶面积和光合速率、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籽粒产量及其结构和不同土层(0~100 cm)根系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正常水分)相比,渍水处理显著降低小麦籽粒产量,降幅12%~31%,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减少是减产的主要原因。相比其他品种,渍水后扬麦25产量降幅小,产量构成较协调,受渍水影响轻。渍水处理显著减少小麦开花期和成熟期不同土层根系干重,其中对下层根系的影响大于上层根系;渍水也显著降低乳熟期倒三叶面积、倒二叶和倒三叶净光合速率,明显抑制成熟期地上部各器官和花后光合物质积累。在对照条件下,扬麦25的根系干重在开花期与其他品种相近,成熟期的0~20和80~100 cm土层根系干重则较高;在渍水条件下,扬麦25能在花后维持较高的上层根系生物量,成熟期的0~60 cm土层根干重占总根干重比例较高。不同水分处理下,扬麦25均具有面积大的旗叶且高的净光合速率,花后维持较久的上三叶绿色面积和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因此,小麦花后根系生物量保持稳定(尤其是表层根系),绿叶面积较大且衰减慢(尤其是旗叶),有助于增强小麦花后光合物质积累能力,促进籽粒灌浆和单穗高产稳产,这可作为高产耐渍品种的筛选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渍水 根系 光合生产 籽粒产量
下载PDF
拔节期不同程度渍水对小麦根系生长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7
作者 王美玲 蒋文月 +5 位作者 葛雨洋 朱新开 李春燕 朱敏 郭文善 丁锦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3-90,共8页
为给小麦耐渍稳产栽培提供参考,以扬麦25和宁麦13为材料,在拔节期设置了短期轻度渍水(SL,3 d土表下10 cm水层)、短期重度渍水(SS,3 d土表上2 cm水层)、长期轻度渍水(LL,12 d土表下10 cm水层)、长期重度渍水(LS,12 d土表上2 cm水层)处理... 为给小麦耐渍稳产栽培提供参考,以扬麦25和宁麦13为材料,在拔节期设置了短期轻度渍水(SL,3 d土表下10 cm水层)、短期重度渍水(SS,3 d土表上2 cm水层)、长期轻度渍水(LL,12 d土表下10 cm水层)、长期重度渍水(LS,12 d土表上2 cm水层)处理以及对照处理(CK,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70%~75%),研究了不同程度渍水对不同土层根系干质量和活力、地上部生长、籽粒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扬麦25较宁麦13具有显著高的籽粒产量、千粒质量、根系干质量、0~40 cm土层根系活力和根冠比。相比CK,SL和SS减少籽粒产量13.44%~22.45%,LL和LS减产显著增加至28.76%~37.26%,其中SL与SS间、LL与LS间籽粒产量差异均不显著。短期渍水仅轻度减少根冠生长量,且0~20 cm土层根系维持高活力,20~60 cm土层根系活力亦可恢复。长期渍水显著减少根系干质量,导致根冠生长失衡,且根系活力降低,难以恢复;上三叶易早衰,以倒三叶最明显。结果显示,渍水发生后尽快降低水位有助于土壤表层根系维持生长生理活性,降低叶片早衰风险,保障籽粒灌浆光合物质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渍水 胁迫程度 根系 籽粒产量
下载PDF
花后渍水高温交互效应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8
8
作者 吴进东 李金才 +3 位作者 魏凤珍 王成雨 张一 武文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71-1079,共9页
渍水和高温是长江中下游麦区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生育中后期的主要气象灾害因子。2009—2011年连续2个生长季盆栽烟农19,在籽粒形成期(花后5~8d)和乳熟期(花后15~18d)分别设渍水(土表水层1cm)、高温[昼(35±2)℃/夜(25&#... 渍水和高温是长江中下游麦区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生育中后期的主要气象灾害因子。2009—2011年连续2个生长季盆栽烟农19,在籽粒形成期(花后5~8d)和乳熟期(花后15~18d)分别设渍水(土表水层1cm)、高温[昼(35±2)℃/夜(25±2)℃]和渍水+高温处理,探讨了渍水和高温双重胁迫对小麦开花后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渍水、高温、渍水+高温逆境均显著降低旗叶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SPAD值)、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增加胞间CO2浓度(Ci);同时降低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但对成穗数影响不显著。渍水和高温胁迫对旗叶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是非气孔因素。从产量平均相对受害率看,其影响为渍水+高温逆境(37.7%)>渍水逆境(21.1%)>高温逆境(17.6%),而胁迫时期的影响为籽粒形成期(30.8%)>乳熟期(20.1%)。渍水和高温的交互效应显著,且籽粒形成期逆境不良效应显著大于乳熟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渍水 高温 渍水高温交互效应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不同生长时期土壤渍水对春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杨京平 陈杰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188-192,共5页
水槽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渍水环境及渍水时间对春玉米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地上部的影响:4叶期土壤渍水是影响玉米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渍水5天达显著水平。渍水15天产量下降显著,达21.78%。渍水使株高降低,叶片数和光合有效叶... 水槽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渍水环境及渍水时间对春玉米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地上部的影响:4叶期土壤渍水是影响玉米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渍水5天达显著水平。渍水15天产量下降显著,达21.78%。渍水使株高降低,叶片数和光合有效叶面积减少,干物质积累速率下降。玉米不同时期渍水对产量性状有影响,前期渍水主要是减少每穗行数及每行粒数,后期则主要是降低每穗行粒数及百粒重,并使果穗的秃尖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春玉米 渍水 生长发育 土壤渍水
下载PDF
城市道路渍水原因分析研究
10
作者 武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9期0068-0072,共5页
本文旨在探讨了城市渍水问题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法。渍水作为城市面临的严重挑战,影响广泛,可能导致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社会经济等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城市道路渍水问题,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渍水问题,包括雨量过设计标准、雨水系统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了城市渍水问题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法。渍水作为城市面临的严重挑战,影响广泛,可能导致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社会经济等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城市道路渍水问题,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渍水问题,包括雨量过设计标准、雨水系统问题、道路纵断面设计、下游排水能力不足、上游雨污水混接、管道损坏等,通过分析研究这些现象和根本原因,找到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渍水 道路排 城市内涝
下载PDF
花后干旱和渍水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物质运转的影响 被引量:150
11
作者 姜东 谢祝捷 +2 位作者 曹卫星 戴廷波 荆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5-182,共8页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 ,以黑小麦 76、皖麦 38、扬麦 10号、扬麦 9号 4个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冬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基因型为材料 ,研究了花后土壤干旱 (Soilrelativewatercontent,SRWC =4 5 %~ 5 0 % )、渍水和适宜水分条件 (SRWC =7...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 ,以黑小麦 76、皖麦 38、扬麦 10号、扬麦 9号 4个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冬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基因型为材料 ,研究了花后土壤干旱 (Soilrelativewatercontent,SRWC =4 5 %~ 5 0 % )、渍水和适宜水分条件 (SRWC =75 %~ 80 % )下 ,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营养器官花前贮藏同化物再运转 ,花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 ,以及成熟期籽粒蛋白质与淀粉产量和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 ,干旱和渍水均缩短了各品种花后旗叶的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 (PAD)和叶绿素含量缓降期 (RSP) ,水分处理间的PAD和RSP变化趋势为对照 >渍水 >干旱。各品种处理间叶、茎鞘、颖壳等营养器官花前贮藏同化物的运转率均为对照 >干旱 >渍水。而花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变化趋势为对照 >渍水 >干旱 ,花后同化氮素输入籽粒量为对照 >干旱 >渍水。各品种蛋白质产量为对照最高 ,渍水最低 ,不同水分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干旱处理显著提高了各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 ,而渍水与对照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干旱和渍水均显著降低了淀粉产量 ,不同水分处理对淀粉含量的影响因品种不同有所差异。以上结果表明 ,干旱处理明显降低小麦花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 ,而渍水处理则明显降低花前贮藏氮素再运转和花后同化氮素输入籽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花后期 干旱 渍水 冬小麦 光合特性 物质运转
下载PDF
花后干旱或渍水下氮素供应对小麦光合和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74
12
作者 范雪梅 姜东 +2 位作者 戴廷波 荆奇 曹卫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83-1888,共6页
防雨池栽条件下,设置渍水、干旱和对照3个土壤水分处理,每水分处理下再设置两个施氮水平,研究了花后渍水和干旱逆境下氮素水平对两个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小麦品种光合特性和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花后渍水和干旱处理显... 防雨池栽条件下,设置渍水、干旱和对照3个土壤水分处理,每水分处理下再设置两个施氮水平,研究了花后渍水和干旱逆境下氮素水平对两个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小麦品种光合特性和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花后渍水和干旱处理显著降低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和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下降.干旱处理下,增施氮肥提高旗叶光合速率和SPAD值,渍水处理下则相反.水分逆境明显降低籽粒可溶性总糖含量,且渍水处理下增施氮肥降低小麦叶片和籽粒可溶性总糖含量,干旱状态下规律相反.渍水处理下增施氮肥降低淀粉积累速率.水分逆境明显降低小麦粒重、产量和淀粉产量,且干旱处理下增施氮肥有利于籽粒重、产量和淀粉产量的提高,而渍水下增施氮肥使粒重和产量进一步降低.试验结果表明,花后渍水和干旱逆境下施用氮肥对小麦旗叶光合速率和籽粒淀粉积累有明显的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干旱 渍水 氮素供应 光合特性 淀粉积累
下载PDF
渍水时间对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5
13
作者 宋丰萍 胡立勇 +2 位作者 周广生 吴江生 傅廷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0-176,共7页
长江流域油菜生产期间雨水偏多,加上主要采用水稻油菜轮作模式,地下水位高、土壤黏重,常发生渍害。为了研究油菜各生育期渍水对其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设计盆栽试验,在油菜4个生育期分别进行3个不同渍水时间处理后,然后恢复正常水分管... 长江流域油菜生产期间雨水偏多,加上主要采用水稻油菜轮作模式,地下水位高、土壤黏重,常发生渍害。为了研究油菜各生育期渍水对其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设计盆栽试验,在油菜4个生育期分别进行3个不同渍水时间处理后,然后恢复正常水分管理。其中,苗期、蕾薹期分别进行10、20和30d渍水处理,花期、角果期分别进行10、15和20d渍水处理,各处理4次重复,比较2个耐渍性不同的油菜品系在各生育期的生长状况及产量。结果表明:(1)渍水影响油菜各生育期根系发育、地上部生长及最终产量的形成,并存在品种间差异;(2)苗期渍水导致叶片叶绿素(Chl)含量下降、丙二醛(MDA)及脯氨酸(Pro)含量增加,其变化过程在指标间存在差异;(3)以产量为指标,渍水的敏感性依次为蕾薹期、花期>苗期、角果发育成熟期;(4)研究不同渍水处理对产量的影响可为持续降雨对大面积油菜生产影响的估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稻茬免耕 渍水 产量
下载PDF
土壤渍水对冬小麦根系活性氧代谢及生理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4
14
作者 王晨阳 马元喜 +3 位作者 周苏玫 朱云集 李九星 王化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12-719,共8页
本文对小麦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渍水时间根系的生理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渍水使根系质膜相对透性增大,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增加,呼吸速率及根系活力下降;渍水过程中根系SOD及POD活性的变化是先增强而后下降,但SOD活... 本文对小麦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渍水时间根系的生理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渍水使根系质膜相对透性增大,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增加,呼吸速率及根系活力下降;渍水过程中根系SOD及POD活性的变化是先增强而后下降,但SOD活性下降早(渍水3d左右),POD活性下降较晚(渍水10d以后才由峰值下降)。根系SOD、POD的变化与其膜脂过氧化有关,随着SOD活性的下降,摸脂过氧化加剧,质膜透性明显增大;当POD活性下降时,根系质膜结构已遭严重破坏,生理功能显著衰退。不同时期根系对渍水的耐性不同,耐渍力随生育期的推进而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根系 土壤渍水 氧代谢 生理活性
下载PDF
花后干旱或渍水逆境下氮素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9
15
作者 范雪梅 姜东 +2 位作者 戴廷波 荆奇 曹卫星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77,共7页
池栽试验条件下,设置渍水、干旱和对照3个水分处理,每个水分处理下设置两个施氮水平,研究了花后渍水或干旱逆境下氮素营养对两个不同类型小麦(Triticumaestivum)品种籽粒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花后渍水或干旱处理... 池栽试验条件下,设置渍水、干旱和对照3个水分处理,每个水分处理下设置两个施氮水平,研究了花后渍水或干旱逆境下氮素营养对两个不同类型小麦(Triticumaestivum)品种籽粒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花后渍水或干旱处理显著降低了小麦的千粒重、穗粒数和籽粒产量。在适宜水分和干旱条件下,增施氮肥增加了小麦籽粒产量,而在渍水条件下,增施氮肥降低了产量。干旱处理提高了蛋白质含量,干、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降落值;而渍水处理则降低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干、湿面筋含量。同一水分处理下,增施氮肥提高了蛋白质含量,谷蛋白/醇溶蛋白比,支链淀粉含量和支/直链淀粉比。在小麦籽粒主要品质性状上存在显著的水氮互作效应,且水分、氮肥及水氮互作效应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因品种的不同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干旱 渍水 氮互作 籽粒产量 籽粒品质
下载PDF
花后干旱和渍水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3
16
作者 范雪梅 姜东 +2 位作者 戴廷波 荆奇 曹卫星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80-685,共6页
防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花后干旱和渍水胁迫对两个不同品质类型小麦 (Triticumaestivum)品种籽粒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花后渍水和干旱处理明显降低了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在整个灌浆期内干旱处理明显提高了籽粒蛋白质... 防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花后干旱和渍水胁迫对两个不同品质类型小麦 (Triticumaestivum)品种籽粒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花后渍水和干旱处理明显降低了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在整个灌浆期内干旱处理明显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和醇溶蛋白含量 ,而渍水处理降低了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的积累量。籽粒总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以渍水处理最高 ,而支链淀粉以对照最高。干旱处理提高了籽粒干、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降落值 ,而渍水处理降低了上述品质指标。试验表明干旱和渍水胁迫对小麦籽粒蛋白质与淀粉的含量和组分及面粉品质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而改变了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的籽粒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干旱 渍水 籽粒品质 胁迫 籽粒蛋白质
下载PDF
花后干旱和渍水条件下生长调节物质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物质运转的影响 被引量:38
17
作者 谢祝捷 姜东 +2 位作者 曹卫星 戴廷波 荆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47-1052,共6页
以温室盆栽的皖麦 38(高蛋白 )、扬麦 9号 (低蛋白 )两个冬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品种为材料 ,在花后土壤干旱 (土壤相对含水量 =4 5 %~ 5 0 % )和渍水状况下 ,分别施用 6 BA(0 0 5mmol/L)和NaHSO3 (2mmol/L) ,分析了两种生长调... 以温室盆栽的皖麦 38(高蛋白 )、扬麦 9号 (低蛋白 )两个冬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品种为材料 ,在花后土壤干旱 (土壤相对含水量 =4 5 %~ 5 0 % )和渍水状况下 ,分别施用 6 BA(0 0 5mmol/L)和NaHSO3 (2mmol/L) ,分析了两种生长调节物质对小麦光合特性、不同器官中物质运转和籽粒蛋白质及淀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种生长调节物质均减轻了花后水分逆境引起的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快速下降 ,以及花后同化物和同化氮素输入籽粒量的显著下降 ,提高了花后同化物对籽粒重以及花后同化氮素对籽粒总氮的贡献率 ,促进了水分逆境下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的积累。其中NaHSO3 和 6 BA分别在干旱和渍水条件下的作用较为显著 ,可考虑作为水分逆境状况下改善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合成的生长调节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干旱 渍水 生长调节物质 光合特性 物质运转
下载PDF
孕穗期土壤渍水逆境对冬小麦根系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55
18
作者 李金才 魏凤珍 +1 位作者 王成雨 尹钧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55-1360,共6页
以耐湿性不同的3个冬小麦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土柱栽培法,研究了孕穗期土壤渍水逆境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发育、32P的吸收、分配及根系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孕穗期土壤渍水逆境初期(0~5d),单株根干重略有增加;渍水5d后,根系... 以耐湿性不同的3个冬小麦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土柱栽培法,研究了孕穗期土壤渍水逆境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发育、32P的吸收、分配及根系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孕穗期土壤渍水逆境初期(0~5d),单株根干重略有增加;渍水5d后,根系干重、根系活力和根系SOD活性开始下降,根系质膜相对透性和膜脂过氧化水平(MDA含量)开始提高;渍水10d时,根系活力和根系SOD活性急剧降低,根系质膜相对透性和膜脂过氧化水平(MDA含量)快速增加;渍水20d时,根系活力和根系SOD活性降到最低,根系质膜相对透性和膜脂过氧化水平达到最高。随着渍水时间的延长,根系因缺氧呼吸而受害加重,这是导致受渍小麦早衰的主要生理原因。同时,孕穗期土壤渍水逆境严重影响根系吸收、运输和分配^32P的能力,从而加速了根系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孕穗期 渍水逆境 根系 衰老
下载PDF
花后渍水、高温及其复合胁迫对小麦籽粒淀粉组成与糊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4
19
作者 王晨阳 张艳菲 +7 位作者 卢红芳 赵君霞 马耕 马冬云 朱云集 郭天财 马英 姜玉梅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3-820,共8页
【目的】小麦生育后期土壤渍水(WL)、高温(HT)是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南部麦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对小麦产量形成和品质性状影响较大。本研究旨在探明小麦在逆境及其复合胁迫下籽粒淀粉组成和品质的变化。【方法】2011—2013年度以小麦品... 【目的】小麦生育后期土壤渍水(WL)、高温(HT)是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南部麦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对小麦产量形成和品质性状影响较大。本研究旨在探明小麦在逆境及其复合胁迫下籽粒淀粉组成和品质的变化。【方法】2011—2013年度以小麦品种郑麦004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研究小麦花后土壤渍水(WL,花后5—14 d全天进行)、高温(HT,花后5—14 d,每天10:00—16:00处理)及渍水+高温复合胁迫(WL+HT)对小麦产量、淀粉组成及其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WL、HT及WL+HT胁迫均导致小麦淀粉产量显著下降,其中2011—2012年分别下降28%、46%和52%,2012—2013年分别下降27%、43%和61%。WL对总淀粉及其组分的影响不显著,但使直链淀粉含量降低,支链淀粉含量增加,淀粉直/支比呈下降趋势。HT和WL+HT复合胁迫使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均下降,并显著降低总淀粉含量,其中2011—2012年度使总淀粉含量分别下降11.0%和10.8%,2012—2013年度分别下降8.2%和5.5%。WL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两年间存在差异:2011—2012年度WL使低谷黏度显著下降,但对其他黏度参数的影响不显著;而2012—2013年度WL使其峰值黏度、低谷黏度、终结黏度、稀懈值和回生值分别增加27.9%、39.2%、31.5%、21.9%和27.9%,均达显著水平。HT显著降低淀粉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终结黏度、稀懈值和糊化时间,2011—2012年度分别降低22.2%、22.0%、16.9%、22.5%和4.8%,2012—2013年度分别降低39.6%、62.0%、62.7%、28.0%和7.0%。WL+HT复合胁迫对糊化特性的影响两年度间存在差异:2011—2012年度WL+HT使其峰值黏度、低谷黏度、终结黏度和稀懈值分别显著降低20.9%、23.9%、10.4%和15.2%,而2012—2013年度使其分别显著增加15.4%、30.2%、7.1%和6.4%。相关分析表明,籽粒中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与峰值黏度、低谷黏度、终结黏度和稀懈值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而直链淀粉含量与主要黏度参数相关多不显著。【结论】土壤渍水、高温使小麦淀粉产量显著下降,土壤渍水和高温复合胁迫明显加重了危害。逆境胁迫改变淀粉组分和淀粉直/支比,导致主要淀粉糊化参数变化。与土壤渍水相比,高温对淀粉糊化参数的影响更大,而复合胁迫未表现出加重影响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渍水 高温 淀粉含量 糊化特性
下载PDF
花后干旱与渍水下氮素供应对小麦碳氮运转的影响 被引量:62
20
作者 范雪梅 戴廷波 +2 位作者 姜东 荆奇 曹卫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67,共5页
防雨池栽条件下,设置渍水、干旱和对照3个土壤水分处理,每个水分处理下再设置两个施氮水平,研究了花后渍水和干旱逆境下氮素水平对两个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小麦品种碳氮运转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花后渍水和干旱处理均降低小麦叶、... 防雨池栽条件下,设置渍水、干旱和对照3个土壤水分处理,每个水分处理下再设置两个施氮水平,研究了花后渍水和干旱逆境下氮素水平对两个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小麦品种碳氮运转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花后渍水和干旱处理均降低小麦叶、茎鞘、颖壳等各营养器官花前贮藏物质再运转量和再运转率以及营养器官花前贮藏物质总运转量,降低了籽粒重。水分逆境下增施氮肥可以提高小麦叶和颖壳花前贮藏物质再运转量和运转率,茎鞘花前贮藏物质再运转量和运转率。在对照和干旱下增施氮肥提高了营养器官花前贮藏物质总运转量和运转率以及籽粒重和花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而渍水下增施氮肥趋势相反。水分逆境降低了小麦叶、茎鞘、颖壳等各营养器官花前贮藏氮素再运转量和再运转率以及花前贮藏氮素总运转量和总运转率,降低了小麦籽粒氮积累量。在对照和干旱下增施氮肥提高了小麦叶片的花前贮藏氮素运转量和运转率,茎鞘的贮藏氮素运转量,营养器官花前贮藏氮素总运转量和运转率,籽粒氮积累量以及花前氮素对籽粒总氮贡献率,而渍水下增施氮肥趋势相反。水分逆境明显降低小麦产量、淀粉和蛋白质产量,且干旱处理下增施氮肥有利于籽粒产量、淀粉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提高,而渍水下增施氮肥使产量进一步降低。试验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花后期 干旱 渍水 氮素供应 小麦 碳氮运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