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0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荧光内窥镜的陷波滤光片的研制
1
作者 王忠连 任少鹏 +8 位作者 高鹏 阴晓俊 赵帅锋 班超 董明 王瑞生 娄海宇 于志强 刘添昊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0-238,共9页
基于荧光内窥镜的实际应用确定陷波滤光片的技术指标,以光学薄膜理论为基础设计陷波滤光片结构,采用Essential Macleod软件辅助进行膜系设计,分析膜层敏感度,选择合适镀膜设备、工艺控制方法制备陷波滤光片。制备的滤光片通带透射率均... 基于荧光内窥镜的实际应用确定陷波滤光片的技术指标,以光学薄膜理论为基础设计陷波滤光片结构,采用Essential Macleod软件辅助进行膜系设计,分析膜层敏感度,选择合适镀膜设备、工艺控制方法制备陷波滤光片。制备的滤光片通带透射率均值达到97%以上,截止背景达到OD6以上,透射波前畸变低于λ/4@632.8 nm,满足医疗健康微创精准手术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内窥镜 滤光片 陷波膜系 近红外荧光 吲哚菁绿
下载PDF
45°倾斜应用的多通道干涉截止滤光片研制
2
作者 高晓丹 刘岚 +1 位作者 姚敏 魏纯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2,共3页
光纤通信的发展对通信器件中薄膜滤光片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45°倾斜应用的多通道干涉截止滤光片的设计指标,选择Nb2O5和SiO2为高、低折射率材料设计非规整膜系,以减少偏振效应的影响。结合APS1104型镀膜机的特点,分析了设计膜系... 光纤通信的发展对通信器件中薄膜滤光片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45°倾斜应用的多通道干涉截止滤光片的设计指标,选择Nb2O5和SiO2为高、低折射率材料设计非规整膜系,以减少偏振效应的影响。结合APS1104型镀膜机的特点,分析了设计膜系的膜层灵敏度和薄膜生长过程中的模拟监控曲线,判断设计薄膜的可镀制性。然后采取直接光学监控方式,选择合适的镀制工艺成功镀制滤光片。测试结果表明:滤光片在45°倾斜应用条件下,1255~1365 nm、1475~1502 nm双通带最大插入损耗为0.199 dB,1547~1565 nm为反射带,通带隔离度为17.3 dB,满足系统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截止滤光片 偏振效应 膜系 非规整层
下载PDF
基于4.0~4.8μm红外增透截止滤光片的研制
3
作者 张翔 张薇 《光电技术应用》 2024年第2期21-26,共6页
详细阐明了干涉滤光片中截止滤光片膜系的设计理论、设计步骤和相关重要公式,并从实际应用出发,阐述了4.0~4.8μm红外增透截止滤光片的设计过程。通过现代膜系设计软件优化提升了膜层性能,最终制备出了达到设计指标要求的滤光片。外增... 详细阐明了干涉滤光片中截止滤光片膜系的设计理论、设计步骤和相关重要公式,并从实际应用出发,阐述了4.0~4.8μm红外增透截止滤光片的设计过程。通过现代膜系设计软件优化提升了膜层性能,最终制备出了达到设计指标要求的滤光片。外增透截止滤光片在截止带1.6~3.5μm平均透过率≤3.5%,透射带4.0~4.8μm平均透过率≥90%,滤光片膜层能耐受从-190℃~60℃温度冲击,显示了设计的准确性和制备工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增透 干涉滤光片 截止滤光片 耐温度冲击 膜系设计与工艺
下载PDF
亚波长光栅与法布里-珀罗滤光片集成的高性能光谱偏振分光器
4
作者 朱远宇 关学昱 +6 位作者 余沛其 刘清权 贾奇祥 吴杰 李辰璐 李志锋 王少伟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6,共8页
光谱偏振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光学成像技术,它不仅提高了目标的信息获取量,还降低了背景噪声,可以捕获目标细节,检测伪装目标。本文提出了一种将亚波长光栅与F-P滤光片相结合的光谱偏振测量器件,该器件可以获得超高光谱分辨率和偏振消... 光谱偏振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光学成像技术,它不仅提高了目标的信息获取量,还降低了背景噪声,可以捕获目标细节,检测伪装目标。本文提出了一种将亚波长光栅与F-P滤光片相结合的光谱偏振测量器件,该器件可以获得超高光谱分辨率和偏振消光比,并且光谱和偏振可以灵活调控。本文设计了一种光谱偏振同时分光器,可同时获得4个光谱通道的斯托克斯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其光谱分辨率为217,偏振消光比为106。实验结果表明,亚波长光栅的偏振消光比大于500,透射率为90%。全介质F-P滤光片的光谱分辨率为30,在长波红外波段的透射率为60%。该设计方法具有通用性,可用于可见光、红外甚至太赫兹等波段。得益于这些优点,器件在微型偏振光谱仪和全斯托克斯偏振检测等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偏振分光器 亚波长光栅 法布里-珀罗滤光片 光谱 偏振
下载PDF
基于超表面的多通道窄带滤光片研究
5
作者 王敏 孙硕 +2 位作者 李晟 吴佳 王康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4-191,共8页
针对传统多通道窄带滤光片存在尺寸大、通道选择性差的问题,该文设计了由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DBR)和超表面微纳阵列组成的多通道窄带滤光片。利用传输矩阵法分析单侧DBR介质周期以及缺陷层折射率对透射光谱的影响,并优化了窄带滤光片结... 针对传统多通道窄带滤光片存在尺寸大、通道选择性差的问题,该文设计了由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DBR)和超表面微纳阵列组成的多通道窄带滤光片。利用传输矩阵法分析单侧DBR介质周期以及缺陷层折射率对透射光谱的影响,并优化了窄带滤光片结构。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搭建窄带滤光片单元结构进行模拟仿真,研究了超表面以及入射角对窄带滤光片滤波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调节超表面边长能够调控窄带滤光片的中心波长,在634 nm~714 nm的红光波段均可以获得一个带宽窄、透射率高的透射峰;每一个通道的的中心波长都可以通过调节超表面边长来调控,从而实现多个光谱通道的窄带滤光;入射光线小角度范围(0°~10°)内的变化对滤波性能的影响甚微。该结果为多通道窄带滤光片的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道窄带滤光片 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 超表面 缺陷模 入射角
下载PDF
不同波段滤光片完美脉冲技术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6
作者 李微 朱李霞 +1 位作者 党辉 陈小燕 《河北医学》 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完美脉冲技术(AOPT)的治疗模式下不同波段滤光片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FT)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28例FT患者的资料,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两组均给予AOPT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波长560~1200nm血管...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完美脉冲技术(AOPT)的治疗模式下不同波段滤光片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FT)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28例FT患者的资料,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两组均给予AOPT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波长560~1200nm血管滤光片;观察组采用波长530~650nm和波长900~1200nm血管滤光片,评估两组治疗5个月后及术后随访3个月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治疗5个月后及术后3个月的面部美学分区评分及毛细血管形态评分,观察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调查术后随访3个月的面容修复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及术后随访3个月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及10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及90.63%(P<0.05);面部美学分区评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毛细血管形态评分的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面部美学分区评分、毛细血管形态评分均较术前有降低,对照组上述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50%(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3个月后的面容修复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3.75%(P<0.05)。结论:应用AOPT技术并采用波长530~650nm和波长900~1200nm血管滤光片治疗FT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明确,能明显改善面部美观度和毛细血管形态,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提升患者面容修复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滤光片 完美脉冲技术 术后不良反应 面容修复满意度
下载PDF
基于截止滤光片的液晶显示模块夜视兼容改进
7
作者 卢业能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4年第7期4-7,共4页
本文研究采用截止滤光片在原有单白光LED设计的产品的基础上兼容改进液晶显示模块夜视的方法。通过分析液晶显示模块结构以及改进夜视兼容的需求,采用截止滤光片的夜视兼容改进方案,设计了相应的单片和2片截止滤光片的验证试验。结果表... 本文研究采用截止滤光片在原有单白光LED设计的产品的基础上兼容改进液晶显示模块夜视的方法。通过分析液晶显示模块结构以及改进夜视兼容的需求,采用截止滤光片的夜视兼容改进方案,设计了相应的单片和2片截止滤光片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增加单片截止滤光片的方案,在降低亮度以及红色显示能力后,可满足彩色显示的A类、B类的辐亮度要求,关键显示画面白场和绿场可满足单色显示的B类的辐亮度要求,接近A类的辐亮度要求,夜视兼容性能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显示系统 显示模块 截止滤光片 夜视兼容
下载PDF
17. 1 nm 极紫外滤光片的制备 被引量:2
8
作者 牛筱茜 缪鹏飞 +2 位作者 王瀚林 王孝东 陈波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1-149,共9页
为了预警空间天气,需对日地空间物理过程进行监测,极紫外(Extreme Ultraviolet, EUV)滤光片是极紫外成像仪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去除太阳辐射光谱中的非工作波段的辐射。为了优化EUV滤光片在17.1 nm波长处的透过率,本文基于比尔-朗... 为了预警空间天气,需对日地空间物理过程进行监测,极紫外(Extreme Ultraviolet, EUV)滤光片是极紫外成像仪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去除太阳辐射光谱中的非工作波段的辐射。为了优化EUV滤光片在17.1 nm波长处的透过率,本文基于比尔-朗伯定律通过理论计算和软件模拟确定17.1 nm EUV滤光片的材料及厚度。首先,采用真空热蒸发的方式在熔石英基底沉积脱膜层和金属薄膜,成功制备了以镍网为支撑的EUV滤光片。经测试,滤光片在17.1 nm处的透过率约为43.81%,表面光滑平整且无明显针孔。接下来为了说明氧化层对透过率的影响,使用椭圆偏振光谱仪测量滤光膜样品,得到放置不同时间的氧化层膜厚,并测得粗糙度来优化模拟滤光片透过率。利用IMD拟合样品氧化层厚度及粗糙度,调整层厚达到与实际测量值最为接近的曲线。实验结果表明滤光片透过率的模拟值与测量值绝对误差约1%,符合良好。本文为17.1 nm EUV滤光片提供了制备方法以及优化思路,在空间探测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薄膜 滤光片 栅网支撑 极紫外 氧化层
下载PDF
16通道微型集成滤光片制备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林炳 于天燕 +2 位作者 李大琪 刘定权 张凤山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7-290,共4页
多光谱成像光谱技术正在向光谱通道更多、集成度更高、体积小和重量更轻的方向发展,而用于分光的多通道滤光片是其关键光学元件,需要相应发展新型多光谱窄带集成滤光片制备技术.提出了组合刻蚀法布里-珀罗(F-P)滤光片间隔层的方法,将光... 多光谱成像光谱技术正在向光谱通道更多、集成度更高、体积小和重量更轻的方向发展,而用于分光的多通道滤光片是其关键光学元件,需要相应发展新型多光谱窄带集成滤光片制备技术.提出了组合刻蚀法布里-珀罗(F-P)滤光片间隔层的方法,将光学薄膜制备技术,离子束刻蚀技术与掩膜法技术相结合,形成新的多通道集成滤光片的制备方法.并在单个微型基片上,成功制备了集成16通道窄带线阵滤光片,获得的单元滤光片几何线宽为0.7mm,相对半峰全宽优于1.0%,透射峰定位精度优于0.25%.这一方法不但可满足集成度更高的滤光器件的要求,而且拓展了薄膜制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薄膜 集成滤光片 组合刻蚀法 多通道滤光片 微型滤光片
下载PDF
高性能中波红外陷波滤光片设计与研制
10
作者 尚鹏 陈蓓曦 +6 位作者 孙鹏 刘华松 白金林 季一勤 曹波 马远飞 林泉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04-915,共12页
为了有效抑制4.3μm CO_(2)辐射对3μm~5μm中波红外目标信号的干扰,基于Needle随机插层优化算法,采用电子束蒸发方法,建立了石英晶振监控方式下多层超厚Ge/Al_(2)O_(3)薄膜生长误差的精确反演修正模型,实现了中波红外陷波滤光片的设计... 为了有效抑制4.3μm CO_(2)辐射对3μm~5μm中波红外目标信号的干扰,基于Needle随机插层优化算法,采用电子束蒸发方法,建立了石英晶振监控方式下多层超厚Ge/Al_(2)O_(3)薄膜生长误差的精确反演修正模型,实现了中波红外陷波滤光片的设计、精确反演与制备;同时,针对中波红外陷波滤光片存在的面型变化大的问题,采用预置基底面型方法,实现了中波红外陷波滤光片低面型调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镀膜时间的增加,高折射率Ge膜具有较好的生长稳定性,而低折射率Al_(2)O_(3)薄膜材料沉积比例因子变化高达11.9%,且呈规律性渐变趋势;所制备的中波红外陷波滤光片在4.2μm~4.5μm波段区间平均截止透过率小于0.3%;3.5μm~4.05μm及4.7μm~5.0μm波段的平均透过率大于95%,镀膜后的面型被有效控制在较小范围;膜层具有较好的复杂环境适应性,成功通过了GJB 2485-95中牢固性、高温、低温、湿热等环境试验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蒸发法 石英晶振监控法 红外滤光片 薄膜 反演修正
下载PDF
1064 nm负滤光片的设计与制备
11
作者 刘祺 徐均琪 +1 位作者 苏俊宏 刘政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25-631,共7页
针对当前可见-近红外光电探测器的激光防护要求,研究了1064 nm负滤光片的设计和制备。基于等效折射率理论,综合考虑光谱和场强分布优化,设计了由SiO2/Y_(2)O_(3)/H4组合的规整膜系和SiO2/H4组合的非规整膜系负滤光片;采用离子束辅助热... 针对当前可见-近红外光电探测器的激光防护要求,研究了1064 nm负滤光片的设计和制备。基于等效折射率理论,综合考虑光谱和场强分布优化,设计了由SiO2/Y_(2)O_(3)/H4组合的规整膜系和SiO2/H4组合的非规整膜系负滤光片;采用离子束辅助热蒸发沉积方式对负滤光片进行了制备,并测试了其光学和抗激光损伤性能。结果表明:在膜系结构G|(0.5LH0.5L)s|A两侧匹配减反膜可以有效减小通带波纹,调整膜系最外层厚度可以同时改善膜系的光谱特性和电场强度分布。镀制的规整膜系负滤光片在400~900 nm和1200~2000 nm波段平均透过率分别为89.98%和93.21%,1064 nm透过率为1.29%,激光损伤阈值为6.0 J/cm^(2);非规整膜系负滤光片在650~900 nm和1200~2000 nm波段平均透过率分别为93.70%和94.99%,1064 nm透过率为1.60%,激光损伤阈值为6.8 J/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光片 设计 优化 离子束辅助 激光损伤阈值
原文传递
拉曼检测仪器用干涉滤光片综述
12
作者 刘博文 高鹏 +5 位作者 王瑞生 赵帅锋 任少鹏 董明 陈一凡 秦瑞 《真空》 CAS 2023年第6期37-41,共5页
介绍了拉曼检测仪器用干涉滤光片(简称拉曼滤光片)的应用场景和功能,研究分析了其光谱指标对拉曼检测仪器性能和精度的影响,包括光谱透射率、光谱反射率、背景截止度、截止陡度等。为满足拉曼滤光片光学指标的精准光谱测试需求,推荐了... 介绍了拉曼检测仪器用干涉滤光片(简称拉曼滤光片)的应用场景和功能,研究分析了其光谱指标对拉曼检测仪器性能和精度的影响,包括光谱透射率、光谱反射率、背景截止度、截止陡度等。为满足拉曼滤光片光学指标的精准光谱测试需求,推荐了分光光度计测试及相关测试参数的设置方法。此外,还介绍了采用溅射镀膜工艺制造高性能拉曼滤光片的方法及优势。最后,对拉曼滤光片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为拉曼滤光片在科学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检测仪器 拉曼滤光片 光学指标 分光光度计 溅射镀膜
原文传递
航空滤光片阵列多光谱图像条带预处理算法
13
作者 李铜哨 孙文邦 +2 位作者 黄心禹 章正宜 白新伟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2-267,共6页
针对航空滤光片阵列多光谱图像条带重叠率低与条带边缘光谱混叠干扰导致条带有效区域裁剪不精准问题,提出航空滤光片阵列多光谱图像条带预处理算法。通过航空滤光片阵列多光谱图像行像素灰度均值,依次计算条带图像间的灰度极值点;条带... 针对航空滤光片阵列多光谱图像条带重叠率低与条带边缘光谱混叠干扰导致条带有效区域裁剪不精准问题,提出航空滤光片阵列多光谱图像条带预处理算法。通过航空滤光片阵列多光谱图像行像素灰度均值,依次计算条带图像间的灰度极值点;条带图像中间区域行像素灰度均值的最小值与其行像素灰度变化曲线相交位置作为条带截止点,对灰度极值点与条带截止点对应的行方向坐标进行作差,得到条带图像边缘光谱混叠范围;根据各条带图像边缘最大光谱混叠宽度和相邻灰度极值点行方向坐标,依次计算各条带有效区域的顶点坐标,通过图像裁剪得到各单波段条带图像。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精确提取各条带图像有效区域,且能够最大程度保留重叠区域像素,裁剪后的各条带有效区域像素灰度变化一致,不存在光谱混叠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光片阵列 多光谱 条带 灰度 光谱混叠
下载PDF
酶标分析仪检定用中性滤光片的校准
14
作者 赵雷 张江东 刘素梅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3年第8期100-103,共4页
提出酶标分析仪检定用中性滤光片的校准方法,并用校准实例对校准方法进行了验证。结合校准方法,根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建立了数学模型,不确定度的来源有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分光光度计透射比误差、分光光度计... 提出酶标分析仪检定用中性滤光片的校准方法,并用校准实例对校准方法进行了验证。结合校准方法,根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建立了数学模型,不确定度的来源有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分光光度计透射比误差、分光光度计杂散辐射、中性滤光片年稳定性、中性滤光片均匀性,按该校准方法校准的中性滤光片,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为U=0.005(k=2),校准结果能够满足JJG 861—2007《酶标分析仪检定规程》对中性滤光片不确定度U≤0.01(k=2)的要求,可用于开展酶标分析仪吸光度值的校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标分析仪 中性滤光片 校准 不确定度评定
下载PDF
航空滤光片阵列多光谱图像拼接算法
15
作者 李铜哨 孙文邦 +2 位作者 白新伟 岳广 王志磊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0-135,共6页
针对航空滤光片阵列多光谱图像拼接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航空滤光片阵列多光谱图像拼接算法。首先,对多光谱图像构建条带图像模板,利用平台姿态信息对序列图像及图像模板进行投影变换;其次,利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对尺度缩放后的图... 针对航空滤光片阵列多光谱图像拼接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航空滤光片阵列多光谱图像拼接算法。首先,对多光谱图像构建条带图像模板,利用平台姿态信息对序列图像及图像模板进行投影变换;其次,利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对尺度缩放后的图像提取匹配点并计算图像单应矩阵,通过矩阵补偿得到投影变换后图像的坐标转换矩阵,选择中间序列图像为基准图像,对投影变换后的图像及其模板进行坐标变换;最后,依次提取单波段图像模板得到单波段序列条带图像,通过图像融合得到大区域单波段图像。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滤光片阵列多光谱图像拼接效率,且具有较高的图像拼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光片阵列 多光谱 图像拼接 矩阵补偿 单波段
原文传递
空间相机滤光片组件设计与动力学分析
16
作者 时英钟 门树东 +1 位作者 李朝辉 黄斌 《机电工程技术》 2023年第12期49-52,共4页
为了实现多种光路通道控制用于某探月工程项目中的空间相机,设计滤光片组件。为保证空间相机安装在整机后能承受运输与火箭升空中苛刻的力学环境,需要对滤光片组件进行详细设计并进行力学评估,使其既有足够的抗力学刚度又可释放自由度,... 为了实现多种光路通道控制用于某探月工程项目中的空间相机,设计滤光片组件。为保证空间相机安装在整机后能承受运输与火箭升空中苛刻的力学环境,需要对滤光片组件进行详细设计并进行力学评估,使其既有足够的抗力学刚度又可释放自由度,对传递到安装基板的能量进行衰减,实现在受到振动载荷时滤光片不会失效。通过有限元分析,检验滤光片组件面对模拟运输与火箭发射时产生的随机振动的响应,评估其抗力学能力是否满足设计指标的要求。结果表明:整机1阶模态达到216.71 Hz,在输入的功率谱密度下,光轴方向产生的响应放大倍数为5.1,非光轴方向低于2倍,最大的放大峰值未对滤光片产生结构性破坏,验证了所设计的滤光片组件结构能够适应运输与火箭发射时的力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光片 空间相机 有限元分析 功率谱密度 振动响应
下载PDF
一种利用干涉滤光片测量分光光度计杂散光的新方法
17
作者 张守明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3年第10期66-68,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干涉滤光片测量分光光度计杂散光的新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更能全面地测量分光光度计的杂散光值,解决了传统方法只测单边或在几个特定点处测量的缺点,可实现在任意波长点处进行杂散光测量。
关键词 干涉滤光片 测量 分光光度计 杂散光
下载PDF
拉曼滤光片检验方法研究
18
作者 陈一凡 王瑞生 +2 位作者 董明 刘博文 秦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11期0056-0059,共4页
拉曼滤光片是拉曼光谱分析设备中用于信号光提取的核心光学元件,由于其光谱分辨率通常是在10-2 ~10-3λ数量级的高光谱规格,需要能够进行相应测量的测试方法,本文从工业化生产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一种拉曼滤光片的检验方法,利用分光光度... 拉曼滤光片是拉曼光谱分析设备中用于信号光提取的核心光学元件,由于其光谱分辨率通常是在10-2 ~10-3λ数量级的高光谱规格,需要能够进行相应测量的测试方法,本文从工业化生产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一种拉曼滤光片的检验方法,利用分光光度计测试拉曼滤光片的主要性能指标,对拉曼滤光片的超高陡度和深截止背景进行有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分析 拉曼滤光片 分光光度计 超高陡度 截止背景
下载PDF
高光谱关联成像标定系统中干涉截止滤光片的研制
19
作者 李美萱 朱杰章 +2 位作者 阚晓婷 金筑菲 范晓飞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55-1258,共4页
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关联成像是用与信号的稀疏表达基不相关的测量基,对信号作投影测量再利用测量矩阵和探测数据通过计算成像的方式重构高光谱图像,因此使用压缩感知成像系统进行光谱成像时必须通过标定获取其测量矩阵。本文搭建了一套... 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关联成像是用与信号的稀疏表达基不相关的测量基,对信号作投影测量再利用测量矩阵和探测数据通过计算成像的方式重构高光谱图像,因此使用压缩感知成像系统进行光谱成像时必须通过标定获取其测量矩阵。本文搭建了一套高光谱关联成像标定系统,通过干涉截止滤光片完成了高光谱关联成像标定系统中薄膜器件的设计。选择K9玻璃作为基片材料,五氧化二钽(Ta_(2)O_5)和二氧化硅(SiO_(2))为高、低折射率材料。根据光学薄膜基础理论,结合Essential Macleod膜系设计软件实现了膜层的设计,在OZZSQ900型箱式真空镀膜机上完成了薄膜的制备,采用Lamda1050分光光度计测试在350~380 nm范围的反射率为99.61%,400~740 nm范围的反射率为0.98%,该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关联成像 标定系统 光学薄膜 干涉截止滤光片
下载PDF
不透光烟度计滤光片的测试方法
20
作者 许建军 李博 贾会 《测试技术学报》 2023年第4期289-294,共6页
不透光烟度计滤光片是校准不透光烟度计的计量标准器具,其量值溯源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试验使用分光光度计对不透光烟度计滤光片的透射比进行测量,通过人眼明视觉函数加权计算后赋值,根据不透光烟度计滤光片制作工艺和物理特性,从透射比... 不透光烟度计滤光片是校准不透光烟度计的计量标准器具,其量值溯源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试验使用分光光度计对不透光烟度计滤光片的透射比进行测量,通过人眼明视觉函数加权计算后赋值,根据不透光烟度计滤光片制作工艺和物理特性,从透射比的均匀性、正反向差值以及稳定性等方面来考察其性能。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表明透射比均匀性、透射比正反向差值不大于0.3%,透射比年变化量不大于0.5%,使用增量反应调整法考察不透光烟度计滤光片稳定性时,建议测试间隔为1年。试验建立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及提出的技术参数为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此类设备的测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光烟度计滤光片 不透光烟度计 测试方法 分光光度计 人眼明视觉函数 透射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