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4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昌市主要湖泊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晨 李逸平 曾立安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5-23,共9页
【目的】探究南昌市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对周边环境的危害。【方法】对18个城市湖泊的沉积物样品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主成分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南昌市湖泊沉积物中Hg、As、Cd、Cr、Pb、Ni、Cu、Zn含量均值分别为0.108、11.69、... 【目的】探究南昌市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对周边环境的危害。【方法】对18个城市湖泊的沉积物样品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主成分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南昌市湖泊沉积物中Hg、As、Cd、Cr、Pb、Ni、Cu、Zn含量均值分别为0.108、11.69、0.27、73.81、41.74、27.47、27.16、94.13 mg/kg,均超出南昌市土壤元素背景值含量。【结论】南昌市湖泊沉积物中Hg、Cd、Cu、Zn的主要来源是矿山开采、冶炼、印染所产生的废水,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污染是As、Pb来源的主导因素,Cr、Ni污染与机械制造和化工生产密切相关。在风险评价结果中,Hg和Cd是南昌市18个主要湖泊中的主要重金属污染元素,市区湖泊的潜在生态风险要比郊区湖泊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重金属 风险评估 源分析 南昌市
下载PDF
不同湖泊沉积物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宋鹏 李捷 +4 位作者 李理想 赵鹏宇 李慧 张均 赵彪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67-72,共6页
为了研究湖泊沉积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将其与土壤和添加剂进行不同比例混合处理,研究其对小麦萌发和苗期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未施加5%添加剂的处理,70%及100%沉积物对小麦萌发及抗氧化酶活性均存在一定抑制作用,100%沉积物... 为了研究湖泊沉积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将其与土壤和添加剂进行不同比例混合处理,研究其对小麦萌发和苗期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未施加5%添加剂的处理,70%及100%沉积物对小麦萌发及抗氧化酶活性均存在一定抑制作用,100%沉积物对小麦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显著促进作用,30%沉积物对小麦萌发及苗期生长效果弱于50%沉积物处理;(2)施加5%添加剂后,7 d时,50%沉积物、5%添加剂和45%土壤混合处理(T-C-J2)效果优于其他处理,小麦发芽率、苗高、叶绿素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7.33%、22.10%、15.79%、35.29%。30%沉积物、5%添加剂和65%土壤(T-C-J1)过氧化物酶活性较对照组提高23.08%。100%沉积物处理的小麦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94.27%和31.45%。沉积物的适合处理比例为50%,比例过低对小麦萌发及苗期生长促生效果较弱,比例过高则会产生抑制作用,5%添加剂可缓解沉积物比例高对小麦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湖泊沉积物在农业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比例 小麦 萌发 苗期
下载PDF
增温对南极湖泊沉积物反硝化过程的影响
3
作者 蔡锐 马红梅 +2 位作者 王东启 史贵涛 任名成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23,共9页
全球变暖导致的极地地区增温正深刻地改变着极地地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和速率。目前,增温对南极地区湖泊沉积物氮循环关键过程的影响还鲜有报道。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在南极中山站附近选取了5个湖泊,采集了1处含企鹅粪土的湖... 全球变暖导致的极地地区增温正深刻地改变着极地地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和速率。目前,增温对南极地区湖泊沉积物氮循环关键过程的影响还鲜有报道。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在南极中山站附近选取了5个湖泊,采集了1处含企鹅粪土的湖泊沉积物(莫愁湖)和4处自然湖泊沉积物(团结湖、大明湖、米尔湖和玉珍湖),利用样品瓶泥浆恒温培养法进行增温模拟,设置低温(1℃)、中温(5℃)、高温(11℃)培养实验。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莫愁湖沉积物反硝化速率和反硝化潜势明显高于自然湖泊沉积物(277.37倍、244.13倍)。一定程度的增温促进了沉积物反硝化速率与反硝化潜势,但过高温度也会抑制部分样点的反硝化速率与反硝化潜势。总体而言,高温条件下自然湖泊沉积物平均反硝化速率分别是中、低温条件下的1.57倍、3.56倍,反硝化潜势为1.91倍、6.31倍;而含企鹅粪土湖泊沉积物反硝化速率为1.17倍、2.08倍,反硝化潜势为0.72倍、1.01倍。增温对自然湖泊沉积物反硝化速率和潜势的影响高于莫愁湖沉积物,但含企鹅粪的莫愁湖沉积物的反硝化速率和潜势具有更高的绝对增量。企鹅粪中较高的硝酸盐、铵盐、磷酸盐以及有机碳含量是莫愁湖具有很高的反硝化速率的主导因素。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南极地区企鹅外源氮输入将加速湖泊沉积物氮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温 南极 湖泊沉积物 反硝化过程
下载PDF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地区湖泊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4
作者 杨宇 王书宇 +2 位作者 李灿清 李炼鹏 廖志凯 《云南地质》 2023年第4期422-430,共9页
本文通过沉积物粒度分析,14 C测年,光释光测年等手段,讨论内东乌珠穆沁旗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古环境和气候变迁。结果表明:该区近15ka以来经历4个阶段,约15ka.BP~5ka.BP为晚更新世至中全新世温暖湿润气候环境,气候有变干的趋势;5ka.BP~约50... 本文通过沉积物粒度分析,14 C测年,光释光测年等手段,讨论内东乌珠穆沁旗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古环境和气候变迁。结果表明:该区近15ka以来经历4个阶段,约15ka.BP~5ka.BP为晚更新世至中全新世温暖湿润气候环境,气候有变干的趋势;5ka.BP~约500a.BP沉积缺失,反映干旱寒冷气候,从暖湿向干冷变化较快;约500a.BP~100a.BP气候由寒冷干旱向温暖湿润变化,中间有多次交替波动;距今近100年干旱到半干旱气候。内蒙古东北地区约15ka.BP以来气候环境变化具有一致性且与全球环境变化基本同步,仅在空间和时间上表现出单一复杂的差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特征 湖泊沉积物 古气候 晚更新世 东乌珠穆沁旗 内蒙古
下载PDF
无字之书 道尽沧桑——湖泊沉积物如何揭示古气候变化
5
作者 陈浩 《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 2023年第1期12-19,共8页
2022年夏天,全球多地区开启“烘烤”模式。6月中旬到7月中旬,我国持续出现区域性高温天气,覆盖国土面积达502.1万平方千米,影响人口超过9亿人。这场高温天气的强度被称作是自1961年来最强,多个地区甚至出现了40℃以上的高温潮湿天气。... 2022年夏天,全球多地区开启“烘烤”模式。6月中旬到7月中旬,我国持续出现区域性高温天气,覆盖国土面积达502.1万平方千米,影响人口超过9亿人。这场高温天气的强度被称作是自1961年来最强,多个地区甚至出现了40℃以上的高温潮湿天气。伴随高温事件的是8月份全球性“干旱”状态,欧洲多瑙河、中国长江中下游等大型河流的水位回落超过历史记录,一些二战沉船、文物遗迹“重见天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面积 高温天气 潮湿天气 古气候变化 大型河流 湖泊沉积物 多瑙河 历史记录
原文传递
湖泊沉积物氮磷内源负荷模拟 被引量:116
6
作者 范成新 张路 +2 位作者 杨龙元 黄文钰 许朋柱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0-378,共9页
在对骆马湖沉积物及其间隙水物化性质、空间分布等分析基础上 ,在实验室控制的恒温静态条件下 ,模拟了软性富泥区柱状芯样在不同季节温度下的沉积物 水界面氮、磷交换过程。根据模拟不同温度下的柱状沉积物氮、磷释放速率及其代表时段... 在对骆马湖沉积物及其间隙水物化性质、空间分布等分析基础上 ,在实验室控制的恒温静态条件下 ,模拟了软性富泥区柱状芯样在不同季节温度下的沉积物 水界面氮、磷交换过程。根据模拟不同温度下的柱状沉积物氮、磷释放速率及其代表时段下的物质释放量计算 ,以及应用孔隙水物质扩散模型进行的计算 ,全湖内源氮、磷负荷分别约为 ( 1 1 1 3.2± 71 .3)t/a和 ( 1 2 .5 0± 0 .95 )t/a,分别占骆马湖年氮、磷入湖量的 7.4%和 1 .2 %。沉积物中氮、磷含量差异大及铁含量较高可能是氮释放通量偏高和磷释放通量较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内源负荷 骆马湖 沉积物 空间分布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与云南高原湖泊沉积物磷形态及内源磷负荷 被引量:49
7
作者 黎睿 王圣瑞 +3 位作者 肖尚斌 焦立新 刘文斌 倪兆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31-1839,共9页
为揭示长江中下游与云南高原湖泊沉积物磷形态及沉积物-水界面磷负荷特征,探讨其区域差异性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区域内9个湖泊100个沉积物样品总磷(TP)及不同形态磷含量,比较了不同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磷负荷.结果表明,云南高原湖泊... 为揭示长江中下游与云南高原湖泊沉积物磷形态及沉积物-水界面磷负荷特征,探讨其区域差异性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区域内9个湖泊100个沉积物样品总磷(TP)及不同形态磷含量,比较了不同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磷负荷.结果表明,云南高原湖泊沉积物ω(TP)为(1256±621)mg/kg,高于长江中下游湖泊[(601±76)mg/kg];前者沉积物磷形态以钙结合态磷(HCl-P)为主,主要受水土流失等影响,湖泊较高的矿化度易于磷埋藏,且沉积物有机质含量较高,减缓了磷的移动能力,其沉积物-水界面磷负荷为0.17~1.07mg/(m2·d),对湖泊富营养的贡献较小;而长江中下游湖区湖泊沉积物磷形态以可还原态磷(BD-P)等形态为主,主要由面源及浮游植物生长调控,其中可移动磷(Mobile-P,除残渣态磷(Res-P)和HCl-P以外的所有形态磷之和)相对含量占ω(TP)的60.60%,约为云南高原湖泊的2倍,其沉积物-水界面磷负荷为0.002~1.32mg/(m2·d),对湖泊富营养化贡献较大.由此可见,长江中下游湖区湖泊应该加强流域面源污染等外源治理,修复退化水生植被,而在云南高原湖泊则应重点加强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施行农田最佳施肥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形态 内源磷负荷 湖泊沉积物 空间分布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不同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物的累积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74
8
作者 邴海健 吴艳宏 +1 位作者 刘恩峰 羊向东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5-683,共9页
利用富集因子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结合年代学结果,对长江中下游湖泊太白湖、龙感湖、巢湖和西氿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Co、Cr、Cu、Ni、Pb、Zn的富集程度进行了评价,并比较分析了上述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太白湖和龙... 利用富集因子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结合年代学结果,对长江中下游湖泊太白湖、龙感湖、巢湖和西氿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Co、Cr、Cu、Ni、Pb、Zn的富集程度进行了评价,并比较分析了上述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太白湖和龙感湖沉积物中各重金属富集程度均较低;巢湖沉积物中Co、Cr、Ni的富集程度接近中等水平,而Cu、Pb、Zn的富集已经达到中等水平;西氿沉积物中Co的富集非常低,Cr、Ni富集水平较低,Pb达到中等富集,Cu、Zn达到较高的富集水平.对4个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综合污染程度进行比较:巢湖>西氿>龙感湖>太白湖.各湖泊沉积物中单一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都较低,但是,根据多元素潜在生态评价指数,各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存在明显不同的潜在生态风险:巢湖>西氿>龙感湖>太白湖.总体上看,太白湖和巢湖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以及潜在生态风险自1965年以来一直在加重,而龙感湖和西氿沉积物在表层有下降的趋势.这种差异与各个湖泊流域内人类活动的方式和强度密切相关.巢湖和西氿流域内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迅速,人类活动导致大量重金属元素进入湖泊,给湖泊带来明显的污染;而龙感湖和太白湖流域人类活动主要以农业活动为主,人类活动对重金属的贡献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指标 生态风险 湖泊沉积物 长江中下游
下载PDF
内蒙古黄旗海不同粒级湖泊沉积物Rb、Sr组成与环境变化 被引量:35
9
作者 申洪源 贾玉连 +3 位作者 李徐生 吴敬禄 魏灵 王朋岭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08-1217,共10页
内蒙古黄旗海湖泊沉积物剖面层次结构清晰完整,通过对该剖面全样、77!m ̄20"m和小于20#m三个不同粒级Rb、Sr含量和磁化率的系统测定,结果表明,湖泊沉积物中小于20$m粒级成分的Rb、Sr含量和Rb/Sr值变化阶段明显,Rb/Sr值与磁化率分... 内蒙古黄旗海湖泊沉积物剖面层次结构清晰完整,通过对该剖面全样、77!m ̄20"m和小于20#m三个不同粒级Rb、Sr含量和磁化率的系统测定,结果表明,湖泊沉积物中小于20$m粒级成分的Rb、Sr含量和Rb/Sr值变化阶段明显,Rb/Sr值与磁化率分布曲线十分吻合,因此,小于20%m粒级成分的Rb/Sr值与磁化率包含更加真实的古气候环境信息。Rb/Sr值反映了风化的强度,因而可以作为指示夏季风环流强度的代用指标。黄旗海湖泊沉积物的地球化学Rb、Sr元素含量和Rb/Sr值以及磁化率值波动特征具有深刻的环境演变背景,由此揭示的环境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新世气候千百年尺度的波动变化,与全球气候波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黄旗海 全新世 不同粒级 湖泊沉积物 Rb/Sr比值 气候变化
下载PDF
武汉典型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累积特征及其环境风险 被引量:58
10
作者 唐阵武 程家丽 +1 位作者 岳勇 陈玉敏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68,共8页
采集武汉市8个典型湖泊的表层沉积物,分析11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其不同形态组成,研究了不同湖泊金属元素的富集与污染程度,探讨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来源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Cd累积最严重,Zn和Hg也发生明显累积,龙... 采集武汉市8个典型湖泊的表层沉积物,分析11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其不同形态组成,研究了不同湖泊金属元素的富集与污染程度,探讨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来源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Cd累积最严重,Zn和Hg也发生明显累积,龙阳湖污染较重,南太子湖和墨水湖污染中等,其它湖泊污染总体较轻.沉积物性质对重金属累积的影响不显著,城市工业活动强烈影响着重金属的分布.不同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差异较大,Cd生物可利用态含量最高,其次为Mn、Zn、Co、Cu和Pb;而Sb和Hg以残留态占绝对优势,生态风险较小.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化石燃料燃烧、金属冶炼等是武汉市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来源的主要贡献者,同时岩石风化等地球化学过程也影响着重金属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重金属地累积指数 形态 主成分分析 武汉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沉积物腐殖质组分赋存特征 被引量:26
11
作者 易文利 王圣瑞 +3 位作者 杨苏文 赵海超 金相灿 王国栋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8,共8页
应用化学方法,对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含量、腐殖质组成及结合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11个沉积物的有机质含量变化较大,在0.98%-11.0%之间波动.污染程度重的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均较污染程度轻的高... 应用化学方法,对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含量、腐殖质组成及结合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11个沉积物的有机质含量变化较大,在0.98%-11.0%之间波动.污染程度重的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均较污染程度轻的高,其有机质的分布特征与沉积物污染程度和湖泊周边的人类活动有关.②腐殖质组成中,胡敏酸(HA)含量为1.03-6.73g/kg,富里酸(FA)含量介于2.73-9.77g/kg之间,胡敏素(HM)是主体,含量在5.89-55.57g/kg之间;HA/(FA+HA)比值(PQ)处于23.04%-50.56%之间,平均为32.72%.污染程度重的沉积物PQ值大于污染程度轻的沉积物,说明重污染湖泊沉积物腐殖化程度高.③腐殖质三种结合形态中紧结合态含量最高,在3.21-47.76g/kg之间;其次为松结合态腐殖质,含量在0.86-6.92g/kg之间;稳结合态腐殖质最低,含量在0.72-3.89g/kg之间;松/紧比与沉积物有机质、总磷和总氮呈显著的负相关,表明污染越严重的湖泊沉积物,沉积物腐殖化程度高,腐殖质积累.因此应重视湖泊沉积物腐殖质组分在碳循环及富营养化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有机质含量 PQ 腐殖质结合形态 长江中下游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沉积物总氮、可交换态氮与固定态铵的赋存特征 被引量:67
12
作者 王圣瑞 焦立新 +1 位作者 金相灿 刘景辉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43,共7页
研究了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沉积物总氮、可交换态氮与固定态铵的赋存特征.结果表明:①14个沉积物的总氮(TN)含量为768.5~5190.6mg.kg-1之间,以月湖沉积物TN含量最高,是其它各湖泊沉积物TN含量的2~7倍;可交换态氮(EN)含量为150.92~341.... 研究了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沉积物总氮、可交换态氮与固定态铵的赋存特征.结果表明:①14个沉积物的总氮(TN)含量为768.5~5190.6mg.kg-1之间,以月湖沉积物TN含量最高,是其它各湖泊沉积物TN含量的2~7倍;可交换态氮(EN)含量为150.92~341.98mg.kg-1,占TN的6.29%~19.64%;固定态铵(F-NH4)含量变化在186.5~462.5mg.kg-1,占TN的8.40%~35.02%.②EN以NH4+-N为主,NO3--N其次,NO2--N最低,分别占EN的74.61%~85.85%、13.93%~25.15%和0.17%~0.27%.③EN、NH4+-N、NO3--N及NO2--N之间在α=0.01时互为显著正相关,F-NH4与EN、NH4+-N在α=0.05时显著正相关,而与NO3--N、NO2--N不相关.④在α=0.01或α=0.05时,EN、NH4+-N、NO3--N、NO2--N和F-NH4分别与总氮(TN)、总磷(TP)、有机碳(TOC)、阳离子代换量(CEC)、粉沙粒(Silt)及粘粒(Clay)含量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粗砂粒(Sand)含量有显著负相关关系.除此之外,F-NH4与CaO、Fe2O3和Al2O3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总氮 可交换态氮 固定态铵
下载PDF
Fe和Al对湖泊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振华 王圣瑞 +4 位作者 刘元英 金相灿 王忠威 倪兆奎 李艳平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6-562,共7页
利用连续提取法研究了东部平原4个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中磷的赋存特征,探讨了Fe、Al对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富营养化程度越重的湖泊,其w(TP)(527.35~1 432.80 mg/kg)较高,w(TFe)和w(TAl)(分别为8 496.63~23 071.35和6 219.20... 利用连续提取法研究了东部平原4个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中磷的赋存特征,探讨了Fe、Al对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富营养化程度越重的湖泊,其w(TP)(527.35~1 432.80 mg/kg)较高,w(TFe)和w(TAl)(分别为8 496.63~23 071.35和6 219.20~14 164.46 mg/kg)也较高.w(Fe)与w(Al)对各形态磷含量及分布的影响有所不同,其中对w(Fe-P)和w(Al-P)及其分布影响较大.w(Fe-P)、w(Al-P)和w(BD-Fe)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这主要与Fe、Al吸附部分沉积物释放的磷有关;w(Fe)与w(Al)对NH4Cl-P的含量及分布影响较小,而对NaOH85-P的含量及分布影响较大,w(NaOH85-P)与w(NaOH85-Fe)和w(NaOH85-Al)显著相关(P<0.01),这可能与NaOH85-P的形成机理有关.沉积物中w(TFe)/w(TP)、w(TAl)/w(TP)、Fe/P和Al/P等比值可能与湖泊富营养化程度有关,比值越小,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 AL 湖泊沉积物
下载PDF
湖泊沉积物中微量金属二次迁移过程中微生物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汪福顺 刘丛强 +3 位作者 梁小兵 魏中青 李军 徐海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9-56,共8页
蓄积在湖泊沉积物中污染物质某些情况下可以成为威胁上覆水体水质安全的二次污染源.根据贵州省阿哈湖季节性缺氧的特性,通过控制氧化还原状况,设计了对该湖沉积物-水柱的原样/抑菌条件的培养实验.实验发现,微生物活动对界面附近氧化... 蓄积在湖泊沉积物中污染物质某些情况下可以成为威胁上覆水体水质安全的二次污染源.根据贵州省阿哈湖季节性缺氧的特性,通过控制氧化还原状况,设计了对该湖沉积物-水柱的原样/抑菌条件的培养实验.实验发现,微生物活动对界面附近氧化还原反应具有控制作用;改变水体的含氧状况可以显著影响上覆水体水质,包括表观性状和水体中污染物含量.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早期成岩过程中Mn,Ga,SO4 2-,Cu,Cr,Pb和Co,Ni,Fe,Sc,V,Rb两大类分别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行为.根据实验结果,计算了厌氧培养过程中,微量元素的最大释放量,发现铁、锰在厌氧过程中可以大量向水体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微量元素 释放 抑菌培养 阿哈湖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湖泊沉积物铅污染记录——以洪湖、固城湖和太湖为例 被引量:25
15
作者 姚书春 薛滨 +2 位作者 朱育新 夏威岚 李世杰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9-666,共8页
2002~2005年在长江中下游的洪湖、固城湖和太湖分别采集了沉积物柱样钻孔,测定了总有机碳(TOC)和金属元素包括Ph,Al,Fe,Ti等,并采用210Pb和137Cs进行了近代沉积物定年。研究结果表明,洪湖钻孔平均沉积速率为0.15cm/a,固城... 2002~2005年在长江中下游的洪湖、固城湖和太湖分别采集了沉积物柱样钻孔,测定了总有机碳(TOC)和金属元素包括Ph,Al,Fe,Ti等,并采用210Pb和137Cs进行了近代沉积物定年。研究结果表明,洪湖钻孔平均沉积速率为0.15cm/a,固城湖平均沉积速率在0.067cm/a,太湖平均沉积速率为0.35~0.41cm/a。根据湖泊沉积物中铅元素与参考元素(Al,Fe和Ti)浓度和TOC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回归方程,线性关系极显著(P〈0.001)。根据回归方程获取了钻孔中铅的背景值变化,研究表明近代沉积物中金属铅不仅仅来源于自然的作用,而人类活动导致铅的累积发生时间都在20世纪70年代,从一个侧面也说明利用沉积物铅含量变化进行断代存在可能性。对太湖钻孔而言,其污染程度要高于洪湖和固城湖。研究结果表明近30年来洪湖和固城湖人为造成湖泊沉积物铅累积量在不断增加,其沉积物铅污染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应受到科学家和管理部门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湖泊沉积物 参考元素 污染
下载PDF
江汉平原江陵湖泊沉积物粒度特征及气候环境意义 被引量:31
16
作者 谢远云 李长安 +1 位作者 王秋良 殷鸿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70-577,共8页
以江汉平原江陵湖泊沉积物为研究对象,结合沉积物岩性、粒度组成、孢粉和有机碳同位素等,分析了江陵湖泊沉积物粒度组成特征及该区域近9000a来的气候环境变化。研究发现,江陵湖泊沉积物记录了该区湖泊水体逐渐减小直至消亡的过程.... 以江汉平原江陵湖泊沉积物为研究对象,结合沉积物岩性、粒度组成、孢粉和有机碳同位素等,分析了江陵湖泊沉积物粒度组成特征及该区域近9000a来的气候环境变化。研究发现,江陵湖泊沉积物记录了该区湖泊水体逐渐减小直至消亡的过程.气候环境变化大致可分为以下5个阶段:(1)8900~6300aB.P.为水体较深、面积较大的开阔湖阶段,气候暖湿;(2)6300~4700aB.P.为面积较小、水体较浅的潴水湖阶段,气候干旱;(3)4700~3400aB.P.为面积更小、水体更浅的洼地湖阶段,气候偏暖偏湿;(4)3400~2500aB.P.为湖沼泥炭发育阶段,气候暖湿;(5)2500aB.P.以来,由湖泊及湖沼堆积转化为洪水漫滩堆积,古云梦泽开始萎缩,气候变干。江陵湖泊沉积物粒度所记录的区域气候干湿变化与国内邻近区域(特别是鄱阳-洞庭湖区)显示出较好的一致性,沉积物粒度研究是恢复区域古降水等气候环境变化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陵 湖泊沉积物 粒度特征 气候意义
下载PDF
安徽巢湖湖泊沉积物孢粉-炭屑组合记录的全新世以来植被与气候演变 被引量:41
17
作者 吴立 王心源 +1 位作者 张广胜 肖霞云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83-192,共10页
利用湖泊钻孔的孢粉及炭屑分析资料,探讨了安徽巢湖湖泊沉积物孢粉—炭屑组合记录的全新世以来植被与气候演变。孢粉—炭屑记录表明:本区9870—6040cal.aBP,植被是以壳斗科的落叶、常绿属种为主的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气候呈现温... 利用湖泊钻孔的孢粉及炭屑分析资料,探讨了安徽巢湖湖泊沉积物孢粉—炭屑组合记录的全新世以来植被与气候演变。孢粉—炭屑记录表明:本区9870—6040cal.aBP,植被是以壳斗科的落叶、常绿属种为主的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气候呈现温和略干的特点;6040—4860cal.aBP,植被是以落叶栎类、栗属、青冈属和栲/石栎属为主的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气候由前一阶段的温和略干变为温暖湿润,进入全新世最适宜气候期;4860—2170cal.aBP,植被是以落叶栎类占绝对优势的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气温逐渐降低、湿度下降,气候温和干燥,环境整体向着干旱趋势转化,2170cal.aBP左右出现一次明显的干旱事件;2170—1040cal.aBP,森林退缩,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迅速被破坏,演替成以禾本科为主的草地,气候处于转型时期,总体上温和湿润;1040—200cal.aBP,木本植物仅零星分布,可能存在针叶阔叶混交林植被,植被类型逐渐演替成以禾本科、蒿属和蓼属等为主的草丛,其中包括较多的农作物,气候温凉稍湿;200cal.aBP以来,湖区周围零星分布有阔叶乔木,松林在远处可能有分布,植被仍是以禾本科、蒿属和蓼属等为主的草丛,气候相对温暖湿润,但也有若干变凉干的波动,湖泊富营养化水平逐渐增加,人类活动已经对环境变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巢湖 湖泊沉积物 全新世 孢粉—炭屑组合 植被演替 气候变化
下载PDF
湖泊沉积物XRF元素连续扫描与常规ICP-OES分析结果的对比及校正——以兹格塘错为例 被引量:25
18
作者 雷国良 张虎才 +6 位作者 常凤琴 朱芸 李春海 谢昕 类延斌 张文翔 蒲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7-294,共8页
岩芯X荧光光谱扫描仪(XRF)可以无需破坏样品,直接通过对剖开岩芯表面扫描获知沉积物的元素化学组成,但目前少有关于XRF连续扫描方法测试结果精度和准确性的研究.本文以高原封闭咸水湖泊兹格塘错湖相沉积岩芯为研究对象,利用XRF方法进行... 岩芯X荧光光谱扫描仪(XRF)可以无需破坏样品,直接通过对剖开岩芯表面扫描获知沉积物的元素化学组成,但目前少有关于XRF连续扫描方法测试结果精度和准确性的研究.本文以高原封闭咸水湖泊兹格塘错湖相沉积岩芯为研究对象,利用XRF方法进行了高分辨率连续扫描,同时在岩芯不同层位选取了60个样品利用ICP-OES方法进行元素测定,通过对比及相关性分析,探讨了岩芯XRF元素连续扫描结果相对于ICP-OES分析结果的可对比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XRF方法与ICP-OES方法所测K、Ca、Ti、C r、Mn、Fe和Sr等元素结果的相关系数较高,XRF扫描强度的变化可以反映样品元素含量的变化;两种方法测得元素S的结果相关系数较低,即XRF方法得到的元素S扫描结果不能真实反映沉积物中元素S含量的变化,进一步证实了XRF方法对非金属变价元素测试的局限性;受含水量影响,XRF元素的扫描强度随含水量增加而降低,尤其是K、Ca和Fe等元素的扫描强度相对于其含量在岩芯剖面上呈现由岩芯底部到顶部逐渐降低的趋势,利用元素C l的扫描强度作为沉积物含水量的代用指标,对K、Ca、Ti和Fe元素扫描结果进行校正,校正后XRF扫描强度与元素含量的相关系数得到明显提高,基于此对兹格塘错沉积物XRF元素扫描结果进行定量转换,转换结果与ICP-OES所测非常一致,这为XRF元素分析方法在湖泊沉积物元素分析上的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岩芯X荧光光谱扫描仪 ICP-OES元素分析 兹格塘错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部分湖泊沉积物碱性磷酸酶分布及其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夏卓英 陈芳 +2 位作者 宋春雷 李建秋 周易勇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7,共9页
沉积物磷负荷在湖泊富营养化的发生与恢复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其释放受物理、化学与生物机制调节,而碱性磷酸酶催化有机磷的矿化,故当为促进沉积物磷循环的重要因素。本文讨论了长江中下游部分湖泊沉积物碱性磷酸酶分布及其在磷释放过... 沉积物磷负荷在湖泊富营养化的发生与恢复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其释放受物理、化学与生物机制调节,而碱性磷酸酶催化有机磷的矿化,故当为促进沉积物磷循环的重要因素。本文讨论了长江中下游部分湖泊沉积物碱性磷酸酶分布及其在磷释放过程中的作用。五里湖疏浚与未疏浚区以及太湖、巢湖、龙感湖、东湖、月湖、龙阳湖、莲花湖等不同湖泊的不同区域表层沉积物碱性磷酸酶活性(APA)明显不同,这种空间异质性与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相联系。此外,APA随沉积物的深度递减,或在中间与较深层次出现峰值,且具明显的季节性。上述事实以及APA对抑制剂的不同响应方式暗示酶存在形态的多样性(同工酶)。苯丙氨酸(Phe)明显提高月湖与五里湖沉积物APA,沉积物与Phe相互作用并静置一天之后,生物可利用性磷(SRP)的释放量明显增加。再者,Phe可抑制月湖沉积物APA,沉积物与Phe相互作用并静置一天之后,SRP释放量无明显变化,溶解有机磷(DOP)的释放量则明显增加。因此,释放的SRP部分来自某些活跃的有机磷的酶促水解,沉积物碱性磷酸酶在内源磷的释放以及富营养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 湖泊沉积物 分布 磷释放 富营养化
下载PDF
呼伦湖地区扎赉诺尔晚第四纪湖泊沉积物的磁化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3
20
作者 胡守云 吉磊 +1 位作者 王苏民 朱育新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5年第1期33-40,共8页
呼伦湖盆地扎赉诺尔晚第四纪湖泊沉积物为砂、泥质碎屑沉积。对东露天矿剖面沉积物样品进行了低、高频磁化率测量、粒度分析、磁性矿物成分鉴定和Al~2O~3、Fc~2O~3含量分析。分析表明:磁铁矿是沉积物磁化率的主要贡献者,全铁含量控... 呼伦湖盆地扎赉诺尔晚第四纪湖泊沉积物为砂、泥质碎屑沉积。对东露天矿剖面沉积物样品进行了低、高频磁化率测量、粒度分析、磁性矿物成分鉴定和Al~2O~3、Fc~2O~3含量分析。分析表明:磁铁矿是沉积物磁化率的主要贡献者,全铁含量控制了磁化率值的变化;磁化率与沉积物粒度呈负相关。进一步讨论认为,磁性矿物主要为粉砂-粘土级碎屑,集中分布在细粒沉积物中,因此造成其磁化率较高。砂质沉积物中频率磁化率较高,其原因可能是其中的磁性颗粒比粉砂-粘土级沉积物中的磁性颗粒更细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湖 湖泊沉积物 磁化率 磁性矿物 第四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