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中国音乐剧演员培养的构想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媚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65-266,共2页
20世纪80年代,顺应我国改革开放的潮流,音乐剧成为一种时尚的艺术步入中国。在音乐剧创作团体中,音乐剧演员是其核心要素,其他创作元素如剧本、音乐、舞蹈等在剧中的高度整合,最终是由演员的表演创作来体现的。因此音乐剧演员的素质高... 20世纪80年代,顺应我国改革开放的潮流,音乐剧成为一种时尚的艺术步入中国。在音乐剧创作团体中,音乐剧演员是其核心要素,其他创作元素如剧本、音乐、舞蹈等在剧中的高度整合,最终是由演员的表演创作来体现的。因此音乐剧演员的素质高低与技能优劣会直接影响到音乐剧的质量。在我国,音乐剧演员的培养还处在探索阶段,而国外在这方面已有了成熟的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剧 演员培养 音乐剧教学
下载PDF
对比中日两国音乐剧文化发展的模式——谈音乐剧演员培养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满宁 《戏剧之家》 2020年第24期25-26,共2页
音乐剧这种表演形式起源于西方,近几十年在中日等亚洲国家也逐渐兴起,但中日在音乐剧文化的发展模式上存在一定差异,导致音乐剧文化的发展成果差距较大。分析中日音乐剧文化发展模式的差异,吸取优秀音乐剧经验,对中国音乐剧演员的培养... 音乐剧这种表演形式起源于西方,近几十年在中日等亚洲国家也逐渐兴起,但中日在音乐剧文化的发展模式上存在一定差异,导致音乐剧文化的发展成果差距较大。分析中日音乐剧文化发展模式的差异,吸取优秀音乐剧经验,对中国音乐剧演员的培养大有裨益。本文从中日两国音乐剧文化发展模式的差异分析入手,探讨了音乐剧文化发展中对音乐剧演员素质的要求,并探讨了中国音乐剧文化发展中应如何培养音乐剧演员,旨在为中国音乐剧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多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差异 音乐剧文化 音乐剧演员培养
下载PDF
经典名著与演员培养──表演系排演奥尼尔《悲悼》研讨记要 被引量:2
3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91-97,共7页
关键词 《悲悼》 奥尼尔 演员培养 经典名著 电影学院 《北京人》 悲剧精神 莫扎特 小剧场 奥尼尔戏剧
下载PDF
论杂技演员培养的基本要素
4
作者 雍萍 《活力》 2008年第9期80-80,共1页
杂技艺术是一门综合形体表演艺术,要培养出有过硬的杂技技巧,又能尽快出节目的新一代杂技演员.必须以科学的训练方法进行教学。
关键词 杂技艺术 演员培养 身体形态 训练方法 表演艺术 杂技演员 优秀人才 身体素质
下载PDF
程门学子初长成 青年京剧演员培养与成长座谈会
5
作者 李玲玉 孙晨曦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4-24,I0001,共2页
近日,京剧程派新人张茜在逸夫舞台举行了《秋色茜香分外艳》专场演出,虽然只是中国戏曲学院大四学生,且首次在沪演出,但凭借其扎实的基本功,张茜的《三击掌》和《三娘教子》赢得了上海观众的喝彩。在之后举办的座谈会上,沪上专家认为,... 近日,京剧程派新人张茜在逸夫舞台举行了《秋色茜香分外艳》专场演出,虽然只是中国戏曲学院大四学生,且首次在沪演出,但凭借其扎实的基本功,张茜的《三击掌》和《三娘教子》赢得了上海观众的喝彩。在之后举办的座谈会上,沪上专家认为,张茜在程派名师李文敏的悉心指导下,唱、念、做基本功扎实,虽然目前还只是一名学生,但其舞台表现已具一定水准,专家们还根据演出情况,为她将来艺术发展进行把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座谈会 演员培养 京剧 成长 青年 专场演出 中国戏曲学院 《三娘教子》
下载PDF
技与艺——小议杂技创作与演员培养
6
作者 刘国懿 《杂技与魔术》 2014年第3期50-51,共2页
杂技是什么?通常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利用各式道具,以惊险技巧和高难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进行表演的人体艺术。具体表现有吊子、爬竿、走钢丝、钻圈、手技、顶技、蹬技、车技、柔术等。大范围来讲还包括驯兽、滑稽、口技、魔术等,... 杂技是什么?通常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利用各式道具,以惊险技巧和高难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进行表演的人体艺术。具体表现有吊子、爬竿、走钢丝、钻圈、手技、顶技、蹬技、车技、柔术等。大范围来讲还包括驯兽、滑稽、口技、魔术等,在外国杂技也被称为马戏。根据表演条件和环境的不同又有舞台杂技、冰上杂技、水上杂技、高空杂技等区分。在我国,杂技在春秋战国时已具有了基本的雏形,汉代时候是百戏的重要内容。以后各个朝代都有所发展,逐渐形成具有鲜明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表演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技 演员培养 创作 表演艺术 人体艺术 表现手段 春秋战国 地域特色
下载PDF
浅谈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与演员培养的关系
7
作者 吕郦 《神州》 2018年第18期54-54,共1页
任何舞蹈派别都需要相对符合自己风格审美的训练手段。以对学科的发展作铺垫。古典舞的基本功训练目的明确,就是要培养出符合本学科风格特点的专业舞蹈演员。从80年代开始中国古典舞已经告别了单一教材带来的困扰,将基本功与风格化训... 任何舞蹈派别都需要相对符合自己风格审美的训练手段。以对学科的发展作铺垫。古典舞的基本功训练目的明确,就是要培养出符合本学科风格特点的专业舞蹈演员。从80年代开始中国古典舞已经告别了单一教材带来的困扰,将基本功与风格化训练相结合的举动至今,所达到的效果是无可厚非的。古典舞的专业特点已经明显的指出风格性的重要。基本功的训练目的是解决舞蹈演员肢体功能的第一步,随之而来的是对舞蹈演员肢体语言的二步。层层递进的关系也是结合课的突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舞 演员培养 基本功 训练课 舞蹈演员 风格特点 训练目的 训练手段
下载PDF
杂技演员培养的基本要素
8
作者 赵红光 《剧影月报》 2019年第3期76-76,共1页
中国的百花园中,杂技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独树一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杂技艺术不仅被国人所喜爱更是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光彩,一台又一台的精品晚会在国际舞台上夺金摘银为国争光。杂技是包括各种体能和技巧的表演艺术,基础训练年龄小... 中国的百花园中,杂技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独树一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杂技艺术不仅被国人所喜爱更是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光彩,一台又一台的精品晚会在国际舞台上夺金摘银为国争光。杂技是包括各种体能和技巧的表演艺术,基础训练年龄小,离开舞台早,艺术生命短,是杂技演员的特点。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如何培养杂技人才就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比较棘手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技艺术 演员培养 国际舞台 表演艺术 训练年龄 艺术生命 杂技演员
下载PDF
论梅兰芳的京剧演员培养理论与实践(上)
9
作者 郑传寅 《中国京剧》 2024年第3期104-106,共3页
京剧人才既包含剧作家、评论家,也包含表演艺术家,还包含作曲、鼓师、琴师、服装、灯光、布景、化妆等专业的工作者。不同专业人才的培养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各自不同的方法、途经和内容。这里仅以梅兰芳为个案,就其演员培养理论与实践略... 京剧人才既包含剧作家、评论家,也包含表演艺术家,还包含作曲、鼓师、琴师、服装、灯光、布景、化妆等专业的工作者。不同专业人才的培养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各自不同的方法、途经和内容。这里仅以梅兰芳为个案,就其演员培养理论与实践略陈鄙见。好戏除了要求有好剧本之外,更要求有“好角”。剧本虽好,如果没有“好角”是无法吸引观众的。剧本一般,如果“角儿”特别突出,却仍然会有观众。这就是戏曲圈中所说的“人保戏”,特别重视演员培养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就创造了“人保戏”的奇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演员 演员培养 梅兰芳 理论与实践 鼓师 布景 剧本
原文传递
“歌、表、舞”复合型教学模式下中国民族歌剧演员的培养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玉昆 《戏剧之家》 2015年第3期19-20,共2页
无论是中国民族歌剧还是戏曲艺术,都是我国民族表演艺术的典型戏剧形式,它们在演员的教学与培养上都是以"歌、表、舞"为核心技术与元素来进行复合型训练的。同时它们之间在艺术形式、演员培养、传承发展等方面又有着千丝万缕... 无论是中国民族歌剧还是戏曲艺术,都是我国民族表演艺术的典型戏剧形式,它们在演员的教学与培养上都是以"歌、表、舞"为核心技术与元素来进行复合型训练的。同时它们之间在艺术形式、演员培养、传承发展等方面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表、舞” 演员培养 民族歌剧 戏曲
下载PDF
程派艺术的源头活水:罗瘿公《鞠部丛谈》与演员培养观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珊珊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45,共4页
罗瘿公雅善文学,长期寄迹梨园,熟悉晚清、民国时期的京剧演员和演出状况,积累了丰富的剧本编创经验,对京剧演员技艺的培养与品鉴颇有见地,不仅是近代北京诗社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更是驰誉当世的京剧评论者。其遗著《鞠部丛谈》记述了晚清... 罗瘿公雅善文学,长期寄迹梨园,熟悉晚清、民国时期的京剧演员和演出状况,积累了丰富的剧本编创经验,对京剧演员技艺的培养与品鉴颇有见地,不仅是近代北京诗社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更是驰誉当世的京剧评论者。其遗著《鞠部丛谈》记述了晚清、民国时期众多京剧演员的生平事迹、亲缘与师承、性情与才华,亦蕴藏着罗瘿公在京剧演员培养方面的许多观念,这对程砚秋成长为京剧名旦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对研究近代京剧演员、剧目、剧场及表演理论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瘿公 《鞠部丛谈》 程砚秋 京剧演员培养
原文传递
声乐教学模式改革初探——兼谈音乐剧演员培养 被引量:2
12
作者 魏冉 《艺术教育》 2007年第10期40-41,共2页
随着音乐剧在我国的兴起.21世纪社会人才的需求是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旧的教育理念培养出的学生已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音乐教育理念的创新也被作为一个重要的改革提到了重点。文章重点说明了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新路子。顺应时代来... 随着音乐剧在我国的兴起.21世纪社会人才的需求是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旧的教育理念培养出的学生已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音乐教育理念的创新也被作为一个重要的改革提到了重点。文章重点说明了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新路子。顺应时代来培养多元化的复合型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教学 横式 改革 音乐剧演员培养
原文传递
浅淡国学教育对演员培养的几点思考
13
作者 刘畅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0-93,共4页
从2002年中国电影票房9、5亿、国产影岸总量100部,到2013年的217.69亿票房总额及628部国产影片的数字变化来看,中国影视市场的需求状况是不言而喻的。纵然短短的11年间,我国的电影票房净增长约23倍。然而,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 从2002年中国电影票房9、5亿、国产影岸总量100部,到2013年的217.69亿票房总额及628部国产影片的数字变化来看,中国影视市场的需求状况是不言而喻的。纵然短短的11年间,我国的电影票房净增长约23倍。然而,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演员却是凤毛麟角,寥寥无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员培养 国学教育 电影票房 国产影片 国际影响力 需求状况 影视市场 电影演员
原文传递
戏曲演员培养新模式的经验所思——有感于歌仔戏《邵江海》演员的成长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薇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2-124,共3页
关键词 《邵江海》 演员培养 歌仔戏 戏曲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经验 中国戏剧节 专业教师
原文传递
越剧演员培养探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依群 《戏曲研究》 CSSCI 2016年第4期86-102,共17页
著名戏剧家刘厚生先生曾言:“一种戏曲的发展成长,最少要具备这样几个条件:一要有市场;二要有剧种的艺术特色;三要有好戏好演员。三者互为因果,缺一不可。”①越剧是幸运的,它之所以稳定发展,因为它的栖息地是富庶的江浙沪地区... 著名戏剧家刘厚生先生曾言:“一种戏曲的发展成长,最少要具备这样几个条件:一要有市场;二要有剧种的艺术特色;三要有好戏好演员。三者互为因果,缺一不可。”①越剧是幸运的,它之所以稳定发展,因为它的栖息地是富庶的江浙沪地区,经济发达,市场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员培养 越剧 相对稳定 江浙沪地区 艺术特色 经济发达 戏剧家 栖息地
原文传递
京剧艺术的青春之旅——浅谈湖北省京剧院对青年演员的培养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倩如 杨建港 《戏剧之家》 2016年第4期4-7,共4页
2016年是朱世慧担任湖北省京剧院院长的第十一年,在这十一年时间里,他的工作重心从舞台表演转向了艺术管理,为湖北省京剧院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京剧演员。本文即从青年演员培养的角度,总结朱世慧对湖北省京剧院的贡献。
关键词 京剧 朱世慧 青年演员培养
下载PDF
莆仙戏民营剧团的演员培养与剧种危机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帆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8-70,共3页
有“宋元南戏活化石”之称的莆仙戏,主要流行于福建莆田、仙游两地。上世纪80年代,莆仙戏民营剧团复兴,根据2006年该市文化局演出管理处调查表,共有民营剧团106家,另有季节1螺0团20多家,演员1824人,2010年登记129家。这些团年演... 有“宋元南戏活化石”之称的莆仙戏,主要流行于福建莆田、仙游两地。上世纪80年代,莆仙戏民营剧团复兴,根据2006年该市文化局演出管理处调查表,共有民营剧团106家,另有季节1螺0团20多家,演员1824人,2010年登记129家。这些团年演出总场次1斤7万场,然而,在貌似兴盛的演出中,潜藏着严峻的剧种危机表演、化妆、服装、音乐、剧本等剧目生产各环节都显示出剧种特色正在迅速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剧团 剧种特色 演员培养 莆仙戏 危机 演出管理 2010年 80年代
原文传递
“养成新人材”:民国戏曲演员的文化教育与学术训练 被引量:1
18
作者 简贵灯 《美育学刊》 2022年第5期91-99,共9页
进入民国之后,无论是新型戏曲教育机构,还是传统的科班,均将文化教育纳入戏曲演员的培养之中,培养有知识的演员成为戏曲教育者的共识。20世纪30年代,附属于研究机构的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国剧传习所的出现,突破了戏曲教育的办学体制,将... 进入民国之后,无论是新型戏曲教育机构,还是传统的科班,均将文化教育纳入戏曲演员的培养之中,培养有知识的演员成为戏曲教育者的共识。20世纪30年代,附属于研究机构的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国剧传习所的出现,突破了戏曲教育的办学体制,将学术研究引入戏曲教育中。通过将学术要求引入课堂标准,开设“专家大课”“特种讲演”及训练学术习作等方法来培养演员的学术素养。技艺之外,将文化、学术引入到戏曲演员培养之中,这种培养模式基本奠定了现代戏曲教育的样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教育 演员培养 文化教育 学术训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