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0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巴塘地区富锂温泉的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1
作者 胡志华 田建吉 +7 位作者 吕菲 刘畅 雷鸣宇 万汉平 郝伟林 张松 高洪雷 吴儒杰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88-104,共17页
川西巴塘地区处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地壳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活动强烈而密集的地区,其中茶洛—德达地段是温泉聚集区,富锂沸泉与温泉密集发育。为进一步认识该区富锂温泉的成因以及温泉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开展了温泉水氢、氧、碳和锂同... 川西巴塘地区处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地壳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活动强烈而密集的地区,其中茶洛—德达地段是温泉聚集区,富锂沸泉与温泉密集发育。为进一步认识该区富锂温泉的成因以及温泉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开展了温泉水氢、氧、碳和锂同位素的综合研究,阐明了地热流体、锂和热量的来源,探讨了富锂温泉的成因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为该区富锂温泉的研究和勘查提供支撑。研究结果显示:1)茶洛—德达地段发育章柯、茶洛富锂沸泉和查青卡富锂温泉,锂含量高达1353.00~3592.00µg·L^(-1),其锂同位素组成δ7Li介于-0.53‰~1.74‰之间;2)该区富锂温泉水主要来源于周边4800~5200 m的高山区域大气降水,温泉流体循环深度可达6900~8500 m,与该区部分地震的震源深度相当;3)富锂温泉的深部发生较强的高温(温度236~289℃)水-岩反应,碳酸盐岩、富锂花岗岩等释放出碳和锂等元素,形成查青卡富锂温泉(1353~1392µg·L^(-1));章柯、茶洛沸泉除上述锂来源外,还有深部高温富锂流体混入,从而形成更高温(240~289℃)、更富锂(2736~3592µg·L^(-1))的地热流体;4)该区章柯、茶洛富锂沸泉的热源除以深部(地壳、地幔)热流为主要热源外,还有地震断层摩擦热、深部流体热为补充热源,频发的地震活动持续地、脉动式地为章柯、茶洛地热系统补充热量,形成富锂沸泉。查青卡富锂温泉热源主要为深部(地壳、地幔)热流,无断层摩擦热和深部流体热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锂温泉 同位素 地震活动 成因 川西巴塘地区
下载PDF
基于ASEB栅格分析法的广东温泉旅游产业开发研究
2
作者 陆万俭 龚筱敏 +1 位作者 龙鼎 陈莹 《南方农村》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广东作为全国温泉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也是国内温泉旅游发展最快最成熟的地区。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广东温泉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温泉资源无序开发、温泉旅游产品同质化、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等,这... 广东作为全国温泉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也是国内温泉旅游发展最快最成熟的地区。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广东温泉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温泉资源无序开发、温泉旅游产品同质化、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等,这些问题使得广东温泉度假产业的市场竞争压力日益加剧。本文围绕广东温泉旅游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应用AESB栅格分析法,明确广东温泉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同时与曼宁-哈斯-德赖弗-布朗需求层次理论的活动、环境、体验、收益四个方面结合起来,分析广东温泉资源现状和温泉产业现状,针对广东温泉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具有可行性和可推广性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温泉 温泉旅游 ASEB栅格分析法
下载PDF
海南岛温泉气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3
作者 王锡娇 魏费翔 +3 位作者 王佳龙 郭明瑞 卢启明 张慧 《内陆地震》 2024年第1期13-21,共9页
为了查明海南岛温泉气体的起源,探讨海南岛温泉与琼北新生代火山活动的关系,通过对海南岛温泉气体成分和氮(N)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岛温泉气体以N 2为主,含量都在87%以上,个别样品达到90%以上,且均有CO_(2)共存。海南... 为了查明海南岛温泉气体的起源,探讨海南岛温泉与琼北新生代火山活动的关系,通过对海南岛温泉气体成分和氮(N)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岛温泉气体以N 2为主,含量都在87%以上,个别样品达到90%以上,且均有CO_(2)共存。海南岛温泉气体δ^(15)N值均大于0,且断裂带集中地区的样品,其δ^(15)N值普遍偏大,而断裂带相对稀疏地区的样品,其δ^(15)N值相对较低,说明温泉气体主要受断裂带控制,主要来源为地壳和大气。此外,海南岛温泉气体不论是气体组合还是氦同位素特征,都与腾冲、长白山及五大连池活动火山区地热流体逸出气体明显不同,前者气体组合以N_(2)为主,后者主要以CO_(2)为主,前者He含量高,3He/4He低,而后者He含量低,3He/4He高。综合温泉气体成分和同位素特征,认为海南岛温泉气体主要为地壳和大气来源,少量为幔源混入,其温泉气体释放活动属于正常的断层气体活动,与琼北新生代火山活动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同位素 温泉气体 气体地球化学 海南岛
下载PDF
山林温泉好温暖
4
作者 曹雯 《当代贵州》 2024年第6期26-27,共2页
2关注点“支支串飞”让目的地转眼即达,贵州山林温泉,正日益成为省外游客感受冬日温暖的美好体验。山林之下是滚滚热流,为贵州的冬日提供源源不断的温暖。作为中国温泉资源最为富集的省份之一,贵州现已探明303处温泉旅游资源,在全省88个... 2关注点“支支串飞”让目的地转眼即达,贵州山林温泉,正日益成为省外游客感受冬日温暖的美好体验。山林之下是滚滚热流,为贵州的冬日提供源源不断的温暖。作为中国温泉资源最为富集的省份之一,贵州现已探明303处温泉旅游资源,在全省88个县(市、区)中,77个有温泉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泉资源 温泉旅游资源 关注点 山林 目的地 温暖 游客 贵州
下载PDF
新疆温泉地下水库成库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5
作者 高福翔 徐东升 +1 位作者 周金龙 周龙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新疆博尔塔拉河流域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配不均,用水过程与来水过程不相匹配,修建地下水库对水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对新疆温泉县地下水库从水文地质条件、水源与水质、储水条件、补水条件、取水条件、生态环境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全... 新疆博尔塔拉河流域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配不均,用水过程与来水过程不相匹配,修建地下水库对水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对新疆温泉县地下水库从水文地质条件、水源与水质、储水条件、补水条件、取水条件、生态环境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基本明确了温泉县地下水库“渗得进、存得住、取得出”的建库基本条件。初步讨论了地下水库的回补、取水方式,平均每天需回补量为41.64×10^(4)m^(3),所需渗渠最小面积为11.90×10^(4)m^(2),全年人工回补量为4837×10^(4)m^(3);取水方式采用地下集水廊道自流式取水工程,运用隧洞稳定涌水模型计算出不同含水层厚度下的廊道长度,提出合理的回补工程布置方法,为地下水库建设提供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温泉 地下水库 成库条件 水文地质
下载PDF
云南落漏河流域温泉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模式
6
作者 罗欢 刘振南 +5 位作者 马一奇 张云辉 陶兰初 陈庆松 符敦凯 吴湘川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9,共14页
温泉的水化学特征和成因机制研究对中低温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云南落漏河流域温泉分布受隐伏断裂带控制,沿落漏河分布于河谷两岸,出露于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和二叠系玄武岩地层,温度介于34.5~50.0℃,属于中低温热水,pH为7.62~... 温泉的水化学特征和成因机制研究对中低温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云南落漏河流域温泉分布受隐伏断裂带控制,沿落漏河分布于河谷两岸,出露于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和二叠系玄武岩地层,温度介于34.5~50.0℃,属于中低温热水,pH为7.62~9.73,溶解性固体总量介于262~702 mg/L。通过采集落漏河流域内温泉热水和周边浅表冷泉水样,开展水化学成分和氢氧同位素测试,基于水文地球化学方法探讨温泉及地下水的水文循环过程、水化学演化及其成因模式。结果表明,受HCO_(3)-Ca型浅层地下冷水混合的影响,温泉水化学类型为HCO_(3)-Na型,温泉热水和地下冷水化学组成受硅酸盐和碳酸盐矿物溶滤控制。氢氧同位素分析指示温泉热水和地下冷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补给高程为2007~2307 m,补给区域为河谷西北部马耳山、北部锅盖山和中部左家山等山脉。通过二氧化硅地热温标、硅-焓混合模型和多矿物平衡模拟估算的温泉热储温度为68.4~150.0℃,冷水混合比例为77.9%~90.5%。落漏河流域温泉成因模式大致为:大气降水沿裂隙或岩溶通道下渗,历经深部地下循环被大地热流加热,循环深度为2872~3724 m,而后在高温和冷、热水密度差的驱动下沿白莲村隐伏断裂带上涌,在第四系地层以中低温温泉形式出露。研究成果可为落漏河流域温泉开发利用以及探索同类型中低温地热资源开发潜力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漏河流域 温泉 水化学特征 热储温度 多矿物平衡模拟 成因模式
下载PDF
海南温泉设施氡及子体浓度测量与所致剂量研究
7
作者 王鑫 谢东海 +5 位作者 张林伟 唐煜 王叶 符义凡 史云剑 肖蓉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0,共5页
为了解海南省温泉设施内氡及子体浓度水平以及温泉利用带来的辐射剂量,采用连续测量方法,对海南省4个地区的典型温泉酒店内不同环境空气中氡及其子体浓度开展了现场测量。结果显示:温泉酒店室内氡及其子体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7.7±21... 为了解海南省温泉设施内氡及子体浓度水平以及温泉利用带来的辐射剂量,采用连续测量方法,对海南省4个地区的典型温泉酒店内不同环境空气中氡及其子体浓度开展了现场测量。结果显示:温泉酒店室内氡及其子体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7.7±21.1)Bq/m^(3)和(16.3±13.9)Bq/m^(3),氡浓度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参考水平和我国现行国标GB 18871—2002规定的室内氡控制水平;温泉酒店室内环境空气中氡子体所致年有效剂量平均值为1.03 mSv,处于我国正常本底水平范围;客房内氡及子体浓度普遍高于酒店大厅和酒店工作人员的工作间,大厅及工作间相对较低的平衡因子佐证通风状态良好,提示温泉酒店内氡浓度与通风状态密切相关;观察到温泉水利用可以导致客房房间内氡浓度暂时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泉设施 氡及子体浓度 剂量
下载PDF
温泉资源 “泡”出来的“热经济”
8
作者 王薇 《西部大开发》 2024年第3期49-51,共3页
谈起春节里里“携家带口,说走就走”的旅行,温泉游必有一席之地。尽管今年春节假期较往年更长,但有着“春节不远游”传统的中国人还是把“回乡团聚”与“周边走走”作为过节方式。闲不住的“返乡人”嘴上喊着“哪儿也没去”,却用实际行... 谈起春节里里“携家带口,说走就走”的旅行,温泉游必有一席之地。尽管今年春节假期较往年更长,但有着“春节不远游”传统的中国人还是把“回乡团聚”与“周边走走”作为过节方式。闲不住的“返乡人”嘴上喊着“哪儿也没去”,却用实际行动使“老家”的文旅消费高涨。而要让全家一起“出动”,除了人满为患的滑雪场,剩下的,便是“热气腾腾”的温泉酒店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泉资源 滑雪场 远游
下载PDF
轨道交通工程方案对地下温泉资源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张文正 杨超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4期294-298,I0020,共6页
为减小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对地下温泉资源的影响,以市郊铁路重庆中心城区至南川线工程对重庆市东温泉地热资源的影响为研究背景,结合温泉热储构造对线路避让东温泉地热资源的线、站位方案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线路采用路基和高架敷设... 为减小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对地下温泉资源的影响,以市郊铁路重庆中心城区至南川线工程对重庆市东温泉地热资源的影响为研究背景,结合温泉热储构造对线路避让东温泉地热资源的线、站位方案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线路采用路基和高架敷设不影响东温泉地热水资源的补给、径流与排泄;线路采用隧道敷设时不得穿越热储层,可穿越热储盖层,但须完全位于热储盖层范围内,才不会引起东温泉地热水的衰减和流失.研究结果为今后轨道交通穿越温泉地热资源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郊铁路 温泉 热储构造 地热资源 线站位方案
下载PDF
海南典型温泉设施内空气中氡及氡子体平衡因子测量研究
10
作者 张林伟 王鑫 +3 位作者 谢东海 唐煜 王叶 符义凡 《核安全》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平衡因子是氡子体所致剂量估算和评价的重要参数。为了解海南省温泉设施内不同空间空气中氡及氡子体平衡因子的水平与分布范围,本文采用连续测量方法对不同地域典型温泉设施内不同空间氡及氡子体浓度、室内温泉泡池加水过程氡及氡子体... 平衡因子是氡子体所致剂量估算和评价的重要参数。为了解海南省温泉设施内不同空间空气中氡及氡子体平衡因子的水平与分布范围,本文采用连续测量方法对不同地域典型温泉设施内不同空间氡及氡子体浓度、室内温泉泡池加水过程氡及氡子体浓度进行现场测量,计算并分析平衡因子的变化。测量结果表明:平衡因子在较大范围内分布,通风状况是影响平衡因子的重要因素,通风越好,平衡因子越小;室内引入温泉水后,空气中氡及氡子体浓度升高,平衡因子略有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泉设施 氡及氡子体 平衡因子
下载PDF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域下度假区多元主体治理模式及建设路径研究——以南京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为例
11
作者 常直杨 涂玮 +1 位作者 蔡安宁 朱振峰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9-114,共6页
开展旅游度假区多元主体治理模式的研究对于丰富旅游治理相关理论及创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具有指导意义。以南京汤山温泉度假区为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通过案例地调研及访谈,研究发现案例地“六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业已形成。“六元... 开展旅游度假区多元主体治理模式的研究对于丰富旅游治理相关理论及创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具有指导意义。以南京汤山温泉度假区为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通过案例地调研及访谈,研究发现案例地“六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业已形成。“六元”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协会、游客、社区居民、新闻媒体。“六元”主体协同方式包括明晰价值认同,推动长效发展;出台法律法规,保障统一管理;优化权责分配,实现共同治理;搭建沟通网络,降低运行风险四个方面。“六元”主体协同治理内容包括空间、生态、文化、社会等多维度治理内容。并提出“融入全球旅游伦理道德规范,建立高质量分级分类认证体系,更加突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文旅数智化发展水平,建立国际温泉文化人才学院,加强与上海合作组织的交流”等创建世界一流旅游度假区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相关 多元主体 协同治理 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
下载PDF
国泉涌神汤:息烽温泉的来龙去脉
12
作者 赵宽宏 《贵阳文史》 2024年第1期57-59,共3页
热泉,珍珠般晶莹剔透从地心流出来,流了千年万年,终于流出惊奇,流出风景,流出人们的赞叹。这便是勾人眼目怡人心情的息烽温泉了。这流消在云贵高原上的温泉,该是千年老泉了。其日涌水千余吨,常年水温都在53至56℃之间,且涌出的还是天然... 热泉,珍珠般晶莹剔透从地心流出来,流了千年万年,终于流出惊奇,流出风景,流出人们的赞叹。这便是勾人眼目怡人心情的息烽温泉了。这流消在云贵高原上的温泉,该是千年老泉了。其日涌水千余吨,常年水温都在53至56℃之间,且涌出的还是天然泉水,因此而名扬天下,与著名的法国维琪温泉和卢昆温泉齐名,被誉为亚洲第一氢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泉 云贵高原 息烽 来龙去脉
下载PDF
唐朝温泉盛况及其流行原因分析
13
作者 周泓宁 《陇东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8-42,共5页
唐朝温泉极为盛行,其主要表现如下:唐朝温泉分布广泛,温泉成为唐朝统治者的奢侈享受方式之一,唐朝设置专门的官员对温泉进行管理,唐朝温泉的作用颇多,如通过浸泡温泉疗养疾病,温泉可以灌溉良田提高亩产量等作用。唐朝温泉之所以流行,与... 唐朝温泉极为盛行,其主要表现如下:唐朝温泉分布广泛,温泉成为唐朝统治者的奢侈享受方式之一,唐朝设置专门的官员对温泉进行管理,唐朝温泉的作用颇多,如通过浸泡温泉疗养疾病,温泉可以灌溉良田提高亩产量等作用。唐朝温泉之所以流行,与以下因素有关:第一,北朝温泉文化的流行对唐朝的影响;第二,佛教文化中温泉洗浴部分的经文对唐朝温泉流行的影响;第三,道教文化对唐朝温泉流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温泉 盛行状况 流行原因
下载PDF
棉花堡之旅:在千年遗迹里泡温泉
14
作者 侯朝阳(文/图) 《绿色天府》 2024年第3期60-61,共2页
土耳其棉花堡,被誉为“全球最美的100个地方之一”“上帝打翻的牛奶瓶”。石灰岩层层相叠,形成了白色圆形阶梯,犹如染白了的梯田,远远看去不同时段会展现出不同的色彩恰似大朵大朵的棉花。汨汨的温泉水花堡之从山岩缝隙里流出来,雾气蒸... 土耳其棉花堡,被誉为“全球最美的100个地方之一”“上帝打翻的牛奶瓶”。石灰岩层层相叠,形成了白色圆形阶梯,犹如染白了的梯田,远远看去不同时段会展现出不同的色彩恰似大朵大朵的棉花。汨汨的温泉水花堡之从山岩缝隙里流出来,雾气蒸腾中,在台阶上汇集成大大小小的水池。在这里泡温泉不仅很享受,水中富含的矿物质还能强身健体。棉花堡既有让埃及艳后念念不忘的天然温泉,还有遍布着2000年前的古罗马遗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及艳后 温泉 古罗马 强身健体 土耳其 遗迹
下载PDF
精密水准测量在温泉区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15
作者 赵舒 《大众标准化》 2024年第8期152-154,共3页
地面沉降是一种常见的、全球性的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在温泉区,地面沉降现象更为突出,严重威胁着当地环境质量和社区安全。温泉区的地面沉降主要由地下水或热水的抽取和地壳运动等复杂因素触发,其演变过程... 地面沉降是一种常见的、全球性的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在温泉区,地面沉降现象更为突出,严重威胁着当地环境质量和社区安全。温泉区的地面沉降主要由地下水或热水的抽取和地壳运动等复杂因素触发,其演变过程和机理复杂,给监测和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研发出多种用于地面沉降监测的技术,其中,精密水准测量技术因其准确性高、操作性强而受到广泛关注。精密水准测量是一种通过测量地球表面不同点间的高差监测地表变化的高精度技术,可以准确地获知地面的沉降情况,为防止和治理地面沉降问题提供重要的支持。基于此,文章先是对温泉区地面沉降现象作以概述;接着,简单论述了精密水准测量的技术;最后,详细论述了精密水准测量在温泉区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方法,以期为有关单位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提升精密水准测量在温泉区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水准测量 温泉 地面沉降
下载PDF
河北省山区地热温泉开发利用模式研究
16
作者 赵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2期0218-0221,共4页
河北省山区温泉开发利用历史悠久,目前有地热田(温泉、地热异常点)50余处,共有温泉、地热井数量在200眼以上,开发利用方式包括洗浴、疗养、种植、养殖、矿泉水生产等。近年来河北省严格管理地热开发,部分地热温泉停止开发利用,本文详细... 河北省山区温泉开发利用历史悠久,目前有地热田(温泉、地热异常点)50余处,共有温泉、地热井数量在200眼以上,开发利用方式包括洗浴、疗养、种植、养殖、矿泉水生产等。近年来河北省严格管理地热开发,部分地热温泉停止开发利用,本文详细论述了河北省山区地热温泉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解决案例分析,并提出了开发利用模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山区地热温泉 开发利用模式
下载PDF
辽宁省温泉康养旅游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金丽 《对外经贸》 2023年第6期32-35,共4页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逐步加强以及康养需求的不断增加,温泉康养旅游逐渐成为人们外出旅游的一种新方式。辽宁温泉康养旅游开发过程中应遵循市场细分原则、联合开发原则、全域旅游原则、逐级综合开发利用原则。为开发具有辽宁特色的温泉...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逐步加强以及康养需求的不断增加,温泉康养旅游逐渐成为人们外出旅游的一种新方式。辽宁温泉康养旅游开发过程中应遵循市场细分原则、联合开发原则、全域旅游原则、逐级综合开发利用原则。为开发具有辽宁特色的温泉康养旅游业,可强化温泉康养形象,提升温泉地知名度;打造特色品牌,构建温泉康养产品体系;突出特色,建设温泉康养特色小镇;扩大宣传渠道,加强温泉康养运营创新等,使辽宁温泉康养旅游迅速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泉康养 温泉资源 旅游开发 辽宁省
下载PDF
辽东半岛温泉旅游现状与发展战略格局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艳平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1期1-3,共3页
计划经济时期,辽东半岛的温泉地的疗养机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进入市场经济后,诸多温泉地的利用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对辽东半岛温泉地利用的现状评价,对其类型的差异以及未来的发展布局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 辽东半岛 温泉旅游 安波温泉 五龙背温泉 汤沟温泉 千山温泉 沈阳市 大连市 丹东市
下载PDF
中国温泉资源旅游利用形式的变迁及其开发现状 被引量:88
19
作者 王艳平 山村顺次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2-109,共8页
就中国温泉利用演化过程和南、北及内陆温泉观光利用的实态特征 ,对温泉观光开发资本的地域特性给予了比较全面的论述 ,力图从时间空间二维尺度展示中国温泉观光利用实态的分布 ,为有志从事温泉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关... 就中国温泉利用演化过程和南、北及内陆温泉观光利用的实态特征 ,对温泉观光开发资本的地域特性给予了比较全面的论述 ,力图从时间空间二维尺度展示中国温泉观光利用实态的分布 ,为有志从事温泉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关于中国温泉利用的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泉疗养 既存温泉 新兴温泉 露天温泉浴场 个人旅馆 开发资本 旅游资源 开发
下载PDF
共和盆地兰采温泉地区地热特征及干热岩靶区
20
作者 贾小丰 李胜涛 +6 位作者 张森琦 张杨 黎敦朋 宋健 付雷 程正璞 任文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5-155,共11页
干热岩大力开发有助于我国“双碳”目标的尽早实现,其中放射性生热是干热岩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该类型干热岩地质特征和放射性生热特征,对选择该类型干热岩勘查目标区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以共和盆地兰采温泉群地区为线索... 干热岩大力开发有助于我国“双碳”目标的尽早实现,其中放射性生热是干热岩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该类型干热岩地质特征和放射性生热特征,对选择该类型干热岩勘查目标区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以共和盆地兰采温泉群地区为线索,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地表放射性伽马测量、岩石放射性测试等手段,研究了高温温泉形成的地热地质条件和放射性特征,并依据地球物理勘查解译数据初步圈定了干热岩勘查目标靶区。研究结果表明:(1)兰采温泉地区擦拉更复式花岗岩体和羊智河—夏琼断裂与兰采温泉群的形成关系密切;(2)该区出露的中晚三叠世斑状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和斑状钾长花岗岩等岩体的生热率表现出异常高的生热率特征,是正常沉积盖层生热率的5~8倍;(3)基于大地电磁测深勘查解译,羊智河—哲格姜—夏琼断裂破碎带下伏低阻体,推测为侵入时代较晚、温度较高的“体中体”花岗岩体。结论认为,该区具有“体中体”地质结构的晚三叠世高放射性斑状钾长花岗岩体,可作为干热岩勘查的主要目标方向;下一步应查明复式岩体空间分布形态,研究复式花岗岩体与地热流体的关系以及对深部温度场的影响机理,进而为圈定干热岩勘查靶区提供更加确凿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盆地 兰采温泉 地热地质 放射性生热率 “体中体”地质结构 干热岩 大地电磁测深 勘查目标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