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文科背景下数字人文的跨学科渗透机理与融合模式探索
1
作者 唐蓓 严丹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4期113-120,共8页
通过分析数字人文研究的学科领域分布和重点应用学科,文章选取古籍文献类、历史地理类、语言文学类、文化艺术类、新闻传播类等五大领域为重点对象,调研其数字人文的学科研究案例,并从主要目标与设计、工具与方法、成果与产出三个维度,... 通过分析数字人文研究的学科领域分布和重点应用学科,文章选取古籍文献类、历史地理类、语言文学类、文化艺术类、新闻传播类等五大领域为重点对象,调研其数字人文的学科研究案例,并从主要目标与设计、工具与方法、成果与产出三个维度,考察其将数字人文的理念思路与技术方法进行跨学科融入和应用的学科理路,寻求其共同性和独特性,探讨数字人文在这些学科中的适用性,进而提出数字人文与人文社科深入融合的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学科适用性 渗透机理 融合模式
下载PDF
三氯乙酸在黄土中的渗透机理研究
2
作者 刘昊 杨秀娟 +3 位作者 樊恒辉 董旭 石庆红 汤朝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9-147,154,共10页
【目的】研究三氯乙酸(TCA)与黄土化学作用对其渗透性能的影响机理,为防止TCA渗流对地下水的污染提供参考。【方法】以杨凌黄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压汞试验,测定不同质量分数TCA溶液(0%(纯水),2%和8%)污染黄土孔隙分布密度、孔隙率和平均... 【目的】研究三氯乙酸(TCA)与黄土化学作用对其渗透性能的影响机理,为防止TCA渗流对地下水的污染提供参考。【方法】以杨凌黄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压汞试验,测定不同质量分数TCA溶液(0%(纯水),2%和8%)污染黄土孔隙分布密度、孔隙率和平均孔径的变化;采用土柱渗透试验,测定不同质量分数TCA溶液对黄土渗透特性和水分运移的影响;通过浑浊度试验、X射线衍射试验和扫描电镜观察,从上覆溶液的浊度演化、黄土胶结的腐蚀程度和表层颗粒的结构形态等角度对TCA在黄土中的渗透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当TCA质量分数由0%增加到8%时,TCA污染土中孔径0.1~1.0μm孔隙的分布密度减小,孔隙率由25.2%上升至40.4%,平均孔径由0.28μm升至0.34μm,TCA对黄土同时表现出团聚性和腐蚀性。2%TCA溶液有利于黄土表层颗粒团聚,间接扩大渗流路径,使上覆溶液可以快速入渗,其在土柱中的渗流耗时是纯水的70%,有效增大了黄土的渗透性。8%TCA溶液破坏了黄土的胶结结构,使黄土表层的团聚颗粒分散为悬浮颗粒,悬浮颗粒的沉降和浊流入渗堵塞了渗流路径,从而在土壤表层形成了1~3 cm厚的不透水层,土颗粒之间生成的针状和片状氯化物结晶进一步堵塞孔隙并降低了溶液的入渗速率,其在土柱中的渗流耗时是纯水的3.6倍,明显降低了黄土渗透性。【结论】质量分数2%和8%TCA溶液对黄土渗透性影响不同,TCA污染的预防和治理需考虑TCA团聚、腐蚀行为对黄土渗透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污染 三氯乙酸 黄土 土柱渗透试验 渗透机理
下载PDF
微量润滑切削雾化液滴毛细管渗透机理研究
3
作者 姚海鹏 乔国朝 +1 位作者 张福江 甄冬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14,共6页
微量润滑切削在绿色加工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在加工过程中润滑油雾的毛细管渗透机理和影响规律仍不明晰。因此,设计了带有负压环境的微切槽毛细管渗透试验,结合雾化液滴毛细管渗透的动力学分析,探究了微量润滑条件下气压、流量和... 微量润滑切削在绿色加工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在加工过程中润滑油雾的毛细管渗透机理和影响规律仍不明晰。因此,设计了带有负压环境的微切槽毛细管渗透试验,结合雾化液滴毛细管渗透的动力学分析,探究了微量润滑条件下气压、流量和微切槽毛细管横截面积对液滴渗透速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毛细管中的负压环境为液滴的渗透提供了便利;随着气压和流量增大,液滴的渗透速度增大,但是毛细管的截面大小对液滴的渗透速度并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润滑 毛细管 负压 渗透机理 液滴
下载PDF
木材染色过程中染液渗透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于志明 赵立 李文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9-82,共4页
染液在木材中的渗透是木材染色的关键 .该文选取毛白杨、泡桐、马尾松和红松等树种 ,利用真空浸注的方法 ,研究木材染色过程中的预处理和染色工艺条件对染料在木材中的渗透机理的影响 .结果表明 ,染料在不同树种木材中渗透性有较大差异 ... 染液在木材中的渗透是木材染色的关键 .该文选取毛白杨、泡桐、马尾松和红松等树种 ,利用真空浸注的方法 ,研究木材染色过程中的预处理和染色工艺条件对染料在木材中的渗透机理的影响 .结果表明 ,染料在不同树种木材中渗透性有较大差异 ,所采用的两种阔叶材的渗透性优于针叶材 ,而密度与渗透性无直接关系 ;木材经过抽提处理后 ,渗透性有所改善 ,改善的幅度因树种而异 ;真空度、抽真空时间和染色时间是影响染料渗透深度的主要因子 ,其它因子对染料渗透的深度影响不大 ;不同树种的木材染色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染色 渗透机理 染液 预处理 工艺条件
下载PDF
蛋白质溶胶-凝胶包埋法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及渗透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茉 何锡文 +3 位作者 秦磊 李文友 陈朗星 张玉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98-504,共7页
分别以牛血红蛋白、牛血清白蛋白和溶菌酶3种蛋白质为模板分子,采用表面涂布的方法制备了在Nylon微孔滤膜表面覆盖有聚丙烯酰胺凝胶层的分子印迹复合膜,并用扫描电镜对制备的分子印迹膜的表面形态和孔结构进行了表征,发现支撑膜的表面... 分别以牛血红蛋白、牛血清白蛋白和溶菌酶3种蛋白质为模板分子,采用表面涂布的方法制备了在Nylon微孔滤膜表面覆盖有聚丙烯酰胺凝胶层的分子印迹复合膜,并用扫描电镜对制备的分子印迹膜的表面形态和孔结构进行了表征,发现支撑膜的表面及内部微孔表面均被一层丙烯酰胺凝胶所覆盖.对用不同蛋白为模板制备的分子印迹膜进行了这3种蛋白的单一组分和双组分混合溶液渗透实验.结果表明,各蛋白底物在印迹膜上的渗透规律是特异性的识别位点和尺寸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异性识别位点会选择性地识别模板分子,从而使其渗透速度减慢;尺寸效应主要体现在底物蛋白的体积越小其渗透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复合膜 渗透机理 蛋白质分子印迹 膜分离
下载PDF
铅在高炉内的渗透机理 被引量:7
6
作者 沈峰满 杨雪峰 +1 位作者 杨光景 储满生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03-1006,共4页
结合昆钢生产实际,对高炉内铅的渗透机理进行了系统的考察与研究.结果表明:高炉内铅不能简单地通过砖衬的原始气孔进行渗透.铅在高炉砖衬内的渗透行为主要是通过各种缝隙,特别是炉壳与砖衬之间的间隙而进行的.当耐火砖受侵蚀较严重时,... 结合昆钢生产实际,对高炉内铅的渗透机理进行了系统的考察与研究.结果表明:高炉内铅不能简单地通过砖衬的原始气孔进行渗透.铅在高炉砖衬内的渗透行为主要是通过各种缝隙,特别是炉壳与砖衬之间的间隙而进行的.当耐火砖受侵蚀较严重时,铅进入砖内部并发生膨胀变形,进一步破坏耐火材料的组织结构.基于新的铅渗透机理,对高炉排铅孔设计理念进行了探讨,为铅负荷较高的高炉进行合理炉型设计、安全稳定生产和提高高炉寿命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渗透机理 侵蚀
下载PDF
汉江城固段防洪河堤渗透机理与防治方案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守义 张晓飞 +1 位作者 冯海波 边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83-186,共4页
 根据汉江城固段堤防工程土料室内试验资料与河堤、堤基土料分布,运用渗流理论和有限元法,通过多方案计算分析,研究了该段粉沙土河堤发生渗透破坏的机理,分析了1998年"8·20"洪水造成河堤背水坡脚和附近农田内发生渗透...  根据汉江城固段堤防工程土料室内试验资料与河堤、堤基土料分布,运用渗流理论和有限元法,通过多方案计算分析,研究了该段粉沙土河堤发生渗透破坏的机理,分析了1998年"8·20"洪水造成河堤背水坡脚和附近农田内发生渗透破坏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防治渗透破坏的工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城固段 防洪河堤 渗透机理 防治方案 堤防工程 土料 室内试验资料 渗流理论 有限元法
下载PDF
环氧树脂修复水泥基材料微裂缝的渗透机理 被引量:6
8
作者 王信刚 周镇 +2 位作者 赵华 张晨阳 李玉洁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00-1207,共8页
为了探明微胶囊芯材(环氧树脂)修复水泥基材料微裂缝的毛细渗透机理,采用光学接触角测量仪测量环氧树脂的接触角及表面张力,并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环氧树脂在水泥基材料裂缝表面的润湿效果,研究温度、裂缝宽度、环氧树脂种类等因素对环... 为了探明微胶囊芯材(环氧树脂)修复水泥基材料微裂缝的毛细渗透机理,采用光学接触角测量仪测量环氧树脂的接触角及表面张力,并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环氧树脂在水泥基材料裂缝表面的润湿效果,研究温度、裂缝宽度、环氧树脂种类等因素对环氧树脂渗透能力的影响,建立了毛细渗透理论模型,进行模拟渗透试验.结果表明:在20~50℃范围内,升高温度能降低环氧树脂黏度,增强环氧树脂在水泥基材料微裂缝中的毛细渗透能力;环氧树脂在窄裂缝(一般小于200μm)中渗透时,初期可忽略其自身重力影响,渗透驱动力主要来源于毛细作用;在裂缝宽度为50~200μm时,环氧树脂的毛细渗透能力与裂缝宽度成反比,宽度越小毛细作用越明显,毛细渗透能力越强;环氧树脂E‐51的毛细渗透能力相比环氧树脂E‐44增强约17.4%,荧光环氧树脂相比普通环氧树脂的毛细渗透能力降低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水泥基材料 自修复 渗透机理 毛细作用力
下载PDF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机理 被引量:1
9
作者 韩立达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31,共5页
本文将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理论应用到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的机理中 ,重新界定了高技术产品 (产业 )和传统产品 (产业 )的概念 ,指出了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是一种技术创新的突变 ,先进适用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是一种技... 本文将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理论应用到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的机理中 ,重新界定了高技术产品 (产业 )和传统产品 (产业 )的概念 ,指出了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是一种技术创新的突变 ,先进适用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是一种技术的累积过程。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技术转移的路径 ,得出了两种不同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的机理 ,对于我们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 先进适用技术 传统产业 产品生命周期 渗透机理 技术转移路径
下载PDF
亚砜基纤维素膜制备及SO_2渗透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振峰 曹义鸣 +1 位作者 吴江 袁权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9,共4页
采用苯基乙烯基亚砜对纤维素膜进行化学改性,制备了亚砜基纤维素膜,并测试了其SO2气体渗透性能;观察到该膜对SO2的渗透系数随气体压力增大而减小,符合双吸附-双迁移模型.
关键词 纤维素膜 制备 S02渗透 渗透机理 乙烯基亚砜 双吸附-双迁移机理
下载PDF
铝电解过程中锂元素的阴极渗透机理
11
作者 王耀武 尤晶 +1 位作者 彭建平 狄跃忠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67,共6页
铝电解生产过程中,由于氧化铝中含有少量的氧化锂导致电解质中氟化锂含量升高,锂元素向阴极内衬中渗透.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与扫描电镜分析,对电解质和阴极炭块中锂元素的存在形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铝电解过程中锂元素的阴极渗透机理.结... 铝电解生产过程中,由于氧化铝中含有少量的氧化锂导致电解质中氟化锂含量升高,锂元素向阴极内衬中渗透.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与扫描电镜分析,对电解质和阴极炭块中锂元素的存在形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铝电解过程中锂元素的阴极渗透机理.结果表明:电解质中的锂主要以LiNa2AlF6形式存在;电解过程中,电解质中的部分锂离子被铝还原为金属锂并进入铝液中,铝液中锂摩尔分数与电解质中的氟化锂摩尔分数成正比;电解质中的锂主要以氟化物形式通过阴极炭块中的开气孔和裂缝向阴极炭块中渗透,铝液中的锂不会通过铝液向阴极炭块内部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 氟化锂 渗透机理 铝热还原 阴极炭块
下载PDF
铅在高炉内渗透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雪峰 杨光景 《昆钢科技》 2006年第B08期58-61,共4页
针对铅在高炉内的渗透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渗透机理,认为铅很难通过砖衬的原始气孔进行渗透,主要是通过高炉内各种缝隙进行渗透。基于新的铅渗透机理,对高炉排铅孔设计理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炉 渗透机理
下载PDF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面膜堆石坝中PVC膜渗透机理
13
作者 徐国雷 张宪雷 马仲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8-142,共5页
为探究渗透压力作用下PVC土工膜内水分的演变规律,开展了不同渗透压力下材料渗透特性试验,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以~1H为探针分析了渗透压力由1.0 MPa增至1.8 MPa过程中膜内水分相态及其分布特征,构建了渗透压力与低场核磁总信号幅值、... 为探究渗透压力作用下PVC土工膜内水分的演变规律,开展了不同渗透压力下材料渗透特性试验,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以~1H为探针分析了渗透压力由1.0 MPa增至1.8 MPa过程中膜内水分相态及其分布特征,构建了渗透压力与低场核磁总信号幅值、渗漏量的关系及核磁总信号幅值与渗漏量的关系曲线。试验结果表明,渗漏量与低场核磁共振测得的首点信号相关性强,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成果可支撑PVC膜渗透机理分析;膜内水分含量和微小孔隙在渗透压力不大于1.5 MPa和大于1.7 MPa时,随渗透压力增大而发育,1.6 MPa时出现萎缩。PVC膜内孔径变化与渗透压力和内部微观结构形态有关,可通过改善膜内微观结构形态提高材料防渗性能,研究结果对面膜堆石坝防渗选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土工膜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 渗透机理 微观孔径
原文传递
论数学文化融入小学课堂的渗透机理和教育准则
14
作者 宫斐 《读与写(中旬)》 2022年第11期0043-0045,共3页
将数学文化融入小学课堂,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习得数学知识的重要驱动力。本文结合多年数学教育经验,探讨了数学文化的构成,分析了小学课堂数学文化渗透机理,同时提出了在小学课堂上融入数学文化的教育准则,希望在数学文化熏陶下,进一步提... 将数学文化融入小学课堂,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习得数学知识的重要驱动力。本文结合多年数学教育经验,探讨了数学文化的构成,分析了小学课堂数学文化渗透机理,同时提出了在小学课堂上融入数学文化的教育准则,希望在数学文化熏陶下,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文化 小学课堂 渗透机理 教育准则
下载PDF
低熔点合金高低温循环浸渍杨木的性能及机理研究
15
作者 孙永平 于新栋 +2 位作者 柴希娟 徐开蒙 解林坤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利用气-液相变自驱动原理,选用Sn-Bi-Pb低熔点合金(LMPA),通过木材含水率的调控及采用高低温交替循环浸渍法,在不破坏木材本身结构的条件下制备了金属化杨木,探讨了低熔点合金在木材中的渗透机理,并分析了金属化杨木的增重率、吸水率、... 利用气-液相变自驱动原理,选用Sn-Bi-Pb低熔点合金(LMPA),通过木材含水率的调控及采用高低温交替循环浸渍法,在不破坏木材本身结构的条件下制备了金属化杨木,探讨了低熔点合金在木材中的渗透机理,并分析了金属化杨木的增重率、吸水率、顺纹抗压强度及导热性能。结果表明:提高木材的含水率并在高低温循环条件下浸渍有助于LMPA渗透到木材导管中,当杨木的含水率为60%时,其增重率高达52.47%;浸泡144 h后的吸水率比对照样减小了78.4%,顺纹抗压强度提高了33.75%,导热系数是对照样的2.6倍,在地暖地板领域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熔点合金 高低温循环 金属化杨木 渗透机理 含水率
下载PDF
盐酸丁螺环酮对动物口腔粘膜的渗透性及其机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青 平其能 刘国杰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21-624,共4页
目的 研究盐酸丁螺环酮对动物口腔粘膜的渗透性及渗透机理。方法 采用离体动物口腔粘膜的体外渗透试验方法 ,比较盐酸丁螺环酮对家兔、豚鼠、猪、羊和牛的口腔粘膜渗透性 ,考察药物浓度及溶液pH值的影响。结果 盐酸丁螺环酮对家兔口... 目的 研究盐酸丁螺环酮对动物口腔粘膜的渗透性及渗透机理。方法 采用离体动物口腔粘膜的体外渗透试验方法 ,比较盐酸丁螺环酮对家兔、豚鼠、猪、羊和牛的口腔粘膜渗透性 ,考察药物浓度及溶液pH值的影响。结果 盐酸丁螺环酮对家兔口腔粘膜的渗透性最大 ,渗透速率随溶液pH值升高而增大 ,与药物浓度成正比。结论盐酸丁螺环酮通过口腔粘膜转运的方式为被动扩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丁螺环酮 口腔粘膜 渗透试验 影响因素 渗透机理
下载PDF
焦谷氨酸油醇酯作为经皮渗透促进剂及其促渗机理 被引量:5
17
作者 成志毅 陈浩凡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4-387,共4页
目的 研究焦谷氨酸油醇酯作为经皮渗透促进剂 ,试验其促渗活性和促渗机理。方法 考察焦谷氨酸油醇酯、油醇和油酸对咖啡因、替硝唑和醋酸可的松经皮渗透促渗效果 ;通过衰减全反射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ATR FTIR)法分析焦谷氨酸油醇... 目的 研究焦谷氨酸油醇酯作为经皮渗透促进剂 ,试验其促渗活性和促渗机理。方法 考察焦谷氨酸油醇酯、油醇和油酸对咖啡因、替硝唑和醋酸可的松经皮渗透促渗效果 ;通过衰减全反射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ATR FTIR)法分析焦谷氨酸油醇酯的促渗机理。结果 焦谷氨酸油醇酯使 3种不同类型药物经皮渗透的累积渗透量有明显提高 ,增渗倍数分别为 7 9,41 8和 2 8。作用后的人体皮肤ATR FTIR谱图上 2 80 0~ 2 950cm-1 和酰胺I吸收峰随角质层的逐步剥离出现不同的位移变化。结论 焦谷氨酸油醇酯对药物有较好的促渗效果 ,其促渗机理除了使角质层中的脂质变得无序外可能还使角质蛋白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给药系统 经皮渗透促进剂 渗透机理 焦谷氨酸油醇酯
下载PDF
傍河强采地下水的渗透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国东 李俊亭 《中国科学(E辑)》 EI CSCD 1997年第4期375-380,共6页
针对强采机理展开研究.首先制作一个砂槽实验模型模拟傍河强采地下水的物理过程,然后应用饱和-非饱和流理论建立其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进行理论模拟.物理实验和理论模拟结果一致,并得到了一些新的认识和发现:剖面上的浸润曲线不是上凸... 针对强采机理展开研究.首先制作一个砂槽实验模型模拟傍河强采地下水的物理过程,然后应用饱和-非饱和流理论建立其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进行理论模拟.物理实验和理论模拟结果一致,并得到了一些新的认识和发现:剖面上的浸润曲线不是上凸的抛物线形状而是一条下凹曲线,随着傍河抽(排)水强度增大,地下水与河水产生脱节,脱节点不位于河床面而在河床下含水层内部;河床下形成上下两个饱和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傍河取水 地下水脱节 饱和-非饱和流 渗透机理
原文传递
基于考虑时变性的宾汉姆流体的渗透注浆机理研究 被引量:39
19
作者 杨志全 侯克鹏 +1 位作者 郭婷婷 马秋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67-72,共6页
结合宾汉姆流体的流变方程与流体粘度的时变性特性,建立了考虑时变性的宾汉姆流体的流变方程与渗流运动方程,并在一些假设的基础上,推导考虑时变性的宾汉姆流体的球形及柱形渗透注浆机理,通过设计两组室内注浆试验对其进行了验证。试验... 结合宾汉姆流体的流变方程与流体粘度的时变性特性,建立了考虑时变性的宾汉姆流体的流变方程与渗流运动方程,并在一些假设的基础上,推导考虑时变性的宾汉姆流体的球形及柱形渗透注浆机理,通过设计两组室内注浆试验对其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由考虑时变性的宾汉姆流体的渗透机理公式计算出的理论扩散半径与试验实际测量的扩散半径虽然有20%左右的差异,但处于可接受误差的范围内,因而在总体上能够较好地反映考虑时变性的宾汉姆流体的注浆渗透规律,对注浆设计、施工和理论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性 宾汉姆流体 渗透注浆机理
下载PDF
上海地区软土地基中基坑渗透破坏机理和对策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璞 刘万兴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软土地基 基坑 渗透破坏机理 深基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