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菜花种群潜在生境选择与空间格局预测
1
作者 吴庭天 雷金睿 +2 位作者 陈宗铸 陈小花 李苑菱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5,共11页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水菜花(Otteliacordata),喜生于清洁的水环境中,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是检验湿地环境及气候变化的关键指示物种之一,在我国仅零星分布于海南北部的火山熔岩湿地区,生存状况不容乐观。研究水菜花种群潜在生境选择及...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水菜花(Otteliacordata),喜生于清洁的水环境中,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是检验湿地环境及气候变化的关键指示物种之一,在我国仅零星分布于海南北部的火山熔岩湿地区,生存状况不容乐观。研究水菜花种群潜在生境选择及其空间格局演变,有利于加强濒危物种保护保育及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管理。该研究基于GIS平台和MaxEnt模型,结合气候、地形和土壤因子,探究水菜花种群环境限制因子及其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潜在适宜生境的演变格局。结果表明,水菜花种群对温差与降水量变化敏感,等温性、最冷季度降水量、土壤类型和年均降水量对水菜花种群分布影响显著;全新世中期-当前-2070年气候变化背景下,水菜花适宜生境面积先减小后增大,分布重心呈西南-东北-西南转移格局;未来气候情景下,水菜花种群高度和中度适宜生境缩减,低适宜生境增加,南部地区将出现新增适宜生境,东北、西北及西南部适宜生境将发生消减。该研究从气候环境角度论证了水菜花种群的潜在生境选择及空间变化特征,可为濒危物种保护保育、湿地管理及其生物多样性维护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菜花 气候变化 潜在生境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郊野公园鸟类潜在生境与人类游憩空间的协同关系研究——以上海青西郊野公园为例
2
作者 干靓 丁芷芯 +1 位作者 唐艺源 郭光普 《园林》 2023年第7期23-34,共12页
郊野公园是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游憩功能、增强城市魅力的重要载体,探索郊野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游憩服务的协同是优化郊野公园规划建设的重要方向。本研究以上海青西郊野公园为例,以鸟类作为指示性物种,探索郊野公园中鸟类潜在生... 郊野公园是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游憩功能、增强城市魅力的重要载体,探索郊野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游憩服务的协同是优化郊野公园规划建设的重要方向。本研究以上海青西郊野公园为例,以鸟类作为指示性物种,探索郊野公园中鸟类潜在生境与人类游憩热点空间的协同关系模式。利用观鸟数据服务平台数据、本地团队观测数据等多源数据,结合地表覆盖数据,推测公园内9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潜在生境的分布情况;利用百度地图慧眼平台的30 m×30 m的网格人口数据,分析人群游憩活动在公园内的时空分布特征;由此,识别鸟类潜在生境与人类游憩空间的冲突区域。最后,根据鸟类分布潜在生境划定亲自然游憩空间,提出相应环境优化策略,以期实现郊野公园既能锚固城市生态格局又能满足市民游憩需求的目标,为郊野公园的综合功能提升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潜在生境 游憩活动 协同关系 郊野公园 多源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黄腹角雉潜在生境预测 被引量:2
3
作者 庞丽芳 庾太林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3-133,共11页
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是进行生物资源深入研究、开发和制定保护战略的基础。由于栖息地的破坏,中国特有种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被列为易危等级。本研究基于筛选的298个黄腹角雉分布点和12个环境因子... 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是进行生物资源深入研究、开发和制定保护战略的基础。由于栖息地的破坏,中国特有种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被列为易危等级。本研究基于筛选的298个黄腹角雉分布点和12个环境因子,利用MaxEnt模型预测该物种的潜在适宜生境。结果发现:1)影响黄腹角雉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降水、气温和植被类型;2)黄腹角雉的潜在生境总面积约66.76×10^(4)km^(2),低适生生境面积约33.38×10^(4)km^(2),中适生生境面积约20.04×10^(4)km^(2),高适生生境面积约13.34×10^(4)km^(2);3)黄腹角雉潜在高适宜生境的分布与其分布密度高度吻合,主要集中在闽北地区和桂东北地区。因此,建议加强对闽北地区和桂东北地区等高适宜生境的保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腹角雉 环境因子 潜在生境分布 MaxEnt模型
下载PDF
气候变化情景下外来森林病虫害潜在生境动态分析--以美国南方松大小蠹为例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明阳 巨云为 +2 位作者 吴文浩 何燕洁 徐光彩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69,共6页
防止外来生物入侵造成危害的重要手段是阻止可能造成入侵的物种进入适合其生存的地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外来入侵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也将随之发生变化。该文以美国外来入侵物种南方松大小蠹(SPB)为研究对象,以SPB重要发生地亚利桑那州... 防止外来生物入侵造成危害的重要手段是阻止可能造成入侵的物种进入适合其生存的地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外来入侵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也将随之发生变化。该文以美国外来入侵物种南方松大小蠹(SPB)为研究对象,以SPB重要发生地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为研究区域,以美国Daymet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为主要信息源,采用最大熵法(Maxent)生态位模型,建立潜在生境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以2000、2050、2100年3种气候变化情景,预测SPB潜在生境的空间变化趋势。研究表明:温度的季节性变动系数(46.7%)、最湿季节降水量(32.4%)是影响SPB的两个最重要的环境因子;随着气温的升高,研究区域SPB适生概率从0.067 7下降到0.064 0;当适生概率P>0.5时,外来SPB感染面积从1.2%下降到0.5%,感染区域SPB适生概率反而从0.548 9上升到0.610 7;随着最湿季节降水的重心由西向东偏移,SPB分布的中心从亚利桑那州中部偏移到新墨西哥州东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物种 潜在生境 气候变化 南方松大小蠹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小兴安岭东北虎潜在生境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11
5
作者 朱世兵 曲艺 +7 位作者 Yachmennikova Anna Kotlov Ivan Sandlerskiy Robert Rozhnov Viatcheslav Hernandez-Blanco Jose Antonio 张士芳 刘应竹 张弘强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7-328,共12页
小兴安岭是东北虎的历史分布区之一,近年来东北虎数次重返小兴安岭,预示了小兴安岭东北虎种群恢复的可能性。为了探明小兴安岭作为东北虎栖息地的适宜程度,本文以我国小兴安岭及俄罗斯联邦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为整体研究区域,利用该区... 小兴安岭是东北虎的历史分布区之一,近年来东北虎数次重返小兴安岭,预示了小兴安岭东北虎种群恢复的可能性。为了探明小兴安岭作为东北虎栖息地的适宜程度,本文以我国小兴安岭及俄罗斯联邦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为整体研究区域,利用该区域内东北虎出现点数据,采用MaxEnt模型,以植被、气候、地形、积雪4类环境数据为基础,分析自然环境条件下小兴安岭东北虎潜在生境的适宜性及空间分布。结果显示:小兴安岭东北虎潜在适宜生境面积为0.96×10~4~1.03×10~4 km^2,主要位于小兴安岭北部和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南部有少量分散适宜生境;次适宜生境面积为2.46×10~4~2.76×10~4 km^2,主要位于适宜生境周边区域;叶灌层差异、蒸散量、归一化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等植被相关因素及降水季节性、最冷季降水量等气候因素是影响东北虎栖息地适宜程度的主要环境特征变量。小兴安岭仍具备东北虎种群生存的自然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虎 潜在生境 小兴安岭 MaxEnt模型
下载PDF
卧龙地区流域土地覆盖变化及其对大熊猫潜在生境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娟 葛剑平 洪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975-1980,共6页
土地覆盖变化作为土地利用驱动的显著结果,是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最显著的表现。为了将土地覆盖变化结果用于探讨大熊猫潜在生境与人为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利用1∶25万数字高程模型和1∶10万土地覆盖分类数据(1990年,2000年... 土地覆盖变化作为土地利用驱动的显著结果,是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最显著的表现。为了将土地覆盖变化结果用于探讨大熊猫潜在生境与人为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利用1∶25万数字高程模型和1∶10万土地覆盖分类数据(1990年,2000年两期),采用流域时空对比和景观格局分析的手段,对卧龙地区两流域土地覆盖变化及大熊猫潜在生境的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10a间,寿溪流域土地覆盖年变化率(0.33%)低于渔子溪流域(1.02%),且两流域土地覆盖类型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在寿溪流域,主要土地覆盖类型的斑块均表现出破碎化的趋势,且森林和灌丛的斑块破碎化趋势更显著;而在渔子溪流域,仅是与人类活动相关的草地、农田斑块破碎化加剧,而森林和灌丛的平均斑块大小反而增加了。②两流域大熊猫潜在生境的景观格局变化趋势有所不同。在渔子溪流域,大熊猫潜在生境的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破碎度和森林景观形状指数均高于寿溪流域。而与渔子溪全流域相比,该地区大熊猫潜在生境的森林平均斑块大小较小,并且近十年,在渔子溪流域,大熊猫潜在生境景观的森林面积比重及斑块大小的减少,森林景观形状指数的增加等变化趋势与全流域的相反,间接反映出渔子溪流域的大熊猫潜在生境所受的人类活动的压力更大。③两流域分级集水区的大熊猫潜在生境比重分布与居民点密度分布存在空间上的分异。利用缓冲区分析表明,在渔子溪流域,大熊猫潜在生境与居民点范围的重叠更为严重,约57.7%的人类活动范围处于与大熊猫潜在生境重叠的区域。据此推断,大熊猫潜在生境在流域中的分布与人类活动空间上的交错关系是导致近十年渔子溪流域大熊猫生境受到严重干扰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龙地区 土地覆盖变化 景观格局 潜在生境
下载PDF
美国大陆外来入侵物种斑马纹贻贝(Dreissena polymorpha)潜在生境预测模型 被引量:38
7
作者 李明阳 居云为 +1 位作者 Sunil Kumar Thomas J.Stohlgren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253-4258,共6页
防止外来生物入侵造成危害的重要手段是阻止可能造成入侵的物种进入适合其生存的地区。论文以1864个美国外来入侵物种斑马纹贻贝定点发生数据和开放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Daymet的34个环境变量为主要信息源,采用逻辑斯蒂回归(LR)、分类... 防止外来生物入侵造成危害的重要手段是阻止可能造成入侵的物种进入适合其生存的地区。论文以1864个美国外来入侵物种斑马纹贻贝定点发生数据和开放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Daymet的34个环境变量为主要信息源,采用逻辑斯蒂回归(LR)、分类与回归树模型(CART)、基于规则的遗传算法(GARP)、最大熵法(Maxent)4种途径,建立美国大陆部分潜在生境预测模型,从接受者运行特征曲线下面积(AUC)、Pearson相关系数、Kappa值3个方面来检验模型预测精度,在此基础上分析斑马纹贻贝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3个评价指标中,4个生态位模型预测精度均达到优良水平,其中Maxent在物种现实生境模拟、主要生态环境因子筛选、环境因子对物种生境影响的定量描述方面都表现出了优越的性能;距水源距离、海拔高度、降水频率、太阳辐射是影响物种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论文提出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外来入侵物种生境预测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研究结果对中国海洋外来入侵物种沙筛贝的预测与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物种 斑马纹贻贝 潜在生境 生态位模型
下载PDF
濒危野生动物潜在生境空间建模方法--以印度野牛(Bos gaurus)为例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明阳 巨云为 +1 位作者 Sunil Kumar Thomas J. Stohlgren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8-91,共4页
以2002年印度野牛(Bos gaurus)印度次大陆的空间分布图和开放式生态环境数据库的30个环境变量为主要信息源,采用逻辑斯蒂回归(LR)、分类与回归树模型(CART)、基于规则的遗传算法(GARP)、最大熵法(Maxent)4种生态位模型,进行印度野牛印... 以2002年印度野牛(Bos gaurus)印度次大陆的空间分布图和开放式生态环境数据库的30个环境变量为主要信息源,采用逻辑斯蒂回归(LR)、分类与回归树模型(CART)、基于规则的遗传算法(GARP)、最大熵法(Maxent)4种生态位模型,进行印度野牛印度大陆部分潜在生境预测。结果表明:4个预测模型总体性能相差不大,其中,Maxent模型单项指标、总体平均值均最高;年平均降水量、温度季节性变化、林木覆盖率、标准归一化植被指数、海拔高度、距主要道路距离是影响印度野牛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增加林木覆盖率、减少道路修建引起的生境破碎化、保证水源是印度野牛保护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物种 印度野牛 潜在生境 生态位模型
下载PDF
武威东沙窝地区赛加羚羊潜在生境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8
9
作者 吕晨阳 金崑 王秀磊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31-936,共6页
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是一种濒危动物,在我国已近50年未发现野生种群。为了其野生种群的恢复,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国外引入进行人工饲养,现已经达到一百余只。武威东沙窝地区曾是赛加羚羊的历史分布... 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是一种濒危动物,在我国已近50年未发现野生种群。为了其野生种群的恢复,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国外引入进行人工饲养,现已经达到一百余只。武威东沙窝地区曾是赛加羚羊的历史分布区,现为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与繁育中心所在地。通过对该中心半散放种群的行为进行观察和对植被、地形等数据的分析,显示不考虑人类活动因素影响时,最适宜与适宜的面积分别为30.87 km2和23.25 k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1.076%和23.404%;考虑人类活动影响因素时,最适宜与适宜的面积分别减少了4.903%和3.268%,人类活动影响因素对东沙窝地区赛加羚羊潜在生境适宜性影响较小。结果表明该地区比较适宜作为赛加羚羊野外放归后的栖息地。为了进一步提高赛加羚羊放归时的存活率,建议对东沙窝地区进行适当的生境改造及保护;在适宜性强的斑块之间建立廊道,在繁殖季节和冬季补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威东沙窝地区 赛加羚羊 潜在生境适宜性评价 GIS 人类活动影响
下载PDF
基于绿孔雀潜在生境的楚雄哀牢山国家公园功能分区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角媛梅 刘歆 +1 位作者 李绒 高璇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5-84,共10页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并整合当前保护地体系的碎片化和多头管理问题,合理的功能分区是实现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与公众游憩利用协调发展的关键。本文以拟建设的楚雄哀牢山国家公园鄂嘉片区(即双柏县鄂嘉镇)为对象,依据世界自...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并整合当前保护地体系的碎片化和多头管理问题,合理的功能分区是实现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与公众游憩利用协调发展的关键。本文以拟建设的楚雄哀牢山国家公园鄂嘉片区(即双柏县鄂嘉镇)为对象,依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绿孔雀的潜在生境进行功能分区。结果表明:(1)楚雄哀牢山国家公园鄂嘉片区的建设对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河谷季雨林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及其旗舰物种尤其是濒危物种绿孔雀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可实现保护区和保护对象的空间整合;(2)依据海拔、坡度、坡向和植被类型提取的绿孔雀潜在生境和不适宜生境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0.32%和79.68%,因潜在生境斑块面积小且破碎,所以将间距小于500 m的潜在生境斑块进行连接,根据连接线的密度提取出潜在生境核心区;(3)在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濒危物种适宜生境、整合原有保护区、兼顾社区发展和游憩利用的划分原则下,将鄂嘉片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生态保育区、传统利用区、游憩展示区与人类活动区,各区分别占总面积的66.90%、16.80%、7.01%、0.24%和9.02%,各功能区的保护利用要求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牢山国家公园 功能分区 绿孔雀 潜在生境
下载PDF
基于生态位模型的松材线虫潜在生境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吴文浩 李明阳 《林业调查规划》 2009年第5期33-38,共6页
以江苏省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定点发生数据和31个环境变量为主要信息源,采用分类与回归树模型(CART)、基于规则的遗传算法(GARP)、最大熵法(Maxent)、逻辑斯蒂回归(LR)4种模型建立松材线虫在江苏省的潜在生境预测模型... 以江苏省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定点发生数据和31个环境变量为主要信息源,采用分类与回归树模型(CART)、基于规则的遗传算法(GARP)、最大熵法(Maxent)、逻辑斯蒂回归(LR)4种模型建立松材线虫在江苏省的潜在生境预测模型,从接受者曲线下面积(AUC)、Pearson相关系数、Kappa值3个方面来检验模型预测精度,分析松材线虫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3个评价指标中,CART模型的预测精度较低,其它3个模型的预测精度均达到优良水平,其中Maxent在物种现实生境模拟、主要生态环境因子筛选、环境因子对物种生境影响的定量描述方面都表现出优越的性能.GARP模型对松材线虫潜在生境的预测方面表现出优越的性能.海拔、年降水量、降水的季节性变化、温度的年变化范围是影响松材线虫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潜在生境 生态位模型 预测模型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基于MaxEnt与ArcGIS的云南榧树潜在生境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周炳江 王玉洁 +2 位作者 马长乐 樊智丰 郑进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485-4493,共9页
为明确国家二级保护树种—云南榧树(Torreya yunnanensis)的潜在生境分布区和保护现状,利用50个云南榧树的存在记录点和7个对其分布影响较高的主导环境因子(最冷季平均降水量、降水季节性变异系数、年温差范围、土壤容重、土壤类型、坡... 为明确国家二级保护树种—云南榧树(Torreya yunnanensis)的潜在生境分布区和保护现状,利用50个云南榧树的存在记录点和7个对其分布影响较高的主导环境因子(最冷季平均降水量、降水季节性变异系数、年温差范围、土壤容重、土壤类型、坡向和下层土壤中的百分比粘土)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 10.2)模拟其在云南省的潜在生境的分布状况,并将其模拟结果与现有的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的范围进行叠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MaxEnt模型对云南榧树潜在生境的模拟的结果所表现出的精度高(AUC=0.977)。(2)云南榧树在云南省的潜在分布区主要集中在三江并流区,云南榧树潜在生境在云南省自然保护区内主要分布在高黎贡山(2364.35 km^(2),58.35%)、白马雪山(846.46 km^(2),31.66%)和云岭(625.55 km^(2),82.42%)自然保护区。(3)最冷季平均降水量(>75.58 mm)、降水季节性变异系数(<64.28)、年温差(24.08-26.40℃)是影响云南榧树在云南省潜在生境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4)金沙江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榧属种间交流通道。综上,建议在云南省的维西县建立云南榧树自然保护小区,并在高黎贡山、白马雪山、云岭自然保护区内的高适宜区对其试点引种栽培,以探究云南榧树与当地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及云南榧树是否适合在当地进行大面积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榧树 最大熵模型 潜在生境
下载PDF
基于GIS与模糊物元模型的当归潜在生境适宜性区划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尚忠慧 卫海燕 +3 位作者 顾蔚 毛亚娟 朱俐南 桑满杰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70-1374,共5页
目的:分析当归潜在生境适宜性区划,对保护野生资源、引种栽培选址以及合理生产布局提供依据。方法:依据模糊物元模型建立阿魏酸含量与气候、地形和土壤三大类14个生态因子之间的模糊隶属函数,采用信息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利用GIS空... 目的:分析当归潜在生境适宜性区划,对保护野生资源、引种栽培选址以及合理生产布局提供依据。方法:依据模糊物元模型建立阿魏酸含量与气候、地形和土壤三大类14个生态因子之间的模糊隶属函数,采用信息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区划当归在我国西部十省的潜在生境适宜性空间分布,并量化当归最适生态因子指标范围。结果:研究区当归适宜生长区(高、中适宜生境)面积为306 768.01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9.64%,主要集中在甘肃东南部、四川北部、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高海拔地区。最湿季平均温度、海拔、生长期降水量、年相对湿度、生长期均温、年降水量等生态因子对当归的分布影响最大。结论:基于GIS与模糊物元构建的当归生境适宜性评价模型能准确对我国西部十省当归潜在生境适宜性做出科学综合评价,量化适宜生境面积和空间分布,为其野生资源保护和管理以及引种栽培提供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模糊物元模型 GIS 潜在生境适宜性
原文传递
基于MaxEnt模型的重庆松材线虫病潜在生境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晓梅 蒲永兰 +3 位作者 李宏群 刘晓莉 杨清钰 丁世敏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17年第3期75-80,共6页
依据松材线虫病的地理分布数据(n=89)以及环境因子数据(n=21),采用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对松材线虫病在重庆的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并用ROC曲线进行结果分析,同时使用刀切法检测环境变量对该物种分布的重要性。结果显示,训练和测试数据... 依据松材线虫病的地理分布数据(n=89)以及环境因子数据(n=21),采用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对松材线虫病在重庆的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并用ROC曲线进行结果分析,同时使用刀切法检测环境变量对该物种分布的重要性。结果显示,训练和测试数据的AUC值分别为0.941、0.911,说明该模型预测效果较好。预测结果表明,在重庆松材线虫病主要集中在中部,然后向重庆东北方向传播。具体分布为,最佳适生区:涪陵、长寿、渝北、江北、南岸、巴南和丰都;高度适生区:万州、垫江、忠县、梁平、云阳、开州、南川、奉节、巫山、彭水、武隆、万盛、永川、綦江和北碚。最寒月份最低温(Bio6)和最暖月份的最高温度(Bio5)是影响松材线虫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这些地区加强松材线虫病监测和检疫,对防治松材线虫病传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潜在生境 MaxEnt模型 重庆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化下贵州省青冈林的潜在生境动态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望军 冯图 +4 位作者 崔涛 杨婧 周瑞伍 陈丽 彭明春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5-152,共8页
为了解贵州省青冈林在全球气候变化下的潜在分布特征,基于现状分布数据,结合当前气候数据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RCP8.5情景,2070-2099年)构建Maxent潜在分布模型,预测贵州省青冈林的潜在分布变化。结果表明,最冷季均温(bio11)、最冷月最... 为了解贵州省青冈林在全球气候变化下的潜在分布特征,基于现状分布数据,结合当前气候数据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RCP8.5情景,2070-2099年)构建Maxent潜在分布模型,预测贵州省青冈林的潜在分布变化。结果表明,最冷季均温(bio11)、最冷月最低温度(bio6)和年均降水量(bio12)为控制贵州省青冈林潜在生境的主导气候因子;RCP8.5情景下贵州省青冈林的潜在分布面积相较当前气候条件增加,中度适宜生境增加19 419 km^2,高度适宜生境增加9 944 km2;中度适宜生境平均海拔较当前气候条件上升126 m,高度适宜生境平均上升85 m。总的来说,贵州省青冈林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不十分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 Maxent模型 青冈林 潜在生境
下载PDF
苏南地区主要森林病虫害潜在生境预测——以句容市为例
16
作者 吴文浩 卢小燕 曹兵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1期67-71,87,共6页
以江苏省南部林业重点市句容为研究对象,收集2014年松材线虫、杨树桑天牛、竹蝗、樟巢螟4种森林病虫害空间分布数据,采用最大熵法生态位模型,对4种森林病虫害的潜在生境进行空间分析及预测。研究表明:研究区森林病虫害潜在生境与地形、... 以江苏省南部林业重点市句容为研究对象,收集2014年松材线虫、杨树桑天牛、竹蝗、樟巢螟4种森林病虫害空间分布数据,采用最大熵法生态位模型,对4种森林病虫害的潜在生境进行空间分析及预测。研究表明:研究区森林病虫害潜在生境与地形、植被、土壤、人为干扰等生态环境因子密切相关;4种森林病虫害的MaxEnt模型诊断价值均达到中等、较高水平,杨树桑天牛的诊断价值最高,竹蝗次之,松材线虫、樟巢螟较低;4种森林病虫害的潜在生境适宜概率与寄主植物的空间分布呈现高度的一致性,其发生面积比例均在1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病虫害 潜在生境 最大熵法模型 生态环境因子 句容市
下载PDF
基于数字地形模型的斑头雁潜在生境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郝美玉 张耀南 +2 位作者 雷富民 阎保平 星智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5-42,共8页
建立了青藏高原地区的数字地形模型,并将其应用在斑头雁(Anser indicus)的潜在生境提取与分析中。通过数字高程模型、水系模型、湖泊及环湖活动区模型和植被模型的GIS叠置,提取了斑头雁的潜在生境,并对来自青海湖的11只斑头雁的卫星跟... 建立了青藏高原地区的数字地形模型,并将其应用在斑头雁(Anser indicus)的潜在生境提取与分析中。通过数字高程模型、水系模型、湖泊及环湖活动区模型和植被模型的GIS叠置,提取了斑头雁的潜在生境,并对来自青海湖的11只斑头雁的卫星跟踪数据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斑头雁的潜在生境(湖泊与环湖活动区构成)共有275处(以湖泊为单位),湖泊水体总面积约为10306.4km2,59处生境已验证有斑头雁停留的踪迹,其中部分湖泊周围的验证点可能是斑头雁飞行时的定位点而不是停留定位点,目前还无法证实。繁殖地、迁徙停留地和越冬地比较集中,迁徙路线较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形模型 斑头雁 潜在生境
原文传递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美国白蛾在中国的潜在生境预测 被引量:13
18
作者 纪烨琳 苏喜友 于治军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1-128,共8页
【目的】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原理,对当前气候环境以及21世纪50年代的美国白蛾在中国的空间分布、环境因子重要性、发生面积及迁移情况进行预测和分析,为美国白蛾有效防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获取2011-2017年美国白蛾发生的县市级数据,... 【目的】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原理,对当前气候环境以及21世纪50年代的美国白蛾在中国的空间分布、环境因子重要性、发生面积及迁移情况进行预测和分析,为美国白蛾有效防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获取2011-2017年美国白蛾发生的县市级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中随机点生成工具生成未发生点数据。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原理,选择19个气候因子以及海拔、坡度、坡向、植被覆盖率、有效光合辐射等5个环境因子,通过ArcGIS中的提取值工具提取发生点和未发生点的24个环境变量的值,将海拔、坡度、坡向进行离散化。使用R语言模拟2011-2030年美国白蛾的潜在生境分布模型,以ROC曲线验证模型的精度;利用构建好的模型分析环境因子重要性并排序,预测在2050s(2041-2060年)时期两种气候情景(RCP2.6、RCP4.5)下全中国范围内美国白蛾的潜在生境分布。【结果】ROC曲线分析表明,随机森林模型预测美国白蛾潜生境分布的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的AUC值分别为0.997和0.963,模型精度较高;当前时期下美国白蛾潜在生境(适生区)占中国国土面积的8.74%,其中低适生区、中适生区、高适生区和极高适生区面积分别占适生区总面积的41.47%、20.85%、18.90%和18.78%,适生区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东南部、中南地区北部、华东地区北部和东北地区南部。对美国白蛾潜在生境分布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依次是:海拔、植被覆盖率、最湿季平均气温、最暖季平均气温。在2050 s时期RCP2.6气候情景下,美国白蛾适生区总面积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4.38%,其中低适生区、中适生区、高适生区和极高适生区面积分别占适生区总面积的51.87%、20.37%、16.49%和12.27%;在RCP4.5气候情景下,美国白蛾适生区总面积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9.06%,其中低适生区、中适生区、高适生区和极高适生区面积分别占适生区总面积的51.14%、15.11%、20.36%和13.39%;2050s时期美国白蛾潜在生境质心平均向北迁移93.65km,新增适生区有黑龙江省、吉林省、四川省、湖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内蒙古东部、台湾岛等地区。【结论】美国白蛾适宜生活在海拔较低、夏季高温多雨、拥有较为丰富的森林资源的地区。随着气候变化,美国白蛾潜在生境整体向中国北部和内陆湿度较高地区偏移,发生面积逐渐扩大,发生程度逐渐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随机森林模型 潜在生境 气候情景 空间分布
原文传递
应用Maxent建立沙筛贝潜在生境模型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鸿梅 秦传新 +5 位作者 王兴强 朱文涛 尹程浩 席世改 左涛 潘莞倪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57-1364,共8页
外来入侵物种沙筛贝适应能力强、繁殖率高,一旦入侵,将严重危害潮间带生物多样性。我国广东省部分沿海地区的潮间带和牡蛎增养殖区已被沙筛贝入侵,且污损情况较严重。为了了解沙筛贝目前在我国的潜在生境情况,本研究选用最大熵模型(Maxe... 外来入侵物种沙筛贝适应能力强、繁殖率高,一旦入侵,将严重危害潮间带生物多样性。我国广东省部分沿海地区的潮间带和牡蛎增养殖区已被沙筛贝入侵,且污损情况较严重。为了了解沙筛贝目前在我国的潜在生境情况,本研究选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建立了沙筛贝在我国和全球的潜在生境预测模型,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实地调查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沙筛贝全球存在概率较高的地区分布于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印度南部、斯里兰卡和我国长江以南沿海以及南半球的澳大利亚范迪门湾;沙筛贝在我国的适生区域主要分布在上海以南沿海省份。影响沙筛贝适生区域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包括水汽压、温度和太阳辐射,经ROC检测后训练集AUC值为0.996,预测结果达到优秀水平。研究结果可为沙筛贝入侵风险评估和治理提供理论依据,补充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的潜在生境预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筛贝 生物入侵 模型 潜在生境
原文传递
基于GIS的广东地区福寿螺的潜在时空分布及对稻田的危害风险 被引量:10
20
作者 何铭谦 章家恩 +4 位作者 罗明珠 宋春秀 赵本良 叶延琼 严家跃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8-295,共8页
利用GIS技术,结合福寿螺生长发育的特点和广东地区水稻的种植分布情况,预测福寿螺在广东地区的潜在时空分布及其危害风险.结果表明:广东地区存在5种福寿螺潜在生境,分别是:螺和卵都能存活且卵能孵化螺能发育;螺卵存活、螺能发育但卵不孵... 利用GIS技术,结合福寿螺生长发育的特点和广东地区水稻的种植分布情况,预测福寿螺在广东地区的潜在时空分布及其危害风险.结果表明:广东地区存在5种福寿螺潜在生境,分别是:螺和卵都能存活且卵能孵化螺能发育;螺卵存活、螺能发育但卵不孵化;螺存活但不发育、卵不孵化;螺冬眠且不产卵;螺、卵均不能存活.5种生境从南到北依次排列,并且分布范围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福寿螺适宜生境夏季分布广、冬季分布窄,夏季向北扩展,冬季向南收缩.冬季粤北山区小部分地区福寿螺不能存活,5—10月全省均适宜螺及其卵的生长发育.就潜在分布区而言,全省16.68%地区处于高度发生区,中度发生区也占54.25%.以稻田的危害风险为例,结合水稻分布区的状况评价了福寿螺可能带来的危害风险等级,其中重度风险区占全省面积的21.75%,主要集中于湛江、茂名、阳江等地的稻区;中度风险区集中在广东中部的水稻区,占63.16%;轻度风险区只占14.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螺 潜在生境 时空分布 生态风险 GIS 广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