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疫论》《温热论》外感病中疫病舌象特点
1
作者 陈静 吴锦琳 +3 位作者 朱晓晓 史亚星 刘浩田 王常海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7期3414-3417,共4页
此文通过对《温疫论》《温热论》的研究,以文献分析的方法对外感病疫病舌诊特点进行探析。提出在疫病舌诊中,以舌苔为重的观点。在疫病中,观苔可知感邪轻重,舌苔对邪气的传变感应迅速;强调白苔不尽为寒的思想,在疫病中不能尽断白苔为寒... 此文通过对《温疫论》《温热论》的研究,以文献分析的方法对外感病疫病舌诊特点进行探析。提出在疫病舌诊中,以舌苔为重的观点。在疫病中,观苔可知感邪轻重,舌苔对邪气的传变感应迅速;强调白苔不尽为寒的思想,在疫病中不能尽断白苔为寒;总结出疫病舌象对病理产物有预示作用,舌象可参与辨证,可在临床上定方论药。对疫病舌诊特点进行探析,不仅可以对临床新发疫病有参考价值,在外感病中,也可以进行鉴别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诊 外感病 温疫论 热论》
下载PDF
《温疫论》“截断扭转”论治病毒性肺炎
2
作者 王殿明 张福利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8期898-901,共4页
《温疫论》所载疫疠与病毒性肺炎发生、治疗颇具相似之处,其论治疫疠之“截断扭转”治法对治疗病毒性肺炎具有重要意义。据不同病程阶段先证而治,谨防变证。病毒性肺炎初期,治以开达膜原,扭转病所,病程中客邪早逐,截断病因,病传虽多,依... 《温疫论》所载疫疠与病毒性肺炎发生、治疗颇具相似之处,其论治疫疠之“截断扭转”治法对治疗病毒性肺炎具有重要意义。据不同病程阶段先证而治,谨防变证。病毒性肺炎初期,治以开达膜原,扭转病所,病程中客邪早逐,截断病因,病传虽多,依“九传治法”灵活用方,以达里通表和。预后扶正,防止邪伏体虚而病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疫论 截断扭转 病毒性肺炎
下载PDF
《温疫论》运用下法特点及影响探析
3
作者 杨广 王宗明 汪波 《国医论坛》 2024年第4期10-13,共4页
吴又可提出下法在伤寒与温病中的运用不同,其《温疫论》运用下法特点有四:重在紧扣病机,及时运用;强调明辨证候,不拘结粪一症;注重因人而异,灵活运用;注意下后调护,扶正为重。其下法特点、思想被后世医家继承和发展。戴天章明确“时疫... 吴又可提出下法在伤寒与温病中的运用不同,其《温疫论》运用下法特点有四:重在紧扣病机,及时运用;强调明辨证候,不拘结粪一症;注重因人而异,灵活运用;注意下后调护,扶正为重。其下法特点、思想被后世医家继承和发展。戴天章明确“时疫下不厌早”;叶天士提出湿温便溏有邪,清热导滞,便硬无湿不可攻下;杨栗山针对温疫热毒炽盛提出“治法急以逐秽为第一要义”;吴鞠通在运用下法时,依据热邪轻重与津液多寡选择相应的承气汤;姜春华提出“截断扭转”法。《温疫论》中下法内容丰富,为临床下法运用提供了思想指导,值得借鉴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法 吴又可 温疫论 病学 理论探讨
原文传递
浅谈《温疫论》对时疫防治的启发
4
作者 胡皓 金树英 张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9期49-52,共4页
文章从时疫的概念出发,总结明代著名医家吴又可所著《温疫论》中关于温疫认识与治疗的学术思想,在病因病机、传变规律、症状特点及治疗预后等方面展开论述。尤其是《温疫论》“杂气”病原学说和“邪伏膜原”的学术思想,对时疫的治疗有... 文章从时疫的概念出发,总结明代著名医家吴又可所著《温疫论》中关于温疫认识与治疗的学术思想,在病因病机、传变规律、症状特点及治疗预后等方面展开论述。尤其是《温疫论》“杂气”病原学说和“邪伏膜原”的学术思想,对时疫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吴又可的温疫防治理论指导现代临床实践,不断完善时疫的中医防治举措,是中医药学发挥时疫防治作用的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疫论 吴又可 邪伏膜原
下载PDF
吴又可《温疫论》理法方药新探
5
作者 杨德福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4期208-214,共7页
探讨分析《温疫论》中的理法方药。分析认为,现存最早论治温疫的专著《温疫论》蕴含着吴又可辨治温疫的一整套理法方药体系,其中颇多创见。吴又可提出新的病因学说--杂气说及疠气说,力主温疫不同于伤寒。建立表里辨证模型,创立表里九传... 探讨分析《温疫论》中的理法方药。分析认为,现存最早论治温疫的专著《温疫论》蕴含着吴又可辨治温疫的一整套理法方药体系,其中颇多创见。吴又可提出新的病因学说--杂气说及疠气说,力主温疫不同于伤寒。建立表里辨证模型,创立表里九传辨证体系。提出和阐发阳郁化热理论,揭示温疫的基本病机是邪阻气机,阳郁化热或化火,耗气搏血,伤津耗液。治疗强调逐邪为第一要义,视邪之所在、邪之所趋,因势利导使用汗、吐、下三法,导邪外出,宣通气机。丰富了攻下法和治疗温疫的方药。阳郁化热理论是吴又可学术思想的核心,温疫的辨证、治法、方药及治疗禁忌均是在这一原理指导下的具体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又可 温疫论 理法方药 疠气 阳郁化热 表里辨证
原文传递
《温疫论》扶正祛疫思想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钱琳琳 马晓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6-217,233,共3页
《温疫论》首次提出“戾气”致病学说,在治疗上认为“客邪贵乎早逐”,善用下法以逐邪。同时,他重视正气,认为“正气被伤,邪气始得张溢”,正气的强弱主要表现在胃气的盛衰。针对正邪斗争的各阶段都有相应的治法方药。在机体正气强盛时,... 《温疫论》首次提出“戾气”致病学说,在治疗上认为“客邪贵乎早逐”,善用下法以逐邪。同时,他重视正气,认为“正气被伤,邪气始得张溢”,正气的强弱主要表现在胃气的盛衰。针对正邪斗争的各阶段都有相应的治法方药。在机体正气强盛时,可通过战汗而解。邪气伤及正气,而正气未衰时,创立达原饮,配伍知母、芍药滋阴扶正。在运用承气汤时配伍生姜煎服以扶助正气。疫病邪盛正衰时,采用黄龙汤以补泻兼施。邪去正虚创立四养荣汤、六成汤等方,主以扶正。病愈后吴氏提倡应静养节饮食以复正气。同时还注重人体体质不同,提出四损不可正治的观点。对现代指导疫病治疗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疫论 吴又可 正气 扶正祛邪法
下载PDF
探析《温疫论》中治疫思想及其在现今疫病治疗中的应用
7
作者 于雷 王秋月 岳冬辉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12期1391-1393,共3页
文章基于中医药有效防治现今疫病流行的背景下,发掘《温疫论》中的治疫思想,为疫病诊疗提供重要思路。通过对《温疫论》治疫思想的整理,发现吴又可在辨证疫病精准施治、先证施治截断病程与治疫用药均有独到见解,并且在现今疫病临床治疗... 文章基于中医药有效防治现今疫病流行的背景下,发掘《温疫论》中的治疫思想,为疫病诊疗提供重要思路。通过对《温疫论》治疫思想的整理,发现吴又可在辨证疫病精准施治、先证施治截断病程与治疫用药均有独到见解,并且在现今疫病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显著疗效。探求中医古籍中的原始诊疗思维,着力于发展中医学术,为中医临床防疫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疫论 吴又可 达原饮
下载PDF
《温疫论》治疗思想在中医治疗寒湿疫中的应用体会
8
作者 刘俊楠 杨桂仙 +3 位作者 范琦 王硕 刘思敏 赵东凯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4期169-171,共3页
通过总结《温疫论》的学术思想分析寒湿疫的治疗原则与方法,并从《温疫论》的角度系统论述“寒湿疫”的证候特点、病机特点和传变规律,探讨其理论在治疗“寒湿疫”中的应用体会。
关键词 温疫论 寒湿 病治疗
下载PDF
《温疫论》郁热病机论治探析
9
作者 艾军 曾彩玲 +1 位作者 陈斌成 戴铭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1-4,共4页
《温疫论》郁热的形成与感染疫邪有关,误治可加重郁热。郁热可分卫分、气分、营分的无形郁热和燥屎、积滞、热瘀导致的有形郁热。卫分无形郁热可用柴胡清燥汤“发之”。气分无形郁热可从吐、下、汗解。营分无形郁热可治以养营阴、透热... 《温疫论》郁热的形成与感染疫邪有关,误治可加重郁热。郁热可分卫分、气分、营分的无形郁热和燥屎、积滞、热瘀导致的有形郁热。卫分无形郁热可用柴胡清燥汤“发之”。气分无形郁热可从吐、下、汗解。营分无形郁热可治以养营阴、透热转气之法。营分燥屎热结者,治以承气汤;积滞郁结者,治以芍药汤加大黄;热瘀互结者,轻则治以调胃承气汤,重则治以大承气汤;热减瘀血不去者,继以桃仁承气汤;瘀去热仍在者,治以犀角地黄汤。阐明《温疫论》无形郁热和有形热结的病机和治疗方法,可丰富吴又可学术思想和温疫学说,促进疫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构建及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疫论 郁热 病机 辨证论治
下载PDF
《温疫论》与《瘟疫明辨》的舌诊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罗大中 梁嵘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8-369,共2页
对吴又可《温疫论》和戴天章《瘟疫明辨》中的舌诊内容进行了分析。《温疫论》中有舌诊记录67处,其中舌苔63处,舌质1处,舌态3处。诊舌苔是确定邪气所在的部位、判断邪气的传变及运用清热下法的重要依据。《瘟疫明辨》中有舌诊记录172处... 对吴又可《温疫论》和戴天章《瘟疫明辨》中的舌诊内容进行了分析。《温疫论》中有舌诊记录67处,其中舌苔63处,舌质1处,舌态3处。诊舌苔是确定邪气所在的部位、判断邪气的传变及运用清热下法的重要依据。《瘟疫明辨》中有舌诊记录172处,提出舌诊在温病诊断中的价值高于脉诊的观点。与《温疫论》的舌诊比较,《瘟疫明辨》增加了红舌、厚苔、无苔、粗苔、酱苔、舌痿等内容,重视对舌象信息的综合观察。通过对两书中舌诊数量与内容的分析,显现出温病舌诊在发展初期时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疫论 明辨 吴又可 戴天章 舌诊
下载PDF
《温疫论》顾护胃气思想浅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廖红娟 王一飞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3-473,共1页
关键词 温疫论 顾护胃气 传染性疾病 致病病因 用药特点 辨证规律 辨证论治 吴又可
下载PDF
吴又可《温疫论》治法探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广浩 陈昕琳 诸宁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6-7,共2页
对《温疫论》的治则治法、下法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探讨,评价了吴又可对温病治疗的历史贡献,也指出了所存在的历史局限。
关键词 吴又可 温疫论 下法 治则治法 中医治疗 中医理论
下载PDF
《温疫论》顾护胃气思想初探 被引量:2
13
作者 廖红娟 王一飞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1-281,共1页
关键词 温疫论 顾护胃气 传染性疾病 致病病因 用药特点 辨证规律 辨证论治 吴又可
下载PDF
《温疫论》“截断扭转”学术思想探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林慧光 芮立新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131-132,共2页
《温疫论》含有丰富的运用截断扭转法治疗温病的学术思想和方法。总结了疏利膜原 ,扭转病位 ;早逐客邪 ,截断病因 ;先证用药 ,急证急攻 ;阻断传变 ,里通表和 ;疫后养阴 ,截断复发等治则 ,充实了温病学体系。
关键词 温疫论 截断扭转法 治疗 学术思想 治法
下载PDF
浅析吴又可《温疫论》下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惠毅 闫曙光 杨宇 《四川中医》 2012年第3期49-50,共2页
温病学说形成于明清时期,并随之涌现了一批著名的温病学家,其中以吴又可为最早且具有代表性的医家,其编撰的《温疫论》亦成为温病学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笔者通过对《温疫论》的研读,归纳其治法中下法的运用特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温疫论 吴又可 下法
原文传递
从《温疫论》湿邪致疫思想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吴文军 刘雨樵 +2 位作者 刘西洋 杨恺 冯全生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11-13,20,共4页
《温疫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湿邪致疫的专著。湿邪是新冠肺炎的重要致病因素。本文以《温疫论》湿疫思想为基础,探讨新冠肺炎湿邪致病的中医诊治,提出:祛湿以通行气机是治疗新冠肺炎的关键;动态的舌象监测利于观察病情的变化;重视湿邪... 《温疫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湿邪致疫的专著。湿邪是新冠肺炎的重要致病因素。本文以《温疫论》湿疫思想为基础,探讨新冠肺炎湿邪致病的中医诊治,提出:祛湿以通行气机是治疗新冠肺炎的关键;动态的舌象监测利于观察病情的变化;重视湿邪致疫病情的缠绵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疫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湿 治法 中医
下载PDF
《温疫论》中体现的学术致思方向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琼 李成年 《吉林中医药》 2011年第12期1141-1142,共2页
《温疫论》中体现杂气致病、邪伏募原、一药治一病等学术致思方向,既重视对具体、微观病因探求,又重视对传染性疾病共性研究;在治疗上既有针对共性特征的九传治法,又有"以物制气""一药治一病"的特效药物治疗思路。... 《温疫论》中体现杂气致病、邪伏募原、一药治一病等学术致思方向,既重视对具体、微观病因探求,又重视对传染性疾病共性研究;在治疗上既有针对共性特征的九传治法,又有"以物制气""一药治一病"的特效药物治疗思路。这种既重视共性特征,又把握个性特质的学术致思方向,对于继承发展中医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有性 温疫论 学术思想
下载PDF
吴有性《温疫论》浅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岳冬辉 苏颖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9-10,共2页
近年传染病有不断新生趋势,面对众多新生传染病,运用中医疫病理论进行探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深入研究古代温疫著作更具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文中对中医疫病学的奠基之作《温疫论》从4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剖析了吴有性温疫理论及其医学思... 近年传染病有不断新生趋势,面对众多新生传染病,运用中医疫病理论进行探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深入研究古代温疫著作更具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文中对中医疫病学的奠基之作《温疫论》从4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剖析了吴有性温疫理论及其医学思想。希望这些理论能为新生传染病提供新的有效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有性 温疫论 戾气 体质 治疗
下载PDF
谈下法在《温疫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迪赛 袁丁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53-54,共2页
通过对《温疫论》中下法运用的分析,总结出下法的适应症及下后诸证的治疗思路。对临床下法的应用,当取之"证"与"体",把握适度的原则是关键。在临床中一定要仔细辨证,以保证临床攻下方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温疫论 下法 治疗思路
下载PDF
吴有性《温疫论》下法初探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玥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159-160,共2页
明末著名医家吴有性擅治温疫,他晚年所著的《温疫论》中有大量通过下法进行治疗的论述,对后世医家影响很大。吴氏对下法的运用有所创新,在辨证施治过程中不囿于古法,突出治病求因的思想,四诊合参,大胆施治,更考虑到下后固护胃气,分析全... 明末著名医家吴有性擅治温疫,他晚年所著的《温疫论》中有大量通过下法进行治疗的论述,对后世医家影响很大。吴氏对下法的运用有所创新,在辨证施治过程中不囿于古法,突出治病求因的思想,四诊合参,大胆施治,更考虑到下后固护胃气,分析全面透彻,用药精准效佳,对临床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有性 温疫论 下法 辨证施治 缓下 大黄 固护阴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