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重法测量植物胶压裂液中水不溶物和残渣含量 被引量:1
1
作者 龚继忠 庄照锋 +2 位作者 张廷福 李荆 谭坤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9-31,共3页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规定水不溶物和破胶残渣均在干态测定,测定值不能与压裂液伤害直接相关联,建议采用湿态法测定。提出了改进的Cooke法,用1000g的相对离心力在塑料离心试管中分离试液,在10毫升刻度玻璃试管中直接读出分离出的湿态固体...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规定水不溶物和破胶残渣均在干态测定,测定值不能与压裂液伤害直接相关联,建议采用湿态法测定。提出了改进的Cooke法,用1000g的相对离心力在塑料离心试管中分离试液,在10毫升刻度玻璃试管中直接读出分离出的湿态固体体积。特别推荐了湿重法,即用1500g的相对离心力在玻璃离心试管中分离试样,用减差法量得分离出的湿态固体的质量,取其密度为1g/cm3,计算出湿态体积。分别用改进的Cooke法、湿重法、行标法平行测定4次,0.5%HPG压裂液基液的水不溶物平均值分别为35.5cm3/L、34.043cm3/L、452.25mg/L,标准偏差分别为1.0025%、0.2223%、1.1037%;硼交联0.5%HPG压裂液破胶残渣平均值分别为9.25cm3/L、9.144cm3/L、206.5mg/L,标准偏差分别为2.2505%、5.4316%、3.2725%。湿重法测水不溶物方便快捷,误差小,用于破胶残渣测定时误差大,尚需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胶压裂液 水不溶物 残渣 测定方 湿重法 改进Cooke 行业标准
下载PDF
脑水肿干湿重法的测定条件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翀瑶 岳志伟 +3 位作者 刘丽 黄金贺 冷丽娜 司道文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82-283,共2页
目的:分析干湿重法测定脑水肿的温度条件和时间条件,探讨优化测量方案。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4):取脑组织称其湿重,分别连续烘烤16 h,用于不同温度条件下60°C、90°C、110°C的干湿重法脑水肿测定,检测不同时间... 目的:分析干湿重法测定脑水肿的温度条件和时间条件,探讨优化测量方案。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4):取脑组织称其湿重,分别连续烘烤16 h,用于不同温度条件下60°C、90°C、110°C的干湿重法脑水肿测定,检测不同时间点脑组织重量变化以及重量差值变化情况。结果:在不同温度下,随着时间的延长,脑组织重量逐渐减轻;温度在110°C条件下,9 h两次称量干重之差小于0.0002 g,已经烘烤至恒重;90°C温度条件下12 h至恒重;60°C温度条件下15.5 h至恒重。结论:干湿重法测量脑水肿的优化方案为110°C 9 h、90°C 12 h、60°C 15.5 h,为脑水肿的测定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水肿 湿重法 测定条件 大鼠
下载PDF
探索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理论题库的开发与设计——以重冶湿法冶炼工理论知识题库为例
3
作者 廖姿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1期0038-0041,共4页
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近年来,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理论考试逐步推行机考,其在系统平台的理论知识题库开发工作刻不容缓,本文从重冶湿法冶炼工理论知识题库开发建设视角,研读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构建理论要素细目表,... 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近年来,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理论考试逐步推行机考,其在系统平台的理论知识题库开发工作刻不容缓,本文从重冶湿法冶炼工理论知识题库开发建设视角,研读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构建理论要素细目表,重点探索了理论题库的开发与设计工作,以期为考生备考培训,高效通过考试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湿冶炼工 理论知识题库
下载PDF
重碱湿分解法联产饲料级和食品级小苏打新工艺的研究
4
作者 刘宇娜 王松晓 唐晶晶 《纯碱工业》 CAS 2021年第3期11-13,共3页
结合当前小苏打制备工艺,提出了一种使用重碱湿分解法联产饲料级和食品级小苏打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母液可循环使用,无环境污染的优点。围绕除去粗重碱中的杂质开展了相关试验,优化工艺参数,分别得到符合要求的饲料级小苏打... 结合当前小苏打制备工艺,提出了一种使用重碱湿分解法联产饲料级和食品级小苏打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母液可循环使用,无环境污染的优点。围绕除去粗重碱中的杂质开展了相关试验,优化工艺参数,分别得到符合要求的饲料级小苏打和食品级小苏打产品,该工艺能够降低产品的成本,减少能耗,同时可使公司产品多样化,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分解 饲料级小苏打 食品级小苏打 联产
下载PDF
湿法超微细重钙对硅酮胶的补强效果研究
5
作者 周峰 徐永华 +1 位作者 傅俊祥 彭鹤松 《山东化工》 CAS 2017年第19期7-9,共3页
本文将湿法超微细重钙部分取代沉淀活性纳米钙,并研究其对硅酮胶的补强效果。结果发现湿法超微细重钙的部分取代对硅酮胶的粘接力影响不大,同时对断裂伸长率起到显著的改善效果。因此,在硅酮胶的行业应用中,湿法超微细重钙部分取代沉淀... 本文将湿法超微细重钙部分取代沉淀活性纳米钙,并研究其对硅酮胶的补强效果。结果发现湿法超微细重钙的部分取代对硅酮胶的粘接力影响不大,同时对断裂伸长率起到显著的改善效果。因此,在硅酮胶的行业应用中,湿法超微细重钙部分取代沉淀活性纳米钙是具有可行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超微细 硅酮胶 补强效果 断裂伸长率 部分替代
下载PDF
空气重介干法选煤的一种新型自动控制模式
6
作者 彭晨 焦红光 赵跃民 《国外金属矿选矿》 1998年第7期42-43,共2页
通过对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选煤与湿法重介选煤密度与液位自动控制方法的比较,针对相对成熟的湿法重介自动控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干法选煤自动控制的一种模式。
关键词 空气介质 湿介质 选煤 自制模式 自动化
下载PDF
分枝杆菌计数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罗泰来 申亮亮 +1 位作者 柏银兰 薛莹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3-375,共3页
目的:建立牡牛分枝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湿重法、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细菌数,建立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湿重法对平板菌落计数法的标准曲线.结果: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和湿重法相对于平板计数法的标... 目的:建立牡牛分枝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湿重法、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细菌数,建立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湿重法对平板菌落计数法的标准曲线.结果: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和湿重法相对于平板计数法的标准曲线,通过准确度分析表明在细菌含量在每毫升10^5~10^8之间时,两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牡牛分枝杆菌的快速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计 湿重法 平板菌落计数 标准曲线 牡牛分枝杆菌
下载PDF
微创清除血肿和重组水蛭素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魏秀娥 荣良群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1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清除血肿和局部应用重组水蛭素对大鼠出血性脑水肿的治疗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脑出血组、微创组、水蛭素组、微创+水蛭素组,治疗时间点统一为出血后3h,以自体血注入大鼠尾状核方法建立脑出血模型,... 目的探讨微创清除血肿和局部应用重组水蛭素对大鼠出血性脑水肿的治疗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脑出血组、微创组、水蛭素组、微创+水蛭素组,治疗时间点统一为出血后3h,以自体血注入大鼠尾状核方法建立脑出血模型,应用干-湿重法观察脑水肿变化,HE染色观察水肿细胞形态。每组每时相点(12h、24h、48h、72h、7d)6只大鼠。结果脑出血组和各治疗组脑含水量与生理盐水组在12h、24h、48h比,P<0.05;7d时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微创组与脑出血组组间比较,P>0.05;微创+水蛭素组与脑出血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脑出血后早期(<3h)分别予以微创清除血肿、局部应用水蛭素及二者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脑水肿,尤其微创与凝血酶抑制剂联合应用为脑出血治疗开辟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清除血肿 脑出血 组水蛭素 干-湿重法 HE染色
下载PDF
脑损伤早期脑皮质神经细胞膜5-HT受体活性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柯以铨 刘一兵 +1 位作者 徐如祥 陈长才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脑损伤早期脑皮质神经细胞膜5-HT受体活性变化规律及其对外伤性脑水肿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配基分析方法检测脑损伤早期不同时间的脑皮质神经细胞膜5-HT受体活性,应用干湿重法检测同时限脑组织水含量。结果脑损伤后0.5h脑皮质... 目的探讨脑损伤早期脑皮质神经细胞膜5-HT受体活性变化规律及其对外伤性脑水肿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配基分析方法检测脑损伤早期不同时间的脑皮质神经细胞膜5-HT受体活性,应用干湿重法检测同时限脑组织水含量。结果脑损伤后0.5h脑皮质神经细胞膜5-HT受体显著增加,伤后24h降至最低,48h仍未恢复正常,同时限的脑水含量明显增加。结论脑损伤早期脑皮质神经细胞膜5-HT受体活性变化是外伤性脑水肿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脑皮质神经细胞膜 5-HT受体 外伤性脑水肿 湿重法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大鼠脑出血后脑含水量变化及其与凝血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娟 崔桂云 +4 位作者 时宏娟 刘永海 张尊胜 葛巍 沈霞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 探讨大鼠脑出血后脑含水量变化及凝血酶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 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大鼠分为生理盐水组、脑出血组、凝血酶组。以自体血、凝血酶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采用干湿重法观察脑水肿情况。每组每时相(4h ... 目的 探讨大鼠脑出血后脑含水量变化及凝血酶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 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大鼠分为生理盐水组、脑出血组、凝血酶组。以自体血、凝血酶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采用干湿重法观察脑水肿情况。每组每时相(4h ,12h ,2 4h ,4 8h ,72h ,7d)各6只大鼠。结果 在4h、12h、2 4h、4 8h、72h脑出血组和凝血酶组脑含水量比生理盐水组高(P <0 .0 5 ) ,而7d这个时相点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 >0 .0 5 )。脑出血组与凝血酶组脑含水量各时相间无明显差异(P >0 .0 5 )。结论 大鼠脑出血早期(4h)引起明显脑水肿,其高峰时间为2 4~4 8h ,3天后水肿开始消退,7天后逐渐趋于正常,其中凝血酶在脑水肿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 量变 后脑 生理盐水组 脑出血模型 脑水肿 研究对象 SD大鼠 湿重法 脑含水量 高峰时间 24h 72h 自体血 尾状核 时相
下载PDF
水通道结合膜蛋白-4在大鼠缺血性脑水肿中的表达变化
11
作者 彭雪华 孙善全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7-531,F003,共6页
目的:探讨脑水肿与水通道结合膜蛋白-4(AQP4)表达间的变化关系。方法:阻塞大脑中动脉(MCAO),制作缺血性脑水肿模型,用干湿重法测定不同程度脑水肿状况下梗塞侧脑组织的含水量,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法观察AQP4阳性细胞数量及面积的变化... 目的:探讨脑水肿与水通道结合膜蛋白-4(AQP4)表达间的变化关系。方法:阻塞大脑中动脉(MCAO),制作缺血性脑水肿模型,用干湿重法测定不同程度脑水肿状况下梗塞侧脑组织的含水量,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法观察AQP4阳性细胞数量及面积的变化。结果:MCAO6h后,脑组织中水份开始增加,同时梗塞区部分组织深染,细胞肿大,梗塞区周围见阳性细胞开始增多。随梗塞时间延长,脑水肿加重,AQP4在整个梗塞区的表达增强,梗塞区周围阳性细胞数量递增。MCAO后在松果体血管周围及腺细胞间,以及最后区血管周围和一些阳性细胞染色增强。结论:AQP4与脑水肿的形成有关,并可能与AVP等神经内分泌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结合膜蛋白-4 基因表达 缺血性脑水肿模型 湿重法
下载PDF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自噬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刚 王林 +1 位作者 陈高 荆朝晖 《浙江医学》 CAS 2011年第5期631-633,共3页
目的 研究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自噬的激活情况及脑水肿的时程变化,探讨自噬这一细胞行为在SAH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以期为SAH的治疗提供新策略和新靶点.方法 采用颈内动脉刺破法制备大鼠SAH模型,采用... 目的 研究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自噬的激活情况及脑水肿的时程变化,探讨自噬这一细胞行为在SAH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以期为SAH的治疗提供新策略和新靶点.方法 采用颈内动脉刺破法制备大鼠SAH模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SAH 6h组、24h组、72h组,通过脑干湿重法测定SAH早期脑水肿的程度,并通过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各组脑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结果 脑干湿重法测脑含水量显示SAH模型建立后6h出现脑含水量增多,至3d时明显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AH后24h LC3 II/LC3 I较正常对照组即有明显增加(P<0.05),持续至72h仍有较高表达.结论 SAH早期大鼠大脑皮层组织神经元自噬被激活的同时早期脑损伤加重,与其表达时程具有相关性,大鼠SAH后早期自噬的激活可能加重了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自噬 早期脑损伤 LC3 湿重法 免疫印迹
下载PDF
Overlapped peaks resolution for linear sweep polarography using Gaussian-like distribution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红求 王国伟 +2 位作者 阳春华 曹宇 桂卫华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7期2181-2186,共6页
A resolution method based on Gaussian-like distribution for overlapped linear sweep polarographic peaks was proposed to simultaneously detect the polymetallic components, such as Zn(Ⅱ) and Co(Ⅱ), coexisting in t... A resolution method based on Gaussian-like distribution for overlapped linear sweep polarographic peaks was proposed to simultaneously detect the polymetallic components, such as Zn(Ⅱ) and Co(Ⅱ), coexisting in the leaching solution of zinc hydrometallurgy. A Gaussian-like distribution was constructed as the sub-model of overlapped peaks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near sweep polarographic curve. Then, the abscissas of each peak and trough were pinpointed through multi-resolution wavelet decomposition, the curve and its derivative curves were fitted by using nonlinear weighted least squares (NWLS). Finally, overlapped peaks were resolved into independent sub-peaks based on fitted reconstruction parameter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ve error of half-wave potential pinpointed by multi-resolution wavelet decomposition is less than 1% and the accuracy of Ip fitted by NWLS is higher than 96%. The proposed resolution method is effective for overlapped linear sweep polarographic peaks of Zn(Ⅱ) and Co(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nc hydrometallurgy Gaussian-like distribution overlapped peaks resolution multi-resolution wavelet decomposition nonlinear weighted least squares fitting
下载PDF
Study on 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Hydrogen Sulfide Removal by Wet Oxidation Method with High Gravity Technology 被引量:6
14
作者 Qi Guisheng Liu Youzhi Jiao Weizhou (Research Center of Shanxi Province for High Gravity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Taiyuan 030051)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1年第4期29-34,共6页
The removal of hydrogen sulfide from ga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 mental protection. In this paper, the process of hydrogen sulfide removal by wet oxidation method in a... The removal of hydrogen sulfide from ga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 mental protection. In this paper, the process of hydrogen sulfide removal by wet oxidation method in a rotating packed bed was investigated in a scale for treating 10 000 Nm3/h of gas. 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species and con- centration of alkali source, the liquid/gas volume ratio, the high gravity factor, and the hydrogen sulfide content in feed gas on the desulfurization effect, the suitable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 The hydrogen sulfide removal efficiency could reach 98.0%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results of continuous operation of process facilities showed that the high gravity method has many merits including higher desulfurization rate, good stability in operation, lower liquid/gas volume ratio, greater operation elasticity, and apparent energy saving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gen sulfide DESULFURIZATION wet oxidation method high gravity
下载PDF
Ligand selection for complex-leaching valuable metals in hydrometallurgy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天足 窦爱春 +2 位作者 雷存茂 任晋 刘珍珍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148-1153,共6页
A two-stage ligand selection method composed of a primary selection and a critical selection,for complex-leaching valuable metals was presented.At the primary selection stage,three conditions were discussed under a su... A two-stage ligand selection method composed of a primary selection and a critical selection,for complex-leaching valuable metals was presented.At the primary selection stage,three conditions were discussed under a supposed ideal state by mathematical derivation.Generally,ligands selected under condition Ⅰwere easier for complex-leaching valuable metals than that under conditionⅡ,however,under conditionⅢ,ligands selected were hard to complex-leaching the valuable metals.Ligands that were out of these three conditions could be disposed directly.In critical selection,ligands selected in primary selection can be finalized.Case applications were provided for verifying the method.The application indicated that iminodiacetate(Ida2-)can be used as a complex agent for complex-leaching smithsonite(ZnCO3);the leaching condition should be controlled with pH 8-11;the relative error of the minimum consumption of Ida2-between the predicted an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is 5.3%.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heoretical derivations in the ideal state are reliable,and the method for ligand selection is practical and oper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and selection complex-leaching SMITHSONITE HYDROMETALLURGY
下载PDF
介绍一种新的脑水肿测定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拥军 王和生 +3 位作者 孙建华 陈理 许美娟 储继红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7-478,共2页
脑水肿是继发于多种脑疾病的最终病理现象。脑水肿的程度可通过测定脑组织水含量来评价,实验室主要采用经典的干湿重法。但干湿重法存在诸多弊端,如动物浪费严重、测试误差较大等。针对上述缺点,我们在研究中采用焦油紫(cresyl violet... 脑水肿是继发于多种脑疾病的最终病理现象。脑水肿的程度可通过测定脑组织水含量来评价,实验室主要采用经典的干湿重法。但干湿重法存在诸多弊端,如动物浪费严重、测试误差较大等。针对上述缺点,我们在研究中采用焦油紫(cresyl violet,CV)染色法代替干湿重法,不但节省了动物数量,而且减少了测试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水肿 测定 湿重法 动物数量 组织水含量 病理现象 脑疾病 实验室
原文传递
高良姜不同提取物对急性脑缺血小鼠脑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燕燕 刘新霞 +1 位作者 陈春生 白洁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2-144,共3页
目的:研究高良姜不同提取物对急性脑缺血小鼠脑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9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尼莫地平组、高良姜水提取物(WEAH)6.66,3.33,1.67 mg·kg-1组、高良姜乙醇提取物(EEAH)6.66,3.33,1.67 mg... 目的:研究高良姜不同提取物对急性脑缺血小鼠脑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9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尼莫地平组、高良姜水提取物(WEAH)6.66,3.33,1.67 mg·kg-1组、高良姜乙醇提取物(EEAH)6.66,3.33,1.67 mg·kg-1组。连续ig 10 d后,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小鼠急性脑缺血模型,干湿重法观察脑含水量变化,通过收集透出脑血管外的伊文思蓝(Evans blue,EB)含量考察脑血管通透性的变化。结果:急性脑缺血发生后3 h,模型组小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脑含水量及脑组织内EB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小鼠脑含水量及脑组织内EB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高良姜水提取物6.66 mg·kg-1、乙醇提取物3.33 mg·kg-1及1.67 mg·kg-1组小鼠脑含水量显著降低(P<0.05);高良姜水提取物3个剂量组小鼠脑组织内EB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乙醇提取物组小鼠脑组织内EB含量有降低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良姜水及乙醇提物可有效降低急性脑缺血后脑含水量和脑血管的通透性,对脑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脑血管通透性 湿重法 伊文思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