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3
1
作者 何荣根 徐秀祺 +11 位作者 周晓健 张秀丽 邱蔚六 张锡泽 刘嫒如 刘桢 韩玉升 胥彬 沈祖铭 韩家娴 许良中 刘亦法 《肿瘤》 CAS 1983年第3期97-100,143-147,共6页
舌癌高发于东南亚,尤其是印度。在我国,据上海市区1963~1977年恶性肿瘤死亡统计,舌癌占口腔癌肿死亡率的26.4%;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1957~1976年舌癌占口腔鳞癌住院病人的37.2%。口腔癌组织体外培养的研究,... 舌癌高发于东南亚,尤其是印度。在我国,据上海市区1963~1977年恶性肿瘤死亡统计,舌癌占口腔癌肿死亡率的26.4%;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1957~1976年舌癌占口腔鳞癌住院病人的37.2%。口腔癌组织体外培养的研究,国外开展较早,Hela细胞株建立后1954年就有口底癌的KB细胞株和颊粘膜癌的HEp-3细胞株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系 鳞状细胞癌 生物学特性 Tca8113 接种密度 细胞核 核(细胞学) 组织块 标记染色体 标志染色体 游离核糖体 胞浆 细胞质 贴壁率 对数期 指数生长期 生长期 移植瘤 组织切片 ICR 细胞株
下载PDF
慢性氟中毒大鼠肾脏自由基含量与形态学变化 被引量:21
2
作者 高勤 王守立 +2 位作者 于燕妮 刘家骝 肖开棋 《贵州医药》 CAS 2005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氟中毒大鼠肾脏自由基含量与形态学变化的关系。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未作任何处理;染氟组,自由饮用含氟化钠132.6mg/L的含氟水;抗氧化中药—染氟组,自由饮用含氟化钠132.6mg/L的含氟水,同时每日经腹腔... 目的研究慢性氟中毒大鼠肾脏自由基含量与形态学变化的关系。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未作任何处理;染氟组,自由饮用含氟化钠132.6mg/L的含氟水;抗氧化中药—染氟组,自由饮用含氟化钠132.6mg/L的含氟水,同时每日经腹腔内注射抗氧化中药丹参绞股蓝复方3.125毫克/公斤/天,实验6个月时检查动物。用电子自旋共振的方法检测肾组织内自由基的含量,并观察肾脏的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动物相比,染氟组自由基明显升高,电镜下见肾小管上皮细胞有巨大线粒体及髓鞘样结构形成,内质网扩张,粗面内质网上核糖体脱落,细胞浆内游离核糖体增加,胞核内异染色质有向核膜下聚集的趋势;光镜下呈颗粒性变,偶见坏死。抗氧化中药一染氟组肾组织中自由基含量不增高,光镜及电镜下均未见明显病变。结论慢性氟中毒时肾脏病变与自由基含量增多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变化 慢性氟中毒 自由基 含量 wistar大鼠 肾小管上皮细胞 正常对照组 抗氧化中药 电子自旋共振 自由饮用 绞股蓝复方 腹腔内注射 游离核糖体 中药丹参 异染色质 密切关系 肾脏病变 氟化钠 染氟 组织内 线粒体 镜下 内质网 胞浆内 颗粒性 肾组织 含氟
下载PDF
大鼠纹状体神经细胞的增龄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春燕 朱星红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0期1518-1519,F003,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纹状体神经细胞密度及超微结构的增龄变化,进一步探讨神经细胞衰老过程的特征,为纹状体神经元衰老变化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观测健康Wistar大鼠18只,按月龄分为一两个月龄大鼠、六七个月龄大鼠、>24个月龄等3组,用电镜... 目的研究大鼠纹状体神经细胞密度及超微结构的增龄变化,进一步探讨神经细胞衰老过程的特征,为纹状体神经元衰老变化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观测健康Wistar大鼠18只,按月龄分为一两个月龄大鼠、六七个月龄大鼠、>24个月龄等3组,用电镜及体视学方法观测纹状体神经细胞密度及超微结构。结果一两个月龄与六七个月龄大鼠纹状体神经细胞密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4个月龄以上大鼠纹状体神经细胞密度最低,与前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同月龄大鼠尾壳核、苍白球单位体积神经细胞数目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尾壳核神经细胞数目明显高于苍白球,尾壳核平均(81573±8272)个/mm3,苍白球为(24958±4314)个/mm3(P<0.01)。一两个月龄大鼠纹状体神经元较幼稚,游离核糖体较多;六七个月龄大鼠神经细胞发育成熟;>24个月龄大鼠神经细胞退化。结论神经细胞代谢、构筑和功能是相互适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纹状体 增龄 游离核糖体 细胞衰老 超微结构 细胞密度 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 神经细胞 神经元
下载PDF
猕猴桃花粉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的积累及转化的研究
4
作者 袁宗飞 刘晓锋 高霞丽 《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S1期27-27,共1页
猕猴桃花粉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的积累及转化的研究袁宗飞,刘晓锋,高霞丽(徐州师范学院生物系,徐州221009)在被子植物小孢子向成熟的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发生两次有丝分裂,第一次分裂产生一个大的营养细胞和一个小的生殖细... 猕猴桃花粉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的积累及转化的研究袁宗飞,刘晓锋,高霞丽(徐州师范学院生物系,徐州221009)在被子植物小孢子向成熟的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发生两次有丝分裂,第一次分裂产生一个大的营养细胞和一个小的生殖细胞。营养细胞在发育到一定时期开始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配子体发育 花粉发育 营养细胞 小孢子 营养物质 粗面内质网 潴泡 游离核糖体 脂滴 开花前
下载PDF
浅谈《医学生物学》理论课中的启发式教学
5
作者 康朝英 《西北医学教育》 1995年第3期188-189,共2页
关键词 医学生物学 解决问题 启发式教学 启迪学生 理论课 附着核糖体 教学内容 游离核糖体 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下载PDF
细菌基因 有望为抗生素疗法找到新目标
6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13期174-174,共1页
美国纽约大学兰贡(Langone)医学中心的科学家发现和阐述了细菌体内控制转录延伸(transcription elongation)的常规机理。在4月23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他们表示,该机理依赖游离核糖体和核糖核酸聚合酶(RNAP)之间的协同作用,... 美国纽约大学兰贡(Langone)医学中心的科学家发现和阐述了细菌体内控制转录延伸(transcription elongation)的常规机理。在4月23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他们表示,该机理依赖游离核糖体和核糖核酸聚合酶(RNAP)之间的协同作用,因为这种协同作用使得转录率对应于转译的需求进行精确调整。此项研究有可能帮助人们开发出于扰细菌基因表达的新途径和为抗生素疗法提供新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疗法 细菌基因 《科学》杂志 控制转录 协同作用 游离核糖体 医学中心 核糖核酸
下载PDF
宫川棘口吸虫等的卵黄细胞发育
7
作者 尚农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6年第12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卵黄细胞发育 棘口吸虫 宫川 粗面内质网 超微结构变化 透射电镜观察 高尔基复合体 包涵体 上海农学院 游离核糖体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起源和分化的探讨 被引量:76
8
作者 侯英勇 朱雄增 +5 位作者 王坚 谭云山 孙孟红 杜祥 施达仁 胃肠道间质瘤课题协作组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 (GIST)的起源或分化。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和电镜的方法对GIST进行研究。结果  2 12例GISTCD117、CD34、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SMA)、肌特异性肌动蛋白、结蛋白阳性率分别为 96 7% ,77 3% ,19 3% ,15...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 (GIST)的起源或分化。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和电镜的方法对GIST进行研究。结果  2 12例GISTCD117、CD34、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SMA)、肌特异性肌动蛋白、结蛋白阳性率分别为 96 7% ,77 3% ,19 3% ,15 6 % ,1 9% ,其中S 10 0和PGP9 5的阳性反应分别为 16 3%及 12 3%。超微结构显示瘤细胞含丰富的线粒体 ,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和中间丝 ,有的细胞切面可见溶酶体和脂滴 ,高尔基复合体在核周分布 ,质膜处偶尔不规则地分布着一些微饮泡、密斑样结构及不连续的基板。部分病例细胞有多量细长指状突起 ,突起内有胞内成分如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延续 ,突起之间或突起与细胞膜有连接结构。细胞外间质内可见胶原原纤维或团丝样纤维。结论 GIST免疫表型及超微结构特征与胃肠壁成熟卡哈尔间质细胞相似 ,提示GIST可能是起源于幼稚间充质细胞向卡哈尔间质细胞分化的肿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起源 分化 免疫组织化学 超微结构 游离核糖体 线粒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