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滴灌带间距和灌水定额对春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赵妍 王凤新 +2 位作者 周奇 杨开静 张友良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4期194-199,共6页
为了探究春小麦合适的滴灌灌水定额和滴灌带间距组合,2015年3—7月进行了春小麦大田试验,研究3种滴灌带间距(D1:60 cm、D2:90 cm、D3:120 cm)和3种灌水定额(I1:35 mm、I2:45 mm、I3:55 mm)对西北旱区春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为了探究春小麦合适的滴灌灌水定额和滴灌带间距组合,2015年3—7月进行了春小麦大田试验,研究3种滴灌带间距(D1:60 cm、D2:90 cm、D3:120 cm)和3种灌水定额(I1:35 mm、I2:45 mm、I3:55 mm)对西北旱区春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处理为D1I2达到8964 kg/hm^2。当滴灌带间距为60 cm和90 cm时,灌水定额从35 mm增加至45 mm时产量显著增加,灌水定额达到55 mm时产量分别下降9.5%和2.2%。灌水定额为35 mm和45 mm时,滴灌带间距60 cm的处理产量显著高于滴灌带间距120 cm的处理;灌水定额增加到55 mm时,3个滴灌带间距处理产量无显著差异。水分利用效率在1.57~2.11 kg/m^3间变化,最高的为D2I2处理。综合考虑产量、灌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滴灌带投入,D2I2处理是该地区最优的滴灌带间距和灌水定额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滴灌带间距 灌水定额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西北地区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参数优化——灌水频率及滴灌带间距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兴法 张洲笔 黄泽军 《农业工程》 2019年第8期72-78,共7页
为探究西北半干旱地区适宜的膜下滴灌技术参数,以春玉米为试验对象,以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为典型试验区,于2017年3—9月开展大田试验,分析了膜下滴灌灌水频率(P1∶5 d、P2∶7 d、P3∶9 d)及滴灌带间距(J1∶0. 9m、J2∶1. 1 m、J3∶1. 3 m... 为探究西北半干旱地区适宜的膜下滴灌技术参数,以春玉米为试验对象,以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为典型试验区,于2017年3—9月开展大田试验,分析了膜下滴灌灌水频率(P1∶5 d、P2∶7 d、P3∶9 d)及滴灌带间距(J1∶0. 9m、J2∶1. 1 m、J3∶1. 3 m)交互组合下对土壤水氮分布规律、春玉米生理特性指标、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滴灌带间距相同时,灌水频率越高,湿润带宽度越小、各层土壤水氮含量波动幅度越小,同一土层深度处中低频处理平均土壤含水率较高;当灌水频率相同时,滴灌带间距较大的处理向土壤深层运移的水分较多。灌水频率相同时,滴灌带间距较小的处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较高;滴灌带间距相同时,中高频处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较高;P1J1处理产量最高,为16 485. 25 kg/hm^2,其次是P2J2处理,产量为16 292. 21 kg/hm^2,但P2J2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达到3. 66 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膜下滴灌 灌水频率 滴灌带间距
下载PDF
新疆砾石地葡萄滴灌带合理设计及布设参数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若男 王全九 杨艳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0-46,共7页
为了摸清新疆含砾石复杂土壤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规律,优化葡萄滴灌系统设计中的各项设计参数及合理布设,该文通过田间交汇试验确定合适的滴头间距为30cm,并借助Hydrus-2D数值模型确定了土壤水力参数,同时运用该数值模型模拟了不同滴头... 为了摸清新疆含砾石复杂土壤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规律,优化葡萄滴灌系统设计中的各项设计参数及合理布设,该文通过田间交汇试验确定合适的滴头间距为30cm,并借助Hydrus-2D数值模型确定了土壤水力参数,同时运用该数值模型模拟了不同滴头流量和滴灌带水平间距布设形式下地表滴灌土壤水分分布特征。根据土壤湿润体特征结合葡萄根系分布规律,确定新疆砾石地葡萄滴灌系统合理的滴头流量为2.5~3.0L/h,滴灌带水平间距为60cm。该结果可为新疆砾石地复杂土壤葡萄滴灌系统的科学设计和田间合理布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分析 土壤 土壤含水率 分布 水力参数 滴头流量 滴灌带间距
下载PDF
豫北地区冬小麦滴灌灌水技术参数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衣若晨 申孝军 +4 位作者 李松敏 薛铸 董建舒 杨丽霞 高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8-216,共9页
为优化豫北地区冬小麦在滴灌条件下的灌水技术参数,通过田间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滴头流量(2.0,4.0,6.0 L/h)和滴灌带间距(40,60,80,100,120 cm)对灌溉水在土壤中分布、冬小麦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就灌水均匀度而言,缩... 为优化豫北地区冬小麦在滴灌条件下的灌水技术参数,通过田间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滴头流量(2.0,4.0,6.0 L/h)和滴灌带间距(40,60,80,100,120 cm)对灌溉水在土壤中分布、冬小麦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就灌水均匀度而言,缩小滴灌带间距和增加滴头流量可以提高灌溉水在冬小麦根区的分布均匀度;本试验条件下滴灌带铺设超过80 cm,会影响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滴灌带间距相同时,冬小麦产量随着滴头流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就水分利用效率而言,适宜的滴灌带间距及滴头流量组合能在同一灌水条件下,有效减小耗水量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本试验条件下滴灌带间距60 cm、滴头流量2.0 L/h的参数组合的产量最高,达到10626.45 kg/hm 2,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达到2.42 kg/m 3。综合分析灌溉水均匀度、冬小麦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滴灌带间距60 cm、滴头流量2.0 L/h,以及滴灌带间距80 cm、滴头流量6.0 L/h的参数组合是适宜的冬小麦滴灌灌水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滴头流量 滴灌带间距 灌水定额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土壤水分
下载PDF
基于作物耗水特性的夹砂地膜下滴灌模式优选 被引量:2
5
作者 周立峰 吴淑芳 +1 位作者 齐智娟 张体彬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3-190,共8页
在2个灌水水平下(I1:高水,I2:低水)以不同滴灌带间距(A1:1 m,A2:0.5 m)与覆膜方式(M1:全膜覆盖,M2:半膜覆盖)进行2 a田间试验,结合作物产量、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以及产投比筛选适宜的膜下滴灌模式,并利用产量水分敏感系数(ky)确定最... 在2个灌水水平下(I1:高水,I2:低水)以不同滴灌带间距(A1:1 m,A2:0.5 m)与覆膜方式(M1:全膜覆盖,M2:半膜覆盖)进行2 a田间试验,结合作物产量、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以及产投比筛选适宜的膜下滴灌模式,并利用产量水分敏感系数(ky)确定最优的膜下滴灌模式。结果表明:在低频灌溉模式下,部分覆膜处理的蒸腾(ET)高于全覆膜处理,而产量和WUE低于全覆膜处理。尽管滴灌带间距对ET的影响不明显,然而在高水处理下,"一管单行"作物的产量与WUE高于"一管双行"。高频灌溉模式下,作物产量及WUE对灌溉量、覆膜方式、滴灌带间距的响应呈现耦合性。低频灌溉条件下,ky对灌溉量及滴灌带间距的响应均不显著,而部分覆盖处理WUE低,ky高,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敏感。高频灌溉条件下,覆膜方式、灌溉量以及滴灌带间距均对ky产生影响。高频灌溉条件下,ky能对经WUE筛选出的膜下滴灌处理进行进一步的优选。基于ky的结果,结合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产投比,建议在高频灌溉条件下采取"全膜低水+一管双行"模式或"半膜高水+一管单行"模式,在低频灌溉条件下采取全膜高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水 灌溉频率 滴灌带间距 水分利用效率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 膜下滴灌
下载PDF
吐鲁番地区不同灌水量和毛管间距对葡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赵建国 马英杰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5-28,37,共5页
2013年对吐鲁番葡萄采用滴灌方式进行灌水实验,灌溉定额分别为720、850和960mm,滴灌带间距设置为40和60cm,监测并分析葡萄生长期生长指标、耗水和产量等数据。结果表明:滴灌带间距为60cm时的葡萄在各项生长指标和产量上优于滴灌带间距为... 2013年对吐鲁番葡萄采用滴灌方式进行灌水实验,灌溉定额分别为720、850和960mm,滴灌带间距设置为40和60cm,监测并分析葡萄生长期生长指标、耗水和产量等数据。结果表明:滴灌带间距为60cm时的葡萄在各项生长指标和产量上优于滴灌带间距为40cm的处理;各灌溉定额处理的葡萄整个生长期耗水由低到高再降低,耗水量和耗水强度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大,其中葡萄的浆果膨大期耗水量最大,其他依次为浆果成熟期和枝蔓成熟期、新梢生长期、花期和萌芽期;灌溉定额850mm的W2处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也最高,优于灌溉定额960mm的W3处理,增加灌水量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增加葡萄产量。在综合考虑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情况下,滴灌带铺设间距为60cm,灌溉定额为850m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滴灌 滴灌带间距 耗水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地下滴灌技术在紫花苜蓿种植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吴文奇 夏玉慧 +2 位作者 张志芬 王江 汪有科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17,共4页
试验研究了不同滴灌带布设方式对紫花苜蓿的植株高度、茎粗、分枝数、根系生长、根系密度和产量等指标的影响,以期为滴灌在人工牧草种植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滴管带埋设深度和间距不同对苜蓿各个生育期生长特性指标影响不同。... 试验研究了不同滴灌带布设方式对紫花苜蓿的植株高度、茎粗、分枝数、根系生长、根系密度和产量等指标的影响,以期为滴灌在人工牧草种植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滴管带埋设深度和间距不同对苜蓿各个生育期生长特性指标影响不同。在苗期,埋设深度为10 cm间距为90 cm的处理,有利于苜蓿生长。从分枝期起,埋设深度为30 cm、间距为90 cm的处理优于其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滴灌 滴灌埋深 滴灌带间距
下载PDF
地下滴灌技术在紫花苜蓿种植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文奇 夏玉慧 +2 位作者 张志芬 王江 汪有科 《内蒙古水利》 2008年第6期84-87,共4页
试验研究了不同滴灌带布设方式对紫花苜蓿的植株高度、茎粗、分枝数、根系生长、根系密度和产量等指标的影响,以期为滴灌在人工牧草种植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滴管带埋设深度和间距不同对苜蓿各个生育期生长特性指标影响不同。... 试验研究了不同滴灌带布设方式对紫花苜蓿的植株高度、茎粗、分枝数、根系生长、根系密度和产量等指标的影响,以期为滴灌在人工牧草种植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滴管带埋设深度和间距不同对苜蓿各个生育期生长特性指标影响不同。在苗期,埋设深度为10 cm间距为90 cm的处理,有利于苜蓿生长。从分枝期起,埋设深度为30 cm间距为90 cm的处理优于其它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滴灌 滴灌埋深 滴灌带间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