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漂浮导管检查:病理生理学及方法学
1
作者 Kress,P 王琳 《德国医学》 1992年第4期229-231,共3页
关键词 漂浮导管检查 病理生理学
下载PDF
等待心脏移植患者术前行右心漂浮导管检查临床应用及护理策略分析
2
作者 蒋春艳 赵刚 +2 位作者 诸国萍 付庆辉 卫建华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3年第3期164-168,共5页
心脏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主要手段^([1,2])。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作为终末期心力衰竭常见的并发症,是心脏移植的高危因素,可能会增加心脏移植术后右心衰竭发生风险和受者术后早期病死率^([3,4])。PH是指静... 心脏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主要手段^([1,2])。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作为终末期心力衰竭常见的并发症,是心脏移植的高危因素,可能会增加心脏移植术后右心衰竭发生风险和受者术后早期病死率^([3,4])。PH是指静息状态下,经右心导管检查(right heart catheterization,RHC)测定的肺动脉平均压(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mPAP)≥25 mmHg(1 mmHg=0.133 kPa,下同)^([5]);202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与呼吸学会更新了PH的诊断标准,为mPAP≥20 mmHg^([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右心漂浮导管检查 围手术期管理
原文传递
危重肺心病患者漂浮导管的检查和留置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振辉 邹霞英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1996年第3期137-138,共2页
危重肺心病患者漂浮导管的检查和留置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郭振辉,邹霞英,广州510010危重病人的监护是现代危重病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的必要条件。无论是既往的血液动力学或是最新的氧动力学监测、右心漂浮导管检查术都是必备的手... 危重肺心病患者漂浮导管的检查和留置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郭振辉,邹霞英,广州510010危重病人的监护是现代危重病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的必要条件。无论是既往的血液动力学或是最新的氧动力学监测、右心漂浮导管检查术都是必备的手段。本文对23例危重肺心病患者漂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漂浮导管检查 导管留置
下载PDF
应用SMART原则培训护士床旁漂浮导管检查配合技能
4
作者 张辰 梁涛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4期85-86,共2页
漂浮导管检查是通过尖端带有气囊的四腔或六腔SWAN—GANZ导管,由颈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依次进入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测量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检查方法。通过这些参数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心肺功能状况,也可以帮助鉴别诊断和选择... 漂浮导管检查是通过尖端带有气囊的四腔或六腔SWAN—GANZ导管,由颈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依次进入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测量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检查方法。通过这些参数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心肺功能状况,也可以帮助鉴别诊断和选择心血管药物及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导管检查 检查配合 锁骨下静脉穿刺 血流动力学指标 技能 床旁 护士 培训
原文传递
59例心力衰竭患者在漂浮导管监测指导下治疗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丽 邱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20期167-168,共2页
关键词 漂浮导管检查 心力衰竭患者 导管监测 治疗 吉林市中心医院 肺循环阻力 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漂浮导管评估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邢建洲 王志维 +3 位作者 高尚志 林道明 夏军 李罗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88-491,共4页
目的研究漂浮导管评估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方法85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男39例,女46例,年龄(22.8±16.5)岁,体重(46.4±12.1)kg,单纯室间隔缺损42例,房间隔缺损11例,室间隔... 目的研究漂浮导管评估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方法85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男39例,女46例,年龄(22.8±16.5)岁,体重(46.4±12.1)kg,单纯室间隔缺损42例,房间隔缺损11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9例,动脉导管未闭7例,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5例,其他11例。右侧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插入漂浮导管,动态监测肺动脉压、评估血流动力学,行急性肺血管反应试验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与漂浮导管相比超声心动图对重度肺动脉高压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8%对100%,P〉0.05),评估肺动脉收缩压偏低[(118.2±44.7)mmHg(1mmHg=0.133kPa)对(139.5±32.3)mmHg,P〈0.05,),对艾森门格综合征诊断有较高假阳性率(8.4%对0,P〈0.01)。漂浮导管测定平均肺动脉收缩压/平均肱动脉收缩压值1.22±0.35;平均肺动脉平均压/平均肱动脉平均压值1.07±0.11;肺血管总阻力(17.6±8.3)wood单位,剔除14例艾森门格综合征患者后肺血管总阻力为(11.3±3.7)wood单位,急性肺血管反应试验阳性67例,确诊艾森门格综合征14例。大量双向分流7例。漂浮导管检查中发生穿刺部位血肿2例。结论漂浮导管检查评估肺动脉高压的程度、性质和血流动力学情况安全、准确,同时可进行急性肺血管反应试验和药物敏感试验,可为制定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肺动脉高压 漂浮导管检查 超声心动图
原文传递
心衰患者102例外周静脉压升高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7
作者 隋向前 邓旻 +1 位作者 朱仕兵 黄进宇 《中国乡村医药》 2006年第12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外周静脉压 心衰患者 多因素分析 静脉压升高 单因素 SWAN-GANZ 漂浮导管检查 超声心动图检查
下载PDF
新疆部分地区肺动脉高压患者调查现状与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峰 姜鹏 +3 位作者 张建立 梁培强 库丽加那提 张羽 《新疆医学》 2016年第5期505-507,共3页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注册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分类、地域分布、治疗方案及预后分析。方法对我中心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随访的70名肺动脉高压注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肺动脉高压的高发...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注册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分类、地域分布、治疗方案及预后分析。方法对我中心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随访的70名肺动脉高压注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肺动脉高压的高发地区且患者分布地域广,女性多于男性,肺动脉高压类型以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多见,我区肺动脉高压患者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阳性率等同于全国水平。结论由于经济落后、认识不足、治疗不规范等原因,我区患者死亡率较高,疾病规范化治疗水平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右心漂浮导管检查 肺动脉造影 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
下载PDF
肺动脉高压致双向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指征 被引量:4
9
作者 邢建洲 王志维 +3 位作者 李罗成 高尚志 林道明 夏军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9-301,304,共4页
目的:研究重度肺动脉高压致双向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畸形患者血流动力学特点及其治疗方法选择。方法:漂浮导管动态监测肺动脉压,评估血流动力学、急性肺血管反应试验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双向分流量;采用单向活瓣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房间... 目的:研究重度肺动脉高压致双向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畸形患者血流动力学特点及其治疗方法选择。方法:漂浮导管动态监测肺动脉压,评估血流动力学、急性肺血管反应试验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双向分流量;采用单向活瓣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或未闭动脉导管,改良DeVega术或人工成形环成形三尖瓣。结果: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尚未发展到艾森门格氏综合征的患者71例,术前肺、体循环血量比为1.11-2.61(平均1.65±1.38),肺、体动脉收缩压比为1.21±0.30,肺、体动脉平均压比为0.97±0.13,全肺血管总阻力为(12.3±3.7)Wood单位,急性肺血管反应试验阳性为67例,肺、体循环血流量比≥1.25为69例,左向右分流量和右向左分流量均超过30%心排量为7例;术后平均肺动脉压显著下降[(90.4±22.6)mmHg比(73.7±28.1)mm-Hg,P<0.05],体动脉氧分压显著升高[(60.1±9.6)mmHg比(76.8±12.4)mmHg,P<0.01],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9.7%(14/71),其中呼吸道感染为7.0%(5/71),右心功能不全11.3%(8/71),5例经治疗好转后出院,3例死亡,手术死亡为5.3%(4/71),主要死亡原因为右心功能衰竭。结论: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致双向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漂浮导管检查提示急性肺血管反应试验阳性和/或大量双向分流的患者,外科治疗有助于改善右心功能和缺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漂浮导管检查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资讯
10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4年第24期5-11,共7页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疾病家谱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发展形式,它能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变。没有NASH的门脉纤维化称为孤立性门脉纤维化(IPF)。Abrams等观察和分析病态肥胖患者的肝活检及生化检查发现,单...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疾病家谱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发展形式,它能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变。没有NASH的门脉纤维化称为孤立性门脉纤维化(IPF)。Abrams等观察和分析病态肥胖患者的肝活检及生化检查发现,单纯脂肪肝(FL)、IPF和NASH分别占NAFLD患者总数的30.3%、33.3%和36.4%。IPF的生化检查指标介于FL和NASH之间。他们认为:无NASH的门脉纤维化是病态肥胖患者NAFLD的一个亚型,其与血糖代谢失调有关。在NAFLD的疾病家谱中,IPF可能排在NASH之前FL之后,即:FL、IPF、NASH(Hepatology,2004,40:475-483)。肥胖和体重指数是NASH进展的惟一相关因素 阿根廷研究人员对未治疗的NASH患者再次活检,发现首次活检4.3(3.0-14.3)年后,有纤维化(P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病死率 NAFLD 漂浮导管检查 死亡率 络病理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乳房再造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