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折减系数法与极限平衡法的顺层滑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小根 盛济铭 +2 位作者 王静 刘泓辰 毛新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88,共8页
以四川省布拖县龙潭乡冯家坪滑坡为例,利用FLAC3D软件设计了基于双折减系数法的滑坡稳定性分析程序,应用“GIS-Rhino-FLAC3D”耦合技术建立三维地质体模型。考虑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在滑坡失稳过程中衰减速度和弱化程度的不同,以及非饱和... 以四川省布拖县龙潭乡冯家坪滑坡为例,利用FLAC3D软件设计了基于双折减系数法的滑坡稳定性分析程序,应用“GIS-Rhino-FLAC3D”耦合技术建立三维地质体模型。考虑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在滑坡失稳过程中衰减速度和弱化程度的不同,以及非饱和土中基质吸力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提出一种以黏聚力和摩擦力的衰减权重定义综合安全系数的双折减系数法,并采用极限平衡法作对比计算,研究分析了顺层滑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设计的抗剪强度参数双折减程序可以得出安全系数云图,直观地反映滑坡安全系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与传统强度折减法相比,所提出的双折减系数法计算的滑动面分布范围和综合安全系数更精确,较极限平衡法误差更小,可以准确地反映滑坡的稳定状态。研究结果可为双折减系数法应用于滑坡灾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层滑坡 极限平衡 双折减系数 GIS-Rhino-FLAC3D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滑坡稳定性评价及防治研究
2
作者 邓晨 《北方建筑》 2025年第2期109-112,共4页
为确保滑坡在复杂威胁条件下的合理防治,结合其勘查成果,利用毕肖普法和传递系数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相应的防治方案。分析结果表明:在滑坡稳定性计算中,传递系数法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较毕肖普法的稳定性计算结果更为... 为确保滑坡在复杂威胁条件下的合理防治,结合其勘查成果,利用毕肖普法和传递系数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相应的防治方案。分析结果表明:在滑坡稳定性计算中,传递系数法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较毕肖普法的稳定性计算结果更为保守。因此,以传递系数法计算结果作为滑坡稳定性评价依据是合理的。计算结果显示,在暴雨工况条件下,滑坡的稳定系数范围为0.859~0.971,属于不稳定状态,存在较大失稳风险。同时,基于滑坡实际情况,将防治方案总体设计为“抗滑桩+坡面削方整理+截排水”综合措施。经计算验证,各项措施均符合滑坡防治要求,有效确保了前缘房屋的安全运营,并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毕肖普 传递系数 稳定性 防治研究
下载PDF
以确定性系数法为基础的不同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对比分析——以云南保山盆地为例
3
作者 陈玉波 徐世光 陈梦瑞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5年第1期119-130,共12页
随着保山盆地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当地地质条件逐渐恶化,滑坡灾害频发,为了提供切合实际的防治建议,文章对研究区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据区域地质背景、人类活动及灾害发育特征,选取海拔、坡度、坡向、归一化植被覆盖度、工程地质岩... 随着保山盆地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当地地质条件逐渐恶化,滑坡灾害频发,为了提供切合实际的防治建议,文章对研究区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据区域地质背景、人类活动及灾害发育特征,选取海拔、坡度、坡向、归一化植被覆盖度、工程地质岩组、距道路距离、距断层距离、距水系距离、灾害点密度共9个评价因子。建立确定性系数法模型(CF)、确定性系数法与层次分析法耦合模型(CF-AHP)、确定性系数法与熵指数法耦合模型(CF-IOE)及确定性系数法与距离函数法-组合权重耦合模型(CF-AHP-IOE)。结果显示:CF、CF-AHP、CF-IOE、CF-AHP-IOE模型滑坡易性发分级的灾害密度及频率比值显著增加,均有效对研究区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4种模型AUC值分别为0.890、0.911、0.921、0.916,耦合模型具有更高评价精度;其中CF-AHP-IOE模型在极高易发区频率比值与灾害数量占比90%以上,说明了主、客赋权更加合理。研究可为保山盆地城市化进程提供地质灾害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发性评价 定性系数 层次分析 熵指数 距离函数-组合权重
下载PDF
基于传递系数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及评价——以某工程为例
4
作者 刘芳芳 周伟伟 段全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12期172-175,共4页
滑坡是边坡稳定破坏的主要形式,一旦发生,会对工程建设、建筑物等造成巨大伤害。如何进行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和治理,是工程中的重要问题。传递系数法又称为不平衡推力传递法,由于其计算方法简单,且能为滑坡治理提供设计推力,是一种实用... 滑坡是边坡稳定破坏的主要形式,一旦发生,会对工程建设、建筑物等造成巨大伤害。如何进行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和治理,是工程中的重要问题。传递系数法又称为不平衡推力传递法,由于其计算方法简单,且能为滑坡治理提供设计推力,是一种实用滑坡稳定分析方法。本文结合某工程边坡实例,利用传递系数法对该边坡滑坡稳定性进行计算、成因机制分析及危险性评价,由此确定该边坡的稳定状态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为同类型滑坡治理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系数 滑坡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传递系数法在滑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以天水柏林村黄土滑坡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玲玲 王举平 朱斌 《建筑设计管理》 2015年第10期91-93,95,共4页
本文以天水柏林村黄土滑坡为研究对象,采用传递系数法分析了该滑坡在天然状态、饱水和地震状态下的稳定性,认为H1滑坡和H2滑坡在天然状态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饱水和地震状态下,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传递... 本文以天水柏林村黄土滑坡为研究对象,采用传递系数法分析了该滑坡在天然状态、饱水和地震状态下的稳定性,认为H1滑坡和H2滑坡在天然状态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饱水和地震状态下,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传递系数法是天水黄土滑坡稳定性评价的一种简单实用的评价方法,适用于折线形滑面形态并考虑土条间作用力,在满足滑动面折线段连接光滑和坡顶不太陡的情况下,其评价结果和毕肖法很接近,并且能得出不同部位的滑坡剩余推力大小,但需要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得出评价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系数 黄土滑坡 稳定性评价
下载PDF
基于传递系数法的滑坡稳定性分析和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钱玲玲 《中国建材科技》 2019年第3期18-19,共2页
以甘肃省临夏市某大型滑坡为例,通过分析滑坡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采用传递系数法对不同工况下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确定了滑坡在天然状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暴雨及地震条件下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
关键词 滑坡 传递系数 稳定性
下载PDF
熵权法改进的模糊数学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霍善欣 王新刚 +3 位作者 薛晨 王友林 李琦 刘凯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4年第1期19-27,共9页
滑坡是中国最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类型,其具有的易发、频发特点使得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滑坡的稳定性评价是滑坡防灾减灾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工作。鉴于滑坡诱发因素具有模糊性的特点,文章以陕西省勉县新铺镇发育的... 滑坡是中国最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类型,其具有的易发、频发特点使得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滑坡的稳定性评价是滑坡防灾减灾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工作。鉴于滑坡诱发因素具有模糊性的特点,文章以陕西省勉县新铺镇发育的典型堆积层滑坡为例,在地质环境条件分析的基础上,考虑了采用模糊数学法进行滑坡稳定性评价,并引入热力学中“熵”的概念,采用熵权法确定了滑坡诱发因子的权重,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权法改进的模糊数学滑坡稳定性评价新方法。结果表明:新提出的基于熵权法改进的模糊数学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克服了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主观性判断滑坡影响因子权重的弊端;通过数值模拟法进行滑坡稳定性定量化分析验证,发现两种方法评价结论较为吻合,说明了所提出的新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基于熵权法改进的模糊数学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较为快速简捷,可用于临灾快速预警、应急救援等突发情况下的滑坡防灾减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 熵权 数值模拟 滑坡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滑坡稳定性评价中传递系数法的适用范围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陆荣林 魏来 +2 位作者 罗刚 吴京涛 成昊坤 《路基工程》 2016年第4期17-22,共6页
传递系数法是规范中用来计算滑坡稳定性系数和滑坡推力的一种通用有效的方法,然而在使用该法时仍存在较多问题。基于此,首先从该法的基本假设出发总结了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其次解析了该法的两类衍生解法(强度储备法和超载法)中的计算... 传递系数法是规范中用来计算滑坡稳定性系数和滑坡推力的一种通用有效的方法,然而在使用该法时仍存在较多问题。基于此,首先从该法的基本假设出发总结了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其次解析了该法的两类衍生解法(强度储备法和超载法)中的计算要点和取值范围,并阐述了稳定性系数和安全系数的区别。最后介绍了滑动面抗剪强度指标与滑坡宏观变形之间的联系,分析了分块条数对稳定性系数的影响,以及渗透压力计算公式的选取,得出具体工程中,应以不同的分块条数分别进行计算对比选取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稳定性 传递系数 强度储备 超载 适用范围 计算要点
下载PDF
滑坡稳定性传递系数计算法的改进 被引量:68
9
作者 苏爱军 冯明权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2年第3期51-55,共5页
对目前普遍采用的基于强度储备法及超载法推导的应用于滑坡稳定性及滑坡推力计算的两种传递系数法进行了讨论 ,认为基于强度储备法的传递系数法方法对稳定性计算是适合的 ,但其计算的滑坡推力偏小 ,与目前在考虑防治工程可靠度的基础上... 对目前普遍采用的基于强度储备法及超载法推导的应用于滑坡稳定性及滑坡推力计算的两种传递系数法进行了讨论 ,认为基于强度储备法的传递系数法方法对稳定性计算是适合的 ,但其计算的滑坡推力偏小 ,与目前在考虑防治工程可靠度的基础上采用超载法原则不相符 ,不利于防治工程的稳定 ;基于超载法的传递系数法方法在进行稳定性计算时 ,允许条块间出现的拉应力 ,某些情况下所计算的稳定系数偏大 ,由此带来安全隐患。基于此 ,本文以超载法为基础对上述两种方法进行了改进 ,推导了改进的传递系数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稳定性 传递系数 强度储备 超载 改进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传递系数法滑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杨海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8-139,112,共3页
针对传递系数法在滑坡推力计算中存在的不足,根据刚体极限平衡理论,以分块极限平衡法为基础,推导出一种改进的传递系数法的递推公式及累计求和表达式,并结合工程实例与传统的传递系数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传递系数法计算... 针对传递系数法在滑坡推力计算中存在的不足,根据刚体极限平衡理论,以分块极限平衡法为基础,推导出一种改进的传递系数法的递推公式及累计求和表达式,并结合工程实例与传统的传递系数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传递系数法计算出的结果偏小,与实际情况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传递系数 稳定性评价 滑坡推力 分块极限平衡
原文传递
小角度底滑面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一种改进的传递系数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邓永煌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58,62,共4页
在滑坡滑动面底面倾角较小且上条块对下条块有可能产生拉应力的情况下,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的稳定系数偏大,不利于工程安全。提出一种改进的传递系数法并推导出稳定系数表达式,针对传递系数法在滑坡稳定性分析中出现的拉应力,根据莫尔库... 在滑坡滑动面底面倾角较小且上条块对下条块有可能产生拉应力的情况下,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的稳定系数偏大,不利于工程安全。提出一种改进的传递系数法并推导出稳定系数表达式,针对传递系数法在滑坡稳定性分析中出现的拉应力,根据莫尔库仑破坏准则,以分块极限静力平衡为基础,修正底面倾角,使传递系数为0,亦即使拉应力无法传递。结合工程实例,将该方法与传统的传递系数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传递系数法计算过程更合理,计算结果较传统方法偏小,与实际情况吻合,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满足工程安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系数 改进传递系数 滑坡稳定性 静力平衡
下载PDF
基于传递系数法的山体滑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彦利 孙伟 张振宇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8年第2期8-10,共3页
以广东省高州市某特大型滑坡为典型案例,采用传递系数法对不同工况下滑坡体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确定该滑坡在自然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在饱水状态下处于欠稳定状态,结论与实际调查结果一致,证明该传递系数法适用于低山丘陵地区滑坡... 以广东省高州市某特大型滑坡为典型案例,采用传递系数法对不同工况下滑坡体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确定该滑坡在自然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在饱水状态下处于欠稳定状态,结论与实际调查结果一致,证明该传递系数法适用于低山丘陵地区滑坡稳定性计算,研究成果对类似地区滑坡地质灾害的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体滑坡 稳定性 低山丘陵区 传递系数
下载PDF
综合物探法在滑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霍立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7期0060-0063,共4页
综合物探法在滑坡稳定性评价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篇文章就对这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结合相关的工程项目对综合物探法当中的操作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且对现场测试的环境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和探讨,同时还对综合物探法进行了详... 综合物探法在滑坡稳定性评价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篇文章就对这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结合相关的工程项目对综合物探法当中的操作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且对现场测试的环境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和探讨,同时还对综合物探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综合物探法在滑坡稳定性评价当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介绍,希望本篇文章能为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稳定性评价 综合物探
下载PDF
滑坡稳定性计算传递系数超载法的修正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晨 王志俭 +2 位作者 宋琨 曹玲 吴迪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5-48,共4页
对于局部条块剩余下滑力小于0的滑坡,采用传递系数超载法计算的稳定性系数会偏大。通过对各种改进传递系数法的研究,提出一种修正的简便显式算法,该方法是对多余的抗滑力进行修正,可降低计算出的稳定性系数,使计算结果更为合理。对某滑... 对于局部条块剩余下滑力小于0的滑坡,采用传递系数超载法计算的稳定性系数会偏大。通过对各种改进传递系数法的研究,提出一种修正的简便显式算法,该方法是对多余的抗滑力进行修正,可降低计算出的稳定性系数,使计算结果更为合理。对某滑坡用不同传递系数法进行计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修正方法计算出的稳定性系数比超载法小,更接近强度储备法(隐式法)的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系数超载 稳定性系数 强度储备 滑坡
下载PDF
强度折减系数法在学堂湾滑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贵应 李正川 +2 位作者 潘方贵 何义峰 熊冠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3-15,共3页
基于强度折减系数的有限单元法不但满足力的平衡条件,而且考虑了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使得计算结果更加精确合理。本文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急抢险紧急实施项目———学堂湾滑坡进行稳定性评价研... 基于强度折减系数的有限单元法不但满足力的平衡条件,而且考虑了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使得计算结果更加精确合理。本文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急抢险紧急实施项目———学堂湾滑坡进行稳定性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刚体极限平衡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描述边坡破坏模式,而且通过研究边坡稳定分析所计算的安全系数以及通过最大剪切变形率的相关等值线可以查看破坏形态,更有助于理解滑体破坏机制。有限元强度折减系数法为滑坡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条更为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强度折减系数 稳定性评价 滑坡
下载PDF
基于传递系数法的滑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方明 王太兴 杜梦萍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6期138-141,共4页
以三峡库区某动水压力型推移式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参数反演得到了合理的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以此为依据,采用传递系数法对该滑坡进行了稳定性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降雨作用下,该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与欠稳定状态之间,自重+暴雨+库水... 以三峡库区某动水压力型推移式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参数反演得到了合理的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以此为依据,采用传递系数法对该滑坡进行了稳定性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降雨作用下,该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与欠稳定状态之间,自重+暴雨+库水位回落工况的稳定性系数小于1.005,处于不稳定状态。分析表明,库水位变化及降雨对滑坡稳定系数的影响较大。因此,建议采用自重+暴雨+库水位回落作为设计工况,安全系数取值1.15来对该滑坡进行治理方面的设计方案,并提出了采用抗滑桩+截排水沟的治理措施来提高滑坡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参数反演 稳定性分析 治理措施 滑坡 传递系数
下载PDF
综合物探法在滑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吕擎峰 卜思敏 +1 位作者 王生新 贾梦雪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42-147,共6页
滑坡是最严重的自然地质灾害之一,产生条件复杂,受各种自然地质因素影响,其稳定性评价和治理方案选择中经常利用物探方法来获取相关地质信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程实践发现单一的物探方法均有信息不够准确、直观等局限性,综合物探法以... 滑坡是最严重的自然地质灾害之一,产生条件复杂,受各种自然地质因素影响,其稳定性评价和治理方案选择中经常利用物探方法来获取相关地质信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程实践发现单一的物探方法均有信息不够准确、直观等局限性,综合物探法以其全面、快速、信息丰富等特点从而得到广泛应用,对滑坡治理方案的选择具有重大意义。以兰渝铁路盖家阴山滑坡为例,结合滑坡勘察资料,借助高密度电法和瑞利面波法进行综合物探勘查,获取其速度和电阻率等参数,进一步确定滑坡的滑动面、深度及滑动范围,认识滑坡的变形破坏发展过程与规律,为滑坡的治理方案的确定提供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物探 滑坡 稳定性评价 盖家阴山
原文传递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滑坡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22
18
作者 文畅平 肖宏彬 曾娟娟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8-73,共6页
基于突变级数法,建立了滑坡稳定性评价和预测模型。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滑坡稳定性评价指标的递阶层次结构,以滑带强度、滑面特征、滑坡外形特征及其近期活动等4个内部影响因素,以及暴雨作用、河流作用、滑坡后缘加载、人工活动... 基于突变级数法,建立了滑坡稳定性评价和预测模型。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滑坡稳定性评价指标的递阶层次结构,以滑带强度、滑面特征、滑坡外形特征及其近期活动等4个内部影响因素,以及暴雨作用、河流作用、滑坡后缘加载、人工活动和地震作用等5个外部影响因素,作为滑坡稳定性识别的判别因子;以22组典型滑坡工程案例作为训练样本,建立了滑坡稳定性评价模型和突变级数判据;然后利用6组典型滑坡工程实际案例作为测试样本,检验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研究表明,突变级数法对滑坡稳定性的识别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并与系统加权聚类分析法、判别分析法等的识别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稳定性 评价 突变级数 预测
原文传递
基于确定性系数的加权信息量法滑坡易发性评价--以贵州省兴义市为例
19
作者 王嵩 贺太红 +1 位作者 何旭东 李军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24年第5期106-111,共6页
本文以贵州省兴义市滑坡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PCC)对评价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选取了坡度、平面曲率、地貌类型、工程岩组、距构造距离、斜坡结构、距水系距离7个评价因子,以确定性系数法计算各因子权重值,构建加权信... 本文以贵州省兴义市滑坡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PCC)对评价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选取了坡度、平面曲率、地貌类型、工程岩组、距构造距离、斜坡结构、距水系距离7个评价因子,以确定性系数法计算各因子权重值,构建加权信息量模型,并与单一信息量模型和确定性系数模型的评价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加权信息量模型在高易发区和极高易发区的滑坡数占比为89.14%,AUC值为0.798,分别大于信息量模型的88.24%、0.788和确定性系数模型的85.52%、0.787。加权信息量模型评价结果更合理,精度更高,优于单一信息量模型和确定性系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地质灾害 信息量 定性系数 加权信息量 易发性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