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4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高效溶磷菌株的筛选及对亚麻促生效应的研究
1
作者 胡云龙 陈文晶 +1 位作者 徐伟慧 王志刚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7,共9页
溶磷菌能够显著提升土壤中可溶性磷含量,促进作物生长,增加肥力。从工业大麻根际土壤中进行溶磷菌筛选,通过测定溶磷量、发芽率、发芽势筛选出一株高效溶磷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同时对其吲哚乙酸(indole acetic acid,IAA)分泌量以及对亚麻... 溶磷菌能够显著提升土壤中可溶性磷含量,促进作物生长,增加肥力。从工业大麻根际土壤中进行溶磷菌筛选,通过测定溶磷量、发芽率、发芽势筛选出一株高效溶磷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同时对其吲哚乙酸(indole acetic acid,IAA)分泌量以及对亚麻生长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筛选得到的JX1菌株经鉴定为Klebsiella sp.,其溶磷能力较强且具有功能多样性,最大溶磷量为181.70 mg/L,能显著提高亚麻种子发芽势与亚麻幼苗总根长,具有IAA分泌能力,其最大分泌量为49.94 mg/L,亚麻经JX1菌株浇灌后,能显著提升其株高、地下部干鲜重、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与直径<0.5 mm细根所占的比例,显著降低根系平均直径,对亚麻地下部具有较好促生效果。本研究通过筛选得到的菌株JX1(Klebsiella sp.)具有较好的溶磷以及分泌IAA的能力,能够有效促进亚麻根系生长,优化根系的形态与组成,提高亚麻根系对水分和营养的吸收利用,丰富了亚麻专用微生物肥料的高效菌株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 亚麻 根系 吲哚乙酸(IAA) 促生效应
下载PDF
1株矮生嵩草根际高效溶磷菌的筛选、鉴定与促生效果研究
2
作者 武燕茹 杨文权 +6 位作者 刘家庆 寇伟良 鱼杨华 刘倩 张阳灿 李希来 寇建村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0-418,共9页
为挖掘青藏高原特殊环境条件下牧草根际溶磷菌资源,促进退化高寒草地的治理,本研究从青海省门源县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株溶磷菌PSB,用16S rRNA基因分析法确定了其分类地位,并通过钼锑抗比色法和盆栽试验进行了... 为挖掘青藏高原特殊环境条件下牧草根际溶磷菌资源,促进退化高寒草地的治理,本研究从青海省门源县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株溶磷菌PSB,用16S rRNA基因分析法确定了其分类地位,并通过钼锑抗比色法和盆栽试验进行了溶磷与促生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菌株PSB为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oae),可在10℃低温下正常生长。溶磷量高于700μg·mL^(-1),可产多种有机酸,其中,草酸、乳酸、乙酸、柠檬酸、琥珀酸含量较高,总有机酸量为7461.88μg·mL^(-1)。同时,有产生长素(Indole-3-acetic acid,IAA)、ACC脱氨酶及铁载体的能力。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PSB可以促进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生长,使植株高度增加16%,地上生物量增加12%,植株全磷含量增加10%;接种PSB对土壤全磷含量及有效磷含量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土壤有效磷从0.91 g·kg^(-1)增加到1.97 g·kg^(-1)。综上所述,菌株PSB具有较强的溶磷和促植物生长能力,是高寒地区生产微生物菌肥的优良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根际促生菌 溶磷 促生效果
下载PDF
水稻不同生育期根际溶磷菌群落特征
3
作者 吴书琴 胡敏 +4 位作者 薛银刚 于焕云 严松 汤珊珊 顾昊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72,共14页
为了阐明水稻不同生育期根际土溶磷菌对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选取了4个水稻品种:黄华占、桂野丰、中科早发粳1号和Sasanishiki,并分别在扬花期与成熟期收集了根际土壤样本。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根际土溶磷菌群落的结构,对phoD基因... 为了阐明水稻不同生育期根际土溶磷菌对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选取了4个水稻品种:黄华占、桂野丰、中科早发粳1号和Sasanishiki,并分别在扬花期与成熟期收集了根际土壤样本。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根际土溶磷菌群落的结构,对phoD基因进行研究,并探究了根际土溶磷菌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及磷素组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平均相对丰度为23.52%±31.03%)和硝化杆菌科(Nitrobacteraceae,平均相对丰度为11.69%±5.07%)是水稻根际土中的主要溶磷菌。成熟期溶磷菌的多样性(Chao1指数为105.03±9.75,Shannon指数为1.79±0.13)显著高于扬花期(Chao1指数为99.23±19.43,Shannon指数为1.50±0.55)。土壤pH值、速效磷含量和总氮含量是影响溶磷菌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因素。盐单胞菌科(Halomonadaceae)、叶杆菌科(Phyllobacteriaceae)和伯克氏菌科(Burkholderiaceae)的相对丰度与多种磷素组分有显著相关性,表明它们在水稻根际土壤的磷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育期 溶磷 phoD基因 Hedley磷分级
下载PDF
溶磷微生物在农业领域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赵文远 曹豪杰 +1 位作者 黄慧敏 余水静 《现代园艺》 2025年第7期75-79,共5页
磷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之一,但在自然界中,大部分磷元素以难溶性磷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无法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导致土壤中的磷元素无法满足农田作物的需求。溶磷微生物可以帮助溶解土壤中的难溶性磷化合物,促进植物对磷元素的吸收... 磷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之一,但在自然界中,大部分磷元素以难溶性磷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无法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导致土壤中的磷元素无法满足农田作物的需求。溶磷微生物可以帮助溶解土壤中的难溶性磷化合物,促进植物对磷元素的吸收,同时具有绿色环保的特性,为生物肥料的研究提供了方向。本研究探讨了不同种类和分布的溶磷微生物,详细论述了它们的溶磷机理以及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通过分析总结溶磷微生物的解磷机理和土壤环境对其影响,加深人们对溶磷微生物的认识,为研发更高效、环保的生物肥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元素 溶磷微生物 生物肥料
下载PDF
溶磷菌剂对玉米幼苗生长及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磷素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万水霞 李帆 +4 位作者 王静 郭志彬 喻颖 蒋光月 武际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8,共9页
以FD11(普瑞斯特氏菌Priestia sp.)和CH07(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两种溶磷菌剂为试验材料,进行菌剂灌根盆栽试验,测定溶磷菌剂施用对玉米生长、根际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特性及土壤不同形态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溶... 以FD11(普瑞斯特氏菌Priestia sp.)和CH07(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两种溶磷菌剂为试验材料,进行菌剂灌根盆栽试验,测定溶磷菌剂施用对玉米生长、根际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特性及土壤不同形态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溶磷菌剂可改善根际土壤养分特征和微生物学特性,增加根际土壤的活性磷源含量,对玉米幼苗表现出良好的促生作用。与不施菌剂相比,FD11处理玉米幼苗的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重分别增加31.88%、36.39%、104.00%;根际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了21.90%、107.67%、5.77%。施用溶磷菌剂的土壤H_(2)O-Pi(Pi为无机磷)、NaHCO_(3)-P和NaOH-P含量增加,但HCl-Pi和Residual-P含量显著降低。施用溶磷菌剂改变了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在细菌属分类学水平上,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海洋杆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节杆菌属等功能细菌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综合以上分析,施用溶磷菌剂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改变了根际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增加了活性磷源的含量,从而改善了土壤肥力,促进玉米根系发育和幼苗生长。此项研究可为新型微生物菌肥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 土壤肥力 根系形态 磷素形态 微生物群落结构
下载PDF
1株六堡茶根际溶磷菌的鉴定、培养优化及促生与磷活化能力分析
6
作者 马蕊 覃爱颖 刘迪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6-232,共7页
自六堡茶根际分离得到1株高效溶磷菌菌株Lb-1,通过菌落形态及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菌株的分类地位,并对其溶磷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利用盆栽试验研究其在土壤中的溶磷效果及对茶树的促生能力,以期为提高茶园土壤磷利用及开发微生物菌... 自六堡茶根际分离得到1株高效溶磷菌菌株Lb-1,通过菌落形态及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菌株的分类地位,并对其溶磷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利用盆栽试验研究其在土壤中的溶磷效果及对茶树的促生能力,以期为提高茶园土壤磷利用及开发微生物菌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菌株Lb-1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该菌株溶磷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胰蛋白胨,最佳初始pH值为6.0,最佳接种量为1%,最佳微量元素为Fe,最佳发酵温度为30℃,优化培养条件下溶磷量可达857.91 mg/L,且可显著提高菌株的柠檬酸、琥珀酸、丙二酸分泌量。盆栽试验表明,接菌处理下六堡茶鲜重、干重、株高、根系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及磷含量分别显著提高59.09%、69.77%、38.75%、37.94%、44.82%、52.94%及108.35%,铝结合磷、闭蓄态磷含量显著降低,有效磷含量显著提高。综上,溶磷菌株Bacillus velezensis Lb-1可有效活化根际难溶磷、提高六堡茶树对磷的吸收及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或可作为开发磷高效菌肥的潜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培养优化 六堡茶 磷活化 促生作用 溶磷
下载PDF
溶磷草酸青霉菌筛选及其溶磷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2
7
作者 范丙全 金继运 葛诚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25-530,共6页
采集石灰性土壤样品进行了溶磷微生物的筛选 ,获得了具有溶磷作用的草酸青霉菌菌株P8和Pn1。不同培养条件下测定了它们的溶磷能力 ,并与拜莱青霉菌ATCC2 0 85 1和解磷巨大芽孢杆菌ATCC14 5 81进行了比较。在固体培养基上草酸青霉菌P8、... 采集石灰性土壤样品进行了溶磷微生物的筛选 ,获得了具有溶磷作用的草酸青霉菌菌株P8和Pn1。不同培养条件下测定了它们的溶磷能力 ,并与拜莱青霉菌ATCC2 0 85 1和解磷巨大芽孢杆菌ATCC14 5 81进行了比较。在固体培养基上草酸青霉菌P8、Pn1表现较强的溶解Ca3 (PO4) 2 、Ca8H2 (PO4) 65H2 O、CaHPO4、FePO4和骨粉的能力 ;在液体培养条件下 ,能有效的溶解摩洛哥磷矿粉 ,氮源对其溶磷效果有显著影响 ,硝态氮高于铵态氮 ;接种P8能够显著增加灭菌和不灭菌土壤的有效磷含量 ,灭菌土壤增加的有效磷略高于不灭菌土壤。氮源影响草酸青霉菌产生有机酸的种类 ,使用铵态氮时主要分泌苹果酸、乙酸、丙酸、柠檬酸、琥珀酸 ,而硝态氮条件下几乎不再产生这些有机酸。这表明 ,氮源形态影响了它的代谢方向 ,而且它的溶磷机理不只一种 ,其机理尚不清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青霉菌 筛选 溶磷效果 溶磷作用 有机磷 氮源 溶磷微生物
下载PDF
4株溶磷细菌和真菌溶解磷矿粉的特性 被引量:66
8
作者 林启美 赵海英 赵小蓉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4-28,共5页
溶磷微生物广泛地分布在土壤、根际等生态环境中 ,了解这些微生物溶解难溶性磷酸盐如磷矿粉的特性 ,对于开发利用这些微生物 ,提高磷素利用效率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 :真菌比细菌溶解磷矿粉的能力要强得多 ,培养基中的铁、镁、锰、钠... 溶磷微生物广泛地分布在土壤、根际等生态环境中 ,了解这些微生物溶解难溶性磷酸盐如磷矿粉的特性 ,对于开发利用这些微生物 ,提高磷素利用效率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 :真菌比细菌溶解磷矿粉的能力要强得多 ,培养基中的铁、镁、锰、钠等成分可以提高真菌的溶磷量 ,但降低了细菌的溶磷量。培养基中磷矿粉用量越高 ,溶磷量越低 ;碳源物质浓度高于 3 %将显著地降低溶磷量。微生物能够破坏磷矿粉的结构 ,使其中的磷在以后的培养过程中更加容易释放出来。可见利用微生物活化磷矿粉中的磷 ,具有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细菌 真菌 磷矿粉 溶解特性 溶磷 溶磷
下载PDF
高效溶磷菌株Bmp5筛选及活力和培养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毅民 孙亚凯 +2 位作者 吕学斌 但汉斌 王虹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1-65,共5页
从不同地区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出11株微生物菌株,其中菌株Bmp5表现出较高的溶磷活力.对比研究发现,Bmp5对磷酸钙、磷酸铁、卵磷脂的溶解能力明显高于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As1.867,对磷酸氢钙的溶磷量是巨大芽孢杆菌B... 从不同地区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出11株微生物菌株,其中菌株Bmp5表现出较高的溶磷活力.对比研究发现,Bmp5对磷酸钙、磷酸铁、卵磷脂的溶解能力明显高于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As1.867,对磷酸氢钙的溶磷量是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As1.223的2.17倍.培养条件优化试验表明,Bmp5的适宜pH范围为5.5~8.0,最适碳源为草酸铵、甘油,最适氮源为草酸铵,最佳培养温度为35℃.金属离子Fe^3+、Ca^2+、Mn^2+、Zn^2+对Bmp5解磷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Cu^2+、Ni^2+则抑制其解磷.经鉴定,Bmp5为蜡状芽孢杆菌B.cere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微生物 溶磷 溶磷 培养条件
下载PDF
东祁连山7种禾草根际溶磷菌筛选及其溶磷特性 被引量:18
10
作者 马文文 姚拓 +3 位作者 蒲小鹏 卢虎 张玉霞 王国基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5-523,共9页
采用PKO无机磷和蒙金娜有机磷选择性培养基,从东祁连山(甘肃省天祝县及周边地区)天然草地上的7种禾草根际分离出溶解无机磷菌株109株,溶解有机磷菌株143株。各菌株生长速度及形态特征差异较大。7种禾草根际溶解无机和有机磷菌株数量,除... 采用PKO无机磷和蒙金娜有机磷选择性培养基,从东祁连山(甘肃省天祝县及周边地区)天然草地上的7种禾草根际分离出溶解无机磷菌株109株,溶解有机磷菌株143株。各菌株生长速度及形态特征差异较大。7种禾草根际溶解无机和有机磷菌株数量,除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溶解无机磷呈根表土壤】根系表面】根内的分布趋势外,其他均呈现出根系表面】根表土壤】根内的分布趋势。大部分溶解无机磷菌株在10 d时溶磷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的比值(D/d)不再增大,而溶解有机磷菌株则在14 d时不再增大。利用钼蓝比色法测定菌株溶磷能力,结果表明,109株溶解无机磷菌株培养液中有效磷含量在0.47~582.46μg·m L-1,最大为菌株PCRP5;143株溶解有机磷菌株培养液中有效磷含量在0.07~14.76μg·m L-1,最大为菌株MCMRS4;蒙金娜培养基pH与有机磷菌株有效磷含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PKO培养基pH与无机磷菌株有效磷含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草 无机溶磷 有机溶磷 溶磷性能
下载PDF
青藏高原溶磷菌菌株的分离筛选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亚艺 李松龄 +1 位作者 蔡晓剑 郝玉兰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61-163,共3页
对青海省主要耕作区农田土壤进行了溶磷菌的分离和筛选,得到具有明显溶磷圈的溶磷菌48株。通过对溶磷圈大小测定,筛选出5-1、5-2、12-7等12株菌,溶磷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比值(D/d)均≥1.5。结果表明:通过摇瓶复筛,获得3株溶磷菌,可... 对青海省主要耕作区农田土壤进行了溶磷菌的分离和筛选,得到具有明显溶磷圈的溶磷菌48株。通过对溶磷圈大小测定,筛选出5-1、5-2、12-7等12株菌,溶磷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比值(D/d)均≥1.5。结果表明:通过摇瓶复筛,获得3株溶磷菌,可使培养液磷含量升高,均超过180μg/mL,而pH平均降低1个单位。因此,最终确定5-2、5-3和12-7株菌为适合青海农作区推广的高效溶磷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溶磷 溶磷 溶磷能力
下载PDF
一株高效溶磷细菌的筛选鉴定及溶磷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娜 洪坚平 +3 位作者 谢英荷 乔志伟 李元 张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6期526-530,共5页
从石灰性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效溶磷细菌W05,通过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以及16sRNA对其进行了鉴定,确定此菌株属于假单胞菌属,将它培养7 d后,磷酸三钙、磷矿粉、磷酸铁和磷酸铝培养液中的磷含量分别为563.5、21.27、149.54、88.06 mg... 从石灰性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效溶磷细菌W05,通过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以及16sRNA对其进行了鉴定,确定此菌株属于假单胞菌属,将它培养7 d后,磷酸三钙、磷矿粉、磷酸铁和磷酸铝培养液中的磷含量分别为563.5、21.27、149.54、88.06 mg·L-1。将W05与鸡粪混合制成溶磷菌肥,盆栽油菜试验结果表明:溶磷菌肥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磷酸酶活性、油菜产量与吸磷量;同时施用磷矿粉,各项指标均显著提高,比起单施菌肥处理,磷矿粉施入量为1 g·盆-1时,土壤有效磷含量、磷酸酶活性、油菜鲜重、干重、吸磷量分别增加了46.4%、7.1%、9.6%、9.7%、3.1%;磷矿粉施入量为2 g·盆-1与1 g·盆-1处理相比,上述指标分别增加了14.8%、2.5%、1.4%、22.0%、5.9%;但是,磷矿粉施入量为3 g·盆-1与2 g·盆-1的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可见,将一定浓度磷矿粉与溶磷菌混合使用,可以提高磷矿粉有效性,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细菌 溶磷菌肥 磷矿粉 溶磷作用
下载PDF
2株溶磷真菌的筛选、鉴定、耐盐及促生效果
13
作者 王向向 陈静宇 +6 位作者 樊川 曹旭 孟利强 刘志庭 赵晓宇 张颂 宋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9-226,共8页
溶磷真菌能够溶解土壤中被固化的磷元素,在提高磷肥利用率和改善土壤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无机磷固体培养基从磷矿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得到2株高效溶磷真菌W10和W12,在液体培养基中检测菌株对不同难溶磷的溶解能力以及耐盐能力。... 溶磷真菌能够溶解土壤中被固化的磷元素,在提高磷肥利用率和改善土壤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无机磷固体培养基从磷矿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得到2株高效溶磷真菌W10和W12,在液体培养基中检测菌株对不同难溶磷的溶解能力以及耐盐能力。结合形态学特征与ITSrDNA序列分析,W10与W12分别被鉴定为篮状菌(Talaromycessp.)和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菌株W10和W12溶解Ca_(3)(PO_(4))_(2)的最高溶解量分别为843.05mg/L和1187.09mg/L,对AlPO_(4)和FePO_(4)的溶解量远远低于对Ca_(3)(PO_(4))_(2)的溶解量;W10最高可耐受4%的盐浓度,W12在10%的盐浓度下对Ca_(3)(PO_(4))_(2)仍有较强的溶解能力,没有达到耐盐极限,有开发为盐碱地微生物肥料的潜力;玉米盆栽试验结果显示,与CK2相比,10~40d的W10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了44.74%~56.62%,植株鲜重、干重、株高、叶面积以及植物全磷含量分别提高了23.21%、27.08%、9.62%、21.59%、20.07%,土壤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分别增强了28.43%和38.20%。表明菌株W10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P<0.05),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强土壤酶活性,具有开发为微生物肥料和农业生产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真菌 篮状菌 黑曲霉 耐盐 促生
下载PDF
山核桃根系分泌物对溶磷菌生长及活化土壤磷的影响
14
作者 郑梦杰 谢炜 +3 位作者 马行聪 黄坚钦 彭丽媛 秦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70,共11页
【目的】研究山核桃根系分泌物对外源溶磷菌生长和活化土壤磷能力的影响,进一步阐明微生物和植物的相互作用,也为缓解山核桃林地磷限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利用液体摇瓶和土壤培养的方式,以2株具有有机磷活化能力的菌株[... 【目的】研究山核桃根系分泌物对外源溶磷菌生长和活化土壤磷能力的影响,进一步阐明微生物和植物的相互作用,也为缓解山核桃林地磷限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利用液体摇瓶和土壤培养的方式,以2株具有有机磷活化能力的菌株[产酶溶杆菌(CQ18)和多黏类芽孢杆菌(QP22)]为试验材料,研究山核桃根系分泌物对其生长繁殖和活化磷的影响。【结果】液体培养时,添加山核桃根系分泌物对菌株CQ18生长无显著影响,但促进菌株QP22繁殖。接种后,有机磷液体培养液(以卵磷脂为唯一磷源)的酸、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强;可溶性磷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并均显著高于未接种处理。接种菌株CQ18的处理中,平均可溶性磷含量以低浓度山核桃根系分泌物处理最高(41.93 mg·L^(-1)),未添加山核桃根系分泌物处理最低(37.01 mg·L^(-1));接种菌株QP22处理中,中浓度山核桃根系分泌物处理最高(30.14 mg·L^(-1)),高浓度山核桃根系分泌物处理最低(18.09 mg·L^(-1))。接种土壤中菌体数量和土壤有效磷含量及酸性磷酸酶活性呈先增后减趋势,并均高于未接种处理。培养结束时,与未添加山核桃根系分泌物处理相比,含有山核桃根系分泌物处理的供试菌株数量最多,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强,但其处理间有效磷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菌株CQ18和QP22通过分泌磷酸酶水解卵磷脂、活化土壤中难溶性磷,并且山核桃根系分泌物能促进其生长繁殖和矿化有机磷。因此,菌株CQ18和QP22在山核桃林地应用中具有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分泌物 溶磷微生物 有效磷 磷酸酶
下载PDF
巨柏根际多功能溶磷菌W13对植物生长的促生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聂丽妍 王泽莹 +1 位作者 巩文峰 魏丽萍 《高原农业》 2024年第1期57-64,共8页
从巨柏根际土壤中分离多功能溶磷促生菌株,为高原环境下多功能溶磷菌的收集和研究提供研究基础。本研究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朗县采集巨柏根际土壤样本,采用梯度稀释法筛选溶磷菌,并结合溶磷圈法和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溶磷能力,选出溶磷能力... 从巨柏根际土壤中分离多功能溶磷促生菌株,为高原环境下多功能溶磷菌的收集和研究提供研究基础。本研究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朗县采集巨柏根际土壤样本,采用梯度稀释法筛选溶磷菌,并结合溶磷圈法和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溶磷能力,选出溶磷能力较好的菌株,并对IAA、固氮、解钾等多种促生特性进行测定,最终筛得具有多功能的溶磷菌,通过盆栽实验对溶磷菌的促生效果进行验证,并结合形态特征、革兰氏染色和16S rDNA基因序列对菌株进行鉴定。W13具有产IAA、铁载体、固氮、解钾等多种促生特性,为非脫羧勒克菌(Leclercia adecarboxylata)。经盆栽促生试验结果表明,W13对油菜和青稞具有不同程度的促生作用,与对照组相比W13有效提高了油菜植株的根长、株高、鲜重和干重,并分别增长了119%、55.30%、157%和50%。青稞株高效果显著增长了44.80%。多功能溶磷细菌W13对油菜和青稞都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因此该菌具有作为生物肥料的潜力,用于植物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柏 根际 溶磷细菌 促生效果
下载PDF
解磷真菌分离鉴定及其溶磷能力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姜焕焕 张嘉敏 +2 位作者 梁云燕 范宇清 何洪活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70-172,共3页
解磷菌能够溶解土壤中的难溶性磷或不溶性磷,在促进土壤养分循环和植物生长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生物肥料中重要的微生物资源。本研究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筛选得到5株解磷真菌(菌株SZ1、SZ2、GZ1、GZ2、HZ1),对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 解磷菌能够溶解土壤中的难溶性磷或不溶性磷,在促进土壤养分循环和植物生长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生物肥料中重要的微生物资源。本研究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筛选得到5株解磷真菌(菌株SZ1、SZ2、GZ1、GZ2、HZ1),对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利用液体摇瓶法测量菌株对磷酸三钙的溶磷能力。结果表明,菌株SZ1、SZ2、GZ1、GZ2、HZ1的溶磷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菌株SZ1、GZ2、HZ1的可溶性磷含量分别为58.30、2.69、8.65 mg/L,菌株SZ2和GZ1没有溶解磷酸三钙的能力;菌株SZ1、SZ2、GZ1、GZ2、HZ1分别为香港史努基菌(Hongkongmyces snookiorum)、杂色曲霉(Aspergillus versicolor)、香港史努基菌(Hongkongmyces snookiorum)、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林尼曼菌(Linnemannia exigu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土壤 解磷真菌 分子生物学鉴定 溶磷能力
下载PDF
溶磷菌和固氮菌溶解磷矿粉时的互作效应 被引量:41
17
作者 冯瑞章 姚拓 +2 位作者 周万海 龙瑞军 齐文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764-2769,共6页
采用4株溶磷菌(Lx81、Dm84、Jm92、Lx191)、和3株固氮菌(ChW5、ChW6、ChO6)单独和混合接种后测定培养液有效磷含量、pH值及总有机酸含量的方法,研究溶磷菌和固氮菌溶解磷矿粉时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相对于单独接种溶磷菌:Lx81与3株固... 采用4株溶磷菌(Lx81、Dm84、Jm92、Lx191)、和3株固氮菌(ChW5、ChW6、ChO6)单独和混合接种后测定培养液有效磷含量、pH值及总有机酸含量的方法,研究溶磷菌和固氮菌溶解磷矿粉时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相对于单独接种溶磷菌:Lx81与3株固氮菌分别混合培养能提高磷矿粉的溶解能力,4株溶磷菌与ChW6,Lx81、Dm84、Lx191与ChO6分别混合培养及Jm92+ChW5组合溶磷量极显著增加(p<0·01);Dm84+ChW5、Lx191+ChW5、Jm92+ChO6组合的溶磷量下降(p<0·01)。除Lx81+ChW6、Lx81+ChO6培养液pH值降低外,混合培养的其它组合培养液pH值均较单独接种溶磷菌时升高。有机酸测定结果表明,Lx81、Jm92与ChW5、ChO6分别混合培养、ChW6+Lx81组合有机酸含量升高(p<0·01),其它7种组合的有机酸含量均较单独接种溶磷菌的值下降(p<0·01)。溶磷菌和固氮菌单菌培养时溶磷量与pH值、溶磷量与总有机酸含量及pH值与总有机酸含量之间呈现线性相关;Dm84、Lx191与3株固氮菌分别混合培养溶磷量与pH值之间、Lx81与3株固氮菌分别混合培养溶磷量与总有机酸含量之间呈现线性相关,其它组合的溶磷量与pH值、总有机酸含量间没有相关性。溶磷菌和固氮菌混合培养对溶解磷矿粉既有协同作用也有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 固氮菌 互作效应 溶磷能力
下载PDF
玉米根际溶磷细菌的分离、筛选及溶磷能力研究 被引量:34
18
作者 白文娟 胡蓉蓉 +2 位作者 章家恩 冯丽芳 徐华勤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7-176,共10页
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法,对玉米根际溶磷细菌进行分离,筛选出38株解无机磷菌株和35株解有机磷菌株,并发现无论是细菌总数,还是溶磷细菌总数,根际土壤都比非根际土壤要多.对筛选获得的73株菌株进行菌落形态观察发现,大多数菌落呈乳... 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法,对玉米根际溶磷细菌进行分离,筛选出38株解无机磷菌株和35株解有机磷菌株,并发现无论是细菌总数,还是溶磷细菌总数,根际土壤都比非根际土壤要多.对筛选获得的73株菌株进行菌落形态观察发现,大多数菌落呈乳白色或黄色、形状不规则或近圆形、光滑黏稠、扁平、不透明、边缘不整齐.进一步利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其溶磷能力,发现无机磷菌株溶解的有效磷含量与培养液pH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有机磷菌株则无明显相关.各菌株溶解磷酸钙和卵磷脂的能力差异较大.无机磷菌株和有机磷菌株对无机磷(磷酸钙)和有机磷(卵磷脂)的溶磷量分别为8.88~108.31和0.51~3.53 mg/L.菌株中SWJ1-4和SWJ3-1溶解无机磷能力较强,RYJ1-6溶解有机磷能力较强,且这3株菌株生长快、生长状况良好,在后续微生物菌肥研制中具有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 溶磷能力 根际 玉米
下载PDF
不同碳源对三种溶磷真菌溶解磷矿粉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1
19
作者 王光华 周克琴 +2 位作者 金剑 潘相文 赵英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2-36,共5页
通过液体培养法 ,对 3种溶磷真菌利用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等碳源溶解宜昌产磷矿粉的试验 ,结果表明 ,菌株P2 3在供给葡萄糖时的溶磷能力最高 ,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利用长链碳源淀粉和纤维素为营养而溶磷 ;而高效... 通过液体培养法 ,对 3种溶磷真菌利用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等碳源溶解宜昌产磷矿粉的试验 ,结果表明 ,菌株P2 3在供给葡萄糖时的溶磷能力最高 ,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利用长链碳源淀粉和纤维素为营养而溶磷 ;而高效溶磷菌株P6 6和P39溶磷的最佳碳源是果糖和麦芽糖 ,该两菌株利用淀粉和纤维素的溶磷效果很小 ,甚至不溶磷。 3种溶磷真菌培养滤液 pH值、可滴定酸含量与其溶磷量之间的相关性因菌株而异 ,差别很大。菌株P2 3培养滤液pH值、可滴定酸含量与其溶磷量之间相关性很低 ,但菌株P6 6和P39培养滤液pH值、可滴定酸含量与其溶磷量之间相关性却达到极显著水平 (P <0 0 1)。结果表明 ,不同碳源对溶磷菌溶解磷矿粉能力影响很大 ,分析推断 3种菌株产生的有机酸活化磷矿粉能力为P6 6>P39>P2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真菌 磷矿粉 碳源 溶磷 pH值 可滴定酸
下载PDF
酿酒用糯高粱根内生溶磷菌的筛选及其促生性能研究
20
作者 王新叶 李雷 +10 位作者 胡亚华 何欢 李红霞 李琼 赵亮 章刚容 潘琪 汤瑄 张埔涤 居文静 杨正烁 《生物技术进展》 2024年第5期832-838,共7页
酿酒用糯高粱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磷元素,缺磷会造成糯高粱的减产,但是化肥的大量施用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为开发促进糯高粱生长的溶磷菌剂,使用溶磷圈法从糯高粱根内筛选具有溶磷功能的菌株,对获得的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并将该菌株制成菌... 酿酒用糯高粱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磷元素,缺磷会造成糯高粱的减产,但是化肥的大量施用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为开发促进糯高粱生长的溶磷菌剂,使用溶磷圈法从糯高粱根内筛选具有溶磷功能的菌株,对获得的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并将该菌株制成菌悬液接种到糯高粱根部,测定糯高粱的生长指标,评估该菌株对糯高粱的促生长性能。从糯高粱根中筛选得到了6株溶磷菌,其中溶磷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最大的是菌株GP4-1,为2.2。基于菌株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GP4-1属于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sp.)。将GP4-1菌悬液接种到高粱幼苗根部30 d后,高粱幼苗的株高增加了4.46%,鲜重增加了19.69%,干重增加了100%,植株全磷含量增加了2.65%。糯高粱根内生菌GP4-1通过促进糯高粱植株对磷元素的吸收促进高粱的生长,为针对糯高粱的溶磷菌剂的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高粱 溶磷 促植物生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