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游离药物测定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的意义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金恒 许劲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17,共4页
药物在治疗血浓度范围内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通常是较为恒定的,总浓度水平基本上可以反映游离药物浓度。近年发现有些药物的血药总浓度与游离药物水平不平行。此时,游离药物测定的临床价值明显优于总浓度测定。游离药物测定最常用的方法... 药物在治疗血浓度范围内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通常是较为恒定的,总浓度水平基本上可以反映游离药物浓度。近年发现有些药物的血药总浓度与游离药物水平不平行。此时,游离药物测定的临床价值明显优于总浓度测定。游离药物测定最常用的方法有平衡透析法和超滤法等,后者具有简便快捷的特点,且所需血样量极少,适合病人血样分析。临床上常进行游离药物测定的有某些抗癫痫药,抗抑郁药和心血管药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监测 游离药物浓度 蛋白结合 测定
下载PDF
游离药物浓度监测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冰 蔡卫民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5-259,共5页
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与受体部位药物平衡,因而其与药效或药物不良反应密切相关。在特定病理生理情况下,对游离药物进行监测(TDM)更有意义。本文介绍了常用的游离药物浓度监测的样品处理和检测方法,及其在抗癫痫药、心血管药物、免疫抑制... 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与受体部位药物平衡,因而其与药效或药物不良反应密切相关。在特定病理生理情况下,对游离药物进行监测(TDM)更有意义。本文介绍了常用的游离药物浓度监测的样品处理和检测方法,及其在抗癫痫药、心血管药物、免疫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等游离药物浓度监测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药物浓度 治疗药物监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高效迎头分析法测定药物-人血清白蛋白混合液中游离药物浓度 被引量:4
3
作者 乔明曦 郭兴杰 李发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9-331,共3页
用高效迎头分析法 (HPFA)测定了药物 人血清白蛋白 (HSA)混合液中游离药物的浓度。样品溶液不经任何处理直接进样到装有内表面反相固定相的色谱柱中 ,用 67mmol/L磷酸盐缓冲液 ( pH 7 4 ,I =0 17mol/L)作流动相。当进样体积足够大时 ... 用高效迎头分析法 (HPFA)测定了药物 人血清白蛋白 (HSA)混合液中游离药物的浓度。样品溶液不经任何处理直接进样到装有内表面反相固定相的色谱柱中 ,用 67mmol/L磷酸盐缓冲液 ( pH 7 4 ,I =0 17mol/L)作流动相。当进样体积足够大时 ,游离药物以平顶峰的形式被洗脱出来 ,平顶峰区域洗脱液中的药物浓度等于样品溶液中游离药物的浓度。收集平顶峰区域的洗脱液 ,然后将一定体积的洗脱液注入到反相色谱柱中 ,测定游离药物的浓度。用该法测定酮基布洛芬 HSA和头孢哌酮 HSA两种混合液中游离药物的浓度 ,并与超滤法进行了比较 ;考察了进样体积和流速对平顶峰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获得平顶峰所需的最小进样体积随药物不同而不同 ;流速对平顶峰的形成没有影响。高效迎头分析法与超滤法测得的游离药物浓度相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迎头分析法 超滤法 游离药物浓度 头孢哌酮 酮基布洛芬 人血清白蛋白
下载PDF
游离药物浓度监测指导癫癎患者联合用药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锦秋 王民 丰艳梅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0-372,共3页
目的指导癫癎患者合理用药。方法观察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7~2010年服用丙戊酸(VPA)和卡马西平(CBZ)癫癎患者3 906例,其中抽取100例监测游离药物浓度。结果 VPA和CBZ联合用药相比单一用药时,VPA浓度在有效浓度范围内的比... 目的指导癫癎患者合理用药。方法观察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7~2010年服用丙戊酸(VPA)和卡马西平(CBZ)癫癎患者3 906例,其中抽取100例监测游离药物浓度。结果 VPA和CBZ联合用药相比单一用药时,VPA浓度在有效浓度范围内的比例由72.5%降低至54.8%,CBZ浓度在有效浓度范围内的比例由58.0%增加至84.3%。单用或联合用药时,在高浓度VPA和CBZ的蛋白结合率明显下降,游离浓度增加。结论 VPA和CBZ在联合用药时要根据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调整给药剂量,在高浓度时应监测游离药物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癎药物 治疗药物监测 游离药物浓度监测
下载PDF
抗生素活性时程的评估指标:靶组织游离药物的浓度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晋红 马天翔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21-324,共4页
评价抗生素临床疗效的常用参数包括:最低抑菌浓度(MIC)、抗生素后效应(PAE)以及一些基于MIC的药动学/药效学参数,如t>MIC,cmax/MIC,AUC/MIC等。但由于抗生素的蛋白质结合率不同、组织分布不均匀和各种屏障等因素的影响,上述参数都存... 评价抗生素临床疗效的常用参数包括:最低抑菌浓度(MIC)、抗生素后效应(PAE)以及一些基于MIC的药动学/药效学参数,如t>MIC,cmax/MIC,AUC/MIC等。但由于抗生素的蛋白质结合率不同、组织分布不均匀和各种屏障等因素的影响,上述参数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靶组织游离药物浓度是一个重要的药动学/药效学模型参数,能够更好地说明抗生素的临床疗效。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研究靶点药物分布的方法有很多,其常用方法是利用皮肤水疱研究、成像技术和透析技术测定抗生素在靶组织的分布浓度。总之,新技术的介入提供了更多的靶点药物分布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类 靶组织游离药物 组织分布 浓度
下载PDF
类粘蛋白的遗传多态性对奎尼丁游离药物浓度与蛋白结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金恒 许劲秋 +4 位作者 曹晓梅 倪立 李勇 庄一义 宫剑滨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类粘蛋白(orosomucoid,ORM)表型对弱碱性药物奎尼丁血清游离浓度和蛋白结合率的影响。方法:对健康受试者的去唾液酸血清ORM用等电聚焦电泳、免疫印迹法进行表型分型。ORM1的3种表型分别为纯合子O... 目的:探讨类粘蛋白(orosomucoid,ORM)表型对弱碱性药物奎尼丁血清游离浓度和蛋白结合率的影响。方法:对健康受试者的去唾液酸血清ORM用等电聚焦电泳、免疫印迹法进行表型分型。ORM1的3种表型分别为纯合子ORM1F1(n=10), ORM1S(n=8),和杂合子ORM1  F1S(n=10)。受试者口服单剂量的硫酸奎尼丁片200mg,测定服药后不同时间血清奎尼丁总浓度(RP-HPLC)和游离浓度(微超滤离心/RP-HPLC)。结果:给药后24h内,3组不同ORM1表型者奎尼丁血清总浓度的经时过程、血浆 t1/2、 Cmax和tmax值相似。但ORMI F1表型组的奎尼丁游离浓度高于ORM1S和ORM1 F1S表型组,而其蛋自结合率(80.21±6.13T)却明显低于ORM1S(89.31±4.83%)(P<0.01)和ORM1 F1S(87.26±3.42%)(P<0.01)表型者;奎尼丁游离药物分数则分别为 ORM1 F1:19.79%,ORM1 S 10.69%和ORM1  F1S 12.74%(P<0.01)。结论:不同ORM1表型明显影响弱碱性药物奎尼丁的血清游离药物浓度和蛋白结合率; ORM1 F1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粘蛋白 奎尼丁 游离药物 蛋白结合率 遗传多态性 抗心律失常药物
下载PDF
中空纤维离心超滤法研究乙醇对氨茶碱游离药物浓度的影响
7
作者 周齐齐 高敬林 +4 位作者 王新宇 杜朝辉 李梦娇 马海艳 蒋晔 《中国药业》 CAS 2017年第17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乙醇对氨茶碱游离药物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中空纤维离心超滤(HFCF-UF)前处理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氨茶碱游离药物浓度进行测定,并比较乙醇加入前后游离药物浓度的变化。结果加入乙醇后氨茶碱游离药物浓度增加,且血... 目的探讨乙醇对氨茶碱游离药物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中空纤维离心超滤(HFCF-UF)前处理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氨茶碱游离药物浓度进行测定,并比较乙醇加入前后游离药物浓度的变化。结果加入乙醇后氨茶碱游离药物浓度增加,且血浆乙醇浓度与游离药物浓度呈线性相关关系。结论加入乙醇可能会影响血浆中的氨茶碱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游离药物浓度增加,易出现毒副作用及毒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离心超滤 乙醇 氨茶碱 游离药物浓度
下载PDF
新剂型药物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研究方法概述 被引量:4
8
作者 马智宇 《上海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74-77,共4页
新剂型药物改善了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比率,从而降低毒性提高药效,因而检测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具有重要意义。新剂型药物游离浓度测定和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测定有一定差别,主要在于新剂型药物引入的新的外源性蛋白(或其他影响药物游离率... 新剂型药物改善了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比率,从而降低毒性提高药效,因而检测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具有重要意义。新剂型药物游离浓度测定和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测定有一定差别,主要在于新剂型药物引入的新的外源性蛋白(或其他影响药物游离率的辅料),存在血浆中蛋白特异性差异大、蛋白浓度变化大和游离药物浓度较低三方面问题。因而一般血浆蛋白结合率试验的方法不一定都适用于新剂型药物游离浓度测定。本文就常见的游离药物浓度测定方法(超速离心法、超滤法、平衡透析法和快速平衡透析法)及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做一个概要介绍,为新剂型药物的研发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药物浓度 超速离心 超滤 平衡透析
下载PDF
中空纤维离心超滤法检测人血浆中氨茶碱的游离药物浓度 被引量:4
9
作者 赵可新 李银鹏 +3 位作者 李岑 张金凤 杜朝辉 蒋晔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567-1571,共5页
目的:建立一个准确、简单、快速的分析人血浆中游离氨茶碱浓度的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方法:0.5 ml血浆样品经过中空纤维离心超滤(HFCF-UF)处理,以甲醇-10 mmol·L-1乙酸铵缓冲溶液(15/85,V/V)为流动相,采用Diamons... 目的:建立一个准确、简单、快速的分析人血浆中游离氨茶碱浓度的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方法:0.5 ml血浆样品经过中空纤维离心超滤(HFCF-UF)处理,以甲醇-10 mmol·L-1乙酸铵缓冲溶液(15/85,V/V)为流动相,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分离,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5 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血浆中游离氨茶碱浓度在0.25-25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定量限0.1μg·ml-1,日内、日间RSD分别小于1.1%和1.3%。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特别适合基层开展临床游离药物浓度的监测。该方法成功的应用于临床游离氨茶碱浓度的监测,为临床游离氨茶碱治疗药物监测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分析平台和进一步阐述游离药物浓度与药物疗效或毒性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茶碱 游离药物 治疗药物监测 中空纤维离心超滤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抗癫痫药物游离浓度监测
10
作者 沈鼎烈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0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癫痫病人药物治疗中血清抗癫痫药物(AEDS)浓度监测已成为临床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常药物治疗监测(TDM)多测定总血药浓度(蛋白结合浓度及非蛋白结合-游离浓度),若血中游离药物的比例稳定。
关键词 浓度监测 抗癫痫药物 血浓度 蛋白结合 药物治疗 治疗浓度范围 游离药物 人血清白蛋白 药物联合治疗 药物浓度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大鼠血浆中丙吡胺游离药物和总药物浓度及血浆蛋白结合率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小波 刘燕萌 +3 位作者 武瑞君 胡新 鄢尤奇 凌笑梅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74-1182,共9页
目的:建立一个全新、简单、快速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方法,不需要对血浆样品进行任何前处理,血浆样品直接进样测定丙吡胺在大鼠血浆中的游离药物浓度和总药物浓度及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40.2 cm未涂层石英毛细管(75μm×375μm,有... 目的:建立一个全新、简单、快速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方法,不需要对血浆样品进行任何前处理,血浆样品直接进样测定丙吡胺在大鼠血浆中的游离药物浓度和总药物浓度及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40.2 cm未涂层石英毛细管(75μm×375μm,有效长度30 cm),分别以p H 7.4的20 mmol·L^(-1)磷酸盐缓冲溶液和含有50 mmol·L^(-1)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的20 mmol·L^(-1)磷酸盐缓冲溶液作为缓冲体系,测定游离药物浓度和总药物浓度。采用3.447 k Pa压力直接进血浆样品5 s,分离电压15 k V,温度20℃,检测波长190 nm。结果:方法的专属性强,在线测定血浆中总药物浓度时,丙吡胺与蛋白的结合得到充分破坏并与血浆蛋白成分在5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丙吡胺在血浆中总质量浓度分别在1.0~20.0μg·m L^(-1)和20.0~200.0μg·m L^(-1)的低、高浓度区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2和0.997 7,回收率为93.8%~110.7%。在体外血浆生物样品中,当预温孵的丙吡胺质量浓度为100、50、25、12.5、10μg·m L^(-1)时,血浆蛋白结合率平均值为86.7%、86.3%、86.4%、78.3%、74.7%。在体内血浆生物样品中,丙吡胺血浆蛋白结合率平均值范围在39.3%~91.5%。测定结果表明丙吡胺与大鼠血浆蛋白的结合具有一强、一弱2个结合位点,结合常数分别为5.3×10~4 mol^(-1)·L和1.2×10~2 mol^(-1)·L。绘制了大鼠在给药后24 h体内丙吡胺游离和总药物浓度的药时曲线。结论:利用所建立的新方法,将含丙吡胺的血浆生物样品直接进样,高效、快速地测定了大鼠体内外血浆生物样品中丙吡胺的游离药物和总药物浓度。新建立的方法灵敏,高效快速,操作简单,耗样量少,价廉,有潜在的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吡胺 血浆蛋白结合率 结合常数 游离药物浓度药时曲线 药物浓度药时曲线 毛细管区带电泳(CZE)
原文传递
血浆蛋白含量与丙戊酸游离药物浓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2
作者 史道华 邓婕 连秋燕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8-189,201,共3页
目的观察丙戊酸血浆总浓度、游离浓度与血浆蛋白含量的相关性。方法体外制备相同蛋白含量、不同丙戊酸浓度血浆与不同蛋白含量相同丙戊酸浓度血浆;同时,收集14例服用丙戊酸钠的癫痫患儿血浆,用Lowry法测定血浆蛋白含量;用超滤法分离血... 目的观察丙戊酸血浆总浓度、游离浓度与血浆蛋白含量的相关性。方法体外制备相同蛋白含量、不同丙戊酸浓度血浆与不同蛋白含量相同丙戊酸浓度血浆;同时,收集14例服用丙戊酸钠的癫痫患儿血浆,用Lowry法测定血浆蛋白含量;用超滤法分离血浆游离丙戊酸;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浆中丙戊酸总浓度和游离浓度。结果丙戊酸血浆游离浓度及游离分数与血浆总浓度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并与血浆蛋白含量显著相关(P<0.05)。结论丙戊酸钠治疗剂量根据患者血浆蛋白含量及血浆药物总浓度确定较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血浆药物游离浓度 血浆药物总浓度 血浆蛋白含量
原文传递
类粘蛋白的遗传表型对阿米替林血浆游离型药物浓度和蛋白结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金恒 许劲秋 +2 位作者 曹晓梅 芮建中 郭联庆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385-388,393,共5页
目的:探讨类粘蛋白(orosomucoid, ORM)表型对弱碱性药物阿米替林血浆游离浓度和蛋白结合率的影响. 方法:对28名健康受试者的去唾液酸血清ORM用等电聚焦电泳、免疫印迹法进行表型分型.ORM1的三种表型分别为纯合子ORM1 F1 (n=10)、O... 目的:探讨类粘蛋白(orosomucoid, ORM)表型对弱碱性药物阿米替林血浆游离浓度和蛋白结合率的影响. 方法:对28名健康受试者的去唾液酸血清ORM用等电聚焦电泳、免疫印迹法进行表型分型.ORM1的三种表型分别为纯合子ORM1 F1 (n=10)、ORM1 S (n=8)和杂合子ORM1 F1S(n=10).受试者口服单剂量的硫酸阿米替林片50 mg,测定服药后不同时间血浆阿米替林总浓度(RP-HPLC)和游离浓度(微超滤离心/RP-HPLC). 结果:给药后12和24 h,三组不同ORM1表型者阿米替林血浆总浓度的经时过程、血浆t1/2、Cmax和tmax值相似.与ORM1 S表型组比较,ORM1 F1表型组的阿米替林游离浓度较高;而蛋白结合率较低,12 h为(82.77±4.05)%,24 h为(79.99±4.39)% (P<0.01).杂合子ORM1 F1S表型组的游离药物浓度和蛋白结合率介于两组纯合子表型之间. 结论:不同ORM1表型,将明显影响弱碱性药物阿米替林的血清游离药物浓度和蛋白结合率;ORM1 F1表型者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最低,而游离型药物浓度最高.临床用药中应予以注意,并适当调整给药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粘蛋白 阿米替林 游离药物 蛋白结合率 遗传多态性 抗抑郁药物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阿米替林及其代谢物去甲替林的总浓度和游离浓度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金恒 许劲秋 +1 位作者 曹晓梅 陈东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 建立灵敏、简便、适合临床监测阿米替林及其代谢物去甲替林总浓度与游离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 HPLC)。方法 血样在碱性条件下 ,经一步液 液提取法后 ,在C 18柱上进行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 =30∶70(V/V) ,其中含三乙胺 0... 目的 建立灵敏、简便、适合临床监测阿米替林及其代谢物去甲替林总浓度与游离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 HPLC)。方法 血样在碱性条件下 ,经一步液 液提取法后 ,在C 18柱上进行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 =30∶70(V/V) ,其中含三乙胺 0 5 %和磷酸 0 3%。血浆样品药物总浓度测定为RP HPLC ,游离药物测定为超滤离心 /RP HPLC。结果 阿米替林和去甲替林的标准曲线在 4~ 2 0 0μg·L-1(总浓度 )和 4~ 6 4μg·L-1(游离浓度 )范围内呈线性。两药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10 2 0 %± 3 77%与 99 3 %± 7 13 % ;日内RSD分别为 2 40 %~ 4 39% ,3 0 2 %~4 2 8% ;日间RSD分别为 4 92 %~ 6 15 % ,6 35 %~7 48%。测定了 7例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盐酸阿米替林片 5 0mg后 6h的血药浓度。血浆阿米替林总浓度为 18 0~ 2 7 2 μg·L-1,游离浓度为 1 4~ 2 5 μg·L-1。血浆去甲替林总浓度为 (2 0± 0 4) μg·L-1(1 5~ 2 5 μg·L-1)。阿米替林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在 89 8%~ 92 6 %之间。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 ,灵敏度与选择性高 ;成本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替林 去甲替林 高效液相色谱法 游离药物 治疗药物监测
下载PDF
微柱离心-药脂比测定脂质体药物包封率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汀 李文秀 邓英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准确测定脂质体包封率的方法。方法以氟吡洛芬、酮洛芬、拓扑替康为模型药物脂质体,通过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50)微柱离心去除游离药物,以HPLC法测定药物含量,以定磷法测定磷脂含量,通过药脂比测定药物包封率。结果无需... 目的建立一种准确测定脂质体包封率的方法。方法以氟吡洛芬、酮洛芬、拓扑替康为模型药物脂质体,通过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50)微柱离心去除游离药物,以HPLC法测定药物含量,以定磷法测定磷脂含量,通过药脂比测定药物包封率。结果无需将脂质体完全洗脱,通过检测洗脱脂质体中的药脂比能够准确测定脂质体包封率;对于水溶性药物拓扑替康,若将脂质体完全洗脱,则可能无法将游离药物完全分离。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微柱离心去除游离药物,通过药脂比测定包封率方便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包封率 测定 游离药物 离心
下载PDF
156例癫癎患者治疗药物浓度与不良反应监测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锦秋 王民 +2 位作者 丰艳梅 蔡艳 张抗怀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0期1384-1386,共3页
目的分析抗癫癎药物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与血药浓度间的关系,探讨其安全使用问题。方法对156例发现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治疗药物监测,并对结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肝功能异常者53例,体质量增加者74例,记忆力降低、学习能力减退12例,精神萎... 目的分析抗癫癎药物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与血药浓度间的关系,探讨其安全使用问题。方法对156例发现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治疗药物监测,并对结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肝功能异常者53例,体质量增加者74例,记忆力降低、学习能力减退12例,精神萎靡、乏力、嗜睡者5例,全身大面积皮疹3例(均服用卡马西平),全身不自主抽搐1例,脱发2例,凝血障碍导致鼻出血3例,牙龈增生1例,中毒2例。结论癫癎患者治疗过程中有必要加强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的监测,保证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癎药物 不良反应监测 药物监测 游离药物监测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人血浆中游离麦考酚酸浓度 被引量:1
17
作者 沈杰 焦正 +3 位作者 郁韵秋 仲艳 张明 钟明康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5-367,共3页
目的 建立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人血浆中游离麦考酚酸浓度。方法 血浆样品经超滤后直接进样。6名肾移植患者口服麦考酚酸酯片7d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浆中游离麦考酚酸浓度。结果 游离麦考酚酸血浆浓度在5~10 0 0 μg/L... 目的 建立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人血浆中游离麦考酚酸浓度。方法 血浆样品经超滤后直接进样。6名肾移植患者口服麦考酚酸酯片7d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浆中游离麦考酚酸浓度。结果 游离麦考酚酸血浆浓度在5~10 0 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麦考酚酸的批内、批间RSD均<10 % ,最低定量浓度为5 μg/L。结论 该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游离麦考酚酸的体内分析及常规的治疗药物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考酚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游离药物
下载PDF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犬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熊宁杰 金艺 +3 位作者 张亮 蔡松霖 蒋唤 鹿秀梅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1-326,352,共7页
目的研究Beagle犬静脉滴注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后,犬体内脂质体包合多柔比星(L-DOX)、游离多柔比星(F-DOX)和多柔比星总量(T-DOX)药动学特点。方法采用甲醇沉淀蛋白处理血浆样品以纯化血浆中T-DOX;采用固相萃取分离血浆中L-DOX和F-DOX... 目的研究Beagle犬静脉滴注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后,犬体内脂质体包合多柔比星(L-DOX)、游离多柔比星(F-DOX)和多柔比星总量(T-DOX)药动学特点。方法采用甲醇沉淀蛋白处理血浆样品以纯化血浆中T-DOX;采用固相萃取分离血浆中L-DOX和F-DOX。采用LC-MS/MS方法测定处理后样品中T-DOX、L-DOX、F-DOX浓度。结果 Beagle犬静脉滴注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0.3、1.0和2.0 mg·kg^(-1)后,犬体内T-DOX的ρ_(max)分别为4.35、18.84和29.92 mg·L^(-1);AUC_(0-t)分别为144.0、546.7和1204 mg·h·L^(-1);L-DOX的ρ_(max)分别为4.77、19.93和32.17 mg·L^(-1);AUC_(0-t)分别为153.9、574.7和1 294 mg·h·L^(-1);F-DOX的ρ_(max)分别为13.00、26.53和40.70μg·L^(-1);AUC_(0-t)分别为158.2、445.2和1171μg·h·L^(-1)。结论犬给予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后,血浆中主要存在形体为L-DOX。在0.3~2.0 mg·kg^(-1)剂量范围内,犬体内N-DOX和F-DOX均呈线性药动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柔比星 脂质体 游离药物 药动学 LC-MS/MS
原文传递
苯妥英钠游离浓度测定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德忠 罗勤 李焕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78-380,共3页
苯妥英钠游离浓度测定方法杨德忠,罗勤,李焕宇苯妥英钠是有效的抗癫痫药物,其个体差异较大,且具不饱和代谢和非线性动力学性质,使得稳态浓度与排泄剂量不成比例,因此临床使用时需要监测血药浓度[1].目前,国外已建立了平衡透... 苯妥英钠游离浓度测定方法杨德忠,罗勤,李焕宇苯妥英钠是有效的抗癫痫药物,其个体差异较大,且具不饱和代谢和非线性动力学性质,使得稳态浓度与排泄剂量不成比例,因此临床使用时需要监测血药浓度[1].目前,国外已建立了平衡透析、超滤、超速离心、凝胶过滤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妥英钠 游离药物 离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药物性肾损伤的发生机制与防治原则 被引量:1
20
作者 孟繁英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23期3-3,共1页
关键词 肾损伤 发生机制 药物 肾病综合征 肾小管上皮细胞 肾脏血流 代谢产物 游离药物 肾损害 毒性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