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偏心支撑钢框架滞回耗能需求预估的可信性研究
1
作者 马翠玲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第5期258-260,共3页
建筑结构进行抗震设计至关重要。基于能量的抗震设计方法概念清晰,有利于全面评估结构抗震性能。如何确定能量需求实为首要问题。本文按照我国现行规范、标准设计偏心支撑钢框架算例后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表明:时程... 建筑结构进行抗震设计至关重要。基于能量的抗震设计方法概念清晰,有利于全面评估结构抗震性能。如何确定能量需求实为首要问题。本文按照我国现行规范、标准设计偏心支撑钢框架算例后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表明:时程分析得到的累积滞回耗能需求小于本文预估值,安全储备充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心支撑钢框架 滞回耗能需求 基于能量抗震设计方法
下载PDF
抗震结构的滞回耗能谱 被引量:21
2
作者 肖明葵 刘纲 +1 位作者 白绍良 赖明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2年第3期110-115,共6页
本文在分析不同类型地面运动引起抗震结构不同类型破坏的基础上,指出结构滞回耗能总量是累积破坏的重要参数,以1735条实际地震记录作为输入计算了不同动力参数单自由度体系弹性及弹塑性总输入能量及滞回耗能量,得出计算弹塑性体系滞回... 本文在分析不同类型地面运动引起抗震结构不同类型破坏的基础上,指出结构滞回耗能总量是累积破坏的重要参数,以1735条实际地震记录作为输入计算了不同动力参数单自由度体系弹性及弹塑性总输入能量及滞回耗能量,得出计算弹塑性体系滞回耗能谱的简化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回耗能 抗震结构 弹塑性体系 单自由度体系 动力参数
下载PDF
基于改进Park-Ang模型的RC桥墩地震动损伤及滞回耗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江辉 慎丹 +2 位作者 刘夏润 杨庆山 朱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7-105,共9页
桥梁结构尤其是桥墩在强震作用下的地震动损伤、滞回耗能及其分布,是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重要基础。本文引入改进的Park-Ang双参数损伤评估模型,以某靠近活动断层的高速公路RC梁式桥等效单墩模型为对象,深入分析了加速度峰值(PGA)、频谱... 桥梁结构尤其是桥墩在强震作用下的地震动损伤、滞回耗能及其分布,是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重要基础。本文引入改进的Park-Ang双参数损伤评估模型,以某靠近活动断层的高速公路RC梁式桥等效单墩模型为对象,深入分析了加速度峰值(PGA)、频谱、持时等三个地震动要素对损伤、滞回耗能及其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损伤及累积滞回耗能沿桥墩竖向自下而上显著减小,随着PGA的增大,墩底及附近截面的损伤指标明显增大,损伤高度不断扩大,损伤参与系数分布基本稳定,墩底损伤一般占桥墩总损伤的30%~40%。累积滞回耗能所致损伤可达总损伤的20%~80%,不容忽略。地震动频谱特性影响显著,当地震波卓越周期与结构自振周期接近时,会导致各项指标的显著增加。持时对损伤分布比例没有明显影响,但强震持时对于截面损伤值存在累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抗震设计 桥梁 桥墩 滞回耗能 损伤 分布 损伤评估模型
下载PDF
基于刚度退化和滞回耗能的圆钢管混凝土柱损伤模型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轶 黄照棉 +3 位作者 Vincent W.Lee 杨春 张春梅 蔡北海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2-179,共8页
由于现有的钢管混凝土柱损伤模型中存在损伤计算不收敛、缺乏对构件不同性能水平量化分析等问题,本文结合64个圆钢管混凝土试件,以试件钢管破坏现象、承载力变化和侧移等指标,建立了钢管混凝土柱试件损坏程度、破坏现象与损伤指数对应关... 由于现有的钢管混凝土柱损伤模型中存在损伤计算不收敛、缺乏对构件不同性能水平量化分析等问题,本文结合64个圆钢管混凝土试件,以试件钢管破坏现象、承载力变化和侧移等指标,建立了钢管混凝土柱试件损坏程度、破坏现象与损伤指数对应关系,并提出基于刚度退化与滞回耗能指标的S-E双参数损伤模型(S与E分别为stiffness和energy的缩写),最后通过低周反复试验试件、低周疲劳试验试件以及一榀框架结构试验试件验证了S—E损伤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损伤模型计算曲线与试件实际损伤曲线吻合良好,能合理评估构件不同阶段的损坏程度,为进一步研究地震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柱的损伤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模型 钢管混凝土 刚度退化 滞回耗能
下载PDF
基于滞回耗能的HRBF500 RC柱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全凤 郑济坤 +2 位作者 周博 徐玉野 王凌云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28,共7页
目前,我国对于细晶粒钢筋(HRBF)的应用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试验数据和工程实例较少。通过对配置500MPa细晶粒钢筋的混凝土柱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从滞回耗能的角度,进行抗震性能的研究。给出试验构件的累积滞回耗能时程曲线和累积滞回耗... 目前,我国对于细晶粒钢筋(HRBF)的应用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试验数据和工程实例较少。通过对配置500MPa细晶粒钢筋的混凝土柱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从滞回耗能的角度,进行抗震性能的研究。给出试验构件的累积滞回耗能时程曲线和累积滞回耗能随加载循环位移的变化曲线,分析构件在轴压比、配箍率、剪跨比不同的情况下累积耗能的变化趋势,同时指出累积耗能指标的缺陷。通过计算构件的能量耗散系数,对构件的抗震性能优劣进行讨论。基于构件的塑性滞回耗能,定义构件的能量延性系数,与计算出的能量延性系数进行对比,两者具有一定的正相关趋势。最后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认为细晶粒高强钢筋混凝土构件符合现行规范中对于构件抗震性能的要求和一般规律,可以应用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MPa细晶粒钢筋混凝土柱 滞回耗能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基于损伤的累积滞回耗能与延性系数 被引量:19
6
作者 刘良林 王全凤 沈章春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19,共7页
从地震损伤评价出发,通过分析与推导,建立了基于位移延性系数的损伤评价模型。采用四个柱的破坏性试验数据,运用推导出来的模型进行了柱的损伤程度评价。考虑到延性系数计算的困难以及其与累积滞回耗能的关系,通过分析建立起累积滞回耗... 从地震损伤评价出发,通过分析与推导,建立了基于位移延性系数的损伤评价模型。采用四个柱的破坏性试验数据,运用推导出来的模型进行了柱的损伤程度评价。考虑到延性系数计算的困难以及其与累积滞回耗能的关系,通过分析建立起累积滞回耗能与位移延性系数的关系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评价 延性系数 累积滞回耗能 抗震性能
下载PDF
框架结构滞回耗能在结构层间分配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史庆轩 熊仲明 李菊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4-178,188,共6页
为了解多自由度体系的地震破坏机理,将基于能量的抗震设计方法运用到多自由度体系结构抗震设计中,对多自由度体系的滞回耗能沿结构层间分配的规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结构的滞回耗能在结构层间的分配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计算表明,滞回耗能... 为了解多自由度体系的地震破坏机理,将基于能量的抗震设计方法运用到多自由度体系结构抗震设计中,对多自由度体系的滞回耗能沿结构层间分配的规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结构的滞回耗能在结构层间的分配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计算表明,滞回耗能在总输入能中的百分比受结构阻尼比的影响较大,当结构阻尼比ξ=0 .0 2时,EH/EI 一般在70 %~80 % ;当ξ=0 .0 5时,EH/EI 在5 0 %左右;当ξ=0 .1 0时,EH/EI 大致为3 0 % .滞回耗能在结构层间为下大上小的梯形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滞回耗能 层间分配
下载PDF
基于滞回耗能的抗震结构最大位移反应 被引量:6
8
作者 肖明葵 白绍良 +1 位作者 赖明 刘纲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3-137,共5页
以简化为单自由度体系的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滞回耗能特性为基础 ,讨论单自由度体系在短持时脉冲型、中等持时多频谱型以及长持时型等 3种不同类型地震波作用下的一周加载循环中的最大滞回耗能增量与体系非弹性最大位移反应的关系 ,提出... 以简化为单自由度体系的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滞回耗能特性为基础 ,讨论单自由度体系在短持时脉冲型、中等持时多频谱型以及长持时型等 3种不同类型地震波作用下的一周加载循环中的最大滞回耗能增量与体系非弹性最大位移反应的关系 ,提出基于结构滞回耗能特性的结构非弹性最大位移反应的简化计算公式 ,并指出简化公式的适用范围。由分析可知 ,当一周最大滞回耗能增量在总滞回耗能量中所占比例在 5 0 %~ 80 %之间时 ,结构可能产生冲击型破坏 ,可仅由最大位移反应和一次循环最大滞回耗能增量作为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的指标。若最大一周滞回耗能增量在整个地震地面运动作用时程的总滞回耗能中所占百分比太小 ,体系可能产生累积损伤破坏 ,应考虑结构滞回耗能总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回耗能增量 抗震结构 非弹性位移反应 破坏类型
下载PDF
基于台湾集集地震的结构滞回耗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翟长海 谢礼立 吴知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62,共4页
基于能量概念进行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能更清楚地揭示结构在地震动下的破坏机制,而滞回耗能被认为是最具工程意义的能量指标,是衡量结构塑性累积损伤的重要参数.利用具有极高研究价值的1999年集集地震记录到的大量地震动研究了抗震结构... 基于能量概念进行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能更清楚地揭示结构在地震动下的破坏机制,而滞回耗能被认为是最具工程意义的能量指标,是衡量结构塑性累积损伤的重要参数.利用具有极高研究价值的1999年集集地震记录到的大量地震动研究了抗震结构滞回耗能的特性,讨论了结构自振周期、阻尼比、场地条件、结构的恢复力模型等因素对抗震结构滞回耗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场地条件、抗震结构的延性水平、周期、阻尼均是影响抗震结构滞回耗能的重要因素,而结构恢复力模型对滞回耗能的影响则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回耗能 台湾集集地震 基于能量概念的抗震设计 中国 台湾省
下载PDF
考虑场地类别与强震持时的滞回耗能谱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盛明强 罗奇峰 +1 位作者 刘建成 刘颖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9-174,共6页
基于力或位移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大多无法反映地震动持时的影响,而能量设计方法则能较好地弥补其不足。按场地类别和强震持时,将302条Northridge地震记录分为15组,对地震记录的峰值进行规一化处理,采用钢筋混凝土退化三线型恢复力模型,... 基于力或位移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大多无法反映地震动持时的影响,而能量设计方法则能较好地弥补其不足。按场地类别和强震持时,将302条Northridge地震记录分为15组,对地震记录的峰值进行规一化处理,采用钢筋混凝土退化三线型恢复力模型,对单自由度体系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场地类别、强震持时、强度屈服水平以及结构周期等因素对滞回耗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给定地震记录的峰值和屈服强度水平下,结构的滞回耗能依赖于场地条件和强震持时等因素;滞回耗能随强震持时的增加而增大,随场地特征周期的增加而增大。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与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强震持时相对应的简化滞回耗能谱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设计 场地类别 强震持时 退化三线型 滞回耗能 Northridge地震
下载PDF
基于MPA方法的结构滞回耗能计算 被引量:7
11
作者 毛建猛 谢礼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3-38,共6页
在能量反应分析中,滞回耗能是最具明确工程意义的而又便于工程应用的能量指标,可用以衡量结构的塑性累积损伤。然而,以往研究中,在计算多自由度体系的滞回耗能时,通常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比较烦杂,不利于工程实际的应用。因此,本文提出... 在能量反应分析中,滞回耗能是最具明确工程意义的而又便于工程应用的能量指标,可用以衡量结构的塑性累积损伤。然而,以往研究中,在计算多自由度体系的滞回耗能时,通常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比较烦杂,不利于工程实际的应用。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模态pushover分析(MPA)计算多层结构滞回耗能的简便方法,并通过两个高层结构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精度。结果表明:基于模态pushover分析的结构滞回耗能计算方法精度良好,结果可靠;对于框架结构,可以直接采用第一阶模态(倒三角)加载模式对结构进行pushover分析计算,对于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必须组合高阶模态的滞回耗能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回耗能 模态Pushover分析 地震需求 等效单自由度体系
下载PDF
基于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结构滞回耗能估计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丰 李宏男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5-89,共5页
提出了研究单自由度体系和多自由度体系在地震作用下耗能关系的重要意义;建立了结构的等效单自由度体系能量方程,得出与原多自由度体系滞回耗能及变形能关系公式,据此提出了基于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多自由度结构体系总滞回耗能估计方法.... 提出了研究单自由度体系和多自由度体系在地震作用下耗能关系的重要意义;建立了结构的等效单自由度体系能量方程,得出与原多自由度体系滞回耗能及变形能关系公式,据此提出了基于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多自由度结构体系总滞回耗能估计方法.分别对质量为均匀分布,楼层剪切强度和剪切刚度为均匀及不均匀分布的8幢5层剪切型多自由度体系和其等效单自由度体系输入典型地震动,计算滞回耗能及变形能,并将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等效单自由度体系来估计剪切型多自由度体系的滞回耗能,是一种计算简便且较为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自由度体系 等效单自由度体系 滞回耗能 变形能 往复Pushover分析
下载PDF
无约束段对工字形内芯防屈曲支撑滞回耗能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杜雷 陈忠 +1 位作者 周茗如 张太亮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5-112,共8页
设计了12个无约束段的防屈曲支撑构件,利用ABAQUS软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无约束段长度、是否利用槽钢加强无约束段及加强槽钢的长度和厚度对构件滞回耗能性能及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约束段长度对防屈曲支撑构件滞回耗能性能... 设计了12个无约束段的防屈曲支撑构件,利用ABAQUS软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无约束段长度、是否利用槽钢加强无约束段及加强槽钢的长度和厚度对构件滞回耗能性能及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约束段长度对防屈曲支撑构件滞回耗能性能及承载力影响显著,当无约束段长度与构件在轴力作用下产生的最大位移近似相等时,构件耗能效果更明显;经槽钢加强的构件具有良好的滞回耗能性能及承载力;无约束段加强槽钢的长度对构件滞回耗能性能与承载力影响显著,加强槽钢的长度为无约束段长度的2倍时,构件具有更好的滞回耗能性能与承载力;加强槽钢的厚度对构件的滞回耗能性能与承载力影响不大,设计构件时可适当减小槽钢的厚度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屈曲支撑 无约束段 槽钢加强 有限元分析 滞回耗能性能
下载PDF
高层混合结构滞回耗能比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哲锋 沈蒲生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3-78,共6页
基于结构层间弯曲屈服强度的概念,提出了高层混合结构滞回耗能比的简化计算公式,该公式综合体现了结构以及地震动特征参数对结构滞回耗能比的影响。研究表明,结构滞回耗能比随地震动的峰值速度与峰值加速度的比值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地震... 基于结构层间弯曲屈服强度的概念,提出了高层混合结构滞回耗能比的简化计算公式,该公式综合体现了结构以及地震动特征参数对结构滞回耗能比的影响。研究表明,结构滞回耗能比随地震动的峰值速度与峰值加速度的比值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地震动幅值的增大,滞回耗能比也线性增加;对于短持时地震动,滞回耗能比与强震持时之间没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对于长持时地震动,结构滞回耗能比会随强震持时的增大而线性增加。随着结构弯曲屈服强度系数的增大,结构滞回耗能比呈凹函数下降,结构的自振周期越大,同一弯曲屈服强度系数对应的滞回耗能比越小;钢框架与混凝土剪力墙承载力比值的增加能够降低结构的滞回耗能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结构 滞回耗能 强震持时 简化计算
下载PDF
结构的滞回耗能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肖明葵 刘纲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A03期242-247,共6页
本文分析了单自由度体系及多自由度均匀剪切型层模型结构在地震地面运动作用下的弹塑性滞回耗能特性及其在地震动输入能中所占比例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抗震结构的能量分析方法提供研究基础。
关键词 滞回耗能 特性 影响因素分析 抗震结构
下载PDF
Northridge与ChiChi地震滞回耗能谱的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盛明强 罗奇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14-1319,共6页
按场地类别和强震持时将水平向302条美国Northridge地震记录和339条台湾ChiChi地震记录的峰值进行规一化处理,分别采用双线型、半退化三线型和退化三线型3种恢复力模型,对单自由度(SDOF)体系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 按场地类别和强震持时将水平向302条美国Northridge地震记录和339条台湾ChiChi地震记录的峰值进行规一化处理,分别采用双线型、半退化三线型和退化三线型3种恢复力模型,对单自由度(SDOF)体系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动参数对平均滞回耗能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滞回耗能值强烈地依赖于场地条件、强震持时和阻尼比等因素,恢复力模型和屈服强度系数对滞回耗能值的影响较小;滞回耗能值随强震持时的增长而增大,随场地特征周期的增长而增大,随阻尼比的增大而减小.Northridge地震和ChiChi地震的滞回耗能谱的形态和变化趋势相类似,峰值相差较小,由此提出了滞回耗能谱简化计算公式,并回归分析得到相关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ridge地震 ChiChi地震 恢复力模型 滞回耗能 强震持时
下载PDF
基于滞回耗能的钢-混凝土组合框架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蒋丽忠 董立冬 余志武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共6页
基于能量抗震设计方法对某三层两跨钢-混凝土组合框架进行有限元动力时程分析。根据现有实验得出的简化适合组合结构刚度退化三线型恢复力模型,建立组合框架的能量反应公式,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组合框架在地震荷载下的动力响应。综合考... 基于能量抗震设计方法对某三层两跨钢-混凝土组合框架进行有限元动力时程分析。根据现有实验得出的简化适合组合结构刚度退化三线型恢复力模型,建立组合框架的能量反应公式,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组合框架在地震荷载下的动力响应。综合考虑地震动三要素和结构的自身动力特性,通过对结构的地震反应能量计算,分析组合框架在地震荷载下滞回耗能层间的滞回能量分配及受各种因素影响的具体变化耗散规律。对比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滞回耗能分析,结果表明组合框架具有更强承受大震的耗能能力,同时为组合框架在预测地震可能发生时的抗震性能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框架 滞回耗能 抗震性能 时程分析
下载PDF
村镇建筑带限位装置滑移隔震系统的滞回耗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敏 童丽萍 海然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4-208,共5页
以村镇建筑为研究对象,以能量法为基础,提出了滞回耗能比的概念,计算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滞回耗能比,探讨了系统参数对滞回耗能比的影响,以此来分析带限位装置滑移隔震系统的村镇建筑的隔震层滞回耗能特性。研究表明:摩擦系数对滞回耗... 以村镇建筑为研究对象,以能量法为基础,提出了滞回耗能比的概念,计算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滞回耗能比,探讨了系统参数对滞回耗能比的影响,以此来分析带限位装置滑移隔震系统的村镇建筑的隔震层滞回耗能特性。研究表明:摩擦系数对滞回耗能比影响显著,刚度比、上部结构固有周期和限位装置的第2阶段刚度系数对滞回耗能比有一定的影响,而质量比和限位装置的屈服位移对滞回耗能比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建筑 带限位装置的滑移隔震系统 能量法 滞回耗能
下载PDF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滞回耗能比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卜一 吕西林 +1 位作者 周颖 黄志华 《结构工程师》 2009年第1期55-61,74,共8页
结构在地震动作用下的滞回耗能在总输入能中所占的比重称为滞回耗能比,它体现了结构耗散地震动输入能量的能力,是衡量塑性累积损伤的重要指标。文中针对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滞回耗能比展开研究,选取一定数量的地震动,对9个具... 结构在地震动作用下的滞回耗能在总输入能中所占的比重称为滞回耗能比,它体现了结构耗散地震动输入能量的能力,是衡量塑性累积损伤的重要指标。文中针对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滞回耗能比展开研究,选取一定数量的地震动,对9个具有不同结构特性的高层混合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得到了混合结构滞回耗能比与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刚度特征值以及高宽比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地震动三要素对滞回耗能比的影响,并归纳了高层混合结构滞回耗能比的变化规律。分析所得结果可以为基于能量的损伤指标研究提供参考,也可以进一步为高层混合结构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混合结构 滞回耗能 结构特性 地震动特性
下载PDF
隧道爆破地震波下砌体建筑物滞回耗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玉琴 谢超 魏新江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4-150,共7页
通过研究隧道爆破地震波下砌体建筑物的滞回耗能特性,为爆破安全提供更充分的指导依据。对隧道爆破地震波下SDOF体系的某砌体建筑物的滞回耗能进行了相关性研究。基于不同爆心距下隧道爆破地震波实测振速,基于MATLAB编程,研究了爆心距... 通过研究隧道爆破地震波下砌体建筑物的滞回耗能特性,为爆破安全提供更充分的指导依据。对隧道爆破地震波下SDOF体系的某砌体建筑物的滞回耗能进行了相关性研究。基于不同爆心距下隧道爆破地震波实测振速,基于MATLAB编程,研究了爆心距对滞回耗能的影响,同时通过改变加载到模型上地震波荷载的振幅、频率及持时特性,研究了隧道爆破地震波三要素以及结构参数(固有周期、阻尼比)对滞回耗能的影响,并与天然地震波下滞回耗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爆心距对滞回耗能有着显著影响,二者近似成反比例关系。不论是高频高振幅的爆破地震波还是低频低振幅的天然地震波对砌体建筑物滞回耗能有着相似的影响规律,但天然地震波下更注重的频率的影响,而爆破地震波下需更注重的是振幅的影响。结构物阻尼比对滞回耗能的影响较为显著,具体表现为阻尼比越大,滞回耗能值就越小,建议适当改变建筑材料物理力学性能进而增大其阻尼,提高其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爆破 地震波 砌体 滞回耗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