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乌蔹莓水凝胶对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干预效果
1
作者 徐媚媚 郭亮 +7 位作者 陈月月 景嵘月 朱亚梅 徐大可 何静 徐波 周琰 徐蕾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25-30,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乌蔹莓水凝胶对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90例符合痛风性关节炎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湿热蕴结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每组30例。空白组仅采用依托考昔治疗... 目的探讨新型乌蔹莓水凝胶对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90例符合痛风性关节炎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湿热蕴结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每组30例。空白组仅采用依托考昔治疗,对照组采用依托考昔联合乌蔹莓膏治疗,治疗组采用依托考昔联合外敷乌蔹莓水凝胶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安全性、舒适性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沉(ESR)]、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关节活动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90.00%,高于空白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疼痛、红肿、压痛、关节活动受限症状改善的时间短于对照组、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空白组,治疗组、对照组血清CRP、TNF-α、ESR水平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50、P65表达低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7 d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空白组,且治疗组用药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蔹莓水凝胶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优于乌蔹莓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NF-κB通路、抑制炎性因子表达有关,且水凝胶使用方便卫生,舒适性高,有望成为安全、有效、便捷的痛风性关节炎外敷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蔹莓水凝胶 湿热蕴结型 痛风 关节炎
下载PDF
清热祛湿通络方辨证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2
作者 张国平 刘媛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8期1-5,共5页
目的分析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采用清热祛湿通络方辨证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的效果。方法110例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 目的分析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采用清热祛湿通络方辨证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的效果。方法110例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热祛湿通络方辨证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血尿酸水平、中医症状评分、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复发情况。结果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比对照组的83.64%要高(P<0.05)。治疗1、2、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干预组治疗3个月后的血尿酸水平(355.47±42.38)μmol/L低于对照组的(387.24±47.65)μmol/L(P<0.0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评分明显降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明显升高(P<0.05);干预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评分(4.65±1.20)分低于对照组的(5.27±1.49)分,ADL评分(80.10±7.55)分高于对照组的(77.26±6.36)分(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3个月,干预组复发率为7.27%,低于对照组的23.64%(P<0.05)。结论清热祛湿通络方辨证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更好,能显著降低血尿酸水平和复发率,改善中医症状和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湿热蕴结型 湿通络方 中西医结合 血尿酸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香钰鸿 李万强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6期141-144,共4页
目的:研究内服四妙散联合外敷止痛消炎软膏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西药组与联用组各43例,西药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联用组在西药组基础上采用内服四妙散联合外敷止... 目的:研究内服四妙散联合外敷止痛消炎软膏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西药组与联用组各43例,西药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联用组在西药组基础上采用内服四妙散联合外敷止痛消炎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ESR、CRP、UA水平及VAS评分。结果:联用组临床疗效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联用组ESR、CRP、UA水平及VAS评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内服四妙散联合外敷止痛消炎软膏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炎症反应及尿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湿热蕴结型 内服四妙散 外敷止痛消炎软膏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清热泄浊方内服合肿痛消外敷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马金荣 李莉 +3 位作者 赵丽 李亚平 潘红梅 裴国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观察清热泄浊方内服合肿痛消外敷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肾病的疗效。方法将2021年1—8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治疗的80例湿热蕴结型痛风性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清热泄浊方内服合肿痛消外敷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肾病的疗效。方法将2021年1—8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治疗的80例湿热蕴结型痛风性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泄浊方内服和肿痛消外敷治疗,2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血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SCr)、β_(2)-微球蛋白(β_(2)-MG)、24 h尿蛋白定量(24h-UTP)]、炎症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Likert压痛和肿胀指数、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的变化,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记录2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UA、BUN、SCr、β_(2)-MG、24h-UTP、ESR、CRP、PCT水平和Likert压痛和肿胀指数、VA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5.0%(26/40)、87.5%(35/4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清热泄浊方内服合肿痛消外敷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肾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肾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浊方 肿痛消 痛风性肾病 湿热蕴结型
下载PDF
棱术盆炎汤治疗湿热蕴结型慢性盆腔炎伴盆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杜娟 杨鲜 张丽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2期387-391,共5页
目的探讨棱术盆炎汤治疗湿热蕴结型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伴盆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79例CPID伴盆腔积液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棱术盆炎汤治疗湿热蕴结型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伴盆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79例CPID伴盆腔积液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采用妇炎舒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棱术盆炎汤灌肠治疗,连续治疗14 d,并随访1个月。于随访结束当天,评估两组患者疗效,并检测两组阴道清洁度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4 d后,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腹痛情况、盆腔积液体积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74%(36/38)高于对照组78.05%(3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阴道清洁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腹痛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盆腔积液体积、盆腔炎性包块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盆腔积液体积、盆腔炎性包块均较对照组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棱术盆炎汤可有效提高湿热蕴结型CPID伴盆腔积液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利于减轻疼痛程度,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阴道清洁度和盆腔积液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盆腔积液 湿热蕴结型 棱术盆炎汤 阴道分泌物 中医证候积分
下载PDF
四妙散加减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及对患者T细胞亚群、血液流变学及炎性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郭良 谭昱 +2 位作者 马春涛 陈立刚 白曼莫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2期199-204,共6页
目的:探究四妙散加减治疗对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患者T细胞亚群、血液流变学及炎性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湿热蕴结型AGA患者104例,分为塞来昔布组49例(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和四妙散组(在塞来昔布组基础上给予四妙散... 目的:探究四妙散加减治疗对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患者T细胞亚群、血液流变学及炎性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湿热蕴结型AGA患者104例,分为塞来昔布组49例(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和四妙散组(在塞来昔布组基础上给予四妙散加减治疗)55例,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T细胞亚群、血尿酸(SUA)、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电泳(EEP)、纤维蛋白原(Fi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7(IL-17)、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硝基络氨酸修饰蛋白(3-NT)、丙二醛(MDA)水平、疼痛评分(VAS)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四妙散组治疗总有效率、CD3^(+)、CD8^(+)水平明显高于塞来昔布组,临床症状积分、CD4^(+)、CD4/CD8、SUA、血流动力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ESR、EEP、Fib)、炎性标志物(hs-CRP、TNF-α、IL-1β、IL-6、IL-8、IL-17)、MDA、3-NT、8-OHdG水平、VAS评分、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塞来昔布组(均P<0.05)。结论:四妙散加减能改善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T细胞亚群和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尿酸,减轻疼痛,抑制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表达,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四妙散 湿热蕴结型 T细胞亚群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腕踝针疗法联合苗药五藤散冷湿敷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韩珊 周静 +6 位作者 马武开 肖丽娜 姚血明 唐芳 王颜君 范红芬 卢林菊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50-53,共4页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苗药五藤散冷湿敷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腕踝针组、苗药五藤散冷湿敷组、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一般治疗,腕踝...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苗药五藤散冷湿敷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腕踝针组、苗药五藤散冷湿敷组、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一般治疗,腕踝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腕踝针治疗,苗药五藤散冷湿敷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苗药五藤散冷湿敷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腕踝针联合苗药五藤散冷湿敷治疗,疗程均为1周。观察各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中医证候积分、VAS疼痛评分、关节疼痛缓解时间、关节肿胀缓解时间;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清炎症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服药后的胃肠道反应及针刺和冷湿敷后的局部皮肤情况和晕针情况。结果腕踝针组、苗药五藤散冷湿敷组、联合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80%、93.33%和76.67%,腕踝针组、苗药五藤散冷湿敷组、联合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联合组高于腕踝针组和苗药五藤散冷湿敷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四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其中腕踝针组、苗药五藤散冷湿敷组、联合组积分低于对照组,联合组积分低于腕踝针组和苗药五藤散冷湿敷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四组VAS均降低;腕踝针组、苗药五藤散冷湿敷组、联合组VAS低于对照组,且联合组VAS低于腕踝针组和苗药五藤散冷湿敷组(P均<0.05)。腕踝针组、苗药五藤散冷湿敷组、联合组关节疼痛、肿胀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且联合组关节疼痛、肿胀缓解时间短于腕踝针组和苗药五藤散冷湿敷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四组血清ESR、CRP、WBC水平均降低;腕踝针组、苗药五藤散冷湿敷组、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且联合组低于腕踝针组和苗药五藤散冷湿敷组(P均<0.05)。治疗过程中四组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皮肤发痒、红肿、破溃及晕针等不良反应。结论腕踝针联合苗药五藤散冷湿敷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候及炎症指标,缩短关节疼痛、肿胀时间,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踝针 苗药五藤散 溻渍法 湿热蕴结型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下载PDF
从细胞焦亡角度挖掘治疗湿热蕴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天然药物成分
8
作者 龙茜 林洁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12期1439-1445,共7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及分子对接技术,从细胞焦亡角度挖掘得到治疗湿热蕴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的天然药物成分,为湿热蕴结型SPID的治疗及新药的研发开拓新思路。方法:通过GEO数据库检索与SPID相关的符合筛选条件的数据集,归纳整...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及分子对接技术,从细胞焦亡角度挖掘得到治疗湿热蕴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的天然药物成分,为湿热蕴结型SPID的治疗及新药的研发开拓新思路。方法:通过GEO数据库检索与SPID相关的符合筛选条件的数据集,归纳整理后对其进行limma差异分析获得SPID的差异表达靶点。通过GeneCards平台,以湿热蕴结型SPID的主症及次症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获得湿热蕴结型的靶点。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PubMed寻找细胞焦亡相关的靶点,三者合并取交集得到与细胞焦亡相关的湿热蕴结型SPID靶点。利用CMap平台对获得的靶点进行计算分析得到天然药物小分子,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寻找天然药物小分子所来源的天然药物,最后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从GEO数据库筛选出GSE165004数据集,通过limma差异分析得到3073个靶点。收集得到与细胞焦亡相关靶点33个。细胞焦亡、SPID差异表达靶点及其湿热蕴结型靶点合并取交集得到4个靶点,为白细胞介素18、半胱氨酸蛋白酶9、半胱氨酸蛋白酶5和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CMap数据库结果显示,喜树碱、小檗碱、玫瑰树碱、金合欢素和芹菜素等天然药物小分子化合物具有较高的负相关,并能与分析获得的靶点形成良好的分子对接。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及分子对接结果,来源于败酱草等天然药物的金合欢素、芹菜素等可能成为治疗湿热蕴结型SPID的关键候选天然药物小分子,为SPID的治疗药物研究开辟了新方向,也为新药的研制开发提供了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细胞焦亡 湿热蕴结型 天然药物成分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四妙丸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膝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陈旭冯 张颖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14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四妙丸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湿热蕴结型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术后予以常规抗感染及镇痛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 目的:探讨四妙丸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湿热蕴结型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术后予以常规抗感染及镇痛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给予四妙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两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尿酸(UA)水平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术前、术后两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术后两周,两组患者血清IL-6、CRP、ESR、UA水平均较术前下降(P<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周,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术前下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个月,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妙丸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膝关节炎,可降低患者的炎症指标及UA水平,减轻术后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膝关节炎 湿热蕴结型 四妙丸 关节镜 炎症指标 尿酸 视觉模拟评分法 Lysholm膝关节评分
下载PDF
加味四妙散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水平 《内蒙古中医药》 2023年第5期63-64,共2页
目的:评价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使用加味四妙散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74例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奇偶数分为两,各37例。参比组使用西药秋水仙碱片,观察组使用中药加味四妙... 目的:评价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使用加味四妙散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74例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奇偶数分为两,各37例。参比组使用西药秋水仙碱片,观察组使用中药加味四妙散,分析疗效。结果:观察组病症反应评分于治疗后与参比组相比略低(P<0.05),生化指标数据相比,观察组经由中药治疗后指标有大幅度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预后复发率略低(P<0.05)。结论: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加味四妙散的使用对病症反应改善具有促进作用,且治疗后能够抑制预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四妙散 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芍药草乌右归汤结合针刺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效果
11
作者 钱晓晋 《北方药学》 2023年第3期159-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芍药草乌右归汤结合针刺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连续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诊断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共100例,根据1∶1简单分配原则把患者分为中医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 目的:探讨芍药草乌右归汤结合针刺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连续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诊断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共100例,根据1∶1简单分配原则把患者分为中医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医组给予芍药草乌右归汤结合针刺治疗,两组治疗观察14 d,判定患者的预后。结果:中医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为88.0%,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中医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尿酸与C-反应蛋白含量低于治疗前(P<0.05),中医组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降低(P<0.05)。中医组治疗期间的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与22.0%,中医组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芍药草乌右归汤结合针刺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能减少血尿酸与C-反应蛋白含量,可促进缓解疼痛,提高总体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草乌右归汤 针刺 湿热蕴结型 痛风性关节炎 血尿酸 疼痛
下载PDF
刺络放血疗法辅治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冯焕珍 区晓芬 区晓珊 《中医外治杂志》 2023年第6期80-82,共3页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疗法辅助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3年2月就诊的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共116例,中医辨证均为湿热蕴结型,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58)。对照组采用非布...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疗法辅助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3年2月就诊的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共116例,中医辨证均为湿热蕴结型,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58)。对照组采用非布司他治疗,观察组采用刺络放血疗法联合非布司他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实验室指标(ESR、CRP和UA),观察患者肿胀与疼痛的缓解时间,并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实验室指标(ESR、CRP和U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实验室指标(ESR、CRP和UA)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实验室指标(ESR、CRP和U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关节肿胀与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实施刺络放血疗法,效果显著,可显著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发病关节的红肿热痛症状,降低体内UA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刺络放血疗法 湿热蕴结型 急性期 血清尿酸 非布司他
下载PDF
穴位贴敷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结型)临床疗效的分析
13
作者 常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0036-0039,共4页
观察穴位贴敷治疗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结型)临床疗效分析,分析对症状、中医证候、肝功能、肝纤维化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靖江市中医院感染科(肝病科)从2020.12.01至2022.12.31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证型 湿热蕴... 观察穴位贴敷治疗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结型)临床疗效分析,分析对症状、中医证候、肝功能、肝纤维化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靖江市中医院感染科(肝病科)从2020.12.01至2022.12.31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证型 湿热蕴结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4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规范西医抗病毒、保护肝脏等治疗)(n=23)、治疗组(在规范西医抗病毒、保护肝脏等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外治法--肝病治疗仪及穴位贴敷)(n=23),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组的中医的症候积分(包括纳少、恶心欲吐、右侧胁肋部胀满疼痛,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等症状积分总和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在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后的HA、LN、PCⅢ、CⅣ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后肝功能中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总胆红素的各项指标的恢复水平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联合中医外治法的总体有效率为95.6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9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规范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外治法--穴位贴敷治疗及肝病治疗仪治疗(证型为湿热蕴结型的)慢性乙型肝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患者的相关实验室指标,其操作简便,患者依从性良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 肝病治疗仪 慢性乙肝炎 湿热蕴结型 肝功能 肝纤维化
下载PDF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湿热蕴结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分析
14
作者 石淑贞 焦玉娟 姜雪松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8期62-64,共3页
目的分析湿热蕴结型慢性盆腔炎(CPID)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湿热蕴结型CPI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31例。甲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乙组在甲组基础上联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湿热蕴结型慢性盆腔炎(CPID)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湿热蕴结型CPI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31例。甲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乙组在甲组基础上联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1年内复发率、中医症状评分及炎性因子指标。结果乙组治疗有效率96.77%高于甲组的74.19%,1年内复发率0低于甲组的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ɑ、IL-6及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乙组明显低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湿热蕴结型CPID患者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湿热蕴结型 龙胆泻肝汤 复发率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解毒散外敷联合加味四妙散内服对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15
作者 张登峰 李运仙 扎亚东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3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解毒散外敷联合加味四妙散内服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7月阳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目的:探讨解毒散外敷联合加味四妙散内服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7月阳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解毒散外敷联合加味四妙散内服治疗。观察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关节症状与体征评分,尿酸(UA)、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关节症状与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观察组UA、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c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解毒散外敷联合加味四妙散内服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并控制病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散 加味四妙散 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下载PDF
清肺愈痤丸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杨柳 钱江 +1 位作者 庞卿强 姜萱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1-72,共2页
目的 :观察清肺愈痤丸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收集 6 0例湿热蕴结型寻常痤疮患者 ,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30例。治疗组予清肺愈痤丸 ,对照组予四环素、安体舒通、维生素B6 。两组均 4周为 1个疗程 ,2个疗程... 目的 :观察清肺愈痤丸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收集 6 0例湿热蕴结型寻常痤疮患者 ,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30例。治疗组予清肺愈痤丸 ,对照组予四环素、安体舒通、维生素B6 。两组均 4周为 1个疗程 ,2个疗程后观察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 7% ,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清肺愈痤丸是临床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 湿热蕴结型 治疗组 痤疮 对照组 观察 临床研究 显著差异 目的 结论
下载PDF
针刺联合凉血消疮饮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对TNF-α和IL-6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朝卫 解翠林 +1 位作者 石年 杨洋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3106-3108,3113,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凉血消疮饮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对TNF-α和IL-6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湿热蕴结型痤疮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凉血消疮饮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对TNF-α和IL-6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湿热蕴结型痤疮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凉血消疮饮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刺联合凉血消疮饮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清激素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激素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_2)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睾酮(T)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6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刺联合凉血消疮饮可显著提升湿热蕴结型痤疮患者的治疗效果,优化激素水平并减轻全身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蕴结型痤疮 针刺 凉血消疮饮 激素 炎性因子
下载PDF
碎石清合剂联合四妙丸治疗湿热蕴结型输尿管结石术后疗效及对双J管相关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建平 马余鸿 +1 位作者 马艳华 张建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25期2768-2770,2775,共4页
目的探讨碎石清合剂联合四妙丸治疗湿热蕴结型输尿管结石术后疗效及对双J管相关症状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湿热蕴结型输尿管结石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于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10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碎石清合剂联合四妙丸治疗,... 目的探讨碎石清合剂联合四妙丸治疗湿热蕴结型输尿管结石术后疗效及对双J管相关症状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湿热蕴结型输尿管结石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于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10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碎石清合剂联合四妙丸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双J管相关症状评分,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双J管相关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尿路症状、躯体疼痛症状、身体一般状况及工作能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碎石清合剂联合四妙丸治疗湿热蕴结型输尿管结石术后疗效较佳,可显著降低中医症候评分及双J管相关症状评分,且临床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清合剂 四妙丸 湿热蕴结型 输尿管结石 双J管相关症状
下载PDF
排石汤在输尿管结石湿热蕴结型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君 宋昕 +5 位作者 马际春 刘雨 任仲为 陈长忠 张东鹏 杨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排石汤在输尿管结石湿热蕴结型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2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150例输尿管结石湿热蕴结型患者展开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术后... 目的探讨排石汤在输尿管结石湿热蕴结型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2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150例输尿管结石湿热蕴结型患者展开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术后给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排石汤治疗,均连续用药14 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肾绞痛发生率,并比较手术前后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尿液代谢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结石排出时间、血尿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石排净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4 d时VAS评分、肾绞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d、14 d时,血清BUN、Sc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3 d时尿草酸、尿酸、尿钙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石汤在输尿管结石湿热蕴结型患者ESWL术后应用效果明显,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改善肾功能及尿液代谢水平,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湿热蕴结型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排石汤 疼痛 肾功能 尿液代谢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刮痧配合放痧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柳 徐鸣曙 +1 位作者 陈春艳 施茵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第6期52-55,共4页
目的:观察刮痧配合放痧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湿热蕴结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刮痧放痧组和针刺拔罐组各30例,刮痧放痧组予刮痧配合放痧治疗,针刺拔罐组予常规针刺结合拔罐治疗。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10次... 目的:观察刮痧配合放痧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湿热蕴结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刮痧放痧组和针刺拔罐组各30例,刮痧放痧组予刮痧配合放痧治疗,针刺拔罐组予常规针刺结合拔罐治疗。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10次。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痤疮皮损积分变化、总体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3个月的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痤疮皮损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间治疗后痤疮皮损积分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刮痧放痧组总有效率90%、针刺拔罐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刮痧放痧组3个月的复发率11.76%,针刺拔罐组42.86%,刮痧放痧组复发率低于针刺拔罐组。结论:刮痧配合放痧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患者在改善痤疮皮损、近期临床疗效以及3个月的远期疗效方面均优于常规针刺拔罐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痧 放痧 痤疮 湿热蕴结型 痤疮皮损积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