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滤料级配过滤含聚污水数值模拟研究
1
作者 蒋鸿建 《油气田环境保护》 CAS 2023年第2期13-18,22,共7页
以磁铁矿滤料和石英砂滤料为填设滤料层的级配模式,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油田含聚污水处理过程,但目前这种滤料级配对过滤性能的影响及规律认识较为缺乏。文章从悬浮粒子(包含悬浮固体颗粒和油滴)吸附与截留形成的聚集特征切入,定量分析出... 以磁铁矿滤料和石英砂滤料为填设滤料层的级配模式,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油田含聚污水处理过程,但目前这种滤料级配对过滤性能的影响及规律认识较为缺乏。文章从悬浮粒子(包含悬浮固体颗粒和油滴)吸附与截留形成的聚集特征切入,定量分析出水水质特性,对含聚污水过滤过程中滤料级配的影响效果展开数值模拟研究。研究表明:磁铁矿滤料层厚度较大的级配模式过滤,对悬浮粒子具有更好的吸附与截留效果,对小粒径悬浮粒子的截留能力更优,但滤料填充高度比与过滤效果存在一定适配性;以填充高度比1.28以上磁铁矿滤料厚度较大的级配模式过滤较低含聚浓度的污水,及以填充高度比1.67以上磁铁矿滤料厚度较小的级配模式过滤较高含聚浓度的污水,均可以实现出水悬浮固体颗粒和油滴含量低于或约等于5 mg/L,满足大庆油田含聚污水二级过滤出水回注水质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料级配 吸附与截留 悬浮粒子 含聚污水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滤料级配对双层滤料滤池过滤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杨一 王群 +5 位作者 翟学东 马军 韩帮军 韩雅红 何文杰 韩宏大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300-302,311,共4页
滤料级配是保证过滤效果的关键因素,讨论了在相同的L/d的情况下,滤料粒径及滤层高度对滤池出水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L/d=1 300时,粒径及高度较小的滤柱处理效果好于粒径及高度较大的滤柱,但是粒径及高度较小的滤柱水头损失增加较... 滤料级配是保证过滤效果的关键因素,讨论了在相同的L/d的情况下,滤料粒径及滤层高度对滤池出水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L/d=1 300时,粒径及高度较小的滤柱处理效果好于粒径及高度较大的滤柱,但是粒径及高度较小的滤柱水头损失增加较快;预氧化可以明显改善过滤效果.在设计双层滤料滤池时,应从工程和经济角度同时出发,并结合滤前水质特点,优化出一个最佳L/d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料级配 L/d 水头损失 浊度
下载PDF
拉格朗日插值法滤料级配参数的研究
3
作者 赵赛 赵星明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22期37-39,共3页
本文提供两种方法求解过滤池的滤料粒径级配参数d_0、d_(10)、d_(80)、d_(100)、K_(80)等。在AutoCAD平台上绘制滤料的筛分曲线,用图解法求解,直观、准确和简便快速。基于拉格朗日插值法,按给定的筛孔孔径线性内插计算出通过该筛孔的滤... 本文提供两种方法求解过滤池的滤料粒径级配参数d_0、d_(10)、d_(80)、d_(100)、K_(80)等。在AutoCAD平台上绘制滤料的筛分曲线,用图解法求解,直观、准确和简便快速。基于拉格朗日插值法,按给定的筛孔孔径线性内插计算出通过该筛孔的滤料百分比,根据通过的砂量内插计算对应的粒径。可根据不同的滤料级配参数d10和k80,选择最优的筛选滤料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料级配 图解法 拉格朗日插值 AUTOCAD
下载PDF
粒径及厚度对双层滤料滤池过滤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群 李涛 +4 位作者 叶琳嫣 马军 王静超 何文杰 韩宏大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31,共5页
滤料粒径(d)与滤层厚度(L)是影响过滤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改变双层滤料的∑L/d,考察二者对双层滤料滤柱过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L/d为1 400时,滤柱的出水效果较好,并且有很好的抗冲击能力;同时过滤效果受预处理以及进水浊度... 滤料粒径(d)与滤层厚度(L)是影响过滤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改变双层滤料的∑L/d,考察二者对双层滤料滤柱过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L/d为1 400时,滤柱的出水效果较好,并且有很好的抗冲击能力;同时过滤效果受预处理以及进水浊度影响较大,预氧化可以明显改善过滤效果;在进水水质较好的情况下,∑L/d分别为1 400、1 300的滤柱出水水质相差不多,无烟煤级配对过滤效果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料级配 L/d 水头损失 浊度
下载PDF
滤料层填设模式对含聚污水过滤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志华 许云飞 +1 位作者 李杰训 于雪莹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1-59,共9页
为优化含聚污水处理工艺,从压力式过滤器滤料层填设模式多元化设计思路出发,建立以滤料层和垫料层多种模式填设为主体的相应模型,数值模拟研究滤料层填设模式对含聚污水压力式过滤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污水中含聚质量浓度... 为优化含聚污水处理工艺,从压力式过滤器滤料层填设模式多元化设计思路出发,建立以滤料层和垫料层多种模式填设为主体的相应模型,数值模拟研究滤料层填设模式对含聚污水压力式过滤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污水中含聚质量浓度的增大,过滤流场趋向不稳定特征,且滤料的截污性能变差,在均质滤料过滤含聚污水中,除油率和悬浮物去除率从含聚浓度为150 mg/L时的68. 30%和56. 46%下降到含聚质量浓度为820 mg/L时的37. 14%和29. 06%;滤料层填设从均质模式改变为级配模式时,不同含聚污水的过滤流场均向着稳定特征方向演变,过滤层的截污能力提升,双层级配滤料模式适合于含聚污水的过滤处理;当污水中含聚质量浓度增大至820 mg/L时,双层级配滤料模式下的除油率和悬浮物去除率较均质滤料模式分别提高15. 58%和18. 08%。研究结果可为油田含聚污水个性化处理工艺的构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料级配填设 压力式过 流场 效果 含聚污水
下载PDF
三层滤料滤池优化设计的探讨
6
作者 廖宗蓉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47-53,共7页
三层滤料滤池设计涉及诸多因素,滤床、集配水系统、反冲洗系统的设计直接关乎滤池的过滤性能和过滤效率。文章通过对三层滤料滤池工程应用及运行经验的分析,探讨了三层滤料滤池滤床设计、滤料选择与级配、集配水系统、反冲洗系统的设计... 三层滤料滤池设计涉及诸多因素,滤床、集配水系统、反冲洗系统的设计直接关乎滤池的过滤性能和过滤效率。文章通过对三层滤料滤池工程应用及运行经验的分析,探讨了三层滤料滤池滤床设计、滤料选择与级配、集配水系统、反冲洗系统的设计问题及设计参数的选取,对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和改扩建三层滤料滤池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层 结构设计 选择与 水系统 反冲洗系统
下载PDF
砂石反滤层设计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3
7
作者 程琨 刘焕芳 周银军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241-244,共4页
砂石反滤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程结构,土石坝工程、竖式排水体、渗渠以及其它取水构筑物等水平与竖向水工结构都离不开反滤层,其质量甚为重要。本文根据反滤层“滤土”和“排水”功能,对反滤层的构造、设计方法等方面做了较系统的探讨。
关键词 层准则 设计
下载PDF
含聚污水压力式深度过滤工艺模式构建及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宏奇 娄玉华 +1 位作者 王志华 于雪莹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85-92,共8页
以对含聚污水进行深度处理、满足回注为思路,数值模拟研究含聚污水经普通处理后进一步开展深度过滤处理的可行性及潜力。通过分析比较过滤流场的油珠及悬浮物粒子聚集分布、过滤出水水质含油与悬浮物质量浓度变化,以及除油率和悬浮物去... 以对含聚污水进行深度处理、满足回注为思路,数值模拟研究含聚污水经普通处理后进一步开展深度过滤处理的可行性及潜力。通过分析比较过滤流场的油珠及悬浮物粒子聚集分布、过滤出水水质含油与悬浮物质量浓度变化,以及除油率和悬浮物去除率的定量,构建并优化了适合于含聚污水压力式深度过滤的工艺模式。结果表明,“双层级配滤料+三层级配滤料”两级深度过滤工艺模式可依靠水力、界面效应实现进一步截污,再现出稳定的过滤性能,综合除油率和悬浮物去除率分别达到87.78%和87.11%,滤后水质的含油、悬浮物指标均可控制在深度处理水源要求的5mg/L以内,是含聚污水深度处理的一种潜在过滤工艺模式,为有效应对油田化学驱三次采油开发中的水质问题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模式 深度处理 填设 流场特征 含聚污水
下载PDF
含聚污水室内过滤处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冠男 《当代化工》 CAS 2021年第2期316-321,325,共7页
D油田聚驱开发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含有聚合物的污水,并且随着污水中含聚质量浓度的增加,污水处理的难度进一步增大。针对D油田的含聚污水,建立室内过滤装置,并在不同高度的滤层中采取不同的滤料进行填充,进行室内过滤实验,对D油田含聚... D油田聚驱开发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含有聚合物的污水,并且随着污水中含聚质量浓度的增加,污水处理的难度进一步增大。针对D油田的含聚污水,建立室内过滤装置,并在不同高度的滤层中采取不同的滤料进行填充,进行室内过滤实验,对D油田含聚污水的过滤速度及滤料级配进行优选。结果表明:在处理含聚污水过程中,石英砂与磁铁矿滤料最佳配比为1∶1.29;含聚污水质量浓度在100-200mg·L^(-1),滤速应为10-12m·h^(-1);含聚污水质量浓度在200-300 mg·L^(-1),滤速应为9-10 m·h^(-1);含聚污水质量浓度在300-400 mg·L^(-1),滤速应不超过8m·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料级配 污水处理 含聚质量浓度
下载PDF
谈光滤管井的设计
10
作者 安瑞强 曹玉生 +3 位作者 裴宇钟 翟志和 董经财 冯志 《现代化农业》 1997年第6期2-4,共3页
通过光滤管具有高透水性这一原理,说明光滤管成井的优越性,指出了光滤管成井是解决管井发生细粒机械堵塞和化学堵塞问题的优异方法。文中引用小拱拦砂、无黏性土非管涌原理及临界流速原理说明光滤管技术之可行,介绍了设计方法和实例。
关键词 含水层 滤料级配 管井 设计
下载PDF
V型滤池工艺参数的测定分析
11
作者 雷云霞 楼继锋 《城镇供水》 2009年第1期36-40,共5页
滤池工艺在自来水厂常规水处理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是水厂工艺流程的核心环节,其工艺参数(包括滤速、冲洗强度、滤料的含泥率、膨胀率和滤料级配等)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滤出水的水质。同时随着滤池使用时间的增加,其内部工况与原设计... 滤池工艺在自来水厂常规水处理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是水厂工艺流程的核心环节,其工艺参数(包括滤速、冲洗强度、滤料的含泥率、膨胀率和滤料级配等)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滤出水的水质。同时随着滤池使用时间的增加,其内部工况与原设计参数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包括砂质等)。鉴于上述原因,根据CJ24*1—88和仇代化水厂创建评分标准》的相关要求,对投入运行已有一年的宏畔水厂V型滤池的相关技术参数进行了系统地测定分析,掌握滤池运行特性,进行科学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冲洗强度 的含泥率 膨胀率 滤料级配
下载PDF
细砂比例对均匀级配石英砂滤料过滤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伊明 李凯 +4 位作者 黄廷林 雷春元 卢磊 王志勇 王鹏飞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25,共7页
石英砂过滤是去除水中颗粒物最常用的技术,其中均匀级配滤料因纳污能力较强、过滤周期较长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工程设计标准中对均匀级配滤料的有效粒径(d_(10))和均匀系数(K_(60))的界定较为宽泛,为进一步探明滤料组成对均匀级配滤... 石英砂过滤是去除水中颗粒物最常用的技术,其中均匀级配滤料因纳污能力较强、过滤周期较长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工程设计标准中对均匀级配滤料的有效粒径(d_(10))和均匀系数(K_(60))的界定较为宽泛,为进一步探明滤料组成对均匀级配滤料过滤性能的影响,通过中试试验考察了不同比例细砂(<0.9,0.9~1.0 mm)的2种均匀级配滤料滤柱的除浊效果和运行特性,并采用不同表面电位和粒径的粉末活性炭作为示踪颗粒,研究2种滤料对颗粒物的截留特性。结果表明:与细砂比例较低(16%)的滤料相比,细砂比例较高(29%)的滤料出水浊度低0.2 NTU左右,滤柱水头损失平均增长速率高8.7%~31.6%、滤层含泥率高12%~27%,以滤后水浊度为控制指标时运行周期长7 h;颗粒物截留方面,2种滤料对颗粒物的截留均随着颗粒表面电负性增大和粒径减小而降低,其中细砂比例较高的滤料对颗粒物的截留受颗粒性质影响较小,表现出更稳定的截留效果。因此,适当提高均匀级配石英砂滤料中细砂比例虽然使过滤水头损失略有增加,但能获得更低的出水浊度和更稳定的颗粒物截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 石英砂 细砂比例 颗粒性质 性能
原文传递
水库采用无砂混凝土管渗流法取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石继忠 李永业 +1 位作者 孙西欢 阎庆绂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6-128,共3页
根据渗流理论,结合工程实际,以不同配比的无砂混凝土管为研究对象,探讨无砂混凝土管在不同粒径滤料的颗粒级配和多种防冲层材料条件下对渗流取水效能所产生的影响和变化规律。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水库采用无砂混凝土管取水的能力是可... 根据渗流理论,结合工程实际,以不同配比的无砂混凝土管为研究对象,探讨无砂混凝土管在不同粒径滤料的颗粒级配和多种防冲层材料条件下对渗流取水效能所产生的影响和变化规律。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水库采用无砂混凝土管取水的能力是可观有效的,滤料颗粒继配良好,防冲层为无砂混凝土板时无砂混凝土管的渗流能力和取水效率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取水 渗流法 无砂混凝土管 滤料级配
下载PDF
Fe^(2+)对单级除铁除锰滤池除锰成熟期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威 倪小溪 +5 位作者 余华荣 杜星 陈志和 刘伟 李虹 李圭白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10,共5页
以哈尔滨某地含高浓度铁锰地下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进水Fe^(2+)浓度对单级非均匀级配石英砂滤料除铁除锰滤柱启动期间成熟期的影响。试验中,Fe^(2+)和Mn^(2+)可被单级滤柱相继去除,滤柱上层是棕褐色的除铁层,滤柱下层为黑褐色的除锰层,... 以哈尔滨某地含高浓度铁锰地下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进水Fe^(2+)浓度对单级非均匀级配石英砂滤料除铁除锰滤柱启动期间成熟期的影响。试验中,Fe^(2+)和Mn^(2+)可被单级滤柱相继去除,滤柱上层是棕褐色的除铁层,滤柱下层为黑褐色的除锰层,进水中的Fe^(2+)易于被去除,而Mn^(2+)的去除则受进水中Fe^(2+)浓度的影响。试验表明,锰质滤膜受Fe^(2+)污染可致滤膜中的锰被还原溶出,控制因素是锰膜对Fe^(2+)的单位吸附量,而非水中Fe^(2+)浓度。进水中Fe^(2+)浓度很低时,除锰成熟期较短(45 d),随着进水中Fe^(2+)浓度的增加,滤池中除铁层增厚,导致除锰层被压缩,除锰层中锰质活性滤膜受到Fe^(2+)污染的程度不断加重,滤池除锰成熟期显著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除铁除锰 Fe^2+浓度 非均匀 除锰成熟期
原文传递
炭砂滤池在饮用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12
15
作者 冯硕 张晓健 +1 位作者 陈超 杨至瑜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19,共4页
面对普遍存在的微污染水源水质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日益提高,自来水厂有必要采用深度处理工艺。炭砂滤池在保证有效去除浊度的基础上,可以增强对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且炭砂滤池只需对水厂砂滤池进行改造,基建及日常运行... 面对普遍存在的微污染水源水质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日益提高,自来水厂有必要采用深度处理工艺。炭砂滤池在保证有效去除浊度的基础上,可以增强对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且炭砂滤池只需对水厂砂滤池进行改造,基建及日常运行管理费用较低,因此适用于我国自来水厂的提标改造。炭砂滤池的运行受到反冲洗、温度、预氧化和空床接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其出水安全性尤其是出水生物安全性的问题亟待研究。为保证炭砂滤池在工程上的成功应用和推广,需进一步研究滤料级配、组合工艺运行以及滤池内的微生物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处理 出水安全性 滤料级配 组合工艺 微生物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