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希门错2000多年来气候变化的湖泊记录 被引量:55
1
作者 王苏民 薛滨 夏威岚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2-69,共8页
本文根据青藏高原东部希门错短柱岩芯XM9201沉积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的综合分析,讨论了该区2000多年来的气候变化过程。结果表明,2000多年来希门错地区总体表现出变暖的趋势,可以区分出4个阶段,即780~430B.C,480~1460A.D... 本文根据青藏高原东部希门错短柱岩芯XM9201沉积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的综合分析,讨论了该区2000多年来的气候变化过程。结果表明,2000多年来希门错地区总体表现出变暖的趋势,可以区分出4个阶段,即780~430B.C,480~1460A.D.的暖期和430B.C.~480A.D,1460~1900A.D.的冷期。另外,还对比我国东西部历史气候记载及冰芯研究,探讨了不同气候事件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门错 气候变化 湖泊记录 若芯
下载PDF
云南中甸纳帕海湖泊记录指示的57ka环境演化 被引量:12
2
作者 殷勇 方念乔 +2 位作者 盛静芬 胡超涌 聂浩刚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9-105,共7页
根据沉积环境、总有机碳、氢指数、有机碳同位素、磁化率和粒度等替代性指标以及和陆地、深海气候记录的对比,重建了纳帕海57kaBP以来的湖面变化和主要气候演化阶段。57~32kaBP主要为低湖面和频繁的湖面波动,与气候的暖偏干/凉偏湿交... 根据沉积环境、总有机碳、氢指数、有机碳同位素、磁化率和粒度等替代性指标以及和陆地、深海气候记录的对比,重建了纳帕海57kaBP以来的湖面变化和主要气候演化阶段。57~32kaBP主要为低湖面和频繁的湖面波动,与气候的暖偏干/凉偏湿交替有关。32~15kaBP湖面大幅度上升,出现相对高湖面,气温下降,有效湿度增加。全新世湖盆的萎缩与持续的暖偏干气候有关。这种冷湿-暖干气候与滇西北特殊的地形地貌造成大气环流的独特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湖泊记录 湖面波动 环境-气候变化 中甸纳帕海 沉积环境
下载PDF
湖泊记录中的古气候和古环境指标及其地质灾害信息 被引量:8
3
作者 段丽萍 王兰生 董孝璧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0-45,共6页
笔者在简略论述反映古气候、古环境的多种代用指标的基础上,讨论其在揭示地质灾害信息方面的意义,并分析从中提取地质灾害信息的方法和思路。认为在沉积物粒度判别基础上,沉积物表现出的较低δ18O值,较低δ13C值和较低碳酸盐含量以及较... 笔者在简略论述反映古气候、古环境的多种代用指标的基础上,讨论其在揭示地质灾害信息方面的意义,并分析从中提取地质灾害信息的方法和思路。认为在沉积物粒度判别基础上,沉积物表现出的较低δ18O值,较低δ13C值和较低碳酸盐含量以及较高的有机质含量特征可能指示了地质灾害方面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气候 古环境 多种代用指标 地质灾害信息 湖泊记录 沉积物
下载PDF
欧洲中部晚冰期/全新世过渡期高分辨率的湖泊记录
4
作者 张光威 《海洋地质动态》 1995年第1期12-13,共2页
欧洲中部晚冰期/全新世过渡期高分辨率的湖泊记录TomaszGoslar等Gosciaz湖(52°30′N、10°20′E、海拔64.4m)位于Vistulian冰川作用最大进积期冰盖的南部,最深处在湖的中心部... 欧洲中部晚冰期/全新世过渡期高分辨率的湖泊记录TomaszGoslar等Gosciaz湖(52°30′N、10°20′E、海拔64.4m)位于Vistulian冰川作用最大进积期冰盖的南部,最深处在湖的中心部位,另一个较深的部位在湖的西部,相互距离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冰期/全新世 高分辨率 湖泊记录 纹泥年代学 同位素分析
下载PDF
阿拉善高原中全新世干旱事件的湖泊记录研究 被引量:72
5
作者 陈发虎 吴薇 +4 位作者 朱艳 J.A.Holmes D.B.Madsen 金明 C.G.Oviatt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共9页
中国国内普遍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中全新世是一个夏季风盛行的温暖湿润时期,称作全新世“最宜期”或“大暖期”.内蒙古西部阿拉善高原的湖泊沉积和湖泊地貌则显示了一种相反的状况,这一区域中全新世气候干旱,黑河的终闾湖泊居延泽、石... 中国国内普遍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中全新世是一个夏季风盛行的温暖湿润时期,称作全新世“最宜期”或“大暖期”.内蒙古西部阿拉善高原的湖泊沉积和湖泊地貌则显示了一种相反的状况,这一区域中全新世气候干旱,黑河的终闾湖泊居延泽、石羊河的终闾湖泊潴野泽和腾格里沙漠东缘的头道湖均经历了湖泊缩小或干涸过程,时代为距今7000-5000日历年.潴野泽高分辨率(50年)的孢粉记录显示,季风边缘区的石羊河流域,特别是祁连山地的植被发生显著衰退,降水减少.中全新世的干旱事件存在于现代夏季风边缘区的较大范围,包括阿拉善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内蒙古高原中东部,甚至黄土高原南部,指示了东亚夏季风在全新世期间的一次大衰退.中全新世东亚夏季风衰退期间气候寒冷,这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地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高原 中全新世 干旱事件 湖泊记录 中国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中国过去2000年湖泊沉积记录的高分辨率研究:现状与问题 被引量:34
6
作者 吉磊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69-175,共7页
过去2ka地球环境的变化规律和原因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关键内容之一。与其它自然记录相比,湖泊沉积具有储存信息量大、时间分辨率高和地理覆盖面广的优势。中国80年代后期以来已陆续开展了全新世湖泊沉积与气候、环境演化研究,并有... 过去2ka地球环境的变化规律和原因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关键内容之一。与其它自然记录相比,湖泊沉积具有储存信息量大、时间分辨率高和地理覆盖面广的优势。中国80年代后期以来已陆续开展了全新世湖泊沉积与气候、环境演化研究,并有迅速发展之势。对于过去2ka湖泊沉积的高分辨率研究,需要重视以下几方面问题,即提高核素测年的精度、建立环境指标的转换函数、注意早期化学成岩作用、选择分层湖和年层沉积、探讨气候要素有效指标、区分人类活动因素、加强时空对比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 湖泊记录 全球变化 高分辨率
下载PDF
青藏高原苟鲁错湖泊沉积记录的小冰期气候变化 被引量:54
7
作者 李世杰 王小天 +1 位作者 夏威岚 李万春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8-584,共7页
文章对在青藏高原腹地可可西里地区的苟鲁错封闭湖盆中心部位获取深 1m的湖底沉积岩芯进行13 7Cs,2 10 Pb测年和高分辨率的碳酸盐含量、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分析。结果表明 :该湖泊沉积记录揭示出青藏高原腹地在近 10 0 0年时间尺度上气候... 文章对在青藏高原腹地可可西里地区的苟鲁错封闭湖盆中心部位获取深 1m的湖底沉积岩芯进行13 7Cs,2 10 Pb测年和高分辨率的碳酸盐含量、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分析。结果表明 :该湖泊沉积记录揭示出青藏高原腹地在近 10 0 0年时间尺度上气候变化的模式呈冷湿和温 (暖 )干组合为主。该岩芯覆盖了过去近 10 0 0年左右的时间尺度 ,其碳酸盐含量、元素地球化学的变化对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的 3次冷期和期间的多次暖期都有明显反映。从苟鲁错沉积记录来看 ,中世纪暖期的盛期处于公元 10 6 0~ 114 0年 ;小冰期第 1次冷期在公元 114 0~ 1340年 ,但在12 5 0~ 12 90年存在 1次暖波动 ;第 2次冷期在公元 15 10~ 16 80年 ,但在 15 80~ 15 90年和 16 10年左右存在暖波动 ;第3次冷期在公元 1790~ 190 0年 ;暖期主要在公元 1340~ 15 10年和 16 80~ 1790年间 ,但在公元 14 0 0年、14 10年左右和14 4 0~ 14 80年间以及 1710~ 174 0年存在冷波动 ;2 0世纪暖期和全球记录相一致。该湖泊记录与古里雅冰芯记录和祁连山树轮记录以及我国东部气候历史记录都有较好的可对比性 ,只是在起迄年代上还存在一些差异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小冰期 湖泊沉积记录 苟鲁错
下载PDF
青海湖近千年来气候环境变化的湖泊沉积记录 被引量:172
8
作者 沈吉 张恩楼 夏威岚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08-513,共6页
本文根据青海湖沉积岩芯 (QH0 0A)碳酸盐含量、TOC和Rb Sr等环境指标的综合分析 ,探讨了该地区近千年来的气候变化过程和化学风化史。结果表明 :青海湖地区近千年来经历了 5次冷湿期和 5次暖干期 ,气候组合类型为冷湿与暖干交替。中世... 本文根据青海湖沉积岩芯 (QH0 0A)碳酸盐含量、TOC和Rb Sr等环境指标的综合分析 ,探讨了该地区近千年来的气候变化过程和化学风化史。结果表明 :青海湖地区近千年来经历了 5次冷湿期和 5次暖干期 ,气候组合类型为冷湿与暖干交替。中世纪暖期、小冰期以及 2 0世纪以来的升温在该沉积岩芯中得到良好的记录。沉积岩芯Rb Sr较好地记录了湖泊流域化学风化的历史 ,并揭示流域化学风化的主要控制因素为气温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湖泊沉积记录 青海湖 暖期 小冰期 化学风化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中部2.8Ma以来的化学风化与环境演化的湖泊沉积记录 被引量:4
9
作者 陈诗越 王苏民 +1 位作者 金章东 沈吉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9-29,共11页
对采自青藏高原中部错鄂湖泊钻孔近 2 0 0m以上深处、形成于 2 .8Ma以来的沉积岩岩芯中Sr ,Rb ,Zr含量变化及Rb/Sr ,Zr/Rb比进行了研究 ,并结合其岩性、粒度、粘土矿物组成 ,分析了该地区 2 .8Ma来化学风化的相对强度和古环境演化过程... 对采自青藏高原中部错鄂湖泊钻孔近 2 0 0m以上深处、形成于 2 .8Ma以来的沉积岩岩芯中Sr ,Rb ,Zr含量变化及Rb/Sr ,Zr/Rb比进行了研究 ,并结合其岩性、粒度、粘土矿物组成 ,分析了该地区 2 .8Ma来化学风化的相对强度和古环境演化过程。研究表明 ,2 .8Ma来青藏高原中部的环境经历了 3个演化阶段 :在深约 197~ 170m(2 .8~ 2 .5Ma)岩性段 ,低Sr含量 ,高Rb/Sr和Zr/Rb比揭示的是较弱的化学风化过程 ,反映了与当时强烈的高原隆升运动有关 ;在约 170~ 38.5m(约 2 .5~ 0 .8Ma)段 ,高Sr含量 ,低Rb/Sr和Zr/Rb比记录的是该流域较强的化学风化阶段 ,与高原在稳定期中部总体处于温湿或凉湿的环境下的结论吻合 ;在 38.5~ 0m(约 0 .8~ 0Ma)段 ,总体Sr含量处于相对低值 ,Rb/Sr比相对较高 ,化学风化相对较弱 ,表明高原中部处于较寒冷的环境之中 ,高原整体已隆升到 4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风化 湖泊沉积记录 青藏高原 错鄂湖 RB/SR Zr/Rb 环境演化
下载PDF
云南中甸纳帕海57000年来湖泊气候记录及与海洋记录的对比 被引量:3
10
作者 殷勇 方念乔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古气候 有机碳同位素 沉积环境 云南 纳帕海 湖泊气候记录 海洋记录
下载PDF
北疆地区早全新世环境演化的湖泊沉积记录 被引量:5
11
作者 姜加明 吴敬禄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0-37,共8页
通过对北疆地区艾比湖沉积物的孢粉组合及其碳酸盐δ18O ,δ13 C ,δ13 Corg,TOC ,TON和Rb/Sr比等地球化学指标分析 ,重点对全新世早期气候环境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时段 (8.0~ 11.5calkaB .P .)温度总体偏低 ,初期 (11.... 通过对北疆地区艾比湖沉积物的孢粉组合及其碳酸盐δ18O ,δ13 C ,δ13 Corg,TOC ,TON和Rb/Sr比等地球化学指标分析 ,重点对全新世早期气候环境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时段 (8.0~ 11.5calkaB .P .)温度总体偏低 ,初期 (11.5~ 10 .6calkaB .P .)较为温湿 ;早全新世向中全新世转换时期 (8.9~ 8.0calkaB .P .)气候波动显著。特别是 3层泥炭沉积显示了艾比湖地区早全新世气候的强烈不稳定性。泥炭的发育程度及其同位素、孢粉分析数据等都显示 ,8.2calkaB .P .,8.6calkaB .P .,10 .5calkaB .P .的气候状况具有显著的冷湿特征 ,反映了早全新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地区 湖泊沉积记录 早全新世 环境演化 地球化学指标 孢粉组合 艾比湖
下载PDF
湖泊沉积记录与过去全球变化 被引量:14
12
作者 周德全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60-265,共6页
介绍了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的研究计划,分析了过去全球变化研究已取得的主要进展,系统探讨了湖泊沉积环境记录在过去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指出应大力加强湖泊沉积物各种环境代用指标的机理研究,逐步由定性研究向定... 介绍了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的研究计划,分析了过去全球变化研究已取得的主要进展,系统探讨了湖泊沉积环境记录在过去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指出应大力加强湖泊沉积物各种环境代用指标的机理研究,逐步由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去全球变化 湖泊沉积记录
下载PDF
“第三极”青藏高原东南缘副热带湖泊记录的过去8.8万年温度变化:启示及展望
13
作者 陈发虎 段炎武 侯居峙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SCD 2021年第11期1056-1057,M0003,共3页
Long,continuous and quantitative land temperature records with high resolution remain scarce at low latitudes,which hamper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es and dynamics of terrestrial climate change in subtropics a... Long,continuous and quantitative land temperature records with high resolution remain scarce at low latitudes,which hamper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es and dynamics of terrestrial climate change in subtropics and trop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记录 温度变化 第三极 青藏高原东南缘
原文传递
研究季风区历史时期湖泊环境演化的意义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苏民 薛滨 张振克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4,共4页
本文首先讨论了历史时期季风区湖泊环境演化研究在古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位及其意义,着重强调加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研究以及进行定量研究是该领域的关键所在.综合中国近年来在湖泊沉积与古全球变化研究中取得的成果,提出在该领域研究... 本文首先讨论了历史时期季风区湖泊环境演化研究在古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位及其意义,着重强调加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研究以及进行定量研究是该领域的关键所在.综合中国近年来在湖泊沉积与古全球变化研究中取得的成果,提出在该领域研究的一些新的认识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区 历史时期 湖泊记录 环境演化 湖泊
下载PDF
巴丹吉林沙漠全新世环境记录的年代校正与古气候重建 被引量:19
15
作者 刘子亭 杨小平 朱秉启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25-933,共9页
巴丹吉林沙漠地处东亚夏季风区的西北缘,是认识东亚季风演变及其区域响应的窗口。文章在系统研究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环境记录的年代进行了新的校正,并重建了全新世环境演变的历史。分析结果显示,巴丹吉林沙漠在早全新世开始出现高湖面... 巴丹吉林沙漠地处东亚夏季风区的西北缘,是认识东亚季风演变及其区域响应的窗口。文章在系统研究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环境记录的年代进行了新的校正,并重建了全新世环境演变的历史。分析结果显示,巴丹吉林沙漠在早全新世开始出现高湖面,早中全新世在湖区广泛出现高湖面和淡水环境并在沙漠东北缘发育了古土壤,晚全新世时湖泊水位下降,沉积地层以风成砂为主。巴丹吉林沙漠全新世环境变化总体上可分为3个阶段:晚更新世末至早全新世初气候干旱;在10.0cal.kaB.P.左右气候由于向湿快速变化,并在8.5~4.0cal.kaB.P.期间气候最为湿润,但同时存在短期的干湿波动;4.0cal.kaB.P.以来气候总体干旱,但在2.2cal.kaB.P.左右出现短期的湿润。巴丹吉林沙漠全新世气候变化反映了该地区在早全新世东亚夏季风降水明显增强,中全新世季风降水较强,晚全新世季风降水减弱,同时具有短时期的不稳定性。10.0cal.kaB.P.以来巴丹吉林沙漠气候总体由湿润向干旱变化,应与北半球全新世以来太阳辐射的持续减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东亚季风 古气候 荒漠地貌 湖泊记录 巴丹吉林沙漠
下载PDF
洱海近代沉积物中碳-氮-硫-磷的地球化学记录 被引量:43
16
作者 万国江 白占国 +2 位作者 王浩然 黄荣贵 白占国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9-197,共9页
在^(210)Pb_(ex)和^(137)Cs计年基础上,对采自洱海深水湖区沉积物柱芯进行了C_(inorg)(无机碳)、C_(org)(有机碳)、N、S 含量和 P形态分析。 C_(org)垂直剖面具“沉降-降解-堆积”三... 在^(210)Pb_(ex)和^(137)Cs计年基础上,对采自洱海深水湖区沉积物柱芯进行了C_(inorg)(无机碳)、C_(org)(有机碳)、N、S 含量和 P形态分析。 C_(org)垂直剖面具“沉降-降解-堆积”三阶段分布特征,沉降和堆积通量分别为 12.7 g/(m~2· a) 和 7. 20 g/(m~2· a);降解速率常数为 0. 017 a^(-1),寄宿时间为 40 a。 N的垂直分布与 C_(org)相似,沉降和堆积通量分别 为2.62 g/(m~2·a)和 1.21g/(m~2· a);降解速率常数为 C_(org)的 1.4倍,寄宿时间仅为 C_(org)的 3/4。 S在沉积物柱芯 中显示出较大波动,沉降和堆积通量分别为 0. 73 g/( m~2· a)和 1. 23 g/(m~2· a)。 P_(org)(有机磷)、P_(total)(总磷)和 P_(Ca)(钙 磷)呈同步变化,降解图示与C_(org)相似;P_(org)的转化导致P_(inorg)增高。 C_(org)及原子比C/N随沉积物深度的变化趋势一 致,有机质选择性分解不明显;堆积阶段C/N比为6.8,与海洋Redifield值相近,指示沉积物有机质主要来自陆源 植物。C/S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记录 洱海 沉积物
下载PDF
青藏高原腹地湖泊沉积对第四纪晚期古季风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东生 张华京 +3 位作者 徐冰 李炳元 孔照辰 温景春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3-489,共7页
通过对青藏高原腹地的综合科学考察和对中心钻孔岩芯剖面的最新研究,用层序地层学与年代地层学和气候地层学相结合的方法,分辨出可可西里地区湖泊沉积记录(孔深7.25 m)的第四纪晚期距今3万余年以来的古气候变化,沉积物磁化率等因子综合... 通过对青藏高原腹地的综合科学考察和对中心钻孔岩芯剖面的最新研究,用层序地层学与年代地层学和气候地层学相结合的方法,分辨出可可西里地区湖泊沉积记录(孔深7.25 m)的第四纪晚期距今3万余年以来的古气候变化,沉积物磁化率等因子综合表征的高原古季风变化是波动发展的,发生在仙女木期地质环境事件中的季风活动具有强烈暴发的特点,是高原季风发展中的突变事件,而且地表热点效应对其起到了激发作用。综合分析的研究成果表明,它的变化频谱与激变因子及其运行机制是伴随着青藏高原地质效应的演变而发展的,为研究第四纪冰消期以来的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气候记录 古季风变化频谱 第四纪晚冰期环境 青藏高原腹地
下载PDF
青藏高原腹地湖泊沉积纪录的“仙女木期”古气候颤动事件 被引量:11
18
作者 胡东生 张华京 +1 位作者 李炳元 温景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72-278,共7页
通过对青藏高原腹地钻孔岩心剖面的最新研究,用层序地层学与年代地层学和气候地层学相结合的方法,分辨出可可西里地区苟弄措湖泊沉积记录(孔深7.25 m)约30 ka BP以来的古气候变化,并在孔深3.32~1.98 m处识别出“仙女本期”的3个气候颤... 通过对青藏高原腹地钻孔岩心剖面的最新研究,用层序地层学与年代地层学和气候地层学相结合的方法,分辨出可可西里地区苟弄措湖泊沉积记录(孔深7.25 m)约30 ka BP以来的古气候变化,并在孔深3.32~1.98 m处识别出“仙女本期”的3个气候颤动事件,即:①老仙女术事件(孔深3.32~2.62 m);②中仙女本事件(孔深2.62~2.43 m);③新仙女本事件(孔深2.43~1.98 m)。这3个气候颤动事件都是以冷干时段开始、以冷湿时段结束的,并有越向后期其冷干的时段越长的变化趋势,而其后的冷湿时段却具有等时的变化趋势。岩心沉积物的有机碳、有机氮和磁化率以及化学元素含量的变化,都与仙女本期气候变化具有十分吻合的变化态势。仙女术期气候在湖泊沉积物中的响应,在青藏高原环境演化中还是首次发现,为研究第四纪末次冰期冰消期以来的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气候记录 古气候综合响应因子 仙女木期 层序地层学 气候颤动 仙女木事件 青藏高原腹地
下载PDF
巢湖沉积记录的全新世以来孢粉优势度变化及其环境意义
19
作者 吴立 李海燕 +3 位作者 王川 赵文鹏 余海萍 柯瑞 《中国科技信息》 2018年第18期94-96,98,共4页
在孢粉等环境代用指标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孢粉(科)属优势度计算的生态学方法,对巢湖湖泊沉积记录的全新世以来孢粉(科)属优势度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环境意义。结果表明:1)全新世早期,孢粉优势度总体上相对较低,气候较温暖,湿度变化不大... 在孢粉等环境代用指标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孢粉(科)属优势度计算的生态学方法,对巢湖湖泊沉积记录的全新世以来孢粉(科)属优势度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环境意义。结果表明:1)全新世早期,孢粉优势度总体上相对较低,气候较温暖,湿度变化不大,适宜多数植物生长;2)中全新世早期,孢粉优势度降至最低,气候环境温暖湿润,流域内各种类植物生长繁盛;3)中全新世晚期,孢粉优势度逐渐升高并达到最大值,流域气候有向寒冷干旱方向发展的趋势,极端冷干的恶劣气候条件使某些适应类型的植物大量发育而另外一些植物类型被抑制;4)全新世晚期,孢粉优势度相对较低反映了气温的回升,但是波动频繁,优势度有逐渐增大的趋势,流域气候由温暖向干凉方向转化。通过对比和计算可以看出,孢粉(科)属优势度变化可作为孢粉组合分带的辅助方法之一,优势度曲线变化的拐点与孢粉组合的分带对应较好。这也说明计算孢粉(科)属优势度及其演化分析可以为古地理、古气候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记录 孢粉组合 中全新世 优势度 环境意义 巢湖 全新世晚期 气候环境
下载PDF
民勤盆地湖泊沉积记录的全新世千百年尺度夏季风快速变化 被引量:80
20
作者 陈发虎 朱艳 +3 位作者 李吉均 施祺 靳立亚 B. Wunemann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7期1414-1419,共6页
利用夏季风边缘区石羊河终闾湖泊沉积记录, 发现中国全新世夏季风存有两个大的变化阶段, 早中期夏季风强盛, 晚期干旱. 湖泊记录进一步揭示出, 全新世夏季风更多的表现为千百年尺度快速变化, 研究区全新世出现多达10次干旱事件, 夏季风... 利用夏季风边缘区石羊河终闾湖泊沉积记录, 发现中国全新世夏季风存有两个大的变化阶段, 早中期夏季风强盛, 晚期干旱. 湖泊记录进一步揭示出, 全新世夏季风更多的表现为千百年尺度快速变化, 研究区全新世出现多达10次干旱事件, 夏季风具有1.6 ka显著周期, 早全新世更表现出0.8 ka的周期变化. 全新世气候的快速变化具有全球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湖泊沉积记录 快速变化 民勤盆地 夏季风 千年尺度气候 周期性波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