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8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配伍比例大黄-丹参有效成分溶出率及抗模型大鼠肾纤维化作用比较
1
作者 孟颖 徐子寒 +1 位作者 高俪原 韩怡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2期37-42,共6页
目的比较大黄-丹参药对在不同配伍比例时两药7个有效成分(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丹酚酸B、丹参酮ⅡA)溶出率和抗模型大鼠肾纤维化作用的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大黄单提液、丹参单提液及6... 目的比较大黄-丹参药对在不同配伍比例时两药7个有效成分(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丹酚酸B、丹参酮ⅡA)溶出率和抗模型大鼠肾纤维化作用的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大黄单提液、丹参单提液及6种配伍比例(1∶1、1∶1.25、1∶1.75、1∶2、1∶3、1∶4)大黄-丹参混提液中7个有效成分的含量及溶出率。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复制肾纤维化大鼠模型,比较大黄、丹参及1∶1.25、1∶1.75、1∶2配伍比例大黄-丹参混提液对模型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及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24 h尿蛋白(24 h-UTP)水平的影响。结果不同配伍比例大黄-丹参混提液中7个有效成分含量均小于单提液,大黄-丹参(1∶2)混提液中有效成分整体溶出率优于其他配伍比例。与模型组比较,大黄单提液、丹参单提液及1∶1.25、1∶1.75、1∶2配伍比例大黄-丹参混提液作用下,大鼠肾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BUN、SCr、24 h-UTP水平均显著降低,其中以大黄单提液作用最强。结论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可用于大黄-丹参药对中7个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大黄-丹参不同比例配伍后有效成分溶出率均小于单提液;大黄-丹参配伍后在抗模型大鼠肾纤维化作用方面未产生协同作用,大黄单提液抗肾纤维化作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丹参 配伍比例 溶出率 肾纤维化 大鼠
下载PDF
不同保存方法对红蓝草色素留存和溶出率的影响
2
作者 马艳碧 李锦良 +2 位作者 黄梅华 黄茂康 何全光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23年第5期60-64,共5页
为延长红蓝草的保存时间,本文采用冷藏、冷冻和干燥处理的方法对红蓝草进行保存,比较经保存前后的红蓝草提取液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值和特征波长的变化情况,以及色素在特征波长的吸光值随时间变化的差异,分析不同保存方法对红蓝草... 为延长红蓝草的保存时间,本文采用冷藏、冷冻和干燥处理的方法对红蓝草进行保存,比较经保存前后的红蓝草提取液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值和特征波长的变化情况,以及色素在特征波长的吸光值随时间变化的差异,分析不同保存方法对红蓝草色素留存率和溶出效果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优的红蓝草保存方法。结果表明,冷藏1周的红草或蓝草提取液吸光曲线最接近于鲜样,而冷冻或干燥后曲线均发生了变化。-36℃冷冻或50℃干燥后保存的红草红色素在特征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值和溶出速度差别不大,但蓝草紫蓝色素经冷冻或干燥保存后其特征吸光值均下降,冷冻保存下蓝紫色素的流失比干燥保存的流失更少;冷冻和干燥处理均可加快红草和蓝草色素的溶出速度,浸泡后分别在1.5 h和4.5 h色素溶出率接近最大值;综合考虑,红蓝草短期可在4℃下贮藏1周,红草在50℃下干燥后真空保存能降低保存成本,而蓝草在-36℃下冷冻保存效果最好。本研究为五色糯米饭产业化生产中的红蓝草原料的保存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蓝草 色素 保存方法 留存 溶出率
下载PDF
不同浸提条件对包膜控/缓释肥水中溶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29
3
作者 杜建军 王新爱 +2 位作者 廖宗文 田吉林 陈静虹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78,共8页
以几种不同包膜材料控/缓释肥为供试肥料,研究不同肥(养分)水比、浸提方式(连续浸提和更换浸提液)、温度和pH条件对控/缓释肥水中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提液中肥料浓度是影响养分释放的重要因素,加大肥水比、更换浸提液可以显著... 以几种不同包膜材料控/缓释肥为供试肥料,研究不同肥(养分)水比、浸提方式(连续浸提和更换浸提液)、温度和pH条件对控/缓释肥水中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提液中肥料浓度是影响养分释放的重要因素,加大肥水比、更换浸提液可以显著减小这种影响。升高温度,有机和无机材料包膜控/缓释肥水中溶出率均显著加快。肥料类型、肥水比对浸提液的pH都有显著影响,但在连续浸提和更换浸提液方式下,7d内浸提液的pH有着不同的变化趋势。控/缓释肥在pH 5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出率显著高于在pH 7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出率。因此,对于不同包膜材料控/缓释肥以一定pH值的微酸性缓冲溶液作为浸提剂,定期更换浸提液或采用动态流法,相同的氮(或磷、钾)水比,30℃左右的浸提条件是较为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肥 缓释肥 浸提条件 水中溶出率
下载PDF
黄连与吴茱萸配伍时黄连中主要化学组分溶出率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彭明兴 吴永江 程翼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29-632,共4页
目的:考察黄连与吴茱萸按不同比例配伍时,黄连中主要化学组分溶出率的变化规律。方法:黄连与吴茱萸分别按1:0,6:1,3:1,2:1,1:1,1:2,1:3,1:6,0:1等9个比例配伍,水煎,制得各供试样品,在优化的RP-HPLC条件下进行分析,得到色谱分析数据,然... 目的:考察黄连与吴茱萸按不同比例配伍时,黄连中主要化学组分溶出率的变化规律。方法:黄连与吴茱萸分别按1:0,6:1,3:1,2:1,1:1,1:2,1:3,1:6,0:1等9个比例配伍,水煎,制得各供试样品,在优化的RP-HPLC条件下进行分析,得到色谱分析数据,然后考察其中8种组分的溶出率与配伍比例之间的关系,建立回归方程。结果:8种组分中,1种组分的溶出率保持相对稳定;6种组分与黄连比例成线性关系;另外,检出1种新组分,它与黄连比例成非线性关系。结论:黄连与吴茱萸配伍后各种黄连生物碱的溶出率成相同比例下降,并检出1个二药单煎时未能检出的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吴茱萸 中药配伍 溶出率
下载PDF
制汤工艺条件对猪排骨蛋白质溶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小华 黄小红 +2 位作者 于新 黄雪莲 朱晓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6-109,共4页
以排骨蛋白质溶出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实验优化排骨汤煮制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传统瓦罐煲汤法的骨水比例1:6(g:mL),煮沸后恒温120min,蛋白质的溶出率为19.73%。压力锅炖汤法的压力0.10MPa,骨水比例1:3(g:mL),煮制180min,蛋... 以排骨蛋白质溶出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实验优化排骨汤煮制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传统瓦罐煲汤法的骨水比例1:6(g:mL),煮沸后恒温120min,蛋白质的溶出率为19.73%。压力锅炖汤法的压力0.10MPa,骨水比例1:3(g:mL),煮制180min,蛋白质的溶出率达52.82%。木瓜蛋白酶用量2.4%,骨水比例1:4(g:mL),50℃,pH7.0,酶解420min,蛋白质的溶出率达到71.86%。3种制汤方法中酶解制汤法最佳,其水解液无苦味,色泽金黄,具有浓郁的排骨汤香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排骨 蛋白质 溶出率 工艺条件
下载PDF
天麻超微粉粒度对天麻素溶出率及抗惊厥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芝芳 胡明勋 +3 位作者 邓薇 陈玲 蒋运斌 马逾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700-2702,共3页
目的研究天麻超微粉粒度对天麻素溶出率及抗惊厥作用的影响。方法 HPLC法测定不同粒度天麻微粉(普通粉以及5、10、20、40μm超微粉)在体外模拟人体肠液和胃液环境中天麻素溶出率的差异。以戊四唑致惊厥为药理模型,比较其抗惊厥作用。结... 目的研究天麻超微粉粒度对天麻素溶出率及抗惊厥作用的影响。方法 HPLC法测定不同粒度天麻微粉(普通粉以及5、10、20、40μm超微粉)在体外模拟人体肠液和胃液环境中天麻素溶出率的差异。以戊四唑致惊厥为药理模型,比较其抗惊厥作用。结果与普通粉比较,超微粉中天麻素的溶出率和抗惊厥作用显著提高(P<0.05),并在20μm粒度下最佳。结论基于天麻素溶出率和抗惊厥作用,可为天麻超微粉制备过程中粒度限定相关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超微粉 粒度 天麻素 溶出率 抗惊厥作用
下载PDF
方药配伍对茵陈蒿汤中绿原酸溶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韩晋 袁海龙 +1 位作者 张倩 贺承山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9-399,共1页
关键词 茵陈蒿汤 绿原酸 方药配伍 大黄 栀子 溶出率 水煎液 分相 组成
下载PDF
不同粒度麻杏石甘汤配方药材超微粉中麻黄碱及伪麻黄碱的溶出率比较 被引量:20
8
作者 司南 杨健 边宝林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84-886,共3页
目的:运用反相高效液相法(RP-HPLC)比较不同超微粉碎条件下中药复方麻杏石甘汤样品中的麻黄碱(ephedrine)与伪麻黄碱(d-pseudo-ephedrine)的溶出率变化趋势。方法:YMC ODS-C18柱(4.6 mm×150 mm,4μm);流动相水-乙腈-十二烷基硫酸钠... 目的:运用反相高效液相法(RP-HPLC)比较不同超微粉碎条件下中药复方麻杏石甘汤样品中的麻黄碱(ephedrine)与伪麻黄碱(d-pseudo-ephedrine)的溶出率变化趋势。方法:YMC ODS-C18柱(4.6 mm×150 mm,4μm);流动相水-乙腈-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磷酸(650∶350∶5∶1);柱温50℃;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5 mL.min-1。结果:超微粉碎前后样品溶出率差异显著。结论:证明对于麻杏石甘汤复方,经过超微粉碎技术处理后的样品,其麻黄碱与伪麻黄碱的溶出速度比未经超微粉碎处理之复方加快,且溶出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法 超微粉碎 麻黄碱 伪麻黄碱 溶出率
下载PDF
贵州五种茶叶中微量元素溶出率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秦樊鑫 傅文军 张松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5年第2期29-30,共2页
对贵州五种茶叶中Cu、Fe、Mg、Zn、Ca、Mn微量元素溶出率的比较分析得出,Fe、Ca元素的溶出率相对较低,其它4种元素的溶出率相对较高,均在25%以上。Fe、Ca等元素溶出率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由茶叶本身的内部结构所决定的,而其它4种元素... 对贵州五种茶叶中Cu、Fe、Mg、Zn、Ca、Mn微量元素溶出率的比较分析得出,Fe、Ca元素的溶出率相对较低,其它4种元素的溶出率相对较高,均在25%以上。Fe、Ca等元素溶出率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由茶叶本身的内部结构所决定的,而其它4种元素的溶出率的高低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分析 溶出率 中微量元素 茶叶 贵州 内部结构 外部条件 Fe CA Cu MN
下载PDF
超微粉体技术对穿心莲药材中穿心莲内酯及脱水穿心莲内酯溶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邱蓉丽 李璘 +2 位作者 李祥 张海霞 陈建伟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456-458,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微粉碎对穿心莲药材中有效成分溶出率的影响。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 matography ,HPLC)测定穿心莲超微粉与药材 12 0目细粉中穿心莲内酯及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溶出率。 结果 :超微粉药材中穿心... 目的 :探讨超微粉碎对穿心莲药材中有效成分溶出率的影响。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 matography ,HPLC)测定穿心莲超微粉与药材 12 0目细粉中穿心莲内酯及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溶出率。 结果 :超微粉药材中穿心莲内酯及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溶出率明显增加。结论 :超微粉碎可显著提高穿心莲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 中药材 穿心莲内酯 脱水穿心莲内酯 溶出率 高效液相色谱法 超微粉碎
下载PDF
打浆条件对核桃蛋白溶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赵声兰 李涛 +1 位作者 陈朝银 刘宏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2-44,共3页
对核桃制品生产及开发过程中打浆处理时的温度、p H及打浆次数对核桃蛋白质溶出率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探讨核桃打浆处理过程中核桃蛋白质溶出率的变化规律 ,得到了适宜的打浆处理工艺条件 ,为核桃制品的生产及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核桃 核桃蛋白 溶出率 打浆条件
原文传递
不同配比苍术-玄参药对中4种成分溶出率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利利 刘颖新 +1 位作者 宾琳 孔兴欣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54-858,共5页
目的采用HPLC法研究不同配比苍术-玄参药对中哈巴苷、哈巴俄苷、安格洛苷C、苍术素溶出率的变化规律。方法分析采用Phenomenex Luna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0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21... 目的采用HPLC法研究不同配比苍术-玄参药对中哈巴苷、哈巴俄苷、安格洛苷C、苍术素溶出率的变化规律。方法分析采用Phenomenex Luna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0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210 nm(哈巴苷)、280 nm(哈巴俄苷、安格洛苷C、苍术素);柱温25℃。结果当药对配伍比例为2∶1时,4种成分的总溶出率最高,而为1∶2时最低。结论哈巴苷和安格洛苷C的溶出率随苍术比例的增加而升高,而哈巴苷的溶出率和哈巴俄苷可能成反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玄参药对 配比 哈巴苷 哈巴俄苷 安格洛苷C 苍术素 溶出率 HPLC
下载PDF
悬浮液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中药中铜和铅的溶出率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换平 杜慧 +1 位作者 王书红 田大勇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0-362,共3页
中药中通常含有一些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会在煎药过程中溶入药水中被人体摄入,只考察中药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并不全面,必须对中药中各元素的含量和其在水煎液中的溶出量同时考查才有意义。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悬浮液进样 中药 微量元素含量 溶出率 测定
下载PDF
红河州8种茶叶微量元素溶出率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宝森 郭俊明 +3 位作者 张虹 刘杰 严和平 廖发武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4-47,共4页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云南省红河州生产的茶叶及茶水中微量元素Na,Fe,Zn,Cu,Mn及有害元素Bi,Cd,Pb,Hg的含量,探讨云南红河茶中微量元素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冲泡时间(80℃和100℃)对微量元素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日月:红...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云南省红河州生产的茶叶及茶水中微量元素Na,Fe,Zn,Cu,Mn及有害元素Bi,Cd,Pb,Hg的含量,探讨云南红河茶中微量元素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冲泡时间(80℃和100℃)对微量元素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日月:红河州茶含有丰富的Mn,Na,Zn,Cu,Fe等微量元素,并且溶出率有较大差异,茶水中微量元素含量表现为Mn〉Na〉Zn〉Cu〉Fe。茶水中未检出有害元素Bi,Cd,Pb,Hg。不同微量元素其溶出率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异,Cu,Zn,Mn3种元素溶出率随浸泡时间延长而增大,Fe,Na2种元素溶出率随浸泡时间延长先增大而后降低。一般饮茶冲泡10min左右就可获得较多微量元素,80~100℃的水冲泡茶叶对微量元素溶出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微量元素 溶出率 原子吸收光谱法 云南
下载PDF
不同溶媒对黄连-吴茱萸药对中小檗碱型生物碱溶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彭明兴 吴永江 程翼宇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61-463,共3页
目的 对比研究水和盐酸 甲醇两种溶媒对黄连 吴茱萸药对中小檗碱型生物碱溶出率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水和盐酸 甲醇提取不同配伍比例的黄连 吴茱萸药对样品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药根碱、巴马汀以及小檗碱的含量 ,然后比较... 目的 对比研究水和盐酸 甲醇两种溶媒对黄连 吴茱萸药对中小檗碱型生物碱溶出率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水和盐酸 甲醇提取不同配伍比例的黄连 吴茱萸药对样品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药根碱、巴马汀以及小檗碱的含量 ,然后比较它们的溶出率。结果 与水提法不同 ,用盐酸 甲醇提取黄连 吴茱萸药对时 ,三种生物碱的溶出率随黄连 吴茱萸配伍比例减小而降低的幅度较小。结论 提取方法对黄连 吴茱萸药对中化学组分的溶出率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吴茱萸药对 生物碱 溶出率
下载PDF
酸溶液对猪皮中胶原蛋白溶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罗发兴 薛新顺 罗志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11,共3页
探讨了3种酸溶液对猪皮胶原蛋白溶出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猪皮胶原蛋白溶出率为指标,柠檬酸作用效果最佳,醋酸次之,盐酸作用效果较差。
关键词 猪皮 胶原蛋白 溶出率
下载PDF
超微粉碎对黄芪多糖溶出率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董彦莉 郝丽 周平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742-3742,3744,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粉碎形式对黄芪粗多糖纯度及黄芪多糖溶出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粉碎方法和超微粉碎技术提取黄芪多糖并测定纯度。[结果]超微粉碎技术所提取的黄芪粗多糖纯度比普通粉碎技术高3.5个百分点,黄芪多糖溶出率高3.23个百分... [目的]研究不同粉碎形式对黄芪粗多糖纯度及黄芪多糖溶出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粉碎方法和超微粉碎技术提取黄芪多糖并测定纯度。[结果]超微粉碎技术所提取的黄芪粗多糖纯度比普通粉碎技术高3.5个百分点,黄芪多糖溶出率高3.23个百分点。[结论]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处理能够提高黄芪粗多糖的提取量、纯度及黄芪多糖的溶出率,从而增强黄芪的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粉碎 普通粉碎 黄芪多糖 纯度 溶出率
下载PDF
茵陈蒿汤不同配伍情况下主要有效成分的溶出率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闫广利 王喜军 +1 位作者 吕海涛 孙文军 《中医药信息》 2008年第3期29-31,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茵陈蒿汤中绿原酸、京尼平苷、6,7-二甲氧基香豆素、茵陈色原酮和大黄酸5个有效成分的HPLC方法,考察药材不同配伍对其溶出率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方法测定茵陈蒿汤不同配伍水煎液冻干粉中5个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茵陈蒿汤中绿原酸、京尼平苷、6,7-二甲氧基香豆素、茵陈色原酮和大黄酸5个有效成分的HPLC方法,考察药材不同配伍对其溶出率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方法测定茵陈蒿汤不同配伍水煎液冻干粉中5个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R(钻石)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00~400nm范围内全波长检测。结果:建立的茵陈蒿汤中5个成分同时测定的HPLC方法准确、快速、重现性好。所测5个成分中,6,7-二甲氧基香豆素、茵陈色原酮和绿原酸溶出率变化不大,京尼平苷和大黄酸的溶出率在配伍茵陈蒿后明显降低。结论:茵陈蒿汤主要有效成分可能存在一定的有效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蒿汤 溶出率 配伍 同时测定
下载PDF
荷叶无机营养元素含量及溶出率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明堦 魏道智 +2 位作者 陈燕丹 蔡碧琼 游秀花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0-82,86,共4页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不同生长期、不同采集时间荷叶及荷叶浸泡水和水煎液中7种无机营养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荷叶中7种元素含量差异极显著,但都含有丰富的Mn、Fe、Zn、Cu等微量元素;荷叶对Mn元素有较强的...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不同生长期、不同采集时间荷叶及荷叶浸泡水和水煎液中7种无机营养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荷叶中7种元素含量差异极显著,但都含有丰富的Mn、Fe、Zn、Cu等微量元素;荷叶对Mn元素有较强的富集作用,10月份采集的荷叶锰含量高达1278.76μg/g;荷叶各元素的溶出率大小顺序为K>Zn>Mg>Cu>Mn>Fe>Ca,溶出率高低主要取决于元素在药材中的存在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营养元素 溶出率
下载PDF
方药配伍对茵陈蒿汤中栀子甙溶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袁海龙 赵艳玲 +2 位作者 肖小河 贺承山 李仙义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3-133,共1页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茵陈蒿汤合煎液、栀子水煎液、栀子与大黄水煎液、栀子与茵陈蒿水煎液等不同药物配伍情况下栀子甙的溶出率,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统计检验。合煎茵陈、大黄后,栀子甙含量明显提高(P<0.01);全方水煎后,栀...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茵陈蒿汤合煎液、栀子水煎液、栀子与大黄水煎液、栀子与茵陈蒿水煎液等不同药物配伍情况下栀子甙的溶出率,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统计检验。合煎茵陈、大黄后,栀子甙含量明显提高(P<0.01);全方水煎后,栀子甙含量更明显提高(P<0.001),说明茵陈、大黄及全方水煎后均有利于栀子甙溶出。方药配伍是茵陈蒿汤中栀子甙溶出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蒿汤 栀子甙 高效液相色谱 溶出率 方药配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