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5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50年滇池流域汛期降水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1
作者 邓丽仙 杨帆 +4 位作者 杨洋 李姣 赵兰兰 胡成龙 李长江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20,127,共9页
以滇池流域1970—2020年汛期(5—10月)降水量资料为依据,利用地理信息技术,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近50年来滇池流域汛期降水年际变化的趋势性、周期性以及集中度、集中期、降水中心和旱涝发生频率等演变特征。结... 以滇池流域1970—2020年汛期(5—10月)降水量资料为依据,利用地理信息技术,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近50年来滇池流域汛期降水年际变化的趋势性、周期性以及集中度、集中期、降水中心和旱涝发生频率等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近50年来,滇池流域汛期降水总体呈减少趋势,中部地区降水呈增加趋势,盘龙江上游的松华坝水库以上区域及南部地区降水呈减少趋势;(2)汛期降水年际变化存在31 a的主周期,中部主城区降水集中度高于南部地区;(3)汛期降水的中心整体呈现向东部、南部方向偏移的态势,且移动趋势显著;(4)滇池流域旱涝频发,尤其盘龙江中段昆明主城区为旱涝多发区。该成果对滇池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及水资源管理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流域 汛期降水 集中度 集中期 降水中心 旱涝特征
下载PDF
滇池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变化及其驱动机理实证研究
2
作者 陈德超 范金鼎 +2 位作者 赵海霞 顾斌杰 李欣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5-193,205,共10页
滇池流域是长江水源的重要涵养地和我国西南的生态安全屏障,其生态系统完整性变化是整个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体现,对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ArcGIS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模型和皮尔逊相关分析等方法,基于... 滇池流域是长江水源的重要涵养地和我国西南的生态安全屏障,其生态系统完整性变化是整个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体现,对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ArcGIS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模型和皮尔逊相关分析等方法,基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弹性三方面构建综合指数,评估2000—2020年滇池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时空变化,分析生态系统完整性演变的驱动因子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滇池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先下降后上升,但整体有所降低,其中结构完整性明显降低、生态系统弹性显著减弱。(2)生态系统完整性在空间上呈中部低四周高的分布格局,完整性高的区域分布在城市外围的山体,靠近滇池北部的中心城区则较低;全流域36.24%的区域完整性降低、35.31%的区域升高。(3)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时空变化受自然条件和人文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高程、气温和土地利用变化是主导因子,完整性与高程呈正相关,与气温呈负相关,但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具有双重性。研究结果可为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估提供新思路,同时为滇池流域生态系统的管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完整性 时空变化 驱动力分析 地理信息智能化挖掘 滇池流域
原文传递
基于风险-质量的高原湖泊流域生态分区构建--以滇池流域为例
3
作者 武燕 吴映梅 +3 位作者 李琛 高彬嫔 郑可君 王梦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52-1066,共15页
随着人类足迹不断延伸,高原湖泊流域人地系统三生空间冲突显著。以滇池流域为例,顾及流域三生空间冲突风险,基于三生空间景观格局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尝试引入四象限模型,结合热点分析,划分风险-质量综合生态环境分区。结果表明:(1)... 随着人类足迹不断延伸,高原湖泊流域人地系统三生空间冲突显著。以滇池流域为例,顾及流域三生空间冲突风险,基于三生空间景观格局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尝试引入四象限模型,结合热点分析,划分风险-质量综合生态环境分区。结果表明:(1)滇池流域三生空间冲突风险类型以较强为主,冲突曲线指数呈现倒“U”型,较强冲突比重不断下降。三生空间类型转换明显,生活空间共增长了312.23km^(2),主要是由于高原湖泊流域的快速城镇化使得生活空间大量挤占了生产和生态空间。(2)滇池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空间上以滇池为中心呈现高-低-高的分布特征。较高质量和高质量区面积减少了136.66km^(2);低质量区和较低质量区由699.65km^(2)上升到930.51km^(2),约占流域总面积的1/3。(3)基于三生空间冲突风险和生态环境质量两个维度将生态分区分为综合生态环境优质、良好、一般、劣质四类,四类区的空间分布连续性相对较好,尤以劣质区面积连续扩展的态势最为典型。针对不同生态分区提出差异化管理措施,为流域人地协调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生态分区 空间冲突 四象限模型 滇池流域
下载PDF
滇池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杨志鑫 赵鸭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49-57,共9页
推动滇池流域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对促进滇池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滇池流域的7个县区为研究对象,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高效发展三个层面,结合滇池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的区域性特征,构建了15个适合滇池流域农业... 推动滇池流域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对促进滇池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滇池流域的7个县区为研究对象,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高效发展三个层面,结合滇池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的区域性特征,构建了15个适合滇池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滇池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滇池流域农业绿色发展影响因素进行排序。结果表明:(1)2015—2020年,滇池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得到提升,但发展并不稳定和不平衡;(2)环境友好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是资源节约和高效发展依旧是短板,同时高效发展增速最慢;(3)影响滇池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最大的因素是环境友好,高效发展影响适中,资源节约影响最小;(4)具体指标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农业服务业贡献率、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药施用强度、湖泊营养状态指数和森林覆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流域 农业绿色发展 熵值法 灰色关联分析法
下载PDF
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成效评价与完善对策
5
作者 吴雪 何佳 +2 位作者 张英 朱启凤 周鸿斌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73,共6页
2017年4月起实施的昆明市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为市级层面小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提供了先行先试经验。为充分发挥生态补偿机制对河道水质改善的促进作用,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昆明市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 2017年4月起实施的昆明市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为市级层面小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提供了先行先试经验。为充分发挥生态补偿机制对河道水质改善的促进作用,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昆明市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运行情况和水环境改善效益,评估该机制的有效性,总结成效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机制完善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实施以来,河湖水环境明显改善、水质监测网络逐步健全、水环境管理能力明显提升,机制总体有效,但也还存在考核指标待优化、补偿范围不全面、补偿方式单一、监管评估和公众参与有待加强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补偿机制,多渠道筹集补偿资金,健全生态补偿绩效评价制度,促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生态补偿 补偿标准 水环境 滇池流域 中小流域 昆明市
下载PDF
滇池流域水文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时空异质性及其归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启名 杨昆 +2 位作者 李立晓 朱彦辉 樊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876-4891,共16页
城市化扩张影响流域水文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导致水文生态环境压力增加。明晰滇池流域水文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及归因,对于滇池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可持续管理的双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InVEST模型估算了滇池流域2000、2010、201... 城市化扩张影响流域水文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导致水文生态环境压力增加。明晰滇池流域水文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及归因,对于滇池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可持续管理的双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InVEST模型估算了滇池流域2000、2010、2018年碳存储、氮输出、土壤保持和产水量4种水文生态系统服务,分析了水文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变化,利用双变量Moran′s I指数分析了滇池流域水文生态系统服务间时空异质性,通过冗余分析和条件效应分析等方法识别水文生态系统服务归因。结果表明:(1)水文生态系统服务的高值分布与土地利用覆盖有密切关系。(2)水文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变化主要体现在滇池周边人类活动干扰强烈的区域,表现为氮输出、土壤保持和产水量增加,碳存储减小。(3)水文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变化明显。碳存储和土壤保持为协同;氮输出和产水量先呈协同后呈权衡;产水量、氮输出均与碳存储和土壤保持为权衡,前者空间变化不明显,后者协同范围扩大,权衡范围缩小。(4)水文生态系统服务主要受多个因素共同影响,主要包括:高程、耕地比例、林地比例、建设用地比例。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水文生态系统环境治理和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生态系统服务 冗余分析 条件效应分析 双变量Moran′s I 指数 权衡与协同 滇池流域
下载PDF
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清飞 陈安强 +2 位作者 叶远行 闵金恒 张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1-310,共10页
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着浅层地下水水质,以滇池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遥感影像解译、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和冗余分析,对近20年(2002~2020)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和浅层地下水质变化进行分析,揭示长时间尺度下土地利用变化对浅层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着浅层地下水水质,以滇池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遥感影像解译、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和冗余分析,对近20年(2002~2020)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和浅层地下水质变化进行分析,揭示长时间尺度下土地利用变化对浅层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002和2020年滇池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林地和耕地为主,分别占总面积20.91%和17.43%、43.21%和37.99%、22.11%和17.08%,2002~2020年间耕地向建筑用地和林地、林地向草地和耕地、草地向林地和建筑用地转移概率分别为22.59%和20.72%、13.16%和10.49%、26.30%和15.65%,耕地面积减少146km^(2),建筑用地面积增加279km^(2).2002~2020年滇池流域浅层地下水化学类型由HCO_(3)^(-)·SO_(4)^(2-)-Mg^(2+)型转变为HCO_(3)^(-)·SO_(4)^(2-)-Ca^(2+)型,浅层地下水水质从I、II类下降至IV、V类,整体水质恶化.草地和林地与TN、NO_(3)^(-)-N呈负相关,表现为“汇”效应;建筑用地与TN、NO_(3)^(-)-N呈显著正相关(P<0.05),表现为“源”效应.可见,滇池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显著影响着流域浅层地下水水质,建筑用地和耕地是导致滇池流域浅层地下水水质恶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合理规划、利用滇池流域土地资源对改善地下水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流域 土地利用变化 浅层地下水 水质
下载PDF
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水质影响研究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洪森 角媛梅 +2 位作者 徐秋娥 张兆年 陶妍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5-73,共9页
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地表水质的重要驱动因素,人类活动强烈的高原湖泊流域尤为突出。滇池流域是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近几十年的快速城市化使水质急剧恶化,迫切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总结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通过关... 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地表水质的重要驱动因素,人类活动强烈的高原湖泊流域尤为突出。滇池流域是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近几十年的快速城市化使水质急剧恶化,迫切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总结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通过关键词检索得到229篇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水质研究的相关文献,系统分析研究内容与方法、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水质效应,重点总结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已有研究在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研究时间段、数据分辨率和水质参数选取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总体上,1974年以来滇池流域土地利用最明显的变化是建设用地持续增加和耕地持续减少,变化最敏感的地区是湖滨带。土地利用类型、强度和格局变化是导致水质下降的主要因素,对水质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水质影响机理研究,为优化流域土地利用和保护滇池水质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湖泊 土地利用 水质 流域管理 滇池流域
下载PDF
基于CA-MC模型的滇池流域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特征
9
作者 杨峻明 胡恬滋 +5 位作者 李炳蓬 李东徽 张敬丽 黄秋霞 葛倍辰 白天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94-906,共13页
【目的】探究滇池流域近30年间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特征。【方法】定量分析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基于1995年、2005年、2010年和2018年的遥感影像和基础数据,运用CA-MC模型、重心迁移及核密度进行分析。【结果】1995—2018年,滇池流域土地... 【目的】探究滇池流域近30年间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特征。【方法】定量分析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基于1995年、2005年、2010年和2018年的遥感影像和基础数据,运用CA-MC模型、重心迁移及核密度进行分析。【结果】1995—2018年,滇池流域土地覆盖/利用、河岸缓冲区和景观指数敏感性均呈波动下降趋势,归一化植被指数敏感性总体升高,流域综合生态敏感性呈现高等级向低等级转化的特征。不敏感、轻度敏感和中度敏感性区域面积整体上升,分别增加2.10%、0.47%和11.20%;高度敏感性区域面积波动下降,减少13.77%。各级生态敏感性重心转移及核密度分布差异显著,不敏感和轻度敏感性区域向西北方向迁移,中度敏感和极度敏感性区域向西南方向迁移,高度敏感性区域向东南方向迁移。通过CA-MC模型推演,2018—2026年滇池流域敏感性空间演变,总体敏感性等级缓慢上升。【结论】研究区域生态敏感性演变过程能够及时了解区域生态演变规律,提出生态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熵值法 CA-MC模型 重心迁移 核密度 滇池流域
下载PDF
结合空间句法的流域生态网络构建——以滇池流域为例
10
作者 金满库 颜蔚 +2 位作者 邹辉 葛小三 王佳恒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3-140,共8页
[目的]识别滇池生态廊道并识别生态节点及障碍点,进而优化流域生态网络,为滇池流域生态迁徙廊道维护和提升生态功能提供借鉴。[方法]以滇池流域为例,结合MSPA和电路理论识别研究区内的生态源地以及夹点、障碍区并构建生态网络,同时引入... [目的]识别滇池生态廊道并识别生态节点及障碍点,进而优化流域生态网络,为滇池流域生态迁徙廊道维护和提升生态功能提供借鉴。[方法]以滇池流域为例,结合MSPA和电路理论识别研究区内的生态源地以及夹点、障碍区并构建生态网络,同时引入空间句法量化道路网对电阻力面进行优化,并与优化后电阻力面以及生态网络进行对比探究道路网对生态网络的影响。[结果]①研究区整体生态源地面积比例相对较高,提取17处生态源地面积101248 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4.7%,主要位于北部山地以及中部环滇池区;②优化后的电阻力面高阻力区由四周向主城区转移,并且廊道由35条增加至41条,总长度由185.9 km增加至216.2 km,网络闭合度、连接度、连通率分别提高0.20,0.35,0.13;③通过廊道宽度阈值分析将廊道宽度确定为600 m,并提取生态夹点15116 hm^(2)和生态障碍区71875 hm^(2)共同组成滇池流域生态安全网络。[结论]滇池流域生态斑块形体破碎化明显,其分布呈现出北部生态源地密集、南部稀疏的特点。高等级、流量大的道路对生态网络切割效应更为突出,这一类夹点和障碍区在生态网络构建和修复中应该尤为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网络 电路理论 空间句法 MSPA 滇池流域
下载PDF
滇池流域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咸铝 石明 +2 位作者 杜凡 茶武婧 戴蓉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8-65,共8页
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采用典型选样法,对滇池流域半湿润常绿阔叶林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共设置31个样方,从群落学特征、物种组成以及分布特征等方面对流域内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现存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少,... 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采用典型选样法,对滇池流域半湿润常绿阔叶林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共设置31个样方,从群落学特征、物种组成以及分布特征等方面对流域内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现存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少,主要分布在流域的北部和西部,群落退化严重,表现为片段化突出、高度降低,呈萌生丛状,特有植物比例低,区系次生度高,群落建群种自然更新困难。调查样方明显分为5个类型(群系),按分布点多少及面积大小排序为滇青冈林、滇石栎林、黄毛青冈林、元江栲林和高山栲林。5个群系间的Jaccard相似性指数介于0.111 1~0.256 6,整体表现为极不相似和中等不相似,反映了群系间界限明显。31个样方内有野生维管植物454种,隶属于106科266属。群落物种较丰富,但区系次生度达到48.92%,其中草本层受干扰后响应最显著,以下依次是灌木层、层间层、乔木层。研究结果可以为滇池流域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流域 半湿润常绿阔叶林 群落结构 地理分布 区系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对滇池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严长安 杨汝兰 +2 位作者 付潇华 刘艳 吴文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6194-6202,共9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变化日趋剧烈,对生态系统及其服务价值产生重要影响,探究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定量响应关系,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2010年和2016年滇池流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基于生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变化日趋剧烈,对生态系统及其服务价值产生重要影响,探究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定量响应关系,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2010年和2016年滇池流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体系,定量评估了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转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2010年和2016年滇池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688.16亿元和729.31亿元,6年间增加了41.15亿元。从各地类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来看,由大到小排序为林地>水域>耕地>建设用地>草地>裸地。(2)2010—2016年,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剧烈程度由强到弱为建设用地>耕地>草地>林地>裸地>水域,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动态度较高,其中耕地面积减少了52.71km~2,建设用地面积增长了93.25km~2。(3)2010—2016年,滇池流域土地利用相互间的转化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了3.88亿元,其中耕地、草地、城镇用地和裸地面积的变化增加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54.62亿元,林地和湿地面积的变化减少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50.74亿元。研究成果可为滇池流域协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供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价值损益 土地利用动态度 滇池流域
下载PDF
滇池流域软土灾害效应分析及应对措施
13
作者 潘继强 阮永芬 +2 位作者 刘克文 蔡龙 郭宇航 《结构工程师》 2023年第3期158-164,共7页
滇池流域湖相沉积的软土中有分布范围广深厚的泥炭质土,因其具有压缩性高、强度低及蠕变量大等特点,此类场地上的工程建设中事故频发。收集此类场地上的深基坑、桩基及地基等方面的案例,对其事故产生的原因、灾害效应、治理措施及效果... 滇池流域湖相沉积的软土中有分布范围广深厚的泥炭质土,因其具有压缩性高、强度低及蠕变量大等特点,此类场地上的工程建设中事故频发。收集此类场地上的深基坑、桩基及地基等方面的案例,对其事故产生的原因、灾害效应、治理措施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探索事故灾害效应的控制及防范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土方开挖要遵循分块、分段、分层、平衡、时效原则;此类软土蠕变量大,基坑内支撑结构要有足够的刚度,先撑后挖,临空面暴露时间不能长;软土蠕变会造成锚索锚拉力不足,支护桩倾斜变形;内支撑要控制立柱桩变形,防止土质太软立柱桩变形大,造成内撑结构破坏;要控制场地周围堆载范围及高度,不当会造成软土场地产生深层滑移等。本研究可为此类场地上的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流域 泥炭土质土 灾害效应 事故分析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和景观格局指数的滇池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14
作者 高丽萍 雷冬梅 +2 位作者 莫金宵 蒋旻婧 冉玉菊 《环境科学导刊》 2023年第4期84-90,共7页
以“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包括景观格局指数的3个子系统17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测定权重,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确定2010—2017年滇池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 以“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包括景观格局指数的3个子系统17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测定权重,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确定2010—2017年滇池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0年、2015年、2017年生态系统健康指数分别为58.57、58.17、64.89,流域发生了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的转变;(2)3个子系统中,状态子系统权重为0.5,对整个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作用最为显著;(3)17个指标中,关联度>0.9的影响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城镇化率、土地垦殖系数、人口干扰度指数以及分离度指数、复杂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破碎度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数,共计13个;其中,城镇化率是关联度最高的影响因子。将滇池流域划分为湖滨区、平坝区和山地区,根据不同区域影响因子的差异性提出相应的生态系统健康的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 PSR模型 景观格局指数 滇池流域
下载PDF
滇池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晓云 刘爱民 +1 位作者 谢雪果 魏亮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7期123-126,共4页
滇池作为全国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项目,在经过多轮治理后取得了显著成效,湖泊水体污染得以缓解,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自2018年全湖水质提升至Ⅳ类后,后续几年均保持在Ⅳ类水质等级。为进一步提升滇池水体品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显得... 滇池作为全国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项目,在经过多轮治理后取得了显著成效,湖泊水体污染得以缓解,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自2018年全湖水质提升至Ⅳ类后,后续几年均保持在Ⅳ类水质等级。为进一步提升滇池水体品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显得愈加重要。本文梳理了滇池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历程及成效,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并提出了滇池流域面源污染防治对策,为滇池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湖泊水质进一步改善以及绿色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流域 农业面源污染 治理措施
下载PDF
元初滇池流域水利建设与边疆治理
16
作者 郑晓云 罗开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39,共10页
滇池流域是长江上游水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重要的国家战略地理节点,自古以来是中国西南边疆的重要门户。元初首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的赛典赤·瞻思丁在主政云南的6年中,主持修建了滇池流域系统性水利工程... 滇池流域是长江上游水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重要的国家战略地理节点,自古以来是中国西南边疆的重要门户。元初首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的赛典赤·瞻思丁在主政云南的6年中,主持修建了滇池流域系统性水利工程,这不仅是滇池流域系统性水利工程的肇始,也是当时中国西南边疆地区水利之首,奠定了滇池流域随后600余年的水利格局,对边疆治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形成了兴修水利——治理环境——发展农业——稳定社会——支撑驻军——稳固疆域,最终实现边疆安定发展的事实上的逻辑。传统史学往往将水利作为屯田和农业发展的一种辅助手段,忽略了水利肇始的社会背景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实际上水利在历史上是一种主导因素,通过水利来实现边疆治理也是一种重要的逻辑。本研究对边疆治理与水利建设的历史互动进行梳理,同时考察滇池流域水利建设的逻辑关系以及水利建设的政治与社会经济影响,从边疆治理的角度来认识元朝初年滇池流域的水利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流域 水利 元代 边疆治理
下载PDF
基于水供给服务流的滇池流域生态补偿区域划分与标准测算研究
17
作者 刘璇 《自然科学》 2023年第6期1029-1036,共8页
水供给服务流对流域的水循环和水量平衡,以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生态系统服务具有流动性和空间异质性,水供给服务的供给和需求往往存在不匹配的问题,而生态补偿是协调相关利益主体、实现流域内经济–社会–生态... 水供给服务流对流域的水循环和水量平衡,以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生态系统服务具有流动性和空间异质性,水供给服务的供给和需求往往存在不匹配的问题,而生态补偿是协调相关利益主体、实现流域内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以滇池流域为例,基于流域2020年土地覆被、气象观测和统计年鉴等数据,采用供需平衡模型计算滇池流域产水量和需水量,利用水供给服务价值量模型计算滇池流域生态补偿额度,采用生态补偿优先级法确定优先受偿区域。结果表示:①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的支付区,为五华区、盘龙区、呈贡区和官渡区;生态补偿的受偿区,为西山区、晋宁县和嵩明县。② 根据生态补偿优先级的排序,五华区应当率先支付,其次为官渡区、呈贡区和盘龙区;嵩明县应当最先受到补偿,其次为晋宁县、西山区。③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总额度为2.47亿元,其中水供给服务每公顷应受偿/支付4535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供给服务 生态补偿 优先级 滇池流域
下载PDF
基于Landsat数据(2000~2020年)的滇池流域水面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18
作者 华键 岳东 李柏霖 《现代化农业》 2023年第10期50-53,共4页
研究滇池流域对于昆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2000、2005、2010、2015、2020年5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对昆明市滇池流域的水体面积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表明2000~2020年间滇池流域... 研究滇池流域对于昆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2000、2005、2010、2015、2020年5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对昆明市滇池流域的水体面积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表明2000~2020年间滇池流域的水体总面积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水体总面积共减少了9.5778km^(2),减少速率为0.47889km^(2)/年,其中2010~2015年期间变化较大,占据水体总减少面积的47.35%;主要原因是受城市工业发展和工程治理等的需要。在未来规划过程中,应避免由于水体空间格局不合理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湖泊 NDWI 遥感监测 滇池流域
下载PDF
滇池流域谚语中地域文化特色研究
19
作者 徐琛 《今古文创》 2023年第11期133-136,共4页
谚语是特定区域内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滇池流域的谚语则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包括山川风物的独特性、风俗习惯的多样性以及依恋家乡的情感性,这些是滇池流域地域特色的具体表征。而地域特色形成的原因则离不开多元文化的... 谚语是特定区域内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滇池流域的谚语则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包括山川风物的独特性、风俗习惯的多样性以及依恋家乡的情感性,这些是滇池流域地域特色的具体表征。而地域特色形成的原因则离不开多元文化的思想源流,包括和而不同、无为而治以及包容平等。在多元文化共生的路径影响下,最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滇池流域地域文化。因而谚语将地域文化的魅力表现出来,地域文化同时也丰富了谚语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流域 谚语 地域特色
下载PDF
基于USLE模型的滇池流域土壤侵蚀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34
20
作者 彭双云 杨昆 +2 位作者 洪亮 许泉立 黄雅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8-146,305,共10页
掌握滇池流域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演变趋势对优化水土保持措施、开展滇池水污染治理和保障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降雨量、土壤、DEM和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RS、GIS技术,结合土壤侵蚀模型计算滇池流域1999—2014年每... 掌握滇池流域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演变趋势对优化水土保持措施、开展滇池水污染治理和保障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降雨量、土壤、DEM和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RS、GIS技术,结合土壤侵蚀模型计算滇池流域1999—2014年每隔3 a的土壤侵蚀量,分析流域土壤侵蚀强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无明显侵蚀区域面积在15 a间呈上升趋势,占比从1999年的70%上升为2014年的82%,说明流域土壤侵蚀状况逐渐好转;1999—2014年期间滇池流域土壤侵蚀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1999年侵蚀面积最大,为776 km2,到2014年下降到为468 km2;土壤侵蚀强度等级转移矩阵显示15 a间近75%区域侵蚀强度保持不变,其中以微度侵蚀为主,有18.23%的区域侵蚀强度降低,8.36%的区域强度上升;空间变化上,侵蚀强度降低的区域主要集中于环滇池的入湖河流一带,侵蚀强度上升区域主要为流域东、南、北端海拔较高的山区。该研究有助于分析滇池流域土壤侵蚀在空间上的演变过程,为提出精准的侵蚀防治措施提供决策依据,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侵蚀 模型 时空变化 USLE GIS 滇池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