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湘学派与南岳衡山 被引量:3
1
作者 黄震 杨健康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3-8,共6页
南岳衡山的秀丽风景和人文荟萃使之成为湖湘学派的起源地。胡氏父子在南岳衡山创办书院“卒开湖湘学统”。湖湘学派及其特色的形成与南岳衡山之间的关系是内在的 。
关键词 湖湘学派 南岳衡山 乐山情怀 胡安国 书院 心性理论 儒家思想
下载PDF
湖湘学派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守红 单苹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126-128,共3页
在教育目的上 ,湖湘学派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习者修身成德 ,明体达用 ,学以致用 ,匡济时艰 ;在教育方法上 ,他们主张知行互进 ,坚持存疑 ,提倡讲论。
关键词 教育思想 教育方法 教育目的 现代教育 学习者 存疑 学以致用 湖湘学派 成德 知行
下载PDF
湖湘学派对周敦颐的推尊考论——以南宋时期濂溪祠记为中心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安民 周欣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50,共6页
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也是湖湘学的奠基人。梳理"濂溪祠记"可以看出,自湖湘学派开创者胡安国"寻访濂溪遗事"后,胡宏开地方学术传统的先河,作《邵州州学记》,搜求、整理出版《通书》,说明周敦颐学术思想的重... 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也是湖湘学的奠基人。梳理"濂溪祠记"可以看出,自湖湘学派开创者胡安国"寻访濂溪遗事"后,胡宏开地方学术传统的先河,作《邵州州学记》,搜求、整理出版《通书》,说明周敦颐学术思想的重要地位。张栻将周敦颐提升至"道学宗主"地位,既要面对儒家内部势力的斗争,也要应对佛、道的挑战,这些斗争成为周敦颐学术地位提升的主要动力,亦是湖湘学学术旨趣确立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学派 周敦颐 胡安国 胡宏 张栻 濂溪祠记
下载PDF
石鼓书院:湖湘学派的重要基地 被引量:1
4
作者 邓洪波 颜为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16,共6页
南宋时期,理学家与书院深度相契,开创出书院与学术的一体化传统。位列天下"三书院"、"四书院"、"五书院"中的岳麓与石鼓,更是湖湘之学与书院一体化的典型代表。乾淳之际,朱子所作《石鼓书院记》意在为天... 南宋时期,理学家与书院深度相契,开创出书院与学术的一体化传统。位列天下"三书院"、"四书院"、"五书院"中的岳麓与石鼓,更是湖湘之学与书院一体化的典型代表。乾淳之际,朱子所作《石鼓书院记》意在为天下书院建设提供范式,实为湖湘文化自立自强的重要标志。石鼓书院在纠正科举俗学之余,倡导传道济民,开湖湘实学之风。山长讲学兼采诸家,辑成《石鼓论语问答》,刊刻《尚书全解》,扩大湖湘之学谱系。宋末石鼓于战火中重建,习武备战,扩充田产,担起乱世中传承文脉的重任,成为湖湘学派的重要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鼓书院 湖湘学派 传道济民 文脉传承
下载PDF
陈傅良与湖湘学派 被引量:4
5
作者 蔡瑞霞 《求索》 CSSCI 2002年第4期113-115,共3页
陈傅良与湖湘学派的交往从张木式开始。在湖南任职期间 ,陈傅良与湖湘学人有了广泛的接触 ,朝廷推荐了不少湖湘学子 ,一度讲学于岳麓书院 ,湖湘弟子多从他研习事功学 ,对湖湘学派也产生巨大影响。
关键词 陈傅良 湖湘学派 张栻 事功学派 举荐 讲学
下载PDF
南宋湖湘学派初探 被引量:2
6
作者 衷尔钜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71-77,共7页
我国南宋时期,学术昌盛,人才辈出,哲学思潮亦相当活跃。就学派林立来说,当时影响最大的,有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有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有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和吕祖谦的婺学。后世对他们研究的论著颇多,承... 我国南宋时期,学术昌盛,人才辈出,哲学思潮亦相当活跃。就学派林立来说,当时影响最大的,有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有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有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和吕祖谦的婺学。后世对他们研究的论著颇多,承认他们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学派 胡宏 胡安国 永嘉学派 杨时 洛学 知言 胡寅 天理人欲
下载PDF
靖康之耻与湖湘学派 被引量:1
7
作者 谭长富 康化夷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91-95,共5页
赵宋王朝建立以来,由于重文抑武,提倡皓首穷经,统治者贪图丝竹之乐,歌舞升平,以致纵欲败政;读书人生活面狭窄,不谙世情,多"书卷方巾气"。两宋文化早已丧失了汉、唐文化那种阔大、开朗、奋发的气慨,转而为重内心的省视、调息... 赵宋王朝建立以来,由于重文抑武,提倡皓首穷经,统治者贪图丝竹之乐,歌舞升平,以致纵欲败政;读书人生活面狭窄,不谙世情,多"书卷方巾气"。两宋文化早已丧失了汉、唐文化那种阔大、开朗、奋发的气慨,转而为重内心的省视、调息、玄虚之自适。官场和世风的"骄奢淫逸"、腐朽浮靡,终于导致徽、钦二帝北掳的"靖康之耻"。在国家民族危亡之秋,针对当时的仕风、士习,胡安国、胡宏、张木式等在湘潭碧泉书院创建了湖湘学派。湖湘学派与湖湘民性结合,形成了安邦治国、以天下为己任,经世致用,修养身性、勇于任事,坚韧强悍、吃苦耐劳的湖湘精神,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骄奢淫逸 靖康之耻 湖湘学派
下载PDF
王船山是湖湘学派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被引量:3
8
作者 杨金鑫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80-83,共4页
本文探讨了湖湘文化的发展源流,指出湖湘学派始于南宋,胡安国首开先声,其子胡宏独创新论,门人张衍其说,因而大成。到了明末清初,湖湘学复盛,其重要代表人物当首推王船山。王船山结合时代特点,全面继承和发展了湖湘学,对曾国藩... 本文探讨了湖湘文化的发展源流,指出湖湘学派始于南宋,胡安国首开先声,其子胡宏独创新论,门人张衍其说,因而大成。到了明末清初,湖湘学复盛,其重要代表人物当首推王船山。王船山结合时代特点,全面继承和发展了湖湘学,对曾国藩、郭嵩焘、谭嗣同、唐才常、禹之谟,乃至蔡和森、毛泽东等都发生了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学派 承上启下 王船山 发展
下载PDF
清末民初湖湘学派的古文字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袁庆述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61,共4页
文章从史的角度,分析了清末民初湖湘学派的领军人物叶德辉在文字学方面的著作,认为他的研究虽涉及到一些出土材料,但并非现代意义上的严格的古文字研究,从整体来看,仍属于《说文》研究的范畴。这实际上也就是当时湖湘学派在古文字研究... 文章从史的角度,分析了清末民初湖湘学派的领军人物叶德辉在文字学方面的著作,认为他的研究虽涉及到一些出土材料,但并非现代意义上的严格的古文字研究,从整体来看,仍属于《说文》研究的范畴。这实际上也就是当时湖湘学派在古文字研究方面的水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材料的缺乏有关,也与当时湖湘学人的主流学术思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叶德辉 湖湘学派 古文字研究
下载PDF
湖湘学派略论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金鑫 《船山学报》 1988年第1期60-66,共7页
所谓湖湘学派,有两层意义,一指宋代湖南的理学(即道学或新儒学);二指它的继承和发展。建国以来,学术界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理学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对湖湘学派的研究却未能很好地开展。本文试图对它的形成发展、特点及其历史地位进行探讨... 所谓湖湘学派,有两层意义,一指宋代湖南的理学(即道学或新儒学);二指它的继承和发展。建国以来,学术界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理学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对湖湘学派的研究却未能很好地开展。本文试图对它的形成发展、特点及其历史地位进行探讨,以期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学派 张拭 知言 衡麓 新儒学 胡寅 宋代理学 胡文定 劝学文 子开
下载PDF
张栻的思想及湖湘学派的衰落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卿彦 《船山学刊》 CSSCI 2011年第3期50-54,共5页
湖湘学派是宋代学派当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其理论是在紧紧依托宋朝的时代背景下所提出来的,体现了当时的时代风貌。但湖湘学派的衰落也非常迅速,本文所探讨的是湖湘学派代表人物张栻的一些思想及湖湘学派衰落的原因。
关键词 湖湘学派 张栻 衰落
下载PDF
宋代湖湘学派的发展脉络及思想阐释——以《宋元学案》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连凡 《天中学刊》 2018年第2期31-37,共7页
《宋元学案》编纂者梳理了湖湘学派的发展源流,厘清了胡安国作为二程私淑弟子和孙复再传弟子的师承关系及理学与春秋学的渊源。基于儒佛的根本理论差异在于是否承认天理的观点,黄宗羲批评了胡寅基于表面现象的佛教批判,又从性、心、工... 《宋元学案》编纂者梳理了湖湘学派的发展源流,厘清了胡安国作为二程私淑弟子和孙复再传弟子的师承关系及理学与春秋学的渊源。基于儒佛的根本理论差异在于是否承认天理的观点,黄宗羲批评了胡寅基于表面现象的佛教批判,又从性、心、工夫三个方面反驳了朱熹对《知言》的批判,指出胡宏的"性无善恶说"是指作为本体的善性,避免了将善恶混在的气质之性混入义理之性中,胡宏"以心属已发"的观点出自程颐早年的未定之说,胡宏"察识本心发出的端倪而后容易下涵养工夫"的观点与程颢的识仁说一致。编纂者基于心学立场推崇张栻较朱熹更早重视涵养工夫,批评其向外穷理的"集义"说,又肯定了湖湘学派"以察识日常生活中本心流行的端倪作为体认仁体之方法"的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学派 《宋元学案》 胡安国 胡寅 胡宏 张栻
下载PDF
湖湘学派与佛教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立新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100-103,共4页
宋明理学与佛教的关系问题 ,是一个令人关注且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以湖湘学派与佛教的关系为个案 ,考述湖湘学派与佛教的关系 。
关键词 佛教 湖湘学派 宋明理学 一般 关系问题 个案 情况 考述
下载PDF
论南宋湖湘学派文学的共同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宁淑华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9-142,146,共5页
南宋湖湘学派因其理学追求的一致性,使其各阶段大家(胡安国、胡寅、胡宏、张栻、彭龟年)的文学思想和作品主要内容呈现出三个方面的共同特征,即重道轻文的文学观念,论道论学的本色追求,慷慨论政的经世趋向,其细微的差异性又折射出湖湘... 南宋湖湘学派因其理学追求的一致性,使其各阶段大家(胡安国、胡寅、胡宏、张栻、彭龟年)的文学思想和作品主要内容呈现出三个方面的共同特征,即重道轻文的文学观念,论道论学的本色追求,慷慨论政的经世趋向,其细微的差异性又折射出湖湘学派文学的发展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学派 文学 共同特征
下载PDF
论湖湘学派大师胡宏的教育思想 被引量:3
15
作者 唐兆梅 李莉 《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2期44-47,共4页
关键词 胡宏 教育思想 湖湘学派 人才培养 治学思想
下载PDF
论南宋湖湘学派学术思想之文学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宁淑华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7-90,共4页
南宋湖湘学派的学术思想对其文学思想有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湖湘学派情性观、"涵养","玩味"的功夫论、经世致用思想等方面。
关键词 湖湘学派 学术思想 文学思想
下载PDF
“观过知仁”说释义——兼论朱子与湖湘学派的论辩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俊 《江淮论坛》 CSSCI 2014年第5期108-113,共6页
"观过知仁"是孔子提出的"观人之法",历代诠释纷争不断,至南宋朱子与湖湘学派展开激烈辩论,使其纷争达至鼎峰。通过梳理"观过知仁"的历史分歧,分析朱子与湖湘学派争论的实质,厘定"观过知仁"的本... "观过知仁"是孔子提出的"观人之法",历代诠释纷争不断,至南宋朱子与湖湘学派展开激烈辩论,使其纷争达至鼎峰。通过梳理"观过知仁"的历史分歧,分析朱子与湖湘学派争论的实质,厘定"观过知仁"的本义,发挥其修身养性的价值,对于处在浮躁喧哗的现代人的心性修养是极为有益的,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过知仁 朱子 湖湘学派
下载PDF
《实践论》对湖湘学派知行观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盖军静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52-56,共5页
湖湘文化是延续儒学文化基础上长期积淀形成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体系。其虽有落后和僵滞的一面,但其文化精髓仍对当今具有社会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尤其是作为其主干和实体的湖湘学派的知行观深刻影响着毛泽东《实践论》的创作,成为... 湖湘文化是延续儒学文化基础上长期积淀形成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体系。其虽有落后和僵滞的一面,但其文化精髓仍对当今具有社会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尤其是作为其主干和实体的湖湘学派的知行观深刻影响着毛泽东《实践论》的创作,成为其革命斗争的明显印记。在继承发扬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同时,毛泽东吸收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并将其运用到检验传统知行观之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对传统知行观进行全面审视,从而全面总结、升华了知行观,解答了困扰中国哲学的知行争论,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学派 知行观 实践论 中国化
下载PDF
湖湘学派《论语》诠释之独立根性
19
作者 柳宏 佘志敏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4-222,共9页
《论语》诠释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鸿儒高士辛勤耕耘,精研深琢,不断开创《论语》诠释新局面。湖湘学派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孕育了《论语》诠释之独立根性。第一,型塑了不拘一格的注疏体例,辑佚、义理、训诂交织... 《论语》诠释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鸿儒高士辛勤耕耘,精研深琢,不断开创《论语》诠释新局面。湖湘学派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孕育了《论语》诠释之独立根性。第一,型塑了不拘一格的注疏体例,辑佚、义理、训诂交织,全注与选注、札记与衍义融合。第二,呈现出自由豪迈的注疏风格,或随意率性,或冲动不拘,展示了本色自然的鲜明个性和奔放盎然的生命状态。第三,打造出质疑创新的诠释精神,能够兼收并蓄、博取众长,打破门户、超越藩篱。第四,升华为安邦利民的淑世情怀,具有强烈的政制图强、经世致用倾向。湖湘学派卓然岸异的独立根性由多种元素融合浇铸,在清代学术版图上放射出璀璨的光彩,汇聚为中国近代社会学术转型和民族救亡的重要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学术 湖湘学派 《论语》研究 诠释特点
下载PDF
湖湘学派与江西学派的融通与差异
20
作者 陈代湘 蒋菲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3-137,共5页
湖湘学派与江西学派在学派渊源和学术思想上有密切联系和较为复杂的关系。他们的学术观点在一些基本问题上是相通互融的,如道不离物,心为天地万物之主宰,性无善恶。在修养工夫方面,湖湘学派的"察识此心而后操存"与心学派"... 湖湘学派与江西学派在学派渊源和学术思想上有密切联系和较为复杂的关系。他们的学术观点在一些基本问题上是相通互融的,如道不离物,心为天地万物之主宰,性无善恶。在修养工夫方面,湖湘学派的"察识此心而后操存"与心学派"先立乎其大者",都属于同一种致思方向。但二者又有差别,湖湘学派既有心学的倾向,又注重理的外在客观性,在重视体认本心的同时,也强调向外的格物穷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学派 江西学派 融通 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