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溪洛渡水库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1
作者 王勤彩 赵翠萍 +2 位作者 赵策 张金川 李君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S01期138-139,共2页
溪洛渡水库是中国第二大水库,也是金沙江流域最大的一座水库。水库库首区位于雷波—永善三角形块体之内,即高烈度区构造环绕的“安全岛”内。蓄水前库区地震活动微弱,蓄水后地震活动显著增强,2014年5月4日发生的M_(S)5.1地震和同年8月1... 溪洛渡水库是中国第二大水库,也是金沙江流域最大的一座水库。水库库首区位于雷波—永善三角形块体之内,即高烈度区构造环绕的“安全岛”内。蓄水前库区地震活动微弱,蓄水后地震活动显著增强,2014年5月4日发生的M_(S)5.1地震和同年8月17日发生的M_(S)5.2地震引起了地震学者及有关人员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洛渡水库 地震活动
下载PDF
来流变化条件下溪洛渡水库生态调度期水温分层特性研究
2
作者 戴凌全 张青森 +4 位作者 任玉峰 陈磊 姜伟 戴会超 汤正阳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2-139,共8页
为探明来流变化条件下溪洛渡水库生态调度时的水温垂向分布特性,运用水温现场监测和CE-QUAL-W2模型对水温进行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基于实测地形和水文等数据建立溪洛渡库区的立面二维水温模型,模拟了水库在2021年1月15日—4月30日的水... 为探明来流变化条件下溪洛渡水库生态调度时的水温垂向分布特性,运用水温现场监测和CE-QUAL-W2模型对水温进行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基于实测地形和水文等数据建立溪洛渡库区的立面二维水温模型,模拟了水库在2021年1月15日—4月30日的水温动态变化过程,重点分析了生态调度期(3—4月)库区的立面二维水温分布规律及不同泄水口高程对下泄水水温的影响。结果表明:溪洛渡水库坝前水温于3月中旬开始出现温差,3月下旬表底最大垂向温差为2.02℃,垂向温度梯度在0.10℃/m以内。4月上旬、下旬水库表底最大垂向温差分别为2.41和2.81℃,垂向温度梯度在0.15℃/m以内。通过比较无叠梁门、1层叠梁门两种泄水运行工况得出,当设置1层叠梁门稳定运行时水库的平均下泄水水温提高了0.13℃。本研究可为溪洛渡水库后续的水温生态调度试验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生态调度 水温分层 来流条件 下泄水水温 数值模拟 溪洛渡水库
下载PDF
溪洛渡水库对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影响预估 被引量:7
3
作者 黄悦 黄煜龄 《中国三峡建设》 2002年第9期16-18,共3页
通过水库淤积一维数学模型计算分析,预估溪洛渡水库兴建后,与三峡水库联合运用50年,三峡库区泥沙淤积量较不建溪洛渡水库减少约37亿m3,特别是变动回水区减淤效果显著,在不同频率洪水下重庆市主城区河段洪水位少抬高1.5m左右。
关键词 溪洛渡水库 三峡水库 泥沙淤积 洪水位 淤积量
下载PDF
溪洛渡水库拦沙及其对下游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谭建 何贤佩 《水电站设计》 2003年第2期60-63,共4页
分析了金沙江流域泥沙来源及其分布,预测了溪洛渡水库淤积和坝下游宽级配卵石河床的冲刷,进行了三峡库尾重庆河段在其上游有无溪洛渡水库拦沙条件下的对比试验。计算与试验成果均表明,溪洛渡水库拦沙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关键词 溪洛渡水库 水库淤积 宽级配卵石河床 冲刷 数学模型
下载PDF
溪洛渡水库水温日变化的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谢奇珂 刘昭伟 +2 位作者 陈永灿 陈啸 Kenneth Tyler Werk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3-536,共14页
溪洛渡等河道型水库具有库容大且径流量大的特点,热动力过程和水温分布迥异于天然河流或湖泊。通过温度链对溪洛渡水库坝前水温进行长期高频监测,选取升温期和降温期典型时段,分析表层水温的昼夜变化和温跃层的内波现象;计算表面热交换... 溪洛渡等河道型水库具有库容大且径流量大的特点,热动力过程和水温分布迥异于天然河流或湖泊。通过温度链对溪洛渡水库坝前水温进行长期高频监测,选取升温期和降温期典型时段,分析表层水温的昼夜变化和温跃层的内波现象;计算表面热交换,并分析其对水温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水面混合层在水面热交换的控制下周期性出现和消失;在升温期水面吸热对于变温层升温过程有重要影响;在降温期,水面失热驱动了垂向混合,入流降温形成侵入流,共同控制变温层的降温过程;温跃层中24 h周期的内波形成与出流日调节有直接因果关系。与实测数据计算的水面热通量相比,采用气象站日值数据的溪洛渡数值模型的模拟值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 水面热交换 日变化 溪洛渡水库
下载PDF
溪洛渡水库影响区地震活动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罗建伟 李勇 叶建庆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8-124,I0004,共8页
利用2008—2018年云南省及邻省区域地震台网的地震监测资料,结合区域构造特征、溪洛渡库区水载荷变化,对溪洛渡水库影响区内水库蓄水前后地震活动空间、频度、强度等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区域断层性质、库水位载荷变化、震源机制解、地震... 利用2008—2018年云南省及邻省区域地震台网的地震监测资料,结合区域构造特征、溪洛渡库区水载荷变化,对溪洛渡水库影响区内水库蓄水前后地震活动空间、频度、强度等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区域断层性质、库水位载荷变化、震源机制解、地震应力降参数深入分析。结果表明:①溪洛渡水库影响区及附近区域第四纪活动与不活动的断裂交汇,构造环境复杂且存在应力水平较高区域,水库影响区地震空间分布明显受区域构造控制;②水库蓄水初期水位变化对库区基底岩层及库岸岩体影响显著;③溪洛渡水库影响区的构造存在高应力背景,在水载荷变化波动的影响下,触发了构造区的应力释放,且蓄水高水位作用使该区域构造应力以双震的形式得以释放;④库区蓄水后,水库载荷变化对区域构造应力有较大的扰动作用,库区持续的微小地震活动无明显的衰减迹象,表明库岸再造仍在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洛渡水库 地震活动性 震源机制 应力降
下载PDF
溪洛渡水库近场区蓄水前后震源机制及应力场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苏珊 韩立波 郭祥云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02-411,418,共11页
利用国家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提供的近震数字波形记录,采用基于P波初动和S/P地动位移振幅比的HASH方法,计算了溪洛渡水库近场区2009年1月-2018年12月ML≥2.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从中选取质量可靠的震源机制解,采用阻尼区域应力反演方法... 利用国家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提供的近震数字波形记录,采用基于P波初动和S/P地动位移振幅比的HASH方法,计算了溪洛渡水库近场区2009年1月-2018年12月ML≥2.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从中选取质量可靠的震源机制解,采用阻尼区域应力反演方法获得了该区的应力场图像;基于震源机制解和应力场的时空分布,探讨了水库蓄水对当地应力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蓄水前地震类型以过渡型为主,走滑和逆冲型地震次之,正断型最少;蓄水后,过渡型地震明显减少,其它类型地震均不同程度增多,逆冲型地震数量与蓄水前相比增加近一倍。蓄水前后区域应力场发生了一定变化,具体表现为最小压应力轴的仰角增大,变化非常显著。这可能表明,蓄水造成的应力加载与地壳中应力量级可以比拟,对当地的应力环境提供了重要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洛渡水库 震源机制解 应力场 HASH方法 阻尼区域应力场反演法
下载PDF
熵权模糊集对分析法在溪洛渡水库汛期分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刘浅奎 王文圣 +1 位作者 余思怡 王宁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22,共7页
溪洛渡水利枢纽工程是长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溪洛渡水库的防洪能力和兴利效益,实现金沙江流域洪水资源的安全利用,探讨溪洛渡水库汛期合理划分并进行分期调度是十分必要的。收集并确定了影响溪洛渡水库汛期分期的水文气象因... 溪洛渡水利枢纽工程是长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溪洛渡水库的防洪能力和兴利效益,实现金沙江流域洪水资源的安全利用,探讨溪洛渡水库汛期合理划分并进行分期调度是十分必要的。收集并确定了影响溪洛渡水库汛期分期的水文气象因素,建立了基于熵权的模糊集对分析法,利用该方法将溪洛渡水库的汛期划分为次汛期、过渡期与主汛期,最后与模糊集分析法、集对分析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熵权模糊集对分析法简单实用,能客观反映金沙江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对汛期的影响,汛期分期成果合理,与模糊集分析法、集对分析法的分期结论基本一致。提出的熵权模糊集对分析法用于汛期分期合理可行,为水库汛期动态汛限水位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洛渡水库 汛期分期 权重 模糊集对分析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溪洛渡水库排沙效果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9
作者 朱玲玲 许全喜 +1 位作者 董炳江 秦蕾蕾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44-555,共12页
溪洛渡水电站自2013年开始直接拦截金沙江的泥沙,其排沙效果对水库运行及下游向家坝和三峡入库泥沙都会造成影响。本文基于水文泥沙及河道断面观测资料,对比分析溪洛渡水库和三峡水库排沙规律异同点,研究溪洛渡水库排沙效果及影响因素... 溪洛渡水电站自2013年开始直接拦截金沙江的泥沙,其排沙效果对水库运行及下游向家坝和三峡入库泥沙都会造成影响。本文基于水文泥沙及河道断面观测资料,对比分析溪洛渡水库和三峡水库排沙规律异同点,研究溪洛渡水库排沙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4—2019年溪洛渡水库共计排沙1490万t,排沙比为3.1%,较设计值和向家坝、三峡水库均明显偏小。溪洛渡水库排沙比偏小主要有3个原因:入库水沙峰值协调性较差、水库长期高水位运行及库区河道二级天然潜坎对泥沙运动的阻隔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排沙比 河道边界 水沙条件 滞洪时间 溪洛渡水库
下载PDF
溪洛渡水库分层取水调度对下游河段水温结构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雨 邹珊 +1 位作者 张国学 周新春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1-108,共8页
梯级水库建设对下游水温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以及水库开展生态调度的措施和成效,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问题。利用长江干流9个水文站和12个观测断面的水温资料,系统分析了溪洛渡和向家坝梯级水库试验性生态调度的成效。结果表明:(1... 梯级水库建设对下游水温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以及水库开展生态调度的措施和成效,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问题。利用长江干流9个水文站和12个观测断面的水温资料,系统分析了溪洛渡和向家坝梯级水库试验性生态调度的成效。结果表明:(1)梯级水库对坝下水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春季低温水下泄以及冬季的高温水下泄;(2)受向家坝水库建成蓄水的影响,其下游水温达到18℃的时间推迟约40d;(3)溪洛渡水库的分层取水调度使坝下泄水温提升约0.4℃,但对向家坝坝下河段的水温几无影响;(4)高温(较干流平均高1.8℃)、量大(占比达到45%)的岷江水汇入,以及沿程气温的升高,是保护区内向家坝-朱沱区间水温沿程升高的主要驱动力。提出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为深入认识水库运行对水温结构的影响机理提供参考,也可为后续优化生态调度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洛渡水库 向家坝水库 生态调度 水温结构
下载PDF
金沙江溪洛渡水库水沙特征及泥沙冲淤规律 被引量:6
11
作者 杜泽东 董先勇 +1 位作者 张锋 秦蕾蕾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28,共7页
溪洛渡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的第三级,库区位于金沙江下游水沙异源的重度产沙区,其入出库水沙和泥沙冲淤对电站长期运行具有重要影响。以金沙江溪洛渡水库干支流主要控制站的水沙资料及历年断面数据为基础,采用输沙量法、断面法... 溪洛渡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的第三级,库区位于金沙江下游水沙异源的重度产沙区,其入出库水沙和泥沙冲淤对电站长期运行具有重要影响。以金沙江溪洛渡水库干支流主要控制站的水沙资料及历年断面数据为基础,采用输沙量法、断面法和统计分析,对其入出库水沙特征及泥沙冲淤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可行性研究阶段相比,2008-2019年,溪洛渡入库年径流量变化不大,年径流量为1334亿m^(3),相较于可行性研究阶段偏少7.36%;入库沙量大幅度偏少,年平均总入库沙量为1.127亿t,相较于可行性研究阶段偏少54.37%。泥沙沿程主要淤积在常年回水区,沿高程主要淤积在死水位以下,侵占1.3%兴利库容、0.2%防洪库容。水库蓄水后,常年回水区年内泥沙淤积主要发生在汛期,非汛期则有河道泥沙冲刷。干流淤积物干容重自库尾至坝前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洛渡水库 水沙特征 水库泥沙淤积 淤积物干容重
原文传递
溪洛渡水库可减少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影响
12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溪洛渡水库 三峡水库 泥沙淤积 防洪
下载PDF
溪洛渡水库首次生态调度试验完成
13
《四川水力发电》 2017年第3期68-68,共1页
5月9日,随着最后一扇叠梁门顺利提起,溪洛渡水库首次分层取水生态调度试验现场工作已圆满完成。4月19日,三峡集团组织召开了溪洛渡生态调度试验启动会,对生态调度试验作出全面部署。试验现场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溪洛渡电... 5月9日,随着最后一扇叠梁门顺利提起,溪洛渡水库首次分层取水生态调度试验现场工作已圆满完成。4月19日,三峡集团组织召开了溪洛渡生态调度试验启动会,对生态调度试验作出全面部署。试验现场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溪洛渡电站机组进水口第一层90扇叠梁门进行落门和提门操作;二是每日对6个固定断面的表层水温和溪洛渡坝前垂向水温进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洛渡水库 生态调度 试验 现场工作 表层水温 分层取水 电站机组 叠梁门
下载PDF
溪洛渡水库年度生态调度正式启动
14
《四川水力发电》 2021年第1期136-136,共1页
3月1日,溪洛渡电站5号机组开始进行叠梁门落门操作,标志着溪洛渡水库2021年度分层取水生态调度试验正式启动。溪洛渡水库生态调度始于2017年,主要通过操作叠梁门取上中层水的方式,调节出库水温,利用调度手段创造适合鱼类繁殖所需的水文... 3月1日,溪洛渡电站5号机组开始进行叠梁门落门操作,标志着溪洛渡水库2021年度分层取水生态调度试验正式启动。溪洛渡水库生态调度始于2017年,主要通过操作叠梁门取上中层水的方式,调节出库水温,利用调度手段创造适合鱼类繁殖所需的水文条件,以促进产粘沉性卵鱼类(达氏鲟、胭脂鱼等)产卵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调度 溪洛渡水库 叠梁门 分层取水 溪洛电站 水文条件 鱼类繁殖 库水温
下载PDF
溪洛渡水库蓄水至560米
15
《四川水力发电》 2013年第6期135-135,共1页
12月8日17时02分,溪洛渡水库成功蓄水至560米高程,圆满完成第二阶段蓄水任务,为第三阶段蓄水至600米水位打下坚实基础。2013年5月4日,经国家验收委员会同意,溪洛渡电站3号、4号导流底孔开始下闸,进行第一阶段蓄水。蓄水期间水位从... 12月8日17时02分,溪洛渡水库成功蓄水至560米高程,圆满完成第二阶段蓄水任务,为第三阶段蓄水至600米水位打下坚实基础。2013年5月4日,经国家验收委员会同意,溪洛渡电站3号、4号导流底孔开始下闸,进行第一阶段蓄水。蓄水期间水位从440米上升至540米死水位,于6月23日蓄水完成,历时51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蓄水 溪洛渡水库 溪洛电站 死水位 国家验收 导流底孔 委员会 蓄水期
下载PDF
溪洛渡水库成功应对建库以来最大洪峰
16
《云南水力发电》 2020年第8期132-132,共1页
9月17日2时,溪洛渡水库入库流量达到18200m3/s,迎来溪洛渡水电站自2013年建库以来最大洪峰。根据历史水文数据统计,穿行于川、藏、滇三省区的金沙江,其径流和降雨基本集中在6月至10月,汛期径流量约占全年径流总量的75%左右。受近期金沙... 9月17日2时,溪洛渡水库入库流量达到18200m3/s,迎来溪洛渡水电站自2013年建库以来最大洪峰。根据历史水文数据统计,穿行于川、藏、滇三省区的金沙江,其径流和降雨基本集中在6月至10月,汛期径流量约占全年径流总量的75%左右。受近期金沙江流域、雅砻江流域强降雨过程及上游水库调蓄影响,溪洛渡水库入库流量从9月13日的9000m^3/s快速上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洪峰 入库流量 溪洛水电站 溪洛渡水库 雅砻江流域 年径流总量 金沙江流域 水库调蓄影响
下载PDF
溪洛渡水库2017年蓄水工作圆满完成
17
《四川水力发电》 2017年第5期147-147,共1页
截至10月4日9时,溪洛渡水库水位达到599.60米,标志着溪洛渡水库今年汛末600米蓄水工作圆满完成。
关键词 溪洛渡水库 水工 水库水位
下载PDF
梯级水坝的地震触发级联效应:以溪洛渡和向家坝水库为例
18
作者 尹光耀 张怀 石耀霖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70-2488,共19页
本文研究了溪洛渡和向家坝水库蓄水后的级联效应对周围应力场的扰动,建立了梯级水库联合蓄水的三维孔隙弹性耦合模型,应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孔隙压力场、弹性应力场和断层上库仑应力的变化.结果表明:(1)震群的时空分布与孔隙压力增加的区... 本文研究了溪洛渡和向家坝水库蓄水后的级联效应对周围应力场的扰动,建立了梯级水库联合蓄水的三维孔隙弹性耦合模型,应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孔隙压力场、弹性应力场和断层上库仑应力的变化.结果表明:(1)震群的时空分布与孔隙压力增加的区域存在明显的一致性;(2)水库蓄水在2014年4月永善M_(L)5.1地震和8月永善M_(L)5.2地震震源处造成的ΔCFS分别为:0.67 kPa和10.87 kPa,说明蓄水对两者具有促进作用,且对后者促进作用更为明显;(3)溪洛渡蓄水引起的弹性应力场变化在前期对向家坝库尾地震具有一定的触发作用,但向家坝水库蓄水增加的孔隙压力占据主导作用,孔隙压力变化可达1.0 kPa;(4)库区内烟峰断层南段和莲峰断层中段地震危险性增大,而玛瑙断层受水库蓄水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洛渡水库 向家坝水库 梯级水坝 孔隙弹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溪洛渡水库水温时空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龙良红 徐慧 +2 位作者 鲍正风 纪道斌 刘德富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9-89,共11页
水温是水环境评价的重要因子,水库建设对库区水温及下泄水温的影响是工程环境评价的重要内容。以溪洛渡水库实测水温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立面二维CE-QUAL-W2水温模型来分析水温特性,并采用基线偏离指标、相位偏移指标、极值变幅指标来... 水温是水环境评价的重要因子,水库建设对库区水温及下泄水温的影响是工程环境评价的重要内容。以溪洛渡水库实测水温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立面二维CE-QUAL-W2水温模型来分析水温特性,并采用基线偏离指标、相位偏移指标、极值变幅指标来评价下泄水温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实测垂向水温结构和已有研究成果存在一定差异,垂向水温分层存在季节性变化,3—10月垂向水温分层显著,表温层水温范围在15~23℃,厚度由50 m增加至100 m;温跃层中心海拔由520 m下移近90 m,厚度由20 m减小至10 m;滞温层水温基本维持在14~15℃,范围逐渐缩小。表温层受入流水温、入库流量影响更为显著,表层水体不存在明显温度梯度,汛期深孔泄水加速温跃层下移。溪洛渡蓄水后,下泄水温过程推迟达36天,最低水温升高近2℃,最高水温降低约1℃。溪洛渡工程建设对下泄水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升降温过程滞后(滞温效应)、最低水温升高和最高水温降低(均一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洛渡水库 CE-QUAL-W2 水温分层 下泄水温
原文传递
溪洛渡、向家坝、三峡梯级水库汛期联合排沙调度方式初步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黄仁勇 王敏 +3 位作者 张细兵 刘亮 任实 周曼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10,26,共6页
采用实测典型水沙过程,对溪洛渡、向家坝、三峡梯级水库基于沙峰调度和基于汛期"蓄清排浑"动态使用的联合排沙调度方式开展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沙峰调度的梯级水库联合排沙调度方式从定性分析来看有利于提高梯级水库出... 采用实测典型水沙过程,对溪洛渡、向家坝、三峡梯级水库基于沙峰调度和基于汛期"蓄清排浑"动态使用的联合排沙调度方式开展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沙峰调度的梯级水库联合排沙调度方式从定性分析来看有利于提高梯级水库出库沙量,但提高的幅度有限;基于汛期"蓄清排浑"动态使用的梯级水库联合排沙调度方式有利于提高梯级水库出库沙量,且提高的幅度相对较大。通过计算研究提出了基于沙峰调度和基于汛期"蓄清排浑"动态使用的溪洛渡、向家坝、三峡梯级水库联合排沙调度方案,研究成果可为溪洛渡、向家坝、三峡梯级水库汛期泥沙调度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排沙 沙峰调度 蓄清排浑 三峡水库 溪洛渡水库 向家坝水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