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研究现状及热点。方法检索2013年1月至2023年4月中国知网核心期刊数据库及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内中医药治疗UC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和药理学研究等文献,利用CiteSpace ...目的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研究现状及热点。方法检索2013年1月至2023年4月中国知网核心期刊数据库及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内中医药治疗UC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和药理学研究等文献,利用CiteSpace 6.1.R6软件对纳入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并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1060篇,英文文献555篇。2013-2023年,中医药治疗UC的相关研究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纳入文献中,中文核心作者有59位,英文核心作者有33位,且形成了以多个关键学者为中心的稳定团体。中文研究热点集中在名医经验、经典名方等方面,英文研究热点集中在细胞、表达、激活、信号通路等方面。肠道菌群、炎症因子等机制方面的研究在中英文文献中均备受关注。结论近年来,中医药领域中UC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进步。未来相关学者应在保持中医药特色的基础上加强临床研究方案的顶层设计,重视中医药治疗UC的长期疗效评价,并应积极利用代谢组学、蛋白质测序等新技术探索中药配伍治疗疾病的科学内涵。展开更多
目的:对近十年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建立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文献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进行相对客观的研究及总结。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 2011年1...目的:对近十年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建立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文献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进行相对客观的研究及总结。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 201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收录的有关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文献,对纳入文献的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方面,利用CiteSpace V5.6.R2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中文数据库纳入2779篇符合要求的文献,Web of Science中纳入259篇符合要求的文献。中文数据库中2012年发文量达到315篇,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沈洪教授,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关键词排名居前3位的是溃疡性结肠炎、中药保留灌肠、中医药疗法。Web of Science中2021年发文量达到70篇,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HUANGAN WU教授,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关键词排名居前3位的是Ulcerative Colitis、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结论:本研究基于中国知网近十年的文献,应用CiteSpace V5.6.R2软件对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对文献的作者、关键词、研究机构做分析性探讨,以了解目前国内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动态及探讨可能的趋势,为后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总体来讲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领域的研究内容及方向趋于稳定,但在研究领域、研究机构合作等方面有重大进展。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研究现状及热点。方法检索2013年1月至2023年4月中国知网核心期刊数据库及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内中医药治疗UC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和药理学研究等文献,利用CiteSpace 6.1.R6软件对纳入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并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1060篇,英文文献555篇。2013-2023年,中医药治疗UC的相关研究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纳入文献中,中文核心作者有59位,英文核心作者有33位,且形成了以多个关键学者为中心的稳定团体。中文研究热点集中在名医经验、经典名方等方面,英文研究热点集中在细胞、表达、激活、信号通路等方面。肠道菌群、炎症因子等机制方面的研究在中英文文献中均备受关注。结论近年来,中医药领域中UC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进步。未来相关学者应在保持中医药特色的基础上加强临床研究方案的顶层设计,重视中医药治疗UC的长期疗效评价,并应积极利用代谢组学、蛋白质测序等新技术探索中药配伍治疗疾病的科学内涵。
文摘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因多种因素导致肠黏膜屏障受损,进而引发肠黏膜持续性炎症损伤的复发性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以炎症局限于黏膜与黏膜下层为特征,病变多自直肠开始,逆行累及全结肠甚至末端回肠。目前病因未明,已有研究表明炎症介质和细胞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在UC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其中,白细胞介素-6/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interleukin-6/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IL-6/STAT3)信号通路是UC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信号通路。研究表明,中医药可通过对IL-6/STAT3信号通路进行干预,发挥其抗炎、调节免疫损伤以及调节胃肠道菌群失调的作用,从而达到改善肠道黏膜损伤、减轻肠道炎症的目的。文章总结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探讨中医药通过调节IL-6/STAT3信号通路治疗UC的进展,以期为UC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文摘目的:对近十年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建立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文献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进行相对客观的研究及总结。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 201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收录的有关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文献,对纳入文献的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方面,利用CiteSpace V5.6.R2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中文数据库纳入2779篇符合要求的文献,Web of Science中纳入259篇符合要求的文献。中文数据库中2012年发文量达到315篇,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沈洪教授,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关键词排名居前3位的是溃疡性结肠炎、中药保留灌肠、中医药疗法。Web of Science中2021年发文量达到70篇,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HUANGAN WU教授,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关键词排名居前3位的是Ulcerative Colitis、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结论:本研究基于中国知网近十年的文献,应用CiteSpace V5.6.R2软件对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对文献的作者、关键词、研究机构做分析性探讨,以了解目前国内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动态及探讨可能的趋势,为后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总体来讲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领域的研究内容及方向趋于稳定,但在研究领域、研究机构合作等方面有重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