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长寿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而生命统计与分析是研究人们健康状况的重要内容。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lost,PYLL)是衡量某个死因对一定年龄范围内某人群寿命危害程度的流行病学指标,在国外被应用于评价居民健康水平...健康长寿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而生命统计与分析是研究人们健康状况的重要内容。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lost,PYLL)是衡量某个死因对一定年龄范围内某人群寿命危害程度的流行病学指标,在国外被应用于评价居民健康水平。笔者以2002--2005年苏州市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PYLL分析其死因顺位,评价各类疾病对“早死”的影响,为明确重点疾病以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展开更多
目的 :了解2013年江苏省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及其所致潜在寿命损失特征,为肿瘤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江苏省死因监测系统搜集2013年恶性肿瘤的死亡个案信息,利用从公安部门获取的人口学信息,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ot...目的 :了解2013年江苏省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及其所致潜在寿命损失特征,为肿瘤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江苏省死因监测系统搜集2013年恶性肿瘤的死亡个案信息,利用从公安部门获取的人口学信息,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和标化潜在减寿年数(standardized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SPYLL)等指标,评价恶性肿瘤的死亡和早死负担及其人群分布特征。结果:2013年恶性肿瘤导致死亡135 236例,占2013年总死亡人数的29.38%,男、女分别为86 736、48 500例。恶性肿瘤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96.80/10万和111.59/10万,死亡率男女比为1.77,城乡比为0.95。死亡率前5位依次为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和结直肠肛门癌,占全部恶性肿瘤的75.10%。恶性肿瘤所致PYLL和SPYLL分别为788 367和582 620.68人年,PYLLR男女比为1.78,城乡比为0.93,PYLL前5位依次为肝癌、肺癌、胃癌、食管癌和白血病,女性中乳腺癌取代食管癌处第4位。结论:导致全人群死亡和早死的主要恶性肿瘤为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肛门癌和白血病,以及女性乳腺癌。对于恶性肿瘤死亡率和潜在减寿率,男性远高于女性、农村居民略高于城市居民。应针对重点癌种和人群,开展相关预防干预措施。展开更多
近年来,国内已开始把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简称PYLL)和减寿率(PR)分析应用于人群健康水平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疾病对人群寿命损害的程度,明确防治重点,为制定卫生策略和医学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国内...近年来,国内已开始把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简称PYLL)和减寿率(PR)分析应用于人群健康水平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疾病对人群寿命损害的程度,明确防治重点,为制定卫生策略和医学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已有一些报道(见参考文献1—4),但均限于一某市县或较小范围的人群。本研究试图对全国城乡人口的减寿年数和减寿率作一分析。展开更多
文摘健康长寿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而生命统计与分析是研究人们健康状况的重要内容。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lost,PYLL)是衡量某个死因对一定年龄范围内某人群寿命危害程度的流行病学指标,在国外被应用于评价居民健康水平。笔者以2002--2005年苏州市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PYLL分析其死因顺位,评价各类疾病对“早死”的影响,为明确重点疾病以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文摘目的 :了解2013年江苏省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及其所致潜在寿命损失特征,为肿瘤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江苏省死因监测系统搜集2013年恶性肿瘤的死亡个案信息,利用从公安部门获取的人口学信息,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和标化潜在减寿年数(standardized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SPYLL)等指标,评价恶性肿瘤的死亡和早死负担及其人群分布特征。结果:2013年恶性肿瘤导致死亡135 236例,占2013年总死亡人数的29.38%,男、女分别为86 736、48 500例。恶性肿瘤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96.80/10万和111.59/10万,死亡率男女比为1.77,城乡比为0.95。死亡率前5位依次为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和结直肠肛门癌,占全部恶性肿瘤的75.10%。恶性肿瘤所致PYLL和SPYLL分别为788 367和582 620.68人年,PYLLR男女比为1.78,城乡比为0.93,PYLL前5位依次为肝癌、肺癌、胃癌、食管癌和白血病,女性中乳腺癌取代食管癌处第4位。结论:导致全人群死亡和早死的主要恶性肿瘤为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肛门癌和白血病,以及女性乳腺癌。对于恶性肿瘤死亡率和潜在减寿率,男性远高于女性、农村居民略高于城市居民。应针对重点癌种和人群,开展相关预防干预措施。
文摘近年来,国内已开始把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简称PYLL)和减寿率(PR)分析应用于人群健康水平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疾病对人群寿命损害的程度,明确防治重点,为制定卫生策略和医学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已有一些报道(见参考文献1—4),但均限于一某市县或较小范围的人群。本研究试图对全国城乡人口的减寿年数和减寿率作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